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离开家乡上海,在安徽省蒙城县插队落户近10年;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专业;1983年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度大学生物化学系学习,1990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1992-1994年任上海普洛麦格生物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经理;199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次生代谢调控实验室副主任、主任;199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长;1997年2月调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7月调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他还自1996年起任国家“863”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1999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批准成立的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任实验室主任。
科学院神经所已经在所有顶尖杂志有多篇论文:《细胞》(饶毅、张旭实验室各一篇)、《科学》(郭爱克实验室两篇、何仕刚一篇)、《自然》(袁晓兵实验室)。多篇《自然神经科学》(分别是蒲慕明、周专、段树民、鲁白实验室)、《自然细胞生物学》(分别来自蒲慕明、袁小兵、段树民)、《神经元》(分别来自蒲慕明、张旭、李朝议、周专、段树民),其中郭爱克已经因为前几年第一篇《科学》当选院士,周专和段树明今年院士入围。紧追神经所的是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细胞》(饶子和)、《自然》(常文瑞)、《科学》(唐世明、陈霖各一篇),陈霖因此当选院士,常文瑞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细胞》(饶子和)、《科学》(孟安明,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的饶子和前两年因为发过多篇PNAS、 JBC当选院士。复旦大学:《科学》、《自然》各一篇(金力,今年院士入围)科学院基因组所:《科学》两篇、《自然》一篇(杨焕明,今年院士入围)科学院上海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自然》(韩斌,今年院士入围)、《科学》(赵国屏,今年院士入围)各一篇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科学》一篇(张永莲,已经因此当选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自然遗传学》(贺林,今年院士入围)协和医科大学:《自然遗传学》(沈岩,已经当选院士)第二军医大学:《自然免疫学》(曹雪涛)个人发表两篇以上的人:蒲慕明在中国自己的实验室发表顶尖论文是个人最多(至少五、六篇),这些都不包括他在UC Berkeley的论文基因组所杨焕明发两篇《科学》、一篇《自然》神经所郭爱克研究员发两篇《科学》复旦大学金力发《科学》、《自然》各一篇神经所张旭发《细胞》、《神经元》、PNAS各一篇神经所周专发《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PNAS各一篇唐世明在神经所以博士后身份发一篇《科学》、在生物物理所以研究员身份发一篇《科学》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中心孔祥银发《自然遗传学》两篇学生里面两次以上在顶尖杂志做第一作者两人:神经所张成(周专的学生)发《自然神经科学》和《神经元》各一篇,神经所蒋辉(饶毅的学生)发一篇《细胞》原始论文、一篇《自然神经科学》评论在同一个研究所有两个以上独立实验室发表多篇顶尖论文的目前只有神经所一个,其它单位有一个实验室发表过多篇的(如基因组所、复旦、生物物理所),但是没有多个实验室能够发表多篇以上有三篇是同学们在BBS上宣布正式接受的论文,杂志还没有出来的,其它是都发表了的。正式待发表的三篇:神经所郭爱克的第二篇《科学》、清华/生物物理所饶子和的《细胞》、神经所张旭的《细胞》。
赵国屏,1948年出生于上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成员、讲座教授。
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疾病与健康基因组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生物晶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生命学院微生物与微生物工程系教授、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系讲座教授。
2015年11月,获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212 浏览 3 回答
120 浏览 3 回答
285 浏览 4 回答
164 浏览 1 回答
117 浏览 4 回答
340 浏览 6 回答
152 浏览 6 回答
188 浏览 4 回答
231 浏览 2 回答
105 浏览 4 回答
245 浏览 2 回答
147 浏览 2 回答
94 浏览 4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312 浏览 4 回答
139 浏览 3 回答
338 浏览 2 回答
162 浏览 7 回答
85 浏览 6 回答
105 浏览 3 回答
294 浏览 5 回答
260 浏览 7 回答
328 浏览 4 回答
256 浏览 5 回答
12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