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SCI发表在影响因子为1的期刊和发表在影响因子为5的期刊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而言都是差距甚大的。想要你的文章能在高分值的期刊上顺利见刊,那么我们在写作上自然少不了一些技巧。1、内容精简很多时候大家对结果的陈述过于繁琐,有凑字数之嫌。多数期刊要求投稿者如图表能表达的意思,则不需要在文中进行赘述,图文结合是最佳表达方式。大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使你的文章语言更加professional。2、准确表述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另外小节,不建议用一个单词,而建议用一个短语或句子。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如实验结果一段,如western blot,有人在小标题就western blot,让人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不是方法学一段。在结果中应该是XXX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3、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4、思路清晰的摘要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我们知道,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引着编辑思路。切记,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在摘要的写作中,我们还应该注意:(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3)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4)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5)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6)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7)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5、讨论深度将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找出其需要改善或者与本文相衔接的部分,进行讨论。而不是自己去针对结果内容造句子。将别的研究进行加工后,你会发现会有不少适合的讨论点值得去写,这就是一篇文章的新意所在。鉴于此,建议大家一定平时要多积累相关的文献。不读文献是很难写出SCI论文的。
1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的雷蕾教授在他的微信公众号CorpusTalk上发表了一篇微文——《学术期刊管见》,谈及CJ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即《中国应用语言学》)严谨的审稿和用稿制度,我对此颇有同感。雷教授还预测,因为该刊已进入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很有可能是国内第一本进入SSCI的语言学期刊。十年来我在CJAL发过文章,也为之审过稿件、担任过特邀主编,见证了刊物在主编们的默默耕耘下茁壮成长。我衷心祝愿CJAL早日成为SSCI期刊。记得2011年8月第十六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the 16th AILA World Congress)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期间,CJAL举行了国际版的启动仪式(launching ceremony)。在启动仪式上我们商议围绕大会主题之一的“自主学习”选取若干篇优秀论文在CJAL集结出版。感谢主编文秋芳教授和常务副主编刘相东老师的鼎力支持,大会一结束我和另一位特邀主编Phil Benson教授就按Autonomy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这一主题开始组稿了。整个组稿、审稿、用稿和最后编辑(含文字编辑)过程历时一年半,需要主编、文字编辑、特邀主编、作者和同行评审专家的多方通力合作方可达成目标。首先,我们把通过Call for Papers收到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全部稿件递交国际同行专家盲审。目光如炬的评审们直接拒了部分稿件(即两三个外审都建议reject),同时对大部分稿件提出了严格的高标准的修改意见(结果是major revision或resubmission)。作为特邀主编,为了保证最终发表的是高质量论文,我们一方面细读每一位作者的原稿和2~3位外审的意见,给作者提供具体而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对一些特别有contribution的稿件,我们从外审苛刻的措辞中寻找原作的亮点,鼓励作者换一个思路和角度去拓展和修改原稿,从而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同时,我们也弃用了部分稿件并进行第二次组稿。接着,新收到的稿件与第一轮精修的稿件又逐一送给另一批国际同行专家进行盲审。作者按外审的意见和特邀主编的建议完成的修改稿还必须经过CJAL文字编辑的修订,修订稿最后呈主编文秋芳老师过目把关。回想组稿、审稿、编辑和最后发表的整个过程,我觉得CJAL所遵循的程序是严谨的、公平的,既发挥了作者和外审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也尊重了双方的劳动,值得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界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