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生产技术档案 工业生产技术档案主要是工业产品档案,它是在工业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制造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内容丰富、专业繁多、形式多样,其内容在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的单位是不相同的。 特点是以型号成套。一个型号产品的档案,是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 2、农业科技档案 农业科技档案是在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种类繁多、综合性较强。主要有:种子档案、作物栽培档案、植物保护档案、林业档案、畜牧档案、水产档案、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区划档案。 3、建设项目档案 建设项目档案,又称基本建设档案,简称基建档案,是指在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项目特点是按项目成套,一个建设项目的档案是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一般包括:项目前期文件、项目设计文件、项目施工文件、项目监理文件、项目竣工验收文件。 4、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是各种机器设备、车辆、船舶和仪器、仪表的档案材料。 设备档案包括自制设备和外购设备。 设备档案的特点与产品档案特点一样,以型号成套。 不同之处是作用不同,形成过程不同。 5、自然科学研究档案 自然科学研究档案是在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简称科研档案 一般划分基础科学研究、技术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三种类型。 特点是以课题或项目为单元成套,一个科技研究课题的档案材料,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内容包括:研究准备工作文件、研究试验文件、成果和总结鉴定文件、成果奖励申报文件、成果推广应用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6、医药卫生档案 医药卫生档案是在各种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及药品、生物制品的监督、检定和生产技术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主要分为:医疗技术档案、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档案、妇幼卫生档案、药品和生物制品监督、检定、生产技术档案。 7、自然现象观测档案 自然现象观测档案是指在气象、天文、水文、地震等自然现象观测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由于形成领域不同分为: 气象档案、天文档案、水文档案、地震档案 自然现象观测档案—气象档案 气象档案是在气象观(探)测、气象预报和气象业务技术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包括气象记录档案、气象业务技术和服务档案、气象业务技术管理档案。 气象记录档案包括 :地面观测记录文件、高空观测记录文件、雷达观测记录文件、卫星观测记录文件、农业气象记录文件。 气象业务技术和服务档案包括 :气象分析和预报文件、气候文件、农业气象分析、预报文件、专业气象分析、预报文件和气象服务文件。 气象业务技术管理档案包括 :国家气象工作条例,地面、高空气象观测的规范、规定、办法、气象观测和预报电码、气象台站档案等。 8、自然现象观测档案—天文档案 天文档案是在天文测测、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主要包括: 1.天文观测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图表和照片; 2.根据原始记录,经过综合、分析整理各种定期报表和图件; 3.观测规范和仪器设备的常数记载文件。 9、自然现象观测档案—水文档案 水文档案是在水文观测(测验)和水情预报等水文工作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主要包括: 站网规划和测站文件、水文测验文件、水情预报文件。 10、自然现象观测档案—地震档案 地震档案是在地震监测、地震分析研究和地震预报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主要有地震监测档案和地震分析预报档案。 地震监测档案是在观测台网文件和野外流动测量文件两部分内容组成。 地震分析预报档案包括预报的原始文件,预报意见,监视记录,分析记录及地震趋势意见、简报和报告,震例档案等。 11、地质档案 地质档案是地质工作活动的记录和成果,它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勘探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主要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探和化探档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档案。 12、测绘档案 测绘档案是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根据性质一般分为:基本测绘档案、专业测绘档案、特业测绘档案和现势参考档案。 根据内容、精确度和比例尺不同,分为全国性测绘档案、地方性测绘档案和专业性测绘档案。 13、环境保护档案 环境保护档案是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活动的直接记录,包括环境管理档案和环境监测档案。 环境管理档案:是在环境的规划、管理、监督、仲裁等活动中形成的环境保护档案。 环境监测档案:是在对水质、大气、土壤、生物、噪声、放射性等方面造成污染的监测以有各种污染源的调查、评价等活动中形成的环境保护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