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发表和教材

发布时间:

论文发表和教材

论文要有自己出彩的论点。教材基本上是陈述性的。

针对性不同,教材属于宏观的,学术论文比较微观,更细微些

教材厚,论文薄

1、出版教材与专著:陈小洪、田志龙、吴晓波. 振华重工成功之道.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陈小洪、吴晓波、田志龙. 新希望成功之道.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田志龙,张婧. 市场研究理论与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田志龙,高海涛. 沟通创造价值----企业的政府公关策略与案例 (企业的政府公关丛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田志龙,高勇强,贺远琼. 拓展企业生存空间----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理论研究(企业的政府公关丛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田志龙,韩睿. 营销调研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田志龙.经营者监督与激励――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6月, 获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田志龙,吕欣.现代公司合资经营战略.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田志龙.公司营销组织与营销策划.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田志龙,王劲松.公司战略策划的方法与技能.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田志龙. 行销研究----基本方法、应用与个案.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田志龙(参编).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田志龙.市场研究--基本方法、应用与案例(MBA研究生教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1995 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2、发表的学术论文:英文期刊论文Papers in English Journals:Tian, Zhilong, Rui Wang, Weng Yang. Consumer Responses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in China,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 2011,iss1 (SSCI).Tian, Zhilong and Taieb Hafsi, Wu Wei. Institutional determinism and political strategi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Business and Society, 2009,Vol. 48, Iss. 3:284-(SSCI)Jundong Hou, Lanying Du, Zhilong Tian. The effects of nonprofit brand equity on individual giving intention: mediating by the self-concept of individual don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2009. Vol. 14, Iss. 3: 215He, Yuanqiang and Zhilong Tian . Government- oriented corporate public relation strategies in transitionalChina.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Review, Vol 4, iss 3, 2008:367-392(SSCI)Tian, Zhilong and Shuai Fan. The Public Issue Life Cycle and Corporate Political Actions in Chinese Transitional Environment: A Case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 2008, 8:135-151Tian, Zhilong and Fan, Shuai.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A study of Corporate Market and Nonmarket Behaviors in Chinese Transition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ChinaBusiness and Tradestudies, 2008, Vol. 1(1): 36-48Gao, Hai-tao and Zhilong Tian A Study on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Corporate Non-Market Action.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China, 2008, Vol. (2):303-321Tian, Zhilong and Xingming Deng. 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Political Strategy in Chinese Transition.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issue 4, 2007 (Wiley Interscience)Tian, Zhilong and Haitao Gao, Malcolm Cone. The ethical issues in businessmen participating polictic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 2008, Vol80(3): 627-640(SSCI)He, Yuanqiong and Zhilong Tian.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nonmarket strategy inChina. Asia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7, Vol. 24(2):151-170Gao, Yongqiang and Zhilong Tian. How firms influence government policy decision -making inChina. Singapore Management review, 2006, Vol 28, No 1:73-85(ABI/Inform Global)Hafsi, Taieb and Zhilong Tian. Towards a Theory of Large Scale Institu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The Chinese Electricity Industry from 1980to 2002. Long Range Planning, Vol. 27, Iss 4, 2005: 555-(SSCI)Tian, Zhilong and Yuanqiang He. The pricing behavior of firms in Chi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sia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 Vol 17, No 4, 2005Stark, Anna and Kim-Shyan Fam, David S Waller,Zhilong Tian. Chinese negotiation Practice: A Perspective from New Zealand Exporters.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 2005. Vol. 12, Iss. 3; p. 85Cone, Malcolm and Zhilong Tian, Andre Evertt. Property right in common, from communes to town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in rural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y,Fall, 2002: 87-104中文期刊论文(中文)田志龙,王瑞等. 消费者CSR反应的产品类别差异及群体特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 2011(2).田志龙,王瑞等.中国情境下消费者CSR响应的群体细分及影响机理研究,管理评论(已录用)田志龙,王瑞等.中国情境下消费者CSR反应的行业比较研究,管理科学,2011(2)田志龙,李春荣,蒋倩等. 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的经营战略. 管理世界,2010(8)樊帅,田志龙. 整合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的战略管理模型. 管理学报,2010(9)田志龙,蒋倩. 中国500强企业的愿景:内涵、有效性与影响因素. 管理世界,2009(7):103-114田志龙,邓新明,樊帅.从500强企业看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工业经济, 2008(2):45-53田志龙,邓新明. 企业市场行为、非市场行为与竞争互动. 管理世界,2007年8期:116-128田志龙,邓新明.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一项探索性研究. 中国软科学,2007年9期田志龙,邓新明. 企业政治策略影响因素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1期田志龙,高海涛. 中国企业的游说行为及其伦理规范研究. 管理评论,2006年第5期田志龙,王东. 企业快速成长的理念与误区. 北大商业评论,2006年1期田志龙,高海涛. 中国企业的非市场战略:追求合法性. 软科学,2005年第6期:56-59田志龙,贺远琼等. 寡头垄断行业的价格行为. 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65-74田志龙,戴鑫等. 服务营销研究综述. 管理学报,2005年2期田志龙,高勇强. 勇敢进游戏:向政策掘金. 北大商业评论,2005年4期田志龙,贺远琼. 中国企业非市场策略与行为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9期田志龙,贺远琼. 利用善因营销赢得利益相关支持. 市场营销导刊,2005年4期高勇强,田志龙. 企业政治战略与战术. 新华文摘,2004年4期(转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田志龙,贺远琼. 公司政治行为:西相关研究的综述与评价. 中国软科学,2003年8期田志龙,高勇强,卫武. 中国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研究. 管理世界, 2003年12期田志龙,戴鑫. 公司营销升级. 销售与市场,2003年12期田志龙,张泳,T. Hafsi. 中国电力行业的演变: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 管理世界,2002年12期田志龙.科诺本地化营销模式及其分析. 销售与市场,2000年7期田志龙, 杨萍,马昶. 国企与外企管理运作的差异. 管理现代化,1999年6期王爱武,田志龙. 论企业管理模式. 中国软科学,1999年6期田志龙, 杨辉,李玉清. 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研究. 管理世界,1998年2期:135-142田志龙,蔡希贤. 西方企业管理组织变革与企业重建的理论及评述---兼谈我国企业重建和管理组织变革的思路.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1期:28-34田志龙. 经营者报酬计划应体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家天地,1998年2期:8-10田志龙,蔡希贤. 我国公司治理内部监控机制有效运作的思路. 经济体制改革,1997年6期:82-87田志龙. 董事长、总经理兼任与分立的比较研究. 管理现代化,1997年6期:25-28;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2期:103-106田志龙,孙鸿敞.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对国有企业行政干预的弱化及影响.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97年11期:54田志龙,李玉清. 一种基于账面价值和未来收益的公司财富评估方法. 会计研究,1997年5期:47-49田志龙. 产品的顾客经济价值分析及其在企业战略决策中应用.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 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F31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9期:115田志龙,郑友德. 中外合资中的工业产权出资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国际经贸问题探索,1996年4期田志龙. 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 1996年增刊田志龙,蔡希贤,陈君宁. 汽车规划设计阶段目标成本预测.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3期田志龙.市场营销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应用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F511商业企业管理》 1995年10期:99田志龙,蔡希贤,.M.Gordon.企业战略决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效益.管理世界 1995年3期田志龙.工业产品的供应源忠诚现象评析.外国经济与管理 1995年12期;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F511商业企业管理》1996年2期:67田志龙.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与困难.高等教育研究 1994年增刊(1995年4月田志龙,蔡希贤,陈君宁.汽车制造成本预测方法与模型研究.管理工程学报 1995年增刊田志龙,蔡希贤.企业劳动力雇用与收入结构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1995年3期田志龙,蔡希贤.我国企业销售费用知多少.销售与市场 1995年8期田成龙,郑友德.合资与相关的反垄断法规.经济与社会 1995年3期田志龙.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投资决策(I);(II).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995年3期;1995年4期

编写教材和发表论文

编制教材方法专家的职责是负责编制教材的策划和编写,以及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方法问题。主要职责有:1. 研究和编写教材,制定教学策略,编写教学程序,以及指导教学实施。2. 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编写教材并设计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3. 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提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4.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达到教学目的。5. 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收集教学资料,指导教师使用教学资料。6. 协助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7. 参与教学研讨会,发表论文,分享教学经验。8. 参与教学评估,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建议。编制教材方法专家的职责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负责编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研究和改进教学实施,以及参与教学研讨会等,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成果。

编制教材方法专家是负责指导和协助教材编写的专业人员。他们的职责包括:1. 制定教材编写标准和规范: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教材编写标准和规范,确保教材符合学科知识体系、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2. 指导教材编写工作:为教材编写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制定教材编写计划、确定教材结构、编写教学大纲和设计评价体系等。3. 评估教材质量:对教材进行评估,检查其条理性、逻辑性、实用性和教育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为教材出版提供决策依据。4. 提高教材编写水平:开展教材编写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材编写团队的素质和水平,推进教材编写工作不断向深入发展。总之,编制教材方法专家是教材编写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能够直接影响到教材质量和教学效果

1、参编《实用医学文献检索教材》,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年2月。2、参编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文献检索》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11月。3、编著全国高协组织教材《医药信息分析教程》,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7月。4、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医药市场信息》(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5、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医药知识产权》(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6、计算机化图书馆人员管理,《医学图书馆通讯》,1995年第4期7、对五年制及七年制医学生不同层次文件课程教学研究,《医学图书馆通讯》,1997年第二期。(并获湖北省高教第四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8、*城市贫弱人群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6):359-363 第一作者9、怎样实施家庭住户调查,《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3.20(2):93-95 第一作者10、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系统筹资模式研究,《卫生软科学》,2003.17(3):55-57第一作者11、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系统的筹资现况,《卫生软科学》,2003.17(3):58-59第一作者12、*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2):22-24第一作者13、*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建立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1):5-7第一作者14、广东省中医院员工对医院的认同态度调查分析, 《卫生软科学》,2004.18(5):235-237第一作者15、*医院信息系统评价复杂性研究 李孜 刘智勇 马敬东 金新政《中国医院管理》2005,25(4):45-47第一作者16、*在流动人口中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促进的必要性研究 李孜 石淑华 马敬东《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213-3215 第一作者17、*Demand for and accessibility to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 of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liZi SHI shuhua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05,25(5):608-612 第一作者18、*基于信息的认识探讨知识产权定义及其本质 李孜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2):158-159 第一作者19、*医院信息系统评价复杂性研究 李孜,刘智勇,马敬东等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3):192-194 第一作者20、*城市贫困及弱势人群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0),第三作者21、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卫生软科学》,2003.17(3)第三作者22、医院管理模式与信息化,《卫生软科学》,2004。18(5)第三作者23、医院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卫生软科学》,2004。18(5)第三作者24、心血管疾病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蔡筱英 李孜《医学信息》2004,17(9)第二作者注:加“*”为核心期刊

杭州华培教育分享:杭州2022E类高层次人才的申请标准为:1.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含高级社会工作师,高级政工师请选择另外一条),获得以下专业技术成果之一的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前3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前3位完成人),出版著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前2位作者)2.(中小学教师选此条)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获得以下专业技术成果之一的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前3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前3位完成人),出版著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前2位作者);3.取得高级政工师,获得以下专业技术成果之一的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前3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前3位完成人),出版著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前2位作者)4.(中小学教师选此条)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5.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6.通过综合考评的杭州市“13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7.具有博士学位8.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获得以下专业技术成果之一的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前3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前3位完成人),出版著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前2位作者); 9. 杭州市级技术能手10.(此条仅限农村实用人才选择)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并取得以下成果之一的专业技能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制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出版著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仅指农村实用人才)11.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并取得以下成果之一的专业技能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出版著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不含农村实用人才)12.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优秀技能人才)13.杭州市大学生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14.获安全飞行铜质奖章飞行员15.一级飞行员16.通过综合考评的军队“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人选17.省春蚕奖获得者18.浙江省级教学或技能比赛一二等奖获得者19.杭州市教坛新秀20.通过综合考评的杭州青年设计师发现计划(建筑设计)重点培养人选21.通过综合考评的杭州市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重点培养人选22.通过综合考评的省影视艺术青年人才“新光计划”培养人选23.通过综合考评的杭州市文创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人选24.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优动画系列片、“原动力”计划扶持漫画、游戏作品的获得者(指获奖作品的导演、编剧)25.杭州新闻奖一等奖主要作者(排名前3位)26.市级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单项奖(排名前3位)27.特级导游员28.金牌导游员29.金牌讲解员30.高级导游员31.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2.浙江省旅游行业技术能手33.全国导游大赛三等奖、全省导游大赛二等奖获得者34.通过综合考评省青年文艺“新松”计划培养人选35.杭州广播电视政府奖一等奖(主创人员)36.浙江美术奖、书法奖、摄影金像奖、戏剧金桂奖、电影凤凰奖、电视牡丹奖、音乐奖、舞蹈奖、曲艺奖、杂技奖、民间文艺映山红奖、文艺评论奖单项奖获得者37.通过综合考评省青年文艺“新峰”“新荷”计划培养人选38.网络文学双年奖金奖获得者39.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40.杭州市社科优秀青年人才称号获得者41.近5年来,担任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含青年、后期资助等)项目负责人42.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1位完成人)43.省医坛新秀 44.通过综合考评的杭州青年设计师发现计划(工业设计)重点培养人选45.通过综合考评的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重点培养人选46.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47.杭州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人才(指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48.入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的首席技术官、首席信息官、首席运营官49.杭州市规模以上或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万元信息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指公司技术总监、总工程师)50.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集成电路企业年工资性收入达30万元的管理人员和技术研发骨干51.年纳税5亿制造业或年纳税5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上年度工资性收入在50万元以上52.杭州市工业设计精英人物53.曾获世界冠军的教学骨干54.世界冠军的教练员55.具有高级教练员以上资格,曾获亚运会、全运会冠军的教学骨干或亚运会、全运会冠军教练员56.在浙江省内排名前5的或获得市级荣誉的金融机构总部的总经理及首席风险控制人员、首席财务管理人员、首席产品管理人员、首席技术人员、首席经济学家57.获得市级荣誉或持有注册金融分析师、精算师、证券保荐人等证书的在杭金融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指公司董事长、总经理)58.通过综合考评的杭州青年设计师发现计划(广告设计)重点培养人选59.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的第一起草人60.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银奖获得者(须为专利设计人,前3位完成人)61.省专利奖优秀奖获得者(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前3位完成人)62.相当于E类层次的高级人才*该人才分类目录,将定期修订,更新完善*该目录由市委人才办和市人力社保局负责解释

发表论文和参编教材

1985年7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工业会计专业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攻读会计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1985年7月至2001年4月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任教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任教,兼任学院财务部主任,负责学院财务建章立制,建立会计核算流程,组织预、决算编制及执行,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教丰富的实践经验。2006年12月至今任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企业改革实践、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20余部,参加省级以上课题3项,主要科研成果:论文:“息税前利润指标及其作用”发表于2002年9月《辽宁财税》论文:“应全面认识财务杠杆作用”发表于2001年9月《辽宁财税》论文:“成本管理会计现状分析及发展设想”发表于2001年4月《财经问题研究》论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思考”发表于2000年11月《冶金财会》论文:“股权多元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发表于2000年8月《辽宁财税》论文:“本科生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发表于2001年1月《辽宁招生考试》著作:《现代医院理财》 主编 2001年3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教材:《基础会计实训教程》 主编 2006年11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财务管理》 参编 2007年2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财务管理》 参编 2003年10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管理会计》 参编 2002年10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导书》 主编 2000年3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著作《现代医院理财》获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论文《推陈出新——强化成本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2000年获东北财经大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模式》2000年获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优秀论文三等奖参编教材《财务管理》2002年12月获辽宁省教育厅颁发理财学系列课程及其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二等奖《会计学科跨门类、跨学科与相关学科研究——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基本内容交叉问题研究》 辽宁省会计学会课题获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000年获辽宁广播电视大学《电视大学与自学考试沟通试点教育工作》先进教师称号多次获得东北财经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

林爱华,中山大学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成本效果分析,慢性病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行为流行病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王丙振:男,田径教研室主任兼社会体育系主任,教授,主授课程:田径。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一级核心4篇,一般核心7篇,撰写著作5部,其中独著一部。张文普:男,教授,硕士,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授田径课程。先后在国内体育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篇;《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创新改革的理论构思》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研一等奖。主编、参编专业教材7部。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7项,厅局级课题6项。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骆学锋:男,讲师,北京体育大学在读博士生。主授课程:田径。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4篇,参与课题7项,参编著作3部。王德涛:男,助教,硕士 。主授课程:田径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数篇,还曾多次参与上海市体育局攻关课题和上海体院科研处课题等项目。 毛卫国: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洛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副主任,主授课程:足球。承担、主持和完成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项,通过省部级鉴定项目2项。先后在《中国体育科技》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专题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编论著4部。曾获河南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优秀论文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优秀著作二等奖1项。潘 峰:男,讲师,硕士,排球国家级裁判。主授课程:排球。主要研究方向:排球教学与训练、户外运动和拓展训练。在核心学术期刊和CN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参编著作1部。参加地市及课题多项,主持校级课题一项。曾参加国家科技部奥运科技攻关课题“低氧训练的应用和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排球管理中心课题“排球计算机临场分析系统”,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单元过程规律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多次在全国和省内排球比赛中担任裁判员工作。李帅东:男,讲师,硕士,篮球国家一级裁判员。主授课程:篮球。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教材两部,参与课题三项,省级篮球精品课程主要成员。张燕晓:女,助教,硕士。主授课程:乒乓球、羽毛球。发表论文4篇,参与课题1项。石 琼:女,助教,硕士。主授课程 :排球、羽毛球。王科飞: 男,讲师,硕士,篮球国家一级裁判。主授课程:篮球。发表论文20篇,核心4篇,主持、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主编、参编教材著作2部,省级篮球精品课程主要成员。 刘社琴:女,讲师,硕士。主授课程:营养学、运动选材学、运动心理学等。科研成果:发表论文6篇,参编著作2部,主持参与课题4项。马丽君:女,副教授,硕士。主授课程:运动解剖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软式排球等课程。科研成果:发表论文14篇,其中核心3篇。主持参与课题7项,主编参编著作4部。张海峰:男,讲师,硕士。主授课程:体育管理学。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11项。祝志国:男,讲师,硕士。主授课程: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科研成果:主持参与课题11项。云林森:男,讲师,硕士。主授课程:运动竞赛学、体育社会学、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篮球专选等课程。科研成果:发表论文11篇,获奖4篇,参与课题8项,参编著作1部。山灵团:女,副教授。实验室主任。主授课程:运动解剖学。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6部,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8项。赵志荣:女,讲师,硕士。主授课程: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7篇,其中核心1篇,参与课题2项,参编著作1部。尤双从:女,讲师,硕士。主授课程:体育社会学。科研成果:共发表论文7篇,获奖3篇,参与课题5项,获奖2篇,主编参编著作2部。卫京伟: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科研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参编著作2部。2005年全国体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中,洛阳师范学院获一等奖,本人担任其中体育史和体育法规课程的教学和集训。曾 静: 女,讲师,硕士。主授课程:体育保健学、健康教育、社会体育概论、休闲体育、社区体育、体育产业概论。科研成果:发表论文4篇,参与课题6项,参编著作1部。马延超:男,副教授,博士。主授课程:运动生理学。科研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

论文发表和编写教材

教师论文写作技巧及发表办法

教科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撰写教育论文,既是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种具体的展示,又是不断提升教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然而,不可忽视的现实状况是部分中青年教师对撰写教育论文认识不够、信心不足。另外 由于期刊数目的影响和职称论文发表需求过大,造成了职称论文难发表,发表职称论文难得现实。在此,与大家谈谈撰写教育论文的方法和发表技巧。

一、教育论文的结构和要求

教育论文一般由题目、作者单位、姓名、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题目即论文的题名,它是论文的窗口,也称论文的眼睛。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拟定 论文题目的具体要求是:

(1)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题目,就立即知道 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

(2)力求简括、高度浓缩。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

(3)书写要规范。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要注意: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

2.论文作者

作者单位、姓名写在论文题目下方,最好在单位后面写上邮政编码。

3.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但绝大多数报刊不作要求。

4.论文正文

正文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1)引论就是论文的开头话,或叫起始段。引论的内容是交代背景、提出论点或论题。开头话不太好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亦如此。引论要写得简洁明了、独具风格、引人入胜,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引论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两百字。

(2)本论是论文的主干部分。写好这部分的关键在于论证,即以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论证引论中所提出的论点。理论论据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科学性永远占主导地位。事实论据要可靠,要有说服力。论证中要特别详细阐明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求新、求异、求实是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以理论论据为主,论文的理论性就较强,可称为理论型论文,如果以事实论据为主,论文的经验性就较强,可称为经验性论文。篇幅较短的论文,其本论部分可以一气呵成,若篇幅较长,则可设大小标题。

(3)结论部分必须概括论点,突出主旨,或者提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文字不宜过长,要特别精炼,要画龙点睛,而不可画蛇添足。

5.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

如果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论点或有关资料,就要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注明被引用的书刊名称、期号、题名及作者姓名。这有三个作用:其一,说明有可靠的依据,增强自己所写论文的说服力;其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第三,避免有剽窃之嫌。

上述五个部分中,通常可省去内容提要和参考文献,正文中的结论亦可略去不写。一般情况下,作为论文至少要有题目,引论和本论。

二、撰写教育论文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定题选材———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教育论文的题材从哪里来?主要来自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作者本人的实际感受。我们身在教学第一线,天天上课,天天与学生交往,只要做写作的有心人,题材多得很。讨论或争论一个问题、听其他教师的课得到的一点启发、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教材教法的一种见解等等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

第二步:立意定题———注重明确性和新颖性

立意就是确定论文的'中心思想,即主题。主题是作者对材料意义的一种判断,也是作者通过材料要表达的认识和对论文中所提出问题的总评价。它是论文的灵魂。主题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就要紧扣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主题。主题确定以后定题名。

第三步:谋篇布局———注重严谨性和技巧性

这一步的任务是设计论文的结构,确定层次顺序。通俗一点讲,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构思一个总体规划或叫框架。具体操作就是列 论文提纲。教育论文的结构等同 语文 中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四种。最常见、最常用的是并列式。 第四步:撰写初稿———注重层次性和独特性

在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拟定好论文提纲的基础上,便可按论文格式和写作要求撰写初稿。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前面已作了说明,这里再谈几点具体要求:

(1)即事论理。教育论文毕竟属于议论文文体,议论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切忌停留在干巴巴的条文式列举中,也不可满足于教学现象的描述,要着力提升议论的层次,从理论高度阐明自己的论点。最忌论证不足而妄下结论。

(2)突出主题。写论文最重要的技巧就在于使材料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初写论文者要防止文不对题或离题太远。

(3)分清层次。论文不能繁琐冗长,东扯西拉。层次分明、前后呼应、首尾一贯、逻辑严谨是论文的基本要求。

(4)见解独特。高质量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矮子看戏曾何见,都是听人说短长”,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无论如何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第五步:修改定稿———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

教育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要反复检查、修改,不要急于打印成文。主要检查有无科学性错误、题目是否贴切、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结构是否严谨、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词语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规范等等。

职称论文发表的技巧

目前,由于中国特有的考评体制,绝大多数教师、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大企业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职称评定。职称评定一般按照不同岗位,分为初级、中级、副高和高级等级别。而每进一个级别,就需要发表不同数量的学术论文。由于国内学术杂志有限,而需求众多,因此,论文发表难、发表论文难的现状,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等急需论文的 朋友。

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要求,论文可以发表在报纸和杂志。一般省级及其以上公开发行的报纸和杂志发表论文即可满足要求。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地方要求,在诸如增刊、副刊、以书号代刊号的杂志、论文集等上面发表的论文,评职称时候,视为无效。要发表论文的教师培养们一定要睁大眼睛。

职称评定工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让材料来说话”是它的宗旨,因而,教师提交的材料是我们衡量教师是否能晋级的重要依据。下面和我一起看看教师职职称评些建议吧!

1.无据材料

材料的生命在于真实可信。说话有根有据是取信于他人的首要条件,教师的评审材料也是如此。因此,教师提供的实绩材料一定要有可信的旁证材料做佐证。如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下称《评审条件》)第十九条“教学工作要求”第三点“教学成绩显著”中“现任职以来,开过校级以上的观摩课、示范课,并获得优秀等次”的,要求提供“教案、课堂教学评价表等原始材料”。再如,第二十一条“指导在职青年教师”中“任职以来,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过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被指导对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明显成绩。”要求“能提供反映指导在职青年教师过程的原始材料”。一些教师不能在这些方面提供原始材料的复印件,只是在材料上简单地写上“每学期都能开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只有青年教师写的“指导感言”,而缺少学校的“青蓝合同”等证明材料,这样就难于说明教师们的真实情况。

有些在《评审条件》中没有明确要求的,也必须把佐证材料或过程性材料补充进去。如:兼任辅导员、课外活动小组和运动队训练等工作的,需要有活动方案、计划、实效等材料佐证。在教学工作中,显著的教学成绩要有体现学生成绩的材料。

2.无效材料

无据材料当然是无效材料,但在教师们提供的材料中,无效材料还包括教师们提供了大量的过时的或无关紧要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让评委眼花缭乱,也浪费了大量的纸张。职称评定要求提供的实绩材料大部分是要在“任现职以来”所取得的,如教育工作,应提供任现职以来在班主任或其他教育辅导工作方面的实绩材料,及相关的荣誉称号,教学工作方面要求提供任现职以来教师的教学成绩或学生的成绩。

无效材料,还包括“下级”不能证明“上级”。在教师上交的材料中,教师在上一级部门获得的荣誉或参与的活动,因原始材料的丢失而只开具学校的证明,这是很难说明问题的。

无效材料在教师提供的论文中尤为严重。论文评审中的教师论文发表,要求是在正规的刊物上发表,得到国家出版总局确认的,其主办单位或主管单位为教育主管部门、各大学、教育学会等;论文获奖要求是通过正规渠道评比的,如省教育厅、省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省教研室、教科所(教科院)等,“凡在各种增刊、内刊、专辑、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及复习资料、辅导材料、试题集等性质的出版物,均不作为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材料”。在教师的材料中广泛出现了类似什么“教育论坛”、“中华教育研究会”、“教育创新研究”等莫名其妙的杂志,或以某某杂志社、“教师培训学会”等举办的论文赛。教师在这些杂志上发表或参与此类评奖活动,花费了很多费用,但对自己的职称评定没有任何用处。希望广大教师不要再花这样的冤枉钱了。

无效材料增加的是材料的厚度,但没有提升材料的质量。职称评定工作,是依条例打分的,符合条例的材料才给分,与材料的厚与薄,纸张的多与少不成必然的正比关系。所以,教师们要仔细阅读《评审条件》,严格按照条例认真准备材料,材料做到既精要又准确。

3.无序材料

材料除做到精要、准确以外,还要有序,以方便评委能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材料。虽然每个评委都是认真负责的,一本材料要反反复复地翻阅多次,生怕遗漏有价值的材料,但职称评审是一项十分紧张与繁重的工作,评委的精力不会永远旺盛,精神与视觉的疲软遇上无序的材料,出错的可能也是会有的。无序的材料表现在:材料整理没有秩序,分类不清;同一材料反复多次使用;材料标识不清,无法检索等等。

1.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材料的填写一定要实事求是,且要依照职称评定的要求及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填写与整理。教师特别要注意《______市晋升 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一览表》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简明表》的填写,因为这张表所涵盖的内容基本可以体现出评审者的基本情况,执行委员最终投标也主要是依据这张表来的。

但从现实的情况看,有教师们在填写这张表时问题较大,在《任现职以来主要工 作 成 就、技 术水平、业务能力》一栏中,有教师分类不清,用词过于“铺张”,不够实在,所含的有效信息不多。这栏的填写要求能简明扼要地把最能反映自己工作成就与业绩填上去,如师德、教育教学、教研能力、专业发展、学术成就等实绩表达清楚。

“获奖情况”一栏,要填写上级主管部门授予的荣誉,自己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获奖情况等。在“论文论著”一栏,首先要填写获得最高档次的鉴定论文两篇,再填上自己在正规杂志上发表,及通过正规渠道评奖的论文。从评审的情况看,有教师填了些类似《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等非法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而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的却没有填入。

2.编排有序、方便检索

无效材料,不但会增加评委的劳动量,也有可能会降低自己的标准。教师的评审材料(主要是附件材料)在装订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前面要附上目录并编上页码,最后可以在每份材料的右下角空白处统一写上页码。这样装订的材料就清晰明了,也方便检索。材料的顺序一般为:①封面、目录;②专业资格、学历水平、业务进修等相关证明;③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材料;④教育教学科研的相关材料;⑤其他能反映工作实绩的有关材料等。

(具体编排顺序可以参照下文的附件。)

3、论文材料真实完整

提供的论文要求同时提供杂志的原件,如因其他原因不能提供原件者,所提供的复印件信息要完整,如有些教师只提供杂志的封面与正文复印件,我们就无法确认刊物的性质,有些教师提供的获奖证书上举办单位的章也模糊不清,影响了论文的评审。发表文章或参编大型书籍的复印件应包括杂志或书籍的封面、封底、版权页、目录及本人的文章或编写部分等内容。

标准的客观性问题。职称评定是以一定的标准为准绳的,评委们是依照评分标准逐条给分的,从形式上讲评审工作可以工序流程化,“工序流程”可以让评审工作达到最大限度的公正客观。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很大的弹性,教师的一些工作也很难被量化,教师成绩或荣誉的取得也有一些机遇性,一些老师特别是老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工作成绩没有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基于这些原因,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会体现出一些人文关怀,当然人文关怀是拒绝长官意志与人情关系的。

职称评审工作的导向性。职称评审工作会有一定的导向性,引导其他教师的发展方向。教师职称评定中特别鼓励班主任工作,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也实行加分制,职称评定的天平会偏向一线教师及广大农村学校的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个人专业发展,教学与科研等方面有显著的成绩。

做好材料与做好工作。评委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评审的,材料提供的质量越高通过的可能就越大,做好材料是参评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但材料的好与坏是与以自己工作的好坏为前提的,没有好的工作及好的业绩,材料就是无米之炊。所以,广大教师应把做好平时工作,积极要求进取放在第一位,同时教师要及时积累过程性资料,如每次公开课后应及时收集听课教师的评价表,保存好公开教学的课务安排表,及时收集复印好学生的获奖证件等等。这些材料收集好后,教师在职称评定时材料的整理就变得很轻松了。

一、专业资格、学历水平、业务进修等相关证明

1、 原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2、 教师资格证书

3、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任命)证书

4、 学历证书或其他有效学籍和考绩证明

5、 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或计算机免试材料

6、 普通话测试证明

7、 业务进修、继续教育有关证明材料

二、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材料

1、 教育工作方面

任现职以来在个人,及自己所带的班级、团队、处室,或学校管理中所获得的各级(校内及校外)荣誉证书或材料。

2、教学工作方面

(1)、在校内外公开课教学情况的材料(附开课表、评课表、简案等)

(2)、参加教学业务比赛的相关材料证明

(3)、个人获得各级学科荣誉的证明(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

(4)、在学科教学、指导学科小组方面的获得的显著成绩的材料证明

(5)、反映学科业务成就的其他方面的相关材料

三、教育教学科研的相关材料

1、个人获得的教科研方面的荣誉证明

2、鉴定论文、发表及获奖论文、出版的专著、参与编写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等科研成果

3、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证明材料(附课题立项或结题证书、能证明参与课题的有效材料等)

四、指导青年教师的材料

“师徒合同”、指导青年教师获得各级荣誉及在教学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绩等

五、其他能反映工作实绩的有关材料

1、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工作总结

2、专业技术人员任期综合考评表及有关材料

3、学生问卷

从五个方面入手:1、研究结果;2、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3、探讨与认识;4、现状与问题;5、分析与讨论;

发表论文和参编教材加分

加。是加学分的。研究生可通过参加研究生工作部组织或认定的科创实践活动来获得科创实践学分。关于发表学术论文、参编教材或著作、课题研究、学术会议等。1、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上独立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每篇计2个学分,北大版核心期刊每篇计3个学分,CSSCI或CSCD来源期刊每篇计4个学分,在国家一般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每篇计7个学分,在国内著名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每篇计10个学分。合作发表论文的,若合作者为本人的导师,可视为研究生的独立成果计算学分,当合作者为其他人时,按每篇文章学分除以作者总人数,得研究生作者的科研学分数。作者的署名顺序与学分计算无关。2、参编公开出版的专业教材或著作,每独立完成一章计2学分。合作编写的,科研学分按合作发表论文的同样方法计算。3、担任公开出版的专业教材或著作的主编或副主编,每本计4学分。合作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的,科研学分按合作发表论文的同样方法计算。4、主持省部级课题已通过鉴定4学分。参与省部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在已通过鉴定的课题报告(包括子课题报告)中,每独立撰写5千字计1学分,一项课题不超过2学分。获取学分需由课题第一负责人出具证明材料,说明独立撰写情况。

参编书籍对评审职称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加分,参编书籍和位置的不同,所加分值不一样。参编书名和位置 以下是一所高校关于著作加分表

济南大学科研论文加分标准以济南大学为第一单位,在一版期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加分1分,第二作者加分0.5,第三作者及其余作者加分0.1以济南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公开出版的会议论文,增刊论文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加分0.5,第二作者加分0.2以济南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论文并被SCI、EI、SSCI、AHCI收录或者《新华文摘》、《中国社科文摘》、《高级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摘或摘要论点,第一作者加3分,第二作者加2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