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刘伟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刘伟发表的论文

数三,同济的那本微观经济学: 1、张元鹏《微观经济学》课堂讲义及笔记 2、张元鹏《微观经济学》课后布置习题及答案 3、微观经济学补充习题集和参考答案 4、张元鹏《西方经济学例题精解与练习》 5、张元鹏《微观经济学》教材课后重点练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 1.张延宏观经济学课件 2.张延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3.宏观经济学题库及应试指导 4.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一章重点解析 5.索洛模型补充资料讲解笔记,课后习题及答案(03、04、06有原题) 政治经济学: 1、刘伟、睢国余《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课堂讲义及笔记 2、崔建华《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堂讲义及笔记 3、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重点内容总结及重要大题和答案 4、刘伟《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课堂讲义 6、刘伟老师历年发表的论文 7网上搜索得重要论文。 复试资料: 1、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笔记 2、历年复试真题

逛逛北大里面和周围的书店,再到当当网、淘宝网找找看,可能有些老生卖这些资料的,希望对你有用

陈木法,198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马尔可夫过程论中的存在唯一性和可逆性研究》,/web/guest/boshilunwen 是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查的。

硕士论文暂时未知。 其导师是著名数学家严士健教授和侯振挺教授。

陈木法以他惊人的勤奋和天赋,解决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许多分支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在近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先后发表了近40篇学术论文,独立完成了研究专著《跳过程与粒子系统》,与人合作完成了《可逆马尔可夫过程》一书,并与人合译了两本数学专著。

1979年,陈木法与侯振挺一起获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他与严士健等一起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师大的历史学可以排在前五吧,实力还是很强的!未来的就业不仅看学校,专业,还有个人的努力程度。

比如发什么有质量的文章,读研期间参加什么重要的活动等等。最好还要看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一般来说,历史学硕士毕业生会选择去大、中、小学校担任历史老师,在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或博物馆管理,历史文化导游,图书馆管理人员,历史类文字编辑,党史研究室,革命纪念馆的人文岗位等等。 从历史学研究生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但凭借该专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体的文案策划、企业的企划部门、图书出版界、旅游等岗位或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学领域。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 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 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2006 年 3 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合并后的历史学院现有 1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 个博士点,8 个硕士点。在科研方面,我院是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1994 年设为国家首批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和考古与博物馆学等专业。中国古代史研究方向为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民族史等。

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政治史等。 世界史学科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罗马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欧洲中世纪史、西方近现代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史、英国史、俄国史、日本史等。

历史文献学学科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等。 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考古史、博物馆学等。

史学研究所是 1980 年经原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史学史科研机构,一直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国家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与史学批评、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思想史、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西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经史)研究。特别是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和中外古史比较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形成特色,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

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室、中国通史研究室、《史学史研究》编辑部。 《史学史研究》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也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还是引上,现在查的很严,不引有后患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五、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

在《控制与决策》、《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和《中南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总共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0余篇;获得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在内的各类科研成果奖4项。主持与参加了包括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有载调容变压器的理论研究及设计”等项目5项。在教学方面,主持的“电力系统分析”网络课程,获教育部主办,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网络课程组,二等奖,担任校精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建设负责人。指导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谐波检测和抑制智能控制理论研究及应用”,指导培养硕士生研究生8人。主编了《Multisim 8电工电子仿真实践》教材1部。承担“电气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电气设备与PLC”硕士生专业课程,“电力系统分析”、“电机与拖动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及基础”和“电气工程CAD”等本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在群智能优化算法研究方面,开展了基于粒子群时间序列预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力系统谐波检测与滤波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在控制理论与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油田地面工程技术管理系统,有载调容变压器的理论研究及设计技术研究,前置泵变频调速系统,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刘宏伟发表的论文

1996年获第四军医大学外科学整形外科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到日本留学,在国立爱媛大学医学部第二外科研修并攻读博士学位,于2003年9月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期刊10篇。参编专著4部。长期从事整形外科、美容外科、激光美容医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是国家973计划(严重创伤救治与损伤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03课题组重要成员,负责该课题子课题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军队“十一五”规划医学科研基金一项。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外科与妇产科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业务专长:1、微创面颈部整形;2、体表软组织缺损、畸形的修复和器官再造;3、慢性难愈创面的修复和皮肤抗老化治疗。

长期从事整形再造外科、美容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医术全面精湛,在微创面颈部整形、体表软组织缺损、畸形的修复和器官再造、慢性难愈创面的修复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 Journal of Dermatology Science. 》、《Life Sciences》、《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等SCI收录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参编专著4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荣新江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他的学生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以下是部分荣新江教授的学生名单:1. 陈志强: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2. 李卫东: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3. 张宏伟: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4. 王宁: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5. 陈文斌: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6. 赵鹏飞: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7. 王琪: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8. 郭峰: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9. 刘宏伟: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10. 刘峰: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以上是部分荣新江教授的学生名单,还有其他优秀的学生未在此列出。

刘昌伟发表的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环境工程研究生导师的好坏是相对的,不同的导师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科研方向和个人素质,选择导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建议在选择导师之前,可以先从导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数量、教学经验等方面进行了解,同时也可以与导师进行面谈,详细了解导师的科研方向、课题组的研究项目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重庆科技学院环境工程研究生导师选择,首先需要考虑导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其次需要关注导师的论文发表情况和科研经历,了解导师的实力和水平。另外,选择导师时还需考虑导师的指导风格和交流沟通能力,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资源支持。最后,建议多方了解、多角度考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慎重选择。

张清民:1963年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研究生学历,制药高级工程师。曾任广东新南方集团总裁助理、广东新南方青蒿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中医药大学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总经理、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质量授权人等,在工作期间,曾发表论文34篇及药学专著2本。现担任本公司副总经理。

重庆科技学院环境工程研究生导师是选择导师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好的导师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和指导,使您的研究生生涯更加顺利和成功。首先,选择导师时需要考虑导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优秀的导师应该是在自己专业领域内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并且致力于在该领域内做出突出的研究成果。其次,选择导师时还需要考虑导师的指导风格和个人特点。一位好的导师应该具有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有耐心和关怀,能够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有益的反馈。最后,选择导师时还需要考虑导师的研究团队和实验室条件。一个好的研究团队可以为您提供更好的资源和支持,而先进的实验室条件则可以保证您的研究更加顺利和成功。总之,选择重庆科技学院环境工程研究生导师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导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指导风格和个人特点,以及研究团队和实验室条件。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导师。

刘振伟发表论文

学科 姓 名 班级 时间 竞 赛 名 称 组织单位 获 奖级 别 指 导老 师 信息 刘芝婷 高二(7) 02.9 2002年第四届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高中组) 省教育厅省科技协会 省二等奖 解建民 信息 缪黎玮 初三(2) 02.9 2002年第四届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素质竞赛初中组 省教育厅省科技协会 省三等奖 高燕芬 信息 陶彦卿 初三(2) 03.7 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应用竞赛 省教育厅省科技协会 省一等奖 顾 琳 信息 叶 颖 初三(1) 03.7 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应用竞赛 省教育厅省科技协会 省二等奖 顾 琳 信息 武 贇 初三(2) 03.7 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应用竞赛 省教育厅省科技协会 省三等奖 顾 琳 信息 陈 莹 初三(2) 03.7 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应用竞赛 省教育厅省科技协会 省三等奖 顾 琳 信息 王建龙 高一2 2004.7 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 江苏省科技协会 江苏省教育厅 省三等奖 刘国建 信息 郭佳丽 高一2 2004.7 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 江苏省科技协会 江苏省教育厅 省二等奖 刘国建 信息 吕 阅 已毕业 04.7 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 江苏省科技协会 江苏省教育厅 电脑动画三等奖 刘国建 信息 陈心悦 原初二(2) 04.7 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电子小报) 江苏省科技协会 江苏省教育厅 省初中组二等奖 顾 琳 信息 范叶青 原初二(2) 04.7 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电子小报) 江苏省科技协会 江苏省教育厅 省初中组二等奖 顾 琳 信息 金 磊 原初二(2) 04.7 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 江苏省科技协会 江苏省教育厅 省初中组三等奖 何 丽 信息 房兆骅 05.11 05年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市教育局 市三等奖 顾 琳 信息 周 颖 05.11 05年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市教育局 市三等奖 顾 琳 信息 胡文贤 06.1 南京农业大学获05年国家三好学生一等奖奖学金 南农大 信息 汪婉婷 初三(3) 05.11 05年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市教育局 市二等奖 信息 徐晓曦 初三(3) 05.7 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 省科学技术协会 省二等奖 信息 杜 婧梁 雯 初三(3) 05.7 省教育厅 省二等奖 顾 琳 信息 赵 静 初三(1) 05.7 省教育厅 省三等奖 学科 姓 名 时间 论 文 名 称 组 织 单 位 获 奖级 别 备 注 化学 刘振伟 02.10 《基于网络环境中学习模式及评价的研究》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国二等奖 语文 王 颖 02.10 《正确看待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常州教育报》 市发表 化学 刘振伟 02.12 省“九五”电教研究课题《利用网络环境优化化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省电化教育馆 评审验收结题 信息 解建明顾 琳 02.12 《构建学校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 省电化教育馆 研讨会交流 地理 陈 志 03.7 《网络环境下开展问题情景教学》 市人居环境与地学会 三等奖 信息 高燕芬 03.7 《以人为本,走进新课程》——对象的插入教学设计 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省一等奖 信息 何 丽 03.7 《认识因特网》教学设计 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省三等奖 信息 顾 琳 03.7 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 省教育厅 指导奖 信息 何 丽 03.10 《小报版面设计》教学设计 《甘肃社会科学》03年第6期发表 发表 语文 王 颖 03.1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常州教育报发表 发表 数学 刘光恒 03.12 《数学中的情境创设与多媒体辅助》 市教育学会 三等奖 数学 刘光恒 03.12 《多媒体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江苏省教育学会考试专业委员会 省三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3.12 基于Web站点式网络课初探 市电教馆 市三等奖 信息 解建明 03.12 《构建学校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 市电教馆 市二等奖 信息 顾 琳 03.12 《构建学校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 市电教馆 市二等奖 信息 解建明顾 琳 03.12 《构建学校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 市教育局 市二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3.12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情景的营造》 市教研室 市一等奖 物理 沈惠梁 04.0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探索》 常州市物理教育委员会 市三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4.0 网页的建立 市教研室 市三等奖 信息 刘光恒 04.2 《多媒体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江苏省教育学会 三等奖 信息 刘光恒 04.2 《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多媒体辅助》 常州市数学年会 三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4.4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情境的营造》 市年会论文 市一等奖 图书 吴兴成 04.6 充分发挥投影仪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江苏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 发表 信息 高燕芬 04.8 《多元智力理论对课堂教案设计启示》 《课程与教学》2004年4月 市级发表 信息 何 丽 04.9 《应用电子档案袋进行信息技术学习评价》 《常州教师教育》2004年9月 发表 校长 五中 04.10 《校园信息化条件下的德育操作及研究》(课题编号:406~28~109)研究时间:02年4月~04年3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政治 杨风梅 04.10 《网络心理课堂的开发》(论文) 上海市教育学会编辑的《素质教育大参考》上发表 发表 物理 蔡斌华 04.11 《物理学科数据库存驱动专题学习网点的设计与开发》 常州教育学会 市三等奖 物理 蔡斌华 04.11 《物理学科数据库存驱动专题学习网点的设计与开发》 常州教育学会 市三等奖 信息 高燕芬 04.11 《综合应用“我的电脑”来寻宝》 《信息技术教育》04年11期 国家级发表 信息 高燕芬 04.11 《提高校园网利用率的几点思考》 市装备站 市三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4.11 《构筑中学生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市电教馆 市二等奖 政治 王建强 04.11 打击色情网站,根除网络“毒瘤” 《中学生学习报》(文综)04年第46期 发表 物理 蔡斌华 04.12 《浅谈数据库驱动物理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市电教馆 市二等奖 物理 沈惠梁 04.12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常州市教研室 三等奖 市级 信息 刘国建 04.12 《构筑中学生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做法与想法》 市教育局 二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4.12 《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 市教育局 一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4.12 《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 市教育局 一等奖 语文 唐昕平 04.1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文学作品解读的任务教学模式 常州市中语会 市二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5.2 《构建中学生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省教育学会 三等奖 信息 顾 琳 05.5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教师角色的定位 中国教育导刊 发表 信息 高燕芬 05.6 《让多元智能在信息技术课堂如花绽放》 省教研室 省一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5.8 市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市教育局 三等奖 信息 何 丽 05.8 市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市教育局 信息 高燕芬 05.8 市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市教研室 一等奖 信息 高燕芬 05.8 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省教研室 省二等奖 信息 高燕芬 05.8 05年市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市教研室 一等奖 数学 刘光恒 05.11 浅谈教师如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五中教苑 发表 数学 蔡亚飞 05.11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教学研究性学习 五中教苑 发表 数学 汪经平 05.12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几个为“什么”》 常州教育信息网 发表 数学 蔡亚飞 05.12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 三等奖 物理 李德明 05.12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省三等奖 信息 刘国建 05.12 《网页的建立》 市信息中心(以光盘形式发表) 发表 政治 盛 红 05.12 基于网络环境下时事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 一等奖 数学 汪经平 06.3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 教师报 发表 语文 李 蕴 06.4 《论“网络语言”对语文规范化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书 中国教师报 发表 为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刘志伟教授发表的论文

刘志伟,男,汉族,1962年12月生,甘肃通渭人。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国《文选》学会理事。曾在《文学遗产》、《光明日报》与《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发表论文多篇;著有《魏晋文化与文学论考》等专著;主编兰州大学系列重点出版项目“两岸文化星系” 丛书,首辑收入所著《“英雄”文化与魏晋文学》。主持国家教育部和古委会等省部级项目,参加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曾为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应邀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佛光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马来西亚马华公会(MCA)中央党校等进行学术交流、讲学活动,曾兼任台湾佛光大学史学系所客座教授、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CA)中央党校学术顾问兼客座教授、河南省中原文化与资源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等。

附:主要论著目录著作:1.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户籍赋税制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2. 《经营文化:中国社会单元的管理与运作》(与陈春声合作主编),香港教育出版公司,19993. 张声和家族文书,香港华南研究出版社,1999。4. 《18-19世纪羊城风物——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藏广州外销画》,(与刘明倩合作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5. 《清代全史》第五卷(合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6.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下卷)》(合作),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7. 《梁方仲文集》(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论文:1. 关于明代徭役制度的两点商榷,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四期。2. 广东摊丁入地新论,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9年第一期。3. 简论明清时期广东沙田的所有权,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1982年第一期。4. 明代均徭中的银差与力差,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1982年第二期。5. 明代市舶司迁移电白、澳门说质疑, 《广东史志》, 1986年第一期。6. 明代一条鞭法改革前广东地区赋役制度考述, 《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广州。7. 明末潮州地方动乱与“民”“盗”界限之模糊, 《潮学研究》, 第7辑,1998年。(与陈春声合作)8. 明清时期广东仕宦开海思想的历史发展, 《学术研究》, 1986年第三期。(与戴和合作)9. 明清时期广州城市经济的特色, 《广州研究》, 1986年第一期。10. 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里甲制中“户”的衍变, 《中山大学学报》, 1988年第三期。11. 清代后期广东丝织工场的个案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7年第三期12. 清代经济运行的两个特点——关于市场经济的论纲,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0年第三期。13. 清代广东地区图甲制中的“总户”与“子户”,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1年第二期。14. 明清珠江三角洲传统市场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与陈春声合作)15. 清代前期广东地区的里甲差役及其改革, 《十四世纪以来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高教出版社, 1992年16. 略论清初税收管理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一辑),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年。17. 神明的正统性与地方化关于珠江三角洲北帝崇拜的一个解释, 《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二集,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18. 明代广东地区的“盗乱”与里甲制, 《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三辑),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9. 清末民初的乡村自治--沙湾《辛亥年经理乡族文件草部》介绍, 《庆祝王钟翰教授八十五暨韦庆远教授七十华诞学 术论文合集》,黄山书社, 1999。20. 隆记茶行史事补, 广州博物馆编:《镇海楼论稿》,广州美术出版社, 1999。21. 试论清代广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年第二期。22. 系谱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个案分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2年第四期。23. 宗族研究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王宾和阿让?热?比松编:《狮在华夏——文化双向认识的策略问题》,中山大学出版社 , 1993。24. Lineage on the Sands: The Case of Shawan, in Helen Siu & David Faure ed. Down to Earth.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1995.25. 大族阴影下的民间神祭祀:沙湾的北帝崇拜, 《寺庙与民间文化》,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出版, 1995年。26. 移情与史学研究之境界----读《柳如是别传》,《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与陈春声合作)27. 传说、附会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 《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28. 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 《清史研究》, 1999年第2期。29.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历史研究》, 2000年第三期。(《历史研 究》五十年文选(社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30. 宗族与沙田开发——番禺沙湾何族的个案研究, 《中国农史》, 1992年第四期。31. 族谱与文化认同——广东族谱中的口述传统, 《中华谱牒研究》,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32. “虚席以待”背后:牛津大学聘任陈寅恪事续论, 《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 2000年。33. 祖先的世系与文化认同——关于明清时期广东地区家谱的几个问题, 纪宝坤等(编):《族谱与海外华人移民研究》,新加坡华裔馆, 2002。34. 海外商业活动与乡族纽带——以沙滘楚旺房陈氏族谱为例, 纪宝坤等(编):《族谱与海外华人移民研究》,新加坡华裔馆, 2002。35. Beyond the Imperial Metaphor: A Local History of the Beidi (Northern Emperor) Cul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Fall 2001), 2002.36. 女性形象的重塑:姑嫂坟的传说,《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7. 满天神佛:华南的神祗与俗世社会,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编:《岭南历史与社会》,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3。ISBN962-937-086-7, 2003。38. 边缘的中心——“沙田-民田”格局下的沙湾社区, 《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ISBN7-100-03720-4, 2003。39. 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 《历史研究》2003年第一期。40. 大洲岛的神庙与社区关系,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41. 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三期。(与萧凤霞合作)42. 宗法、户籍与宗族——以大埔茶阳《饶氏族谱》为中心的讨论,《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四期。43. 十八十九世纪广州洋人家庭的中国佣人,《史林》2004年第四期。(与程美宝合作)44. 从域外寻找Canton,《广州艺术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一期。45. Lineage, Market, Pirate, and Dan: Ethnicity in the Pearl River Aelta of South China, in Pamela Kyle Crossley, Helen F. Siu, Donald S. Sutton (Ed),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与萧凤霞合作)46. 历史叙述与社会事实——珠江三角洲族谱的历史解读,《东吴历史学报》,第14期(2005年)。47. 丛乡豪的历史到士人的记忆————由黄佐《自叙先世行状》看明代地方势力的转变,《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书评、笔谈、随笔:1. “移民”----户籍制下的神话,《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25期,2001年10月。2.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评介, 《中国史研究》, 1990年第一期。(与叶显恩合作)3. 《最早来华的摄影家》一文补正, 《历史大观园》, 1994年第6期。4. 1987年广州国际清代区域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纪要, 《清史研究通讯》, 1988年第二期。5. Academics between communism and commerce, (美国)Academe Vol.85, No 4, 1999.7-8.(与程美宝合作)6. 陈寅恪与“牛津”缘一面的真相----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档案, 《明报月刊》, 1999年四月号(与程 美宝合作)7. 从梁方仲教授的学术贡献看史学的功能, 《学术研究》, 1994年第5期。8. 地方史研究的人文主义取向, 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学林出版社, 1999。9. 读《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补编》,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5年第二期。(,与汤明 合作)10. 对清代区域经济特点的探索, 《南方日报》, 1988年3月28日。11. 纪念汤明燧教授学术报告会综述, 《广东学术通讯》, 1993.10-1112. 嘉靖《增城县志》评介, 《广东史志》, 1986年第四期。13. 揭示传统中国政治斗争的经济和文化内涵----读《明代政争探源》, 《广东社会科学》, 1992年第二 期。(与陈春声合作)14. 经济史研究的科学化追求与人文关怀--读《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 《历 史研究》, 1994年第5期。(与郑振满合作)15. 开放的历史及其现代启示——读《华南丝区:地方历史的变迁与世界体系理论》, 《农村经济与社会 》, 1988年第五期。16. 理解传统中国“经济”应重视典章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二期。(与陈春声合作)17. 历史学本位的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 中国历史学年鉴1997,三联书店,1998年。(与陈春声合作)18. 牛津与中国研究, 东方文化, 1996年第2期。19. 评沈清松《创造性的对比与第三条路的探索》, 载周英雄、陈其南编《文化中国:理念与实践》,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1994年出版。20. 评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 《东方文化》,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1993第二期 。21. 尚余孤瘦雪霜姿--汤明遂传略, 汤明燧文集,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与陈春声、戴和合作)22. 社会主义与对外开放(笔谈), 开放时代, 1988年第一期。23. 数字化时代的历史学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2000.13,14期。24. 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培养现代学术意识, 《改革与实践》,中山大学教务处编,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与陈春声合作)25. 寻找香港文化的根源(从历史中寻找“香港文化”), 明报月刊, 1997年1月号。与程美宝合作)26. 应重视传统农业发展的社会空间,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4年第1期。9与陈春声合作)27. 一份神诞活动的通告,《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四期,1996.7.28. 对《珠江三角洲田野考察介绍》的几点补充,《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七期,1997。附:答陈泽泓先生,《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十期,1998。29. 简介《许舒博士所藏张声和家族文书》,《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八期,1997。30. 征求解读一张地契,《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十期,1998。31. 文化建设必须以学术与教育为本,《岭南学术论坛》2004年第四期。32. 《区域、结构、秩序——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特约评论人语,《文史哲》,2007年第五期。

一、主要论文1.《〈唐钞文选集注〉陆机诗注的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第8期;2.《孔融〈杂诗·其一〉作于光和三年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1期;3.《胡须:魏晋“英雄”权力意志异化的象征符号(上)》,《语文知识》2007年第1期;4.《胡须:魏晋“英雄”权力意志异化的象征符号(上)》,《语文知识》2007年第2期;5.《试论魏晋诗赋创作的韵式探索》,《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6.《边让考论》,《古代文献的考证与诠释——海峡两岸古典文献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7.《一部“老而更成”的杜诗研究专著——郑文教授〈杜诗檠诂〉评介》,《图书与情报》2006年第5期;8.《文子与道家的文艺思想》,《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9.《陆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10.《刘邵与古典“英雄”概念的基本内涵》,《光明日报》2006年6月2日“文学遗产”栏目;11.《〈语林〉与〈世说新语〉“捉刀”条考论》,《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12.《两汉王朝政治中的宗庙祭祀与孔子崇拜》,《儒教文化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韩国成均馆大学2004版;13.《试论魏晋诗赋的骈偶化》,《文选与文选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雄”传记——试论王粲〈英雄记〉》,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15.《“英雄”价值观念与曹操的家族文化教育》,《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16.《从陆机诗赋论看其诗学赋学价值—兼论诗赋研究的思维模式与方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17.《子建尘埃与魏晋文化创造》,《海峡两岸历史文学与历史文学创作论文集》,台湾佛光大学出版社2002版;18.《题材选择与魏晋诗赋演进》,《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19.《至慎与佯狂——阮籍人格之“谜”试解》,《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20.《古今〈虬髯客传〉研究反思》,《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21.《文选音乐赋发微》,《文选学新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22.《文选音乐赋创作程式与美学思想发微》,《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23.《嵇康兄弟之谜与兄弟关系考辨》,转载于《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11期;24.《不无危苦之辞,为以悲哀为主——试论庾信后期的文学理论主张》,转载于《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11期;25.《从音乐意象看魏晋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26.《阮籍真的是癫狂证患者吗?——与刘康德先生商榷》,《社科纵横》1995年第2期。27.《论〈咏怀·其一〉对阮籍〈咏怀〉诗的范式意义》,《诗赋论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8.《走向文化反思的逻辑起点——从庾信看由南入北文士的文化幻灭感》,《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29.《从音乐意象看音乐与阮籍的文学创作关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30.《关于〈论魏晋六朝作家“文心”与“人心”的分裂〉一文若干错误的订正》,《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专辑;31.《从庾信看北朝后期文人的“节操”问题》,《兰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32.《意象密合的构成方式——庾信艺术新论之一》,《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专辑;33.《庾信〈枯树赋〉写作年代考辨——与沈家庄同志商榷》,《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专辑。二、独著或参与著作1.《魏晋文化与文学论考》,33万6千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执行主编《两岸文化星系》大型系列丛书,收入《“英雄”文化与魏晋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幼学琼林助读》,(上、下册),45万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陇上画师张维垣》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撰写《中国历代乐府诗精品鉴赏》北朝乐府10余万字,北京广播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6.撰写赵泰靖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评析魏晋南北朝部分10余万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三、主持或参与项目1.主持《“英雄”文化与先唐小说关系研究》,国家教育部项目;2.主持《陆机集校笺》,国家古委会项目;3.主持《魏晋文化与文学》省教委项目;4.主持《陆机研究》,省社科项目;5.参加赵逵夫教授主持国家教育部项目《唐前诗赋探微》、西北师大科技创新项目《先秦文论全编》、《两汉赋评注》、《魏晋南北朝赋评注》等项目。四、获奖1.《从音乐意象看音乐与阮籍的文学创作关系》,获甘肃省社科奖;2.《幼学琼林助读》获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奖;3.《魏晋文化与文学》系列论文获甘肃省社科奖;4.《魏晋文化与文学论考》获甘肃省政府图书奖;5.《英雄文化与魏晋文学》获甘肃省教委社科奖;6.所主讲《魏晋南北朝文化史》获甘肃省精品课程奖。五、教学1995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教学方面,除为本科生主讲《汉魏六朝文学》、《先秦文学》外,还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魏晋南北朝诗研究》、《〈文选〉与魏晋南北朝诗学》、《汉魏六朝文学专题》、《魏晋文化与文学》、《魏晋南北朝赋》、《魏晋南北朝文化史》、《梁代文化批判》、《庾信研究》、《世说新语研究》、《唐前文言小说研究》等专业必修或选修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