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运行机理初探 于淼 【内容提要】从对电子商务的本源的探讨开始,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且对学术界争议较大的两个问题:电子商务是不是一种崭新的业态以及它与传统商务的区别和联系何在作了一些分析。 【摘 要 题】电子商务 【英文摘要】this essay starts from the origin of e-commerce and continues to explore it onthe basis of economics. furthermore, it makes some analyses on two of the mostcontroversial problem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is e-commerce a brand-new industry?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e-commerce and the traditionalbusiness? 【关 键 词】电子商务/传统商务/交易成本 e-commerce/traditional business/transaction cost 【正 文】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98(2002)01-0017-04 前言 当人类的历史跨越一个新的千禧之年时,电子商务这股已经横扫了整个世界的旋风,正在以更加灼热的温度点燃着人们的激情,无纸贸易、零库存管理、足不出户的网上模拟仿真购物、极低的交易成本,像一张张春花般的笑脸撩拨着每个人心底里潜在的万丈豪情。作为21世纪引领性的产业,电子商务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公认,尤其是对中国,相对于其他传统产业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在电子商务的研究领域我们却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面对着新的产业、新的科学,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以使我们在新的世纪里迎头赶上,为企业和商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应是电子商务研究者的必尽之责。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始终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热点。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国有企业的制度性缺陷,以及委托代理层次过多,交易成本过高,故而中央作出了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战略性调整。而电子商务应用的最大价值即在于将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扁平化。同时,供应链的整合技术又在削弱职能部门个人利益最大化倾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委托和监督成本。而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供需双方直接在网上的见面更是根除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国有企业的回扣问题。因而,电子商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国有企业在交易成本上的制度性缺陷。同时,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就更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我国前些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是第三产业,其主体为中小型的乡镇企业,其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力,其中又以后者为主。但从国际角度来看,众多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要素的投放上以知识投入为主,以已编码的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来转移价值,以未编码的知识来创造价值,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根据两年前的资料,在西方发达国家其物耗已降到了仅占交易成本的40%以下。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将由过去主要由高额关税保护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逐步转向引进来,打出去,与国外航母式的企业进行面对面的竞争。很显然,乡镇企业无法承载这一历史重任,而国有企业物资技术设备先进,实力强大,退出竞争性行业这一获利空间巨大的市场实为可惜。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典型二元化的国家,国有企业应该也必须承担吸纳失业人口,迎接外来挑战的历史责任。而采用电子商务所需的较大的前期投入也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够承担。也许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够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中的生存和发展闯出一条新路。本选题即基于以上思路展开。 一、电子商务相关概念厘正及其成因分析 1996年12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由19个政府机构参与起草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也称实施纲领),后经过半年的讨论于1997年7月作为美国政府的正式文件。正是在这份文件中第一次使用了电子商务这个词汇。在以后的国际论坛上,美国代表团以此文件为准则,与全世界各国商讨有关全球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问题。该文件从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以及法律、税收等方面谈到如何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实现全球一体化。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其内涵与外延 关于电子商务的定义,目前有一定影响力的大约有17种,其内容大同小异,最具权威的欧洲委员会的定义是这样的:“电子商务就是以电子方式进行商务交易,它以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的电子处理和传输为基础,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活动(如商品服务的电子贸易、数字内容的在线传输、电子转账、商品拍卖、协作、在线资源利用、消费品营销和售后服务)。它涉及产品(消费品和工业品)和服务(信息服务、财务与法律服务);传统活动(保健、教育)与新活动(虚拟商场)。”截止目前,这个定义仍是站得住脚的,但考虑到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供应链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个定义本身的不断完善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此简单地分析一下这个定义的核心和外延。首先从通信的角度看,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话线、计算机网络或其他方式实现的信息、产品/服务或结算款项的传送;再从服务的角度看,电子商务是要满足企业、消费者和管理者的愿望,如降低服务成本,同时改进商品的质量并提高服务实现的速度;而在考虑到在线的角度时,电子商务是指可以提供在互联网和其他联机服务上购买和销售产品的能力;从业务流程上分析,电子商务是实现业务和工作流程自动化的技术应用〔1〕。 (二)电子商务的成因 分析电子商务的成因须从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1937年所写的有关交易成本的论文开始。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买主和卖主收集信息和协商买卖交易时发生的全部成本的总和。虽然中介费和销售佣金也可能成为交易成本的一部分,但信息寻找和获得成本还是成本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交易成本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卖主为向买主供应产品或服务而支付的设备或人员投资。透过交易成本的表层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大到一种社会制度的变迁(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小到一种经营组织形式的改变,其背后都有着降低交易成本这样一支无形的手在指引着。它一方面体现了对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也自然就是社会总交易成本的降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和期间的几次停滞甚至倒退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由于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它可以轻易地超越国境线对传统商务的制约,参与到全球的竞争中去,从而引发了税收、监管以及不同的人文和宗教背景所带来的软环境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从而使企业在相关技术等条件没有取得突破之前的一定时期内,暂时放弃了电子商务而采用了传统商务的模式。然而,电子商务的前景毕竟是良好的,毋须对当前网络经济的困境过于悲观〔2〕。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关于经济利益对于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和作用,并非始自科斯,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司马迁在他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早已写到“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的名句。 二、电子商务是不是一种崭新的业态 “业态”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传入我国的,日本学术界将其定义为:“零售业、饮食业的经营形态”。当前,世界上零售业态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它对零售商店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远早于日本。例如,美国人根据零售商店经营商品的品种、类型和销售战略的差异,将零售商店分为百货店(department)、单一和有限品种商店(limitedlinestore)、专业店(speciality store)、超级市场(supermarket)、折扣商店(general merchandise discounters)、仓储式商店(warehouse clubs)、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无店铺销售(direct marketing retailer)、直售、直销、无人售货机11等。其划分原则基本上与日本相同。 了解零售业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电子商务与以上这些业态在交易方式上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同时也要看到,其他的业态种类也同样可以采用电子商务的经营方式,而且目前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wal-mart公司在1984年便已用5亿美元完善了自己计算机化的销售链,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率。所以,很难划出一条严格的界限将电子商务与其他的业态形式区分开来。传统的业态形式可以且已经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来从事自己的商务活动,但不能简单地将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应用手段和技术来归类。电子商务涉及范围更广,它不仅涉及商业企业,同时也涉及工业企业,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组织,同时也影响着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它发展了原有商业的许多职能,并创造了一些在传统方式下无法实现的职能。 三、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和联系,可从传统商务大体经历的4次发展历程看出。 1.从原始条件下的产品交换(易货贸易)到简单的商品交换的大发展。原始的产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共同的特点是:(1 )交换的都是劳动产品。即:生产者之间为了满足各自的消费需要,通过交换生产物的形式达到交换各自劳动的目的;(2 )交换都是采取物物交换形式实现,买卖同时发生,买即是卖,卖即是买;(3 )交换都是由生产者自身进行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这两种交换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始的产品交换,交换的是剩余产品,而简单的商品交换,是为了交换而生产产品,是由于互相接触时引起产品的相互交换,从而使产品逐渐成为商品。 2.由简单的商品交换到商品流通的变革。简单的商品交换表现为直接的物物交换,这是商品交换的原始形态,没有货币介入,没有商人参与,由生产自身完成;而商品流通是交换的整体,是一连串的交换。“不是个别的交换行为,而是川流不息的、或多或少发生在社会整个表面上的交换总和,交换总体,即交换行为的体系。”商品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被生产出来,在还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之前的整个买卖过程。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构成商品流通,首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以价格为前提的商品,即产生货币,并以货币为媒介,打破简单商品交换的时空限制,扩大交换范围,形成商品流通;第二,不是单个的交换行为,而是一连串的交换,使商品交换具有时间的和空间的连续性。 3.从简单的商品流通到发达的商品流通的革命。商品流通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的商品流通,一是发达的商品流通,其区别在于: (1)当事人不同。简单的商品流通,从事商品交换的事务, 是由商品生产者直接承担;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以商人为媒介的交换活动。 (2)流通的目的不同。简单的商品流通追求的是使用价值, 为买而卖。发达的商品流通追求的是价值,是为卖而买。 (3)运动形式不同。简单的商品流通, 运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而发达的商品流通,其起点与终点均为货币。 (4)体现的关系不同。简单的商品流通, 反映的是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直接关系;而发达的商品流通反映了多重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以及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联系〔3〕。 4.零售和批发的分离。对这一理论的支撑最早见于亚当·斯密所提出的“分工的深度决定交换的广度。”所谓商业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从事转卖的,是交换的媒介或中项。而批发业的特有功能则决定了它成为转卖的转卖,媒介的媒介,中项的中项,马克思称之为“较高的中项”。早期的商业没有批零之分,商人之间为了调剂余缺,偶尔也相互供货,但那种供货是双向的,谁也不曾把它当作自己的专业,使它走向专业化的动因大约有3点:(1)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的尖锐化。(2)大宗销售的纯粹经济优势。(3)纯粹经济优势的外化。 从以上对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最大的区别体现在电子商务将互联网作为了数据交换媒体。 至于两者的联系,由于消费品的多样性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性,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互补关系,而非互相取代,往往是二者的结合才能够导致消费者最便捷、交易成本最低的购买。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业务流程使用传统的商务活动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些业务流程无法通过实施新技术得到改进。那些顾客愿意亲手触摸和检查的产品就很难通过电子商务来销售。另外,在创造良好的商店购物环境促使顾客购买方面,零售商已经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店面设计、布局和商品的摆放称为销售规划。销售人员也掌握了很多销售技巧,可用来发现顾客的需要并找到产品或提供服务来满足这些需要。这些销售规划和人员推销的艺术是很难通过电子链接来实现的。而图书和激光唱片等商品则更适宜采用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销售。因为同一版本的每本图书都是一样的,顾客无需关心图书的尺寸、新鲜程度和其他特征,故而在购买前不必亲自查看图书,只要按书名订购就可以了。网站可以向顾客提供比普通书店多得多的图书,这是电子商务的一个优势,而传统书店的优势仅在于顾客可以自由翻阅图书。显然,在图书销售领域,电子商务的优势要大于传统商务。事实上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了一批依靠网上售书而起家的网站,像亚马逊就是很杰出的代表。同样出色的还有充分依赖网上销售的dell公司。 不过对于最流行的时装的购销却鲜有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的。尽管有人在这个领域内做过些许尝试,但最后大都以失败告终。因为很少有人只靠简单的介绍和观察就能够决定购买某款时装。对于昂贵珠宝和古董就更是这样,尽管存在着一些拍卖网站,但从来就没听说有什么昂贵珠宝或是古董在网上被拍卖掉。这些拍卖网站要么只是为实际的传统拍卖进行宣传,要么就是拍卖一些新奇小巧的玩艺来满足某些人猎奇的心理而已。 总体来说,特别适用于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包括商品的销售。所谓商品就是指标准化的并为消费者所熟知的产品或服务。例如,办公设备、计算机和航空运输服务都属于这类商品。反之,如果个人推销技巧在交易中非常重要(如房地产的销售),或产品的状况只有通过亲自接触才能确定(如购买时装和易腐食品),其业务流程就更适合采用传统商务。 如果某些业务流程既具有商品化的特征,又需要消费者的亲自接触,这种业务就要求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的结合。例如,很多人在网上搜集汽车的信息,但几乎没有人不经过自己的亲自驾驶和检查而在网上直接购买二手车。在这个例子中,电子商务向买主提供汽车的车型、款式和价格信息,但由于各个汽车之间的差异,在交易中就需要传统商务为顾客提供亲自接触汽车的机会。 当然,前面提到的这种分类方法依据的是现有的技术水平。随着电子商务中新技术的出现,这种分类方法也必将有所改变。笔者认为,目前制约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转化的主要障碍在于技术方面的瓶颈,只要更好地解决网上的模拟仿真系统,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转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 总之,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同时也对企业传统的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我国企业管理理念相对落后,而应用电子商务必然在商务形式、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往往使企业的管理人员茫然不知所措。然而正如一位先哲所云:便则通,通则畅。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浪潮,只有适时地调整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管理思想的一切羁绊和桎梏才能牢牢地屹立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潮头。 【参考文献】 〔1〕成栋.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于淼.电子商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黄国雄.现代商学通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 【原文出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200201 【原刊页号】17~20 【英文标题】initial probes into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e-commerce yu miao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eijing universityof foreign language, beijing 100089) 【文章日期】2001-12-13 【作者简介】于淼,北京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系,北京 100089 于淼(1970-),男,汉族,辽宁沈阳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