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荷兰科学家海克·卡默林赫·昂纳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和其他人发现,汞的电阻在极低温度下消失,变成超导,打开了超导世界的大门。此后,超导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强大的超导电磁铁已经成为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MRI)和核磁共振(NMR)机器、粒子加速器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关键部件,包括早期的量子超级计算机。这些装置中使用的超导材料通常只能在低于地球上任何自然温度的极低温度下工作。这种局限性使得它们的维护成本非常高,并且扩展到其他潜在应用的成本太高,这也使得室温超导性的观测成为实验物理学中长期存在的挑战之一。
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报告说,在高压下,在有机成分源的氢化物中观察到了室温超导性。这是朝着人类的长期目标——创造一个具有最佳效率的电力系统——迈出的重要一步。为了吸引科技人才,荷兰莱顿大学物理学教授卡马林·霍恩斯(kamalin hones)于1884年夏天向他的上级提交了一份重要报告,其中提到一项建议:我希望学校重视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除吸引国外学者等科技人才外,还应建立学生参与学校实验研究的技工学校,努力制造液氢和液氦,在世界低温实验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超导研究的发展,《物理学报》作为我国物理学学术期刊中最具影响力和影响力的期刊,组织出版了《超导及其应用》专题。本课题针对上述超导研究方向,邀请国内相关领域有代表性的学者发表专题评论,对相关方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内容接近当前的研究前沿,为中国超导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参考资料,这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最后,希望本课题能有机会激发国内超导领域同行对超导未来发展进行广泛的探讨和思考,从而促进我国超导研究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