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较大的还是原料价格。 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实现出口全面增长,其增速达到近年来的高峰。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良好,投资规模扩大;纺织服装产能扩大,质量继续提高;世界经济缓慢恢复,国际市场需求回升;美元贬值;部分纺织服装配额取消等。 面对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高速增长,我们既感到欣喜,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担忧。从目前国际市场看,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今年5月7日,欧盟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其新政策将对我未来出口欧盟纺织品服装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将增加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检测费用,增加企业的出口支出,其产品很可能失去原有的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若因检测结果不符合“新政策�,将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从而失去欧盟市场。7月初,印度裁定我生丝倾销,对我生丝出口征收高额关税,这对原本已十分低迷的国内丝绸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日本已经连续两年对我毛巾实行设限调查,出口企业随时面临设限的可能…… 目前最引人关注、将对我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欲对我四类纺织品重新设限。今年5月21日,美国针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242段的国内立法开始生效。7月24日,美国纺织制造商协会迫不及待地联合3家协会向美国政府提出对中国产针织布、手套、胸罩和袍服四类商品的重新设限的请求。如果此次美方对中国一体化产品重新设限,将造成示范效应,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美国的法律属判例法,一旦此案成立,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纺织产品被美国提出设限。另外,欧盟、日本等其他出口市场有可能纷纷效法美国,对我纺织品服装出口提出设限,使我纺织品服装出口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 从国内市场看,虽然非典曾经肆虐一时,但从目前看,其负面影响似乎没有想象的严重,估计在7、8、9月份会有所显现。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对纺织服装出口影响较大的还是原料价格。上半年,我国纺织原料部分(含棉、麻、毛、化纤短纤、长丝,不含化纤单体)进口20亿美元,增长68%,其中进口量和金额最大的商品是化学纤维,进口数量近60万吨,下降3.5%;进口金额7.5亿美元,增长11.8%,进口单价增长15.6%。 棉花进口猛增,数量达52.6万吨,增长11倍,金额为6.2亿美元,增长16倍,进口价格增长39%。我国是棉花消费大国,棉价的变动将从根本上影响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5月份时,棉价曾因国内生产减少,需求量下降而一度持续下跌,但到6月底,随着非典疫情的缓解,本年度棉花供应趋紧的现实重又浮出水面,棉价又逐步上扬。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预测,到今年9月份,我国棉花库存量将减少至174万吨,为近5年来期末库存量最低水平。由此专家分析,未来几个月国内棉价将看涨,由于中国是用棉大户,因此也将带动国际棉价同步上扬。 形势不容乐观。希望企业不要只顾埋头生产,同时更要放眼长远,正确判断形势,调整发展方向,把握好未来的命运。从国际市场纺织品服装发展方向看,环保、安全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建设自己的品牌,同时多元化地开拓市场,这是我们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最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