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与人共同发表论文署名

发布时间:

与人共同发表论文署名

如果是两人共写的,主要作者署名在前,次要作者署名在后.也有学生写的,为了能够发表而署导师名为第一作者的,或者自己没写而在他人文章后面附骥尾的,这都是学术腐败现象.

这种叫共同一作,一般在首页作者前两位就要标注,并且首页下脚标或者致谢中说明哪两个作者的贡献是等价的,以前见过,现在不好找了。话说以前还见过在致谢里面,先说明二作和三作贡献一样,就是共同二作,然后,然后二作向共同二作表白的。总之,你就要在首页进行标注。中文期刊可以挂共同第一作者。一般在公开发表论文论著中标注,需要说明“并列第一作者”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相同贡献”等字眼,再详细些需要说明各自负责哪些章节、哪一部分的写作。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共同署名。多人合作的论文,可以一起署名,但是署名是个关键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需要作者清楚地把握基本署名准则。论文作者署名最关键的两个角色就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了,通讯作者是论文发表的总指挥,第一作者是论文发表的总执行,这两类作者在论文发表中都是发挥关键作用的,所以这两类作者对个人晋升的作用最明显。对于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区分,是很多人难以把握的事情。一般来说,第一作者对文章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是最高的,而通讯作者是对论文发表中所有事宜的做总的把控,所以还是很容易区分的。

同事、同学发表论文时“相互署名”等现象,在目前的学术界司空见惯,大约可称之为学术界的“潜规则”。

与别人共同发表论文署名

逗号。

合著者署名时应注意署名者必须对研究工作做出过实质贡献,参与论文写作并对论文内容承担相应责任。合著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一般按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团体作者应署团体名,同时还应署出执笔者姓名。如署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首字母大写。译文的署名,应当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六角括号标明国籍。

撰写中文科技论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二、作者。

文章作者是文章的主要撰写人或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是该文的责任者。多位作者的署名间用逗号“,”隔开。英文摘要或英文文章中的中国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2”,姓与名均不缩写。

三、摘要。

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审议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中文摘要篇幅一般为100~300字。

四、关键词。

关键词和摘要都是对论文主题的浓缩,而关键词比摘要更精炼,它揭示的是论文的主题要点,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一般每篇科技论文可选3~8个关键词,主要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

可以的。

学术论文的署名问题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扩展资料:

学术论文的标准: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

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发表论文共同署名人

中文期刊可以挂共同第一作者。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结构基础》研究文章。这是人类世界上首次揭示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结构,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免疫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原创性发现。

“越努力越幸运”, 哈工大生命学院博士生董德牢记着导师黄志伟对他说的这句话。董德是这次发表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在此之前,他已两次和导师一起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

扩展资料

一般在公开发表论文论著中标注,需要说明“并列第一作者”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相同贡献”等字眼,再详细些需要说明各自负责哪些章节、哪一部分的写作。

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哈工大四破世界级科学难题的背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可以的。

学术论文的署名问题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扩展资料:

学术论文的标准: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

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共同署名发表论文

中文期刊可以挂共同第一作者。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结构基础》研究文章。这是人类世界上首次揭示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结构,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免疫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原创性发现。

“越努力越幸运”, 哈工大生命学院博士生董德牢记着导师黄志伟对他说的这句话。董德是这次发表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在此之前,他已两次和导师一起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

扩展资料

一般在公开发表论文论著中标注,需要说明“并列第一作者”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相同贡献”等字眼,再详细些需要说明各自负责哪些章节、哪一部分的写作。

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哈工大四破世界级科学难题的背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一般第一作者只有一位,但是很多论文的创作是基于一些大型科研项目,论文很难一个人完成,是团队完成或者多家单位合作完成,这种情况下就是共同作者。

2、数量不同,共同作者不止一位,而第一作者严谨来说只有一位。

3、署名不同,共同作者署名问题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共同意味着文章有两位及以上作者,两位作者在文章写作、实验、发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参与度不相上下,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署名共同一作,而只有一位的第一作者署名一位即可。

当浏览期刊杂志的时候,当评职称的时候,人们是多么希望成为第一作者。因为第一作者,在创新性科研成果中贡献最大。同时,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和效果也最多。当然,应当清晰与通讯作者、第二、三作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署名权的问题。

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多样化,如生物信息学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

另外,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

与丈夫共同发表论文的名人

居里夫人出生年代:1867—1934名人职称: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名人国家:波兰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华沙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0岁丧母、家境贫困,造就出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1年,她只身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求学深造。她珍惜其间艰苦而又“完美”的时光,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几乎与此同时,科学之缘将她和彼埃尔·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两人结了婚。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亨利·柏克勒尔发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悉心探索、反复实验,与居里先生密切合作,终于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承担起全部家庭责任。很快地,她又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由于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这阻挠不住她献身科学的追求。同年12月她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1914年,镭学研究所在巴黎落成,她开始在此主持居里实验室工作,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富于牺牲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利用X光设备诊救伤病员。她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紧张的放射性元素研究,致使有毒物质侵害了她的健康,晚年身患多种疾病。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

玛丽·居里(Marie Skłodowska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波兰华沙,毕业于巴黎大学,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世称“居里夫人”。

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成为世界首位两获诺贝尔奖的人。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玛丽·居里于1934年7月4日因再生障碍性恶性贫血逝世。

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父亲乌拉狄斯拉夫·斯可罗多夫斯基是中学的数学教师,母亲布罗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罗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幼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家人对其的爱称为“玛妮雅”。玛丽亚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苏菲、布罗尼施拉娃、海伦娜和哥哥约瑟夫。

玛丽在索邦结识了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 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成吨的工业废渣,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有一段韵事,这个事件在法国闹得风风雨雨。1911年巴黎新闻报在11月4日的标题《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郎之万教授》,传言皮埃尔仍在世时,郎之万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来往。爱因斯坦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他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

唯一没有歧视中国留学生的,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科学人才。例如,我国放射化学的创始人郑大章,曾于1921年赴法国留学,当时的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依然饱受歧视。后来是居里夫人收留了他,并让他参与当时的化学试验研究,也正是在居里夫人的帮助下,郑大章才能在放射化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在那个留学生受到歧视的年代,是居里夫人给了他们寒夜中的温暖。

如果只看简历,很容易使人觉得玛丽亚·居里只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科学家。她于1867年11月在波兰华沙出生。有一兄三姊,父母亲都是教师。她15 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其后当了几年家庭教师,于1891年到法团巴黎大学索邦分校(Sorbonne)接受大学教育,1894年毕业,获得数学和物理两张证书。1895年,她与任教于巴黎市工业物理和化学学院的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结婚,1897年秋长女伊伦(Irène)出生。此前。她跟索邦的李普曼(Gabriel Lippman)做磁学研究,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此时,为了博士学位论文作准备,她开始在皮埃尔的实验室进行新课题,皮埃尔也很快便加人了妻子的工作。他们的实验笔记从1897年12月6日开始,到1898年2月17日记录了第一次观察到新的放射性元素钋(polonium)为止。经过几个月追踪和分析,他们在7月18日正式提交法国科学院宣读的报告中提出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元素钋、二是r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个概念。钋的纯化和另一新元素镭的分离等现象的发现,对化学研究有很大刺激;而放射性研究,则是物质本质研究的突破性发现。1903年6月,居里夫人通过论文答辩,获颁物理科学博士。11月初 居里夫妇获颁英国皇家学会的戴维奖章(Humphrey Davy Medal);11月中旬更获悉与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最高荣誉,以表彰他们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1905年他们得次女伊芙(Eve)。1906年皮埃尔去世。 1911年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化学奖。表彰她发现钋和镭。1934年居里夫人去世。1935年她的长女伊伦和女婿的里奥·居里(Frédéric Joliot-Curie)获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科学发现,居里夫人在世时就知道了)。1937年次女出版的《居里夫人》,成为风靡全球的一本传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