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医药管理局学术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中医药管理局学术论文发表

王景洪“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陕西中医学院 1999年“优秀教师” 陕西中医学院 2004年基础课程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陕西省人民政府 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名)2003年基础课程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陕西中医学院 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名)2003年中医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三名)1998年胡锡琴《实用中药速记》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1997年 教案展评二等奖 陕西中医学院 2002年“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陕西中医学院 1998年

王景洪,男,57岁,教授,197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1980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主任。主要承担方剂学、中药学、温病学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疾病方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目前在研科研项目两项,其中一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项目。曾获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12部,代表著作有《疑难病证治》、《张学文医学求索集》、《方剂学》、《处方纲目》、《白话通解皇帝内经》。版权所有 陕西中医学院 建议使用 IE6.0 800X600 以上分辨率浏览

熊继柏是很优秀的。具体如下:

今年78岁的熊继柏是常德市石门县维新镇官坟山村人。

13岁时,熊继柏师从湘西北著名中医医师胡岱峰、陈文和及祖父熊玉田学医,16岁开始行医,在乡村行医21年,医术医德享誉湘西北。

1979年底,他以湖南省中医药师选拔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调到湖南中医学院当教师。40多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熊继柏的医术日臻精湛,著述丰硕,桃李满天下。

熊继柏已发表学术论文108篇,出版中医专著17部,其中独著《内经理论精要》一书,先后被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列为藏书。

他编著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曾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他出版个人临床专著《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

熊继柏荣誉称号

2017年6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熊继柏“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2020年4月,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要求,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表彰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的决定》,给予其记大功奖励。

以上资料参考 百度百科—熊继柏

1976年生,山西临县人 1999年山西中医学院针灸专业毕业,同年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参加工作,后于贵阳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脑病中心副主任,山西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脑病重点专科建设秘书长、《医药新知》杂志特邀编委、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10余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20余篇,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组织申报20余项科研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针药结合治疗颅脑重症多器管功能衰竭,中风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胃肠功能紊乱、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及中风偏瘫、失语、吞咽障碍、失眠、眩晕、癫痫等脑科疾患。 近三年发表论文 题名 作者 作者单位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水肿57例 王卫强; 蔡丽梅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 光明中医 2010-12-20 放血配合拔罐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0例 王卫强; 蔡丽梅; 李丽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中国民间疗法 2010-12-28 穴位埋线治疗面肌痉挛34例 韦玲; 王卫强; 李蕾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山西中医 2010-12-15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患者肢体水肿41例 王卫强; 蔡丽梅; 刘越清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 光明中医 2011-01-20 火针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43例 王霞; 王卫强 山西太钢总医院针灸科;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光明中医 2011-04-20 吊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面瘫痉挛 王卫强; 韦玲; 张捷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期刊】中国民间疗法 2010-03-28 醒脑静合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3例 高月翠; 王卫强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 【期刊】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2-10 自拟中风肢痛汤治疗丘脑痛34例 王卫强; 杨发明; 张捷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脑病医院 【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10-08 针刀配合关节功能牵引治疗膝关节僵硬疗效观察 王卫强; 麦志明; 曾顺军; 黎卫周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省阳山县中医院 【期刊】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7-01 建德市巩固农村血防成果措施的探讨 祝太平; 王卫强; 严琴; 王佳 浙江省建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期刊】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01-20 耳针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王卫强; 罗小光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医院 【期刊】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9-04-15 建德市两疟疾爆发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祝太平; 邵秀萍; 王卫强; 王佳 浙江省建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期刊】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11-20 梅花针配合井穴放血治疗丘脑痛疗效观察 王卫强; 蔡丽梅; 韦玲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脑病医院针灸科 【期刊】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12-15 综合方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 王卫强; 李丽; 刘越清; 冀来喜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脑病医院针灸科 【期刊】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01-15

中医药管理杂志投稿

中医药管理杂志的录取率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审,第二阶段是终审。初审主要是对投稿文章的基本要求进行筛选,比如是否符合杂志的主题、稿件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等等。初审通过的稿件进入终审阶段,此时主要是对稿件的学术水平、研究价值、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严格评估。最终录取率取决于稿件数量和质量,通常录取率在10%左右。为了提高投稿成功率,作者需要深入研究杂志的主题和要求,严格掌握投稿规范和技巧。

中医药管理杂志是一本权威的中医药管理领域的专业期刊,其涵盖的论文和报道涉及中医药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中药资源开发、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医药临床应用、中药市场监管等。该杂志的刊登标准较高,稿件需要在学术水平、研究贡献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审核严格。因此,中医药管理杂志的录取率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只有在文章的研究内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论证等方面表现优秀,方有机会被该杂志录用,并且审稿意见可以及时被作者修改和落实。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中医药管理杂志发表论文

来自万方的数据,很多杂志没有官网,都是直接投邮箱的,或者是邮寄。

先看一下是那个论文网,然后去看一下收录状态,对比你拿到的通知书上写的时间,大概可以知道收录时间。但是这个时间只能是大概的,并且有时候也会存在期刊先后顺序有差异的问题,但是总体仍然保持平稳。

中医药管理杂志是一本权威的中医药管理领域的专业期刊,其涵盖的论文和报道涉及中医药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中药资源开发、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医药临床应用、中药市场监管等。该杂志的刊登标准较高,稿件需要在学术水平、研究贡献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审核严格。因此,中医药管理杂志的录取率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只有在文章的研究内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论证等方面表现优秀,方有机会被该杂志录用,并且审稿意见可以及时被作者修改和落实。

投稿方式有两种,一是作者在网上自己找邮箱投稿,虽说网上投稿比较便宜,但是风险是比较大的,现在信息时代网络也多,而且审核过程中很难联系到人的,选择邮箱投稿的作者一定要小心了。二是选择论文发表平台投稿(我就是做这个的重庆橄榄果,可以问我),很多作者因为保险所以都会选择论文发表机构,费用上肯定是要比网上贵些,但是编辑与杂志社都有联系,可以根据作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发表的刊物投稿。在发表过程中作者可以随时联系编辑,可以了解论文发表的状况

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期刊投稿

好录用。中医药管理杂志投稿比较容易,专家指出的意见也是很中肯详细的,对文章的修改帮助很大,修改一次就会被录用,审稿态度认真。

1 征稿内容涉及中医药的专论、综述、论著(包括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有实验过程及创新数据的论文)、技术交流、知识介绍和中外信息、针灸推拿、中药方剂、中西医结合等领域的文章,并优先刊登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2 文稿要求2.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可读性和可借鉴性。要有一定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可靠。2.2 论著、综述、讲座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一般不超6 000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一般不超过1 000字。来稿要求字迹清楚、书写规范,对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字母大小写、正斜体等均应予注明。文稿中所用数字以阿拉伯数字为主。病例介绍要写清患者性别、年龄、初诊日期、主诉、病史、现病症状、检查及化验、诊断、辨证、病机、治法、处方、药名、剂量、用法、治疗结果、按语等。3 文稿格式3.1 文题及证明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者,请予说明。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送本刊。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确认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内容。3.2 作者及单位作者署名和单位,置于题目下方。作者姓名要全部依次列出,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稿件编排过程中如须更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详细地址(××省××市、县、区××路××号)和邮政编码。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请注明通讯作者,在论文首面脚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姓名以及联系电话、E-mail地址或传真号。各类文稿均须附英文题目和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以便编制目次。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字母均大写;名的第1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文稿若有英文摘要,需将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单位的英文名、单位的英文地址,置于英文题目的下方。3.3 脚注论著、综述可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或学位,研究方向。无另定通讯作者的,加联系方式。通讯作者标注星号,写明联系方式。以上两项置于文稿首页左下端,用10字线相隔。3.4 摘要除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的文章外,均须附中文和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内容要一致。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形式使用结构式。结构式摘要主要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部分。以200字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350字。3.5 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MeSH)词表中选用规范用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词汇以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编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为准。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数目一般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无摘要的文稿,只需标注中文关键词,关键词置于正文之前;附中英文摘要的文稿须中英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置于中文摘要下方;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词相对应,置于英文摘要下方。3.6 文章层次文中标题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例如:1…,2…,2.1…,2.1.1…,一律左顶格。一、二级标题后的正文另起,缩进2字。三级标题后空1字接正文。层次与序号写法如下:△△△△△△(黑体)(居中)1 △△△△△(黑体)(正文另起行)1.1 △△△△△ (楷体)(正文另起行)1.1.1 △△△△△(宋体)(空一格接排)夹在段落内连排的序号用1)2)3)4)5)……3.7 材料与仪器应写明型号、等级等,后用括号写明生产单位,例如:牛血清白蛋白(生化试剂,Sigma);润洁滴眼露(生产批号,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5890A型气相色谱仪(惠普)。3.8 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必要时注明商品名,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3.9 计量单位、统计符号、缩略语3.9.1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根据有关规定,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 Hg),但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mm 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mm Hg=0.133kPa)。3.9.2统计学符号 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如做统计学处理请务必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按国家标准GB3358-82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3.9.3常用符号及名词缩略语 静脉注射iv,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口服po,饭前ac,饭后pc,每日1次qd,每晚1次qu,每4小时1次q4h,每日2次bid,每日3次tid,每日4次qid,灌胃ig,滴/每分gtt/min,1秒1s,2分钟2min,5周5wk,4天4d,7岁7a,摩尔/每升mol/L,千帕kPa(压力),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小板计数BPC,血红蛋白Hb,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红素IBI,总蛋白TP,白蛋白AL,球蛋白G,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尿蛋白UTP,尿糖US,单位u,国际单位IU,重量wt,容量vol。缩略语在文中应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中文全称,然后在其后括号内注明中文缩略语、英文全称及英文缩略语,三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熟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3.10 数字3.10.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数表示,如公元前8世纪,1994年不宜写成94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等。小时用“h”表示,分钟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格,如“7869.34”应写成“7 869.34”,“7.86934”应写成“7.869 34”。序数词和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3.10.2参数和偏差范围 1)数值范围:表示范围用“~”不用“-”,五至十写成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3~8×103可写成(3~8)×103,但不能写成3~8×103;2)百分数范围:20%~30%不能写成20~30%或60%至70%,(30±5)%不能写成30±5%;3)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mA不必写成1.5 mA ~3.6mA;4)偏差范围:如(25±1)℃不能写成25±1℃;5)长度单位的数值表示方法: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mm×20mm×30mm,不能写成40×20×30mm,也不能写成40×20×30mm3。3.10.3有效数字数的修约不能用纯数学的四舍五入法,应按以下口诀修约:4舍6入5看右,5右有数便进1(3.7502→3.8),5右为0看左方,左为奇数要进1(3.7500→3.8),左为偶数(包括0)全舍去(3.6500→3.6,3.0500→3.0),且要一次修完毕。数值的修约应执行国家标准GB3101-93附录B的规定,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齐,奇进偶不进”。3.11 图片表格凡用文字能够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强调或摘述其主要发现。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线表,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表身不用纵线,表中上下行数字对齐(有小数点的则以小数点对齐)。一组数字中有±号者,则±号上下对齐。表的两侧各空一格。一篇文章中,表格应控制在3~5个,附在正文内,采用“三线式”,表格均应有简要的表题,其内容不可与文字有差异。表内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等),以简练文字写在表的下方,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在正文中标示。即使只有1张表,也须标示“表1”。表中量的名称和单位名称应是量的名称(或其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加一斜线的方式表示。例如:波长/nm,表示以nm为单位的波长;长度/m或i/m,表示以m为单位的长度。量的符号用斜体。表内参数的单位应尽量相同,放在表的右上方;如各栏参数的单位不同,则放在各栏的表头内。均值±标准差,用(x±s)表示,置于表题后的括号内。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1位。统计学处理结果统一用*、△、▲、□、■表示P<0.05;**、△△、▲▲、□□、■■表示P<0.01,P为大写,斜体。3.12 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以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论著类不少于15条,近三年的文献不少于50%;综述类不少于20条,近三年的文献不少于70%;经验交流及病例报告不少于5条,近三年的文献不少于40%),文中参考文献角码按照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在文中相应处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小方括号注明如[5]。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4 授学分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发[2006]63号”《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中医药继续教育登记办法》的通知附件:“三、中医药继续教育学计算方法”第(二)项第5 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按刊物级别授予学分”之规定,凡在《世界中医药》刊登文章第一至第三作者分别授予6、5、4学分(余类推)。如需学分,请与《世界中医药》编辑部联系。5 注意事项5.1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5.2 来稿请附作者工作单位、详细地址、邮编和联系电话。5.3 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请勿汇个人收,否则本单位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5.5本刊拥有所刊登稿件的版权,包括电子媒体。欢迎用电子邮件投稿。切勿一稿两投。因条件所限,凡投寄本刊的稿件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和删节;如不愿删改者,免投本刊。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50元【汇款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16室 (邮编:100101)《世界中医药》编辑部收】。

衡阳中医药学术论文发表

中医针灸的论文发表的普刊为你列举以下几个:

1.针灸临床

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并可根据广大读者需要随时增设栏目。为从事中医临床、针灸临床及科研、教学人员及中医针灸学员、广大中医针灸临床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实用刊物。

2.上海针灸

《上海针灸杂志》(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上海市针灸学会主办,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

3.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原名《江苏中医》、《江苏中医杂志》)创刊于1956年,是全国创刊时间最早的中医药期刊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的通报类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文革”的原因,被迫于1966年停刊。在党的十一届三...

4.中华针灸电子

《中华针灸电子》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国家级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5.现代中医临床

《现代中医临床》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主编为中国中医界学术权威王永炎院士。办刊宗旨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宣传中医药临...

《中医药导报》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与“湖南省一级期刊”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编:袁长津ISSN:1672-951XCN:43-1446/R投稿邮箱审稿大概一个月左右,现在投的话估计到明年上半年了,可以加qq2109928441胡编辑详细咨询下。

普刊:《国际临床医学》《国际医药探索》《光明中医》《当代医学》《《当代医药论丛》《名医》《医药卫生》以上都可以发中医针灸论文

雷衍凡:教授、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肿瘤、风湿、类风湿的放射治疗,全国知名放疗专家。曾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一院放疗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现为湖南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是湖南省放射治疗恶性肿瘤创始人,湖南省最先建立肿瘤科开展综合治疗恶性肿瘤四位成员之一,也是全国和湖南近距离放疗高剂量率遥控后装取代镭疗的创始人和普及者,曾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国内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袁长津:教授、主任医师,湖南省知名中医专家、湖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及学术研究40年,曾担任湖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14年,其间仍然坚持定期坐诊、潜心治学,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药导报》主编、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2006年被湖南省人事厅、卫生厅评定授予“湖南省名中医”称号。主要研究方向:近代中医名家学术经验研究,各种疑难肿瘤、重症感染、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低、长期高烧不退等疑难杂病及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医养生及亚健康防治研究。曾主持参与国家和省级中药类科研课题多项;获科研进步奖等3项,其中1项为国家科技部861课题并获部级一等奖。已出版著作5部,发表中医学术论文20余篇。万齐富:教授、主任医师, 湖南省内知名的外科专家、医院四病区主任、外科专家。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曾任湖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大外科主任。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经验。能全面开展各种胸外手术。1987 年始在临床开展了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心脏跳动间隔缺损修补术、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外科手术,尤其擅长颈段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肺叶切除、纵隔肿瘤切除等普胸手术。胸肋 V 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矫正胸廓畸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后在国内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多次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巫爱华:教授、主任医师,知名肿瘤专家、中国放疗协会会员、医院三病区主任。1976 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近30 年,曾在省肿瘤医院工作多年,有着治疗肿瘤临床丰富经验,对肿瘤多发病、常见病能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对头颅部肿瘤、鼻烟癌、上颌窦癌、舌癌、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并取得非常满意效果。1998 年应邀参加广州中山学院肿瘤医院全国鼻烟癌治疗研究,2002年参加全国中国与法国合作乳腺癌治疗进展研究。李荣兴: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曾在北京中医学院附院,青海学院附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门诊部及外宾诊治中心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国医馆肿瘤、肾病治疗中心等单位工作,曾任中医科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职,曾去日本等国进行讲学和医疗活动。从事中医临床40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治肿瘤、肾病、心脑血管病、肠胃病等多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发表论文等十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医学核心刊物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杨能文:教授、主任医师,省内知名的耳鼻喉诊疗权威。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外科专家,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曾在省肿瘤医院工作多年。专业从事肿瘤临床医疗工作三十余年,接诊肿瘤患者数万例,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经验,外科医疗技术精湛,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对头、颈部肿瘤的诊疗技术造诣深厚,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先后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多次受邀参加全国肿瘤学术交流会议。申国华:教授、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省内知名外科专家。毕业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曾在湖南医科大学进修工作五年,担任过多年援外专家。曾任湘西自治州二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益阳市三医院外科主任,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长期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擅长肿瘤外科、基础外科、肝胆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及胸外科等病症的外科治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