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度,课件网,有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 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五、压强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六、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
在面对21世纪的新课改中,应注重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索研究。本文主要从初中物理教学探索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注重学习物理动机培养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方法与策略,最后提出运用探究教学方法,培养物理能力。自然 科学 的 发展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物 理学 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恐怕难以估计。然而在现今中高考指挥棒的魔力下,因为其在中考中相对分值的减少,而在人们心目中对它形成了一种中学物理是“小科”的认识,使本来认为物理这门课程难学好的境况雪上加霜了。我们应该注重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索研究。1 注重学生物理动机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尤其当学生不存在智残与知识缺陷时,学习动机的有无与强弱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大。大量的研究发现,物理学习动机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物理行为和学业成就。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动机的几种常见措施有:(1)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学习动机教学上适当运用电化教学对学生学习物理动机的培养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如教学“电流的定义”,即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一节,由于“电荷”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单凭教师讲,学生想象,概念就难以建立。但如果利用电化教学,开始就可以介绍“人流”、“车流”、“水流”的形成,为学生提供一幅幅的感性画面后,屏幕上则出现一个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接成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灯亮了。灯为什么会亮?自然会想到“电流”,然后屏幕上就出现一个模拟电路,电路上的电荷一个个定向从电源正极出发流向电源负极。这样看不见到“看见”电流的概念就建立起来了。(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动机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同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精读课文,理解课文这一阶段,它是教学的重点。为了使学习化难为易,必须精心设计一系列“高而可攀问题”如在教学“机械效率”一节时:①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三者间关系怎样?②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数值有什么特点,它有没有单位,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独立思考,想一想,议一议。学生出于对问题好奇,发生疑问,总想得知而后快,因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3)开展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开展适当的竞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良好的作用。把一个班同学分成几组,每次提问都由学生抢答,答对了就给该组同学加分,答错了就扣分,给每一组表现踊跃的同学加分。这样学生获得成就和荣誉的动机表现更为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上课专心听讲,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2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方法与策略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们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需要时,就会注意它,研究它,直至掌握它。(1)设疑激趣,趣生趣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而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设疑的 艺术 不仅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把握问题思路,在学生思维的平静水面,激起一片片思维的涟漪。(2)情感激趣培养学生兴趣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与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分不开的。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对知识缺乏需求欲望,基于这一点,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上下功夫,如何设法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探究与追求的热情呢?我认为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3)利用迁移,培养学习物理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对所学学科不感兴趣时,教师可以将他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使其产生学习的需要。学生都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兴趣发展的基础。
篇一
《激发并维持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探究》
实施方案
研究背景及意义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初中生流传这样一句话代数烦、几何难、物理、化学不必谈,可想而知物理一直是学生普遍感觉难学的一个学科,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高。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级教育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适应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因此,初中学生仍然普遍感觉物理难学,我区各校物理教师均反映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水平较低,主要是缺少学习兴趣及兴趣的持久性不高所致。本人从教几年来发现每个班都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有畏难情绪,甚至有极少数学生对学习物理完全失去兴趣,因而在学习中放任自流,上课既不动脑也不动手,完全放弃了对物理的学习。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是:探究我校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现状与使我校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而增强物理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的界定: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兴趣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性,喜欢制作各种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有的学生业余喜欢绘画,每当完成一幅画,他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制作各种模型的过程就很乏味、枯燥;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下去,因此,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
激发并维持:主要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方式、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保持这种积极状态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稳定不变。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迫在眉睫。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重要,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于是目前针对有关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块的论文写的较多也较热,但作为课题研究的并不多见,只是相对集中在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湖南岳阳初中从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这一方面做了课题研究,并取得相对不错的效果,为他们学校的物理学习上了一个新台阶。可是从他校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就单从激发学习兴趣这一块进行了研究,但如何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的更持久这一重要方面很少涉及到。因而学好物理依然是广大初中学生的一大难题。
本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兴趣作为对某种事物或探索活动的积极心态,其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阶段性,有的兴趣能维持几年甚至更久,而有的却只能维持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在目前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题研究的匮乏、也不深,只是从几小方面予以简单探索。因此,本课题相比之下具有从更多的方法、方式、手段上来激发并从维持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独特方面来研究,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理论依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到兴趣,实际上它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则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拥有强大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获得的知识也更广阔、更深入。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准备。
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对于物理的学习只有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
此外,由于学生间各种因素差异,对学习物理兴趣的维持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对物理学习一直保持兴趣的学生,其物理成绩也一直较为优秀,对以后物理学习深造提供主观上积极探究的保障。
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教学要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发展。其目的要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本课题的研究刚好和《物理新课程标准》相切合,符合当下物理教学的形势要求。
其次,物理学科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上的优势,物理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而这一切都要以学习兴趣为保障,只有对物理有兴趣的学生才会主动去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才会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和实际相结合,才会在探究过程中提升主动的学习能力。
研究的内容:
(1)我校初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现状。
(2)使我校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的影响因素。
(3)研究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我校学生快乐学物理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甚至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的思路:
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课题立项,制定方案;
(2)调查分析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通过学习理论和调查,对典型学生的跟踪调查。
(3)中期评估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全体成员整理材料,形成阶段小结或报告。
(4)实验教学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以本校实验班级与其他学校的教学效果横向比较。
(5)总结阶段:20XX年6月,全体成员分析、总结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及专题论文。
研究的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初始调查、跟踪调查等分析制表。
(3)个案研究法:确立几个典型个案,跟踪调查定期检测。
预期研究成果
理论成果:
现状调查报告2、案例3、教学设计4、研究报告5、论文及论文集
实践成果: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为我校初三物理解决后劲不足的现象。并确立具体的教学模式,记录在案、汇编成册。
研究保障
对本课题的生成落实到实施研究,我校有以下优势:
实施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学校领导管理一切着眼于师生员工,一切依靠师生员工。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让每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得以展现个人才华。
承担本次课题的负责人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全组成员协调合作,教学实绩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物理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全区上游,并立志在个人发展上有所突破,组成一支和我校教学实绩相符的教师队伍。
学校的硬件保障:
最后,针对此次课题规划,全组员共识一致,信心高涨,力争做好此次课题研究。
篇二
课题名称:在初中物理课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的案例研究
学员姓名:姜文娣
单位: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手机号:138xx98
学号:xx
导师姓名:蒋鸣
课题来源:自立
概念界定:
背景和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实现班班有多媒体,而在实际的使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在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物理课堂中,当我们将多媒体引人课堂教学后,教师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或出于好奇,一部分教师用多媒体的一些功能取代了自己对教学的一些组织。还有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媒体。有些教师上课时干脆纸上谈兵、不做演示实验,完全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这样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导致物理课堂教学中出现弄巧成绌的现象,对教学的效果适得其反。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明的动态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构成CAI的鲜明特点。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二者优势互补,可获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和实施,才能发挥它的效能。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在教学实施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理运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国际信息化教育形势逼人,信息化浪潮势不可挡。一些发达国家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已利用英特网进行教育活动,全世界现已有30多个国家参与美国提出的用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的国际合作研究。其中国内外研究情况: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主要仍然体现在CAI上,其他领域涉及较少,另一种整合,则侧重于信息技术内部各部分之间整合,存在局限性。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过程中存在如形式主义盲目整合等倾向,没有把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过程系统化。同时没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合理适时地选取,使整合进入一片死海;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
国内外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的研究,争取一不重复,二要创新,形成先进发展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观。在全国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①形式主义整合,个别学校以计算机被用次数来评价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的好坏,个别教师把计算机当做电子黑板,陷入认识上误区。当今大部分教学课件系统无交互性,很难达到教学效果。②有些教师教学时要由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内容,用课件来代替实验,所以这种做法违背教学规律,同时也违背了实质上的整合理念。③许多教师及研1+1=2,使简单的累加,对整合的本质缺乏认识。
主要研究内容
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的案例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防止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做负功的实施策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和管理中寻找开展整合活动的策略、方法、途径与措施,在具体的研究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的统一起来。
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问方式了解与本项目有关的信息与内容。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分析、收集前人或相关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比较总结出与本项目有关的知识与结论。
主要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一轮课改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防止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做负功,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的策略、方法途径,本课题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实施研究阶段(3个月)综合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调查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的现状,通过实践研究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特征、方法和操作策略。
总结、结题阶段(2个月)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秦力,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5.(6)
[2]郑春和,中学物理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研讨[J]。课程、教材,2015.(7)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朱广艳摘自《中国电化教学》2015.1
[4]邓鸠洲,浅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性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篇三
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5年9月15日或2015-09-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对跨国公司从东道国撤资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很多学者是基于某些具体案例来研究跨国公司撤资问题,形成了部分跨国公司撤资理论,但还没有形成体系;国内对跨国公司撤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学者提出撤资理论进行综述,然后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影响及防范措施等,也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国外对跨国公司撤资的研究
(1)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分类的研究
Casson(2015)以克莱斯勒将其在英国的子公司出售给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作为案例,对跨国企业撤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将撤资分为关闭型撤资与转让型撤资。
Benito(2015)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将撤资划分为自愿撤资和非自愿撤资。非自愿撤资是指无论跨国公司意愿如何,被迫退出在东道国或地区的生产经营,也称被迫撤资。自愿撤资是跨国公司根据国外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或母公司发展的需要,自行决定的撤资行为。
(2)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原因的研究
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都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原因进行了研究。
Boddewyn(2015)认为,不良财产绩效、前期投资可行性分析不足、经营环境改变、缺乏合适的资源、组织结构因素、外部创新的压力以及国别差异导致的东道国经验不足是跨国公司海外撤资的重要原因。Hamilton和Chow(2015)经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的影响、公司组织出现资本短缺或高度多元化等特征和公司不良的财务状况是导致公司做出撤资决定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被撤资单位所获得的投资回报低,其次是其成长前景差。他们强调了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成长状况对撤资的影响。
可见,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不良财务绩效是撤资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3)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条件的研究
Boddewyn(2015)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三个前提逆转过来,提出跨国公司从国外撤资的三个条件:企业不再拥有比其他国家企业更强的优势;企业还拥有竞争性优势,但该企业认为与其通过对外投资运用这些优势,不如将其出售或租赁给国外企业;在企业看来,凭借其内部化的竞争性优势在国外进行生产已不再有利可图,也即通过出口比对外直接投资更为有利。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要求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促成对外投资。而在Boddewyn看来,从国外撤资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中的一个就够了。
(4)对被撤子公司自身特点的研究
一些学者从海外子公司建立方式、经营特点及与母公司的关系等方面来研究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
Mariotti和Piscitello(2015)研究发现,在面对不熟悉的国外市场时,规模大的和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通过不断学习和收集信息,可以支持有效率的投资和撤资决策,其撤资行为更可能是出于竞争性业务重组而进行的进攻性自愿撤资。而规模小、经验少的跨国公司会采取一些冒险的试验性战略,其结果更可能是因为失败而撤资。
Griffin(2015)以爱尔兰CDMI公司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如果跨国公司母公司实行多元化的战略,其子公司撤资的可能性较小;相反,如果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战略比较单一,其子公司往往有较大撤资的可能性。
(5)对撤资决策过程的研究
DanielleB.Nees(2015)认为撤资决策过程不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由多种行为模式组成,撤资决策要经过识别、发展、选择和执行程由四个不同的阶段。
虽然国外学者从多方面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进行了研究,但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撤资所采取的撤资方式和撤资决策整体过程的研究还不够详细,也没有学者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进行专门研究。
国内学者对跨国公司海外撤资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跨国公司撤资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学者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实际,简要地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影响等。
(1)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的研究
自东放(2015)认为,跨国公司撤资的现实原因主要有市场期望与现实反差巨大,国际资本流动特征的变化,东道国市场状况的变化,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与有限信息,合资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张建民(2015)和杨龙(2015)等认为,影响跨国公司撤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竞争强度的加大、信息不对称、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的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政策的不稳定性这五个方面原因。毛蕴诗(2015)认为主要原因是市场估计与营销策略失误导致市场表现不佳,合作伙伴及合资方式选择失误削弱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内部化优势,中国本土企业的迅速成长和其他跨国公司的涌入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王水娟、许长新(2015)在梳理和介绍有关国际资本外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与撤资密切相关的五个因素分别是:不确定性、产业演化、多元化程度、国际化生产网络和集聚经济。
(2)关于外商在华撤资影响的研究
马全军(2015)认为由于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对我国的就业、资金的获得、技术和管理的引进与提高、国际收支的改善乃至政治稳定等经济政治诸方面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总体上要大于负面影响,反过来,作为资本回流的国际直接撤资不可避免地在上述诸方面甚至更广泛的范围内对我国将产生种种消极影响,并且这种消极影响远远大于其正面意义。刘畅(2015)认为跨国公司撤资现象增加过快,就会令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雪上加霜,同时引起我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减少,导致由外资企业带动的出口大量减少,进口增加,从而给平衡经常项目增加难度。
210 浏览 4 回答
166 浏览 4 回答
141 浏览 3 回答
335 浏览 4 回答
106 浏览 4 回答
280 浏览 4 回答
340 浏览 4 回答
177 浏览 4 回答
92 浏览 10 回答
217 浏览 5 回答
311 浏览 3 回答
162 浏览 4 回答
149 浏览 4 回答
121 浏览 3 回答
241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