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每年发表两篇专业论文

发布时间:

每年发表两篇专业论文

当然都算啊。一年发三篇,五篇,也是都算的啊。

河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硕士研究生专业是新闻与传播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四年制本科专业6个: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编辑出版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如下:一.学科简介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迄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最早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为原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目前,中国的广播电视传播与技术改革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广播电视在世界各国的落地与扩展,我国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广播电视编辑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广播电视以及相关行业特别需要经过高校专业培养的广播电视高级编导人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研究方向以培养优秀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技能为宗旨,集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在职研究生、传播学、编辑学、广告学以及广播电视专业优秀的教师团队,将以广播电视基础理论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热爱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具有扎实的广播电视编导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广播电视编辑策划实践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优秀广电编导专业人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节目策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广播电视编导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广电影视编辑基本理论及先进的影视数字化制作技术,能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和宣传文化部门、网络影视营运公司、高等院校广播电视专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影视创作与制作、影视摄像、音响设计与音响导演、广播电视作品撰稿、大型活动影视编辑、创意、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高级复合型人才。三.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一年半时间学习硕士学位课程,通过考试。一年半从事科学研究,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五、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新闻与传播学理论与前沿、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专业课: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辑制作、影视文化与影视精品研究、广播电视艺术概论专业方向课: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音乐研究、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专业选修课:新媒体传播研究、数字编辑研究、河南文化产业研究、公共关系学研究 考查、跨文化传播研究补修课: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文化学六、学位论文一、二年级分别撰写学年论文各一篇。 第二年即开始在导师的帮助下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准备资料。 第三年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答辩。七、教学与科研实践一、二年级每年参加一次科研实践,(含学术会议,学术考察、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每年安排两个月左右。三年级进行教学实习两周。每次实践或实习结束后,要求有详细的实习报告和成果记录。八、培养方法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导师指定必读书目,并提出研究课题。在职研究生除努力学习所定必修选课外,尽量扩大阅读面,了解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完成若干小型专题研究。 2.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多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并联系有关新闻出版等相关单位进行联合培养。 3.加强选题策划、创意能力和论文写作训练,每年至少撰写论文一篇,力争发表。三年至少发表两篇论文。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间隔发表和在不同期刊上发表比较好哦论文发表咨询 点我头像找到我

发表专业论文两篇

你应该这样做:1。先做选择,决定好报考哪所学校的什么专业,然后询问确定自考生报考的详细要求。要注意各所学校报考的要求有差异。2。核心期刊发表是指:你要至少有两篇文章发表在你所报考专业方向相关的期刊上,并且要求是核心期刊。一般来说省级核心期刊就可以了,国家核心期刊没有必要。3。报名的时候,可能你还要准备好那两篇已经发表论文的期刊整本原件和复印件以供审查。4。但愿可以帮到你,祝你成功!

<strong>可以,自己发表的是不算抄袭的。</strong><br>重复率只是一个机械的指标,认定是否抄袭还是要学位委员会最终审定的,只要是自己的文章就没事。<br>博士论文是由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它要求作者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能够把握和驾驭的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由此可见,这就对作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它要求作者必须在本学科的专业领域具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并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还要具有相当水平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为在学科领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因而,较之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SSCI与SSCI是不一样的,而且也需要结合你的专业。有些专业比较容易发。如果是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这样的,再发两篇也不行啊。更好的衡量标准反而是发表的刊物及影响因子在自己学校(至少你也得是985才能去985)属于那种TOP5的吧。周围同学都能搞定的,你也搞定这没用。周围同学搞不定你能发就可以。总之,学术圈也是物以稀为贵。

不可以。发表论文两篇需要看发表的是一个水平达到何种级别的论文。申请博士最少也要有两个核心期刊论文,并且完成了博士课程考核和学位论文工作才可以,拿两篇省级期刊去申请博士,有很大的可能就是被同样申请的给比下去了。

发表等两篇专业论文

不受限,同等学力是指自考本科生或者专科毕业工作满两年的考生,所以你不受此限制。既然决定考研了,就一定要坚持,必须选好学校选好专业,且不要轻易变改。祝你成功!

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

法学核心期刊————实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 不是一般的杂志 ——————————其实说白了就是歧视 就是告诉你 不要报了···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 你知道是什么概念吗???一个普通教授一学期估计也就两三片核心期刊的论文!!!

行了吧,你们别考了,根本发不了。。。。你考什么靠

每年发表70篇论文

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得到批准,其中2004年获得批准的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2005年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2008年获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01-2004年每年参与和主持的863、973项目均在2项以上。直接进入本院的横向项目平均每年在15项左右。2003年,本院共有2个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分别是陶澍教授牵头的“重金属形态的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生态效应”以及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另有蔡运龙教授牵头的“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途径”获该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许学工教授参与的(排名第四)“渤海西南岸滨海油区环境演变卫星监测及预测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环境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两方面的科研经费接近。2001- 2007年,无论是横向经费还是纵向经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8年度全院科研经费总额达到4500万元。近年来,学院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方精云院士曾在Science上一年内连续发表2篇论文。2006年全院在SCI和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篇。

我觉得这个有点不符合常理,因为SCI论文是非常难发表的,这位博导竟然能发60多篇确实非常厉害。

这主要是因为他发表的六十多篇SCI论文,其中有20篇论文是属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剩余的都是属于第二作者或者其他的称呼。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只有30%多的论文,他参与了全程的研究和发表工作。这样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六十多篇论文全部都是属于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话,那么普通人根本就难以完成。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网友的争议,以及它是如何完成的。

第一,他的作品数量的确是非常夸张的。现在这里跟大家科普一下,一般情况下,一个研究生都发表不了一篇SCI论文。对于博士生的要求,也只是在自己的全部学习生涯当中,发布两篇类似的论文。而他在博士毕业之后,短短的五年时间就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样的数字是极为夸张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想要发表一篇都难以登天。

第二,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的成就?在本科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并不是非常好,是一个普通的211大学,但是在硕士的时候,她就已经考取了985大学,然后又出国深造,在国外的爱丁堡大学完成了博士生毕业。同时在童年就完成了博士后的论文指导工作,回到国内就进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在两年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并且成为了副教授。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悍的,做出这样的成就也是情有可原。

第三,如何看待网友的质疑?网友的质疑主要有两点,第一个就在于他二十多篇的论文都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参与,这说明他参与了绝大多数的研究和后期的发表工作。而且有一些专业人士在调查的时候,也发现他有很多的论文,其实并不具备太大的含金量,存在着注水的成分。

我觉得不符合常理,因为写60多篇论文要花很多时间,而博导平时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根本没这么多时间写论文。

每年发表7篇论文

高校人才工作直接决定高校的发展方向和整合人力资源的能力。人才评价是高校人才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但是现下一些高校的高校人才评价存在着弊端,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从职称评定看高校人才评价的弊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从职称评定看高校人才评价的弊端全文如下:

摘要 :高校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在职称评定中存在“唯学历”、“唯外语”、“唯计算机”、“唯论文”的“一刀切”现象,我们应采取代表作匿名评审,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职称评定应该“双轨制”,评“教学型教授”和“研究型教授”,用人要重公论,重程序,重技术手段,决策模型可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关键词: 职称评定;人才评价

一、科学评价高校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

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高校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它每年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也在社会创新、政府决策及和谐社会的的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近5年来,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三大奖占全国总数的比例都超过了50%,高校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占全国总数的比例超过了80%。高校是生产力的推动机,是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留住人才、管好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珍惜人才,不要让让人才无谓的耗费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无用功。科学评价高校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职称评定是人才的激励机制,而不是人才的评价

标准。高职称不能等同于高管理能力,高职

称不能等同于高科研能力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改善了人才队伍的结构,它使得职称低的老师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一个上升的空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职称评定慢慢的变味了,拿职称来衡量人是当今社会公认的潜规则,职称评定意味着什么?在高校教师看来,它关系到待遇、关系到脸面、关系到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的认可度。职称与工资、奖金挂钩,不同的职称有着不同的岗位津贴。当然,现在评聘是分开了,有正教授的职称,单位不一定聘你当正教授,但被聘为正教授的一定具有正教授的职称。人们错误的把职称评定定位于人才评价,通常认为:高职称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比低职称的教师要高。如果你没有正教授职称,哪怕你能力再强都难有出头之日,难以获得认可。

职称常常和某些硬指标挂钩。例如:某高校的各个学院需要提拔院长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为正教授,结果有2个学院在愿意且能够当院长的人选中没有正教授,于是就对全市招聘,最终其中一个学院从外单位“空降”了一个院长来,另一个学院直到现在都没招聘到,院长一职就这么一直空缺着,这样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基本工作。再比如:副教授申报正教授的评审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科研课题,而申报科研课题的审批条件之一是必须有正教授挂名,如果你在一个有很多正教授的成熟学科还好说,可以搭顺风车,请其他正教授挂名,但如果你在一个新兴的没有正教授的学科,那就难办了,这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没有解的怪圈,永远没有科研课题,就永远没资格评正教授。高职称=高管理能力吗?高职称=高科研能力吗?笔者认为不能完全画等号,因为职称只是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应该成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我们应早日走出这个误区,更何况我们的职称评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三、目前高校职称评定的弊端

(一)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学历大战

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学历大战,以一个研究生毕业后分到高校任教的年轻教师为例,他必须继续一边工作,一边功读博士,如果不读博士的话,那么他连副教授都可能评不上,原因是现在大学里拥有副教授的人是最多的,已经没有多余指标,除非前面有退休的,但如果前面没有退休的,那这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读博士,湖北省职称评定文件规定,博士毕业后,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讲师职务工作二年以上,其他条件达到,可以直接转成副教授,而不用参加繁琐的评审。虽然在《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中对于评审正教授一职,没有硬性规定必须是博士毕业,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高校已经规定,没有博士毕业就不能评正教授,有的甚至规定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不能评正教授。所以,几乎所有分来的研究生,他们都在忙着考博士、读博士,他们正处在结婚生子的年龄,课程对他们来说也是新备,还要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量,再加上读博士,这简直就是不堪承受之重。

(二)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论文数量之战、论文等级之战

在职称评议、评审中普遍存在发表论文越多,那么他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就越高的认识倾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中规定:评审正教授一职需要: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专业课教师十五篇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十三篇以上,其中,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专业课教师六篇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五篇以上,随着竞争的加剧,水涨船高,发表的论文数及刊物级别远远不止这么多,使职称评定走入了以数量代替质量、以形式代替内容的误区。有的学校要求必须是重要期刊,有的专业重要期刊还有几个,而有的专业重要期刊就只有一本,千军万马都要过这个独木桥,为了能发文章,花费上万元买版面,还要另花上万元打点编辑,这就造成了某些学科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刊物级别与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没有绝对的关系,所谓核心期刊,是依据国家《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的,它只能反映出某学科的文献在数量上的分布特点,指导文献采购,而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质量和水平,当然有的也对它的影响因子、立即指数、载文量、引文数量、被引频次、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等数量指标进行了修正,但期刊中所载论文的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质量指标却难以得到体现。有的学校过分地强调三大检索系统的地位,把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作为一个分值很大的量化指标,所谓的三大检索系统其实是属于商业性的数据库,其收录的原则是依据客户的需要,当然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文献有的具有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同时,也不能否定没有被其收录的文献就没有价值和水平。没评上正教授的教师拼命写论文,增加筹码以便评上,而评上了正教授的,每年也得拼命写论文,以便完成科研任务。

以某高校为例,如果评上了正教授,那么该教授每年必须完成55分的科研分,学校规定,发一篇论文算8分,那么该教授每年必须发表7篇论文,除非他还有其他科研课题。凡是重大理论问题或科技项目都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在这期间不可能发表很多论文,例如袁隆平就只发明了杂交水稻,爱因斯坦只发明了相对论等。有的论文是学生写的,却要挂上老师的名字,学生图的是借老师的名好发表些,老师图的是完成科研工作量,这直接导致了学术腐败,很多教师是为写论文而写论文,制造了大量的学术垃圾,治学态度很浮躁。

(三)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公共关系之战,投票表决不一定公平

某高校的职称评定是这样的,先由校职称评定领导小组投票表决,通过了的人再报到省里面去评,这种很多人接受且看起来公平的方法,实质上掩盖了一种不公平,有的人活动能力强,善于公关,请客送礼,拉拢了很多评委。现在有些大学是由原来几所学院合并而来的,有的评委就投自己原校区的熟人的票,有时各个评委之间的决策行为又会产生相互影响的情况,所以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公共关系之战,投票表决不一定公平。

(四)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计算机、英语之战

现在职称评定中计算机和英语过关成了一个硬指标,有的教师只在自己读书时学过,工作中根本用不到,也就忘了大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要用其长,容其短,更何况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强求一个人什么都行,计算机、英语不过关,不能代表那个老师的学术水平差,有的老师把精力用在了专业研究上而忽视了计算机、英语的学习。

四、不合理的职称系列设置导致高校大批优秀实验人

才流失,是我国只重视理论,轻视动手实践的根源

高校的职称设有:教师系列、实验系列、图书系列、研究系列等,其中只有实验系列是副高为最高职称(高级实验师为副高职称),没有正高职称,因此,教师纷纷认为做实验工作低人一等,实验人员不安心本质工作。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光靠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要脚踏实地的苦干才行。现在我们国家说起来要重视实验工作,说起来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都是喊口号,没有落到实处。领导热衷于购买一些先进的仪器,这样别人参观的时候好看一些,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时,学校也喜欢让他们参观实验室,这样可以少汇报一点工作,时间好混一点。其实,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有了优秀的实验人才,才能确定实验室怎样建才合理,仪器设备如何配置才最优化,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却不是这样,实验系列由于没有高级职称,广大实验人员感到前途渺茫而纷纷转岗,难道实验系列设一个正高就那么难吗?

另一方面,国家有规定,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主任一职必须由正高职称的人担当,而实验系列没有正高职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了满足这个要求,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主任都有教师系列的来兼任,而那个正教授,他还有他的工作,他又不坐班,在实验室看都看不到他,正真做事的还是实验人员,这就形成了有权的无责,有责的无权,严重挫伤了实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这样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写实验室建设方案时,这对于正教授来说是最不起眼的小事,他往往不会亲力亲为,而实验人员也觉得这也不该我负责,也敷衍了事,这就给我国实验室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重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是光喊一句口号,人事部门要把实验系列增加正高级实验师,这件事才算落到了实处。

五、建立正确的人才评价观

高校人才评价,不能只“唯学历”、“唯外语”、“唯计算机”、“唯职称”,不搞“一刀切”,我们应全面科学的衡量一个人,要看他是否“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评职称时,不管他论文发表没,只需他提供几篇代表作,匿名让同行的专家评议打分。我们可以推广江西理工大学的做法,职称评定“双轨制”,可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评“教学型教授”和“研究型教授”。用人要扩大民主,重公论,重程序,重技术手段,决策模型可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反对长官意志和主观臆断,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发良. 当前高校人才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4,(09)

[2] 粟湘福, 魏风劲.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本质功能[J]. 教师教育研究 , 2006,(04)

[3] 张正峰. 试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方法的数量化技术化倾向 [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07)

[4] 崔金奇. 试论职称评定与高校人才资源开发[J]. 经济师,2005,(02)

[5]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2008,(06)

出版著作

贝尔纳20岁就开始发表论文,30岁以后每年平均发表7篇论文,进人晚年,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多达10篇左右,他撰写的科学学著作还有《十九世纪的科学与工业》(1953)、《历史上的科学》(1954)、《必然的自由》、《没有战争的世界》1958、《科学与社会》、《宇宙、肉体、恶魔》、《人的延伸》等等。

研究转向

转向的历史与社会语境

贝尔纳出生在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 他一生目睹了世界大战的毁灭,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惨状, 而这一切都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展在十八世纪后期就联系着正在兴起的工业、政治改革和开明的神学, 工业革命就此悄然兴起。工业革命最初是以机器代替人力开始的, 正是在蒸汽机出现后, 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和机械制造业才很快繁荣起来, 使工业革命走上了快车道。工业革命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对封建经济的彻底胜利, 树立了西方国家政治和经济的自由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加快了现代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 从而为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展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 世纪70 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方经济发展变得异常迅猛。到19世纪末, 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西方经济已真正成为全球范围的活动, 新市场、新技术以及海外贸易和投资都在朝着世界性的市场经济发展。然而与此对照的则是在工业地区的压抑和罪恶中显示出来的科学技术应用的显著后果。工人用自己的血汗增加了资本的利润, 换来的却是贫富的严重分化, 社会的强烈不平等。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 对工人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和压榨。缺乏照顾的儿童和失业工人流浪在街头, 成为工业化中兴起的现代城市一景。同时, 霸权式的掠夺和统治开始触及全球, 世界范围内的争夺预示着即将到来的20 世纪将是一个不平静的世纪。正是在这十九、二十世纪, 科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令人深深遗憾和恐惧的是, 科学亦成为改进战争技术和相互残杀的工具。“科学和科学家, 第一次在历史上直接地并公然地牵涉到这时期的经济、工业和军事上的主要发展”。这一切使人们对科学的估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就连科学家自己的思想也陷于巨大的混乱。贝尔纳曾感慨到:无怪乎科学家们也越来越不相信科学发展本身会自然而然地使世界变得好一点了。

1931 年前后, 世界变得更加混乱。英国工党政府倒台, 清教新政府组成。意大利墨索里尼已经掌权,德国希特勒上台, 法西斯抬头。一时间, 似乎只有在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进行选择, 何去何从令人彷徨。实际上, 在欧洲19 世纪90 年代, 在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内部就已经形成了一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进化论的基本看法。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支持和强化了这种理论, 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看法详细地说明了从过去的人类文明到具有明显优越性的更高社会经济存在的王国———共产主义社会的各个阶段。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这种历史的线性动态发展不可避免地随着社会经济组织的过渡而向前发展。以此看法为主导意识的科学性倾向, 给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阐释加上一个明显的印象:“科学性的思想使我们得知演进的下个阶段将从竞争转向合作。并且在那儿对于人而言, 演化不再是盲目的。”它从理论上确认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社会经济进化当中的一个暂时的形态。那么这下一个阶段无疑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恰逢此时, 1931 年7 月初的第一个星期六的上午, 在英国伦敦南肯新顿科学博物馆演讲大厅进行了第二届国际科学技术史大会最特别的一场会议, 苏联代表在那里作了一个特别报告。他们的观点使出席会议的大多数科学家感到稀奇和震动, 也在贝尔纳等一些科学家的内心中产生一种激荡, 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 促使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不再是遍及全球的制度了, 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基本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也完全不同了。这是人类第一次自觉地努力设计自己的社会活动的框架, 其基本原则就是利用科学和技术直接为人类造福。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不久, 1920 年列宁就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的宏伟蓝图, 同年, 列宁亲自领导200 多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具体的全俄电气化规划。到1931 年4 月举行苏联第一次全国科学规划会议, 大致勾画出了苏联科学家活动的舞台和前进的方向, 表明了苏维埃政权要发展科学, 规划科学, 使科学为社会建设实际需要服务的态度和决心。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不仅使全面规划和管理科学变得十分必要, 而且成为可能。整个20 世纪20 年代都是苏联科学成长的黄金时代。而由于这一影响, 英国共产党内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 接受了前苏联马克思主义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 把技术革命当成历史进步的主要手段。随着这种理性的科学态度在英国的出现, 作为历史进步活力的技术创新得到了特别的重视, 使“科学的社会关系”这一观念进一步复杂化。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就像在黑暗中的一颗闪亮的星, 引导着贝尔纳的研究转向并成为他转向后的研究模板。他的代表性巨著《科学的社会功能》也恰逢此时应运而生。

人物评价

贝尔纳是天才的科学家,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的先驱者。他在对英国科学传统进行总结继承和批判的同时, 也对整个科学与社会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考察,探究了科学的功能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了重构科学与政治的和谐, 达到科学为民谋利的目的, 他以苏联社会主义为模板, 借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了科学政治学研究, 形成了他的科学政治学思想, 凸现了研究的基本纲领。

贝尔纳同时担任了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和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主席。贝尔纳认为科学家的责任在于把握科学的社会功能, 最大限度地避免科学成为掌握在特权阶级手中的武器来剥削和压榨人民。贝尔纳一生致力于这样一个目标:让科学为民所用, 造福于人类。

贝尔纳对科学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受到了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与科学学家们的尊重与推崇。但是, 他的理论更多地表现在形式逻辑的论证上, 未能对政治调控科学提出具体模型和方案。人们一致认为,如果他不是把研究重心移到科学学领域,仍专心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那么,他本人有可能多次获得诺贝尔奖。贝尔纳也曾培养出了维尔金斯这样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因此,在《科学的社会功能》问世二十五周年时,为表纪念,英国出版了第一本科学学论文集,作者有几位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共收人15篇论文,贝尔纳一篇论文的题目是《二十五年以后》。论文主编是贝尔纳的继承者,英国伦敦大学的晶体学家米凯教授。

“学渣”与“学霸”之间可以自由转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南京工业大学,就有这样一名男生用他自己的“传奇”故事,成功上演了逆袭。他就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1级的金涵逊。他一年连续发表7篇学术论文的“耀眼”成绩,令同学们惊叹不已。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位从学渣逆袭到学霸的真实故事。

小传单改变生活轨迹

“每个学渣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学霸的种子,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去耕耘,让其生根发芽。”金涵逊告诉记者,“学渣”逆袭成“学霸”表面光鲜,大家却并不知道这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

“我最怀念的时光,正是深夜在厚学楼奋斗的青春。每天晚上在自习到12点,再翻墙从厚学楼旁边的小门出去。”金涵逊说,背着厚重的复习资料,独自走在安静的校道上,那时候虽然很辛苦,但却最难忘。

在大一时,金涵逊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参加了包括精英创业协会、爱心公益动物保护协会等各种社团来锻炼自己。“很感谢大一时充实的社团经历,通过办讲座、拉赞助等活动,锻炼了我处理事务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他笑着说,这些在后来的科研上都起到很大的帮助。不过他的学习成绩却受到很大影响,年级排名远在半数同学之后。

一张小小的传单却偶然的改变了金涵逊的生活轨迹。“在大一暑假时,我看到新东方的英语学习传单,上面GRE宣传让我很感兴趣,有了出国的想法。”他告诉记者,为了能弥补大一时落下的课程,每晚上完课后,都要自学到12点。“虽然整个过程很辛苦,高强度的复习,曾让我有消极的想法。”他说,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挺过了最难熬的时光。据记者了解,在大二时金涵逊跃居专业第二名并获得校综合一等奖、特等奖奖学金;大三时全年级第一,并且高分通过GRE、托福和上海中级口译,还获得201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

一年发表7篇论文

金涵逊对机械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学习能力强,并愿意积极参与科研,在大二上学期他被选入了学院菁英班。“我们班上每位同学都配上了最好的导师,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金涵逊告诉记者,自己的导师是学院副院长殷晨波教授,经常带上课题小组参与课题研究。

“我申报的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被推选为省级重点计划,并且获得了省政府的资助。”金涵逊告诉记者,通过对资料研究、文献检索,及在昆山三一重工的实地调查,决定对起重机再制造领域进行研究。

2013年10月金涵逊在南工大本科生论坛上获得了三等奖,期间撰写的一篇英文论文被EI检索。EI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数据库,类似中国的知网。被录入的文章都代表着权威与高质量。一般用作硕士毕业、博士毕业、评副教授、评正教授使用。作者在国际会议或者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被EI收录后,国内一些权威机构可以出具EI收录证书给作者。大三一学年期间,他通过不断地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陆续发表了7篇不同方向的论文。

钟情绿色低碳项目

“金涵逊踏实肯干富有团队协作精神,还独具绿色低碳节能的情结。”机械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付昌义告诉记者,他被同学邀请参与由法政学院学生组建的“城市绿色出行与大学生实践创新——以南京市公共自行车为例”项目中敏锐捕捉到“碳交易”这个新生的经济模式。他撰写并刊发了《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对碳交易市场影响探究》一文,还就“公共自行车锁车柱”申请了国家外观专利一项。

“金涵逊学习能力强,对科研有浓厚兴趣,并懂得在科研中学习获得科研的素质与能力,具有钻研和思索精神。”作为该项目的指导老师,法律与行政学院温晋锋教授称赞有加。文中,金涵逊经过实地调查、文件检索发现“碳交易”的引入。如何坚持低碳环保,让我国的碳排放总量降低?金涵逊有陷入了思考。

“起重机的再制造可以节能40%,节约成本60%,所以我们首先要决定是否需要再制造,是否能够再制造?”金涵逊告诉记者,自己的6篇论文就是围绕这个议题进行探讨。

“我GRE324分,托福100多分,已具备了申请常青藤名校的资格。”金涵逊自信的说,未来的规划就是想去国外攻读纳米工程方向的学位。

图书、社会分类,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类;其中,哲学当然属于社科类。而且一切宗教等很多学科,都属于哲学大类。注意:哲学当然属于社科类。如果只是书讲哲学,内容本身不属于哲学范畴,那不一定是哲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