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杨国辉发表几次论文

发布时间:

杨国辉发表几次论文

邹卫平,男,汉族,一九五四年五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博士,高级经济师。一九七零年八月参加工作,历任济南钢铁厂工人、团委干事,共青团济南市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调研室主任、团市委常委,中共济南市委办公室综合科秘书,中共济南市委研究室副科长、科级秘书,市委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市委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章丘市政府副市长、济南舜耕山庄总经理、党委书记(正局级),中共济南市委副秘书长,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局)局长、党委书记。曾先后就读于中央团校(中央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山东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现任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著有《砚耘丛著》(上、下册)、《泉城文化社会办创新研究》(与赵雪梅合著),主编《泉城人家》、《金石精粹》、《济南市优秀剧作选》、《济南历史人物史传纪略》、《即合归心》、《博古撷采》、《济南跟我逛街》、《舜文化》、《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二卷)、《济南艺术丛书》(十二卷)、 《何晓铮面塑艺术》、《爱我泉城——济南市优秀征文作品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济南市优秀读书征文作品集》、《这里也是前线——济南市抗击非典文艺作品专辑》、《先锋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文艺作品专辑》、《济南市文化工作管理服务指南》、《我和我的城市》《好书让我感动——优秀读后感作文100篇》、《中石唱念自娱谱录》、《50年的足迹—纪念济南市群众艺术馆建馆五十周年文集》、《济南图书馆志》、《走向“文华大奖”的<宝贝儿>》,参与编辑《济南市情》、《济南吟赞》、《李清照全集评注》、《秋访美利坚》等专著。丁济生,男,汉族,一九五五年六月生,山东省邹平县人。一九七五年七月参加工作,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济南市委宣传部干事,济南市国防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新闻中心副主任,济南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部级巡视员等职。二零零二年九月,任济南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现为济南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济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振范,男,汉族,一九五八年六月生,山东高唐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一九七六年二月入伍,二零零一年八月转业。历任南京军区坦克部队某部战士、团政治处书记、宣传股文教干事,副政治指导员、宣传股股长、师宣传科副营职干事;山东省济南军分区政治部正营职干事、副团职干事;长清县委常委、县武装部政委;济南市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现为济南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韦辛夷,男,汉族,1956年生于山东济南。擅长中国人物画,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1992年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刘国辉教授工作室,为首届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成员。现为济南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书画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为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被列入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代表作有《鸿蒙初辟》、《蓄须明志》、《马陵道》、《灵山法会图》、《在那个夏天》、《小岗村之夜》、《广陵散》、《怀沙》、《好日子》、《拯救希望》等。曾两次荣获国家专业美展铜质奖,一次部级二等奖,六次省级专业一等奖。1998年荣获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国画家奖”;199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百名杰出画家。其创作风格凝重奇谲,具感染力和人文内涵。被誉为“融古今中外于一体,得诗文史舆之四味”的实力派画家。其水墨小品恬淡隽秀、意韵悠长。曾出访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埃及、越南等国家进行艺术考察交流活动。出版美术专著《占有空间·韦辛夷水墨人物画创作心迹》、《当代中国画精品集·韦辛夷》、《金手指美术自学丛书·写意人物》、《写意古装人物·仕女篇》、《写意古装人物·钟馗篇》、《中国画名家丛书人物名家·韦辛夷》、《名家·韦辛夷画高士》。出版文集《提篮小卖集》等。邓宝金,女,1958年8月生,山东莘县人,中共党员,杂技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九届、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次全国文代会代表、第七次全国文代会主席团成员,第八届中国文联委员。曾获英国第十一届世界杂技锦标赛、巴黎第十届世界“明日”杂技马戏大赛、朝鲜“四月之春”艺术节金奖。首届中国杂技终身成就奖“百戏奖”获得者,山东十大文化名人,中国杂技金菊奖评委会委员。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泰山杯终身成就奖”、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现为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济南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山东省杂技家协会主席、济南市杂技家协会主席,济南市杂技团党支部书记、团长。沈承俊,字伯杨,男,汉族,1954年8月生,山东章丘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刻字委员会委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济南市文联兼职副主席。酷爱书法艺术,数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重视传统书法的继承,擅行草书,取法“二王”和米元章以及孙过庭、王铎等。近年来又对章草、魏碑、敦煌遗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法创作实践中,善于把握行笔中的提按使转,线条流畅,结体严谨,富有弹性,个性鲜明。书法艺术水平循序渐进,特别是在就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与山东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山东省首届文字训诂与书法文化方向研究生班后,其素质、学养、书艺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002年书,法作品荣获全国首届新闻出版界书画大赛三等奖;2004年,刻字、书法作品先后入展全国第五届现代刻字艺术展和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大展;2005年,书法作品入展“三晋杯”全国公务员书法大展。2003年7月,作为《济南名士系列丛书—美术书法卷》内容之一,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沈承俊书法作品集》。还作为山东省、济南市书法家代表团成员赴韩国、澳大利亚进行了书法艺术交流。其书法作品被山东大学博物馆、山东省党史馆等单位收藏,也多次作为礼品赠予国际友人。张柯(潇泺),男,汉族,1957年生,湖南耒阳人,1975年1月参加工作,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和新闻作品。先后就读于山东师大中文专业和省委党校新闻专业。1984年考入济南日报社,先后任记者、编辑、部门主任,现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高级编辑、山东省报纸副刊工作委员会副会长。2004年起,先后被聘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发表在文汇报、南方周末、北京日报、天津日报、大众日报、山东文学、《当代小说》等各地报刊杂志上的文学与新闻作品,包括报告文学、散文、杂文、文艺通讯数次被报刊文摘、文摘报、文摘周报、杂文选刊、收藏周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全国网站转载。1995——1999年在济南日报开辟的杂文、时评专栏《明湖语丝》,于2001年首届山东新闻名专栏评选中被评为山东省新闻名专栏。文学与新闻作品数十次荣获文学与新闻奖项。2004年出版杂文集《鳖精不是真经》。发表的文学作品被收入文汇报·笔会文萃《背影是天蓝的》等多部文集。研究季羡林有年,发表相关研究文章多篇。2009年出版传记文学《济南走出个季羡林》。作品发行首日创济南图书市场签售记录,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作品被专家誉为文学创作与研究相结合的文本创新之作,评价它“平和、冲淡、睿智、大气”,“是一部优美、严谨、深情的文学传记”;“作者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和对史料的匠心独运的提炼,鲜活了历史记忆,让我们激动在全新的感受之中”;“以季老的一册生动的文化写真,让济南人又平添一分自豪”。马利,女,汉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记者。1992年到济南电视台工作,历任济南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记者、制片人、副主任、主任,2006年5月起任济南电视台总编辑,2010年1月起任济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济南电视台台长。从事新闻工作以来,采制播发了大量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有30余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系列报道《书记大姐—李淑敏》获得了全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实现了济南市精品节目生产的突破;《正人先正已—济南交警塑造新形象》、《循环经济使济钢实现全国同行业成本最低》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参与创作的十多件作品获得了“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山东新闻奖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荣获了山东新闻界最高奖“泰山新闻奖”、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先后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泉城十大杰出青年、济南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等,受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两次入选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济南电视台总编辑及台长以来,以新闻宣传为龙头,抓管理,求创新,谋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全台节目品质得到较大提升,收视份额和市场占有率取得新突破。2006年以来,全台先后推出《有么说么新闻大社区》等五十余档新栏目,十几档栏目获得山东省十佳栏目称号。包括第七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展示活动在内的一系列大活动影响大、口碑好。《天下泉城》、《名士济南》等精品力作反响强烈,“天下泉城”四个字成为济南市对外宣传的独特品牌。孙凤文,男,汉族,1964年1月生,山东昌邑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1988年,在济南教育学院任教,教授古典文学课程。期间,赴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一年,沐其学风,多所增益。1988年济南出版社成立后调济南出版社担任编辑。期间,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济南市宣传系统先进个人,所编辑的《中华史籍精华译丛》、《中华传世绝学》、《中国企业集团研究》等30余种图书获省级、华东区及全国优秀图书奖和编辑奖30余次,发表专业论文及书评20余篇。2000—2002年度,荣获山东省十佳出版工作者称号。2001年起任济南出版社副社长。2009年,济南出版社改制,成立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副总经理。欣逢济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腾飞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虽能力绵薄,愿为此竭尽所能。古人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丁小秋,男,回族,1953年生于北京,1971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书记、院长,济南市歌舞剧院院长,济南市演出公司经理。系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儿童艺术这片沃土上。先后组织创作演出了40余部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娱乐性、观赏性为一体的话剧、儿童剧。荣获国家级奖项20多个,省级奖项70多个。其中儿童剧《宝贝儿》先后荣获“文华新剧目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是山东省唯一同时荣获“文华大奖”和“十大精品”的剧目。不仅狠抓精品剧目的创作生产,同时努力开拓演出市场,使剧院的演出足迹遍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等全国200多个城市、县乡,演出近万场,并远赴新加坡、韩国、港澳地区演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的艺术成就,使其获得了巨大的荣誉。荣获中国话剧经营管理金狮奖、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文化部优秀专家,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感动泉城十佳人物,济南市第七批、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第七届、第九届党代会代表,山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济南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刘玉栋,男,汉族,1971年9月生,山东庆云人。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作协副主席。文学创作二级。首批齐鲁文化英才,济南市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济南市宣传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作协首批签约作家。现供职于山东省作协文学讲习所。1993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上海文学》、《天涯》等权威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近百篇;著有长篇小说《天黑前回家》和《年日如草》;中短篇小说集《我们分到了土地》、《公鸡的寓言》、《火色马》和《锋刃与刀疤》,共计200余万字。中短篇小说曾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刊转载,并多次入选《年度中国最佳中篇小说》、《年度中国最佳短篇小说》、《中国中篇小说年选》、《中国短篇小说年选》、《中国短篇小说精选》、《中国中篇小说经典》、《中国短篇小说经典》、《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新世纪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新世纪华语作家作品十年选》、《30年改革小说选》、《新世纪获奖小说选》、《中国小说排行榜——榜上榜》等重要选本。2002年,中篇小说《我们分到了土地》获得首届齐鲁文学奖;2005年,短篇小说《给马兰姑姑押车》获得第二届齐鲁文学奖。短篇小说《给马兰姑姑押车 》和《幸福的一天》分别登上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0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和“2004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小说集《我们分到了土地》获山东省优秀图书奖。参加了鲁迅文学院首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和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习。杜华,女,汉族,1956年5月生,北京人,一级美术师,现任济南画院院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济南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大展,如: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画院院长中国画新作展》、《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中国美协举办的《第四届工笔画展》、《新人新作展》。雕塑《乾坤》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山东展区一等奖,作品《五星红旗-为你自豪》入选《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并获山东展区一等奖。《荷塘香远》等作品被中南海、中央警卫局、山东大厦、青岛美术馆等收藏,作品《荷韵》被毛岸青、邵华永久珍藏。多次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纳米比亚、韩国、保加利亚、德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并有百余件作品被收藏。90年代应法国文化部、国家艺术学院邀请作高级访问学者,并获法国政府奖学金留学法国。归国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作高级访问学者,研究运用新的材料和技法,把东方传统绘画的技巧与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方法完美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慈建国,男,汉族,1967年3月生,山东潍坊人,研究生,中共党员。先后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党校函授干部学院。1986年12月参加工作,曾任职济南市歌舞团、济南市儿童剧院副院长。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联委员,山东省曲艺家协会理事。现任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济南市曲艺团支部书记、团长,济南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济南明湖居演艺公司总经理。先后参与创作曲艺剧《泉城人家》、《茶壶就是喝茶的》、《索衣哥寻妻记》、《明湖曲韵》,曲艺晚会《齐风鲁韵不了情》、《走进12365》、《消防法规进万家》、《两岸同曲》、《泉城您好》、《齐风鲁韵台北行》、《红十字在行动》、《交通法规进万家》、《武松剧场》,电视栏目《泉水人家》,电视曲艺大赛《曲山艺海镇江湖》、《山东快书英雄会》、《全国幽默曲艺邀请赛》、《草根明星争霸赛》。曾先后出访韩国、法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剧团和个人先后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牡丹新人奖,第十三届人口文化金奖,第五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首届法国曲艺节银奖,全国幽默曲艺邀请赛金奖,中国宝丰马街书会一等奖,山东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全国曲艺工作突出贡献者,山东省“德艺双馨”优秀中青年文艺工作者。

期刊论文发表有次数限制吗?中级职称及以上级别的职称基本都是需要发表若干篇职称论文的,发表若干职称论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准备早发表,但一些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了发表,几篇论文打算集中发表,职称评审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一年发表两篇或更多的文章,只要作者时间安排合理,最终也能按时提交职称论文,一年发表两篇或者更多的职称论文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职称评审文件中会明确规定职称论文不能集中同一时间发表尤其是不能集中发表在同一刊物上,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集中发表了。 很多职称申报者不是很清楚论文发表时间的有效期,有的一次突击发表2、3篇。根据众多作者的论文发表经验,原则上最好是一年一篇,或者1年2篇的话,发表时间上最好错开下。主要是给评审老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至于发表时间间隔多久,职称文件一般没有对此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按照我们推荐的最佳做法就行,也就是一年一篇。当然,有部分朋友可能没有提前做好准备,2、3个月左右发表2篇也是可以的,所以,这里我们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论文发表的准备,这样给自己留出充分的时间。 职称论文发表时间很关键,往往决定了作者能否晋升,如何把握好论文的发表时间需要作者先了解清楚当地或是本单位的具体时间要求,按照要求合理规划积极准备,总体来说职称论文发表是宜早不宜晚,广大作者要尽早准备为好,最好不要出现集中发表的情况。

2009年度全院共发表论文844篇,包括《SCIENCE》与《NATURE》论文2篇,SCI检索论文170篇,EI、ISTP检索论文14篇,国内核心论文536篇,国内外一般性刊物122篇。出版中文专著26部,外文专著1部。2009年与2008年相比,发表论文总数增长了12%,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全院9个刊物: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杂志》、《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建起了网站,实现了办公手段的现代化。以中国地质科学院9个刊物为依托,联合《地质通报》、《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湖泊科学》、《自然科学进展》、《地质与勘探》、《地球科学》等兄弟刊物,成功搭建“中国地学期刊网”,成为融办公系统与数据查询、分析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数据库系统,也是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界最早建成、容纳单学科期刊最多的网站。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现为双月刊,2006~2009年连续4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和国际水平。

《地质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中国期刊协会评选的“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编辑部主任郝梓国同志荣获“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称号。

《地质学报》(英文版)

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取得的亮点主要有3个方面:

(1)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第4期紧急登载的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据BLACKWELL网站统计,阅读率从每月500多次,提高到6500余次。董树文等发表有关汶川地震破裂、应力变化及影响因素、地震机理的论文全文下载量101次,摘要浏览量34次;徐锡伟等发表有关地震位移的论文全文下载量为67次,摘要浏览量53次。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9年文章国外下载量

(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辑国外高浏览量文章(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2)阅读、引用本刊论文的读者越来越多。据2009年JCR公布ACTA GEOLOGICA SINICA英文版影响因子为1.431,引文频次为1312次。在被SCI收录的256种国际地质刊物名列第110名;有110余种国际刊物引用《地质学报》英文版文章,引用2次以上的有70余种,包括世界著名刊物SCIENCE,表明本刊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接轨。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引用本刊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3)刊物的国际影响不断提高。截至2009年底,国外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网站达22家,其中国外数据库达16家,包括著名的《SCI》、《CA》、《GeoRef》、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法国地质学会网站等,国际网站和数据库对《地质学报》英文版的介绍,为我刊走出国门、奔向世界做了很好的铺垫。

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检索室提供的检索报告,截至2009年2月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等已达22个。它们是: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

3)中国《万方数据库》;

4)中国《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

5)香港大学图书馆网站;

6)中国地学期刊网;

7)SCI《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网络版》;

8)CA《化学文摘》;

9)GeoRef《美国地质文摘》;

10)TULSA(Petroleum Abs.);

11)Earthquake Engineering Abs.;

12)Current Contents Search;

13)ICONDA-Intl Construction;

14)Inside Conferences;

15)Civil Engineering Abs.;

16)耶鲁大学科学图书馆网站;

17)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站;

18)澳大利亚网上博物馆网站;

19)法国地质学会网站;

20)SJR网站(国家不祥);

21)The Open University网站(国家不祥);

22)Blackwell出版公司网站。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3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1.566,总被引频次为201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26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175篇,共2032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2009年度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1.393,总被引频次为1702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48位。2009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4篇,发表了6条通讯资料和16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界的消息报道,共计912页。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9年与兄弟刊物完全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8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064次;影响因子0.940,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38位。2009年度发表论文98篇,共883页。

《地球学报》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 ResearchDatabase、Pecbepamuвн\blûжypнa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1.891,总被引频次为123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0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81篇,共866页。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775,总被引频次为722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17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694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735,总被引频次为579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42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127篇,共60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617,总被引频次为534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7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65篇,共440页。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8年度的影响 因子为0.651,总被引频次为335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3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421页。

《地质力学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世界顶级科学家发表论文数和被引用数粗略分析无意中发现电脑上有份之前下载的数据,一份“世界科学家发表论文数和被引用数及其他判断标准的数据汇总表(1960-2017)”。今天就粗略看下其中的数据,记录总数为 人 。幸好,这份数据非常齐全,且有很高的可信度。此榜单记录 1960-2017 年的数据,从表单发现,在10万多人中,有 2574名 科学家从1960年就开始发表文章(或许更早),更惊人的是其中有 1475人 最后发表文章在2010年之后(或许还在继续),这意味着有 57.3% 的科学家,持续输出论文达到 50多年 之久,这种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这其中有 1545名(60%) 来自美国机构, 看来美国政府在上世纪中叶就知道了科技强国,对科学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这1475人中,来自我国的科学家只有一位: 来自 上海交大的A. Arima教授 。下面来看一下被引用的数量和质量。最多被引用的是 埃里克·斯蒂芬·兰德(1957年2月3日生)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怀特黑德研究所成员、麻省理工和哈佛布罗德研究所主席。他是人类基因组医学的参与者之一。他所写的574篇文章共被引用次,只有3人被引用次数超过20万次。Lander, Eric S.Bert Vogelstein博士Bert Vogelstein博士Grätzel, Michael第一名 Grätzel, Michael 教授,综合评分5.6506。Grätzel, Michael第二名: Edward Witten 教授,综合评分5.5141。他是犹太裔美国物理学家、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他是弦理论和量子场论的顶尖专家,被美国《生活》周刊评为二次大战后第六位最有影响的人物,当代物理学家中H指数最高的一位。Edward Witten第三名是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高级副校长 Halliwell, Barry 教授,直译也叫贝烈炜教授综合评分5.5089。贝烈炜博士在牛津大学获得文学学士(一等荣誉)和哲学博士学位,并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赴新加坡之前曾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医学生物化学教授,同时也是抗氧化剂和神经退化疾病研究中心联合主任。被科学信息研究所(SCI出版商)评选为国际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领域最具影响的科学家之一,由他所著并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和医学中的自由基》被公认为是全世界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参考资料。Halliwell, Barry第四名Peter Barnes教授综合评分5.5046,他是美国国家心脏和肺部研究所的玛格丽特·特纳·沃威克医学教授,帝国理工学院的呼吸内科主任以及伦敦皇家布朗普顿医院的名誉顾问医师。在过去的20年中,他是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第七位研究人员,一直是欧洲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临床科学家,也是世界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呼吸系统研究员。Peter Barnes教授第五名 Kessler, Ronald C. 。Kessler, Ronald C.博士以上五位科学家,是仅有综合评分上得5.5000以上的。再着重说一下榜单第15位,因为是我们的骄傲。王忠林(ZL)博士,中科院的外聘院士,王博士 在全球最伟大的科学家 名单中排名第25 ,应该可以说在全世界纳米领域,都算是翘楚。综合评分5.3961。王忠林(ZL)博士/group/Current%20Members/Group%20Leader/Zhong%20Lin%这里是王博士的详细介绍。排名第二的华人就是 朱健康 ,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现任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一职。他的排名是206位,综合评分4.9662。我想,国内也有非常多的学生,学者,研究员或多或少引用过他们的文章。来看看国内的情况。1960-2017年间,我国一共有 1646人 入选,共发表文章 篇 ,人均接近 420篇 。发表文章数最多的科学家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张玮教授(张玮教授的个人资料少之又少,这里就不展开了),他研究的方向是临床医学- 通用科学与技术。并且我还发现,我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真的好多。整个10万人榜单 前20名 有 19位 是中国人或华裔。超过 3000篇 的有6人,应该说有且仅有6人。他们分别是:Zhang, Wei(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4647),Wang, Wei(Zhejiang University)(3999),Li, Li(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3511),Wang, Lei(Sun Yat-Sen University)(3198),Liu, Wei(Tongji University)(3071)Li, Ning(Wuhan University)(3034)。看见没有,名字还是要取的简单一点,重要的是:两个字就好。这里我还特意去找了一下跟我国入选人数接近的国家的论文数量。最接近的为瑞士,他们有 1695人 入选,瑞士科学家发表最多文章的是Li, Jian(University of Bern)(1473),这个数量只能刚刚好排在中国科学家的51名,并且,很有可能也就是华裔。我的天,我们是有多喜欢写论文啊。再来看下质量:某期刊2年发表的所有论文的总引用数(A)除以论文数量之和(B)就是该期刊的影响因子(IF=A/B) 。这里因为没有年份文章,所有只能总引用数/总文章数。这19位中国科学家的IF约为 13.90 ,而整个10万人榜单平均为 37.82 。如果大家不服,我们可以再找一个国家。最后做一个总结。国家统计仅分析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国家。我国顶级科学家所占比例学科上分析:任重而道远。分类学科统计:在这份图表里可以得到, 临床医学 在数量上遥遥领先,前五学科, 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物理天文、化学、生物 。这里理科方面的总数占所有的 75% 左右。我们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为什么多,一方面,我认为是这个学科大热,能勾起很多科学家去研究,整个行业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这个领域有比其他领域更多的未知东西,迫使人们继承或推翻以前的理论,发展跟新,更全面的理论。理论引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提出理论,投入实践,再推翻或完善理论,再提高生产······。每一个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阶段可能就要几十年,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非常有可能在一个阶段就是付出一生的努力。尊重每一个科学研

杨辉发表的论文

您好我父亲这种情况怎么办才好呢?

2008年7月至今,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研中心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借调至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二处从事国际会计准则研究工作;2009年2月至2009年5月在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技术部从事会计准则及审计工作底稿研究工作;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在长春税务学院会计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专业领域会计学专业,财务会计方向。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研究成果在《财务与会计》、《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当代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CSSCI索引论文多篇;出版《税务会计》、《会计人员工作手册》等编著2本;参加并结项省部级课题多项、企业委托的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横向课题多项。(具体科研成果见链接)主讲课程研究生学位教育课程:高级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后续教育培训课程:企业会计准则解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新变化及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化及其对金融业的影响、中国与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公允价值的选择与难点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社会活动中国注册会计师,ICAEW认可的国际会计准则培训师。北京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会计准则研究外聘专家。

1、杨辉、宋正山、朱抱真,1998:1979年5月东南亚夏季的建立和青藏高原的作用,大气科学,22(6),858-866。2、杨辉、宋正山,1999:华北地区水资源多时间尺度分析,高原气象,18(4),496-508。3、宋正山、杨辉、张庆云,1999:华北地区水资源各分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高原气象,18(4),552-566。4、宋正山、杨辉,2001:夏季东亚季风区500hPa月环流异常及其与我国降水关系的向量EOF分析,大气科学,25(3),401-410。5、骆美霞、杨辉,2001: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预报试验,气候与环境研究,6(3),43-52。

中科院杨辉发表论文

现在是德州四中的校长。现在该校的组织机构为:副校长: 田新兰党委副书记:俞彦才工会:林桂新教务处: 王春忠教研处: 高印涛政教处:魏吉东总务处: 柴子国办公室: 刘建刚团 委: 吴世玫

日我校副校长杨辉当选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

,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早年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后到德国杜塞多夫大学医学院深造,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北京协和医院精神疾病中心等多家三甲名院任职,现担任太原益民中医院专家。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经常参与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的心理卫生科普宣传和心理咨询工作,先后在市级重点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全国科技重大成果奖一次、卫生部科技成果奖两次、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期间,凭借其多年深厚的医学造诣,多次被邀请参与疑难病例探讨、疑难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等工作 。

德州的杨辉现在任什么职位?杨辉现在是德州市市长。

武山杨辉发表的论文

您好我父亲这种情况怎么办才好呢?

杨辉目前是德州市委书记。

杨辉,男,1964.10.20出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8-2000年美国Emory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还曾到德国国际神经外科研究所研修。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余年,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精湛,科研创新能力强,有极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了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内窥镜手术、神经导航、显微神经外科等多项微创伤神经外科新技术,使科室水平在西南地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在颅内血管性病变、脑深部肿瘤、重型颅脑外伤、帕金森氏病、癫痫、中枢神经移植,功能神经外科和颅底神经外科,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经口腔入路切除斜坡及颅颈交界处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重点项目1项;1997年获军队中青年专家基金1项;军队回国人员专项基金1项;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二等奖各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三军医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论著3部,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15名。2001年被评为重庆市“十佳青年医务工作者”第一名;2002年被重庆市市委组织部、市府人事局、市科委联合确认为“重庆市神经外科专业学科学术带头人”;2002年被解放军授予总后“科技新星”;2003年作为重庆市唯一后选人入围“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奖”, 2003年被授予“全军军队院校育才银奖”, 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青年委员;重庆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第三军医大学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美国神经科学会委员会会员;美国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会会员;《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特邀审稿人;《中华创伤外科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神经医学杂志》编委;《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编委;《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说起杨辉的这一成就,还得从偶然的一件小事说起。

一天,台州府的地方官杨辉出外巡游,路上,前面铜锣开道,后面衙役殿后;中间,大轿抬起,好不威风。

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杜鹃隐藏在芒果树的枝头。用它那圆润、甜蜜、动人心弦的鸣啭来唤醒人们的希望。

成群的画眉鸟像迎亲似的蹲在树的枝丫上,发出婉丽的啼声。楝树、花梨树和栗树都仿佛被自身的芬芳熏醉了。

杨辉撩起轿帘,看那杂花生树,飞鸟穿林,真乃春色怡人淡复浓,唤侣黄鹂弄晓风。更是一年好景,旖旎风光。

走着、走着,只见开道的镗锣停了下来,前面传来孩童的大声喊叫声,接着是衙役恶狠狠的训斥声。杨辉忙问怎么回事,差人来报:“孩童不让过,说等他把题目算完后才让走,要不就绕道。”

杨辉一看来了兴趣,连忙下轿抬步,来到前面。衙役急忙说:“是不是把这孩童哄走?”

杨辉摸着孩童头说:“为何不让本官从此处经过?”

孩童答道:“不是不让经过,我是怕你们把我的算式踩掉,我又想不起来了。”

“什么算式?”

“就是把1到9的数字分三行排列,不论直着加,横着加,还是斜着加,结果都是等于15。我们先生让下午一定要把这道题做好。我正算到关键之处。”

杨辉连忙蹲下身,仔细地看那孩童的算式,觉得这个数字,从哪见过,仔细一想,原来是西汉学者戴德编纂的《大戴礼》书中所写的文章中提及的。

杨辉和孩童俩人连忙一起算了起来,直到天已过午,俩人才舒了一口气,结果出来了,他们又验算了一下,觉得结果全是15,这才站了起来。

孩童望着这位慈祥和善的地方官说:“耽搁你的时间了,到我家吃饭吧!”

杨辉一听,说:“好,好,下午我也去见见你先生。”

孩童望着杨辉,泪眼汪汪,杨辉心想,这里肯定有什么蹊跷,温和地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童这才一五一十把原因道出:原来这孩童并未上学,家中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读书。而这孩童给地主家放牛,每到学生上学时,他就偷偷地躲在学生的窗下偷听,今天上午先生出了这道题,这孩童用心自学,终于把它解决了。

杨辉听到此,感动万分,一个小小的孩童,竟有这番苦心,实在不易。便对孩童说:“这是10两银子,你拿回家去吧。下午你到学校去,我在那儿等你。”

下午,杨辉带着孩童找到先生,把这孩童的情况向先生说了一遍,又掏出银两,给孩童补了名额,孩童一家感激不尽。自此,这孩童方才有了真正的先生。

教书先生对杨辉的清廉为人非常敬佩,于是俩人谈论起数学。杨辉说道:“方才我和孩童做的那道题好像是《大戴礼》书中的?”

那先生笑着说:“是啊,《大戴礼》虽然是一部记载各种礼仪制度的文集,但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方才你说的题目,就是我给孩子们出的数学游戏题。”

教书先生看到杨辉疑惑的神情,又说道:“南北朝的甄鸾在《数术记遗》一书中就写过:“九宫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杨辉默念一遍,发现他说的正与上午他和孩童摆的数字一样,便问道:“你可知道这个九宫图是如何造出来的?”

教书先生也不知出处。杨辉回到家中,反复琢磨,一有空闲就在桌上摆弄着这些数字,终于发现一条规律。

他把这条规律总结成四句话: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就是说:一开始将九个数字从大到小斜排三行,然后将9和1对换,左边7和右边3对换,最后将位于四角的4、2、6、8分别向外移动,排成纵横三行,就构成了九宫图。

按照类似的规律,杨辉又得到了“花16图”,就是从1到16的数字排列在四行四列的方格中,使每一横行、纵行、斜行四数之和均为34。读者诸君,不妨一试。

后来,杨辉又将散见于前人著作和流传于民间的有关这类问题加以整理,得到了“五五图”、“六六图”、“衍数图”、“易数图”、“九九图”、“百子图”等许多类似的图。

杨辉把这些图总称为纵横图,并于1275年写进自己的数学著作《续古摘奇算法》一书中,并流传后世。

纵横图,也叫幻方,它要求把从1到n2个连续的自然数安置在n2个格子 理。

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它当作纯粹的数学游戏,没有给予应有重视。随着近代组合数学的发展,纵横图显示了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在图论、组合分析、对策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找到了用武之地。

扩展资料

杨辉,字谦光,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杰出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生平履历不详。曾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他在总结民间乘除捷算法、“垛积术”、纵横图以及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还曾论证过弧矢公式,时人称为“辉术”。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著有数学著作5种21卷,即《详解九章算法》12卷,《日用算法》2卷,《乘除通变本末》3卷,《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和《续古摘奇算法》2卷(其中《详解》和《日用算法》已非完书)。后三种合称为《杨辉算法》。朝鲜、日本等国均有译本出版,流传世界。

杨辉的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工作之重点在于改进筹算乘除计算技术,总结各种乘除捷算法,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的。

唐代中期以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交易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因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数学计算的机会,较前大大增加,这种情况迫切要求数学家们为人们提供便于掌握、快捷准确的计算方法。

为适应社会对数学的这种需求,中晚唐时期出现了一些实用的算术书籍。但是,这些书籍除了《韩延算术》,被宋人误认为《夏侯阳算经》而坎坷流传到现在外,其余都已失传。《韩延算术》大约编写于公元770年前后,书中介绍了很多乘除捷算法的例子。

比如,某数乘以42可以化为某数乘以6,再乘以7;某数除以12可以化为某数除以2,再除以6。对于更复杂的问题可同样处理。通过将乘数、除数分解为一位数,可以使运算在一行内实现,简化了运算,提高了速度。

韩延还介绍了其他一些简捷算法。比如“身外添加四”、“隔位加二”。北宋科学家沈括也总结了增成、重因等捷算法。

杨辉生活在南宋商业发达的苏杭一带,进一步发展了乘除捷算法。他说:“乘除者本钩深致远之法。《指南算法》以‘加减’、‘九归’、‘求一’旁求捷径,学者岂容不晓,宜兼而用之。”

在前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相乘六法”:一曰“单因”,即乘数为一位数的乘法;二曰“重因“,即乘数可分解为两个一位数的乘积的乘法;三曰“身前因”,即乘数末位为一的两位数乘法,比如257×21=257×20十257.

实际上,身前因就是通过乘法分配律将多位数乘法化为一位数乘法和加法来完成。四曰相乘,即通常的乘法;五曰“重乘”,就是乘数可分解为两因数的积,作两次相乘;六曰“损乘”,是一种以减代乘法,比如,当乘数为9、8、7时

可以10倍被乘数中,减去被乘数的—、二、三倍。杨辉还进一步发展了唐宋相传的求一算法,总结出了“乘算加法五术”、“除算减法四术”。求一实际上就是通过倍、折、因将乘除数首位化为一,从而用加减代乘除。

杨辉的“乘算加算加法五术”,即“加一位”、“加二位”、“重加”、“加隔位”、“连身加”。乘数为11至19的,用加一位;乘数为l0l至199的,用加二位法;乘数可分为两因数的积,且可用加一或加二时,称为重加.

北宋初年出现的一种除法——增成法,在杨辉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增成法的优点在于用加倍补 数的办法避免了试商,但对于位数较多的被除数,运算比较繁复.

后人改进了它,总结出了“九归古括”,包含44句口诀。杨辉在其《乘除通变算宝》中引《九归新括》口诀32句,分为“归数求成十”、“归数自上加”,“半而为五计”三类。

客观上讲,杨辉不遗余力改进计算技术,大大加快了运算工具改革的步伐。随着筹算歌诀的盛行,运算速度大大加快,以至人们感觉到摆弄算筹跟不上口诀。在这样的背景下,算盘便应运而生了,及至元末,已经广为流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辉

北邮教授杨辉华发表的论文

桂工:梁金城,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吴伯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艳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博导张学洪,男,博士(后),教授,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学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志强为南昌大学环境工程、动物学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邹正光,男,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国清,教授,2006-2009年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 985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先熔,男,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再彬,男,教授,博士后,2004年评为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韦春,女,博士,教授,湘潭大学博士生导师程道品,男,博士,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吴虹,男,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方亮,男,教授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王金叶,男,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朱义年,男,教授,博士,广西大学制糖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王敦球,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林江,男,教授,广西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陆绍荣,男,理学博士,湘潭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各有优势,都是兄弟学院,这两个学校都是广西原来的两个部属级学校,实力都不错。桂工的博导比桂电的多一些。不过桂工前阵子一个年轻的博导阮百尧去世了,外界对此的评价是“中国电法界失去了一根支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欧阳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2王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3仇洪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4邹传云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5林基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6李思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7倪尔瑚 浙江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8李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9莫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0.古天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11黄廷磊 中国科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12黄文韬 中国科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3陈光喜 中国科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4杨道国 北京邮电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15黄美发 北京邮电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16党选举 北京邮电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17杨辉华 北京邮电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18周德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19萧泽新 天津大学 光学工程20周怀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中南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21顾正飞 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22刘心宇 中南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23王华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24徐华蕊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25马昌凤 福建师范大学 计算数学26彭振赟 电子科技大学 应用数学27朱志斌 电子科技大学 应用数学28陈真诚 中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桂工:1梁金城,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2吴伯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3赵艳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博导4张学洪,男,博士(后),教授,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5陈学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6吴志强为南昌大学环境工程、动物学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7邹正光,男,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8周国清,教授,2006-2009年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 985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9罗先熔,男,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0郝再彬,男,教授,博士后,2004年评为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11韦春,女,博士,教授,湘潭大学博士生导师12程道品,男,博士,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13吴虹,男,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4方亮,男,教授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5王金叶,男,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6朱义年,男,教授,博士,广西大学制糖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17王敦球,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8王林江,男,教授,广西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陆绍荣,男,理学博士,湘潭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