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关于学习古代文学的app 古代文学全国排前十的,尤其是985院校,难度不小。 我就是学中文的,红楼梦读过很多遍老实说用来应付古代文学考研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同学在高中都能把红楼梦里的句子诗词信手拈来的,而且红楼梦实际上并不算文言了,是白话小说啦。 读古文障碍很多,这是个大问题,所以你得把基础打好再说,郭锡良版的《古代汉语》或是王力版可以好好学习一下的,都是经典教材,很多学校也把他们列为专业书的。 报考古代文学需要细分的,每个方向考试都不一样,看你的兴趣在哪儿,考的内容每个学校也都不一样。考研参考书也根据学校不同而不同。我觉得你现在最好先把《古代汉语》和高教版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四本)学习了再说,看看自己能到一个什么程度,再确定学校,确定方向,买教材复习。你08级,时间要抓紧啊。另外补充一点,很多人说文学研究生很好考,其实没那么简单,相比数学那种理性的东西,文学要感性得多,思维方式的转变很重要。我也是08级的,学中文到现在觉得学文学有兴趣很重要,但光凭兴趣远远不够,勤奋需要,天赋也很重要。 报考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你首先要明确自己想上哪个具体专业,一般的院校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个别院校会有些调整。 你说你比较喜欢《红楼梦》,你可以选择报考元明清专业。那你现在要尽可能多的阅读这一时期的古文名著,还有近现代学者研究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这样你在专业面试的时候,会比较占优势。 此外,要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你必须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有较清楚的了解,像《诗经》、《楚辞》、《论语》、《春秋左传》等等以及辞赋、唐诗宋词元曲、散文你都要出口成诵,这是基本功,这有助于你培养较好的古文基础。这些只是积累,你还要学会研究,多看大家的研究成果,对你有助。 好一点的学校是北大、北师大、复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你加油应该是有机会的。 关于必读的书目,每个学校是不一样的,但是一般考研肯定会考文学理论、中国古代史,所以建议你找北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的课程辅导资料。如果你决定要考那所学校,可以查一查它的具体要求,有很多学校是会标明辅导书目的。不过关键还是在于你的积累,所以你必须花大力气积累文学知识了。 祝你好运! 2.文学常识怎么背最有效果 一、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 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 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二、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三、积少成多法 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我们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 积少成多法实际上是一种小循环复习法。因为要不断地复习,所以记忆新的内容的量不会多,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比如用一两个月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朝代顺序每天记一两个作家或几部作品),用一个月记忆外国文学史,再用一个月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之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记不住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 四、口诀法 我们平时背诵诗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我们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看下面的例子: 文学常识,并不难记,中有妙诀,帮你记清。先说国内,作家作品。 先秦诸子,孔孟荀卿。《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九》《离》《天》。 汉代文赋,首推贾谊。刘向司马,《战》《楚》《史记》。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神龟》《蒿》《观》。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带诗体。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再多《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文学花边。 这些口诀读起来琅琅上口,记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3.让孩子背文学常识有什么快捷方法 语文要记住的文学常识有很多,想要全部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好的、可以事半功倍的办法来记忆语文文学常识。 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 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 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积少成多法 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 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我们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 积少成多法实际上是一种小循环复习法。因为要不断地复习,所以记忆新的内容的量不会多,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比如用一两个月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朝代顺序每天记一两个作家或几部作品),用一个月记忆外国文学史,再用一个月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之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记不住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 口诀法 我们平时背诵诗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我们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 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看下面的例子:文学常识,并不难记,中有妙诀,帮你记清。 先说国内,作家作品。 先秦诸子,孔孟荀卿。 《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 屈子楚辞,《九》《九》《离》《天》。 汉代文赋,首推贾谊。 刘向司马,《战》《楚》《史记》。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神龟》《蒿》《观》。 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鲁迅全集》,著作颇丰。 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 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带诗体。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再多《二心》,《南腔北调》、《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文学花边。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歌谣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先秦散文有两派,“ 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 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 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 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柳永秦。 4.请问哪本书是介绍古代文学常识的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作者:韦明辉(主编) 本书是一本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的必读手册。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事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它涵盖了天文历法、地理名胜、人物称谓、礼仪习俗、节日庆典、历史、宗教、文学、思想、医药卫生、农业生物、交通建筑、政治军事、经济贸易、体育娱乐、科技、教育、历史、影视曲艺、音乐舞蹈、成语、典故等各个层面。 很实用的一本书,全部通俗易懂,你看看就知道了。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