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步骤及建议
论文写作,简单的说,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以下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论文写作步骤及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论文写作步骤及建议
作为理论应用性的论文,撰写者应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论文总体的思路是围绕论文主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据此搭建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
毕业论文首先要确定你要研究什么问题,然后再去研究怎么去写。
那么研究写什么问题,我们在写作领域里就是选题。 即在写论文之前,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学术问题。
1、选题的重要意义 (1)确定研究方向
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在确定选题时应对经济学发展状况作一较为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确定研究方向,所以论文选题的过程也就是确定研究方向的过程。
(2)确定基本观点
在选题的过程中,通过论文的选题,可以总结、梳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将其上升为观点,然后再从中选出一个比较成熟、比较有价值的观点用论文的方式表述出来。
(3)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论证一个观点,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选择“突破口”。题目的确定,事实上也就是基本选定了突破口。
2、选题的一般原则
(1)选题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专业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前瞻性,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
(2)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3)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呈毕业论文题目。选题难度大小与工作量要适当,论文要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
3、毕业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一经确定后,原则上不再变更。 毕业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一经确定后,原则上不再变更。 注意: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主题,且必须在题目中予以明确。 提示:选题的大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
对选择的题目要能收集到丰富的资料!! 选择自己能驾驭的题目!题目主题要明确具体!
二、收集资料
围绕着论题去占有和选择材料;要对研究对象的外延材料占有;在有材料的基础上要选择材料。
题目确定下来后,大量收集相关的资料,资料来源可以是财务、会计类的期刊;教科书;报刊杂志;也可以是学术专著及网上的论文。资料的数量应足够,建议原则上如找不到10篇以上与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就要放弃该选题。
收集资料时务必要注意其发表的时间,原则上应是近三年的资料。
三、撰写论文提纲
为了便于同学们正确撰写论文提纲,现就其内容及要求提示如下:
(一)论文提纲的作用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二)论文提纲的基本框架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三)论文提纲范例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二、劳动力市场的概述(即对选题的基本理论、相关概念、特点、现状等基本情况的论述)
(一)劳动力市场及其的特点
(二)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意义
三、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即提出论文研究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论证)——要求:论点明确,论证充分。
(一)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二)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三)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四、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即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的对策、方法、建议或思考并进行分析论证,是论文的重点内容)——要求:论点明确,论证充分;同时该部分内容要与第二部分内容相对应;即有一个问题就要有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二)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三)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五、结束语(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呼应开头的序言) 主要参考文献——列出引用的参考资料
(四)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原则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1.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2.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舍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麽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3.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下面再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五)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注意问题
1.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
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2.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
3.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 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要有三层标准(列出三级标题),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四、撰写初稿
提纲拟好后应及时提交,并根据指导老师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经老师同意通过后,方可撰写论文初稿。论文的初稿要求按照规范的格式书写(格式见教务处网站)。
五、论文稿的修改
在写作的过程中,应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听取老师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论文的修改与指导主要通过邮件往来和面谈进行。
拓展知识:撰写普通类毕业论文步骤详解
1.确定论文题目。
论文写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论文题目。题目的选择需要结合个人的专业研究方向与手中已经拥有的想法。优先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与方向,可以节约时间与精力。及时地将自己的想法与指导老师沟通,请老师把把关,避免走弯路。同时要考虑自己能否将想法用文字很好地组织表达出来,选择一个自己能坚持下去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研读大量与自己的论文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勤思考多总结,保证其可行性。
2.列好提纲。
选好论文题目后,不要急于下笔,先整理一份论文提纲。列提纲时要作全方位的考量,多加思考。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亮点,别人写过的东西都是陈词滥调不值得下笔,必须要有新意。根据论文题目整理好自己的写作思路,先主干后枝叶,论文才能如大树般稳固茂盛。
3.收集相关资料。
论文的重点在于论据能否支撑你的论点,证明其正确性、合理性。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注意其可信度与权威性,才能使你的论文更具有说服力。将相关材料整合分析,从中汲取有价值的部分丰富自己的论文内容。在收集资料时一定要将其出处记录下来。
4.撰写绪论。
绪论是一篇论文的基础部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根据你搜集、整理、分析的文献完成文献综述,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从原始文献中得到的东西。其内容应当包括引言、正文、结论,附录。文献综述的全面性、丰富性关系到论文的重心、创新点、闪光点,对论文写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5.全文撰写。
将论文题目、相关资料、绪论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撰写全文的工作了。事先做好计划安排,合理分配写作时间,才能高效率地完成论文。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写作,切勿拖沓,更不能中断。严格把握论文写作的标准与质量。
6.整理格式。
完成全文的撰写后,根据相关格式要求进行格式修改。
7.精心修改。
以“十年磨一剑”的严谨态度审视修改自己的论文,通读全篇,看能否说服自己。注意行文的思路与结构,乃至每一个标题、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也可以请指导老师指出自己的论文的不足,加以修改。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上市企业主要有密尔克卫(603713)、上海雅仕(603329)、泰坦科技(688133)、中国外运(601598)等。
本文核心数据:危化品产量、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危化品物流运输量
我国危化品产量逐年上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乙烯产量为2825.7万吨,同比增长30.82%;烧碱产量为3891.3万吨,同比增长6.81%;硫酸产量为9382.7万吨,同比增长1.56%。
中国危化品物流运输量达17.3亿吨
根据中物联危化品物流分会数据,我国中国危化品物流运输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总运输量达17.3亿吨,相比2018年的16.26亿吨增长6.4%。
公路运输是危化品物流的主要方式
从运输方式需求来看,道路运输仍是主要运输方式,2020年占比达69%,水路运输占比第二,达23%。
中国危化品物流行业市场规模达2.2万亿元
危化品物流市场的发展最主要得益于石化行业的迅速发展。据中物联危化品物流分会统计,2019年,我国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达到1.87万亿元,同比上涨13.4%;虽然受疫情的影响,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仍然保持增长状态,到2021年末,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超过2.2万亿。
中国危化品物流运输价格指数有所下降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联合摩贝(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价格指数2022年2月为96.29点,环比下降了1.05%。
注:危化品物流运输价格指数是反映吨公里运输价格变动的长期趋势及规律,对各时期各区域吨公里运输价格与其前一时期价格对比变动的情况。运输价格指数以2016年12月的平均价格为基期,指数的基点为100。
危化品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向现代新型物流转型
总体来看,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和发展,危化品物流行业的发展模式也将逐渐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传统仓储业务也将朝着现代新型物流业转型,而未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也将加速传统危化品物流企业转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危险化学品(危化品)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现在有开源类型的刊物,分析化学进展,普通的
最好是Nature 和 Science,子刊也不错JACS 和Angew也很好
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何谓真实?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质的。第一,它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第二,戏剧的真实还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快。因而第三,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 真实不同于事实,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真实是一种感受,是来自客观又对于客观有认识意义的主观感受。真实不同于事实。历史学要靠事实,戏剧艺术要靠真实。戏剧所以要写“事实”(故事)只是为了让观众感受真实,并非为了“事实”本身;而这个“事实”一般也不必是现实中的事实(或称实事)来支持的。鲁迅论讽刺艺术时说:“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艺术离不开虚构,允许幻想,甚至可以出神出鬼。写历史剧,在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之间,艺术家可以自由摆动。摆动的自由,服从于能表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内在的可能性”(莱辛语),并且,它是和艺术家的意图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达到情与理的相互渗透和自由转换。我们似乎有一种重事实、轻真实的倾向,如所谓重大题材,以为找到了它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真实了,客观效果常常并非如此,因为受实事的束缚较多,就难以在真实的开掘上获得充分自由。在过去传媒不发达的年代,写时事新闻的戏很有号召力,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况了。对于观众来说,戏中的“事实”在时间上离我们是近还是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心灵的贴近对艺术家和观众都很重要。而且还应看到,时间距离恰恰是创作上拥有较大自由度的有利条件,京剧《曹操与杨修》、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就是很好的例子。 真实靠正确的形式支撑黑格尔有句名言:“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供我们观照,打动我们的情感。”艺术家要传递给观众的真实,或者说,能被观众感受的真实,都是经过形式中介的。艺术家是用形式同观众打交道的。所谓“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也可以叫做正确地进行形式化,进行形式创造。联系到戏剧,这个形式怎样才是“正确的”呢?有几个基本观点可说。 首先,在戏剧中,形式化就是动作化。从艺术分类学的角度来说,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它有两个基本品质:(一)“动作就是实现了的意志”;(二)“动作在本质上须是引起冲突的”(黑格尔语)。戏剧动作不等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对于后者,必须经过选择、提炼,被赋予以上两个品质,才成为戏剧动作。而意志和冲突,产生于过去又直接指向未来,其当下的感性过程就是戏剧情节,就是性格的历史。因为动作是实现意志、引起冲突的,就会“导致动作和反动作”,就有了戏剧性。我们看戏,觉得“平”、“冷”,觉得“没戏”,多半是由于缺少真正具有戏剧意义的动作。没有动作化的真实,不是戏剧的真实。 其次,戏剧动作是有不同形式的。对于演员来说,动作不是单指形体动作(表情、姿态),而是语言、心理、形体的总和。其感性呈现就是角色形象。戏剧所以会有不同的样式,如话剧、歌剧、芭蕾舞剧、戏曲(要说“剧种”,这才是真正的剧种分类,我们戏曲中的所谓“剧种”,有许多是地方性因素,并不都具备样式类别的意义),归根到底,在于动作有不同的形式。话剧的动作是接近生活本来形态的,它的重点是语言,是口语化的台词。歌剧的重点是歌唱和音乐,舞剧的重点是舞蹈和音乐。歌剧不以舞作为动作形式,舞剧不以歌作为动作形式。而戏曲的动作是一种有歌有舞的综合形式,通常称之为唱念做打。不管是哪一种戏剧样式的动作,包括写实主义的话剧在内,都是“第二自然”,是人工的自然,都是经过了精心处理的艺术形式。所以,要“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时,有个先在的条件,只能“放在”特定戏剧样式的动作形式里,因而动作化时,有没有样式意识,是能否“正确”的一个重要关键。观众看有些戏曲常要批评它是“话剧加唱”,多半是在整体的形式化中缺乏样式意识。有明确的样式意识,是创作上的一种本体自觉。 其三,动作形式既有继承性也有变易性。以戏曲而言,无论唱念做打,都具有历史地积累下来的形式技巧,其规范化形态通常叫做程式。形式既然是艺术家和观众的特殊关系的体现,因而在形式化过程中,重视剧种的样式特征,充分运用固有的程式技巧,是同尊重观众的欣赏需要相一致的。然而这种继承性又是相对的,它会随时由于表现真实的需要,作出某种幅度的变易。所以形式化不可以简单地等同于程式化。形式化大于程式化,形式化中可以吸纳、融入非程式的因素。说得再大胆一点,在现代戏曲的创造中,形式化乃是程式化和反程式化的多样统一。现代戏曲的形式化,还包含一个新的任务:要实行形式上的更广泛的新的综合。有了这种更广泛的新综合,才能在同一种戏剧样式中,实现演出样式的多样化。演出样式的核心是演员的动作,是动作的样式特征,但光有这个核心还不够,还要有它的外延部分,包括听觉方面的音乐、音响和视觉方面的化装、服装、布景、灯光。另外,还可以在观演关系上作特殊的空间处理。有了这些因素的积极而又“正确”的介入,演出样式才能获得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而这方面的经验,戏曲自身较少,要靠借鉴外来经验,这是戏曲现代化中不能跳开的过程。引进外来经验,常常会产生不协调,吸纳容易消化难呀,却又不能因噎废食。艺术上的现代化,有创新和破坏的两面性,要尽量保护创新,减少破坏。这要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出一批艺术大家,才能逐渐减少混乱和痛苦。真实的形式化一旦获得整体性成功,会给观众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到了这儿,真又通向了美。观众看戏,既要由真带来感动,又要由善带来心灵的净化、升华,还要由美带来反复的品味,持久的陶醉。但满足于感动以至心灵的震撼,还不是戏剧审美经验的全部,能够达到朱光潜说的“内容沉没下去,形式浮现出来”(沉没不是消失,浮现出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时候,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是把戏曲当艺术品来欣赏了,才能深入体会戏曲艺术的无穷
表演,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是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表演艺术类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表演的分寸感
摘要:真实与自然是舞台表演的根本灵魂,这无关话剧的内容,也无关话剧的表演手法。一个脱离了真实和自然的舞台话剧哪怕有再好的演员,再好的剧本,其灵魂依旧是空洞的,是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而真实与自然具体体现在表演的分寸把握上。本文分析话剧表演中分寸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话剧;表演;分寸感
0引言
高尔基先生曾经说过:人就是人,他们是普通、正常,没有扭捏作态,也不会装腔作势[1]。这在话剧表演上就体现为分寸感,正常、普通的去表演,通过真实而自然的肢体和语言的表达,传递出话剧中心的灵魂思想,给予观众以“是的,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我看过的就是这样的)”的感觉。分寸感的控制和掌握可以有效提升话剧表演的感染力,引起观众的共鸣,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但是表演的分寸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去把握这个分寸,这是积极值得我们研究的。
1话剧表演中的分寸感
所谓的分寸感其实可以解释为一个字:度,是指在表演中通过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肢体、和语言表达出真实而自然的人物形象[2]。万事万物都存在一个度,这表现为人们常说的临界点,一旦某一事物超过了自身的临界点,必然发现质的变化,转而形成另外一种事物。人们常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指这种情况。话剧表演中也存在这种度的要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分寸感,这就要求话剧表演中,人物外在形象、人物动作、人物语言以及人物表情符合观众的潜在审美期待,究其实质就是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物的常情。
2表演分寸的依据
莎士比亚认为表演分寸的依据就是:接受你自己的常识的指导,认为表演的分寸就是“自然的常道”。也就是说所谓的表演分寸依据就是要符合日常的生活、生产常情,符合所表现人物角色的社会地位以及人物个性情况。在进行表演分寸把握时,需积极分析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心里状况以及其行为状况,做到真实而自然,这就是表演分寸的依据。笔者在观看话剧《贺方军》时,其中一个场景让笔者感悟最深:贺方军身患绝症,斜靠在沙发上,忍着身体的剧烈疼苦,但是为了不让女儿担心。他故作轻松,面带笑容的鼓励女儿要自立、要坚强,要求女儿好好的生活。在该话剧中贺方军的饰演者将人物贺方军当时的心里状况和肢体状况真实而自然的表现出来了,其分寸控制得完美无缺。表演者眼神刚毅、深沉,眼角闪现着对亲人和世间的留念,他伸出小指与女儿拉钩许愿的场景感动了无数观众。在该话剧表演中,贺方军的表演者将贺方军的硬汉形象和儿女情长表现了淋漓尽致,其在分寸上的把握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一个小小的拉钩动作,真实而自然的再现了贺方军对女儿的难舍难分的感情。
3话剧表演中分寸感的重要性
3.1审美的需求
话剧表演最终是服务于观众,没有观众的话剧表演只能称为自娱自乐。观众作为话剧的审美者,自身有一定的美学理解能力。是以,在表演时,表演者如何在观众已有审美基础上传递话剧的美学思想,这是表演者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成功的话剧,必先要了解话剧所面对观众的美学情趣和理解能力等问题,再对话剧中实际的表演进行适度的控制和调整,掌握分寸感,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这种满足并不意味着迎合,话剧必然是要传递积极、先进的美学理念,必然是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表演者要把握美学格调与迎合观众的分寸感。
3.2实现创造性与忠实性相结合的需求
话剧表演来源于生活而又经过了艺术的创作,其涉及到忠于生活和创作加工两个问题。但是这两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通过一定的分寸感把握,可以有效的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每一部话剧作品都是来源于相关人们生产、生活的现实故事,但是要保证话剧作品的艺术性和格调,必然要进行艺术的加工创作。另外,如果话剧只是简单的重复一遍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现实故事,那么表演者就只能称为艺匠,而不能称为艺术家了。话剧在表演时,需要考虑舞台、灯光、服饰、人物、现场气氛等等因素,这些因素在作品来源的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如何再加入这些元素的情况下依旧忠于原来的故事思想,成为话剧表演者的重要思考方向。在实际表演时,表演者需通过合理的舞台布局、语言以及肢体动作来还原原故事思想,并通过这些动作和语言增强原故事的艺术格调,从而保证两者的协调统一。只有通过两者之间度的把握、分寸感的掌握,才能完美的实现创造性与忠实性相结合。
4表演分寸感的把握措施分析
4.1表演者需拥有较高的表演素养
话剧表演者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表演素养,对相关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较强,可以较好的利用音乐、场景以及人物背景进行表演。话剧表演者不但要求一定的表演能力,同时还要求表演者掌握相关的舞蹈、音乐知识,尤其是要求掌握较高的舞蹈知识。传统的话剧表演一般都会夹杂一部分舞蹈表演。除了这些必备的基础素养要求外,表演者还需具有较强的节奏控制能力,通过自身的节奏掌握能力调动观众的情绪,引发观众的共鸣。
4.2立足事实,不做作
有人说过:表演舞台上永远不要去夸大真实的要求,也不要去夸大虚假的作用。话剧表演中要想提高自身的分寸感,就虚立足在事实上,不做作。在实际的表演中,表演者要立足于事实,再通过艺术的手段进行阐述,保证话剧表演的美学格调。在艺术加工时,要把握一个度,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放大,不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认为表演脱离了实际生活。一个表演者如果过分的去夸大,就会显得做作,但是过分的谨慎又会导致情感无法准确传递。是以,表演中虚立足于事实。
4.3重视细节
观众是敏锐的,尤其是在话剧高潮内容时,表演者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能让观众产不一样的感觉。表演者在进行高潮部分的表演时,需严格把握分寸,每一个细节动作都需经过反复的揣摩。话剧表演者在表演前需积极对人物、社会背景、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将自身代入人物形象中,掌握人物心里、动作、习惯的每一个细节。在潜意识里构造一个人物形象,并将这个人物形象真实而自然的表现出来[4]。例如在话剧《世纪风流》在塑造某开发区的主任这一人物时,表演者就将细节表现得妙到颠毫。该开发区主任面对社会诱惑时,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但是又小心谨慎。表演者在进行受贿那一场戏安排时,设计极其精妙。该表演者通过将一杯咖啡打翻,然后假作公文包被打湿,对着送贿人打开,然后转身假作整理身上水迹,让送贿人直接将金钱放入包中。巧妙的将受贿过程展现出来了,将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完美的呈现出来了。可以说,该表演者在动作设计和语言表述上的分寸控制妙到巅峰,是一场极其成功的戏。
5结语
表演是一个将真实生活通过艺术加工而传递高于生活格调的艺术行为。如何掌握真实与艺术加工的分寸,成为表演者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这要求表演者具有加强的表演素养,并且对整体表演节奏有较强的掌握能力,与此同时,还需加强不做作,不谨慎,从细节上进行控制。表演者还需扩展日常生活阅历,通过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总结相关生活、表演经验,提高自身对表演的度和分寸的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露.是薛涛.又不是薛涛《浣花吟》中饰演薛涛的体会[J].中国戏剧,2010(06).
[2] 吴戈.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舞台创造? 从导演艺术家查明哲说起[J].中国戏剧,2011(06).
[3] 王亚兵.怀梆名家赵玉清的唱腔特色[J].中国戏剧,2013(06).
作者简介:陈刚(1963―),男,吉林长春人,吉林艺术学院教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表演艺术类论文范文
戏曲的地域性与语言艺术探析论文
“地方化”不仅仅是戏曲艺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断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当代戏曲的一大特色”,在“戏曲”这个大的艺术门类之中,各个地方剧种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规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地域性”成为中国戏曲“传统”的重要特点之一。
此外,地方戏曲作为由一定区域内的民众共同创造、共同欣赏的区域性剧种,它体现了一个地区民众的总体审美趣味,是该区域内所有民众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高高在上地站在“保护文化艺术多样性”的立场,空泛地给戏曲传统的地域性特点下定义,也不能不切实际地考虑到不同地域的民众对本地戏曲的审美和民俗需求。对一定区域内的演员和观众来说,地方戏曲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休闲娱乐、情感交流及宗教祭祀的必需品。以陕西省宝鸡地区民间秦腔演出活动为例①,庙会请戏不仅带有原始的“娱神”意味,更是村民们联络乡情、丰富农闲生活的需要;同时,在演出中还能够通过吉庆剧目,来表达一种质朴而单纯的、对幸福生活的期望。葬礼请戏,往往是因为逝去的老人多为秦腔戏迷,子女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孝心;同时,这也是为了犒劳为举办葬礼而辛苦忙碌的乡亲邻里。至于各种企业开业、周年庆典请戏,一是企业希望借上了妆、带有“神气”的戏曲人物避邪求福,再则也给附近的居民(也即企业的潜在消费者)提供一场免费看戏的机会,企业方面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感谢”,是一种巧妙的广告策略。又如,笔者曾对兰州市区内主要茶园进行过调查,发现当地的茶园演出和业余自乐班活动,对于相当一部分中老年市民来说,听着熟悉的秦腔唱段喝茶、谈生意、拉家常,正如年轻人进KTV消遣一样,是他们日常娱乐、交际生活的一部分。而自乐班中各个年龄阶段的业余秦腔表演爱好者聚在一起,吹吹打打、弹弹唱唱,更是他们文化娱乐消遣、甚至是精神寄托的主要形式。
同样地,全国各地的戏曲演出均各有其符合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传统”,这些“传统”也只有针对这个区域内的民众才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把东北二人转搬到苏州水巷茶楼上去,把昆曲小调放在陕西尘土飞扬的庙会戏台上,其结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各地方剧种就像不同品种的花卉植物,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地域文化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硬生生地把他们拔出来,“移植”到另外的土壤里,除了日益干枯僵死,别无出路。
与戏曲的剧种多样性相表里的,是它的民间性,“民间”这个词除了通常意义上含有的,与“官方”、“正统”、“贵族”等带有社会阶级性的词汇相对立的意思之外,更有“地域性”的含义。因为“民间”归根到底是民众的民间,不同地域的民众物质生活、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民间性”具体所指的多样化和地域性差异。以往研究者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已经指出戏曲在表达民众的思想情感、[2]审美娱乐需求、[3]民俗生活需要[4-6]等方面呈现出的“民间”特性,但对民间性的思考还不能就此打住,因为所有这些需求还具有地域限制性。如果只强调笼统意义上的“民间”而忽略了“民间”内部的多样性和民众群体的.复杂性,就很容易造成对真正“民间性”和具体民众群体需求的漠视。社会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曾指出,如果将广大知识阶层、贵族阶层或者说城市统治阶层的“传统”视为“大传统”,而将底层民众的“传统”视为“小传统”,那么,这两种“传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存在着这一种长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大传统”会对“小传统”形成“下渗”作用,而“小传统”既有积极向“大传统”靠拢的愿望,也会对“大传统”产生重要的影响。[7]29也就是说,“传统”有着自为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倾向,传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热爱并且需要它们;传统的变迁“起源于传统内部,并且是由接受它的人所加以改变的”,这种变迁“并不是由‘外界环境’强迫他们作出的,而是他们自身与传统之关系自然成长的结果”[8]229。如果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为了保持某种演出形式的“民间性”而否定这种演出形式自身的发展要求,无疑是对遗产传承的自然链条的一种粗暴的人为破坏。戏曲的民间性,是具体、集中地体现在一群活生生的民众之中的,地方戏曲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民众各种层次的需求而形成多种剧种形态的,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建立在地域差异基础上的剧种差异性。
以往学者对民间戏曲的研究,多是从文化分析、艺术欣赏、历史研究的层面展开的,但对于地方民众而言,戏曲的意义也许并不在此。比如,对于陕西民众来说,“请戏”、“唱戏”,首先是一种祖辈流传下来的仪式传统,是婚丧嫁娶、庙会祭祀以及各类庆典上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其次,“看戏”则是一种能够带给人以愉悦感的娱乐活动和一种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的交流机会。此外,广大农民观众们,还相信传统秦腔剧目大部分都是讲述真实的历史故事。笔者田野调查时,剧团演员常常叮嘱我,要记住每出戏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因为他们认为“这在历史上都是真事,人家是有记载的”。从《闯宫抱斗》、《太和城》到《八义图》,再到《出汤邑》、《金沙滩》、《二进宫》,几乎每次演出历史戏,演员们都会向我强调这一点。
传统秦腔戏剧目确实是以历史剧居多,而且很大一部分剧目都是基于历史演义而发挥出来的,其中包含了一些历史真实的成分。虽然这些民间传说和曲艺作品中的历史,对很多历史研究者来说都是“戏说”、“歪说”,但在广大民间观众中却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传统的秦腔历史戏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赢得了演员和观众的“尊重”。特别是那些讲述民族英雄和忠臣烈士英勇事迹的历史戏,无论演员还是观众都会对其中的主人公抱有崇敬之情,而对奸臣逆贼则嗤之以鼻。典型的表现是,一出秦腔传统历史戏中,戏分最多的肯定是忠臣义士而不会是奸贼,团里台柱级别的须生演员很少饰演坏人,而演员也往往不愿以自己饰演反面角色的戏作为自己的拿手戏①。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他们一般不会为“坏人”的表演而鼓掌叫好,更不会为饰演反面角色的演员“搭红”、放鞭。②[9]72如秦腔传统剧目《八义图》(即《赵氏孤儿》———笔者注)演出时,饰演为救孤儿而慷慨赴死的卜凤、公孙杵臼、程婴等正义人物的演员都会被“搭红”、放鞭,而屠岸贾的饰演者,即使被有些观众称赞“演得好”,也不会得到这样的待遇。也就是说,戏曲的“教化功能”其实不仅仅是上层统治阶级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对戏曲提出的“非分要求”,也不仅仅是文人创作者从主观态度出发的“一厢情愿”,同时还是广大观众心中已然形成的一种观赏需求。戏曲在民间传播,确实起到了知识传播和道德培养的积极作用。戏曲剧目的“历史讲述”和“道德教化”特点,对地方民众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的培养和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也是戏曲地域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而言之,戏曲“传统”的地域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不同剧种形态各异的表演方式和艺术风格上,更体现在各剧种与他们所属地区民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密切关联之中。我们不应该只站在“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持戏曲艺术多样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的立场上,对如何保护、如何发展指指点点,而应该认识到,这种“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取决于民众多样化的审美娱乐需求。应该首先弄清楚观众需要什么,并尊重他们的需要,给他们传承或者改变自己的“传统”的自由。
所谓“口头性”,是借鉴了英文单词Oral/Orality的译法,包括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承两层含义,在OralandIntangibleHeritag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OralPoetry(口头诗歌)这两个相关的重要概念中,“口头”(Oral)均同时包含这两层含义。有学者指出,应将其译为“口传”更为合适,[10]36诚然,“口传”固然强调了传承方式的非文字性和动态性特点,却忽略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即兴发挥和口头创造性。因此,笔者以为,反倒是“口头”这个似乎比较含混的词语更有概括力。虽然借用了英文词汇,但并不是说中文语境中就没有这一概念;恰恰相反,我国文化传统中,强调“口头”材料价值的历史要更为久远:如汉语中“文献”一词中的“献”字,朱熹曰:“文,典籍也;献,贤也。”即,“文”原是指书面的文字记载,“献”则指博闻的贤人的口头传闻。[11]12可见,文化传统的“口头性”特点,是人类文明的共有特征。
曾有学者将戏曲归结为“语言的艺术”,并从“文学性”的角度对戏曲的“现代化”提出要求。自然,大部分戏曲剧目都有大量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创作和记录的唱词、念白,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元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和“地方戏”都是一种“戏曲文体的概念”[12]4,似乎也未尝不可。接着,如果从文学角度出发对戏曲的唱词和念白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诗的韵律、节奏”,从而将元杂剧、宋元南戏都纳入“抒情诗”[13]8的范畴,这个逻辑也大体不谬。这也是很多学者斥责清末以来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使戏剧文学性和思想内容大大‘贫困化’”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14]5但笔者以为,即使考虑到戏曲拥有大量韵律化和节奏化的唱词和念白,故而承认“戏曲文学”的存在、承认“戏曲”的抒情诗本质、承认戏曲是在表达某种思想和情感,也必须认识到,这是一种“口头文学(Oralpoetry)”,它遵循着“口头诗学(OralPoetics)”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口头诗学”理论源自西方文学理论界对荷马史诗的形成及其传播形态的讨论,20世纪30年代,帕里和洛德在对南斯拉夫地区口头史诗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被后世命名为“帕里洛德”理论的观点。自此以后,有关口头诗学理论的方法,“已经影响了散布于五大洲的、超过了150种彼此独立的传统的研究”[15]5,这一理论在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强调被传统的研究方法所忽略了的史诗文学的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特性。“口头诗学”理论,对我们认识中国曲艺和中国戏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戏曲的成熟和完善得益于唱讲文学提供的足够多的、情节足够丰富的故事本事,当前许多盛行的剧目,无论是元杂剧、宋元南戏还是明清传奇、地方戏曲剧本,都和唱讲文学有很大的关联,甚至有学者提出,许多地方剧种完全就是在地方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然,有关唱讲文学对戏曲艺术所产生影响究竟有多大的问题,相关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但可以肯定的是,戏曲从唱讲艺术中吸收了很多珍贵的养料,其中就包括“口头性”特征。由于唱讲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的艺术样式,“一般来说,说唱的文本就是这样从无数艺人的口中产生的‘口头创作’的阶段成果”[16]48—49。对民间说唱艺人来说,“与文字相比,戏剧或说唱的词句首先是作为‘声音’存在的”,而且艺人还常常“得到师父口头传授书词”[17]84。即使对于现成的演出本,“艺人们也一般不将其书词全部背诵下来,而仅仅是记住其故事情节和成为‘赞’、‘套’、‘赋’的某种韵文就登场了”[18]87。那些认为戏曲源自唱讲艺术、戏剧剧本来自说唱文本的观点,至今有一个问题无法解释,那就是,为什么从说唱文本到戏曲“剧本”之间的“链条仍有一些缺环”?有学者将完善这些“缺环”的希望寄予“文献发现”[18],其实,这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戏曲艺人的口头创造。既然唱讲文学本身,允许艺人对底本进行口头的即兴创作,当它转为另一种形式不同却拥有更加突出的“表演”本质的艺术所用时,这种被实践证明极富创造力和实用性的创作方式,自然会被继承下来。从“口头诗学”的角度来思考,也更容易理解中国戏曲幕表制、条纲戏的演出形式何以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如果考虑到戏曲唱词、念白的“文学形式”,从文学角度理解戏曲的“传统”,这也未尝不可,但必须认识到戏曲剧本不仅仅“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19]1,而且是可以直接在场上以口头方式创作、并且以师徒之间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去的。
戏剧是由“文本”和“表演”共同组成的一种“综合艺术”,两者缺一不可,互相依存。上文已经分析指出戏曲“文本”的口头性质,那么接下来,则需再来探讨“表演”的口头性质。事实上,用口头诗学的理论分析戏曲表演的口头性仍有一定的局限,因为舞台表演已经远远超越了口头讲述、口头表演的唱讲艺术范畴,而具有肢体表演艺术的特征。笔者此处只是借鉴口头诗学的理论思维,反对将戏曲艺术文本化、将演出凝固化,认为戏曲的舞台表演具有类似于口头表演的临场创造性和口头传承性特征。笔者在对宝鸡新声剧团及宝鸡秦腔民间演出形态的调查中发现,同样的一个剧目,从来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演出。正如有老艺人明确指出的那样,有些戏“根本没有啥本子”,“不同班子有不同班子的演法”。唱词和念白部分尚且如此,具体的身段表演就更加具有灵活可变性了。新声剧团丑角演员杨宝国的表演就很能体现这一点,作为该团唯一当行的丑角演员,他饰演的刘媒婆、杨三小、花仁义、赵飞等角色,时常令观众捧腹大笑,而同样的这几个角色每一场他都有不同的演法、不同的台词和动作,每一场都会增加自己临时发挥的“活口”。当笔者问他这些活口是如何编排出来时,他笑着回答:“这都是胡说八道呢,没有啥道理。见啥人说啥话么!”但又随即严肃地说道,“虽然不存在编排那一说,可也不能真的胡说,要心里有底,说得干净利落、适可而止。”①
其实,理解戏曲的口头性特点,也只能是作为理解戏曲唱词、念白等语言性表演部分的一个新切口。凝结着更多戏曲“传统”的表演的口头性,则需要从另外的角度切入,那就是师徒之间“口传身授”的技艺传承方式。由于戏曲演出纯粹依靠演员高度技艺化、繁难化[20]的肉声演唱和肢体表演,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戏曲是完全诉诸场上的一种表演艺术。它的许多身段程式不仅无法用文字来记录、表达,甚至也是“口传”都说不清楚的。和其他所有类型的文化传统一样,在世代延传过程中的“那些弦外之音(over-tones),不言而喻的知识(tacitknowledge)成分,以及洞见之类不宜应用原理和规则的东西,是不能以明确的语言进行传授的,而要通过内心联想,通过对动作执行者的典型行为的移情来获得”[8]23。具体至戏曲艺术中,就需要老演员的亲身示范,也就是“心授”,演员们习惯称之为“带着走一遍”。演员“跟着铜器点子”、“跟着师父走一遍”之后,很多困惑便可以得到解决。
同样以宝鸡新声剧团为例,该团大部分年轻演员毕业于各类戏曲学校,三年的在校学习仅能掌握基本的表演技法,进剧团后,要想上台表演还需要由老演员对其作具体的指导,这种指导便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笔者在调查期间发现,这种技艺传授行为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灵活性很强、形式也比较多样,比如年轻演员在台下观看老演员的现场表演,休息时听老演员“说戏”,等等。如今,随着各种视频影像资料的普及,年轻人还可学习其他知名演员的表演。但这样“看”、“听”、“说”仍然不够,还需要“做”,即老演员的动作示范和年轻人自己的舞台实践。总之,老演员的口传心授和年轻人的身体力行,是戏曲表演技艺得以传承的两个根本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这一点,从新声剧团老团长李扶中对现在大部分演员不认真练功,只想偷懒地看看、听听,“上台后学样样”的现象表现出的强烈不满也可以体现出来。正如他情绪激动地感慨道:“不是说所有东西都是你看就能看会的,这需要功夫,没有功夫,你演的就算是对的、没错,也不好看、不合式,行家一看就看得出来你这个演员的水平”②。
事实上,认为戏曲是“语言艺术”和认为戏曲是由“剧本”和“演出”共同组成的“综合艺术”这两种观点,笔者均不敢苟同。但上文仍然在肯定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分析戏曲“传统”的口头特征,只是为了强调认识“口头性”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戏曲不仅仅具有口头艺术的特性,更是一种纯粹的表演艺术,无论是其体现为“文学形态”的唱词和念白、还是最终以“表演”为本质的成品———一次具体的演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表演艺术就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瞬间结合,它的本质就是intangible”,也就是“无形性”、“转瞬即逝性”①[21-23]。而戏曲之所以具有这种intangible之特性,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以演员在场上的“在场表演”为主要创作方式,以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既不囿于剧本、灯光、舞美等物质工具,也不会停滞于任何一个固定状态,整个创作、传承过程都依赖“人”的创造力,长期处于不断更新、不断变动的发展过程中。
以剧种多样化和民间性为主要表征的地域性,和以口头创作为主要创作方式、以口传心授为最佳传承模式的口头性,是戏曲“传统”最为突出的两个特征。其中,剧种多样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今仍然在继续。口头创作和传承的灵活性、创造性也体现出强烈的活态特性。因此,戏曲的“传统”绝对不是已经僵死的、固定不变的、“跟不上时代”的“旧传统”,而是内在的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一种“活”的传统。遗憾的是,这一点却常常为传统戏曲研究所忽略。[24]96因此,笔者以为,回归“传统”,肯定“传统”的活态性和创造性,发掘古老“传统”对当下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传统”中汲取力量,是解决当前戏曲困境的根本出路。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 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77年-2014年) 《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维吾尔戏剧研究 民营剧社的品牌化运营研究——以民营剧社“开心麻花”为例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IP影视化开发研究 《桃花扇》接受史研究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以校园戏剧实践为例 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 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 开心麻花喜剧创作中台词的二度创作应用研究 市场化经营下我国剧场的设计思路更新研究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 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 舞蹈元素在话剧表演中的应用——以《洒满月光的荒原》为例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研究 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高校话剧社团调查研究 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 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 舞台艺术中武术表演形式研究 中国话剧(2000-2015)舞台多媒体运用研究 论现代话剧艺术民族化的生命力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 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 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演变 天津民营小剧场话剧运营研究——以美域话剧团为例 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 延安戏剧运动研究(1937-1947) 兰州市小剧场——大河剧场调查报告 从苏区到延安:李伯钊与根据地戏剧发展研究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与诗化精神 论林兆华话剧对戏曲假定性的借鉴和发展 王延松关于曹禺经典剧作的诗意解读与美学建构 《分手大师》从话剧到电影的叙事转换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的影响 市场细分背景下小型舞台演艺产业化运营研究——以我国二线城市小型歌舞剧、话剧等表演艺术为典型 声有情,词有味—台词二度创作探析 长沙小剧场话剧传播研究 “破”与“立”视域中的五四话剧新论 异态时空中的展演与观看—伪满洲国女作家杨絮的生存与写作 “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 以舞剧《原野》为例谈话剧元素在舞剧中的运用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艺术研究 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 “开心麻花”话剧改编电影的策略研究 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 异化和归化策略在音乐文献翻译中的初步实践——以《文革文化史》的翻译为例 中国剧院管理经营研究——以上海为例 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田沁鑫话剧艺术探析 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 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 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 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生态研究(1949-1966) 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 新中国舞台美术研究 伪满洲国戏剧研究 双生与互动的美学历程——中国戏剧与电影的关系研究 赖声川即兴创作研究 试论中国话剧对民族传统戏剧的学习借鉴——兼及戏剧教育汲取戏曲养分的问题 论朱琳的话剧表演艺术 基于戏改背景的样板戏版本考察与美学分析——以《智取威虎山》为例 当代国内电影改编话剧作品的艺术方法及美学特征研究——以“表演工作坊”和“开心麻花”为例 韩国学生中文话剧表演教学设计与指导实践 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以江西某高中英语教学为例 基于话剧表演式教学法的韩国小学汉语口语课教学设计——以《务安五味》的教学为例 演员话剧表演创作中的节奏研究 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研究 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以《赵氏孤儿》为中心 新时期以来中国话剧观众期待视野问题研究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研究 从先锋到大众——论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发展 论我国经典话剧中的性格化表演——以《雷雨》人物周萍的角色塑造为例 投影艺术介入舞台戏剧的应用研究 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 “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 表演艺术的肢体语言再探索 当代台湾戏剧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 近年来中国IP话剧电影改编的研究 《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 非营利艺术表演团体社会导向研究 论“赖声川模式”对内地话剧产业的启示意义 浅谈话剧与戏曲在角色塑造上的差异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研究 建国后老舍的多重身份“表演”与话剧实践 斯坦尼体系与中国话剧演剧 话剧舞台表演节奏之总体观 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 中等艺术学校戏剧(话剧)表演专业发展研究——以石家庄市艺术学校为例 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在话剧舞台表演声音呈现中的若干应用——以话剧《白露为霜》为例 戏逍堂商业戏剧运作模式研究 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
《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是由徐桦发表的论文。该论文指出,文化创意类企业的有效运营必需满足特定的空间要求,需要室内设计来激发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该论文将从文化创意类企业室内设计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创意类企业室内设计进行综合探讨,找出文化创意类企业室内设计模式和创新措施。该论文发布于2017年6月, 即徐桦在清华大学完成毕业设计报告的时间。该论文以实际案例研究的方法来深入研究室内设计对文化创意类企业的影响,探讨如何结合文化创意类企业需求,实施良好的室内设计。
中国文创产品,即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以传承中华文化底蕴,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将文化创意转化为具有特色、有价值、可持续发展的物品或服务,满足社会不断演变的需求。文创产品创新潮流,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复合型和新型的文化消费产品发展势头日趋强劲,文化产业发展的迅速发展,更加加速了文创产品的发展。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创产品的研究也受到了重视,引起了业界各方的广泛关注。科学研究决定了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背景要从文创产品的定义和发展趋势、市场结构、消费者个性及其影响、产品特色及其创新模式等角度出发。从定义上讲,文创产品是指以传承中华文化底蕴,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将文化创意转化为具有特色、有价值、可持续发展的物品或服务,满足社会不断演变的需求。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正在发生变化。文创产品的市场结构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文创产品迅速涌现,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增强。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需求也受到了年龄、地域、文化背景、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在不断发展,对文创产品的影响也
徐桦的论文《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发表于2014年。该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包括绪论、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的特点与设计原则、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设计的实践案例、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等。总字数为1.2万字左右。该论文主要研究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分析其特点与设计原则,并以实践案例为基础,探讨了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同时预测了未来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培育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论文
1 文化创意产业园组织人力方面的保障。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只有合适的人才,才可以更高效更优质的完成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完成品牌培育的相关工作。
怡安翰威特最佳雇主调研数据显示,企业拥有领先的雇主品牌,能创造比其他企业高四成的利润增长,员工敬业度高出两成,员工流动率则降低近三成,并能有效节约招聘成本。领英发布的《2015年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也显示,87%的中国招聘负责人认为:除了高薪外,雇主品牌对企业聘请顶尖人才的影响重大。
品牌与人在一个企业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就没有企业,自然也没有了品牌,没有品牌文化,更无从谈起品牌培育。同时,品牌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企业所有人的文化,是企业领导者与所有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文化正是企业中每个员工在工作中所表达出的价值观的体现。因而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中才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创造和丰富企业的文化。同时,企业的品牌文化也会反作用于企业中的所有人,为企业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也为每个人指明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品牌培育的过程中,合适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本文仅探讨了LY在品牌培育工作中的相关战略及做法,但品牌培育需要全园所有人的配合。不仅企划部门在品牌培育工作中需要认同并传播品牌文化,在面对商户以及园区每一位消费者时,任何一位员工的表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LY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品牌以及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品牌培育相关的企划部门上有所侧重。
首先,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并结合园区品牌文化,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基于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面积不大,商户较少,氛围较为轻松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权利下放,较为轻松零散的参与式人力资源战略,关注团队建设与员工成长。在工作团队规模和岗位设计上,除与品牌文化最为相关的企划部需要足够的专业人才外,招商部、物管部等部门也需要做好人员规划工作,为每个商户、每个来LY的消费者带来较好的文化体验。
其次,依据规划,做好人员的招募、甄选和评估工作。为了能够适应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品牌文化,表达出“文化底蕴”的内核,在招募和评估中,应对此做出相应的评判,并选择价值观念及职业目标与LY的品牌价值最为契合的员工。
再次,做好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除相应的工作技能外,必要的文化艺术常识、企业文化及品牌文化的培训也必不可少。通过鼓励员工参与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文化活动,鼓励员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领域,鼓励员工进行互相学习和自我潜能挖掘等方式,用熏陶的方法使员工认识品牌中文化的价值,并主动约束自身,实现品牌愿景。
最后,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对于LY这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来说,较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是激励体系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趣的工作、多样化文化活动、与名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个人能力提升等等是非常重要的内在报酬,要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员工能够愉悦的完成工作。
2 文化创意产业园设施服务方面的保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品牌是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环节,但不是唯一条件。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服务对于以租金为主要收入的文化园区是非常重要的保障。众多企业在选择办公地点或店铺地址时,地理位置以及优质服务是重要前提。位于CBD的LY文化创意产业园想要吸引众多步调一致的文化企业及文化艺术店铺、文化类餐厅的加盟,对设施和服务也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为了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更好发展,必须做好设施和服务方面的保障工作。
5.2.1 LY文化创意产业园设施方面的保障。
在一家企业或店铺选择选择营业地址时,除地点的品牌增值、人流量等隐性价值外,设施环境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对于文化类企业尤其如此。舒适包容又自由的空间环境,才能吸引企业的长久驻足。在寸土寸金企业高密度增长的CBD园区,低密度、良好的园区环境、LOFT格局都是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同于其他写字楼的特点。
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前身是上世纪50-80年代的工业化遗址,是一片自身就有着一定优势的旧厂房。然而,旧的工业化厂区并不能直接作为新的办公室使用,在开放之前SBD对其进行了改造。在保留原貌和记忆的同时,对厂房进行了加固,以及装饰物的增添。而在厂房内部,则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增添了互联网、商管系统、办公室改建、卫生设施等先进的管理设施,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园区整体的改建中,SBD没有将所有建筑完全改建成为办公区和商铺区进行租赁,而是完成了作为时尚艺展中心的大面积秀场改建,为园区乃至辐射CBD所有企业提供文化展览、艺术走秀、电影开幕等大型活动的服务保障。
对租住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和店铺来说,选择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不仅仅是在选择所租赁的办公区域,更是选择了低密度自然的空间环境,幽静的办公氛围,以及需要时的接待、活动场地支持。
5.2.2 LY文化创意产业园服务方面的保障。
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在选择办公场地时,也同时选择了该场地所配套的服务。因而,LY文化创意产业园要想在企业中也形成口碑,优质的服务是前提。
LY文化创意产业园在物业上的合作商是JWL置业,是一家有着十几年经验,服务众多高档别墅、高级公寓、办公及商业等项目的物业公司。在服务过程中,JWL置业注重“竭尽所能”的服务理念,并使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商户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以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商务形象。
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未来的服务过程中,JLW置业需要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方式、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控制机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保障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4*365的第一时间接待、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跟踪回访的品质服务。接下来,JWL置业还会根据不同的商业形式设立专属的管家,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力争为选择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商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帮助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 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制度方面的保障。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需要与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企业文化相吻合。因此,LY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应该依据自身较为灵活、弹性的工作环境,以及以项目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制定符合自己发展特点的管理制度。
首先,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针对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文化特点,选择团队型的管理,制定较为弹性化的,以任务和团队为核心的管理制度。LY应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三大职能部门--企划部、招商部和服管部为依托,搭配服务型部门--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由经理统一管理。在具体的活动中,不同部门的员工可以依托项目,组成特定团队完成任务。同时,要将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不同岗位职责写入管理制度中,并针对日常工作管理以及活动团队的管理出台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具体化考核与奖惩制度,一并写入管理制度中。
其次,推行完整的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制定完成后,将其下发至每个员工的手中,并将重要条款做成海报挂在墙上。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所有员工需在总经理和办公室的组织下,针对管理制度进行学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确保每位员工明确制度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时间适应新规定。
再次,执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根本在于执行,没有执行或无法执行的制度就是一个空壳,企业必定陷入管理混乱中。在执行过程中,LY创意园区的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并落实到工作中去。在具体任务执行中,每个员工应该遵照管理制度,将制度与工作融合,在工作中体现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切实将制度落实到工作中去。在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鼓励员工对企业文化进行思考,提升企业认同感与工作执行力,并不断创新,做出更好的活动。
最后,做好考核与奖惩工作。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落实,更能公开透明的做好考核和奖惩工作。虽然企业的管理制度需要自觉执行,但是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员工考核工作中,需要依据不同的岗位以及参与任务情况,多层面多角度的进行考核,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服管部等与企业商户接触密切的部门,在考核工作中,也需参考商户的意见,而对于招商部来说,不仅要评估新商户的招商结果,新商户与园区的匹配性也应作为考核指标一并纳入考核中去。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可给予物质奖励,特别优秀者可进行提拔。而对于连续几次考核不合格或出现重大失误者,也需要进行警告、罚款乃至辞退的惩罚措施。
4 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经费方面的保障。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品牌培育以及整个园区的运营来说,投资经费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在该园区运营的初始时期,建设和改造是需要大量注资的环节,并且,在开始的招商中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运营进入平稳状态后,日常经费主要投入在园区改造、物业服务及人员管理中。但为使园区有一定的知名度,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品牌培育上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管理公司SBD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的前期改造及初期的运营资金。作为SC集团为数不多的文化符号,SC集团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资金投入上十分慷慨,同时也注入了优秀的工作人员。SBD作为SC集团的子公司,一定程度上拥有SC集团的客户人脉。因此,在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前期,资源比较充足。
在发展过程中,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收入主要是商户的租金及物业费用,小部分收入来源于为企业提供活动场地的租金、服务费以及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费用等。地处CBD中心,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收入比价可观,足以承担目前涉及的人员成本、管理成本、外包物管公司的服务费用、文化活动的承办费用、品牌培育相关的广告公关公司的服务费用等。但作为子公司品牌,SBD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需保证股东SC集团的投资利润,并在决策上受到SC集团的约束,因而,在资金保障上,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SC集团的首肯。
在调整后的发展方案中,为了达成品牌培育的目标,需在品牌升级、活动推广、网络宣传等工作中增加投入。因此,初始投资不变的情况下,LY文化创意产业园需调整计划,增加对品牌培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将现有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品牌培育的专项资金进行使用。同时,财务部门需要保证现金流的充足合理,对于一些应收款项进行适当账期调整,以保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园区的品牌培育资金并非无回报的投入,在品牌培育有一定效果后,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人流量有所增加,知名度提升,则会吸引文化企业以及文化类商铺的加盟,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置率会有所下降,租金、物业管理收入增加;同时文化类活动举办时会选择LY文创园的秀场作为活动场地,秀场使用率提升,租金收入提高,总收入自然提升,可以进一步促进LY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资金流动,形成资金-品牌-资金的良性循环。在此循环的形成过程中,初始的资金投入是基础,也是必要条件。只有在初期保证品牌培育资金的合理使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LY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向更高层次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 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 武当山 世界文化遗产 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1 引言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 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 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 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 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 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2.2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 明朝 *** “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 重要场所。 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 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 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 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 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八大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 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 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 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2.3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 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 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 2.4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 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 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 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 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 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 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 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 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 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 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 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 7 结论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 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的特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特异性突出,除却传统的道教文化资源外,本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也十分鲜明,极具开发价值。 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对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充分认识武当山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内涵,才能更好地在进—步的旅游开发中挖掘特色,发挥特色,使其更好地为旅游业服务,也才能在旅游资源保护中做到针对性强、有实效的保护。
云南民俗文化市场化研究论述论文
[论文关键词]云南;民俗文化;研究状况;综述
[论文摘要]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从经济学、人类学等方面,对云南民俗文化的市场化研究状况作了总结,可资参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的便捷和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民俗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客观上在促进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其推向了市场化的境地。与此同时,对以丰富的民俗资源著称的云南进行有关市场化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内容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现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国内的研究状况综述
(一)文献典籍中的记载
民俗文化市场化是经济进步和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国内早期专门研究民俗文化市场化的著作几乎没有,但关注商品市场与民俗文化之间关系的观念中国早已有之。从历史典籍记载进程来看,《庄子·逍遥游》记载:“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用“章甫”(帽子)这个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场上无法流通的事例,记载民俗与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货殖列传”专栏,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作为该传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产概括为山东、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区,然后结合各地的民俗来阐述当时的商业活动规律,认为古代风土人情对区域贸易的影响很大。潘雄先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如果经济民俗学或民俗经济学能正式成为一门应用科学的话,那么这一学科的先驱者应该是中国的司马迁。此后的《风俗通义》、《荆楚岁时记》等文献也对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开论述,但未见将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叙述的内容。
(二)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目前,关于民俗文化市场化有系统研究的成果甚少,从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专著类的成果有:何学威所著的《经济民俗学》,围绕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展开,阐释经济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因素,首次提出了民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从经济开发角度系统地研究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挂钩。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质为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作者提出以经济腾飞带动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以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经济繁荣的观点。该著对民俗文化在经济的冲击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没有做深人地探讨与分析。论文类的成果,最典型而且最具代表性的是潘雄的《民俗研究在商业贸易中的重要性)(载于张紫晨选编《民俗调查与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该文作者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追述了中国民俗与贸易之间关系研究的最早典籍记载,见于《庄子》与《史记》,同时与马林诺斯基的“库拉”制度研究作对比分析,以实例论证的方式,阐释了民俗在商业贸易中的巨大作用:作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商人来说,只有翔实具体地了解民俗事象,才能在商品交易中获利与成功。该文只是着重论述民俗在商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对市场化给民俗事象带来的影响没有涉及。
(三)人类学角度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旅游经济正式纳人国民经济计划,作为旅游资源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民俗文化资源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目前,真正对民俗文化市场化进行的研究,也着重从民俗旅游和产业化角度进行研究与分析。
从民俗旅游角度对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分析的成果较多。王德刚的《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实践的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载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一文,通过对民俗旅游发展经验研究,总结出了民俗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品牌经营模式、社区一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同喜琴的《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载于《贵州民族研究》,X006,_年第1期),阐述了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伪民俗大量涌现,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
和谐性等方面。李彬,包磊的《旅游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载于《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月(下旬刊))文,着力探讨民俗旅游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内涵,并力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提出解决的建议,以获得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徐赣丽的《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载于《民俗研究》2006第3期),李正欢,黄远水的《解读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一系列文章,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了探讨与研究。 从产业开发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何学威的《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载于《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6卷第2期),把民俗文化当作一种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研究民俗文化产业在振兴民族经济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姜继为,吕桂兰的《试论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载于《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主要论述了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市场经济的生长点的问题。此外,张来芳的《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年第5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论文都相应分析了民俗文化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实践性。
(二)国外的研究状况综述
国外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对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研究的论著也较多,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林伍德(Greenwood.1977)就对旅游文化的商品化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他认为,文化旅游的开展必然带来文化的商品化,但若是把文化完完全全按照商品来进行包装,就会带来极大的消极意义,因为这实际上“剥夺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剥夺了构成文化的方方面面。商品化使文化失去真实性,使民俗生活置于舞台化和戏剧化之中,故格林伍德反对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将民俗事项商品化,提倡对文化的市场持一种理性的态度。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ErikCohen)就认为,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使其真实性丧失的说法是不贴切和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是真实的,哪怕仅仅只是市场化了的真实,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经济效益带来的资金支撑,又反过来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更加完善和进步,进而促进民俗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此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现代旅游规模的日益扩大,民俗文化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加深,由此而带来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及民俗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负面的影响越发引起学者的关注。这些负面影响大多发生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涉及到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问题,成为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最感兴趣的领域。随着民俗旅游商品化倾向的日益严重,国外很多学者开始在“真实性”和“舞台性”两方面展开了研究,试图寻找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这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就是马康纳(MaCannel)的“舞台真实”理论,较系统的探讨了关于旅游景观系统的六种舞台类型。国内对民俗文化市场化的境遇研究,较少有比较系统论述的著作,大多只是在民俗旅游的研究中有所涉及。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文章谈及民俗文化的市场化,但是对于民俗文化市场化进行实例探讨的文章并不多,在笔者涉猎的文献中尚未发现从市场化境遇角度出发来研究云南民俗文化发展的专题性论著。
(三)余论
民俗文化要获得长久发展,必然要走市场化之路,而民俗文化在市场化的冲击下,自身又可能会发生异变和失真,如何在获得市场化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中药养生疗法,就是是中药学宝库中的一块灿烂艳丽的瑰宝,又是养生学宝库中的一颗光辉夺目的明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中药养生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养生论文篇一:《浅谈中药养生》 摘 要:综观古今,中药养生疗法,源远流长,即是中药学宝库中的一块灿烂艳丽的瑰宝,又是养生学宝库中的一颗光耀夺目的明珠。 文章 详细的谈到了中药养生的概念以及意义和作用,更重点谈及了中药与食疗、中药与药酒、中药与膏方等。 总结 了养生的重要性。 关键字: 中药与食疗;膏方;药酒;中药与养生 1中药养生的意义和作用 提高人类的寿限起到积极的作用小而言之,有利于身心健康,益寿延年;利于陶冶情操,修养身心。大而言之,有利于群体健康,社会和谐。并且,它的意义还因人而异:对于健康人群,让他们防范于未然;对于亚健康者,让他们防微杜渐;对于患病之人,让他们祛病康复;对于不治之症者,让他们带病延年。中药养生无疑会对促进我们民族的健康、延缓衰老[1]。 2中药药性的简介 中药的药性,是指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实际上中药还有平性,也就是说中药的性质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种特性。中药的性质主要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治疗效应概括而来,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2,3]。中药不同药性的作用:(1)寒凉性质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养阴或补阴等作用,主要用于热证或机能亢进的疾病。(2)温性的中药,具有散寒、温里、化湿、行气、补阳等作用,主要用于寒症或机能减退的症候。(3)平性中药,药性平和,多为滋补药,用于体质衰弱,用寒凉或温热性质中药所不能适应者[2]。 3养生,从脚做起 泡脚的时候添加药剂能起到辅助作用:盐泡:温水中加入两大匙盐巴,盐有消炎杀菌、通便、泻火的效果。爬山累了,脚肿脚胀加盐泡脚很好。姜泡: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老姜生姜,姜有散寒、除湿、活血的作用,治疗感冒效果好。酒泡:温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类,可促进血液循环。柠檬泡:温水中加入两片柠檬,可顺气提神,预防感冒。醋泡:温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体内的酸,滋润皮肤。艾草泡:温水加入适量艾草叶或者艾茸,艾草有痛经活血的效果,治疗痛经,治疗怕冷,经济实惠效果好。 3.1中药与食疗 3.1.1解毒四杰--木耳、绿豆、蜂蜜、猪血 这些是功效显着且最为廉价的解毒食物。木耳因生长在背阴潮湿的环境中,中医认为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此外,木耳、猪血因具有很强的滑肠作用,经常食用可将肠道内的大部分毒素带出体外。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和消暑止渴的作用。蜂蜜生食性凉能清热,熟食性温可补中气,味道甜柔且具润肠、解毒、止痛等功能。印度民间把蜂蜜看成"使人愉快和保持青春的良药" [4]。 3.1.2排毒小卒--日常蔬菜 在我们常食的蔬菜中,也不乏解毒功臣者,如西红柿甘酸微寒,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凉血活血;冬瓜甘淡微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痰止渴作用明显;丝瓜甘平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作用;黄瓜、竹笋能清热利尿;芹菜可清热利水、凉血清肝热,具有降血压之功效;胡萝卜可与重金属汞结合将其排出体外;大蒜可使体内铅的浓度下降;蘑菇可清洁血液;红薯、芋头、土豆等具有清洁肠道的作用。 3.2中药中的茶 中医认为,茶叶味甘苦,性微寒,能缓解多种毒素。茶叶中含有一种丰富活性物质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5]。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其对重金属离子沉淀或还原,可作为生物碱中毒的解毒剂。另外,茶多酚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细胞弹性,防止血栓形成,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 3.3中药与药酒 3.3.1药酒的功能 现在中药调节越来越提上日程人们也越来越把自身保健养生作为主流,不在乎其他。而药酒也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少量的饮用坚持每天都在饮用提高身体质量调整身心健康是越来越重要了。而人体是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主要包括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等。 药酒的配伍严格遵从佛家及中医传统理论,兼温、补、和、清、下五个部分,双向调节人体内部功能,使身体达到自然平衡状态,起到治疗和保健双重功效虫草(冬虫夏草)是不可多得的名贵药材,它具有调节免疫系统、肝脏功能、心脏功能、提高细胞能量、直接抗肿瘤作用,抗疲劳等功能[5,6]。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可全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器官的血循环。红景天生长于青藏高寒地带终年积雪的向阳坡上。清热解毒,治咽喉痛,肺痛,理气,治咽喉痛,肺痛;有补肾、养心、安神、调经活血、明目之效用。加快脑梗塞病灶的恢复,对缓解头痛,解除疲劳, 增强 记忆力 等也有显著功效。 3.3.2保健酒 保健酒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医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历代医药著作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有药酒治疾健身的记载。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中药浸酒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已发展到利用萃取、浸提和生物工程等现代化手段,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份制成高含量的功能药酒。当人们的保健意识日趋增强,一些药物成为食用保健品时,保健酒这一新名词便开始走红。 酒与药的结合产生了全新的酒品--保健酒[6]。保健酒主要特点是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了药材,主要以养生健体为主,有保健强身的作用,其用药讲究配伍,根据其功能可分为补气、补血、滋阴、补阳和气血双补等类型。 3.4中药与膏方 3.4.1膏方意义何在 膏方又名膏剂,俗称"膏滋药",具有滋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用,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它是将中药饮片经多次煎煮,滤汁去渣,加热浓缩,再加入某些辅料,如冰糖或蜂蜜、阿胶或其他胶类等收膏而制成的一种比较稠厚的半流质或半固体的制剂,具有滋补强身,缓衰老,治病纠偏的作用。 只有用好药,配好方,才能熬出好膏方,祛病养生保健康[7]。一般阿胶、人参、鹿茸并称膏方"君药"的三大上品,最为中医保养所推崇,据不完全统计,与阿胶有关的中医药方有3200种之多,其功能性可见一斑。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不但是滋阴补血之上品,而且可以保持膏剂的稠厚度,是收膏必备之药。所以对于熬制膏方,阿胶的正宗性和地道性也很重要。《本草纲目》明确记载,"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 其正宗性可见一斑。山东东阿县的地下水是制作阿胶必不可少的原料,同时也是为什么东阿产的阿胶最独特,最道地之所在。 3.4.2用膏方不同禁忌不同 饮食禁忌:膏方进补时,宜忌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以及有较强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膏剂的吸收。在服用膏方期间如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先治疗急性疾病。中药膏方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因其疗效确切、服用方便、针对性强等优势而日益受到市民的青睐。现在在老年人群中,中药膏方已成趋势,在青少年人群中也开始崭露头角,相信,不久的将来,膏方这一传统的中医药 文化 将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4结语 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越来越注重延年益寿的各种 方法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感到有繁重的压力,处于亚健康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于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医养生开始起到了作用,而膏方作为一种有效养生的方法,受到老百姓更加地关注与推崇。总而言之,人们在养生的过程中要讲科学,讲理性,要知道"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比任何进补都重要[7]。 参考文献: 〔1〕毛德西主编.老中医话说中药养生.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09.12. 〔2〕胡龙才等编著.中药养生.南京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01 〔3〕折改梅主编.趣话中药养生经.2008.09 〔4〕中药养生堂编著.中药滋补养生堂.北京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01. 〔5〕张尚国著.自我养生百事通.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05. 〔6〕严英.四季房事 养生之道[J].家庭科技,1999,(第5期) 〔7〕养生之道[J].开心老年,2012,(第6期) 中药养生论文篇二:《中药养生方剂水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测定》 摘要:试验采用罗丹明B作显色剂测定了古代养生方剂中常见的红枣、当归、黄芩、五味子等4种中药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这些中药水提取物对·OH都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呈量效关系,其中红枣的清除能力最强。据此评价其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红枣>当归>黄芩>五味子。 关键词:中药养生方剂;水提取物;·OH;抗氧化能力 在中国古代,人们都很重视养生,出现了很多养生中药方剂。这些方剂可以调节人体机体状态,增进健康,延缓衰老。中医认为,人体健康长寿很重要的条件是先天禀赋强盛,后天营养充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都要靠脾胃供给[1]。正因为如此,众多的养生方剂中护脾养胃类的中药使用较多,本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常见的4种护脾养胃中药养生方剂水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据此评价其抗氧化能力,操作简便,测定快速。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TU-1800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公司);PXS-270型精密离子计(上海精密仪器公司);HH-1型恒温水浴锅(上海比朗仪器公司)。 试剂:H2O2(分析纯);罗丹明B(分析纯);FeSO4·7H2O(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分析纯);盐酸(分析纯);去离子水。 样品:红枣、当归、黄芩、五味子均购于中药房。 1.2 试验方法 样品抗氧化能力的测定以H2O2和FeSO2·7H2O体系产生的·OH为检测对象,通过在554 nm处检测捕获剂罗丹明B的吸光度进行评价。由于·OH氧化能力强,可以快速地使罗丹明B标准溶液吸光度降低为A0,通过试验证明其降低的程度与·OH的含量有一定量效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这种降低程度实现对·OH的测定。中药的水提取物可以有效清除体系产生的·OH,加入这些水提取物于罗丹明B体系中,使体系溶液吸光度下降的程度降低,其吸光度为AS,罗丹明B标准溶液吸光度为A,则清除率D按以下公式计算: D=(AS-A0)/(A-A0)×100%[2] 从清除率的计算结果大小即可评价其抗氧化能力。 1.3 ·OH生成量的测定 准确移取罗丹明B标准溶液7.00 mL(2×10-4 mol/L)和邻苯二甲酸氢钾-HCl溶液10.0 mL(pH 2.5)2份于两支50 mL容量瓶中,向其中一容量瓶再加入FeSO4标准溶液5.0 mL(5×10-3 mol/L)和H2O2标准溶液5.0 mL(2×10-2 mol/L),另一容量瓶不加,以去离子水定容至50 mL,静置5 min待反应充分后,在554 nm处分别测定这两种溶液的吸光度A0和A,间接测定体系中的·OH。 1.4 样品的测定 1.4.1 样品的提取 取4种中药样品若干,经过烘干粉碎后,分别准确称取1.00 g于4个锥形瓶中,各加去离子水100 mL,用文火煮沸40 min后,趁热过滤,滤液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并将滤渣用热水冲洗3次,与滤液合并,待溶液冷却后以去离子水定容[3]。 1.4.2 样品测定 将提取好的样品溶液进行适当稀释测定即:红枣(0.10 g/L)、当归(0.20 g/L)、黄芩(0.40 g/L)、五味子(0.40 g/L)。在测定·OH生成量体系中分别加入稀释后的样品溶液各0.20、0.50 、1.00、2.00 mL,在554 nm处测定其吸光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佳检测波长的确定 分别测定罗丹明B溶液和罗丹明B-Fe2+-2H2O2体系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结果发现两个光谱图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出现在554 nm处,而且罗丹明B-Fe2+-2H2O2体系的谱图中的吸光度比罗丹明B溶液体系小,说明由Fe2+和H2O2作用产生的·OH与罗丹明B发生氧化反应,导致吸光度下降,因此在554 nm处即可对·OH进行测定。 2.2 酸度的选择 用配制好的缓冲溶液调节罗丹明B-Fe2+-2H2O2体系的pH分别为2.0、2.5、3.0、4.0、5.0。 测定在不同pH环境下体系的ΔA,结果发现在pH=2.5时ΔA值最大,确定试验在pH 2.5条件下进行效果最佳。 2.3 FeSO4加入量的选择 在其他测定条件不变情况下分别加入1.0、2.0、3.0、4.0、5.0 mL的FeSO4标准溶液(5×10-3 mol/L),随着体积的增加,体系ΔA值也不断增大,但加入FeSO4体积达到5.0 mL时,ΔA的值趋于稳定。故本试验中FeSO4溶液最佳用量为5.0 mL。 2.4 H2O2加入量的选择 在最佳其他条件下,考察了H2O2加入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当H2O2加入量达到5.00 mL后,继续再增大加入体积,体系ΔA值基本不变,因此试验采用H2O2溶液最佳加入量为5.00 mL。 2.5 罗丹明B加入量的选择 在以上最佳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罗丹明B溶液,根据试验确定的检测方法测定空白参比溶液和·OH反应体系的吸光度。结果表明,ΔA值随罗丹明B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罗丹明B用量超过7.00 mL时,空白参比溶液的吸光度太大,超出正常读数范围,影响检测结果,因此选择罗丹明B最佳用量为7.00 mL。 2.6 试剂加入顺序试验 由于·OH存在时间非常短,试验中各种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对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在该方法中罗丹明B是作为显色剂来测定体系产生的·OH,试验中必须保证 ·OH能与显色剂罗丹明B充分发生反应,所以显色剂罗丹明B的加入应该先于·OH产生之前加入,因此试验最后一步再加入H2O2以产生羟基自由基。 2.7 检测时间确定 在上面所选定的最佳条件下对体系吸光度进行测定,每隔1 min读一次数值,观察测定结果与时间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1~5 min内,体系的吸光度迅速下降,在5~10 min范围内,吸光度基本无变化即反应完全,所以选择最佳的反应时间为5 min。 2.8 测定结果 在试验所确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古代养生方剂中常见4种中药水提取物对·OH的清除能力,其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红枣、当归、黄芩、五味子水提取物对·OH清除作用均呈量效关系,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红枣提取物的清除能力表现为最强,当归、黄芩次之,五味子最弱,据此评价了其抗氧化能力。 3 结论 本试验以Fenton反应产生·OH,并与显色剂罗丹明B发生反应,使其吸光度降低。养生方剂中常见4种中药水提取物可以清除体系产生的·OH,使体系吸光度下降程度减弱,减弱程度与样品抗氧化能力有关。试验测定结果表明,4种中药水提取物对·OH都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而且所有样品提取物清除率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呈现一定量效关系,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红枣抗氧化能力最强。本试验选取了常用古代养生方剂中常见4种中药,得到了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对养生方剂的养生机理的解释有一定的帮助。该试验方法评价样品抗氧化能力,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对寻找和筛选天然抗氧化剂资源很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苗海.未病与汉方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 26(4):207-211. [2] 王征帆.11种中草药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应用化工,2011,40(9):1563-1568. [3] 张爱梅,刘妮娜.罗丹明B-Mn2+-H2O2体系同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的抗氧化活性[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43(4):280-282. 中药养生论文篇三:《浅谈中药养生保健及市场前景》 中国的中医药食疗养生理论及实践已有500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已传播海外也是世界人民的福祉,更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就有中药养生保健方法类。中药药食养生保健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老年人,包括正常体质的老年人和疾病体质的老年人。在疾病体质的老年人中,可根据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中药养生保健方法,首先要辨明是虚证实证还是虚实夹杂、诚虚实夹杂是指老年人既有虚证性疾病又有实证性疾病,虚证体质的老年人要应用补益类中药,实证体质的老年人要应用清泻类中药,而虚实夹杂体质的老年人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虚补实泻的方法。根据老年人的体质情况而灵活地应用中药药食养生保健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研究发现了一些食物对人体能起到保健作用的功效成分(或称功能因子),如黄酮、多糖、皂类,功能性油脂搪食纤维等等。我国在1995年修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首次确立了保健食品在国家的 法律地位。卫生部根据这一法规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对我国保健食品所作的定义是:“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 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食品,它具有的特殊功能,能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健康,预防疾病,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康复及特定需要的亚健康人群。 经常服一些补益中药、营养药或保健品,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中医药食疗养生它是随着人们 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对食品功能的一种新的需求。各国纷纷采用“食物保健”来替代“药物保健”,主张“吃出健康”来。所以促进了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并形成了商品和新兴产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保健食品产业,在全国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它大部分以药、食用两用的中药为主体原料组成,其品种之多,市场之大,已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的不断增加,除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保健食品的常用原料外,中药、植物药在保健食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现在生产的保健食品中70%以上是以中药原料为基础。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药食同源和食疗、食养的文化传统,在历代的医著和民间的“食谱”、“茶谱”中均有大量使用中药或食物作为养生保健的记载,例如两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载有中药365种,其中上品120种为君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大多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又如宋代《梦梁录茶肆》中记载了许多保健饮品,如缩脾饮,由砂仁、苹果、鸟梅、目草、扁豆、葛根组成,是一种健脾解暑的好饮料。国家卫生部曾颁布三批共87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可用于制作保健食品。2002年又发布了《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公布了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物品91个,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114个,以及保健食品禁用的中药61个。 除了我国,目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广泛使用中药类的物品养生保健外,近年来在欧、关国家也广泛地将中药及植物药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及食品添加剂中,其中用得最多的有银杏叶、人参、大蒜、连翘、绿茶、紫锥菊、芦荟、越橘等。随着“人类回归 自然”思潮的普及和21世纪医疗模式的转变,用中药、植物等天然产物开发保健食品将会有快速的发展。 中药养生保健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都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食品的消费能力将不断增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等健康的影响,使人们对健康投资的意识也目益增强,健康成为人们永不满足的追求;过去医药发展的着眼点是患有各种疾病的病人,而现在开始注意亚健康人群,特别是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和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对保健食品的需求目益上升。WT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亚健康人群占75%,保健食品正适合这一广大人群的需要;医疗模式的转变,提倡防御、保健、康复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对疾病由治疗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也必将大大地促进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回归自然”的热潮,对以中药、植物药等天然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目益受到青睐;国家也采取 措施 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保健食品的开发。 现在 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已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中国中年人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保健食品正适合这一广大人群的需要,而现在中国保健食品的人均消费仅为关国的十七分之一,目本的十一分之一。随着我国蓬勃 发展的 经济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必将为保健食品带来巨大的商机。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保健食品将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它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争相投资研究、开发、生产和贸易保健食品。 我国保健品市场在加快中药 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开发以中药为主体原料的保建食品的开发。充分发挥贵州中药资源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依靠高新技术,持续创新,重点培养名牌产品,提高规模效益和竞争能力,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保健食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以促进全省中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闻名遐迩的补益药——人参人参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贵药材,是闻名遐迩的滋补珍品。人参作为补益中药,在我国的应用最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并为我国历代中医学家所推崇。我国首部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人参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的功效。人参的性味归经、功效与主治人参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有大补、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中医认为元气是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气,元气不足则机体虚弱,四肢无力,甚至虚脱休克。人参有大补元气的作用,古人常用大剂量(30~50克)的人参治疗气虚休克的病人,取得很好的效果,故称其有“起死回生”之效。中老年人体质虚弱,四肢无力,精神疲倦,心悸气短,少气懒言等症状者,可以每日服l~2克人参滋补身体,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人参归脾、肺经,有补益脾肺之气的作用。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吸收食物,并将食物中的精华转化为气血以供人体应用。肺主气司呼吸,负责人体的呼吸和气体交换。脾气虚则运化失职,食物的消化吸收不佳,气血生化不足,故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体倦乏力等症状;肺气不足则气短无力,甚至动则喘促。人参具有补脾益肺之功,治疗中老年人的脾肺虚证有较好疗效。人参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以治疗因高热性疾病引起的多汗、口渴等症状的气津两伤之证。人参还有治疗消渴证的作用,中医所谓的“消渴证”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虽不能说完全相同,但亦有类似之处。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人参皂甙及人参多糖或糖肽类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人参尚有安神益智的功效,单独应用即有治疗失眠多梦,惊悸健忘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参具有促进学习和记忆的作用。老年人服用人参制剂后可以明显改善其记忆功能,与不服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国外的一些学者也证实服用人参后能够增强人的学习记忆和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差错。瑞典学者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内给部分学生服用人参,结果服用人参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脑力劳动者服用人参可以使人精力集中,思维清晰。大量的动物实验也证明了人参可以明显地提高动物的学习与记忆能力。生晒参药性为平,即药性不热也不寒,补益作用较平和,而红参则药性偏温,补益功效较强,所以在治疗或滋补时应注意有选择性地应用。如治疗元气虚损,脾肺气虚等证时应选择红参,因其补益作用较强,其药性偏温更适于补气固脱之用。当津伤口渴,失眠健忘时应选择药性平和的生晒参。中老年人用于滋补时也应注意人参品种的选择,当自己神疲乏力症状较重,并有体虚怕冷的感觉时,应选用红参;仅有神疲乏力症状,无怕冷感觉时,应选用生晒参。人参的现代医学研究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参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人参二醇类皂苷、人参三醇类皂苷及以齐墩果酸为苷元的皂苷。其他化学成分还有人参多糖、多肽、黄酮、生物碱、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延缓衰老人参能够提高人体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并能延长细胞的寿命。人参能够延长整体动物的寿命,并能改善衰老动物的机体状杰。斌,扮奠脐器白勺衰老忡病理变化。抗氧化近年采的研究证实,人类和动物的衰老与许多疾病和体内自由基对机体各器官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故抗氧化被认为是延缓衰老的重要环节之一。人参可以抑制多种脏器的脂质过氧化,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并能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组织的损伤。提高老年人的适应能力老年人衰老的重要表现是适应能力的下降,不能耐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日常生活中不良事件的精神刺激、气候的变寒或变热、偏重的体力劳动等,对中青年人也许影响不大,但往往会让老年人发生疾病。人参可提高老年人耐力,增强其适应能力。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人参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人参中所含多种皂苷、人参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与增强免疫功能有关。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服用人参,不但可以增强放化疗的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其毒副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和物质代谢的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依赖两大调节系统,即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人参除能调节神经系统外,还对内分泌系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人参能够延缓衰老引起的内分泌功能的减退和物质代谢的降低,能够增强机体的活力。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人参有强心作用,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性损伤和保护心肌。人参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作用。促进血液生成人参能够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骨髓蛋白质及核酸等的合成,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有核细胞的数量。临床研究也观察到人参对治疗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较好疗效,能够提高患者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血红素含量明显槔高。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人参有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作用。国外的一些学者的研究证实,人参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与其抑制胃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提高胆固醇由胆汁排入粪便的速度及清除血浆中胆固醇的速度等有关。人参降低血脂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防治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人参的应用 人参用于治病常用量为5~10克,但作为养生保健应用时用量宜小,一般为l~2克,只有长期服用方可取得较好的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人参的服用方法人参在国内被称为“延年益寿”之珍品,在国外被称为“万灵药物”,可见其养生保健的功效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承认。但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人参用于治疗疾病时的剂量可以大些,当治疗休克病人时,最大剂量可用至30~50克。如独参汤用于治疗气虚欲脱之证,有拯危救脱之功效,但是用于养生保健方面,则宜小剂量长期服用。临床观察证实,长期坚持每日服用1~2克人参,确实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延年益寿的效果。以下为用于养生保健的长期小剂量服用人参的几种方法:噙化服“将人参薄片或参须段直接放入口中,如糖慢慢含化,待无参味时嚼服。此方法为清代宫廷服用人参的常用方法,如乾隆皇帝经常噙化人参,寿臻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泡茶服:将人参切为薄片或将参须切为小段,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服,待多次冲泡参味变淡后,将参渣嚼。(所谓泡茶服,是指将人参片或参须采用日常泡茶的方法浸泡,然后如喝茶慢慢饮用,而不是将人参与茶共同泡服,切记!)浸酒服:最好用全须生晒参或鲜参放入白酒中,浸泡一月后,待酒中有明显参味时再适量服用。可随服随加入新酒,待参味淡时,将参取出蒸服。嚼服:将薄片人参或参须段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连渣一起咽下。吞服:将人参干燥研成细粉,装入胶囊,用温开水送下。最佳方法:噙化服人参的药膳方——中老年人气虚血淤型冠心病,有胸闷或心前区痛、心慌气短,体倦乏力等症状者,每日服用红参3克,醋制元胡l克,三七l克,有益气强心、活血止痛的功效。服用方法:将3味中药磨为极细粉,每日3次分早中晚用温开水或温黄酒冲服。——中老年人糖尿病躯体虚弱,神疲乏力,手足发冷,口渴多饮等症状者,每日服用红参3克,麦冬5克,生地5克,有益气降糖、生津止渴的功效。服用方法:将3味中药用清水浸泡30—60分钟后,煎煮3次,每次用文火煮沸30分钟,将3次煎煮的药液合并,代茶饮用。——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大便溏泄等症状者,可服用红参5克,白术l0克,茯苓l0克,甘草3克,生姜l克,大枣7枚,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的功效。将诸药用清水浸泡后煎煮2次,分早中晚3次饭前服用。——高血脂症患者,有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头晕耳鸣等症状者,每日服用生晒参3克,玉竹5克,山楂5克,有滋补气阴,健脾降脂的功效。服用方法同上。——神经衰弱患者,有精神萎靡,全身无力,失眠多梦,心慌气短等症状者,服用生晒参5克,五味子5克,大枣l0枚,有益气安神的功效。服用方法同前。 ——癌症患者放化疗后,有躯体虚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燥咽干等症状者,服用生晒参3克,生地5克,麦冬5克,五味子3克,大枣l0枚。服用方法同前。 注意事项及保存知识注意事项——人参作为补益药使用时用量宜小,每日1~2克。体质虚弱较严重者可适当增加用量,但亦不可超过3克。如希望加大用量时,需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美国发现当长期大量服用人参时,则出现兴奋、失眠、血压升高等症状,被称为“人参滥用综合症”。尚有因大量服用人参而致盲、致死的报道,所以人参用于滋补而长期服用时其剂量不可过大。——要坚持小量长服的原则,方能有补益效果。笔者曾见有人将大段人参根泡水,连服三五天。需知如此服用如同用大量茶叶泡茶,开始药物成分太浓,后来太淡,药力服用不均,而且人参体积过大则有效成分不能全部溶出,浪费可惜。且连服数日,时间太长,药物容易变质,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服用者当注意。——当患急性病(如外感、急性传染性疾病等)或发热时不可服用人参。——个别对人参不能耐受或过敏者不可服用。——服用人参时要忌服萝卜、浓茶,以免减弱人参的作用。——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用不同的人参品种,必要时可请中医师指导。冬季是吃人参的好季节。人参虽是百补之王:“功参天地”,却非百无禁忌,更不能因为它大补元气而服用过量而产生人参综合症。a 有强烈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不可服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b 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用人参,不过用量宜少,当收缩压>180mmHg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c 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d 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参。e 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更甚(因人参有抗利尿作用),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f 失眠、烦燥孱实证者不宜用,否则睡眠更差。g 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忌用人参。不同种类的人参其作用机理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西洋参药性属凉性,一般用于热证,如血压增高、便秘等。而人参性温,适用于寒证。其中生晒参为清补之品,主要用于气阴两虚的证候和症状。人参性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本品为大补元气之药。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之重危症候的要药。功效: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脉微欲绝,兼见四肢逆冷,阳气衰微;或者兼见汗多口渴,气阴两伤;肺气虚弱证。补脾益肺,治疗脾肺两虚证;肺肾两虚证;脾气虚弱证。生津,可以治疗热病气精两伤证,消渴证。还可安神,治疗气血亏虚,心悸失眠。 保存知识人参含有一定的糖质成分,所以春季易泛潮发霉、夏季易被虫蛀,故应经常检查。平时人参应放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一旦发现吸潮霉变、虫蛀,立即烘烤或晾晒。也可将大米用火炒干燥待凉后(有干燥剂效果)与人参一起放入玻璃瓶中保存,可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质。怎样区别人参的好坏人参是很珍贵的一味药材,市场上的人参种类很多,质量各异,学会一点鉴别知识是有必要的。在人参中只有野山参是珍贵药材,生长年限由几十年到百余年不等,价格昂贵。由于山参产量稀少,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应注意鉴别。要想鉴别好山参,必须掌握好以下要点:既要看清“五形”,又要识别“六体”。 1.五形是指须、芦、皮、纹、体 (1)须: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珠点”。色白而嫩脆(俗称水须)者,则不是纯野山参。 (2)芦:芦较长,分为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二节芦——有马牙芦和圆芦者。三节芦——有马牙芦、圆芦和堆花芦。所谓马牙芦,是根茎上的茎痕明显,形如马牙状,多在根茎上段。所谓圆芦,是根茎上的茎痕因年久而长平,形如圆柱状。所谓雁脖芦,是根茎细长,稍弯曲,如雁脖状。所谓线芦,是因年限久远,根茎上的芦碗长平,根茎又细又长。 (3)皮:老皮,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皮嫩而白者,则不是纯山参。 (4)纹:在毛根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 (5)体:系指毛根。 六体是指灵、笨、老、嫩、横、顺 (1)灵:指人参体态玲珑,样子好看,体腿明显可分,腿多具两个,且分叉角度大。按形态分为“菱角体”和“疙瘩体”。 (2)笨:指人参根形挺直,体态笨拙而不美观,即使有两腿,两者粗细或长短也不匀称。 (3)老:山参皮老,色黄褐,横纹细密而结实。皮嫩色白者不是纯山参。 (4)嫩:皮色嫩白,横纹粗糙浮浅,须根嫩脆色白易折断者,则不是纯山参。 (5)横:指人参根粗短,两条腿多向旁伸展者,多为野山参。 (6)顺:指人参根顺理且直,单腿或双腿并拢者,多不是野山参。五加科植物家族的双子星座——西洋参与刺五加 西洋参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因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故名西洋参。原野生西洋参分布于北纬30~47度、西经67~125度的山地森林中,生长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海洋性气候丘陵地带,主要产于北美加拿大南部的蒙特利尔山区和美国北部、东北部等地区。由于野生西洋参被掠夺性采挖得濒于灭绝,所以,人们开始试种西洋参并获得成功,随后进行大面积栽培,其中以美国的威斯康辛州出产的西洋参数量为最多。西洋参的发觋西洋参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因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故名西洋参。原野生西洋参分布于北纬30~47度、西经67~125度的山地森林中,生长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海洋性气候丘陵地带,主要产于北美加拿大南部的蒙特利尔山区和美国北部、东北部等地区。由于野生西洋参被掠夺性采挖得濒于灭绝,所以,人们开始试种西洋参并获得成功,随后进行大面积栽培,其中以美国的威斯康辛州出产的西洋参数量为最多。据传,清康熙年间,法兰西的牧师雅图斯来到中国,发现皇家贵族及一些有钱有势的人经常服用一种叫人参的植物根来滋补身体。于是,他对这种长有人体形状根的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雅图斯仔细地考察了人参的植物形态特征、生长区域、生存条件以及临床应用,并以鞑靼植物为题将人参的情况及附图在英国皇家协会上发表。由于当时的西方文明发展较快,植物学与地理学知识已较丰富,所以论文发表后,引起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地区工作的法国传教士法朗士·拉费多的注意,他推想在北美有着与人参生长环境相类似的经纬度地区,也有着相类似的地理结构与生长条件,所以也应该也生长着类似的植物。于是,他便请当地的印第安人帮助寻找。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认真地考察寻找,终于发现一种与中国的人参相似植物,经鉴定后证实同为五加科植物,故名西洋参。此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开始输入,并借用美国国旗的图案作为商标,所以又有“花旗参”之称。西洋参故事的真伪没有必要去进行考证,但西洋参确实是在1716年(清.康熙年间)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首次发现的,以后在美国的北方地区也发现有同种植物。在我国清朝时期的中医药学家吴仪洛于1757年所著的《本草从新》和赵学敏l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已有关于西洋参的记载。如《本草纲目拾遗》就记载,西洋参有“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等功效。以此推算,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问,西洋参已逐渐为国人所接受。清代的宫廷医案中,也有关于应用西洋参的记录,如光绪21年前后,慈禧太后患有慢性腹泻,宫中的太医为其诊治时,为了防止人参药性之温燥,将方剂中的人参改用西洋参。西洋参的品种与名种西洋参也分野生及种植两种,但野生西洋参极少,市场很难见到,我们见到的均为种植的西洋参。近年来,我国的北京、河北、东北、山东、陕西及福建等地区引种西洋参获得成功,并大量进入市场。我国部分地区所产的西洋参总皂苷含量甚至高于进口西洋参。国产西洋参和进口西洋参根据其加工方法分为“原皮西洋参”和“粉光西洋参”两种。将生长期4年以上,于秋季采挖的西洋参洗净,进行晒干或烘干,外皮为土黄色,并有细密色黑的横纹者,称“原皮西洋参”;将采挖的西洋参去除分枝、须根,晒干后,再喷水湿润,撞去外皮,用硫磺熏制后,晒干,其色白而起粉者,称“粉光西洋参”。西洋参的质量鉴别西洋参的种植期一般认为以5~7年为最佳,但近年来对西洋参的需求增加,一般在4年即可采挖。有研究资料表明低于4年者其质量较差。 粒头西洋参为质量最佳者,其特点为主根较短,呈圆疙瘩状,长约2~4厘米,直径约l.5——2.5厘米,肩部及下部有分岔较大的切口,是切去侧根的痕迹短枝西洋参较次于粒头西洋参,其特点为主根短粗,肩部及中段丰满胀起呈泡状,长约2.5~5厘米,直径1.5~2.5厘米,下端迅速收纯。中枝西洋参主根圆柱形,单枝,顺直,长约5~7厘米,尾端有细根的切口。长枝西洋参主根圆锥形,单枝,顺直,长约7~9厘米,直径0.8~1.5厘米。总之,从外形上衡量西洋参质量的优劣,以根部呈圆形短粗者为佳,细长者为较差。从质地上衡量,西洋参体较硬者为佳,较软者次之。西洋参的性味归经、功效与主冶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入心、肺、肾经。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肺火,生津液的作用,善治肺。肾阴虚之证。肺肾阴虚,使之虚火旺盛,肺失清肃,临床表现有咳嗽虚喘,痰少或痰中带血,烦倦口渴,口燥咽干等症状,可用西洋参与麦冬、阿胶、知母等同用,养阴清肺化痰,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些外感高热性疾病或长期的慢性疾病,可以损伤人体的正气和阴液,造成气阴两虚证,表现为精神萎靡,肢体无力,头晕目眩,口燥咽干,食欲不振,手足心热,较重者有腰膝酸软,午后潮热等,可用西洋参与生地、麦冬、五味子等同用进行治疗。西洋参养阴生津作用较好,单用即可治疗津液亏虚所致口干舌燥等症状,如与滋阴生津的中药共用效果更佳。西洋参的现代医学研究现代研究证实西洋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人参皂苷,以及有机酸类、糖类、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量微量元素等。西洋参的药理学研究证实具有多方面的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西洋参因人参皂苷Rb1含量高于人参,所以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强,对大脑皮层具有镇静安定作用,并对生命中枢有保护作用。2、益智作用 动物实验证实,西洋参有促进幼鼠身体及脑神经细胞发育的作用,并能改善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3、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人参属植物均具有增强机体适应能力的功效,使机体对抗不良生活环境的能力提高。西洋参也能增强机体抵抗各种恶劣条件的能力。·4、对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西洋参有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肝脏RNA的量,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及提高过氧物酶的活性等作用。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西洋参有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性变化,减轻心肌的坏死程度,减少梗塞范围,降低心肌耗氧量和纠正心律失常等作用。6、·增强免疫功能 西洋参是免疫增强剂,有促进T淋巴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增强体内自然杀伤性细胞的活性,提高抗体水平等作用,在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有一定的功效。西洋参与人参的异同西洋参与人参的相同点 (1)西洋参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药用部位主要是其干燥根。(2)两者同为补气药,均有治疗全身无力,精神疲惫,心慌气短,懒于言语,食欲不振等气虚证的作用。(3)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两者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均为人参皂甙,其他化学成分也基本相似。(4)药理学实验证实,两者在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机体代谢的影响基本相同。西洋参与人参的不同点 (1)人参(特别是红参)药性偏于温热,补益作用优于西洋参,特别适用于倦怠乏力,怕冷,手脚发凉等气阳两虚证患者。而西洋参药性寒,除补益作用外尚有清火作用,较适用于体倦无力,阴虚有热的气阴两虚证。(2)西洋参药性寒凉,适用于春夏季气候较为炎热的季节,人参偏于温热,适用于秋冬季气候较寒冷的季节。(3)人参不能用于外感或发热等疾病,而西洋参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4)凡有气虚有热的患者及不适用人参者,可用西洋参代替。(5)西洋参与人参所含的人参皂苷种类和含量有一定差异,所以在药理作用上也不完全相同,如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以兴奋为主,而西洋参以抑制为主。(6)药理学实验资料表明,西洋参在抗缺氧、抗低温等应激刺激方面优于人参,而人参在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方面优于西洋参。西洋参的应用及服用方法西洋参各种品牌的加工制品较多,但从剂型上讲主要分为参片及粉剂胶囊两大类。西洋参治疗用量为3~6克,养生保健用量为l~2克。介绍几种服用方法: ——中老年人身体虚弱,精神倦怠,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心悸气短等,每日服用西洋参1~2克,可将市售的西洋参薄片直接放入口中噙化,待无参味时嚼碎吞下;或将西洋参薄片用开水浸泡,代茶饮;或将市售西洋参胶囊用温水送服。 ——气虚血淤型冠心病患者,有胸闷或心前区闷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者,每日服用西洋参3克,三七粉1克,有益气补虚,活血化淤的功效。服用方法:将西洋参片用清水煎煮40分钟,将药液分为2份,三七粉也分为2份,用西洋参药液冲服三七粉,早晚各1次,并将参片嚼服。——肺阴亏损的患者,有干咳久治不愈,口燥Ⅱ因干,气短乏力,消瘦等症状者,每日服用西洋参5克,银耳3克,麦冬l0克,红枣20枚,有滋阴润肺,益气生津的功效。服用方法:将银耳用清水泡发后,去掉杂质;麦冬洗净后,切碎;红枣洗净后,切开,然后将四味药共放入大碗中,加水适量,放入蒸屉中蒸l小时以上,加红糖少许调味,分早中晚3次服用,并将西洋参、银耳、红枣吃掉。 ——肝肾阴虚不足的患者,有体倦乏力,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视物不清等症状者,每日用西洋参3克,枸杞子15克,大枣l0枚,大米l00克,有滋补肝肾,益气补阴的功效。服用方法,将枸杞子与大枣洗净,切碎,同西洋参、大米共煮为粥,每晚服。 ——糖尿病患者,有身体虚弱,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口渴多饮等病症者,每日服用西洋参5克,枸杞子10克,生地5克,葛根5克,有滋补肝肾,生津止渴的功效。将以上诸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3次,合并药液后,代茶饮。——癌症患者放化疗以后体质衰弱,食欲不振,五心烦热,口燥Ⅱ因干等,每日服用西洋参5克,黄芪20克,麦冬l0克,香菇10克,大枣l0枚,鸡肉l00克,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将以上诸药及鸡肉共煮l小时,食肉喝汤。注意事项及保存知识与人参相似,所不同者西洋参可用于气虚发热,阴虚火旺的患者。
林下红参项目研究报告1. 红参产品概述红参是中药的一种,属伞形目、五加科植物。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红参的加工方法是用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长8到18厘米。表面棕红色 ,半透明,有大纵皱纹,环纹不明显,有枝根痕,根茎上部土黄色,顶端有芦碗,习称“油盏头”。本品特征:质坚,体重且脆,气香,味微苦。红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红参是参的熟用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红参是重要的中药材,2010年以来无论是水参、干参还是红参的价格都有一倍左右的涨幅,至16月份开始缓慢回升,到2006年11月份升为62—64元,而且吉林是我国红参主产地,由于山地栽参土地恢复栽树要30年以上,随着环境的要求,吉林的山地栽参规模在逐年减少,2011年砍伐森林栽人参规模预计将减少几百公顷,将控制在1000公顷的范围内,长期看由于供应的减少,红参将逐渐变得稀缺,红参的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再次大幅度增长。2. 红参消费环境分析我国人参主要消费以国外和国内两方面,人参总体国际规模为6000-6500吨,其中中国占80%到90%,韩国,朝鲜,日本共占20%-10%,人参是我国中药材的传统大宗出口商品,我国人参出口数量在1000-2000吨/年,出口额在1500-3200万美元之间,是我国出口额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10年来,我国人参累计出口17963吨,20869万美元。在出口额上,纵观十年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都呈上升趋势,出口量在1999年以前维持在1000吨左右,之后在2000吨左右。出口金额则以2002 年为分界点,2002年之前出口金额维持在1500万美元左右,2002年以后,出口额维持在3 000万1997年和1998年出口量最少,维持在700吨左右,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额也不高,尤其是1998年,出口额仅为1306万美元,是10年来的最低值;2000 年,出口数量达到了2490吨但由于出口单价较低,出口仅有1648万美元;2003年,受"非典"影 响,出口数量、单价、出口金额,均大幅上扬,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2711t、3121万美元。(见下图)我国的人参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但欧美、日本市场对 人参中农残及重金属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对进口的人参原料要求必须是低残人参,这对我国人参的出口造成了一定困难,也迫使我国人参产业采取措施,生产低残、无公害的人参产品。(表一)(表二)国内的人参环境,中国GDP从08年到11年一直保持着稳健的保持在9%以上(见表三),我国十五期间,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高,“十五”时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实际增长9.6%,比“九五”时期的5.7%高出3.9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比2000年的6280元增加了4213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5年实际增长58.3%。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镇居民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膳食结构,追求科学的、平衡合理的膳食,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城镇居民对自身的保健愈加正式,滋补保健品迅速进入居民家庭,使保健消费支出迅速增长。2005年居民家庭人均保健支出为86.2元,比2000年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率为22.7%。(见表四)表三表四人参国内的价格在95年之前由于面积的盲目扩大,造成了商品的大量积压,使得红参一直维持一个滥市价格,市场最低时仅售20多元,使得参农的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生产大幅减少,94年底,价格才有明显的回升,95年之后的价格维持在100元左右,到了08年金融危机,药材进口大幅削减,这是很多人参转为内销,市场无力接受打压,致使价格明显回落,近年黑龙江地区人参由于干旱大面积的减产等多种原因,人参价格已经进入了上升通道,09年全须生参200元/斤,而到了2010年已经涨到了400元/斤,价格翻了一倍。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国家政策对种参的林地进行严格审批,以及我国民众消费能力持续上扬,及对养生保健的重视,国内的人参消费的巨大潜力逐渐显现。在韩国,人参主要是用作食品,人参食品占整个产业链利润90%以上,而中国人参产业利润80%依靠原料销售。因此,随着人参进入食品领域,人参下游需求将得到拓宽,现阶段吉林省试点药食同源的人参加工企业共25 家,如果试点情况理想,可能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人参需求将有更明显的增长。除了人参进入食品领域扩大下游需求外,随着科研部门对人参功效研究的深入,人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也出现需求放大的趋势结合人参食品,未来的人参需求是目前的3-5倍。人参作为传统的名贵药材品种,经历了长期低迷后,终于迎来产业振兴的曙光。其次东北三省是人参的故乡,多年来的过度采挖,野山参已面临绝迹。由于林权政治政策出台,给播种林下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林下参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地。切三年就结籽收入。播林下参,用的种子有讲究。一棵有价值的林下参,讲根、体、皮、纹、须及珍珠点。故种子最好选本地长脖芦参籽或本地二马芽参籽。播林下参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林下条播,有林下棚播,有野播,还有将山皮土拉回家里在园田棚下管理的。总之,你要能培育出歌谣所述的: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下,具次特征野山参。林下参,即林下人工播种山参式种子。自然生长10-20年以上,也称为籽海山参,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猛涨。其特点是芦长体灵,皮老纹深,须长而清疏;须上有珍珠疙瘩,形体特征可与野山参相媲美。品质上虽不能于野山参相论,其价格也让人吃惊,鲜货每市斤1.5-2万元左右。‛由此可见林下参的市场价值和前景非比一般。3. 林下红参效益分析该项目建设将起到了进一步解决涡阳县及周边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业生产富余人员的收入,促进涡阳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使现有的种植玉米、小麦的传统经济形势逐步转型到以林下种植为主等可替代产业上来,在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以短线养长线,增加经济收入,深刻切入精准扶贫的概念。林下育参使具有高经济效益的人参种植业和具有高生态的林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生态的经济效益。据估算,我国每年毁林种参的面积高达1万平方米左右,若实行林下育参则会有效的控制毁林种参,是对森林的一种保护。另一方面,野生人参资源以及濒临灭绝,林下育参不仅可以作为野山参的替代,对森林的恢复也有意义。人参播种育苗2年每亩每年需要投资2000元,每亩产鲜人参600斤,按照每一斤以65元计算,产值纯收入39000元,扣除人工等成本,每年每亩145000万元,其次,加工为红参后,效益翻好几倍,目前每亩红参市场价为200元左右,效益可达到一亩110000元.
林下红参项目研究报告1. 红参产品概述红参是中药的一种,属伞形目、五加科植物。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红参的加工方法是用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长8到18厘米。表面棕红色 ,半透明,有大纵皱纹,环纹不明显,有枝根痕,根茎上部土黄色,顶端有芦碗,习称“油盏头”。本品特征:质坚,体重且脆,气香,味微苦。红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红参是参的熟用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红参是重要的中药材,2010年以来无论是水参、干参还是红参的价格都有一倍左右的涨幅,至16月份开始缓慢回升,到2006年11月份升为62—64元,而且吉林是我国红参主产地,由于山地栽参土地恢复栽树要30年以上,随着环境的要求,吉林的山地栽参规模在逐年减少,2011年砍伐森林栽人参规模预计将减少几百公顷,将控制在1000公顷的范围内,长期看由于供应的减少,红参将逐渐变得稀缺,红参的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再次大幅度增长。2. 红参消费环境分析我国人参主要消费以国外和国内两方面,人参总体国际规模为6000-6500吨,其中中国占80%到90%,韩国,朝鲜,日本共占20%-10%,人参是我国中药材的传统大宗出口商品,我国人参出口数量在1000-2000吨/年,出口额在1500-3200万美元之间,是我国出口额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10年来,我国人参累计出口17963吨,20869万美元。在出口额上,纵观十年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都呈上升趋势,出口量在1999年以前维持在1000吨左右,之后在2000吨左右。出口金额则以2002 年为分界点,2002年之前出口金额维持在1500万美元左右,2002年以后,出口额维持在3 000万1997年和1998年出口量最少,维持在700吨左右,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额也不高,尤其是1998年,出口额仅为1306万美元,是10年来的最低值;2000 年,出口数量达到了2490吨但由于出口单价较低,出口仅有1648万美元;2003年,受"非典"影 响,出口数量、单价、出口金额,均大幅上扬,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2711t、3121万美元。(见下图)我国的人参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但欧美、日本市场对 人参中农残及重金属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对进口的人参原料要求必须是低残人参,这对我国人参的出口造成了一定困难,也迫使我国人参产业采取措施,生产低残、无公害的人参产品。(表一)(表二)国内的人参环境,中国GDP从08年到11年一直保持着稳健的保持在9%以上(见表三),我国十五期间,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高,“十五”时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实际增长9.6%,比“九五”时期的5.7%高出3.9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比2000年的6280元增加了4213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5年实际增长58.3%。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镇居民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膳食结构,追求科学的、平衡合理的膳食,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城镇居民对自身的保健愈加正式,滋补保健品迅速进入居民家庭,使保健消费支出迅速增长。2005年居民家庭人均保健支出为86.2元,比2000年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率为22.7%。(见表四)表三表四人参国内的价格在95年之前由于面积的盲目扩大,造成了商品的大量积压,使得红参一直维持一个滥市价格,市场最低时仅售20多元,使得参农的经济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生产大幅减少,94年底,价格才有明显的回升,95年之后的价格维持在100元左右,到了08年金融危机,药材进口大幅削减,这是很多人参转为内销,市场无力接受打压,致使价格明显回落,近年黑龙江地区人参由于干旱大面积的减产等多种原因,人参价格已经进入了上升通道,09年全须生参200元/斤,而到了2010年已经涨到了400元/斤,价格翻了一倍。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国家政策对种参的林地进行严格审批,以及我国民众消费能力持续上扬,及对养生保健的重视,国内的人参消费的巨大潜力逐渐显现。在韩国,人参主要是用作食品,人参食品占整个产业链利润90%以上,而中国人参产业利润80%依靠原料销售。因此,随着人参进入食品领域,人参下游需求将得到拓宽,现阶段吉林省试点药食同源的人参加工企业共25 家,如果试点情况理想,可能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人参需求将有更明显的增长。除了人参进入食品领域扩大下游需求外,随着科研部门对人参功效研究的深入,人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也出现需求放大的趋势结合人参食品,未来的人参需求是目前的3-5倍。人参作为传统的名贵药材品种,经历了长期低迷后,终于迎来产业振兴的曙光。其次东北三省是人参的故乡,多年来的过度采挖,野山参已面临绝迹。由于林权政治政策出台,给播种林下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林下参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地。切三年就结籽收入。播林下参,用的种子有讲究。一棵有价值的林下参,讲根、体、皮、纹、须及珍珠点。故种子最好选本地长脖芦参籽或本地二马芽参籽。播林下参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林下条播,有林下棚播,有野播,还有将山皮土拉回家里在园田棚下管理的。总之,你要能培育出歌谣所述的: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下,具次特征野山参。林下参,即林下人工播种山参式种子。自然生长10-20年以上,也称为籽海山参,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猛涨。其特点是芦长体灵,皮老纹深,须长而清疏;须上有珍珠疙瘩,形体特征可与野山参相媲美。品质上虽不能于野山参相论,其价格也让人吃惊,鲜货每市斤1.5-2万元左右。‛由此可见林下参的市场价值和前景非比一般。3. 林下红参效益分析该项目建设将起到了进一步解决涡阳县及周边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业生产富余人员的收入,促进涡阳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使现有的种植玉米、小麦的传统经济形势逐步转型到以林下种植为主等可替代产业上来,在发展绿色产业的同时,以短线养长线,增加经济收入,深刻切入精准扶贫的概念。林下育参使具有高经济效益的人参种植业和具有高生态的林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生态的经济效益。据估算,我国每年毁林种参的面积高达1万平方米左右,若实行林下育参则会有效的控制毁林种参,是对森林的一种保护。另一方面,野生人参资源以及濒临灭绝,林下育参不仅可以作为野山参的替代,对森林的恢复也有意义。人参播种育苗2年每亩每年需要投资2000元,每亩产鲜人参600斤,按照每一斤以65元计算,产值纯收入39000元,扣除人工等成本,每年每亩145000万元,其次,加工为红参后,效益翻好几倍,目前每亩红参市场价为200元左右,效益可达到一亩110000元.林下养参总体经济效益估算类型 培育年限 支出(万/亩) 收入(万/亩) 利润(万/亩)普通参 2 0.2(种苗)+0.3(人工)*2=1 3.9 2.9红参 3 (0.5*3)+2(加工费) 14.5 11¥5.9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林下红参项目研究报告林下红参项目研究报告1. 红参产品概述红参是中药的一种,属伞形目、五加科植物。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红参的加工方法是用人参经过浸润、清洗、分选、蒸制、晾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长8到18厘米。表面棕红色 ,半透明,有大纵皱纹,环纹不明显,有枝根痕,根茎上部土黄色,顶端有芦碗,习称“油盏头”。本品特征:质坚,体重且脆,气香,味微苦。红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红参是参的熟用品,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