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 摘要: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基。大学英语学习已经进入高级阶段,传统的英语词汇教法很多时候已经无法解决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本文结合语义学原理和教学实践,重点探究了语义学中并置理论、结构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语义成分分析、格语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旨在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义学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运用语义学词汇教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新的突破,教学重点开始转向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词汇问题成为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关键。传统的英语词汇教法仅仅要求学生识记单词的发音、拼写、汉语意思,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单词是孤立的,从而出现学生无法辨别近义词、词语搭配不当、英语“汉化”等现象。如何让学生正确快速地学会词汇,是每个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语义学理论,归纳出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二、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 (一)并置理论 并置理论是研究英语中某些词与另一些词之间的一种相关的关系。如mother(母亲)这个词在语言的应用中经常与nail varnish(指甲油),son(儿子),father(爸爸)等词一起使用,而很少和shave(刮胡子)连用。由此可见,并置理论不是指词汇的含义,而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这种搭配关系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的习惯用法。 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普遍出现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学生只记住了英语词汇的汉语意思,而不了解词语的习惯用法和潜在含义。例如:grow children(应为rear children)。此外学生由于受汉语思维干扰,往往按照汉语的习惯来进行词语搭配。如:I very like to play football.(应为I like to play football very much.) 因此,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并置理论指导学生学习词语的合理搭配。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词语的结伴关系具有可能性和限制性,词语的合理搭配会受很多因素制约。比如有时受语法决定,有时受词的语义特征制约,有时约定俗成,等等。这些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教学。另外,教师还需要向学生特别指出词语的破格搭配。一些词语在一般情况下没有结伴关系,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搭配。例如:lash the waves(白费力气)。除此之外,在习语中、文学作品中及新词语中常出现破格搭配,因此,学生需要注意平时积累。 (二)结构语义学 结构语义学主要研究“含蓄的”语义关系(Implicational Relations),这种理论更关注某些词或词组与另一些词或词组之间的“语义关系”,而不是像传统语义学那样只是孤立地研究词汇的语义现象,而忽略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含蓄的语义关系主要分为:下义关系(Hyponymy)、反义关系(Antonym)和相对关系(Relativeness)。 下义关系又叫语意内包,指个别概念的词内包。如上义词flower(花),下义词tulip(郁金香),violet(紫罗兰),rose(玫瑰)等。上义词是指同类概括词,下义词是相对具体的词。tulip,violet,rose在语义关系上是同类关系词。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同类关系词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同类单词,扩大词汇量;帮助学生利用同类概括词,使行文简练。通过对词汇下义关系的分析也可以避免学生词义混乱,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反义关系主要指:①词义矛盾或对立的词,例如male—female;dead—alive。②词义相反的词,例如:young—old;cold—hot。前者在语义上互相矛盾,不能同时并存,后者在语义上并不矛盾,它们表示性质相同、但程度不同的词。比如young—middle-young—old。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反义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单词涵义。平时在讲解单词时,教师普遍使用近义词进行解释,其实有些单词用近义词解释并不容易解释清楚,利用反义词进行解释,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例如,rude的反义词是polite(rude是新单词,学生不知道涵义,引导学生polite是rude的反义词,学生就很快明白新单词的基本意思了)。通过引导学生分清词义矛盾或对立的词、词义相反的词,教师可以帮助他们选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英语表达。另外,也可以利用反义词进行修饰文章,避免文章呆板。 相对关系又叫converses,存在于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一对对词之间。例如:husband—wife;above—below,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语义学称此为“强相对关系”。还有一种相对关系存在于三个词之间,称之为“弱相对关系”。学生学习相对关系可以扩大词汇量,灵活运用词汇和句型。 因此,结构语义学的理论应用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合理利用含蓄词汇,从而提高英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 (三)框架语义学 框架语义学是一种独特的语义学理念,它属于认知语言学的一支。它能为英语词汇的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词汇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只拦路虎,尽管教师和学生花大量的精力学习词汇上,但结果往往并不理想。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框架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简言之,框架语义学立足于人的认知,从不同的视角,将英语动词分类并放入相对应的框架中,然后针对每一个相对应的框架,将相近的名词根据其熟悉程度进行分类,进行分层次教学。至于其他词性也可参照名词和动词的做法进行学习。例如学习money这一单词,可以设置买卖交易框架,根据不同视角(sell,spend,buy等)归纳成买家和卖家两类,每个框架设有不同元素,可以将要学的单词纳入框架,根据熟悉程度进行系统性的有条理的学习。 (四)语义成分分析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辨别不清近义词词义而出现错误搭配。如何帮助学生识别近义词从而进行正确搭配?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语义成分分析理论进行解决。利用语义成分分析理论研究语言学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了,它主要研究Conceptual-lexical Relations(概念上的词汇—语义关系),观点是任何词的“意义”都可以分解为某些不同的“语义成分”,这些“语义成分”又可以加以系统地分类。我们可以利用此理论来解释词语,例如:bachelor——[Human]+[Male]+[Unmarried]。这一理论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比较清楚地认识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及搭配,从而做到在不同的语境中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词汇。另外,语义成分分析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进行英汉对译的时候,“选词”不是随意的,而是要受语义成分限制的。准确得当的翻译应建立在认识词汇的正确涵义上。在目前的英语词汇教学上,如何使学生正确地掌握词汇是每一个英语教师所苦恼的,语义成分分析法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单词,对于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意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的难题。 (五)格语法格语法是一种比较严谨、别出心裁的语义学理论。这种理论是1968年著名美国语言学家菲尔莫尔首先提出的,他概括出一个新的结论:每一种语言都有表深层结构的“语义格”(Semantic Case),每个语义格都与某个介词相联系。如Agent格与介词by相联系;Object格与介词with相联系;Instrument格与介词with相联系。菲尔莫尔还认为,从深层结构的角度来看,所有的noun phrases都是介词短语,不但可以在句子中移换位置,甚至可以省略。动词是英语句子中一个重要成分,菲尔莫尔认为在深层结构中,动词总是和某些语义格连用的,因此他主张对动词采取深层格框的方式来处理。这对语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把不同的动词加以分类。此外他还提出了三条检验规则来确定各个语义格在句子中的相互关系,探讨语义格在句子中的地位。在菲尔莫尔理论提出后,一些语义学家对此理论进行了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完善。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引入关于语义格与深层格框的理论,有助于学生从语义的角度去分析英语句法,正确应用某些动词。例如:hit——[+—AO(I)];enjoy——[+—EO],从中可以看出某一类动词与某些语义格的关系在深层格框中被明确地表示出来。如果学生掌握了动词的深层格框,就能学会动词的正确用法和句型。 三、结语有效的大学词汇教学离不开正确的语言学理论去指导,利用语义学相关理念进行词汇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词汇。以上笔者探讨了五种当代语义学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其实语义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不止这些,这仍需要英语教师在实际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地探究,以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 [2]杜宇,李晶,结构语义学与英语词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6). [3]刘英莲.谈英语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VOL 6,(3). [4]钱德明,周庆芳.框架语义学对英语词汇的教与学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VOL 22,(2). [5]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
但
所属类别 :汉字
但,拼音:dàn
基本字义
1、只,仅,只是:~愿如此。~凡(凡是,只要是)。~分(只要)。
2、不过,可是:工作虽辛苦,~没有叫苦的。
3、徒然:"何~远走,亡匿于幕北苦寒无水草之地为?"
4、姓。但姓。
姓氏的由来
姓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从土地和赐姓而来,天子就是赐姓命氏的人。黄帝对他的二十五个儿子创设了十二个姓。陶唐氏之后代封于刘地,其后裔以刘为姓。
二是以出生地为姓。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
三是以封爵、官职为姓。楚庄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后代就以上官为氏。
四是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
汉丞相田千秋年纪大了,出入乘车,人称"车丞相"。后人就以车为姓。葛是古姓,本来是琅琊诸县人,后屯迁居阳都,阳都本来有姓葛的,又搬去姓葛的,故姓葛的人多了,就用诸葛来区别称呼他们,从此就有了复姓诸葛。
由于部落的发展,人口的繁衍.分支逐渐繁多,氏名称也大大增加.一姓可分成许多氏,一氏又繁衍更多的氏,所以姓氏都不是固定的,实际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稳定,还是自汉朝以后的事。秦灭六国不久,汉又统一天下,做为维系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标志的姓氏有别制度,也随着王室的彻底坍塌而消亡。至此.中国的姓氏才合二而一,或言姓,或言氏,或姓氏兼言。实际上皆以男氏代姓了。这就表明,以后的子孙,都是男姓血缘关系的繁衍,正如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黄帝以来之姓亡矣。""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为维系传统之纽带,团结宗族之象征,于是尊祖敬宗便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保证。如果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先租和父母都不敬爱和尊重的话,很难想象他会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
至今数百千年,迁徙到异地他乡华裔外籍人,现在他们还念念不忘他们的祖国、祖籍、祖先,常常来中国寻根拜祭,在他们的族谱上,还记载得清清楚楚,如日本的刘邦后裔原田家族族谱上所载:"高祖皇帝之血统,严然存在之事,予实虽欲不感泣,岂可得耶,又想中华之国立,至汉以来;二千百四十余年,交待十三、四朝,今虽悠久。其间两国务有盛衰,然无不尽怀汉朝之盛时而慕之者,予常驰念于我高祖统政之故国,切切而不能禁地,于是刊本谱,同族其发欲为,其族谱之基,聊报高祖皇帝之余德也焉。"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杜宇他妈的儿子
西蜀的一个王,神话中的人物。望帝春心托杜鹃,就是那个小子。
1.古蜀国王人物信息 相传望帝是古代蜀国(即今四川一带)的开国君主,名叫杜宇。他发展生产,带领蜀地人民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让蜀地绽开文明之 望帝杜宇、丛帝开明像花,因此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他将自己的君位禅让给了臣下,自己隐居西山。 很多古书记载到这里开始含糊起来。似乎杜宇在隐居之后,又莫名其妙地悲愤起来,以至于含冤而死,死后灵魂不灭,化作杜鹃,哀声啼叫。 问题在于,既然杜宇是主动把君位“禅让”给部下的,那么自然心甘情愿,又为何怀“冤”不止呢?传说 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神奇而又曲折的故事。包含酸甜苦辣,回味无穷。 传说,当时的四川,在三峡一带尚处淤塞,四川盆地是一个近乎全封闭的围嶂。川内又有岷江、涪江等大河,川西雪山过来的大水无处排泄,于是盆地内经常洪水横流,巴蜀人民终年挣扎在避水逃难中。杜宇虽然竭尽心力,筑堤开堰,又带领人民上山躲避,但治标不治本,依然不能平息灾难,杜宇因此忧心忡忡。 后来,从下游的湖北地区,来了一个叫鳖灵的人。他胸怀大志,胆识过人,才略出众。望帝杜宇见了非常高兴,于是任命他为相。鳖灵担任蜀相之后,主持政务,兴利除弊,将蜀地治理得更好。此时常年的洪水依然是川内的主要灾难。鳖灵经过观察,决定把巫山的峡道开凿清理,让川内的河流得以顺峡谷而出,不再四处泛滥。于是他率领川中健儿,在巫山一带开凿石壁。经过数年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将今天的巫峡开凿畅通,使得原本淤塞横流的川内江河,都从巫峡顺势而出,一泻万里,形成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 鳖灵为了治水,不辞辛劳,废寝忘食,甚至数年之间不曾回家探望。通过治理水患,他在民众中也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望帝杜宇见状,便按照当时的惯例,主动把君主之位禅让给了鳖灵。鳖灵成为蜀地新的君主,号“开明”,又称为“丛帝”。 望帝杜宇禅位之后,退居西山。昔日统治全蜀的君主,如今成为闲居的老人,自然难免一点点惆怅。谁知道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四乡竟然传来了流言,说杜宇把君主之位禅让给开明,是因为在开明率众治水期间,杜宇同开明的妻子发生了私通,所以才羞惭让位的。 这似乎反映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富含的八卦精神?传播的人或许处于猥琐的心态,也可能仅仅是无事生非的好奇。但对于当事人,恐怕就没那么轻快了。 流言传来,望帝杜宇是又气又急。想不到一番好意竟然落得这样的诬蔑。那会儿虽然没啥“封建伦理束缚”,但道德指责的帽子还是很重的。杜宇原本就上了年纪,又在长期的为政中殚精竭虑,损害了健康,受此打击,很快一病不起,含恨逝去。 他的魂魄不忍离开蜀地人民,于是化身为鸟,昼夜鸣叫,声音凄切。而川中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们的君主,把这种鸟叫做“杜鹃”,以表达对望帝杜宇的怀念。杜鹃鸟的别称很多,如“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魂、古帝魂、蜀鸟、蜀魄、蜀魂、蜀鹃”等,都是源自这个故事。而用“望帝啼鹃”比喻冤魂的悲鸣;“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并表哀怨、愁思之意,也由此而来。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杜宇化鸟固然不可信,开明凿通巫峡也大大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因此只是民间传说。但蜀地的人民,却是实实在在的怀念着这两位给川中人民带来幸福的先贤。 考究问题 杜宇,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帝王,围绕与杜宇相关的一些问题,前辈学者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笔者读后获益匪浅,但对其中的部分观点却不敢完全赞 同。因此,拟就所掌握的知识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谬误,疏漏之处,敬望学界方家指正。问题一 杜宇与朱提关系质疑。据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名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女子名利,自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晋常璩《华阳国志》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凭借这些史料,很多学者推测杜宇出生于朱提,应为朱提人。而笔者却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从天堕,止朱提”这句话很值得推敲,古籍中类似的记载有很多。如关于商始祖契和周始祖弃等。《史记》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又云:“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长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推敲 单从字面上看,是很难理解的,如果经过仔细推敲,我们不难发现,前者反映的商族是以鸟为图腾的,有崇拜鸟的习俗。而后者说明了弃时代人们还处于母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从天堕,止朱提”似乎说明了杜宇族应从某高地来到了朱提,突然出现在当地民族的面前。服饰、生活习惯等又与众不同。 不仅如此,在南方彝族文献中“天”或“天上”,有外氏族的意思,彝族文献《西南彝志、天地津梁断》中是这样记载的:“慕切武十代,慕考乍十代,慕热糯七代,慕卧恒八代,慕克克布九代,慕齐齐默十一代,在这段期间与天上通婚》。又载:“武传武世系,传到额杰武;乍传乍世系,传到呗娄乍;糯传糯世系,传到额娄糯;……默传默世系,传到默阿德。天君传下令:每天牛三十,每天铜三十,每天帛三十,作为租赋纳,后来有一天,天人作阿且,下来把租收……”。此处的天上即有外氏族的意思,天君为外氏族首领,天人是外氏族之人。 对滇东北民族来说,杜宇族就是外氏族,来源于外氏族的杜宇族到达滇东北 ,凭借强大的武力,征服了当地的部落,向北开拓。因此才能够“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后来部落联盟在首领杜宇率领下征服蜀地,建立蜀国。 杜宇族发源于何地?结合史料和近年考古资料来看,似乎应来自距滇东北较近的凉山地区,他们的族属也应为濮族。杜预《春秋释例》说:“濮夷无君长总统,各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濮人氏族部落众多,散居在我国西部,南部等地。濮族是凉山地区最早的土著居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有首先进的农耕文化,当地彝族称其为“濮苏乌乌”。据老彝文经典所载,彝族的祖先最初迁入凉山时,“濮苏乌乌”早已定居于此。彝族饲养牛羊,而“濮苏乌乌”种植庄稼,这与《华阳国志.蜀志》中杜宇王蜀后“教民务农”的记载相符合的,佐证杜宇族即为“濮苏乌乌”中的一支。 杜宇被鳖灵击败后,不得不“退隐西山。”据陈亮旭先生考证西山即今安宁河,小相岭一带。正处于古蜀都乐山之西。关荣华先生进一步提出:“今凉山黑彝(诺伙)是古蜀国杜宇部族之后。杜宇部族的一支曾沿岷江河谷南下川南到黔西北部和滇东北一带,再由滇东北进入凉山—这大约是公元前600多年的春秋早期,开明帝代杜宇之后的事。”从陈、关两位先生的论证可看出,杜宇部族败逃的路线正是当年向北拓展,征服蜀地的路线。问题二 杜宇“教民务农”,但古蜀国的农业并非是从杜宇时代才开始的。结合考古资料来看,可知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已开始了农耕生产。到杜宇取代鱼凫王的时候,古蜀国的农业已发展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从目前出土的考古材料看,在1998年和1999年度,中日联合考古调查队对四川都江堰市芒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遗址晚期的灰坑中发现了水稻硅酸体。在广汉三星堆遗址的红烧土块中也发现有大量稻草的遗迹。说明成都平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水稻栽培。推敲 在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还曾出土过大量的酒器,如:盉、杯、觚、勺、尖底盏等,种类较多,酿酒需要有丰富的谷物,大量酒器的发掘出土充分反映了古蜀国农业生产的富余。杜宇“教民务农”证明杜宇(族)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要高于蜀地,杜宇王蜀后,倡导农业,事农兴蜀,进一步推进了蜀国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国力昌盛繁荣,农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华阳国志.蜀志》记:“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的泱泱大国,展现出徇丽多彩的文明情景。问题三 在实际生活中,杜宇族也不是崇拜杜鹃的部族。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又云“望帝积百余岁”。无论是“百余岁”或是“数百岁”都不可能是几代蜀王真实的年寿,只能是他们的王朝统治蜀地的时间。也证明“柏灌”、“鱼凫”,“杜宇”并非真人帝王的称号,皆应为祖神的尊号。在传说中杜宇族的祖神的表象是杜鹃。但在史籍中找不到杜宇族崇拜杜鹃的明文记载,在《华阳国志》中仅说,杜宇称帝后,“更名蒲卑”,据专家考证”蒲卑“为鱼鹰的一种,同于“鱼凫”一类,“蒲卑”与杜鹃相去甚远。推敲 按《说文·佳部》说:“……蜀王淫其相妻,惭,亡去为子规鸟,故蜀人闻子规鸣。皆起曰,是望帝也。”《四川通志》卷201说:“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杜鹃。”这有力地反证了杜宇在位时并没有自称为杜鹃。而是在失权丧国,“升西山隐焉”死后才被人追称为“杜鹃”的。蜀人之所以把先主杜宇幻化为杜鹃鸟,是因为杜鹃和农业生产有关,众所周知,杜鹃,又名布谷鸟,是农林益鸟。师旷《禽经》云:“杜鹃出蜀中,春暮即鸣,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杜宇掌政时期,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营造了古蜀国农耕文明,后人容易把杜鹃和杜宇联系。其次,杜鹃鸟的吟唱则有“四音一节”的旋律,其声凄厉动人哀思,正如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在杜宇死后,蜀民同情失败者,为表达对杜宇的追思,将其幻化为了杜鹃。望帝化为杜鹃鸟,也成为蜀人世代相传的神话故事。编辑本段2.影视演员人物信息 姓名:杜宇 生日:9月25日 星座:天枰座 身高:171CM 体重:60KG 籍贯:北京 血型:A型 特长爱好:表演 美声 朗诵 文物鉴赏 相声 国画 游泳 篮球 写作 骑马 最喜欢的电影: 《铁人》 《沉默的羔羊》 《寻找梦幻岛》 最喜欢的演员: 徐秀林 斯琴高娃 李雪健 宋春丽 黄海波 Al Pacino Johnny Depp Dustin Hoffman 学历: 进修于中央戏剧学院于是之艺术学校 (导师:梁伯龙)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4级表演系 (导师:刘诗兵 钱学格 )在校作品 话剧《家》——高觉慧(毕业大戏作品) 话剧《烈火中永生》——陈松林 话剧《雷雨》——鲁贵 话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老文工团长 话剧《日出》——黄省三电视作品 2009年 《孔子》饰青年贵族仲孙阅 导演:韩刚 2009年 《娘》饰警卫员小张 导演:曲丽君 2007年 北京电视台《大城小事》编剧组 编剧 2006年 《玫瑰绽放的年代》饰文艺兵赵同 导演:王坪 2006年 《月牙与阳光》饰服务生 导演:霍庄 2006年 《CBD风云》饰痞子 2006年 《魔镜》饰家丁张全 电影作品: 2010年 数字电影《城市三部曲》饰孙强 2009年 献礼电影《铁人》饰石油工人小马 导演:尹力 2007年 圣诞电影短片《神奇E档案》 其它作品 广告 中成药《海丹胶囊》广告 联想电脑广告 《风尚》杂志06年首刊内页G-STAR模特 09奇瑞汽车广告 10年中国体育彩票 篮球小子编辑本段3.复旦大学刑法学副教授 杜宇,男,1976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中山大学法学学士(1998),中山大学法学硕士(2001),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4),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2005—2007)。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曾先后主持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6项,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10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代表性著作:《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理解“刑事和解”》(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曾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法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公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外法学》(2000—2007)优秀论文奖等学术奖励,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计划,入选中国法学会“新秀100”计划。 著作出版: 个人专著: 1.《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理解“刑事和解”》,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合著: 1.《十问死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撰写其中的序言部分及第二、三章) 2.《经济犯罪形态与对策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撰写第一、二、三章) 3.《刑法案例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撰写第十八章) 主要论文: 关于刑事和解的研究论文:(2006—2010) 1.《刑事和解与传统刑事责任理论》,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司法观的“交战”:传统刑事司法对恢复性司法》,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 3.《刑事和解:批评意见与初步回应》,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4.《“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安排与司法践行》,《法律科学》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5.《刑事和解与传统诉讼体制之关系》,《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 6.《犯罪观的“交锋”:刑事和解与传统犯罪理论》,《浙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7.《刑事解纷方式的历史轮回——以“刑事和解”为观察脉络》,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关于刑事习惯法的研究论文:(2003—2007) 8.《当代刑法实践中的习惯法——一种真实而有力的存在》,《中外法学》2005年第1期。 9.《作为间接法源的习惯法——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立法机能之开辟》,《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10.《刑事制定法视域中的习惯法——一种被压制的知识形态》,《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 11.《作为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的习惯法——刑法视域下习惯法“违法性”判断机能之开辟》,《法律科学》2005年第6期。 12.《合流与分化——民、刑领域习惯法演进的比较观察》,《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4期。 13.《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刑事法评论》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习惯法的刑事司法适用:举证与审查》,《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关于刑法方法论的研究论文:(2002—2010) 15.《刑法解释的另一种路径:以“合类型性”为中心》,《中国法学》2010年第5期。 16.《刑法视域中“类型化”方法的初步考察》,《中外法学》2002年第4期。 17.《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18.《刑法上之“类推禁止”如何可能?——一个方法论上的悬疑》,《中外法学》2006年第4期。 19.《刑法规范的形成机理:以“类型”建构为观察视角》,《法商研究》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摘引。 20.《刑法学上“类型观”的生成与展开:以构成要件理论的发展为脉络》,《复旦学报》2010年第5期。 21.《“类型”作为刑法上之独立思维形式——兼及概念思维的反思与定位》,载《刑事法评论》第2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2.《刑法体系化的三种思路——兼论“类型”的体系形成功能》,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23.《刑法视域中“理性预期”的初步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4.《自然犯、法定犯分类的理论反思——以正当性为基点的考察》,《法学评论》2002年第6 期。 其他论文:(2000—2010) 25.《事后承诺与阻却犯罪成立》,《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4期。 26.《理性思辨、实证考察与举证分配——死刑遏制力的疑问及其澄清》,《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秋季卷。 27.《法治国视野中的卧底侦查》,《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2期。 28.《系统论视野中的有组织犯罪》,《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 29.《刑罚正当根据论》,《中国监狱学刊》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1年第8期全文转载。 30.《犯罪论结构的另一种叙事——消极性构成要件理论研究》,《刑事法评论》第1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黑客现象及其法文化意蕴》,载《学术交流》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 32.《再析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 33.《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根基》,载《学术研究》2000年第12期。编辑本段4.城管哥:郫县城管、慢摇吧驻唱歌手 杜宇,男,1982年生,成都郫县城管、郫县某慢摇吧驻唱歌手。2010年7月参加《成都真娱乐》之《百万大民星》,以质朴的声音、眼神、外表赢得青睐,最终现场拿走10000元现金大奖。 城管哥
一个姓 杜 的人 的 孩子第一 杜宇的爸爸 姓杜第二 多半是男孩 ps:下面有jj 注意检查第三 有可能是 小样我踩你第四 有可能是 杜宇,男,1982年生,成都郫县城管、郫县某慢摇吧驻唱歌手。2010年7月参加《成都真娱乐》之《百万大民星》,以质朴的声音、眼神、外表赢得青睐,最终现场拿走10000元现金大奖第五 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第六 参考以上网友解释
简介 但Dan Xing 但[但,读音作dàn(ㄉㄢˋ)] 但姓,为中文姓氏之一,没有在百家姓名单之内。编辑本段姓氏源流但姓起源有四: ①、源自上古,周公旦后裔,以祖名为氏。相传周公旦有孙名但,后世以祖名为姓,称但氏。一说黄帝次子含宏,出生时双手分别有纹似“人”、“旦”,遂赐姓但。 ②、出自春秋齐桓公之后。春秋时齐桓公后人桓氏,有改亘氏或旦(但)氏者。 ③、出自避讳所改。南宋时,因避赵桓讳,桓姓有改旦(但)姓者。 ④、出自他族。西南少数民族有旦姓。 第一个渊源:源于公孙氏,出自轩辕黄帝之二子含宏,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但氏在中国是十分古早的姓氏之一。 原始汉语部族在连续不断的东迁过程中,逐渐散布整于个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在那片土地上,他们创造了发达的前仰韶文化。原始汉人与原始东夷经过多年的征战和文化交融,形成了太昊(伏羲氏)文化。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与海岱文化的融合,所以太昊被公推为黄河流域上中游和下游所有居民一致认同的人文始祖。公元前三十世纪,原始汉人进入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生产的阶段,首领称神农氏。神农氏文化也是原始汉人与东夷文化的融合。 神农氏末期,原始汉人中出现一个强大汉语部族少典氏(有熊氏),有熊氏和原始汉语部落的有牛氏分别通过婚姻与另一个原始汉部族的有娇氏繁衍成黄帝和炎帝部落。黄帝与炎帝这两个亲缘部落后来为了争夺地域霸主,在汾河下游的阪泉地区发生;了激战。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以两个部落为基础,华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东部的诸多远古汉语部落逐渐融合成华夏族。 后来,原居山东的东夷族首领蚩尤率部众西进,原居淮南的三苗族(苗、瑶先祖)首领夸父也率部众北进中原。东夷族与三苗族结成联盟,由炎帝一族的原属臣蚩尤任盟主,共同对付华夏族。 传说,在公元前2700年,华夏族领袖黄帝在今河北省的涿鹿平原指挥部族军队大败蚩尤与夸父的联军,当场将夸父杀之。联军残众向冀州撤退,黄帝穷追不舍,在“涿州之野”捕获并斩杀了蚩尤。 随后,东夷族、三苗族(九黎氏)余众渡黄河南迁,三苗族一直南退至长江中游,东夷族则东退至胶东的临海山区(今山东泰山),黄帝领导的华夏族由此占领了河南大部,定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后来经过与东夷族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适合汉语特点的文字即汉字正式开始出现。 据传,轩辕氏黄帝本姓公孙氏,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其赐姓者有十四人。黄帝的次子名叫含宏,生来就十分奇异,他的双手掌纹似字,左手掌纹似“人”字,右手掌纹似“旦”字。含宏成年后,身长九尺,虎背熊腰,威武骁勇,但十分仁义守信,很得黄帝的喜爱和信赖。 后来,在黄帝氏族与蚩尤氏族间爆发的争战中,含宏率主力军与蚩尤氏大战于逐鹿平原,杀得天昏地暗,终得全胜。由于含宏在逐鹿之野决战中大有功勋,群臣钦佩,纷纷奏请黄帝给含宏赐姓封功。 黄帝摆摆手说道:“我早就已经赐姓给他了!” 群臣不解,问道:“帝给四母二十五子中的十四子十二姓氏,已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嬽、依。不过,这十二个赐姓里没有给二王子的赐姓呀!” 黄帝笑笑说:“吾子左手生人字,右手生旦字,两手合来就是一‘但’字。这不就是早就赐给他的姓吗!” ‘但’字,就是人之初始,预示含宏将来是他自己那一族人的始祖。群臣皆恍然。 据《但氏宗谱》记载:“但氏一姓乃上古姓,轩辕黄帝公孙氏之裔也。黄帝二十五子,得赐姓者十四人。惟次子名含宏者,生而奇异,左手掌有人字,右手掌有旦字,及壮,身长九尺,仁而威惠而信,奉命与当时诸候名蚩尤氏者战于逐鹿之野,大有功勋,群臣奏请赐姓封功,黄帝曰:‘吾子左手生人字,右手生旦字,两手合来成一但字’。以但姓之本,非同于百家姓之编也,惟司马《资治通鉴》及《五代之志》纪载之甚详。迨至前汉文帝朝,有讳忠者赠十万禄,封河间候,即今郡望称为河内者是也。家居洛阳之浦,其后子孙散而之四方者,多有讳钦者。汉授西域都尉候有讳巴者,汉明帝时奉临朝议大夫、济阴太守有讳兴者,居汉阳是东晋惠帝时,人授金吾上将军之职,在西土交州提调六州都护府,与土番兵接界。北齐昭帝时有讳宝者,授晋阳州太守,有讳旺者授黄州路太守,有讳隆者任九江府太守,固居罗汉坛之地,即今称为莲花洞者是焉。后徙居麻城县,有讳珍者任李唐黄州麻城县令,有讳威者唐末授金紫光禄大夫,领江南道副史,生子广,世居中州洛阳之浦邑,授德化县令,生子三:曰操、捷、拘,为南康都昌县令,因从而家焉,操为永兴县令,迁居武昌崇阳黄州之地捷,僖宗时拜嘉议大夫,官刺史,因黄巢兵变,迁瑞邑五仙乡庄舍,即今称为大湖庄但家桥者是焉。后复取颜阳山水之秀而卜宅焉,生子四曰:耕、荟、蕃、讷。人杰地灵而家道昌炽,瓜瓞绵绵,面蔓延南北,可胜言哉。立四书堂,两客馆东西二层楼,南北二蚕室,立社于东南,建先祠于水口,规模宏远,迄今基址尤。存后嗣有能兴之者,殆未可量也。越三代后有讳卿者,在后唐李庄宗时为殿前直御史,赠新邱公,传至十八世孙讳全者,娶蒲塘马氏,生元伯,伯娶武宁双溪熊氏,生子四:宗裕、成功、盛茂、明。自后族大繁衍,难以尽述。宋末年间,吕氏文德以襄阳城池归伯颜,丞相领兵下江南,逃移迁徙居外郡者多究而言之,远则郎河黄州、郧、安陆、京山等县,四川则青草、重庆,湖广则兴国、通山等县。近则建昌、德安、武宁、星子等处。皆系族焉。后世有能从面推考者。则祖宗之脉、尊卑之分,可得而明矣。” 但氏一族得姓至今,已经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虽然人口稀少,却是非常古早、神圣的姓氏之一。 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之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在周成王姬诵即位后出任周公,与另一弟弟姬?#93;(召公)共同辅佐周成王。 周公旦有个孙子名叫姬但,接继周公旦为周公,其后裔子孙世为周王室大夫,与召公?#93;的后裔子孙轮流为周公、召公之职。在姬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但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但氏正宗。 但氏族人大多尊奉姬但为得姓始祖,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之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姜小白为首任春秋霸主,九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诸方,安定周室,一时势力遮天。周惠王姬阆十四年(燕庄公二十八元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民族击败燕国,都城亦被攻破,燕庄公失国逃亡,向齐桓公求救。至周惠王十五年(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出兵北伐山戎,将山戎击溃并驱赶向西远遁,遂救了燕国。在此期间,齐桓公乘火打截,借机占据了燕国的大片领土不归,燕庄公恼在心里却也莫可奈何。之后,两国君主在燕国都城相互致谢后,燕庄公就亲送齐桓公回国,并假装不知不觉,热情十分地一直送齐桓公入齐国之境。按周王朝典制,诸侯国君不得随意进入他国之境,待齐桓公醒悟时,燕庄公已经入齐国之境五十里了。齐桓公已经占据了燕国大片领土,因此很有些不好意思,干脆就将齐国这边境五十里之地赠送给了燕庄公。燕庄公好歹也捞回了一点损失。雷旦(今河北沙河),原是燕国之地,在漯水与灅水之间,这次就被齐国借击戎救燕之际所霸占了。齐桓公回国后,就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封在雷旦。以后,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雷氏、旦氏,到了春秋中期以后,旦氏族人中有将姓氏加“亻”偏旁,遂称但氏,世代相传至今,与姜姓雷氏、旦氏同宗同源,史称燕山但氏。该支但氏正确姓氏读音作dàn(ㄉㄢˋ)。 得姓始祖:含宏、姬但编辑本段迁徙分布但姓早期居住于陕西一带,汉时已因仕宦等原因迁居于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并在河南宛县一带形成郡姓望族,以南阳郡为郡望。唐宋以后,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西至甘肃、宁夏,北至辽宁、吉林,南至四川、广东,东至山东、江苏,都有但氏家族踪。目前但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但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源流繁多,正宗一支,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二十一位,以南阳、开封、燕山为郡望,宗支称“南阳世家”。 今四川省的成都市金堂县、崇州、大邑县、自贡市、遂宁市大英县、眉山市、自贡市、仁寿县、荣县、乐山市、眉山市、绵竹市,重庆市的云阳市、合川市、忠县、江津县,云南的大理州,河北省的邢台市,江西省的九江市星子县、瑞昌市、都昌市、鄱阳市,湖北省的武汉市、赤壁市、蒲坼县、天门市、黄石市、孝感市、恩施市、汉川市、通城县、大悟县、鄂州市、仙桃县、十堰市、咸宁市崇阳县,湖南省的张家界市、常德市临澧县,沅江市,,辽宁省的丹东市、沈阳市,河南省的罗山县、株洲市,安徽省的六安市霍山县,浙江省的宁波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海原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市,贵州省的贵阳市、织金县、遵义市,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的南京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汉中市、南郑县、安康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广东省的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美国洛杉矶等地,均有但氏族人分布。编辑本段郡望堂号①、郡望 南阳郡秦置,治宛县(今河南南阳)。 ②、堂号 南阳堂。 自立堂号:武德堂等。编辑本段宗族字派字辈: 湖北蒲圻(赤壁)但氏七续宗谱字辈:传尚德懋,功昭汉唐,家崇仁让,代选贤良,学尊孔孟,品重端方,博厚恒远,咸期同昌。 四川大英但氏字辈(同蒲圻旧字辈):一弘正开传,尚德懋功启,承光裕必大,图中广其天,序如日之同。 重庆长寿但氏字辈:维文开天运,道大国家兴,富贵传宗宝,永远万年青。 重庆垫江但氏字辈:从启学凤林,永作盛朝相;汝可长连登,人才万代兴。 重庆合川但氏字辈:凤应守为红,秦开大春家,山河天光秀,丰玉正新发。 云南宾川但氏字辈:兴邦正国朝,永远家升泰,文斌荣华显,世应富贵全。 江西都昌、鄱阳但氏合谱字辈:汉盛扬先誉,垂芳积庆长,教家敦信让,立品效贤良,继述诗书久,贻谋训典光,绵延开统绪,发迹志三昌。编辑本段历史名人但钦(?-13),汉将领。平帝元始中任西域都护,其时西域诸国频受匈奴攻袭,多次向他求救,他不以时助,车师后国及胡去来王等遂相继亡降匈奴。王莽称帝后,派人更换匈奴单于印玺,匈奴益怨,时发兵攻掠汉边郡与西域诸国。王莽始建五年(13),西域焉耆等国叛汉归附匈奴,攻没西域都护,遂被杀。但元行明湖广安陆人。洪武中曾任武陵知县。在任率民开垦荒田,兴修水利,民赖之得利。(《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一六八)但存学明湖广蒲圻人,字宗儒。威化二十二年举人。授叙州府推官。在任礼仕恤民,屡辨疑狱,自持严正。迁重庆府通判。承办采木之役。亲历险阻,调度有方,民德之。(《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一六八)但应隆明湖广蒲圻人。国初以功擢指挥。从太祖征陈友谅于鄱阳湖,叙功不及,逃去山中,如芥子推故事。后御史罗洪论列其功,乃拜武德将军。(《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一六八)但明伦:(生卒年待考),字云湘,河南广武人(今河南成皋)。著名清朝大臣。 清道光年间任两淮盐运使,有政绩。 公元1842年7月,鸦片战争时期,英舰沿江而上,进攻镇江,威胁扬州。这时在扬州任两淮盐运使的但明伦,积极领导和组织防卫力量,随时准备打击侵略者。 8月,《中英南京条约》被迫签订,英舰撤出长江,扬州始安。但懋辛:(公元1886~1965年),一名但兴茂,字怒刚;四川合川人,一说四川荣县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但懋辛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12月留学日本东斌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8月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1月回国,从事反清活动。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1月,但懋辛出任蜀军政府参谋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2月任蜀军政府川南军总司令,4月任四川都督府成都府知府兼四川团务督办,7月任川军第五师参谋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8月任四川讨袁军副参谋长兼前敌指挥官,失败后流亡于上海、香港、日本。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12月,但懋辛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署参谋长,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7月任川军第五师第九旅旅长,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5月任四川靖国军第一师师长,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5月任川军第一军军长,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11月任川东边防督办,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7月任四川讨贼军第一军军长,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因不满蒋中正,脱离军职,在上海、北京居住。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3月,但懋辛赴日本神户暂居。抗日战争爆发后,但懋辛回国担任民国政府国防委员会上将军事参议员,后任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任四川省第二区立法委员。 1949年冬,但懋辛协助中共地下组织进行策反工作,12月30日在成都迎接解放,并发表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司法部长,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四川省委主委。 1965年11月7日,但懋辛在成都病逝,终年七十九岁。但杜宇:(公元1896~1972年),名绳武,字杜宇。原籍贵州。著名中国电影业先驱。 他家世代簪缨,游宦赣省,到他父亲手里,家通中落。 父亲逝世后,无以为生,二十岁的但杜宇便同母亲一起从贵州来到上海谋求生路。为解决生活问题,他刻苦自学绘画,练就了多方面的本领,他既画月份牌年画和漫画,也画封面画、人像、水彩、油画等,其中尤以月份牌年画和漫面影响最大。 自从他从外商手里买了架电影摄影机后,便把兴趣转向了电影方面,成立了上海影剧电影公司,由他自编、自导、自拍、自洗印的故事片《海誓》,是我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之一。 后来他长期寓居香港,1972年因病去世。但茱迪:(公元1931~今),出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著名1952年“世界小姐”。 她的父母都是当年中国电影界的知名人物,父亲但杜宇是中国著名的导演和书画大师,母亲则是美貌出众的女明星殷明珠。演艺之家出身的但茱迪,于香港圣玛利书院毕业后,进入岭南大学学习。 虽父母都是电影界里的名人,但是但茱迪在获港姐之前似乎并无意从影。在报名参加港姐选举之前,她一直在国泰航空公司做一些后勤工作。 获封港姐之后,但茱迪赴美国参加了“世界小姐”的选美大会,结果也表现不俗,获得了第四名的佳绩。她的美貌引起美国环球电影公司的兴趣,环球公司立即与她签下了演出合约。与环球公司签约之后,但茱迪开始在美国接受为期半年的培训,在受训期间她的周薪是两百五十美元,这在当时好莱坞的外籍演员中已是相当不错的待遇,可见环球公司当初也是对她寄予了厚望。在结束半年的培训之后,但茱迪被环球指派去参演著名影星尤伯连纳主演的名片《国王与我》,在片中她饰演一个嫔妃,虽然只是一个小配角,但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已是不易。之后,但茱迪便退出了影坛,不久在美国与一位姓胡的华侨结婚,并一直定居于美国。 1952年的“世界小姐”的加冕大典,比起当年的“香港小姐”的加冕典礼,更是盛大隆重。环球电影公司将这次加冕大典拍成了电影放映,当年,这部纪录片也曾在香港公映,里面有自然有获得殿军的但茱迪的镜头。这可以算做是但茱迪在银幕上的第一次亮相。 做为第一位参加“世界小姐”选美的“香港小姐”,和第一位在国际选美大赛上获得最好名次的东方美人,但茱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在她的银幕生涯中写下更为辉煌的一笔。但她在事业刚刚开始时选择了隐退,而甘心做一个全职太太,这也许正是一个典型的东方美女的表现。但树成:(生卒年待考),河南长葛人。著名中医师。 1967年开始学习医书,曾拜几个老医师学医,现就职于长寿县葛兰镇星火村卫生室。 对甲亢病、风湿心脏病、黄值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肾炎、骨髓炎、麻风病等有研究,治疗效果达80%以上。并撰有相当专业的学术论文多篇,在各级刊物发表大量。但德忠:(公元1947~今),四川荣县人。著名地质环境学专家。 198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应化系。环境科学及工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四川省分析测试学会电分析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矿分析测试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委会委员。 著作有《电化学分析》和《分析化学文献及其检索》。 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要有《微量金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天然水中痕量超痕量金的分析》、《微波溶样技术》、《流动注射分折在我国岩矿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单扫描报谱法连续测定钾纳》、《COD测这下的新方法——微波消鲜法》、《现代免疫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新型荧光光纤宪裴磁珠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研究》、《Indirect、Deetermination、of、Cesium、in、Brine、by、single、sweer、Oscillopolanography》《A、New、catalytic、Polarographic、System、for、Determination、of、Trace、Amounts、of、Tumgsten》、《Determination、of、Urinary、Iodine、by、Flow、Injection、Catalytic、Spectrophotometry、with、online、Digestion、》等。但昭义:(公元1940~今),四川重庆人。著名音乐家。 1964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1961~196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钢琴专业主科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创作改编的主要作品有《美丽的鲜花在开放》、《放牛娃娃儿盼红军》、《苗家新歌》、《蜀宫夜宴》、《思恋》等。主要论文有《钢琴演奏的读谱与练习》、《试论钢琴作品中复节奏的演奏》、《钢琴演奏中力度层次的计设与应用》、《重视钢琴演奏的基础训练》、《少儿钢琴学习辅导手册》等。 出版演奏录制卡式录音带《中国儿童钢琴曲集》共五十余首钢琴曲。出版儿童钢琴曲专辑《美丽的鲜花在外放》,合作编辑出版《初级钢琴教材集成500首》。 学生多人在国际、国内钢琴比赛中获奖。 因教学成绩突出1993年在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传略收入《四川音乐家名录》、《中国文艺家传集》。但党丰:(公元1950~今),湖北赤壁人。 湖北省赤壁市茶庵岭镇青石桥村党支部书记。1977年10月~1979年12月任青石桥村文书,1979年12月~1987年3月任青石桥村副书记,1987年3月~1995年1月任青石桥村主任,1995年1月至今任现职。该村支部1996年7月被评为市先进党支部,他1997年2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1998年12月当选为赤壁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但汉珍:(公元1956~今),湖北鄂州人。著名医药企业家。 武汉富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武汉市第二生物化学制药厂厂长,高级经营师。 1978年7月~1981年11月在湖北省制药工业学校学习,1981年12月至今在武汉市第二生物化学制药厂工作,1984年6月至今任武汉市第二生物化学制药厂厂长。1991年12月~1994年12月在武汉大学法学系学习,1995年7月~1998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班学习。 是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理事,全国“人工牛黄”生产协调组组长。 1997年7月被武汉团市委树为“武汉市百名优秀企业家”、1997年12月任武汉宫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997年10月任江岸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在担任厂长期间,工厂效益连年翻番,固定资产连年增长,人均获纯利一万元。科研成果“武汉明盐”在1988年12月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8年3月获武汉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997年12月论文《改革和社会心理变迁》获国家人才评价委员会一等奖,1997年12月论文《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思想》获国家人才评价委员会一等奖,1989年5月获武汉市科技新产品开发先进个人称号,1989年2月“武汉胆盐”获武汉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1997年12月《改革和社会心理变迁》、《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思想》被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藏。 1991年2月获武汉市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10月获“青年实业家”称号,1997~1998年被武汉副食品(商业)集团总公司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4年7月至今任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理事。但竟成:(公元1958~今),湖北赤壁人。著名运输企业家。 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装运公司经理。1974~1980年在镇采石厂工作,1980年至今在镇装运公司工作,历任公司副经理、经理、公司党支部书记。 1995~199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镇“优秀共产党员”、市劳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地区“优秀企业家”。1998年12月当选为赤壁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但新球:(公元1963~今),湖南沅江人。著名个人收藏家。1979年7月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林学系,高级工程师,任职于林业部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系湖南省收藏协会理事、长沙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潇湘泉刊编委。1979年7月开始收藏,主集中国历代货币、邮票、旅游门券,现藏货币珍稀品千余枚、珍邮二枚,侧重机制铜元;兼集旅游导游图、毛泽东像章、瓷器、古玩、林业历史文献、明信片。但斌:(公元1967~今),浙江省东阳市人。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目前被称为“复制巴菲特最成功的中国人”。编辑本段但姓宗祠通用联周公后裔; 齐桓子孙。 指但姓得姓源流。 武陵传美德; 叙州播芳名。 上联:明朝但元行,知武陵,开荒田,兴水利,吏民爱之。下联:明朝成化举人但存学,官至重庆府通判。 汉时西域都护; 明代武德将军。 上联:西汉但钦,官西域都护。下联:明朝但应龙,官至武德将军。 敷政宣猷,济阴讴歌载道; 开荒兴利,武陵依赖如山。 上联:汉朝人但邑,曾官济阴太守。下联:但元行。 开荒田,兴水利,功德多矣; 历险阻,采木材,绩能大哉。 上联:但元行。下联:但存学。
杜宇为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七国称王,杜宇始称帝于蜀,号曰望帝。晚年时,洪水为患,蜀民不得安处,乃使其相鳖灵治水。鳖灵察地形,测水势,疏导宣泄,水患遂平,蜀民安处。杜宇感其治水之功,让帝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杜宇退而隐居西山,传说死后化作鹃鸟,每年春耕时节,子鹃鸟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因呼鹃鸟为杜鹃。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作鹃鸟,后因称杜鹃为“杜宇”。相传望帝是古代蜀国(即今四川一带)的开国君主,名叫杜宇。他发展生产,带领蜀地人民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让蜀地绽开文明之花,因此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他将自己的君位禅让给了臣下,自己隐居西山。 很多古书记载到这里开始含糊起来。似乎杜宇在隐居之后,又莫名其妙地悲愤起来,以至于含冤而死,死后灵魂不灭,化作杜鹃,哀声啼叫。 问题在于,既然杜宇是主动把君位“禅让”给部下的,那么自然心甘情愿,又为何怀“冤”不止呢?传说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神奇而又曲折的故事。包含酸甜苦辣,回味无穷。 传说,当时的四川,在三峡一带尚处淤塞,四川盆地是一个近乎全封闭的围嶂。川内又有岷江、涪江等大河,川西雪山过来的大水无处排泄,于是盆地内经常洪水横流,巴蜀人民终年挣扎在避水逃难中。杜宇虽然竭尽心力,筑堤开堰,又带领人民上山躲避,但治标不治本,依然不能平息灾难,杜宇因此忧心忡忡。 后来,从下游的湖北地区,来了一个叫鳖灵的人。他胸怀大志,胆识过人,才略出众。望帝杜宇见了非常高兴,于是任命他为相。鳖灵担任蜀相之后,主持政务,兴利除弊,将蜀地治理得更好。此时常年的洪水依然是川内的主要灾难。鳖灵经过观察,决定把巫山的峡道开凿清理,让川内的河流得以顺峡谷而出,不再四处泛滥。于是他率领川中健儿,在巫山一带开凿石壁。经过数年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将今天的巫峡开凿畅通,使得原本淤塞横流的川内江河,都从巫峡顺势而出,一泻万里,形成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 鳖灵为了治水,不辞辛劳,废寝忘食,甚至数年之间不曾回家探望。通过治理水患,他在民众中也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望帝杜宇见状,便按照当时的惯例,主动把君主之位禅让给了鳖灵。鳖灵成为蜀地新的君主,号“开明”,又称为“丛帝”。 望帝杜宇禅位之后,退居西山。昔日统治全蜀的君主,如今成为闲居的老人,自然难免一点点惆怅。谁知道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四乡竟然传来了流言,说杜宇把君主之位禅让给开明,是因为在开明率众治水期间,杜宇同开明的妻子发生了私通,所以才羞惭让位的。 这似乎反映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富含的八卦精神?传播的人或许处于猥琐的心态,也可能仅仅是无事生非的好奇。但对于当事人,恐怕就没那么轻快了。 流言传来,望帝杜宇是又气又急。想不到一番好意竟然落得这样的诬蔑。那会儿虽然没啥“封建伦理束缚”,但道德指责的帽子还是很重的。杜宇原本就上了年纪,又在长期的为政中殚精竭虑,损害了健康,受此打击,很快一病不起,含恨逝去。 他的魂魄不忍离开蜀地人民,于是化身为鸟,昼夜鸣叫,声音凄切。而川中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们的君主,把这种鸟叫做“杜鹃”,以表达对望帝杜宇的怀念。杜鹃鸟的别称很多,如“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魂、古帝魂、蜀鸟、蜀魄、蜀魂、蜀鹃”等,都是源自这个故事。而用“望帝啼鹃”比喻冤魂的悲鸣;“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并表哀怨、愁思之意,也由此而来。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杜宇化鸟固然不可信,开明凿通巫峡也大大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因此只是民间传说。但蜀地的人民,却是实实在在的怀念着这两位给川中人民带来幸福的先贤。考究问题 杜宇,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帝王,围绕与杜宇相关的一些问题,前辈学者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笔者读后获益匪浅,但对其中的部分观点却不敢完全赞同。因此,拟就所掌握的知识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谬误,疏漏之处,敬望学界方家指正。问题一杜宇与朱提关系质疑。据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名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女子名利,自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晋常璩《华阳国志》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凭借这些史料,很多学者推测杜宇出生于朱提,应为朱提人。而笔者却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从天堕,止朱提”这句话很值得推敲,古籍中类似的记载有很多。如关于商始祖契和周始祖弃等。《史记》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又云:“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长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推敲单从字面上看,是很难理解的,如果经过仔细推敲,我们不难发现,前者反映的商族是以鸟为图腾的,有崇拜鸟的习俗。而后者说明了弃时代人们还处于母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从天堕,止朱提”似乎说明了杜宇族应从某高地来到了朱提,突然出现在当地民族的面前。服饰、生活习惯等又与众不同。 不仅如此,在南方彝族文献中“天”或“天上”,有外氏族的意思,彝族文献《西南彝志、天地津梁断》中是这样记载的:“慕切武十代,慕考乍十代,慕热糯七代,慕卧恒八代,慕克克布九代,慕齐齐默十一代,在这段期间与天上通婚》。又载:“武传武世系,传到额杰武;乍传乍世系,传到呗娄乍;糯传糯世系,传到额娄糯;……默传默世系,传到默阿德。天君传下令:每天牛三十,每天铜三十,每天帛三十,作为租赋纳,后来有一天,天人作阿且,下来把租收……”。此处的天上即有外氏族的意思,天君为外氏族首领,天人是外氏族之人。 对滇东北民族来说,杜宇族就是外氏族,来源于外氏族的杜宇族到达滇东北 ,凭借强大的武力,征服了当地的部落,向北开拓。因此才能够“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后来部落联盟在首领杜宇率领下征服蜀地,建立蜀国。 杜宇族发源于何地?结合史料和近年考古资料来看,似乎应来自距滇东北较近的凉山地区,他们的族属也应为濮族。杜预《春秋释例》说:“濮夷无君长总统,各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濮人氏族部落众多,散居在我国西部,南部等地。濮族是凉山地区最早的土著居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有首先进的农耕文化,当地彝族称其为“濮苏乌乌”。据老彝文经典所载,彝族的祖先最初迁入凉山时,“濮苏乌乌”早已定居于此。彝族饲养牛羊,而“濮苏乌乌”种植庄稼,这与《华阳国志.蜀志》中杜宇王蜀后“教民务农”的记载相符合的,佐证杜宇族即为“濮苏乌乌”中的一支。 杜宇被鳖灵击败后,不得不“退隐西山。”据陈亮旭先生考证西山即今安宁河,小相岭一带。正处于古蜀都乐山之西。关荣华先生进一步提出:“今凉山黑彝(诺伙)是古蜀国杜宇部族之后。杜宇部族的一支曾沿岷江河谷南下川南到黔西北部和滇东北一带,再由滇东北进入凉山—这大约是公元前600多年的春秋早期,开明帝代杜宇之后的事。”从陈、关两位先生的论证可看出,杜宇部族败逃的路线正是当年向北拓展,征服蜀地的路线。问题二杜宇“教民务农”,但古蜀国的农业并非是从杜宇时代才开始的。结合考古资料来看,可知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已开始了农耕生产。到杜宇取代鱼凫王的时候,古蜀国的农业已发展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从目前出土的考古材料看,在1998年和1999年度,中日联合考古调查队对四川都江堰市芒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遗址晚期的灰坑中发现了水稻硅酸体。在广汉三星堆遗址的红烧土块中也发现有大量稻草的遗迹。说明成都平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水稻栽培。推敲在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还曾出土过大量的酒器,如:盉、杯、觚、勺、尖底盏等,种类较多,酿酒需要有丰富的谷物,大量酒器的发掘出土充分反映了古蜀国农业生产的富余。杜宇“教民务农”证明杜宇(族)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要高于蜀地,杜宇王蜀后,倡导农业,事农兴蜀,进一步推进了蜀国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国力昌盛繁荣,农业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华阳国志.蜀志》记:“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的泱泱大国,展现出徇丽多彩的文明情景。问题三在实际生活中,杜宇族也不是崇拜杜鹃的部族。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又云“望帝积百余岁”。无论是“百余岁”或是“数百岁”都不可能是几代蜀王真实的年寿,只能是他们的王朝统治蜀地的时间。也证明“柏灌”、“鱼凫”,“杜宇”并非真人帝王的称号,皆应为祖神的尊号。在传说中杜宇族的祖神的表象是杜鹃。但在史籍中找不到杜宇族崇拜杜鹃的明文记载,在《华阳国志》中仅说,杜宇称帝后,“更名蒲卑”,据专家考证”蒲卑“为鱼鹰的一种,同于“鱼凫”一类,“蒲卑”与杜鹃相去甚远。推敲按《说文·佳部》说:“……蜀王淫其相妻,惭,亡去为子规鸟,故蜀人闻子规鸣。皆起曰,是望帝也。”《四川通志》卷201说:“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杜鹃。”这有力地反证了杜宇在位时并没有自称为杜鹃。而是在失权丧国,“升西山隐焉”死后才被人追称为“杜鹃”的。蜀人之所以把先主杜宇幻化为杜鹃鸟,是因为杜鹃和农业生产有关,众所周知,杜鹃,又名布谷鸟,是农林益鸟。师旷《禽经》云:“杜鹃出蜀中,春暮即鸣,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杜宇掌政时期,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营造了古蜀国农耕文明,后人容易把杜鹃和杜宇联系。其次,杜鹃鸟的吟唱则有“四音一节”的旋律,其声凄厉动人哀思,正如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在杜宇死后,蜀民同情失败者,为表达对杜宇的追思,将其幻化为了杜鹃。望帝化为杜鹃鸟,也成为蜀人世代相传的神话故事。
308 浏览 8 回答
154 浏览 4 回答
143 浏览 5 回答
280 浏览 3 回答
279 浏览 3 回答
253 浏览 3 回答
330 浏览 4 回答
113 浏览 1 回答
82 浏览 3 回答
265 浏览 3 回答
219 浏览 3 回答
200 浏览 3 回答
318 浏览 4 回答
345 浏览 1 回答
283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