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稿子质量高的话,上稿自然就容易,还是要靠质量说话。一般来说,直接问投稿方式、杂志名称是没有用的,杂志一年能倒闭几十家再新起几十家,而且成熟一点的写手都知道,编辑的私人联系方式是不能在非约稿地公布出来的,能在百度上公布的邮箱,九成九都是废弃不用的,因为太多不懂的新人乱投了。2、期刊市场化的火热趋势。现阶段,报刊业提倡改制,那些吃铁饭碗的报刊需要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在这种市场化的趋势下,一批先“下海”找食吃的学术期刊由于本身受众群不多,难以通过正常客户订阅渠道维持生存,只能通过收取版面费的形式支撑期刊的延续和发展。而自行投稿的作者,都是一批不愿拔毛的人,有的还希望收到一定数额的稿费,这种需求心态和期刊的处境和期望极不相符。因此很多学术期刊在面对这些稿件时,除非稿件质量非常之高,或作者身份足够硬朗,否则一定将审稿周期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而且最终也会毫不客气地向其征收版面费。这种行为与学术的神圣地位形成发差,致使很多论文投稿人不禁会恼怒痛骂,哀其不争。但杂志社终究要生存,没有经费杂志社就要关门,简单的道理不用多讲,骂什么都不顶用。所以期刊如果说有更好地渠道避免这种与作者面对面的讨价还价,那就是选择与论文发表代理合作,将收费一事推给论文代理去办,自己只负责审稿和出版发行即可,这要省很多事以及不必要的不愉快。期刊市场化经营模式是导致传统投稿行为失效的主要原因。3、稿源充足,适者优先。当今中国社会,需要发表论文的人一抓就能抓到一大把,可以想象杂志社的压力有多大。面对雪片般飞来的各种稿件,杂志社应该如何选择,我想他们有自己的一个尺码。一方面,论文代理推荐的稿件,必定是优先审核和录用,另一方面,还得找几篇质量过硬的充充门面,此外,一些在期刊上花钱做广告的单位的来稿,也必须是要照顾的,最后,主编或编辑们私下的好友的稿件,也一定会给予特殊待遇。所以,各位想想,真正留下来给普通劳苦大众的版面,能有几何?套用阿Q的话说,真的是:多乎哉?不多矣!因此,自行投稿命中率低的现象是情理之外、但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