摘要: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房价、房地产税等楼市议题继续成为关注焦点;围绕着如何遏制“炒房”,真正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展开讨论。“斩”投机“保”刚需整个楼市链条中,“买房人”位于最末的需求端。“末端”的动机千差万别,但也是牵动市场波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一句话通俗而直接,剑指“炒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炒房’凶猛,主要原因是过去房价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全国政协委员、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分析说,在货币较多、杠杆率较低、投资渠道有限等因素“交叉聚合”下,房屋的投资、金融属性逐渐超过了居住属性。如何像动外科手术一样,既精准“斩断”投机,又不误伤刚需?黄其森建议,在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保障供应、城市群协同发展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抑制“炒房”冲动,把房子的金融属性降至最低,提高夜晚“亮灯率”。三四线城市却是另一幅光景。“宁夏很多地方一年半载也消化不了”,谈当地房地产市场,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齐同生发出这样的感慨。他认为,推行部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保障货币化,可纾解消化高企库存。破题“土地财政”占房地产开发成本“大头”的地价,一定程度上构成、影响房价。地方政府依赖卖地收入的“土地财政”,被视为地价上涨的根源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房地产的“根”是土地财政,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或可从土地财政角度入手建立。李稻葵建议地方政府应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财政收入,用以购置或控制一批房源,进行长期平价出租。他说,拿出一部分房源定向出租给需要支持的部分民众,可稳定预期。2016年,中国多地高价地块频现,刷新纪录。去年9月底以来,在土地调控高压下,大部分城市平均溢价率回调,过热成交受抑制,总体降温态势显现。全国政协委员、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建议,现在国内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实行限购、限贷、限价,其中最核心的是限价。许家印认为,要建立长期限价机制,降低拍出高价地的概率。从“治标”到“治本”多年来,房地产调控“工具箱”中多使用“限”和“控”字号工具。李稻葵指出,限购、限贷等政策并非治本之策。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这个意在“治本”的机制怎么建?许家印认为,应该细化“限价”政策,对不同区域、不同建设标准、不同的交房情况,制定不同的要求。许家印指出,现在国家在房地产调控领域采取“因城施策”的方法,这是与过去最大的差别。中国很大,一至四线城市之间,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其他方面情况都不一样。因地制宜显然更为科学。黄其森则认为,租购并举,是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抓手。另外,房地产税的消息在两会期间得到回应:“今年官方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的安排。”这也意味着,房地产税短期内还不会成为调控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