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论文《意大利广告设计及广告人》发表于《包装世界》No.2期2001年 论文《德国招贴设计思考》发表于《包装世界》No.2期2001年 论文《法国招贴设计思考》发表于《包装世界》No.3期2001年 论文《西班牙广告设计的独特风格》发表于《包装世界》No.3期2001年 论文《推进全球驱动战略》发表于《包装世界》No.3期2004年 论文《宣传册设计的整体构筑》发表于《包装世界》No.2期2004年 作品《宣传册设计的整体构筑》发表于《包装世界》No.2期2004年 论文《以形会意 以意会心》发表于《包装世界》No.3期2004年 作品《成朝晖作品-(上)》发表于《包装世界》No.3期2004年 作品《成朝晖作品-(下)》发表于《包装世界》No.4期2004年 论文《汉字设计“形”与“意”的再创造》发表于《装饰》No.9期2005年 论文《汉字设计“形”与“意”的研究》发表于《新美术》2004.2期2006年 论文《设计无疆界——综合设计教学研究刍论》发表于《中国美术馆》2006.5期2006年 论文《走向综合化的设计教育》发表于《包装世界》2006. No.1期2007年 论文《行板》发表于《包装&设计》“设计人生”栏目 2007年1期2007年 论文《空间· 时间·人间--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象系统设计》发表于《新设计》第5集2007.12版2007年 作品《从平面到立体 从视觉到触觉--成朝晖设计作品》发表于《新设计》第5集2007.12版2007年 论文《设计的未来与未来的设计--解析非物质设计》发表于《中国美术馆》2007.11期2007年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审视城市形象营造》发表于《新美术》2007.6期2008年《在知性中酝酿--成朝晖设计作品》作品与文章 发表于《新平面》第15期2008年 论文《感·触--构建感官的设计地图》发表于《360度》第16期 2008.72008年 论文《非物质时代之中国设计教育发展》发表于《包装世界》2008年No.4期 总第118期2008年 论文《城市形象的认知与表述》发表于《新美术》2008.6期 2008.122008年 论文《建构识别视觉 获取感知认同 彰显城市特质--关于杭州城市标志形象的营造》发表于《包装世界》2008年No.6期 总第120期2008年 论文《艺术中的设计与设计中的艺术》发表于《中国美术馆》2008.7期2008年 论文《城市形象系统研究的维度》发表于《中国美术馆》2008.12期2009年 论文《杭州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发表于《包装世界》2009年No.1期 总第121期2009年 论文《城市气息--城市形象嗅觉识别系统营造》发表于《中国美术馆》2009.8期2009年 论文《“城市特质”-- 城市形象系统的差异化定位》发表于《新美术》2009.5期2010年 论文《设计理想与教育未来--针对非物质时代研究生教学之思考》发表于《创意设计》2010.1期2010年 论文《设计理想与教育未来--针对非物质时代研究生教学之思考》发表于《道生悟成-中国( 国际)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6 978-7-81083-957-02010年 论文《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的认知》发表于《设计学论坛》第二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2011年 论文《杭州城市标志营造——识别·认同·特质》发表于《美美与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ISBN978-7-5480-0140-9,2010.04
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攻读艺术理论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1年于浙江美术学院艺术理论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内蒙古乌盟师范学校教师,浙江美术学院艺术理论系讲师,《新美术》、《美术译丛》副主编,1988年到德国海德堡大学任客座教授一年。1994年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建市1500年庆典,同年参加英国中西绘画国际会议。1996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方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应邀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讲学。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景中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可能比较早。原因很简单,他小的时候喜欢画画,后来因为父亲的问题,没有条件画画了。那时候出身不好,在各方面都轮不上,走上一条至少能够自娱自乐的路,就这样开始在书本中寻找乐趣。初中一年级,范景中喜欢填词,对“词乐”感兴趣,主动读书从这时就开始了。那时主要读夏承焘先生的著作,还给他写过信。他在民国年间发表过关于“词乐”的论文,范景中当时读不到,就建议他结集出版,这已经是1965年的事情了。那时候形势并不好,他回信说自己血压高,医生嘱咐说不要多费脑筋。我那时年纪小,还不懂得老先生们面临的压力,“文革”以后才明白那信多么不合时宜。记得在1965年第一期的《文学评论》上,我曾读到夏承焘先生的《诗余论》,“诗余”就是“词”,这个称呼已经对“词”透露出批评的意味,“文革”以后才明白个中意味。《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影响终生初中时主动读了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书。父亲上学时用过的苏联课本,一直在家里保存着,范景中读来倒是非常认真。上中学时,自己想学习和钻研的是诗词,另外一个爱好就是读哲学。到了1978年上大学,经历了抄家、上山下乡。其间,范景中在农村的最大收获,就是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他是杨成凯,现在在社会科学院语言所。他俩认识很早,早在上中学时就因为共同的诗词、版本学爱好结识了。“文革”来了,这些爱好都变得不合时宜,彼此的来往便转向别的话题。杨成凯是一个数学天才,范景中下乡以后,用通信方式跟他学习数学。这个收获,不只是一般的解题收获,而是从数学思想上得到的很大收获。这对范景中的影响相当大,跟他后来的读书经历也有很大关系。范景中下乡的地方,有一个很特殊的优势,天津最好的中学的学生都下在那里。很多人都带着好书,大家互相借阅。他也把抄家时保存下来的书带在身边。《莎士比亚全集》、《古希腊悲剧》等,都是在农村读完的。劳动之余,煤油灯下,我也画过《巴黎圣母院》。他们还经常谈威尼斯的事情,一起做数学题,甚至还对局势发表一些“谬论”。对这些东西,还是很向往,希望有一天可以实现梦想。1975年前后,范景中读了《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这本书可以说影响他终生。通过这本书,范景中把以前学过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优缺点,看得很清楚了。在江南,找到了贡布里希进入大学以后,范景中在北师大哲学系基本没有上课,哲学书却没少读,读得也比较偏。那时他在读塔尔斯基,波兰一个数理逻辑学家。1963年,商务印书馆就出过塔尔斯基的《逻辑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读大学时,他一边读他的书,一边做数理逻辑的习题。另外一个是波普尔的书,他的“三个实践”理论刚介绍进来。在那之前,实际上,商务印书馆在上世纪60年代出过一套“资产阶级哲学著作选读”,其中有波普尔关于“人性论”的观点,那是第一次接触波普尔。70年代后期,他的“三个实践”理论通过《哲学研究》杂志被介绍进来,范景中才开始大量读他的书大学时间很短,读了一年就考研究生到了浙江美院。原因很简单,北京诱惑太多。那时西方电影开始在大学里上演,像《根》这样的,觉得安不下心来读书。以前读诗词,对江南的画意一直很向往,再加上下乡在内蒙,在塞北已经生活了八年,于是想去南方的新天地。去了浙江美院,范景中在读书上遇到了困惑。一个终生要从事的工作,和过去仅凭兴趣的读书,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同的。他的老师卢鸿基说,艺术的学习主要靠自己。范景中于是开始摸索一套读美术史的方法,根据要追溯到初中读夏承焘先生时的目录索引法了,读他的著作,同时研究他都读些什么,范景中很自觉地进入一个版本目录学的读书领域。那时,没有人告诉你美术史该怎么读,该读些什么。循着《牛津艺术指南》这样的工具书,从附录中寻找重合频率最高的书来读。就这样找到了贡布里希,我日后最主要的一个工作。读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一个新的天地打开了。这跟以前看的美术史截然不同。范景中找到杨成凯,游说他合译《艺术故事》。这是范景中美术史工作的起点。范景中心里想着中国美术史,可是从外国美术史入手,想做一个迂回的尝试。后来的读书,范景中主要是读波普尔和贡布里希,他们也是我的工作。钱锺书和陈寅恪的“琐碎”毕竟是学诗词出身,范景中对中国的旧学一直念念不忘。上世纪80年代以后,范景中主要读两个人,一个钱锺书,一个陈寅恪。这两个人对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影响非常大。钱锺书的《管锥编》一出版,范景中就开始读了。之前他在50年代的《文学研究》上读过他的《论通感》,还读过他的《宋代诗人小传》,这实际上是他在《宋诗选》中给每个诗人写的小传。读钱锺书的文章,我觉得非常愉快此外,就是读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读完这本书之后,范景中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能再写文章了。觉得自己功力、学力都不够了,没有资格再写东西。之后,他很少写文章,基本上不敢写书。陈寅恪先生写这书的时候已经目盲了,他引用的文献,能否给出更好的版本?从这个问题入手,范景中开始陆续为《柳如是别传》做一个补充性附录的工作。后来,他跟我夫人出的两本书,《柳如是集》和《柳如是事辑》,就是这个工作的结果。有人批评钱锺书太“琐碎”,钱锺书也曾批评陈寅恪“琐碎”。很有意思,这俩人都得到了“琐碎”的评价。范景中却不这样看。范景中读钱锺书,他的书确实非常琐碎,可是一旦站开一个距离,会发现这些琐碎的东西组成了一个新的知识宇宙。范景中并不认为钱锺书的理论水平多么深刻、多么高明,但他在用他琐碎的知识建立一个新的知识结构上,我觉得了不起。读陈寅恪是另一番趣味,当他把无数琐碎的东西组织在一个历史的长卷中时,这些琐碎仍然有它熠熠耀彩的光芒。可是现在的学者欠缺的,恰恰就是琐碎。这让我产生一个奇异的感觉,如今论道著作不少,论学著作太少。所差的不是理论,而是真正的学问。读书人要给自己打“警惕针”范景中写过这样的话,如果我们读了钱锺书的《论通感》还觉得不过瘾,可以读一下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你会发现,贡布里希三言两语把通感说得非常深刻;可是钱锺书在《论通感》中谈到的通感现象,给人的艺术感受的给养,也是别人书中得不到的。所以,读书经常需要克服自己身上过激、偏颇的见解,还有知识上的盲点,这是读书人需要给自己打的“警惕针”一方面做着西方美术史工作,另一方面读钱锺书和陈寅恪,还有线装古籍,也是范景中长年不离的。实际上我读书非常杂,但主线就是这三条,像《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自己读了不会少于15遍。我经常告诫自己,在学术上不要赶时髦,读书也如此。有一个人的书,范景中是不读的,就是海德格尔。他说他读不懂,觉得晦涩。其他人的著作,也有许多留下一些印象。有一本书,是两位年轻人写的,克里斯和库尔茨的《艺术家的传奇》。这是研究艺术家绕不开的一本书,论述得又非常广阔。最近,广州美院的邵宏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翻译出来,作者是美国的克里斯特勒,20世纪研究文艺复兴的大师。这本书翻译难度非常大,邵宏给出了一个完整译本,对于国人认识文艺复兴有非常大的帮助。与其写书,不如译书在西方美术史领域,很多重要著作尚未翻译进来。中国美术史相对其他学科,确实比较滞后,但近年来也发生着一些变化,特别是2000年以后。比如对于文人画的研究,广州美院的黄专和深圳画院的严善金享写过一本书,《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把文人画研究的视野、角度给出一些崭新的看法。前两年,中国美院一位博士万木春研究晚明文人李日华,他的博士论文《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水平相当高,这本书也已出版。还有我的博士生董捷,他的博士论文《湖州版画的批评研究》,不论理论还是方法,都是中国版画史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之所以取得这样的进展,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与西方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被介绍到内地有关系。读完陈寅恪之后,范景中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与其写书,不如译书,读者可能更能受益。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太残缺不全,最好的读书年华都被历史风尘淹没。也因此,范景中对书籍一直抱着感恩的态度。范景中最近还想重读《微积分概念史》,这是上世纪70年代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翻译的,它教会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事物的连续和分离这对矛盾。当范景中用分离的语言概念来捕捉连续的绘画时,会遇上很多问题,考虑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微积分概念史》。数学对他的美术史研究影响很大,但只是一个方面。范景中还经常思考中国文明对于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他认为是人对于艺术的感受力,而这是从诗词和中国山水画来的个人感受一想到这30年,范景中最大的感受是学术氛围越来越自由,正因为有了这个背景,我们才能安心读书,研究点学问。展望未来,大概30年以后,人们可能有希望继续出现像陈寅恪、钱锺书这样的大师。如果说到遗憾,陈寅恪在国外呆了10年左右,他从不为学位读书,而是为学问、知识去读书,用西方人的话来说,他是为黄金般的智慧去读书,现在人们读越来越功利,这恐怕是想起来让人遗憾的事情。 出版的论著有:《法国象征主义画家摩罗》、《古希腊雕刻》、《图像与观念》、《柳如是集》、《柳如是事辑》、《美术史的形状》、《藏书铭印记》等。主要译著有:《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论文集》、《艺术与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论文集》、《希腊艺术手册》、《图像与眼睛》、《走向进化的知识论》、《贡布里希论设计》等。主编丛书有:《艺苑珠尘丛书》、《学院丛书》、《学术史丛书》、《艺术世界丛书》。课题研究方面,范景中教授承担了教育部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雕版艺术史》(项目负责人),并且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的课题《艺术史基本理论》,以及广州白马广告公司资助课题《西方美术史学史》。范景中教授多次参加国际学术活动。1996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方研究所研究员。1998年应邀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讲学。发表论文:《比较美术和美术比较》、《研究和方法论》、《谢赫的骨法论》等。范景中教授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发表论文3篇以上,并且有的还有著作出版。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有:中国版画史、中国书法理论史、中国绘画史的基本概念、西方美术史的基本概念,等等。曾经给硕、博研究生作的专题讲座有:“Vasari 的《名人传》”、“艺术史与人文科学”、“评《历代名画记》”、“古籍版本鉴定”、“Gombrich 的《木马沉思录:论艺术形式的根源》”以及“Plato的‘理念’与艺术理论”。 范景中教授的译著《艺术发展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银奖、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译著《艺术的故事》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曾获潘天寿美术理论贡献奖、英国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伊拉斯莫斯研究基金奖,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宋磊,198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1990年中国画《秋韵》参加文化部赴法国保加利亚“中国美术作品展”。
1997年中国画《荷》参加“文化部系统中青年书画作品展”。
2000年中国画《忘年》获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中国书画艺术节”全国书画家作品展览最佳作品奖。
2001年中国画《大猷公派》获中国美协年度奖。
2001年中国画《庐乡的回忆》获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的国家级美术专业最高学术奖项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提名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集。
2002年中国画《春巷》参加“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邀请展“、”“全国著名书画展作品邀请展”。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作品。
2003年中国画《故园秋草》获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国家级美术专业最高学术奖项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作品。
2003年中国画《三月三》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展”,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作品。
2004年中国画《城市风景》获第十届中国美展山东展区三等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作品。
2005年中国画《论道 》收入“烟台市建国以来优秀美术作品集”,“全国著名画家作品邀请展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发表。 作品论文发表:中国画、民间美术研究、连环画等150余篇(件)作品由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世界、汉声文化国宝、中国书画等重要出版发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及海内外藏家收藏其多幅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辞典〉〈山东美术全书〉〈烟台市志〉等均收有“宋磊”词条。
宋磊:字熟石。
1971年生 籍贯江苏
1987-1990:就读于江苏省新苏师范美师
1993-1995: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
1996-2000: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本科班
2007-2008: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首届山水创作研究生班
2008... 就读于中国美术创作院山水研修班
2010年3月作品入选南京养墨堂美术大奖赛
2009年5月参加中国美术创作院山西中国画展·太原
2008年12月获第六届全国法制宣传书画展三等奖·北京
2008年11月参加中国美术创作院山东威海中国画展·威海
2008年8月参加中国美术创作院福建诏安中国画展·诏安
2008年4月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美山水画创作研究生课程班作品巡展·临淄
2008年3月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美山水画创作研究生课程班作品巡展·北京
作品曾入选首届江苏省美术节,跨世纪著名中国画家展览等,部分作品流入海外。现为溪山行旅画家组成员。
企业文化专家、美容行业高级咨询师、王牌讲师、自由撰稿人。长期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策划,先后为十几家企业咨询过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等。
职业经验:
曾任宝芝灵健康产业集团公司高级职业经理人,北京竞争力管理咨询公司策划总监、企业内训师;先后在国内大中型企业任高级企业文化及品牌策划师、项目经理;
现任痧道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旗下菲碧仕精油品牌的全国推广。宝芝灵产业集团常年首席顾问;同时兼任宝芝灵痧道理疗养生学堂客座讲师。
研究领域:宋磊老师在企业文化、品牌策划等都具有很深的造诣,被称为企业管理领域的“智多星”。
宋磊老师服务过的经典客户:山东省农村信用联社三十大信贷品牌策划推广、郑州市商业银行十大信贷品牌策划推广项目、河南省濮阳市赓辰房地产五一公社项目推广、河南省登封市城上城地产商业招商项目、山东省邹城市世纪伟庭地产商业地产招商推广项目、河南省开封正和北宋官瓷品牌策划项目、宝芝灵健康产业集团企业文化项目……….
姓名:宋磊
级别:医学博士
代表作:《国际妇产科杂志》(中文版)
个人荣誉: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三、四等奖各一项
山东医科大学博士,1994年作为人才引进特招入伍到北京军区总医院任妇产科主任,1998年11月调入解放军总医院,2003年调入上海妇科疾病研究所担任院业务副院长一职。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妇产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计画生育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妇产科临床》、《现代妇产科进展》、《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杂志》、《国际妇产科杂志》(中文版)、《美国妇产科时讯》(中文版)、《美中妇产科杂志》、《中国医药导刊》编委。
多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备丰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的经验和能力,医疗技术精湛,尤其擅长妇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子宫颈癌、外阴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手术、子宫广泛切除术,盆腹腔淋巴清扫术、无气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阴式全子宫或双附属档案切除术、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手术、保留子宫的广泛宫颈切除术、 *** 成形术、外阴癌根治术等难度大、风险大的手术。参加专著编写五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三、四等奖各一项。
宋磊,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后考入北京工业大学进修,热能工程专业硕士毕业。2007年进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工作。曾参加多项石油化工装置的设计工作。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70-01-01
获奖成果 奖项名称 级别 年份 位次 备注
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 国家级 2006 1 该奖项为中宣部批准设立的中国美术专业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 国家级 2003 1 该奖项为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美术专业最高学术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中国书画艺术节全国书画家新作展 国家级 2001 1 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国家级 2000 1 该项奖励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年度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发表论文及著作 题目 年份 位次 刊名 索引
园林水景 2008 1 中国林业出版社
植物景观写生 2008 1 中国林业出版社
艺术教育理念 2008 1 山东美术出版社
人物头像一 2008 1 山东美术出版社
人物头像二 2008 1 山东美术出版社
娥庄的回忆 2008 1 山东美术出版社
上岛坪 2008 1 山东美术出版社
风景一 2008 1 中国林业出版社
风景写生 2008 1 中国林业出版社
风景二 2008 1 中国林业出版社
园林钢笔画 2008 1 中国林业出版社
女人体一 2008 1 山东美术出版社
女人体二 2008 1 山东美术出版社
女人体三 2008 1 山东美术出版社
女人体四 2008 1 山东美术出版社
园林素描(合作) 2008 3 中国林业出版社
城市的风景 2005 1 人民美术出版社
论道图 2005 1 人民美术出版社
村语 2004 1 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
齐东村雨 2004 1 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览集
城市的风景 2004 1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三月三 2004 1 人民美术出版社
故园秋草 2003 1 中国第一届书法兰亭奖美术金彩奖
庐乡的回忆 2001 1 中国美术第一届书法兰亭奖金彩奖
大猷公派 2000 1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奖作品集
送晚墓志考 2000 1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
胶东灯晚 1997 1 台湾汉声文化国宝32期
夏娃什的故事 1995 1 山东友谊书社
宋磊,男,汉族,大学本科毕业,副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8年进修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2009年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病治疗中心和胰腺癌治疗中心,从事普外临床工作近20年,。
率先在克拉玛依市区开展根治性保乳手术、B超引导下核芯针穿刺活检术以及B超下染料定位 *** 肿块活检术。先后被评为2001—2005年度院级“优秀带教老师”,2004—2006年度市级卫生系统优秀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2008年度院级技术骨干,2010年度被评为克拉玛依市学科带头人。
宋磊,北京大学 *** 管理学院副教授 ,政治经济系主任
学历 Education
吉林大学,经济学学士1993
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
名古屋大学,经济学博士2000
研究方向 Research Fields
日本经济
工业战略
出口主导型成长与地域统合
市场经济的多样性理论
宋磊, 女,1983年1月生,山东济南人, *** 党员,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任山东会计培训学院主任科员(山东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业务二组组长),拟任共青团铜陵市委副书记。
楚汉帛画的情况复杂,每一张之间有较大区别。 似乎不能一以论之。 前几年中国美术学院有专论帛画的博士论文,38万字。虽然主要的讨论角度还是考古,但可能其中有少许线索可供参考。
王澍,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业余建筑工作室主持人,中国实验建筑先锋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营造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简历: 1985 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学士 1988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1988至1995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现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 业绩简述: 1985年起,先后设计南京华侨大厦(1985-1987,已建成); 杭州国旅航空售票外(1989,建成并已拆毁); 海宁市青少年宫(1988-1989,已建成);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1991,建成并将拆毁); 杭州孤山室内小剧场(1991,建成并已拆毁); 杭州斗乐桥人防地道口(1991,建成并已拆毁);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湖滨校园改造规划(1993,方案);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馆(1993,方案); 中国杭州虎跑禅心茶道园(1994,方案); 一个退休建筑教师的住宅(1996-1999,方案); 自宅室内(1997,已建成); 浙江海宁陈默艺术工作室(1998,已建成);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1998-2000,已建成); 上海南京东路顶层画廊(1999-2000,已建成)。宁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三合宅(中国南京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参展项目)。 以上作品及多篇专业论文陆续发表在《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作品选》、《东南大学建筑系理论与创作丛书--青年建筑师作品选》、《中国室内设计精粹》、《建筑师》、《今日先锋》、《时代建筑》、《室内风景》、《室内》、《时尚》等国内书刊上。 1999年6月,参加北京国际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展。与王澍的谈话:关于当下艺术教育的追问(作者:俞可 来自:当代美术家) 一方面,城市建设的发展使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另一方面建筑艺术做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被提到各大艺术院校的教育建设日程,在这里我们请来了今年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同时也是站在教育一线的建筑设计师王澍,就他的威尼斯之行和建筑艺术在当代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谈谈他的看法。 俞可(以下简称俞):本届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有了中国国家馆,但不幸又胎死腹中,这究竟是完全因为国内“非典”的肆掠,还是在根本上我们仍处于文化上的被动状态? 王澍(以下简称王):“非典”当然是一个原因,文化上的被动也是显而易见的。 俞:您这次本来是被邀请参展的中国艺术家,但实际到了威尼斯又没有真正地参加展览,您的心情如何? 王:展览没去成,让人遗憾。但我更心痛我的那批青砖,它们在苏州一家砖厂用了两个月精磨制作,5月25日运抵威尼斯港,在码头仓库搁了一个多月,最后只能交船运公司处理。 俞:作为观者,您对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它是否同以前一样对艺术的进程构成某种指向性的影响? 王:这届威尼斯展开幕期间,我虽已到了巴黎,但没有去看。 俞: 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您认为在面对此类国际大展时,中国的艺术家应以怎样的文化姿态和身份做策略化的出场,才不至于尴尬?我们国家在文化策略上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艺术家是不是也应在更为广泛的知识结构中思考我们相关的文化出路?或者说,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中亮出自己的文化身份? 王:参加这类大展前,我从来不愿过多去想这类问题,甚至根本不想。“姿态”、“身份”、“策略”让人想到做秀与老谋深算。而我做艺术一向只是自娱自乐。 俞:艺术学院成立建筑系,几年的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建筑艺术的学科方向很茫然,学生也是一头雾水,今天,艺术学院教师的知识结构到底能不能胜任建筑艺术的教育? 王:在艺术学院办建筑系,在中国算是新生事物,它必然有某种学科方向上的不确定性,就象这世界本身不确定性一样,而我一向认为,培养把握这种不确定性的能力,就是培养人如何把握“存在”的意义。至少就中国的建筑系而言,我对它的学科方向一点不茫然,我甚至乐意享受可能出现的茫然感觉,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从那里开始。 俞:建筑艺术系面临问题是,城市建设垃圾的不断出现,学生在高等教育中所获得的知识却无能为力,由于不能建构学术上的权威性,当然也不能对市场构成影响力。所以,学而无用成为必然,那“建筑艺术”是否成为院校扩招学科的虚设?造成这种脱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王:我认为建筑艺术教育是为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可能性办的,这种态度仇视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而今天的市场越来越显示出多样性的特征,机会到处都有,问题是当机会出现时,你是否准备好了。 俞:面对学难致用的困境,您认为应从那些方面努力,才能有效地使这一局面有所改观,并促使中国的建筑艺术朝着良性方向可持续发展?据我了解,您在求学过程中也曾就中国的建筑教育模式提出批评和质疑,那么,今天也站在教育岗位上的你对此又持什么态度和看法? 王:如果把艺术学院的建筑系,办成工科建筑系的简化版,半吊子的艺术版,必定走向学难致用的困境,这种办学没有出路。而就中国的建筑教育而言,它有两个痼疾:一是不思考;二是忽视有思考的技术训练,培养出成堆的“画图师”,他们现在占据着市场。 俞:您曾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师,您的导师也仅仅只能算半个,那在您看来“现代建筑师”的定义是什么?而“中国现代建筑师”又是指什么?如果这是两个不同的指向,那它们最根本的区别在那里? 王:说这话的时候,年少轻狂。但话本身的意思没错,现代建筑师的基本特征就是他永远都从建筑的根本问题开始思考,而一个中国建筑师有自己的生活背景,问题上的差异即造成区别。 俞: 伴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往来的日趋频繁,国外建筑设计师频频进入中国市场,尤其是重要的国家建筑投标,已明显地表现出一个令人尴尬的现状,由此这块蛋糕已经被越切越小,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们是否适应当今社会?是自己的原因还是我们的决策者仍有些崇洋媚外,而我们的建筑师对此应该做怎样的调整? 王:对这个问题压根没有担心过。 俞:据说您长期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传统建筑观念和语言在今天都市建筑中的运用,您认为这种运用有多大的可能性?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其价值和意义何在?您是怎么理解建筑艺术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的? 王:基本上,我们已经在过去的20年中,把我们的原有城市毁了,不仅毁了传统,也毁了城市本身。我是从传统建筑观念和语言与生活本身的密切关联去研究的。当然,毁灭过程本身可能凸显我们日常忽略的诸多可能性,对我们的城市而言,这是一个悲怆时期,但对一个艺术家而言,这个时期也许让人激动。 俞:我国的城市建设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您觉得都市的变化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从你的第一个建筑设计到最近的一个,你在设计理念上或者说观念上有那些具体的变化?你如何用这些来影响你的学生?从而使他(她)们不至于生活在一个颇为失落的状态中? 王:我热爱朴素平静的生活。如果说第一个作品只想向人们传达某种激进的“观念”,那么现在所做的则渐趋平静。它们是一系列平静的“小世界”的建造。 俞:你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王:建筑艺术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出一个作品的周期很长,而且不容易坚持到底。我现在除了想如何办好建筑系,就是想如何把已经在做的建筑做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甚至为此可以暂时不做新的项目。除此之外,如何不重复自己,始终是一个问题。
既显示出当时湖南纺织工艺的高超,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准。
楚汉帛画。20世纪40年代初,长沙南郊子弹库楚墓就出土了一件楚时的帛书,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用毛笔与彩墨书画的先秦文献。上书灾异的趋避、祭祀的禁忌、岁时的吉凶等内容共948字,四周还绘有彩色神物、树木。
扩展资料
汉代画在缣帛上的作品很多,但历经千年之后,遗存极少。目前最重要的发现有本世纪70年代分别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山东临沂金雀山的汉墓中的西汉帛画。马王堆1号墓中出土的帛画的含意最为隐晦,学者们的解释极为多样,
但一般都认为帛画的上部和底部分别描绘的是天界和阴间,中间两部分则表现的是死者軑侯夫人的生活场景。墓主及各种神禽异兽的刻画极为生动,勾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显示了西汉绘画的卓越水平。
此外,马王堆3号墓中的三幅帛画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除墓主人外,还描绘有“导引”、仪仗等内容,精美非常。金雀山的帛画内容与马王堆汉墓帛画相近,上有日月仙山、下有龙虎鬼怪,中间部分描绘的是墓主人的人间生活景象,此画“没骨”与勾勒相结合,反映了汉画技法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绘画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楚文化
杭州南北朝画室拥有一支老中青年结合、高学历、高素质、教学经验丰富、示范能力强的专职教师队伍,并且在中国美院等高校聘任客座。教师队伍中7余人具有硕士学历,其余教师均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知名高等院校;多年从事美术高考培训经验的老师,对历年各大院校专业考试动态及信息分析准确,能结合学员实际,因材施教,指导得当。强大的师资阵容,给予学员最强大的最权威的指导!为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学习的学员给予最好的艺术指导,帮助每一位学员完成最理想的大学梦想。 王伯敏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24年生,浙江台州人,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著名学者,山水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唯一一位国际终生教授,杭州画院荣誉院长。全国美协曾推其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著名美术教育家。50多年来,王伯敏教授著有《中国绘画通史》《中国美术通史》等43种编著出版,也是目前权威美术理论书籍《中国美术史》的主编。2008年一直以来担任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荣誉校长,对南北朝这几年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对南北朝画室办学理念和取得成绩给予成分的认可和肯定!徐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60年出生,福建福州人。1981年毕业于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198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198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会员,理事。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杭州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特聘高考指导专家。《后羿与嫦娥》入选“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1996年《惠安女》上海美术馆收藏。1997年赴法国巴黎艺术城考察,“欧洲时报”撰文介绍徐默等浙江青年画家。2001年《彭大将军》入选“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梦开始的地方》入选“第六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获铜奖,2004年《暗香》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浙江展区优秀奖。 2007年一直以来担任南北朝画室的教学总负责,严格把关南北朝画室教学总纲,严格执行中国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考试大纲的最高要求,针对目前高等艺术学院的考试做了很多针对性的安排和调整,做到系统科学有效的指导和教学!对南北朝这几年取得骄人的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易小武校长:湖南株洲醴陵人,1984年生,杭州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执行校长,创办人,杭州南一北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教师,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湖南商会会员!2012年中国企业家协会《江南七客》《服务中国总裁班》会员!自幼学画,2003年高考曾取得全国西安美术学院考试全国状元,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专业湖南地区状元,全国第九名优异成绩考进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类本科专业!曾担任宁波潘天寿艺术中心基础教研室主任,《带帽老人》曾获青年世界和平画展全国赛三等奖。从事美术教育基础工作长达十年之久,《宁波鄞州印象》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丽人行》浙江美术馆收藏,参与组织编写《完美教学》《教学对话》《成功教学》《美院之路》《冲刺高分百日》《艺考设计之路》《考题》等书刊。出版个人单籍《中国美术学院色彩名师风景》重庆美术出版设2010年版!浙江日报,新华网,浙江电视台五套《商品与质量》栏目组重点采访对象。带领本校教师员工共培养高考美术类人才近2000人,取得高考艺术类状元78人次,综合类院校状元87人次,浙江省联考状元张祎(舟山嵊泗中学2010届),钱超同学素描单科状元(温州市第七中学2013届)!陈凯越同学(新疆昌吉一中)2012届新疆联考状元,取得277分优异成绩!2012届学员冯晓涵同学(甘肃省兰州石化第三中学)中国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专业全国状元,张小龙(山东临沂第七中学)中国美术学院2008届动画系全国状元!至今已经资助十来名特困残疾学员顺利考进重点美术学院,湖南省益阳市沅江第二中学庄懿灵同学考进广州美术学院2010届动画系!谈中良副校长:浙江湖州人,1974年出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早年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专业,杭州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副校长!杭州南一北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多年来一直在美术类教育行业辛勤劳作!带领本校员工在高考一线,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同时对当前美术高考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爱好!参与了多部美术类权威书籍的出版和编辑,组织多次支持和帮助农民工子弟爱心活动!市工商联组织的《温暖下岗子弟,爱心牵手艺术》等活动!同时发表多部关于当代美术教育现状思考的论文,发表于各权威美术刊物和报社。《论杭州高考美术市场,引发一系列思考》受到省教育厅,杭州市西湖区教育相关部门相关部门认可和好评!发表于2012版《当代美术艺术高考》刊物第一期,浙江省电视台,新蓝网,湖州电视台栏目组等权威媒体采访和重点报道!同时对当前时政和社会问题也提出一些见解,其中《湖州织里民间借贷危机调》及《关于织里镇农民工意外伤亡事件处理的反思》,作为吴兴区政协一号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湖州织里民间借贷危机调查》发表在《浙江民革》杂志上!乐衷以观察社会问题,有社会责任感。作为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每年资助多名失学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办学思路和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张震老师:辽宁营口市人,1975年生,从事美术高考教学研究工作15年之久!杭州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色彩教研室主任,鲁迅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中国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造型基本功扎实。参与编辑《完美教学》 《成功教学》 《中国美术学院08年优秀试卷》 《杭州色彩》 《质感》 《敲门砖》等多部杭州色彩作品集。在杭州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对待学员认真负责,对色彩教学具有丰富的经验,发表了多部高考美术色彩教学理论文章在《美术报》上,曾接受浙江电视台《名师采访》,曾参与高考阅卷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多年一直以来任教于南北朝画室,现主管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色彩一线教学工作。吴凡老师:江西抚州人, 1969年出生,从事美术高考教育18年之久,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1993年任教于抚州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副教授职称,后转入到深圳油画大芬村从事写实油画研究和创作工作!作品被国外友人收藏!《爱因斯塔》2010年被安徽省美术馆收藏! 其中《晨》获得江西青年油画大赛一等奖。《在路上》参加广西艺博会以52万元高价成交,被美籍华人收藏家收藏。后转入高考教育行业,热衷于美术高考教育,培养了近千名学员,对美术高考有着十分精到的理解和认识,出版作品及相关理论文集《零基础学员考美院》《如何解决速写瓶颈》《高考色彩与写实素描关系》,为当前杭州美术高考培训界名师,为人和蔼,非常具有亲和力!深受家长和学员好评!从事美术高考培训工作,教学经验极其丰富,自成体系。教学成果累累,可谓桃李满天下。参与编著《完美教学》、《教学对话》等多部书籍。多年来一直担任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教务处总管,担任南北朝画室VIP教学区教学总负责人!曾明老师:1979年生,江西贵溪人。 曾取得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系高考全国第五名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后,从事美术高考教育长14年之久,95年开始学画,99年开始参与美术教学,已有10多年的丰富教学经验。一直深入高考美术教学一线。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多年以来,已为各大美院以及重点高校输出大量艺术人才。教学中除对学生的专业辅导,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品行教导。在基础教学领域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素描静物》 《色彩转换训练》同时发表诗歌《古牧新春》在当代诗歌散文杂志上,为人亲和力很强,深受学员喜欢!张福贵老师:1985年出生,河南驻马店人,毕业山东艺术学院壁画本科专业,后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岩彩壁画班研修生班级,从事美术高考培训七年之久,速写作品多发表于《视觉艺术》《速写宝典》《完美教学》等权威作品集,对于当前全国考生速写基础偏差,研究了《速写十八招》《剪影交叉》《 如何攻默写》《反其道而胜》等,反响十分明显。对于当前考高取得阶段性成果,培养了众多速写单科状元,2009年创作巨幅速写作品《敦煌百年梦》被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收藏,多年来一直现担任南北美术培训速写一线教学工作!黄子恺老师:1987年出生,湖南湘潭市人。 以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其素描作品入选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优秀试卷》。2010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世纪之星”优化创作佳作奖。为人踏实,教学严谨负责,对学生快速提高素描成绩相当有一套,在大学期间就从事美术高考教育,毕业以后一直在高考一线,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好评!2012年版画系毕业,作品《岁月流年》获得毕业创作金奖。该作品已经被浙江美术馆收藏!在校期间多次参与中国美术学院基础教学课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其《线性素描》研究课题发表于《新美术》期刊。现在担任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素描课程教学班主任!姜煌青老师:浙江富阳市人,1984年生,从事美术高考教学研究工作9年之久。2003年以全国第二名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获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其色彩作品《万紫千红系列》被院方全部收藏。其色彩作品出版于《浙江油画》,参与杭州市第五届美术展览,作品曾发表于《当代美术现状》权威刊物,作品《最美富阳》被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收藏,毕业后一直任教于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教学认真、负责、耐心,善于用浅显的语言传达教学意图,使基本功相对较弱的学员快速提升。多年研究色彩基础教学,在汲取前辈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高考一招鲜,快速削苹果”立体绘画教学新方案。深受广大考生喜欢和好评!为人和蔼,现在担任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色彩课程教学班主任!吴灵丰老师:1978年生,江西上饶人,从事美术高考教学研究工作11年之久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99年以专业成绩第三名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多幅作品留校。作品《山水》入选江西省青年油画展,参与编辑《完美教学》、《成功教学》等多部美术类书籍。在校期间一直从事美术高考教学,教学经验丰富。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专业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对各省美术联考十分有经验,现在主要是担任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素描课程教学班主任!颜登高老师:湖南醴陵人,从事美术高考教学研究工作5年,中国美术学院色彩单科状元,以全国第八名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其色彩作品入选2007年《中国美术学院优秀试卷》。教学经验丰富,极其认真负责,深受学生喜欢。研究风景色彩多年,对静物色彩与风景色彩有深刻的研究,能够将手上的功夫自如地转教于学生。并有多幅作品出版于南北朝出版的《敲门砖·色彩风景篇》。陈鼎老师: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从事美术高考教学研究工作7年之久,造型基本功扎实,手法明确,多幅作品留校。其中作品《活路》入选浙江省色粉画展。参与编辑《完美教学》《成功教学》等。教学经验丰富、思路多变,会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针对性教学。独创“五口之家”和南北朝画室得分“27+1”教学。帮助大量学生完成了美院之梦。教学7年以来,每年都有数名学生获得浙江美术联考素描单科第一名。善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善于把握学员心理,对学员心理辅导工作十分有经验,目前担任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素描教学班主任,同时担任南北朝画室学生处处长!曹旭辉老师:1980年出生,江苏常州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绘画专业本科,2004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类研究生,多年从事美术高考教育工作,有多幅作品留校,教学思路清晰,深受学生好评。研究生毕业作品《陕北老人系列》被浙江美术馆收藏,现担任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VIP速写教学一线工作!教学风格严谨,方法巧妙,对于快速提高速写成绩十分有一套!出版参与《完美教学》书籍!曾祥源老师:1983年生,湖南永州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从事美术高考10年之久,色彩教学示范能力强,速度快!思路明确果断,作品多发表在《高分教你拿》江西美术出版社,《名师面对面》 《杭州色彩经典作品集》 《优秀考卷评析与教学》等权威出版刊物上,熟悉高考各种考题,对于应对目前的高考有足够多的经验!对学生管理严格!目前已经取得众多高分!林海老师:1986年出生,湖南邵阳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从事美术高考设计研究多年。杭州奥格设计研究室主任,南北朝美术培训学校设计教学总监,针对清华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江南大学,事实是最好的说话!蔡宇昊2013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格江西萍乡第二中学)皮梦蕊同学2013届上海戏剧学院(新疆克拉玛依),李逸轩东华大学(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林萍上海戏剧学院(温州第七中学)姚静媛江南大学2013届(四川成都双流中学),培养的成绩十分可喜!王蕾雨老师:浙江宁波人,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主管南北朝画室色彩教学,作品多幅发表《完美教学》《教学对话》,从事美术高考培训多年,辅导众多学生考进各大美术院校。孙兆勇老师:山东潍坊人,毕业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现在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教师,造型基本功扎实,多年从事高考辅导,参与出版多部作品,现在担任南北朝画室色彩素描课程教学工作。 学员一: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中学郭祥同学(08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录取,色彩单科全国状元)回想起在南北朝画室学画的时间,还是很有感慨的!清华大学一直都是我自己的梦想。作为在杭州学画阶段,很多学生其实和我当时一样,很担心考清华美院是不是一定要去北京学习的问题纠结很长时间!由于我是江西省的,离杭州很近,也非常喜欢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就在高中老师的建议下来到杭州南北朝画室学习。一路走过来也感受到杭州南北朝老师对我们的用心,经常晚上一点多还在陪着我们。08年的大雪真的难忘,更难忘在杭州的艺考生活,作为自己色彩可以考这么高,并且考上清华大学,其实真的还是觉得基础最重要!只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去努力,特别是色彩不要急着去追求表面效果,把色彩的基础点弄明白,注重空间和颜色本身关系,其实成功都离我们不远,也希望南北朝画室更多的学员考到清华美院来,最后还想分享我自己的体会。09年我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盛典,感受到国家繁荣也体会到自己的因为有机会进入名校而可以去感悟生命中很多宝贵和难得的体验,只要自己努力!一切都是可以的!学员二:张晓龙(中国美术学院08动画录取,专业全国第一名,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第七中学)我是一名往届生,从小就特别喜欢美术,也很喜欢动画。作为一名山东考生很能深刻体会到高考的竞争激烈,万人过独木桥的感受,特别是在山东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第一年在老家山东临沂学习,我的母校山东临沂七中,这是一个美术类高中,学习美术的传统悠久!因为不敢轻易相信外面的培训机构,也有听过有些同学去北京,济南等地的经历,所以也就格外慎重!也就一直在老家学习美术。第一年考下来成绩不是很好,就过了个四川美术学院,也是刚过线,基本上高考没戏!后来很巧的一次机会中,知道我家一个邻居在浙江理工大学当大学老师,通过自己熟悉的街坊邻居推荐,来到杭州南北朝画室。08年那一年来杭州南北朝画室找易小武老师这里学画的时候,刚来的时候对于高考不是很有信心,主要是第一年考得很不理想。在老家的应届生时候也很努力,也考过中国美院,成绩下来非常糟糕。刚开始还觉得是自己努力不够,后来发现时自己的思路出问题。国美那年非常流行灰色调,那时自己误认为是色彩效果上面的明暗层次的迷糊,后来在南北朝画室学习一段时间发现错了,发现最重要的色彩之间的和谐和微差。所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想考名校一定要找名师,方向比坚持和努力重要!这样一切皆有可能!现在我可以在中国美院里面优美的大学环境里学习自己最心爱的动画专业,真的要感谢我的老师,特别感谢南北朝。同时也给想报考中国美院动画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小小建议,一定要多画速写噢!期待你们都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等你们考上了美院可以来08级动画班上找我哦!学员三:杨思瑶(中央美术学院录取)来自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比起其他学员来说,我算比较幸运的一个吧!那时在08年暑假的时候,第一年高考失落,全部专业院校全部挂科的情况下真的很失落,爸爸妈妈对我也很失望,自己就更不用说了。7月份的一天中午妈妈从北京电话打给我,那时我和爸爸刚好在长沙,说有一个杭州国美的老师来了湖南。他们刚好晚上的火车从长沙回杭州去,有时间最好和杭州画室老师见个面,交流看看,到底自己问题出现在哪里?请他们指点下。那天下午大概四点钟吧!我和爸爸就在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岳麓山那边等杭州的老师,第一见到易老师的时候,他风尘仆仆的,很青年,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满脸都是汗。他坐下来说先要看我的作品,看了我作品之后,他沉思了一会对我说,你的作品适合艺术,不适合高考。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我在暑假和高三时候画的,自己感觉都很好,并且都画得很扎实。易老师后来仔细的帮我分析了一下,说高考主要是在最短的时间你放映出一个正确的作画步骤和流程,快速体现自己的画面的认识,不是完全体现基本功,而是需要你最快的时间你体现包括基本功在内的其他能力综合起来体现。一味的去追求深入的效果其实起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是考试的大敌。易老师这么一说我真的明白了很多。后来十月五号国庆期间我就去杭州南北朝画室学习了,整个培训下来,取得很满意的成绩。那年我顺利考上中央美术学院,专业还通过了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47名,中国美术学院染织设计147名,四川美术学院造型类,西安美术学院166分,浙江师范大学第9名。这些成绩下来真的很感谢南北朝画室,特别是易老师给我的观念的改变,还有那么多支持和关心我的人,在高考这一块算幸运吧,其实真的还是发现一个人成功真的需要可以帮助自己成功的人在一起,这也是我最深刻的体会吧。学员四:张祎,浙江省2011年联考素描单科状元98分高分(浙江省舟山市嵊泗中学)作为专业课刚刚考过来,其实真的也很有些体会和想法,由于我爷爷也十分热爱艺术,受家庭艺术熏陶吧。我也很喜欢画画,在南北朝画室几个月的训练下来,其实最大的体会还是要注意素描里最基础的核心知识点,我个人比较用炭笔,现在很多考生都有不是喜欢用炭笔,其实不是鼓励所有学生都用炭笔,最主要是明白自己要达到的一个效果。考前我们就大量练习默写,还有就是南北朝画室的老师经常会把最新的咨询带给我们,上次画室易老师和陆琦教授交流回来以后,带来很多优秀的作品图片,对我影响很大,其实发现真的多看好作品,多记好作品多高考有帮助的,在画室很辛苦。每天那么长时间训练时间,特别是考前,真的很累,不过一路走来以后发现都值得的。学员五:冯晓涵,来自甘肃兰州石化三中,2012年中国美术学员环境与建筑艺术系全国状元。提起高考,我真的历历在目,那时在2011年10月份的时候我还记得那天爸爸妈妈和我乘坐T114次列车去往杭州学画的经历,经过近30个小时的火车颠簸来到杭州南北朝画室,对于杭州这个城市是我在初中时候去旅游的时候留下的美好印象,没想到若干年以后终于还会来到这个最美的城市,并且还有机会在这这里念中国最高等美术学府,实在感觉到很幸福和欣慰,也许是老天爷很眷顾我吧让我一个来自大西北的孩子和江南水乡有不解之缘吧!刚来杭州真的很不适应这边的气候和饮食,杭州下雨天时天气阴冷而潮湿,妈妈在杭州陪了我几天,最后把我一个人留在这边学画画了,那时我还记得要参加入学考试,考了以后发现自己和杭州这边相差太大了,说实话现在我考上中国美术学院真要好好感谢震哥,武哥,还有可爱的福贵哥他们,他们在杭州期间一直也挺照顾我这个唯一一位来自甘肃西北的学员,记得第一天刚到杭州的夜晚,我把我的作品给南北朝老师看的时候,没想到他们是那么热情帮我解答和讲解,一直讲到晚上一点多,现在想想都是很感动的!正式开始上课以后,我的色彩一看就是很典型的《王磊似色彩》。用杭州南北朝画室老师的话就是画面有一种西北风味,干燥而浓郁,僵化而死板,每个画面塑造都很到位。可是颜色就是怎么都不好看,看起来很土的样子,当我看到南北朝画室墙上那些漂亮的色彩的时候,我这时候灰心了。这时候张震老师走过来和我说,不要灰心,杭州色彩不难的,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和方法一定可以成功的。我还记得第一天老师就给我做了张示范,并且用了排刷和扇形笔,还有杭州高级灰颜色,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些特色材料,老师一直不断的告诉我,模仿是最好的途径,空杯是最好的心态!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得,每次都都还会记得考前老师和我说的话,在后来近半年的学习时间里面,我也是一直尊重老师的教育方式,没想到最后专业还考了个全国第一名,也许是我运气好吧!等我走过这个高考独木桥以后,我真的想借此机会向学弟学妹分享下我的成功经验,其实真的是成功是一定有原因的,还有就是要多总结老师讲的重要知识点,还有就是一个永远谦虚好学的心态,这是我自己亲自体验过来的,也是很深的,所以就把最印象深的告诉大家了,希望给大家带来些帮助噢,现在我在中国美院里面上大二了,学弟学妹门有机会大家可以来学校找我玩哈
《文艺评论》《四川戏剧》《中国戏剧》《音乐创作》等这些都是楼主是要求什么时间发表呢,投稿联系163期刊论文网;胡编辑 电话扣扣2109928441
《艺术收藏与鉴赏》
《国际美术》杂志是由中国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创办的双月刊杂志,杂志主要聚焦美术家与艺术品市场,及时反馈美术动态,致力于挖掘美术原创新人,向海内外推介美术名家,是广大美术爱好者掌握艺术市场最新润格走向的平台,兼有艺术交流与收藏鉴赏的功能。主要面向著名浙商领袖、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及浙商在各国的商会。杂志栏目:名家精品 重点介绍 精品欣赏 书画精英 学术交流 美术原创
《包装与设计》 ¥25 (最早、最权威的设计专业期刊之一,内容以包装设计和平面设计为主,每期均有大量国内外精彩设计作品的创意分析、重大设计活动的相关报道和参赛信息等内容。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的包装和设计文化的发展,促进设计文化、经营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的融合,介绍国内和国际的包装设计的最新趋势和包装技术的信息,成为联系国内外设计师和企业家的桥梁,同时也为设计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交流园地。)《艺术与设计》 ¥25 (以艺术的角度报道国内和国际设计和流行趋势,介绍艺术大师的最新作品和创作经历,同时包容各种流行设计门类,如互动媒体、影像、展示、产品等广泛领域的前沿视觉文化。)《Design产品设计》¥25 (《Design产品设计》坚持服务于中国产品设计界,以设计师、企业研发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设计艺术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国第一本面向具有设计品位与设计追求的专业杂志。她的读者有着良好文化和艺术熏陶背景,并对生活的品位和品质有较高追求的人。他们对世界上各种富有创意的新鲜事物都抱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追求创新与品质。)《Design 360˚》 ¥25 (《Design 360˚》杂志以国际视角,收集世界各地最新设计资讯,展示主流设计风潮,发掘新锐设计力量,涉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数码设计等多个设计艺术领域内容,以介绍世界各地的先进设计观念、设计公司、设计师、成功的设计案例、国际设计界动态以及国际设计院校为主,旨在搭建一个当代设计师的舞台,向业内人士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全球设计师、设计机构之间的互动与文化交流。 )《CG数码艺术》 ¥20(《Computer Arts数码艺术》杂志的始终目标是关注和推动国内数字创作领域的发展。对于拥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肩的数目庞大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爱好者的中国,《数码艺术》Computer Arts国际中文版杂志具有的读者基础。)另外还有《画廊>>这本书比较全面的介绍当代的艺术.纯艺类的不含设计.每两月一期.中国知网上的美术杂志也很丰富: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国数学家恽之玮和张伟获得2017年美国科学突破奖。
12月3日,“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在位于旧金山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Ames研究中心揭晓,共颁发2200万美元奖金,其中,旨在表彰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及数学领域最杰出的成就的“突破奖”单项奖金为300万美元,为科学界第一巨奖。
今年,5名生命科学家各自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奖金300万美元。5名“ 基础物理突破奖”获得者共享300万美元,2名“ 数学突破奖”获得者分享300万美元。此外,共有3名青年物理学家各自获得“新视野奖”,4名青年数学家共享3个“新视野奖”,其中包括两名中国数学家恽之玮和张伟,他们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张伟,男,1981年,出生在四川省大竹县农村,他是家里的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母务农,兼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张伟的小学前四年在村小读书,到了五年级转入到大竹县天成乡小学。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张伟的数学天赋便开始显现出来。当时奥数还不流行,更不普及,数学老师也只是在课余给班上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些参考资料,包括韩信点兵、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等趣味数学,以满足少数人的求知欲。而张伟便是这少数人之一,随之而来更是由兴趣转而痴迷,并获得了全国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张伟就此说,小学数学老师在他启蒙阶段给了很好的引导。不经意间,为他打开了一座藏满奇珍异宝的宝库。后来,张伟考上大竹县中学,此间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轻松拿下一等奖。学校老师遂告诉张伟,学校曾经有同学因之被成都七中录取,希望他也能够去试一下,毕竟这是全省最好的学校之一。张伟便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封自荐信。“当时也不知道该把信寄给谁,就写了‘七中校长收’。”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就收到了七中副校长杨能生的回信,只有半页信纸,大意便是——“热烈欢迎你来成都七中上学。”就这样,张伟成为1997年成都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高中毕业那年,张伟作为四川省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由此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数学系的资格。从北大毕业后,张伟“按部就班”地来到哥伦比亚大学读博,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做过博士后和讲师,并于两年后回到哥伦比亚大学做助理教授,30岁就开始带博士生。到2016年为止,张伟已经指导了三名博士生,他带过的有些博士生年龄只比他略小一点。2014年,张伟被哥伦比亚大学聘为副教授,这已是终身教职。而在2015年,张伟再次破格聘为正教授。
2005年,张伟和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商量,尝试解决库达拉猜想中模性的问题。张寿武当时并没有对张伟抱有多大的希望,他只是觉得找点事情让他忙着就行了,但仅仅两三个月后,张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在他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成功写出了论文。张寿武称:“张伟是目前在国际数学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批年轻的中国数学家之一,这批人我知道的就有10人左右,他们非常聪明,而且是同一代人,其中五六个是北京大学数学系2000届的学生,张伟的同班同学,包括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另外几位同一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水平都与我们相差无几!他们是中国数学的未来,到他们的时代,应该是中国数学最辉煌的时候。”
张伟是一名出色的海绵,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海绵的兴趣,他毕业于一所海洋学校,主修海洋生物学,获得海洋学硕士学位。他热爱海洋,热爱海洋生物,特别是海绵,他总是很认真地研究和调查海绵,他发现了许多有关海绵的新知识。他发表了五篇论文,并获得了海洋学领域的知名论文奖。张伟在海洋生物学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他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局限于海绵,而且还涉及一些其他海洋生物,他非常有创意,拥有高超的研究能力和独特的眼光。张伟在毕业典礼上获得了海洋学硕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被海洋学校认可,他也获得了一些海洋学术奖项。他的毕业令人感到非常欣慰,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他将继续奋斗,追求自己的理想,为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发展做出贡献。
张伟男海绵没有毕业,因为他只是一个梦想家,从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坚信只要有梦想就可以将它变成现实。
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大型美术专业期刊。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有限公司,是一家主办杂志的权威出版社。刊物定位:覆盖中国美术...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
虽然它的质量不错。
销量也不错,
但还是没能入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