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要花多少钱?随着企业对员工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技术人员通过撰写和发表职称论文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核心论文的发表成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核心论文的价格可以说很高,发表难度大,成功率低,困扰了无数人。一般来说,南核、北核、科技技术核心的价格都是几万。如果费用太便宜就不要相信了。很多人认为发表核心期刊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高,因此认为能不发就不发。核心期刊的发表论文价格虽然高,但其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说,南核、北核和科技技术核心的价格会更高。如果太便宜就不要相信。如果你自己发,没有一定的关系网是很难发出去的,而且很大一部分期刊杂志都是只接熟人的,而且走量,发表起来相对可靠一些,省去了很多的中间麻烦。因此,如果你想发表了一篇核心论文,就需要找一家靠谱的机构来帮你完成。那么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需要多少钱呢?国家级核心期刊的版面费,主要还是看其期刊本身的权威性。好的核心期刊一个版面费上万也有可能。一般期刊发表版面费几百上千的都有。这就要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投稿要求来定。如何判别核心论文发表的价格是否合理1、上网搜一下期刊,在都是正规期刊的前提下,一般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网上发表越贵。2、相对而言,知网收录的期刊,比其它网站收录的能贵些。3、这个是最简单的,直接询问杂志社或中介。论文发表之前,了解自身单位评定职称与发表论文的要求,阅读单位与职称协会发布的相关文件,如:中级职称,要求CNissn刊号的两篇以上的论文发表,字数不得低于4000字!当然也不是所有评职称都明确规定,就拿核心期刊发表为例,这个时候往往并不是你单位的要求,而是你的文章质量有多高,你能出多少钱给杂志社作为版面费,因此,此类发表价格十分昂贵!总之,核心论文发表的版面费相对较高,但是每本期刊的具体价格还是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找正规论文机构发表论文的价格都在1万元以上,价格太低的不要轻易相信,因为核心期刊本身版面费就高。
1、核心:国内核心(南大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版面费价格区间8000-1.3W
2、普刊:1000元——1600元/版万方:900元——1400元/版维普:700元——1100元/版龙源:400元——600元/版
(数据库通常普刊决定版面高低的主要因素)
3、学报:本科学报:4000元——7000元专科学报:3000元——5000元
学术期刊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以上只是大概市场价,具体还要看你论文的字符数、稿件质量,是否加急(插队)出刊 ...等等
【绿色软件:lunwenchuban】
如晋职称用,还要避开 电子刊号、报纸刊号、增刊、副刊、论文集,虽说这些也属于正规期刊,但是评职称不能用....
一般来说,各个刊物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所以首先你要确定要发表的刊物后才能知道价格。
省级期刊如果是代发的话价格一般是一千左右。也有的刊物只需要几百块。国家级的期刊价格一般在一千块以上,也有的特别好的期刊价格是几千块。如果是核心期刊的话,价格最起码是好几万。发表论文的时候一定不能一味的图便宜,因为有可能那个便宜的期刊根本没用,不能为你的事业做出任何贡献,白白浪费钱财。
扩展资料:
论文发表5个注意事项
1、注意时间,不要耽误里递交材料的时间。一般学术期刊从投稿到出刊再到邮递杂志到手,之间需要1-2个月的时间。杂志一般为定期出刊,但不定期截稿,部分投稿较多的杂志,截稿会比出刊时间提前2-4个月。
2、鉴别杂志,非法的期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无效。正规期刊当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系统里可以查询到,凡查询不到的,均为非法期刊。作者选择杂志的时候,应当先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查询系统里查询后再决定,以防发表论文到非法期刊上而使论文发表无效。
3、控制字符数(计空格),杂志都有版面字符要求。第一次发表论文的作者,常不了解杂志的版面要求而使文章没有通过或多花很多冤枉钱。一般杂志一个版面字符数在2200-2800字符间,如果作者文章字符太多很容易遇到高昂的版面费。
比如某杂志一个版面要求2500字符,而作者文章3000字符,多了500字符,但版面费用却要多加了一倍,需要付1.5或2个版面的费用,实在有点冤。核不通过。所以,发表论文,投稿前了解杂志的字符数要求是必要的。
4、论文写作应规范。论文要有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没有可无)等。论文内容要有论点,一些解题类,课堂备案类的文章是最不容易通过审核的。尤其文章含有过多专业公式或符号的,杂志往往考虑排版的问题而给予否定。
5、注明联系方式,让编辑能随时与你沟通。一般情况下,作者投稿需要说明自己的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这涉及到了杂志邮递,文章沟通等问题。这类联系方式内容是不会被刊登出来的,但必须要添加,一般都添加在文章的最后。
发表一篇论文需要多少钱?这个想必是大家投稿的时候很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肯定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以及期刊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越便宜越好。那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大家要明白,学术期刊很多都是收费发表,而不是像有些作者认为的,不仅不需要花钱,还能得到稿费,因为学术期刊和发行类杂志不一样,除了能得到资金扶持以维持杂志社运营的期刊外,剩下的期刊都是需要自负盈亏,而学术期刊本身的特性(专业性强、枯燥乏味)注定了其无法通过发行量和广告来获得主要收入,便只能收取版面费。投稿能得到稿费的,一般是发行类杂志以及常年征稿的公主号等。诚然,像是一些高端期刊,比如学报、核心期刊等,免收版面费的有很多,或者即便是收费,收得也不多,而且如果是非常优质的稿件还可以免费甚至得到稿费,关键就在于文章质量如何(还要看作者的资历是否达标)。但能写出高水平文章的终归还是少数,大部分人发的还是普刊(前提是毕业论文、保研、评职称、评奖学金等加分认可普刊)。那么发表一篇普刊论文版面费是多少呢?这个真没有统一的答案,普刊里其实也有免费的期刊,但投稿难度非常大,甚至可能和核心比肩,这种的就不多说了,单说收费普刊,这些期刊里,就目前而言,便宜的有两千多,贵的四五千、五六千甚至更贵的都有,不过特别贵的和相对便宜的都是少数,一篇3-4版的文章投稿普刊,起发费用基本是在三四千,当然教育类的期刊和医学类的期刊整体会偏贵一些,尤其是名字稍微好听点的(就是期刊名和教育、医学稍微沾边的)。注意:以上只是普刊的大概收费情况,具体收费如何要结合具体的期刊来,毕竟期刊都是自行定价,而每本期刊的定价都不一样。总会碰到有作者问,为什么现在期刊都这么贵了?以前不是很便宜吗?一篇论文一两千甚至几百就能搞定。没错,以前确实是便宜,那个时候不仅便宜,投稿难度也没这么大,如今即便是一个非知网收录的普刊,但毕竟是以前,以前什么不便宜?房价没有飙升得这么离谱,蔬菜水果也没这么贵,就连一支平平无奇的雪糕都能卖出天价......而现在,就说期刊吧,整个期刊行业经过整改后(目前其实也还在整改中,并未停止),很多期刊的起发版面都调整为至少3-4版,即便单版收费维持原来的不变,乘以三或四之后,单篇论文的总费用也上来了。而起发版面增多,导致期刊每期可安排的论文篇数也大幅下降,然后发表论文的需求量并未减少,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只能涨价以控制收稿量(或者提高收稿要求)。有些期刊是出于控制收稿量的目的涨价(或者提高收稿要求),有些是跟风,有些则是迫于无奈,别人都涨价,就它不涨,那大家投稿的时候肯定都会优先选择它,因为便宜啊,这样一来,其收稿量自然也会增多,审稿都审不过来了,这时候要么暂停收稿一段时间,先把已收的稿件消化完,要么就是涨价以控制收稿速度,当然还有一招:提高收稿要求或者缩减收稿范围,如此就可以退掉部分稿件, 而且因为投稿难度增加了,就算便宜,后面的收稿量也会慢慢的相对减少。不过说实话,今年期刊涨价确实过于离谱,真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期刊都能涨到天价......如今发表一篇论文的费用越来越贵,而且涨价势头目前来看也并未停止,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发表论文是刚需,越早投稿越好,便宜且容易,以后即便是普刊,难度和费用预计都会不断提高,这从今年的收稿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以上讨论范围仅限知网、万方、维普收录的普刊,至于现在几百元还可以发的,都是龙源或者期刊网收录的期刊,这些期刊是什么情况,大家应该多少都懂吧。有时候感觉,如果发一篇普刊论文需要五六千的费用,还不如发一篇专科学报划算,毕竟学报比普刊整体上高了个档次,一般加分的时候也会更多些。
不难哦,只要你发表的论文无任何不符合内容就可以发布。如果有问题也可以咨询自己导师。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 教育 和研究,而学术论文是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的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AAAAA的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发表学术论文的方法 1、确定自己的学术论文专业和分类方向。 2、查阅期刊,寻找合适自己学术论文的相关期刊,并对其规范性,合法性,及专业程度进行综合的了解和考评。 3、寻找代理机构或者杂志社。在此杂志之家网就得提醒各位,一定确认其合法性,正规性了,对于这些机构,杂志社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考评,并作出慎重的结论。 4、达成协议,支付定金。然后按照编辑或者审稿专家的意见对学术论文进行修正。 5、收到用稿通知后,付清余款。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之后,杂志社或者相关机构会给你寄去样刊。 6、收到样刊,确认自己的学术论文已经成功发表。(记得确认期刊是正刊,并到知网去查询下有没有被收录) 关于经济的学术论文 关于高校科技统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部份,准确的科技统计数据将为国家、为学校制定科技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目前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描述了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 课题中的投入人员工作量统计数据严重失真;配套经费计算太复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社会经济目标分类要求太细。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案及建议与同行者探讨。 关键词:高校科技统计 重点问题 探讨 引 言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由人文社会科学类与理、工、农、医类科技统计组成。统计数据的上报方式是以年报报表上报。年报报表内容包括[1]: 科技活动人员情况、科学研究与发展人员情况、科技活动经费情况、科学研究机构情况、科技项目情况、研究成果情况、学术交流情况、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情况。科技统计指标和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是开展科技统计工作的准则和工具,然而在执行科技指标和操作科技统计系统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 科技统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 1.1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统计数据(即社科年报2表[2]与科技年报4-1表、4-2表[3]中的课题投入人员数)严重失真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是指高等院校教职工中,在本年度内承担立项科研课题研究任务且研究工作时间累计在一个月以上(包括外籍或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的全时人员人数与非全时折合成全时人员人数之和,全时人员是指专职科技人员,非全时人员是指教师岗、教辅岗、行政岗中从事立项科研课题研究的人员。非全时人员折合成全时人员是按一年10个月的工作时间为标准进行折合。 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数据来源于科研项目中的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科研工作时间及参与项目的研究生人数。数据需要具体到参与某一科研项目中的每一个人具体在此课题中工作多少折合全时时间。需要所有科研工作者将每天就某一科研项目的工作小时登记记录然后到年底进行累计,累计之后再折合成全时工作量。由此可见,此项统计数据对数据的来源要求范围广、数据细。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并没有对具体的课题投入的工作时间的进行细致记录。从而使得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数据无准确来源依据。在目前的统计操作过程中,此项数据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数据的逻辑范围无可奈何地主观发挥,凭空设想数据,然后东拼西凑,将数据调整到数据的规定范围内,从而完成“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的统计工作。这样的统计数据毫无意义,不尽加重统计工作者的无用工作量,而且有助于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工作意义的负面思考。统计数据存在的这种不真实性,也是多年来统计工作得不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1.2配套经费计算太复杂,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在高校科技年报“科技项目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4-1表与st4-2表)中,配套经费要求根据项目类型(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进行分类统计,而在年报“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2表)中,配套经费又需根据项目来源进行分类统计(即当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其中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配套)。如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项目有配套经费,所带来的工作量不会太大。对于配套经费涉及面大的单位,此项经费的计算太复杂。目前,各高校配套经费在财务建档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自财务建档时,配套经费就与项目下达经费一并做成一个经费帐号,这种情况下的配套经费经经过数据处理后,在“科技项目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4-1表与st4-2表)中能够很准确地体现出来,而在“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即科技年报st2表)中却无法正确体现。第二种情况,自财务建档时,配套经费就独立设立经费帐号,这种情况的配套经费可以分别在“科技项目情况表”及“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中准确体现,但是需要通过复杂计算才能得出准确数据,计算非常繁琐,并且需要统计工作者有相当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由于当前的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在科技项目计算库中没有设有“配套经费”这一项指标,所以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在针对科技项目进行汇总计算时不会显示配套经费的汇总数量。计算“科技活动经费情况表”中的配套经费,需要统计工作者自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这样的统计工作,给统计工作者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具备计算机编程能力的统计工作者很少,为了方便与显示数据,统计工作者会将全年的配套经费进行主观的分配,数据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1.3年报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要求太细,数据不准确 在年报中的科技项目统计指标(即st4表)中,其中有一项指标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即L17),统计中要求选择的分类代码为3位码。此项指标要求每一个项目(课题)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标准,从396项分类代码表[3]中选择合适的分类代码,这种分类代码在项目下达的合同书上(从国家课题到自立课题)没有进行具体的设置归类。而在做年报统计时,要求统计工作者对每一项项目进行如此细致的分类。如果有2000个在研的项目,就需要统计工作者进行2000*396=792000次选择,假设做一次选择的时间是10秒钟,那么完成项目统计中选择“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工作时间就需2200个小时。事实表明这种统计分类指标要求太细,不切实际。实际中得到的结果只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项目所属学科做大致选择,然后以复制拷贝的方式填充相同学科项目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即L17)栏的其他空白项。 1.4年报中的“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要求太细,数据不准确 在年报中的科技项目统计指标(即st4表)中,其中有一项指标为“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即L18),统计中要求选择的分类代码为4位码。此项指标要求每一个项目(课题)按照《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GB/T 24450-2009》标准,从98项分类代码表[3]中选择合适的分类代码,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一样,“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在项目下达的合同书上(从国家课题到自设课题)没有进行具体的设置归类。选择“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的工作量同样很大。如按2000个在研项目进行统计计算,需要进行的选择次数应该为2000*98=196000次。如果做一次选择的时间是10秒钟,完成项目统计中选择“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的工作时间就需544个小时。事实表明这种统计指标要求太高,不切实际。实际中得到是的结果也只能是统计工作者根据项目的承担单位做大致选择,然后以复制拷贝的方式填充相同承担单位项目中“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即L18)栏的其他空白项。 2. 针对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 2.1课题中投入的人员工作量的数据无准确依据,统计出来的数据太虚假,建议在年报的统计中取消对课题中投入的工作量进行统计。 2.2关于配套经费的分类汇总,建议在项目统计指标中增加“配套经费”,进一步完善教育部科技统计系统中的汇总计算程序,使得配套经费能够根据项目来源及项目类型进行分别汇总。 2.3对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及“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代码”,建议在年报统计时只需统计到大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选择到2位码,“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代码”同样选择到2位码,这样不尽能减轻统计工作者大量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做好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3.1适时地修订统计指标 我国的高校统计工作是自1985年开始[4],至今已有27年的统计历史。虽然统计系统和统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我国科技的进步是跳跃式的大发展,各类科研项目及投入经费都在跳跃式地猛增,科技统计的数据呈直线上升,可是各项统计指标20多年来还是基本上没变。以致出现当前科技统计中的某些指标与某些统计方法跟不上当前科技发展的变化。比如项目中各项工作量指标,以前一个人就从事一个项目,估算一下还可以基本准确地统计到实际科研工作量,可是现在一个人同时进行的项目有2个到10个不等,一个项目的参与人数一般有3人到30人不等,造成对工作量的统计难度极大。使得用现行的统计系统及统计手段来计算科研工作量已经变得不可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修订统计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3.2增加高校科技统计研究课题的投入 每年的高校科技统计工作都是一项枯燥而又艰巨的工作。由于科技统计工作看似简单,实是艰难,对专项研究课题的投入也极少,致使实际从事科技统计的统计人员频繁变换。为了使科技统计与科技进步同步,稳定科技统计人员队伍,增强科技统计的科学技术含量[5],增加科技统计研究课题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3.3增强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的应用性 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是需要耗费科研统计工作者几个月的加班加点的艰辛努力而得出的数据结果。但是大多数学校领导并不太重视这份报表数据,原因之一是年报中的数据与各高校实际需要用于做科技决策的数据的统计口径及统计指标不大一致,原因之二是上级部门对高校科技统计年报数据没有做出评价结果。只有通过提高数据的应用价值,才能使科技统计工作得到各高校领导们的进一步重视,才能使统计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前期数据处理研究”(200911MS21)。 参考文献: [1] 吴利平,对高校科技统计的几点思考[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986-987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人文、社科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10 [3]高等学校科技统计(理、工、农、医类)工 作文 件,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2006.11 [4] 刘仁义,对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6年 11月(下)65-66 [5] 徐芳,加强高校科技统计创新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 9期,150-151 作者简介: 龙凤英(1965.9-),女,汉族,湖南邵东人,广西大学科技处,高级工程师,从事科研管理及研究工作。 看了“发表学术论文难不难”的人还看: 1. 大学生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2. 大学发表学术论文 3. 发表一篇职称论文要交纳多少钱 4. 学术论文都要花钱 5. 对学术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不难,只要有心人世上无难事
“大学生”是什么,大几或研几。论文是指毕(学)业(术)论(辣)文(鸡)还是什么
发表一篇论文的费用,通常是由期刊级别、文章的字符数、是否加急发表、论文收录数据库等因素所决定的。下面根据以往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发表一篇省级期刊的费用是多少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一、期刊级别不同的期刊级别,比如学报、省级期刊、核心期刊等不同的级别,所需要支付的费用是不同的。相对来说,省级和国家级刊物的价格要低一些,通常在800-2000元左右;而核心期刊发表费用要贵一些,一般在1000-6000元左右。二、文章的字符数近几年随着中宣部对出版行业的整顿,各大数据库对文章版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比如知网、万方、维普的期刊基本都要求三版起发,因此要求的字符数增加了,版面也会随着增加,那么版面费的收费也就更贵了。三、是否加急发表由于某些作者的前期准备时间紧张或本身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论文投稿到录用发表时间间隔比较短。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加急发表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在相关规定的时间内,顺利拿到样刊。通常来说,加急安排越着急的论文,加急费用就会越高。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期刊是无法加急发表的,所以作者们还是需要提早准备。
期刊发论文多少钱正常发表一篇论文要花费500-3000元,省级期刊如果是代发的话价格一般是一千左右。也有的刊物只需要几百块。国家级的期刊价格一般在一千块以上,也有的特别好的期刊价格是几千块。如果是核心期刊的话,价格最起码是好几万。发表论文的时候一定不能一味的图便宜,因为有可能那个便宜的期刊根本没用,不能为你的事业做出任
发表一篇论文要花费500-3000元。
现在知网收录的刊物最贵,一版都要求2版起发的,版面费下来基本都在1500-2000以上一篇,具体还是看你单位的相关要求了,如果是评中级,省级期刊就行了。
现在的行情只要交钱就有刊物,所以论文自己随便写写也基本能发,如果你要发核心,那价格就高了,而且市场复杂很容易就上当了。所以发核心一定要慎重。
只有发国家级期刊的经验,过两年需要发核心,目前也是在投稿中,你可以去问一下百姓论文网,因为之前在那块发过国家级期刊,现在发核心他们免费给指导,虽然目前没有通过核心刊物审核,但是至少机构还是值得信任的。
可以去问问,对于刊物选择会给你一些建议。这方面具体我也不是很懂了。价格方面我发的时候是800元。记得选了一个挺便宜的刊物。够用就行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文的意义:
1、对学习成果的总结:通过写论文,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总结学生对有关领域的深度掌握。
2、促进学习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写论文是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的,需要掌握很多背景知识,写论文是非常系统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一个过程,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
3、有效分享知识:通过写论文,可以把作者的所学知识很好的分享出去,进行落地转化,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能节省大量的科研资源,不会出现重复研究的情况。
长春建筑学院成立于2000年6月,原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2004年1月,经教育部确认为实施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长春建筑学院。 二、学校校训、精神、教风、学风 校训:明德、笃学、躬行、善建。 精神:和衷共济,追求一流。 教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学校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突出特色、从严培育、质量立校。 以人为本:即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把凝聚人才、培育人才作为办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突出特色:即在依托企业办学上凸显特色,在“产、学、研”结合上展现特色,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培养上体现特色,把特色作为学院发展的动力,作为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 从严培育:即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管理,把“严”作为办教育的要旨,作为实现育人目标的根本; 质量立校:即用特色体现质量,用社会需求衡量质量,用就业检验质量,用实施“因材施教”、深化教学改革保证质量,把质量作为立校的生命。 四、学校基本概况 (一)校园规划 按照拓宽国际化视野,建设一座建筑教育的“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于2010年7月建成了奢岭校区,校区坐落在五A级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南端,风景秀美幽静,生态环境宜人,校园建筑以欧式建筑为主体,各抱地势,错落有致,不同年代的中外建筑形态共存,流派荟萃,风格独特,建筑文化内涵丰富。新校区占地93万平方米,集中教学区占地62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校园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居高拔地而起,气势恢弘,内饰雅致,设施精良,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94万余册,电子图书40万册。建有1.8万座位的大型体育场和内设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体操、健身等设施的封闭体育馆。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部对本科学校的规定标准。 (二)管理体制机制 学校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按照《长春建筑学院章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突出校长基本职责及行政管理权限,发挥校党委的政治核心、监事会的民主监督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为建设高水平 民办大学 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学校坚持国际化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创新运营模式,按学院制、联邦制组团式布局,实行学校、分院两级管理,突出分院办学主体。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面向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校园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会堂、体育馆、体育场、水景广场等独具风格的建筑设施,既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线,又体现为社会服务的特殊功能载体。(三)师资队伍 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聚集了一批教授专家和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建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5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46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395人。赵元勤教授被评为吉林省教学名师、胡玉珠副教授被评为吉林省师德标兵、孙胜楠副教授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成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可靠保障。目前在校生11673人,生师比为1:17.8。 (四)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土木工程学院、城建学院、交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管理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思政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11个教学单位。设立了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广告学、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电子商务、公共艺术、艺术与科技等39个行业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管、文、法、农、艺六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土建工程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类、艺术类四个主干学科专业群。 (五)研究机构 学校设有9个研究机构:东北亚文化产业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吉林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吉林省高校建筑环境感知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研究所、幕墙工程研究所、智能技术设计研究所、应用数学与智能系统研究所。 五、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始终注重特色办学,不断强化特色意识,大力打造特色品牌,把特色作为兴校、强校的根本。为了凸显育人特色,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差异教育,张扬个性培养专长,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学校以抓好校内外实践基地群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战”四实平台建设,努力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瓶颈。学校着力培养土建、电气、管理行业领域工程设计能力强、施工管理能力强、行业适应能力强的“三强型”人才和文化创意行业领域懂技术、善创意、知管理、会营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9年3月,学校完成的《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群建设的创新与应用》课题获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0年9月,孙爱东董事长顺应国家振兴文化产业的大趋势,利用老校区建筑空间、设施及优越的地理环境,与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合作,创建了“吉林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是全国2000个园区中仅有的15个国家级文化园区之一,是其中的唯一一家民营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吉林省的一张名片。200多家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创意特质的产业集聚园区,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不仅为振兴我省文化产业作出了贡献,而且拓展了我校实验、实习、实训、实战四大平台,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为我校走“政、产、学、研、资、介”融合、互动的办学之路,推动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合作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办学特色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9月,经文化部专家评审,评定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获得“2012中国文化产业最具发展潜力十大园区”称号。 2012年10月,为充分利用文化园区丰厚的品牌资源,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孙爱东董事长决定在园区内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学院学习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先进课程计划和先进教学模式,实行公司式的开放空间,嵌入理论教室、创新平台、教授工作室等,特别是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协同创新水平,实现与文化创意产业一线需求对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这种置身园区、校企一体、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适应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育人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六、学校办学成果 办学15年来,学校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推进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育人特色”的教改思路;坚持规范办学,依法治校,较好地把握了“改革与发展、规范与发展、质量与发展、特色与发展、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 2005年1月,在全国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中,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给予“引领独立学院办学方向”的高度评价。3月,学院董事长孙爱东在教育部“进一步做好独立学院试办工作网络视频会”上介绍了办学经验,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等领导给予充分肯定。2005年7月,教育部在我校召开“独立学院教育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研讨会”,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会上称赞我校是“办学基础较好、管理较为规范、质量也有保障”的独立学院中的先进典型。2010年我校被全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孙爱东董事长被评为“全国独立学院优秀工作者”。2011年1月,我校接受转设评估,教育部专家组评价我院“学院漂亮、管理规范、材料翔实、条件良好”,4月,我校高票获得专家评审,转设成功。同年,我校被全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选为副会长单位。 优秀的教学团队孕育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学校现已建成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优秀课2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先后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等36项。 学校现有吉林省省属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人文社科特色品牌研究基地1个,承担文化部创新工程项目1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级教研、科研项目80项。 学校建筑环境感知与控制实验室被评为“十二五”立项建设的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筑设备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职场实态下的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第一批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学科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共出版教材105部,获得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100余篇,其中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及被国际检索收录的高水平文章57篇。 雄厚的办学实力、先进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学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已向社会输送了1.8万余名本科毕业生,其中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绝大部分的毕业生被中铁、中建、路桥集团等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幕墙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在大三时均被企业提前预订,交通工程和路桥专业达到100%的就业率。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近年来,学校显著的办学特色及发展成果,受到中央、吉林省、长春市领导的关注。李长春、刘云山、周铁农、孙政才、王儒林、巴音朝鲁、高广斌、姜治莹等领导先后来校视察。周铁农为学校作出“坚持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把质量和特色统一到办学方向中来,长春建筑学院的尝试证明这条理念是成功的”评价,并为学院题词“突出特色,争创一流”,激励学校向更高的办学层次奋进。 七、学校发展目标 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创新,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吉林,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 民办大学 。 按照《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政府大力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着眼百年校、争创一流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求提升,实施优特强发展战略,努力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转型发展的三个目标:一是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二是争取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三是实现全国高水平 民办大学 的目标。
我觉得应该发表论文,因为硕士学位也算高学位了,取得的一些成就也需要通过论文发表出来。
我认为首先是否发表论文在研究生面试时会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其次,发表过论文的研究生在某些专业能力上会比没有发表过论文的研究生要强,最后,在某些重要的实验导师可能会交给发表过论文的研究生,因为认为他们更有经验。
清华大学的规定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首先,清华大学的学生是我国最顶尖的学习成绩的人所入的院校,那么他们不用发表论文,说明他们都有资格,而且都有这个发表论文的水平,所以说没有必要再走一次重复的路!这样子可以使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不再硬性要求上学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可以说是给所有的清华硕士研究生解绑了。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之中,不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性随意的毕业,最后的毕业学位论文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成绩是否合格的终极考量标准。
众所周知,每名研究生在其毕业季的时候都需要写一篇毕业论文,经由导师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宣布其允许毕业。最近清华大学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那么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是关于研究生毕业的问题。为了证明在学校学习期间,该名研究生的确在学校里学习到了相关的理论专业知识,获得了与其专业相符的知识素养,拥有灵活运用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能将其运用到未来的社会实践当中,所以绝大多数学校在研究生进行毕业之前,都会要求其发表一篇论文,学生在论文中要极尽自己所能,将三年来的所学所思所想所做总结为一篇具有中心思想和经验的论文并将其发表,当导师确认合格无误之后,便可以证明该硕士的能力的确符合了社会对于研究生的要求,也同时证明了该名研究生可以作为国家一级人才为社会服务,更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在整个写论文的过程当中,对于个人的写作能力,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具有非常好的锻炼过程。
由于在整个论文资料的收集过程当中需要非常的严谨,并且要具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的品质,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可以磨练一个人的心性,让该名研究生真正的静心去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不至于读书三年庸庸碌碌,仍不知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何处。
其次就是关于省级论文或国家级论文的发表。部分学校对于博士生的要求,可能会要求其在研究生或大学期间发表两到三篇国家级论文,以证明其学术实力。而发表国家级论文是可以充分证明学生在自己本专业上的学术能力,毕竟国家级期刊对于论文的学术专业性以及内容的要求比学生在学校期间写毕业论文的要求要高得多,甚至很多国家有名的企业在面试时也会查询或询问该名应聘者是否曾在某篇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过自己的论文。所以不仅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在毕业期间判断其是否可以合格毕业的一项重要评判标准,对研究生来说,也是判断其学术能力究竟能到何种程度的一种客观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