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电视机的支架、电脑框体,小到小摆件、厨房垃圾袋等,生物塑料的身影随处可觅。 化学塑料制品在给人类带来各种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难以想象的麻烦。由于有些废弃塑料在自然条件下不会降解,燃烧又会释放出有害气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治理的污染。因此,各国科学家开始研制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或自溶塑料,以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把它称作绿色塑料。 许多国家的公司都推出自己的生物自毁塑料。美国密茨根大学生物学家最早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他们用土豆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美国帝国化学工林公司利用细菌把糖和有机酸制造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其方法与生产出乙醇的发酵工艺相似,所不同的只是,用的细菌是产碱杆菌属,能把喂食的物质转变成一种塑料,称为PHBV。细菌积累这种塑料是作为能量储存,就像人类和动物积存脂肪一样。当细菌积存的PHBV达到它们体重的80%时,就用蒸汽把这些细胞冲破,把塑料收集起来。PHBV具有与聚丙烯相似的性质,这种材料在废弃后,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下也是稳定的,但在有微生物的情况下,它将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德国哥廷根大学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的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利用这类聚酯,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类塑料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这种塑料垃圾可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大自然。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用农林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可分解农用薄膜。另有一些科学家正在实验在塑料中添加淀粉类物质,这样以淀粉为食料的细菌则吞噬之,从而使其慢慢消失掉。生物自毁塑料在医疗上用途颇广。在骨折手术中,它可以充当骨骼间的承托物。随着骨骼的愈合,它也会逐渐自行分解。医治破碎性骨折,医生通常使用不锈钢制作的螺母、螺钉。夹板和钻孔器,把碎骨固定起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要做两次手术,一次是植入这些不锈钢材料,一次是再把它们取出来。荷兰科学家发明一种塑料,植入体内大约两年便自行分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还有一种线状生物自毁塑料,可以代替传统的医用外科手术线缝合伤口。这种塑料手术线,可被身体逐渐吸收,免除拆线之苦恼。此外,用生物自毁塑料制成的药用胶囊,在体内会慢慢溶解,并且可控制药物进入血管的速度。 上海研制的一种新型生物塑料。其耐热性大大提高,热变形温度超过100℃,可广泛用于一次性餐饮用具、一次性医疗用品等一次性器具,电子器件等产品的包装,以及农用薄膜、农药及化肥缓释材料等农用领域。这种新型生物塑料可生物降解聚酯,采用了独创的生产工艺和催化剂。经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经过94天其降解率即达到62.1%%,符合国家标准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定义。该生物塑料可按一定比例与淀粉等生物原料共混、制成各种用品。这些用品废弃之后,便成为土壤中微生物的“食物”,从而实现无害化分解。 美国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PaulJ.Dauenhauer率领的科研小组发现了一种生产生物质塑料的新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廉,以大多数的生物质为原料均能以75%的高收率获得对二甲苯(生物质塑料的关键原料),该项研究成果被发表在美国化学会《ACS催化》期刊上。对二甲苯被用来制造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其用途范围包括许多产品,如碳酸饮料瓶、食品包装、合成纤维服装,甚至汽车零部件。塑料工业均是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对二甲苯;而新方法则能够以一种可再生的方式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得该化学品,进而生产标有三角回收标志“1#”的塑料产品。该方法使用分子筛做催化剂,在高温生物反应器中通过三步反应就能将葡萄糖转化为对二甲苯。由于催化剂的纳米结构对生物反应效果的影响很大,这一特别设计的催化剂是成功的关键,它经过了一系列的优化改良,用于促进对二甲苯反应、提高收率。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因为其他生产可再生对二甲苯的方法,要么成本昂贵(例如发酵),要么反应效率低下、产品收率低。今后,该方法还能够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对二甲苯的收率并且降低成本,这项发现是创新能源催化中心(CCEI)研究由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制造生物燃料和化学品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