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唐清贵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唐清贵论文发表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钟☆ 徐☆ 邱☆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于☆ 惠☆ 甄☆ 曲☆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 甘☆ 钭☆ 厉☆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溥☆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阴☆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却☆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郏☆ 竺☆ 权☆ 逯☆ 盖☆ 益☆ 桓☆ 公☆ 仉☆ 督☆ 岳☆ 帅☆ 缑☆ 亢☆ 况☆ 郈☆ 有☆ 琴☆ 归☆ 海☆ 晋☆ 楚☆ 闫☆ 法☆ 汝☆ 鄢☆ 涂☆ 钦☆ 商☆ 牟☆ 佘☆ 佴☆ 伯☆ 赏☆ 墨☆ 哈☆ 谯☆ 篁☆ 年☆ 爱☆ 阳☆ 佟☆ 言☆ 福☆ 南☆ 火☆ 铁☆ 迟☆ 漆☆ 官☆ 冼☆ 真☆ 展☆ 繁☆ 檀☆ 祭☆ 密☆ 敬☆ 揭☆ 舜☆ 楼☆ 疏☆ 冒☆ 浑☆ 挚☆ 胶☆ 随☆ 高☆ 皋☆ 原☆ 种☆ 练☆ 弥☆ 仓☆ 眭☆ 蹇☆ 覃☆ 阿☆ 门☆ 恽☆ 来☆ 綦☆ 召☆ 仪☆ 风☆ 介☆ 巨☆ 木☆ 京☆ 狐☆ 郇☆ 虎☆ 枚☆ 抗☆ 达☆ 杞☆ 苌☆ 折☆ 麦☆ 庆☆ 过☆ 竹☆ 端☆ 鲜☆ 皇☆ 亓☆ 老☆ 是☆ 秘☆ 畅☆ 邝☆ 还☆ 宾☆ 闾☆ 辜☆ 纵☆ ☆ ☆ ☆ ☆ ☆ ☆ ☆ ☆ ☆ ☆ ☆ ☆☆ ☆☆ ☆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羊舌☆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正☆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兀官☆ 司寇☆ 南门☆ 呼延☆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车正☆ 壤驷☆ 公良☆ 拓跋☆ 夹谷☆ 宰父☆ 谷梁☆ 段干☆ 百里☆ 东郭☆ 微生☆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南宫☆ 第五☆ 公仪☆ 公乘☆ 太史☆ 仲长☆ 叔孙☆ 屈突☆ 尔朱☆ 东乡☆ 相里☆ 胡母☆ 司城☆ 张廖☆ 雍门☆ 毋丘☆ 贺兰☆ 綦毋☆ 屋庐☆ 独孤☆ 南郭☆ 北宫☆ 王孙

天姓不是百家姓。天姓相传是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天姓虽古老,分布也较广泛,但是稀少,属于稀有姓氏之一。目前天姓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卫辉、汤阴、巩县、浙江上虞、余姚、广东顺德、四川中江、安徽淮南、台湾高雄、河北乐亭、香河、江西宁都等地,其他地方也偶见此姓。天姓介绍北齐高祖又曾聚集儒生讨论儒家经典,众人论辩经义,十分热烈。石动筩最后到场,问一个在场的博士官:“先生,天姓什么?”博士答道:“天姓高。”动筩说:“皇上姓高,天必姓高,你这是因袭前人的说法,算不上新义。经书上自有天姓,先生可以引用儒经之文,不须借用旧说。”博士问:“不知哪部经书上讲过天姓?”动筩道:“看来先生全不读经,连《孝经》也未见过。天本来姓‘也’。先生难道没见到《孝经》上说:‘父子之道,天性也。’这岂不是天的姓?”——旧题隋·侯白《启颜录》姓氏渊源中国百家姓之一,相传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亦见《姓苑》。姓氏郡望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历代的姓氏书中,其中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论》和南朝刘孝标的《世说新语》)。《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个姓氏前面注明了“郡望”。如魏晋至隋唐在我国北方形成的“四大郡望”:范阳(今北京至河北省保定一带)卢氏,清河(今河北省清河一带)崔氏,荥阳(今河南省郑州一带)郑氏,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一带)王氏。“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春秋时,秦、晋、楚等国有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地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行政区划制。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后增加到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汉至隋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但是具体的郡县划分有所不同。隋唐时代,往往州、郡的名称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数时期称“州”不称“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作废。但“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并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沿用不衰。所谓门阀,亦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世代显贵,影响大,权威高的姓族家门。这些所谓“高门大姓”一般地说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则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有时官方尚作明确规定,宣称某称为望族大姓,甚至具体划分姓族等级,确定门阀序列,各姓族权益的地位不等,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始于西汉,汉代刘氏皇族引经据典,论证其为帝尧之后,是高贵的血统,声称他们天生是要称王做帝的。东汉时期,门第等级观念已十分盛行,门阀制度初步形成。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亲属往往高官厚禄,数世不衰,如弘农华阴杨氏四世四人官至三公,汝南平舆许氏三世三人官居三公等,皆成为当时令人称羡的高门望族。 由于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聚集、变迁之地非止一处,于是一姓常常不止一个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个郡望为主,以区别主从及尊卑。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高门望族相比,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财产,其成员也有入仕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极受压抑,其社会地位也无法与门阀士族相比。当时用以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这种门阀制度的集中表现。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门阀家世、才行品德,由各地“中正官”采纳乡里舆论,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进行推选,以任用官吏。但是,以家族为基础而盘踞于地方的门阀士族,很快就垄断了荐举权,其结果便是只论门阀家世,不论才行品。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无才无德,总被列为上品优先入仕,得授清贵之职,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群,也被列为下品,即使入仕,也只可能就任士族所不屑的卑微之职,以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士族不仅各自控制地方权力,同时还左右朝政,国家法令又明文规定士族有荫族、袭爵、免役等多种特权。士、庶这间有严格的区别,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如有士族与庶族通婚,或就任一般由庶族人所担任的官职,称为“婚宦失类”,是十分耻辱的事,会因此而受到排挤和嘲讽。在门阀制度下,不仅士庶界限十分严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中不同郡望、堂号的宗族也有贵贱、尊卑之分。唐代柳芳在其《氏族论》中对此作了明确的论述:在南北朝时,“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姚、王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为“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以上“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门第阀阅而有等级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为“膏粱”,有令、仆(射)者为“华腴”,有尚书、领、护以上者为“甲姓”,有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有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为“丁姓”。为维护、推行门阀制度,载录门第、区别族系的谱牒之学因而十分盛行。在南朝刘孝标所注的《世说新语》中,引证的家谱、家传达数十种之多。这种别贵贱、分士庶的门阀制度,不仅的魏晋南北朝时十分流行,而且影响深远,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准则习俗。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对此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有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中吏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以便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在封建社会里,最尊贵的姓氏是皇帝的姓,称为“国姓”。皇帝对有功的臣僚赐“国姓”以示褒扬,接受赐姓者无不以此为荣。隋朝开始创立并实行开科取士,任官选吏不全论出身,贵庶子弟一律同视,使至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失去了政治特权。到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取消,《百家姓》中所标明的“郡望”,乃是沿袭魏晋至隋唐时期所形成的名门望族的地理分布。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以姓氏、郡望标明出身门第贵贱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以郡望标注姓氏的习俗,仍然十分盛行。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云:“唐人好标望族,如王则太原,郑则荥阳,李则陇西、赞皇、杜则京兆,姚则吴兴,张则清河,崔则博陵之类,虽传志之文亦然。”这里王氏说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于唐代士人好标郡望、多题郡望,以官方修史亦不详细考辨人物多家乡籍贯,而姑且题署郡望了事,时风所在,竟成为所谓修史之“原则”,造成了历史人物籍贯的极大混乱。唐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对此制颇为不满,他曾参与纂修国史,在写李义琰传的时候,因为义琰家住魏州昌乐,已有三代之久,所以如实写道:“义琰,魏州昌乐人也。”结果监修官竟指责他违背了写史原则,要他照李氏郡望改为“陇西成纪人”(事见《史通·邑里》)。刘汉王朝时就明文规定,凡刘姓之人就可免除一切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的待遇。李唐王朝的编修姓氏书中,也明文规定了姓氏尊卑的排列。唐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诏撰修《氏族志》时,因沿袭魏晋南北朝旧例,以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为第二,唐太宗大怒,亲自出面干涉,改李姓为第一,外戚之姓为第二,崔姓降为第三。武则天执政时,修纂《姓氏录》,改武姓为第一。唐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并称“五姓七族”,门第最为清高。子女婚嫁首重门第。即使身为宰相的李义府也因不属“五姓七族”中之望族,在为其子向山东崔氏求婚时,也遭精通拒绝。最能说明姓氏贵贱,而且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姓氏书,当数宋朝编撰的《百家姓》。《百家姓》的前八姓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姓是国姓,当然位居傍首,钱为吴越王之姓,其余六姓为皇后外戚之姓。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坐次亦明确有别,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曾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做了尖锐的批评,诗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诗中“金张”指西汉宣帝时的权贵金日磾和张安世,他们的后代凭着祖先的世业,七代为汉室高官。而奇伟多才的冯唐(即诗中之“冯公”)却因出身微门,竟一生屈于人下,不能展露其才。这种以地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而已。宋代人亦常以郡望自标,比如,刘攽有两种著作分别题为《彭城集》和《中山诗话》,这里,彭城和中山均为刘氏郡望,并非其人籍贯,刘攽之籍贯在临川新喻(今江西新余)。姚铉本是庐州人,却自称其是“吴兴姚氏”之后。明清时人也不乏标识郡望之例。如,明代郑真本是浙江鄞县人,其别集却题为《荥阳外史集》,荥阳者,郑氏郡望也。清代薛雪,苏州人,却自题郡望曰“河东”。郡望现象到现在尚不绝迹,归因于人们的寻根念祖的观念意识。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据资料统计,在当今台湾2200万人口中,汉族占96.4%以上,几乎每一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统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对故土先人的眷恋之情。台湾同胞每遇红白之事,多在门前悬挂标有郡望的灯笼,以示世人。尤其近年来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归国,旅游观光,寻根问祖。姓氏郡望成为他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姓氏郡望”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仍具有现实的意义。我国姓氏中郡望堂号最多的是张姓,有43望之多,此外王姓也有32望。然而,今天的张姓则习惯称16望,即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其中,除最后两个是堂号外,其余14个全是郡望;王姓则称23望,即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平、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三槐、开闽,其中三槐、开闽是堂号。由于张、王二姓历来就是我国的大姓,其郡望堂号也要较其他姓氏为多。

百家姓中没有“天”这个姓氏;因为《百家姓》是北宋时期完成的著作,所以一些后来的姓氏、年代很遥远的姓氏和北宋时比较偏的姓氏没有被收录其中。天氏:相传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百家姓: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冯 陈 楮 卫 蒋 沈 韩 杨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杜 阮 蓝 闽 席 季 麻 强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梅 盛 林 刁 锺 徐 丘 骆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荀 羊 於 惠 甄 麹 家 封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宁 仇 栾 暴 甘 斜 厉 戎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薄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池 乔 阴 郁 胥 能 苍 双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郤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边 扈 燕 冀 郏 浦 尚 农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游 竺 权 逑 盖 益 桓 公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锺离 宇文 长孙 慕容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丌官 司寇 仉 督 子车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拓拔 夹谷 宰父 谷梁晋 楚 阎 法 汝 鄢 涂 钦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岳 帅 缑 亢 况 后 有 琴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商 牟 佘 佴 伯 赏 南宫墨 哈 谯 笪 年 爱 阳 佟第五 言 福

贵州唐兴旺发表的论文

王煜同志艺术创作及获奖简历(以时间为序)1、1993年10日,硬笔书法作品参加郯城第一中学全校“迎国庆硬笔书法大赛”并荣获一等奖。2、1994年6月,诗歌《受伤的麻雀》被收录由新疆青少年图书出版社出版的《魅力选手·青春派集萃》一书。3、1995年11月,论文《从这里看到未来》参加郯城第一中学全校“社会实践小论文比赛”并荣获一等奖。4、1998年10月,个人书法作品入选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迎国庆大型师生书法绘画展”。5、1998年11月,诗歌《成败不必在我》被收录由湖南社科院汇展办公室出版的《98诗文精选》一书。6、1999年8月,个人传略和艺术作品入编由钢笔书法报社承编的中国艺术界大型辞书《中华硬笔书法人才谱》一书,并获颁入编证书。7、1999年10月,诗歌作品《今夜有雨》参加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和女友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大赛”并获优秀奖。8、1999年12月,诗歌作品《到月亮地去》入编湖南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主编的《永存的报春花》一书。9、2000年1月,被当代青年诗人学会吸收为会员。10、2000年3月,纯文学作品《无雪冬天的月夜》被湖南《文艺》编辑部评为文学类三等奖,并入选《文艺之家》一书。11、2000年4月,个人书法作品入选建国以来第一部代表中国硬笔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大型辞书《中国硬笔书法家全集》(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12、2000年5月,诗歌作品《窗》入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诗萃(1999—2000)》一书。13、2000年7月,诗歌作品《长不大的青梅》在湖北作协文学院主办的“新世纪文学作品大奖赛”中荣获三等奖。14、2000年8月,诗歌作品《变色的灵魂》在邢台市作协主办的“千禧杯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并入选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新千年的祝福(诗歌卷)》一书。15、2003年2月18日,企业访谈录《“对、好、细、深”,走向辉煌—专访临沂南方家用电器销售总公司营销顾问唐兴旺》一文在《临沂广播电视报》发表。16、2003年9月3日,企业发展理论文章《现代企业应树立和增强“五个意识”》在《临沂日报》发表。17、2003年9月10日,图片新闻《临沂市目前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工程—欧亚达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一万余平方米厂房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在《沂蒙晚报》发表。18、2003年月12日,图片新闻《天元集团情系困难职工,积极为遭遇车祸的职工家庭义务捐款》在《临沂日报》发表,同日在《沂蒙晚报》发表。19、2004年12月1日,时事论文《比瓦斯爆炸更可怕的》在《沂蒙晚报》发表。20、2005年1月17日,诗歌作品《枫叶》在《沂蒙生活报》发表。21、2005年11月,个人撰写论文《打造“三个中心,加快二级单位发展” 》荣获集团“从零开始,二次创业”征文活动二等奖;22、2006年2月,诗歌作品《断章》在《中国微型诗》2006年度第一期发表。23、2006年8月,理论文章《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入选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与创新》一书。24、2008年12月,论文《浅谈如何做好改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被天元集团党委评为二00八年度思想政治、党员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会三等奖。25、2009年4月,个人书法作品荣获集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钢笔字书法比赛二等奖;26、2010年4月,理论文章《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与探索》在《企业导报》(湖北省社科院主办、中国企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杂志2010年第四期发表。27、2010年7月,被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8、2010年11月,被临沂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9、2011年1月,诗歌作品《静夜思》参加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2010年“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赛并荣获三等奖。30、2011年3月,诗歌作品《今夜有雨》参加由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主办的“2010·新锐青年文学作品奖”活动中,经过评审委员会初评和专家委员会终审,被评为诗歌类二等奖。31、2011年10月,书法作品参加第五届“中华名人”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赛荣获优秀奖。32、2011年11月,被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吸收为理事。33、2012年4月,书法作品参加第十届“中华颂”全国文学艺术大赛荣获一等奖。34、2012年7月,被临沂市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35、2013年1月,论文《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与探索》被山东省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评为二0一二年度优秀政研成果三等奖。36、2014年11月8日,在临沂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新一届理事。37、2014年11月,论文《浅析当前企业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被山东省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评为2012-2014年度优秀政研成果二等奖。38、2015年9月8日,书法作品入展第十三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山东省青年书法家提名展(入选作品集)。39、2017年5月18日,书法作品入展第五届山东省青年书法精品展暨临沂青年书协成立30周年书法邀请展。

论文发表贵不贵

一般来说,各个刊物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所以首先你要确定要发表的刊物后才能知道价格。

省级期刊如果是代发的话价格一般是一千左右。也有的刊物只需要几百块。国家级的期刊价格一般在一千块以上,也有的特别好的期刊价格是几千块。如果是核心期刊的话,价格最起码是好几万。发表论文的时候一定不能一味的图便宜,因为有可能那个便宜的期刊根本没用,不能为你的事业做出任何贡献,白白浪费钱财。

扩展资料:

论文发表5个注意事项

1、注意时间,不要耽误里递交材料的时间。一般学术期刊从投稿到出刊再到邮递杂志到手,之间需要1-2个月的时间。杂志一般为定期出刊,但不定期截稿,部分投稿较多的杂志,截稿会比出刊时间提前2-4个月。

2、鉴别杂志,非法的期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无效。正规期刊当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系统里可以查询到,凡查询不到的,均为非法期刊。作者选择杂志的时候,应当先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查询系统里查询后再决定,以防发表论文到非法期刊上而使论文发表无效。

3、控制字符数(计空格),杂志都有版面字符要求。第一次发表论文的作者,常不了解杂志的版面要求而使文章没有通过或多花很多冤枉钱。一般杂志一个版面字符数在2200-2800字符间,如果作者文章字符太多很容易遇到高昂的版面费。

比如某杂志一个版面要求2500字符,而作者文章3000字符,多了500字符,但版面费用却要多加了一倍,需要付1.5或2个版面的费用,实在有点冤。核不通过。所以,发表论文,投稿前了解杂志的字符数要求是必要的。

4、论文写作应规范。论文要有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没有可无)等。论文内容要有论点,一些解题类,课堂备案类的文章是最不容易通过审核的。尤其文章含有过多专业公式或符号的,杂志往往考虑排版的问题而给予否定。

5、注明联系方式,让编辑能随时与你沟通。一般情况下,作者投稿需要说明自己的联系方式及通讯地址,这涉及到了杂志邮递,文章沟通等问题。这类联系方式内容是不会被刊登出来的,但必须要添加,一般都添加在文章的最后。

1、核心:

国内核心(南大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版面费价格区间8000-1.3W

2、普刊:

知网 1000元——1600元/版,

万方:900元——1400元/版,

维普:700元——1100元/版,

龙源:400元——600元/版

注:数据库通常普刊决定版面高低的主要因素

3、学报:

本科学报:4000元——7000元专科学报:3000元——5000元

学术期刊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以上只是大概市场价,具体还要看你论文的字符数、稿件质量,是否加急(插队)出刊 ...等等

【绿色软件:lunwenchuban】

如晋职称用,还要避开 电子刊号、报纸刊号、增刊、副刊、论文集,虽说这些也属于正规期刊,但是评职称不能用....

发表论文的收费标准如下:

普通期刊的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就在800-2000不等,

像省级刊物一般在1000左右,国家级的会更贵一些。

国内核心期刊分为科技核心、南大核心、北大核心以及CSCD,通常版面费价格在2.5W-5W之间。四种核心在版面费上,也略有差异,通常差价在1000-6000。

核心级期刊不仅贵,也是公认的难发。出版周期多数为季刊、半年刊,月刊的比较少见,影响因子越高的越难发表,这种本身对论文的要求非常严格,质量不够高的,是很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拒稿率比较高。

通常来说,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发表需要1-3年,如果想要加急,还需要加急费用,发表提前的月份越多,加急费越高。

发表一篇论文需要多少钱?这个想必是大家投稿的时候很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肯定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以及期刊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越便宜越好。那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大家要明白,学术期刊很多都是收费发表,而不是像有些作者认为的,不仅不需要花钱,还能得到稿费,因为学术期刊和发行类杂志不一样,除了能得到资金扶持以维持杂志社运营的期刊外,剩下的期刊都是需要自负盈亏,而学术期刊本身的特性(专业性强、枯燥乏味)注定了其无法通过发行量和广告来获得主要收入,便只能收取版面费。投稿能得到稿费的,一般是发行类杂志以及常年征稿的公主号等。诚然,像是一些高端期刊,比如学报、核心期刊等,免收版面费的有很多,或者即便是收费,收得也不多,而且如果是非常优质的稿件还可以免费甚至得到稿费,关键就在于文章质量如何(还要看作者的资历是否达标)。但能写出高水平文章的终归还是少数,大部分人发的还是普刊(前提是毕业论文、保研、评职称、评奖学金等加分认可普刊)。那么发表一篇普刊论文版面费是多少呢?这个真没有统一的答案,普刊里其实也有免费的期刊,但投稿难度非常大,甚至可能和核心比肩,这种的就不多说了,单说收费普刊,这些期刊里,就目前而言,便宜的有两千多,贵的四五千、五六千甚至更贵的都有,不过特别贵的和相对便宜的都是少数,一篇3-4版的文章投稿普刊,起发费用基本是在三四千,当然教育类的期刊和医学类的期刊整体会偏贵一些,尤其是名字稍微好听点的(就是期刊名和教育、医学稍微沾边的)。注意:以上只是普刊的大概收费情况,具体收费如何要结合具体的期刊来,毕竟期刊都是自行定价,而每本期刊的定价都不一样。总会碰到有作者问,为什么现在期刊都这么贵了?以前不是很便宜吗?一篇论文一两千甚至几百就能搞定。没错,以前确实是便宜,那个时候不仅便宜,投稿难度也没这么大,如今即便是一个非知网收录的普刊,但毕竟是以前,以前什么不便宜?房价没有飙升得这么离谱,蔬菜水果也没这么贵,就连一支平平无奇的雪糕都能卖出天价......而现在,就说期刊吧,整个期刊行业经过整改后(目前其实也还在整改中,并未停止),很多期刊的起发版面都调整为至少3-4版,即便单版收费维持原来的不变,乘以三或四之后,单篇论文的总费用也上来了。而起发版面增多,导致期刊每期可安排的论文篇数也大幅下降,然后发表论文的需求量并未减少,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只能涨价以控制收稿量(或者提高收稿要求)。有些期刊是出于控制收稿量的目的涨价(或者提高收稿要求),有些是跟风,有些则是迫于无奈,别人都涨价,就它不涨,那大家投稿的时候肯定都会优先选择它,因为便宜啊,这样一来,其收稿量自然也会增多,审稿都审不过来了,这时候要么暂停收稿一段时间,先把已收的稿件消化完,要么就是涨价以控制收稿速度,当然还有一招:提高收稿要求或者缩减收稿范围,如此就可以退掉部分稿件, 而且因为投稿难度增加了,就算便宜,后面的收稿量也会慢慢的相对减少。不过说实话,今年期刊涨价确实过于离谱,真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期刊都能涨到天价......如今发表一篇论文的费用越来越贵,而且涨价势头目前来看也并未停止,所以建议大家,如果发表论文是刚需,越早投稿越好,便宜且容易,以后即便是普刊,难度和费用预计都会不断提高,这从今年的收稿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以上讨论范围仅限知网、万方、维普收录的普刊,至于现在几百元还可以发的,都是龙源或者期刊网收录的期刊,这些期刊是什么情况,大家应该多少都懂吧。有时候感觉,如果发一篇普刊论文需要五六千的费用,还不如发一篇专科学报划算,毕竟学报比普刊整体上高了个档次,一般加分的时候也会更多些。

唐甄论文发表

《潜书》(1705)是唐甄遗世的唯一著作,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起初名叫 《衡书》,初刻只有13篇,署名唐大陶。后来逐渐增加到97篇,并改名《潜书》,署名唐甄。唐甄在其书的《潜存》篇中说,他撰述此书“历三十年,累而存之,分为上下篇。言学者系于上篇,凡五十篇;言治者系于下篇,号日《潜书》。上观天道,下察人事,远正古迹,近度今宜,根于心而致之行,如在其位而谋其政”。据有关资料考证,《潜书》的刊刻时间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由唐甄的女婿王闻远刊刻行于世,这是最早的原刻本。此后有1883年的李氏刻本和1905年的邓氏刻本,均是原刻本的翻版。新刻本有中华书局出版的1955年版本,1963年又出版了增订本,1984年又第4次印刷。 《潜书》是唐甄的论文集,在体例上模仿汉代王充的《论衡》。全书的内容不在于引经注典,更不同于汉后诸儒的文字章句之学,而在于针对时弊,吸取明末政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的教训,提出一系列抨击君权专制和倡导以民为本的进步的政教观点和主张,旨在善政养民,摒弃程朱理学,以实学济世扶危,治国平天下。《潜书》97篇,分上、下篇,上篇又分上下两部分,上篇上共21篇,自“辨儒”至“劝学”;上篇下共 29篇,自“取善”至“博观”。下篇亦分为上、下两部分,下篇上自“尚治”至“柅政”共24篇;下篇下自“惰贫”至“潜存”共23篇。全书主要是政论文,一部分是教育著作。论述教育的有:辨儒、宗孟、法王、知行、 性才、自明、敬修、讲学、劝学、取善、五经、得师、 太子、明悌、诲子、博观、用贤、教蚕、全学、审知等诸篇。《潜书》上述诸教育篇所阐述的教育主张,是以其反对君权专制政治和宋明理学空谈心性学风为基础的,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政治倾向和崇尚尊重个性与实学学风的价值取向。《潜书》教育篇章中,论述的教育主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尽性达才”、“明功辨义”的观点重新解释儒家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在《辨儒》篇中,唐甄指出:“圣贤之言,因时而变,所以救其失也”。儒家学说是以明道计功而有用于世治的,“儒者不言功”的观点是对儒学的歪曲。“儒之为贵者,能定乱、除暴、安百姓也”,如果事不成,功不立,儒学及其教育又有什么用呢?他批评宋代以来的所谓儒学家,空事圣人之言,而“树功则无闻焉”。什么叫做功呢?唐甄以为兵、农、刑、谷利于百姓,能治乱安邦,能使百姓安居乐,能“广济天下”,即是实功。针对宋明理学家只讲修心养性,以致“端居恭默”、“无所施张”、空知无行的流弊,指出光知“性德”而不知“性才”是不知儒学真谛的。所谓“性才”就是通过“良知”的“自修”,由道德本体之“心”所焕发并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才能。“如火有明,明有光”。光的大小和明暗不同,人的“性才”亦有大小,但作为教育来讲,唯在“尽性达才”。他认为:“性统天地,备万物。不能相天地,不能育万物,于彼有阙,即己有阙”。“性之为才,故无不周。何以圣人乃能周世,后儒不能周身?盖善修则周,不善修则不周”。宋明理学只讲“尽性”而不言“尽才”,故无实功可树。他说:“后世之为政者,心不明,则事不达;事不达,则所见多乖,所行多泥。徒抱空性,终于自废,何以性为!”在理论上批评宋明理学的心性修养论是一种未能“尽性达才”的错误教育理论,并指出这种教育实践是弃 “仁”之教。相反,阳明的“致良知”之教,“一以贯之,明如日月,涉险履危,四通八辟而无碍也。其见于行事者,使人各当其才,虑事各得其宜;处患难而能全其用,遇小人而不失其正,委蛇自遂,卒保其功”,是“尽性达才”“明功辨义”的真儒学之教。唐甄主张废宋明程朱理学之教,代之以阳明致良知之教,这一主张是对明末清初所奉行的理学独尊文教政策的一个挑战,反映了他对儒学及其教育价值观的改造。 其二,提出“全学”教育内容,把传统学校教学内容由单纯的书本知识扩大到现实生活与生产以及军事知识技能范围,以培养“全学人”为教育目标。在《全学》篇,唐甄指出:“学者善独身,居平世,仁义足矣,而非全学也”。所谓“全学”,即包括仁、义、兵三方面的内容。仁与义是历来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所提倡的,但兵则为儒者所不齿。唐甄说:“君子之为学也,不可以不知兵”。“不知兵,则仁义无用,而国因以亡矣”。他批评宋明理学教育只讲仁义而耻于言兵,结果忠臣孝子虽多,但一遇社稷不幸,“君臣震慑”,为“不仁”、“不义”者虏,国破家亡。由此,他说:“所贵乎儒者,伐暴而天下之暴除,诛乱而天下之乱定,养民而天下之民安”。在《教蚕》篇中,唐甄认为三代以下,官吏不知教民田桑,“废海内无穷之利,使民不得厚其生,乃患民贫,生财无术”。有鉴如此,他主张广教民学习种桑养蚕以及饲缫之法,使“有禾之土必有桑焉”。在《劝学》篇中,他批评后世儒者,将儒家学说裂为文学、事功、道学殊途,“习为迂阔无用于世,是以有薄而不为”,丧失了儒学及其为学的根本。他反复强调学以致用,应当把教育内容扩大到现实政治、生产与生活中来,不要囿于心性道德一途。他尖锐指出:“国家五十年来,为政者无一人以富民为事,上言者无一人以富民为言”,是不知“立国之道”“惟在于富”,以致“四海之内,日益贫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因此他主张以“生养之道”作为教育内容,移风易俗,使国与家富强。 其三,提出尊师重傅以加强皇太子教育的主张。在《得师》篇中,唐甄称誉伊尹教太甲、周公训成王,提出“君德必成于学,而学必得师保”的命题。他以为一国政治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君王的德智才学,因此皇太子的教育尤其重要。如何教太子呢?唐甄在《太子》篇中系统地阐述了有关教育原则与方法:(1)尊师重傅,即天子以身作则尊重师傅,只有树立师傅的尊严,才能使太子抑尊处卑。在作法上,打破南面临师傅,把师傅作为下属之臣看待的传统,真正使太子处于学生地位,“进退唯命”。(2)让太子接触社会实际,“春使视耕,夏使视耘,秋使视获,冬使视藏”,从而知道生养之道。除了了解农业外,还应当观于桑、牧、牢、泽、圃、山、肆、市、道等,从而知道衣服、车乘、鼎俎、鱼鳖、果蔬、材木、器用等来之不易,知道商人、兵士、劳役等的劳苦。(3)注意教育环境,不要异宫而处,异庖而食,异笥而衣,生活上不搞特殊化,同时还要禁止同宫女、宦官的接触,因为女色伤身,宦官害政,这是明代政治腐败最惨重的两个方面。(4) 严格要求,“有过必挞”。唐甄主张如果太子不接受师教,不尊师傅,不敬不礼大臣,知而不行,不知农事农穷,不知物土人劳,受了教育而无实际行动,都应当 “挞之”。实行严格教育是使太子成为治国之君的必要条件。在《得师》篇中指出,太子身贵,但“心无贵贱”,“是故天子学同于士,惧而笃学,当百于士”。唐甄打破君权神授的天命论,从建立理想的国家政治目的出发,寄希望于储君的教养,在思想和理论上都有超越前人之处。 其四,提出治化之源在于吏治的政教思想,批评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这一观点是针对明末东林党人过份夸大学校教育的政治作用而提出的。东林党人 封建私塾顾宪成认为兴学校以教天下是治乱之本,学校教育对上有正君正职官的作用,对下则有“洽于乡里”使“民易使”的效果。所以他们主张在野之士广结盟社,兴书院,造成一种以学校议政监政和改变社会的风气。唐甄在《尚治》篇中指出,这种观点虽是“善言”但不能行。原因在于“讲学必树党,树党必争进退,使学者扳援奔趋而失其本心”。认为读书人以讲学来干预政治的想法和行动,在客观上根本达不到目的,相反只能使“议论害治”,“使人尚浮夸而丧其实”。因为国家政权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加之所御各级官吏极力维护君主独裁,所以知识分子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学校教育的政治作用也是很有局限的。在《富民》篇中,唐甄指出人民之所以贫穷,国家之所以不得治,不是教育无功,而是贪官之害不除。官吏之贪有甚于执刃的盗贼,“夫盗不尽人,寇不尽世,而民之毒于贪吏者,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在《考功》篇中指出;“天下之官皆弃民之官,天下之事皆弃民之事,是举天下之父兄子弟尽推之于沟壑也,欲得治乎?”所以,治国富民的关键在于整顿吏治,除天下贪官。但如何达到吏治呢?唐甄并没有找到什么有效措施,却又回到教育问题上来。他提倡通过教育使上自君主下至百官要以民为本,以身作则,去贪养廉,论功举贤,足食以养民。显然,这些也是一种无能为力的幻想。总之,《潜书》所散论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政治立场和观点基础上阐发的,带有浓厚的政论性色彩。在上述观点中,提倡实学教育的内容与目的,指陈教育作用的局限性,以及在论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和批评宋明理学教育流弊等方面,确有朴素的民主主义政治倾向和开创实学教育风气的作用。但在其他篇章中,唐甄反复强调伦理道德教育,特别是在有关家教方面,表现出强烈的禁欲主义、男尊女卑、君权至尚等倾向,加之阶级的局限,看不到劳动者的力量,并且着意贬低士林清议政治的作用,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如果剔除这些消极因素,在今天,《潜书》中的进步教育主张对于启发人们认识和批判中国传统教育是有帮助的。

这篇关于高中议论文素材:学与思,是 高中作文频道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点 思考与勤学结合则事半功倍。 正有成就的人是善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 独立思考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种必备能力。 只有经过积极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 思考问题要坚持自主原则。 自己通过思考接受知识比被动的学习更富有成效。 思考有时是一种乐趣。 没有思考就没有判断和创造。名言 经过自己仔细的研究、思考,与从来不动脑筋而请教别人,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松下幸之助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王夫之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采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雨果 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就能迎来一线晨曦,见到万顷光明。——培根 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牛顿 少年好学,将成大器。——林肯 读书是易事,思考是难事,但二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普朗克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的成就就是,把可知的事物弄个水落石出,对不可知的事物敬而远之。——歌德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爱默生 聪明的人好学习,愚蠢的人好为人师。——契诃夫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变成书呆子。——蔡尚思典型论据“惟一的腿” ——思考是灵感的源泉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才华横溢,可是有一次为了描绘一个孤独的男子怎样保护和疼爱他的心上人,苦思冥想了两天,还是一无所获。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又想得头昏脑涨,在睡梦中,他忽然吟出了下面的诗句: 我将保护和疼爱 你的身体, 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 对任何人都不需要了的兵士爱护着 他惟一的腿。 将爱人比作伤残士兵的“惟一的腿”,形象生动,感情深沉,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孤独和惆怅。所以如果你在写作时埋怨自己没有灵感,那只是因为你缺少了苦苦思索。史丰收与快速计算法 ——从思考到发明 我国青年速算专家史丰收赛过电子计算机。他在小学二年级时就想到了一个“怪”问题:读、看、写都是从左到右,从高位开始的,而运算为什么要从右往左,从低位算起呢?这个问题引起了他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从此,他把玩的时间都用到思考和计算中。正是这种强烈的兴趣,使史丰收创造了快速计算法。陈景润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每时每刻都要思考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摘取它,自定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学外语,天天泡在图书馆。他沉浸在数学王国里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有一次,管理员临走时大声叫喊,问里面还有没有人,但全神贯注的陈景润啥也听不见,于是被反锁在里面。等他想离开时发现大门紧锁,只是毫不在意地笑一下,又不知疲倦地回到书堆中去了。还有一次,陈景润边走路边思考,一不小心迎面碰到了对面的树干上,他还以为撞到了什么人,忙不迭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小高斯巧解算术题 ——思考才能找到办法 高斯是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小时候他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聪明孩子。 还是上小学时,一次一位老师想治一治班上的淘气学生,他出了一道数学题,让学生从 1+2+3 ……一直加到 100 为止。他想这道题足够这帮学生算半天的,他也可能得到半天悠闲。谁知,出乎他的意料,刚刚过了一会儿,小高斯就举起手来,说他算完了。老师一看答案, 5050 ,完全正确。老师惊诧不已,问小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 高斯说,他不是从开始加到末尾,而是先把 1 和 100 相加,得到 101 ,再把 2 和 99 相加,也得 101 ,最后 50 和 51 相加,也得 101 ,这样一共有 50 个 101 ,结果当然就是 5050 了。聪明的高斯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苹果落地的思考 ——科学发现是深入思考的结果 1666 年秋季,牛顿为避鼠疫回故乡暂住。一天傍晚,牛顿正坐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忽然,一阵微风吹过,一个苹果“噗”地掉了下来。此时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一会儿便有好几个苹果先后落地。这引起了牛顿的注意,他想,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前后左右掉,而偏偏是垂直往地上掉呢?肯定是地球在吸引它……这一简单的生活现象,引起了牛顿的深入思考,最后引导他发现了的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的思考 ——思考是打开未知世界的金钥匙 爱迪生幼时就爱观察、爱思考,同时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上学不久,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对学生说:“二加二等于四。”他站起来发问:“老师,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呢?”老师被问得目瞪口呆。老师不仅不认为爱思考是打开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反而认为爱迪生是在捣乱。因此,他上学才三年就因“成绩不佳”被勒令退学。然而他凭着艰苦的思考和探索,终于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开卷有益 ——学习贵在坚持 宋太宗赵匡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召集文人学者编写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该书编成后,尽管国事繁忙,宋太宗还是坚持每天阅览三卷。有时因事耽误了,他还要在闲暇时再补上。有人认为他实在太辛苦了,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后来,“开卷有益”就成为鼓励人们刻苦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如攻坚 ——学习如征战 在学习中,许多人视难题为敌人,视读书为攻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提出“八面受敌”法,将学习对象当作敌人从八面分割包围。此法曾受到毛泽东赞扬。毛泽东在 20 世纪 30 年代也说过,学习中要“攻书”,把书本上艰深的问题看作敌人的堡垒,坚决攻下来。 董必武在诗中曾写道:“学习当如卒过河。”也是提倡用进攻精神读书。集中表达了这一观点的还有叶剑英的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王安石的指点 ——写诗须先勤读书 北宋时,有位读书人很喜爱杜甫的诗,自己专门模仿杜诗写了不少习作,但都感到不能令人满意。他向当时的文学家王安石请教说:“杜甫的诗为什么那样精深神妙呢?使后世之人难以超越他。”王安石答:“杜甫写诗的诀窍不是已经在他的诗中说出来了吗?”那人问:“是什么呢?我怎么不知道?”王安石说:“杜诗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那人恍然大悟。此后他刻苦读书,在写诗方面有了很大进步。陆游的书巢 ——处处皆有书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他晚年时体弱多病,仍勤读不辍。他将自己的住室命名为“书巢”,题写了“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的联句以明夙志。朋友问他为什么取巢为名,他回答说:“我的房子里到处是书,或者放于箱内,或者置于桌上,床上铺的是书,枕的也是书,信仰四顾,没有无书之处。”朋友进屋一看,果然到处都堆着书,一不小心还碰倒了一摞书。朋友不由得笑着说:“真是个书巢啊!”孙中山酷爱读书 ——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酷爱读书。他流亡国外期间,虽然仍在为革命奔忙,但只要一有空暇时间,他就一头钻进书里。在伦敦时,他经常到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 看书。他的生活费也经常用于买书。有一次,他的钱用完了,衣食无着,还是几位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凑些钱给他。但是不到三天钱又用完了,因为他又买了一些急需阅读的珍贵书籍。他曾经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通用公司服务客户的故事 ——思考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 有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客户服务部收到一封信,“这是我为同一件事第二次写信,我不会怪你们没有回信给我,因为我也觉得这样别人会认为我疯了,但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我家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餐后,都会以冰淇淋来当饭后甜点。由于冰淇淋的口味很多,所以我们家每天饭后才投票决定要吃哪一种口味,决定后我开车去买。 但自从我买了新的庞帝雅克 ( 编者注:这是通用旗下的一个牌子 ) 后,我去买冰淇淋的这段路程问题就发生了。 每当我买香草口味时,我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动不了。但如果买其他口味,发动就顺得很。我对这件事是非常认真的,尽管听起来很猪头:为什么当我买了香草味冰淇淋它就罢工,而我不管什么时候买其他口味,它就一尾活龙 ? 为什么 ? ” 事实上,客服部的总经理对这封信还真的心存怀疑,但他还是派了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当工程师去找这位仁兄时,很惊讶的发现这封信是出自一位事业成功、乐观、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 工程师安排与这位仁兄的见面时间刚好是在用完晚餐的时间,两人于是一个箭步跃上车,往冰淇淋店开去。那个晚上投票结果是香草口味,当买好香草冰淇淋回到车上后,车子又秀逗 (SHUT DOWN) 了。这位工程师之后又依约来了三个晚上。 第一晚,巧克力冰淇淋,车子没事。 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车子也没事。 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车子“秀逗”。 这位思考有逻辑的工程师,到这时还是死不相信这位仁兄的车子对香草味过敏。 因此,他仍然不放弃继续安排相同的行程,希望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工程师开始记下从头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详细资料,如时间、车子使用油的种类、车子开出及开回的时间…… 根据资料显示,他有了一个结论,这位仁兄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他口味的要少。 为什么呢 ? 因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口味中最畅销的,店家为了让顾客每次都能很快的取拿,将香草口味特别放置在店的前端;至于其他口味则放置在后端。 现在,工程师所要知道的疑问是,为什么这部车会因为从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时间较短时就会秀逗 ? 原因很清楚,绝对不是因为香草冰淇淋的关系,工程师很快地由心中浮现出,答案应该是“蒸气锁”。 因为当这位仁兄买其他口味时,由于时间较久,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买香草口味时,由于花的时间较短,引擎太热以至于还无法让“蒸气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戴震问学 ——思考,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真正学有成就的人是在学习中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清代大学者、思想家戴震 10 岁才上私塾。他在私塾学习时,听老师讲授《大学章句》。讲完 《右经一章》 ,老师说:“这一章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述的,下十章是曾子的话,由曾子的学生执笔记录的。” 戴震问道:“老师,凭什么说这一章是孔子的话又由曾子记录的 ? 又凭什么知道以下十章是曾子的话,由曾子的学生执笔记录的 ? ” 老师告诉他:“这是先儒朱熹的注释里写的。” 他又问:“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 ? ” 老师答:“南宋。” 他追问:“孔子和曾子又是什么时代的人 ? ” 老师答:“东周。” 他又追问:“周与宋相距多少时间 ? ” 老师答:“大约两千年吧 ! ” 戴震接着又问:“既然时间相距这么远,那朱熹怎么会知道两千年以前的事情呢 ? ” 老师无言以对。 戴震学习肯于动脑,对疑惑的问题,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不迷信老师,不迷信先贤朱熹,也不迷信孔子、曾子。后来他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并对经学、语言学做出重要贡献。洗澡得到的启示 ——触类旁通,启发思考 古时候,叙拉古国王亥厄洛让金匠为他制造一顶金冠,制成后,他怀疑黄金被金匠偷走了部分,又苦于没有证据,于是他把阿基米德找来,请他帮忙。阿基米德很快得出结论:假如黄金里掺进了白银,制成的王冠一定比同重的纯黄金的要大一些,只是王冠表面不平整,不容易从外表判断,为此,他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一天,他去洗澡,当把身体浸入盛满水的浴盆时,水从盆沿溢出来一部分,他连忙跳出,浴盆的水位又下降了,“浴盆中溢出的水不正好与自己的体积相同吗 ? ”就这样,他完成了国王的任务,同时发现了的浮力定律。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反复研究、思考,发现科学规律 当戴维·本生、基尔霍夫等化学家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实验,发现了 63 种元素时,门捷列夫试图从理论上做一些思考。在长达 20 年的时间里,他潜心思索,反复揣摩,把每一种元素的名称、性质、原子量等写在 9 张牌上。这副牌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色。终于他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表面上看不过是一堆五彩乱纸,花花绿绿,实际上有两条暗线将它们串在一起,第一条暗线是原子量,可以根据原子量的大小将它们排成一条长串,第二条暗线就是每列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这 63 种元素原来就是暗暗地由原子量这条线串起来,又分成不同的族,每族有相同的化合价,按周期循环,这就是周期律。人们正是据此规律又发现了不少种元素。善于质疑的笛卡尔 ——打破教条,独立思考 凡是有发明创造的科学家、发明家,都是以善于思考、大胆怀疑著称于世的。法国科学巨匠笛卡尔,就是其中之一。还在少年时代,他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除了学好老师规定的课程外,还阅读了大量的科学书籍。在学习中他从不墨守成规、信奉书中的教条、盲从书本上的见解,而是大胆地怀疑一切,甚至怀疑自己已经学过而且记牢了的东西。在他看来,怀疑是无处不存在的。正因为他在权威学说和传统观念面前能敢于破除迷信和不盲从,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才在科学的领域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成为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并创立了解析几何理论。独立思考 ——思考是创新的前提 清代初年进步思想家唐甄初为举人,在山西长子县任县令,造福社会,深得民心。丢官之后,生活艰苦,常常无以果腹,只得采枸杞叶煮着吃,衣衫褴褛,但他排除困难,埋头研究学问,著有《衡书》共 97 篇。全书“上观天道,下察人事”,语发内心,而又联系实际,有许多创新见解。他认为皇帝也是常人,“天子之尊,非天帝天神也,皆人也”。他认为历代皇帝中,励精图治者少,大都是暗君、情君、邪君、暴君。他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是杀人的罪魁祸首。他还把君主看成“公仆”,“匹夫”才是“上帝”。他还提出了“富民”的经济制度,反对“虐政亟行,厚敛日加”的压迫和剥削。这些民主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反映了他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的学习精神和创新勇气。李渔治学 ——治学要勤于思考 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幼时在私塾念书。一天,先生讲到《孟子》里的“虽褐宽博”一句时,说:“宋朝的朱熹说了,褐,即贫贱人家的衣服;宽博,即又肥又长。”李渔听了,觉得不对头。既然褐衣是贫贱人穿的衣服,那就应该做短瘦一点,也好省些布料,为什么反而做得又肥又大呢 ? 他就去问先生,先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威严地教训他:“朱老夫子的话是不会错的,你照着念就行了。”李渔非要弄清楚不可。许多年以后,就去到孟子说的穿褐衣的地方,向当地居民请教。当地居民答道:“我们生活艰苦,只有这一件衣服,白天当衣,晚上当被。如果不做得肥大一些,就盖不住全身。”李渔终于明白了,朱熹的解释是对的。朱熹谈学 ——学则须疑 南宋时期的教育家、学者朱熹谈读书经验时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读书,从不能提出问题,到能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走完了这一过程,才算真正把知识学到了手。三角形的思考方式 ——思考挽救了企业 日本的坪内寿夫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坪内寿夫发迹前在日本的四国经营电*,因为经营得法,坪内寿夫小有所获,于是他便想扩大自己的经营。 这时候,“自由船公司”想廉价出售自己的造船厂,坪内寿夫在朋友的劝告下买下了这个造船厂,创办了“来岛船坞”。 坪内寿夫对于造船业并不在行,开始的时候,船坞入不敷出。坪内寿夫思来想去,觉得要发展自己的船坞,还必须把目光对准附近的渔民。这些渔民的渔船很陈旧,只能在近海捕捞,如果能造出一种强马力渔船,到深海去捕捞,捕捞量会极大地提高,这是渔民们所希望的。 但是,渔民们手中没有钱,不可能购买坪内寿夫所设想的那种强马力的渔船。 坪内寿夫想到了分期付款:渔民们驾船去捕鱼,卖掉鱼后用赚来的钱分若干次付款。坪内寿夫很快就发现,即使是这样,渔民们对于购买一条价格昂贵的渔船也有困难。因此,必须设法把渔船的售价降到最低。最后,坪内寿夫想到应该造出一只样品船,当渔民们亲眼看到,亲手摸到之后,立刻会产生一种“占有”感——“我要买的就是它!” 人们把坪内寿夫的这三个交错的想法称为“三角形的思考方式”。 “三角形的思考方式”使坪内寿夫把“来岛船坞”变成了一个最能赚钱的船坞。一条裙子触发灵感 ——思考产生灵感 罗特是美国一家制瓶厂的工人。他有一位女友,身材健美且爱好打扮。有一天,女友穿了一套膝盖上面部分较窄,腰部显得很有魅力的裙子。在路上,人们频频回头欣赏着这条裙子。 罗特也注意起这条裙子来了。他越看越觉得线条优美。他马上联想到,要是制成这条裙子形状的瓶子也许销路不错。想到这里,他马上转身跑了回去,连声“再见”也没说。女友也感到十分奇怪,骂了一声“神经病”就独自回去了。 罗特回到住处就在图纸上画了起来。经过实验,这种瓶子不仅美观,而且里面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分量多。 不久,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看中了这种瓶子,以600万美元的高价收买了这项专利权。追本溯源 ——思考也要另辟蹊径 在“二战”后,日本大阪有一家食品公司,经理是山本佑久次,一位名叫森秋广的专务理事加入了该公司。那时,日本的姑娘都很喜欢从美国进口的口香糖,甚至跟在美国士兵后面转。森秋广很会动脑筋,他同经理说:“咱们生产日本的口香糖,销路肯定很好。” 于是,他们找来百科全书,上面写着“口香糖是橡胶液中加白糖、薄荷的一种具有弹性的食品”。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做口香糖原料的橡胶。 要生产出自己的口香糖,必须摆脱现有产品的束缚。森秋广把注意力集中到抽象功能——“有弹性”上来,“能不能用其他材料替代橡胶呢?”他们使用松脂和冬青树胶等进行试验,多次失败也毫不气馁。当时,有一家公司生产乙烯树脂,其液体酷似橡胶液。他们灵机一动,用乙烯溶液代替橡胶液,再加入薄荷与砂糖,终于发明出日本式的口香糖,畅销市场。别把聪明打碎了 ——勤于思考,发现规律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 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有!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之后,你会发现: 10 ~ 100 克的最少, 1 ~ 10 克的稍多, 1 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是 16 ∶ 1 ,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比为 16 ∶ 1 ,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 16 ∶ 1 ,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 16 ∶ 1 。于是,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即只要有这个规律在,便可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片推测它的原状,从而迅速恢复它们的本来面目! 这就是思考的威力!这位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不慎打碎花瓶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可是,当包含其间的规律从我们身边淘气地溜走的时候,我们拥抱过它吗?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与思考也打碎了!哲理材料别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蜜蜂的蜂蜜吧终于开张了,生意特别红火。顾客来自各个领域,山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蜜蜂高兴地不停招呼,忙得不亦乐乎。不久,他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在山坡、水边和森林里开几家分店,把生意做大的好主意。 一天,游乐场的场主蝴蝶从从容容地前来拜访蜜蜂。 “蜜蜂,我工作累了,出来和你聊聊,你有没有时间啊 ? ”蝴蝶轻松愉快地问。 蜜蜂又好气又好笑,边团团转地忙碌着,边回答说:“我现在忙得连思考‘有没有时间' 这个问题的时间都没有了。你没有看到我正忙着开几家蜂蜜吧吗 ? 我至少也要忙完这个周末 ! ” “你这不是有时间开几家分店吗 ? 我看你不仅有时间,而且时间多得是,只是没有想问题的时间罢了。” 蜜蜂听后看看自己,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在不停地旋转,而蝴蝶在说笑的工夫想出了在蜜蜂的蜂蜜吧旁开一家游乐分场的好主意。灵感只垂青善于思考的头脑 一位孤独的年轻画家,在屡经挫折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工作。他住在废弃的车库里,深夜常常听到一只小老鼠吱吱的叫声。久了,小老鼠竟爬上他的画板嬉戏,他与它享受着相互依赖的乐趣。 不久,画家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有关动物的卡通片,一开始,他的工作进度很缓慢,他常常为画些什么而苦思冥想。终于,在一个深夜,他回忆起那只在画板上跳舞的老鼠。于是,灵感如泉水涌出,作品一气呵成。 年轻的画家就是后来极负盛名的沃特·迪斯尼先生,他创造了风靡全球的米老鼠。上帝给了他一只老鼠,让他的大脑储存了珍贵的灵感。丢失的怀表 一个城市里的有钱人,到乡下收田租,到了佃农的谷仓,有钱人东看看,西看看,不知何时把心爱的怀表弄丢了。有钱人心急如焚,佃农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去把村里所有人找来搜找怀表。翻遍谷仓,但是怀表依然不见踪影。 天色渐渐晚了,有钱人一脸失望的神情,村里的人也一个个回家去了,但是有个人留了下来。我有把握找到你心爱的怀表。这人告诉有钱人,信心十足。 只见这个人再走到谷仓,找定位置后,静静地坐了下来。一切都安静了,悄然无声,但是有个小小的声音从谷仓的右后方角落传来。滴答,滴答,滴答…… 这人轻轻的像猫一样,踏着几乎无声的脚步,循声向右后方角落走去。到了附近,这人伏身下来,耳朵贴地,在一堆稻草中找到了怀表,他走出谷仓,露出得意的微笑,朝有钱人走去。 人生会遭遇许多事,其中很多是难以解决的,这时心中被盘根错节的烦恼纠缠住,茫茫然不知如何面对 ? 如果能静下心来思考,往往会恍然大悟。心静则一切豁然开朗。创新论证思考不能漫无边际 两千多年前,庄周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觉得恍恍然,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是庄子之为蝴蝶,还是蝴蝶之为庄子?不得而知。” 古代杞国有个人成天担心天会塌下来,虽然毫无根据,他却以为总有这么一天,因此食不甘味,睡不宁席,整日忧心忡忡,终于过早死去了。这个故事被人们总结成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用来形容那些为不必要的事担心忧虑的人。试想,我们如果整天想着天会不会塌下来,火星会不会撞地球,这些遥不可及的事情,又怎么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快快乐乐地生活呢? 所以,思考也要选对主题,否则,只会浪费时间,光阴虚度。

唐山论文发表

正规合法期刊,文章有一定学术性,发表后能在网上检索即可。本人长期与各大期刊合作,快速发表,非诚勿扰。

最好不要在一本杂志上,分开比较好,我都会建议作者把文章分开发表

不是,就是最普通的 省级期刊。

在期刊上发表,需要根据你的专业和要求来选择期刊,比如建筑、经济、医学等等。对论文上网有没有要求,比如知网、万方、维普等。建议在参加评审前1-2年准备好论文。具体以当地评审要求为准。发表论文前一定要查看自己省份对评审论文的要求,各省对论文发表的要求有细微的差别,一般来说文章字数在2000~5000 字左右。每个单位对于评职称都会有相关的文件要求,比如:论文必须发表在国内正规刊物上,有CN刊号和ISSN刊号,或者明确强调需要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刊物,这些都是要求。提前搞懂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按照要求去准备论文。要了解清楚时间,这里说的时间,包含:版面时间、见刊时间、上网时间三个。(1)版面时间:每家杂志社都会提前收稿,或者收稿很慢,如果组稿编辑告诉你22年12月版面,1月出刊,则意思就是你的论文会刊登在22年的12月版面上,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因为有的用人单位要求论文必须发表在当年内,所以即使它是1月出刊,但是版面在22年12月,也是符合单位评职称要求的;(2)见刊时间:见刊时间就是作者看到论文发表被刊登在杂志里的时间,因为单位在评职称事,都会要求拿上论文发表所在刊物杂志,所以见刊时间很重要;(3)上网时间:上网就是我们说的论文被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收录了,上网时间一般在见刊时间1-3个月内,了解这个时间,是因为有的单位对于论文发表的认可,单单见到刊物是不算的,必须要被数据库收录了才能评职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