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迈克尔波特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迈克尔波特发表的论文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是当今全球第一战略权威,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是现代最 伟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 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 公认的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拥有瑞典 、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 “三种竞争战略”。目前,波特博士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迈克尔·波特的三部经 典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被称为竞争三部曲。 波特出生于密歇根州的大学城--安娜堡,父亲是位军官。波特在普林斯顿时学的是机械和航空工程, 随后转向商业,获哈佛大学的MBA及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等七所著名大学的 荣誉博士学位。 波特现有著作18种,另有无数的论文,他的竞争系列著作是商业管理界经典中的经典,但是,这位 伟大的思想家曾经说过他是不可能写出管理类的畅销书的,因为他的书非常"沉重",而事实上,他的著作 风靡全球。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这些经典著作绝不是可以躺在沙发上喝着咖啡就可以读的,而是需要 静下来,在书桌上一点一滴、逐行逐字地去研读和体会的。波特获得过无数奖项,他因对工业组织的研究 而荣获哈佛大学的"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已经5度获得"麦肯 锡奖";1990年,他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1990)一书被美国 《商业周刊》选为年度最佳商业书籍;1991年,美国市场协会给波特颁发"市场战略奖";1993年,波特被 推选为杰出的商业战略教育家;1997年,美国国家经济学人协会授予波特"亚当·斯密奖",以表彰他在经济 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此外,波特还获得"格雷厄姆-都德奖"、"查尔斯·库利奇·巴凌奖"等众多奖项。 迈克尔·波特不仅在学术界和商业界获奖无数,他甚至还获得过公民勋章,这一褒奖通常授予战斗英雄或者 是异常杰出的运动员。波特曾多年活跃于美军后备队,年轻时是高校里颇负盛名的橄榄球、棒球及高尔夫球队员。 迈克尔·波特对竞争情有独钟,他的第一部广为流传的著作是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这本书如今已再版63次,它改变了CEO的战略思维。作者在书 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它们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或 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力,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 才能胜出,因此,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它们是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缝隙市场战略。公司 应视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来选择战略方针,同时还应该考虑连接产品或者供给的系列信道,波特首次将这种信道称为价值链, 他在每一条价值链上区分出内部后勤、生产或供给、外部物流及配送、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五种主要的活动,而每一项 活动都伴随着各自的派生活动,每一家公司的价值链相应地融入一个更为广阔的价值体系。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1、总 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专一化战略。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 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些产业 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有时企业追逐的基 本目标可能不止一个,但波特认为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有地贯彻任何一种战 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安排。(波特在这方面的思想与小 钱得勒是一致的。)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只一个,则这些方面的资源将被分散。 1、总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要求坚决地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 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它方面也不 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该公司成本较低,意味着当别的公司 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公司依然可以获得利润。 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它优势,诸如与原材料供 应方面的良好联系等,或许也可能要求产品的设计要便于制造生产,易于保持一个较宽的相关产 品线以分散固定成本,以及为建立起批量而对所有主要顾客群进行服务。 总成本领先地位非常吸引人。一旦公司赢得了这样的地位,所获得的较高的边际利润又可以 重新对新设备、现代设施进行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而这种再投资往往是保持低成本状 态的先决条件。 2、差别化战略 差别化战略是将产品或公司提供的服务差别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 西。实现差别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名牌形象、技术上的独特、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 业网络及其它方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有其差别化特点。例如履带拖拉 机公司(Caterpillar)不仅以其商业网络和优良的零配件供应服务著称,而且以其优质耐用的产 品质量享有盛誉。 如果差别化战略成功地实施了,它就成为在一个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因为它 建立起防御阵地对付五种竞争力量,虽然其防御的形式与成本领先有所不同。波特认为,推行差 别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活动相矛盾。推行差别化战略往往要求公司对于这 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不可兼顾。在建立公司的差别化战略 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 不是所有顾客都将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3、专一化战略 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正如差别 化战略一样,专一化战略可以具有许多形式。虽然低成本与差别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围内实现 其目标,专一化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殊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开发推 行的每一项职能化方针都要考虑这一中心思想。这一战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 能够以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 们。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或者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了差别化,或者在为这 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这样的公司可以使其赢利的潜力超过产业的普遍水 平。这些优势保护公司抵御各种竞争力量的威胁。 但专一化战略常常意味着限制了可以获取的整体市场份额。专一化战略必然地包含着利润率 与销售额之间互以对方为代价的关系。 波特在《竞争战略》中还对三种通用战略实施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一列举。 波特认为,这三种战略是每一个公司必须明确的,因为徘徊其间的公司处于极其糟糕的战略 地位。这样的公司缺少市场占有率,缺少资本投资,从而削弱了“打低成本牌”的资本。全产业 范围的差别化的必要条件是放弃对低成本的努力。而采用专一化战略,在更加有限的范围内建立 起差别化或低成本优势,更会有同样的问题。徘徊其间的公司几乎注定是低利润的,所以它必须 做出一种根本性战略决策,向三种通用战略靠拢。一旦公司处于徘徊状况,摆脱这种令人不快的 状态往往要花费时间并经过一段持续的努力;而相继采用三个战略,波特认为注定会失败,因为 它们要求的条件是不一致的。 波特的竞争战略研究开创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崭新领域,对全球企业发展和管理理论研究的进 步,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企业的各项活动可以从战略重要性的 角度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且它们能够创造价值,这些组成部分包括公司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 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四项支持性活动,以及运入后勤、生产操作、运出后勤、营销和服务五项基础性 活动,九项活动的网状结构便构成了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发展到今天,实现了新的突破,即价值链可以进行分解与整合。传统的大而全、小而 全的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困难,而另一些企业则另辟蹊径,它们从对整个价值链的分析中,放弃某些增值 环节,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养并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利用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 成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但是这样的价值链是由许多相对独立的、且各自都有核心竞争力的增值环 节组成的。这些原本属于某个价值链的环节一旦独立出来,就未必只对应于某个特定的价值链,它 也有可能加入到其他相关的价值链中去,于是出现了新的市场机会——价值链的整合,即:可以设计一 个新的价值链,通过市场选择最优的环节,把它们联结起来,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虚拟经营的企 业能够充分意识到: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作为一种经营策略功效卓著,它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投 入产出比。成功实现虚拟运作的步骤应该是这样的:价值链的分解+找到核心竞争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价值链的整合=成功实现虚拟经营。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 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 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 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 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 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 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 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 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 一项活动的竞争。”

波特现有著作18种,另有无数的论文,他的竞争系列著作是商业管理界经典中的经典,但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经说过他是不可能写出管理类的畅销书的,因为他的书非常沉重,而事实上,他的著作风靡全球。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这些经典著作绝不是可以躺在沙发上喝着咖啡就可以读的,而是需要静下来,在书桌上一点一滴、逐行逐字地去研读和体会的。波特获得过无数奖项,他因对工业组织的研究而荣获哈佛大学的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已经5度获得麦肯锡奖;1990年,他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1990)一书被美国《商业周刊》选为年度最佳商业书籍;1991年,美国市场协会给波特颁发市场战略奖;1993年,波特被推选为杰出的商业战略教育家;1997年,美国国家经济学人协会授予波特亚当·斯密奖,以表彰他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此外,波特还获得格雷厄姆-都德奖、查尔斯·库利奇·巴凌奖等众多奖项。

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提出了竞争战略的三种核心形式。

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最大努力地通过低成本降低商品价格.维持竞争优势。要做到成本领先,就必须在管理方面对成本严格控制.尽可能将降低费用的指标落实在人头上,处于低成本地位的公司叮以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在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时,由于本方的成本低,对手己没有利润可图时。

本方可以获得利润。差异化战略,又称不对称竞争战略(Differentiation)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别具一格,或功能多.或款式新,或更加美观.如果别具一格战略可以实现,它就成为在行业中哀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因为它能建立起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的防御地位。

利川客户对品牌的忠诚而处于竞争优势。集中化战略,又称目标集中战略、目标聚集战略或专一化战略(Focus)该种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其前提是:公司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

迈克尔罗斯巴殊发表的论文

2017年10月2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杰弗里C.霍尔 (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W·扬(Michael W. Young),获奖理由为奖励他们在有关生物钟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

杰弗里霍尔,美国遗传学家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1971年获西雅图 华盛顿大学 遗传学博士学位,1974年成为布兰代斯大学教员。201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控制昼夜节律机制,换而言之即生物钟。

1984年他和迈克尔罗斯巴什的研究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6306530小组克隆了果蝇的周期基因,这个基因能够调节果蝇的生物钟。他们还揭示出该基因锁编码的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含量随昼夜节律而变化。

迈克尔罗斯巴殊,1944年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出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为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生物学教授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杰弗理·霍尔、迈克尔罗斯巴殊和迈克尔杨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控制生理节律的分子机制”。

Michael W. Young1949年出生于美国迈阿密,1975年从美国德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5年至1977年,他在 斯坦福大学 做博后。1978年起他一直任职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迈克尔杨博士的研究对象是昼夜节律钟,这是一种内源性机制,能够记录和调节在大多数生物体上观察到的日常活动。

扩展资料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与日本的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

James Pallision,MD他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微生物学学士学位,后又获生命科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获生命科学突破奖,唐奖生技医药奖,霍维茨奖,盖尔德纳国际,哈维奖,2015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Tasuku Honjo(日语;本庶佑),日本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 京都大学 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文化勋章表彰,文化功劳者,亚洲百大科学家。本庶教授因PD-1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的有关研究举世闻名,曾获得首届唐奖生技医药奖,京都奖以及华伦阿波特奖等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017年诺贝尔奖

2017年10月2日,下午17点30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杰弗里百C ·霍尔 、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W·扬,获度奖理由为“奖励他们在有关生物钟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

扩展资料知:

杰弗理·霍尔,1945年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出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及美道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现为美国沃尔瑟姆布兰戴斯大学荣休教授。版

迈克尔·罗斯巴殊,1944年于美国密权苏里州堪萨斯市出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为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生物学教授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迈克尔·杨,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2017年诺贝尔奖

百度百科-杰弗理·霍尔

百度百科-迈克尔·罗斯巴殊

百度百科-迈克尔·杨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当地时间10月2日揭晓。上午11点35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托马斯·佩勒曼在瑞典卡洛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美国医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控制人体昼夜变化的分子机制。”

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他们发现了地球生命节律的分子机制,解释了生命包括人类的内部“生物钟”究竟如何工作,以预测和适应正常的生物节奏,使之与地球律动(每24小时一个周期的昼夜节律)保持同步。

诺奖得主通过果蝇了解了这种“周期基因”的实际运作。1984年, 布兰迪斯大学 的杰弗里•霍尔和迈尔克•罗斯巴什,与洛克菲勒大学的迈克尔•杨密切合作,成功地分离出了“周期基因”。前两人接着发现了晚上被编码的PER蛋白质在白天会被降解。因此,与昼夜节律同步的PER蛋白水平在24小时周期内出现震荡。

杰弗里•霍尔和迈尔克•罗斯巴什假设PER蛋白阻断了“周期基因”的活性,并认为通过抑制反馈回路,PER蛋白可以阻止其自身的合成,从而已连续的循环节律调节自身的蛋白水平。

这个模型是诱人的,但几块“拼图”失踪了。为了阻止“周期基因”的活性,细胞质中产生的PER蛋白必须到达遗传物质所在的细胞核。二人工作已经表明,PER蛋白在晚上建立在细胞核中,但到底怎么到达的仍不得而知。

1994年,迈克尔•杨发现了第二个“周期基因”,它编码正常昼夜节律所需的TIM蛋白。他的工作表明,当TIM结合PER时,两种蛋白质进入细胞核,在那里阻断“周期基因”的活动以封闭抑制反馈环.

由于三位获奖者的创新发现,昼夜节律生物学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高度活跃的研究领域,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有着重大影响。e68a84e799bee5baa631333363386661

就在澳洲时间10月2日

晚上8点30分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布了!

获奖者是

杰弗理·霍尔

(Jeffrey C. Hall)

迈克尔·罗斯巴殊

(Michael Rosbash)

和 迈克尔·杨

(Michael W. Young)

他们获奖的研究是: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发现

自己开始变丑变胖变笨了?

而原因也很简单:熬夜!

这三位科学家深入钻研了我们的生物钟

并且阐释了它内在的原理

阐释了植物、动物

以及人类如何调节自己的 生物节律

使其与地球的旋转保持同步

同时还列出了当生物节律与地球的旋转

不同步时,所能造成的影响。

翻译成人话就是:

“他们解释了一下

为什么半夜总有人不睡觉而是修仙

以及修仙所造成的危害。”

可能有人会觉得,熬夜多大点事,自己身体好着呢,只要熬夜之后多休息,再补回来就行了呗,怎么可能还变丑变笨呢?

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可太天真了…

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三位科学家发现, 昼夜节律的紊乱,与内分泌代谢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严重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乃至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有关联。

简而言之,2017年如此重磅,受全世界关注的诺贝尔医学奖,其实就在告诉所有人一件很简单的事: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按时吃饭,到点睡觉,别熬夜了!

到底这个神奇的生物节律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呢?

/ 01 /

人体内有神奇的时钟基因

说起这三位获奖者对生物钟基因的研究,那可要从2003年开始说起了。

当时杰弗理·霍尔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部门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就是一个奇怪的经常早睡早起的家族。

这个家族成员总在凌晨3、4点起床,晚上6、7点就睡觉。这和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可是奇怪的是,他们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惯源于家族成员身上的一种名为“PER2”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这是一种管睡觉的基因,正是这突变导致他们的早起早睡。

研究人员为了更具体的研究这种睡觉基因,就把这种基因转到了小白鼠的身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拥有这种基因的小白鼠不仅开始早睡早起,而且吃嘛嘛香。

研究人员发现,小白鼠拥有这种睡觉基因之后,连带着管吃饭的PER1基因也突变了, 而因为吃得更多,还导致了这群小鼠发胖,肥胖问题紧随而来。

此类基因又称时钟基因。 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会在相同的时间打开和关闭,以保持睡眠和饮食周期的均衡。

但如果其中有基因发生突变,就将打破这一环节,从而使得机体的各种生物钟不能步调一致。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获奖的)杰弗里·霍尔等三人的研究是先驱性的,他们克隆出时钟基因,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这种神奇的规律现象。”。

/ 02 /

熬夜会打破人体内精妙的时钟

疾病匍匐而来

有关睡眠的奇妙故事还没完。获奖者之一的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说起了一组罕见病例。 近二十年来,各国医生发现了一些“睡不着觉的家族”,这些家族的人得了怪病,就是至少三四十年都没好好睡过。

他逐渐发现,这些罕见病人的大脑下丘脑、杏仁核等区域存 在着控制节律的基因突变或紊乱。

“我们已发现一些经典的 节律基因 ,它们很精细地工作着,相互钳制,此消彼长。它们还通过大脑神经调控着全身的器官,让大家有节律地工作着,由此也形成精妙的外周节律环,这样全身其实存在着大量的节律相关基因。

一旦打破,会出现问题,疾病可能匍匐而来。”

迈克尔·罗斯巴殊教授说,2013年,他在一项肥胖研究就发现,通过调节小鼠体内LGR4基因开关,可以影响肥胖的发生。

敲掉一个基因就会出现这个现象,而长期的昼夜颠倒、节律紊乱,就更可能引发一些不可思议的变化。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Michael Rosbash

另一位获奖者,迈克尔·杨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由于熬夜缺乏睡眠,神经突触部分被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吞噬。

这些星形胶质细胞像是微型的吸尘器,当大脑连接变得衰弱和分裂的时候,就会开始 清除神经突触细胞,从而减少了神经递质,导致大脑神经传导变慢、反射时间变长。所以熬夜将造成大脑开始吞噬自己。

同时,慢性睡眠限制(连续五天保持熬夜)将导致小胶质细胞激活的迹象增加。 由于小胶质细胞的低水平持续激活可导致严重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 和其他形式的神经变性都观察到持续的小胶质细胞激活。

他还发现,调节节律的关键基因失效后,会促使肿瘤发生。

此外,不按时吃饭、不按时睡觉,不仅引发肥胖,还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疾病。

因为这三位得主极有创意的发现, 昼夜节律学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面广且动态发展的学科领域,并且一定会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 03 /

生物钟研究的现代提示: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到点就该睡觉,到点就要吃饭,这个“到点”,说的就是一种节律。

许多医生在得知2017年诺贝尔奖的归属是人体节律时,他们表示,正是因为生物体这种奇妙节律现象吸引着科研人员前赴后继地投入这项研究。

始于好奇,终于使命。杰弗里·霍尔等三人,随着研究的深入 逐渐认识到,这是一把认识生命、认识疾病的重要钥匙。

节律生活,乃至天人合一,道理是古老的, 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乃至影响,正被科学家逐渐认清。

倒时差、熬夜、借咖啡提神……在医生看来,现代人的很多行为与进化而成的某些节律背道而驰,对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正被逐步发现。

杰弗里·霍尔教授说,很多职业需要值班或跨时区旅行,这是对人体本身的昼夜节律,或者说生物钟的一种挑战。

“如果人体生物钟不能很好地与昼夜节律匹配,可能进一步影响机体其他功能,比如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生物节律及其基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自身,有望克服昼夜节律对职业能力的限制。”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

那么,生物钟已经乱了,是不是就没救了?

并不是,人体有奇妙的自我调节功能。

“长途旅行会出现时差,对时差的调整就是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比如在飞机上,会通过调整饮食供应时间来帮助你调节时差——本该是平时睡觉的时间,却给你来一份正点的正餐。”

杰弗里·霍尔告诉人们,这些例子提示, 良好的睡眠习惯或有规律地吃饭,会对人体的生物钟起一个重新设定的作用。

/ 04 /

直到2017年 人类才知道

一个行为可以由基因来控制

生命体适应地球环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感知并适应地球各种周期的变化,比如昼夜节律(夜伏昼出)、季节变化(冬眠)等。

这种行为几乎普遍存在于从低等到高等的各种生命体内,细菌、藻类,直到哺乳动物,乃至人类。

“在这一发现之前,人们从未想到过,一个行为可以由基因来控制。”

这三位获奖者在领奖时说,自从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大家知道基因可以控制生命体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种子的大小、眼睛的颜色等,

但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也可以由基因来控制,这还是第一次。

这也是诺贝尔奖第一次颁给昼夜节律的研究领域,尽管生命科学界的同行已经期待了好多年,感到这个领域应该获奖,因为它涉及到了如此基础的生命活动,已经成为一项经典研究。

“其实,最应该得这个奖的是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西摩·本泽,他已在2007年去世。”这三位获奖者在领奖时说,“我们基本都是本泽的晚辈。”

上世纪七十年代,本泽曾在果蝇身上发现通过基因变异, 可以将果蝇的生物钟调快、调慢,甚至关闭。

虽然这未解释生物钟如何运作,但却踏出了关键一步。

在这个基础上,1984年,三位获奖者发现并克隆出了这个基因,将其命名为PER,周期基因(period gene)的缩写。

随后,他们又发现了一系列相关的生物钟基因。迈克尔·罗斯巴什解释,控制生物钟的基因仿佛构成一个钟摆,PER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其他生物钟基因和它一起“摇摆”,来调控生命体的生物节律。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

/ 05 /

模式生物“果蝇”

摘得的第五个诺贝尔奖

这是果蝇作为模式生物,第五次帮助科学家摘得诺贝尔奖。

由于果蝇的基因组相对简单,繁殖速度又快,所以在研究很多生命现象时,它都是科学家的有力助手。此前的1933年、1947年、1995年和2011年,科学家四次因研究果蝇而摘得诺奖,今年,生物钟的研究让果蝇再次引人瞩目。

迈克尔·罗斯巴什介绍,这次的获奖者几乎都是果蝇的研究专家。他们发现携带PER基因的果蝇突变体中, 昼夜活动节律被打乱了,在本应安静的晚上,却表现得和白天一样。

经过多年持续探索,生物节律如今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行为方面分子机制最为清楚的领域之一。比如,哺乳动物的PER基因有三个拷贝,这些基因上的那些氨基酸的突变会引起生命体怎样的行为,都有详细的研究,

“可以说,生物钟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原子水平。”

生物钟控制着人类的行为和代谢。控制生命节律的一个核心基因CRY最早在植物中被发现,作为蓝光受体发挥功能,后来才发现它也是生物钟中央振荡器的关键基因,参与众多生理反应调控。后来还发现它参与感应磁场,在鸟类迁徙中发挥重要功能。

迈克尔·杨教授说,我们对于人体节律的这些发现。正在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也在为个性化医疗提供可能。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

/ 06 /

结语

顺便一提在这项研究的过程中他们也会熬夜所以一句话概括他们的研究就是:

“诺贝奖获奖者熬夜研究了熬夜的危害”…

最后,你知道诺贝尔奖金多少钱吗?900 万瑞典克朗,相当于 740 万元人民币!

所以,以下是一组价值 740 万元 的建议:

最最重要的是: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不要熬夜!

钟海丽.风险管理.财富管理.

资产隔离.财富传承.避税避债

咨询专线:

克莱尔帕特森发表的论文

自1965年帕特森出版了《Contaminated and Natural Lead Environments of Man》开始,他试图让社会大众注意到铅因为工业上大量使用使环境和食物链中铅含量增加产生的问题。也许部分是因为他批评其他科学家的实验方式,他的观点因此被罗伯特·基欧等当时被大众公认的专家反对。帕特森致力于确保汽油中不再含铅,并且他拒绝了雇用基欧的乙基公司的游说,以及反对使用托马斯·米基利所发明的化学物质,其中包含了四乙基铅和氯氟烃,而这代表他要和与铅添加剂有关的化学工业对抗。因为帕特森对铅化学工业的批评,他因此被许多研究机构拒绝合作,其中包含了所谓立场中立的美国公共卫生局。1971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拒绝他参加大气层铅污染的座谈小组,即使他在当时被认为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专家。帕特森的努力最终使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73年宣布将逐步使美国的含铅汽油减少60%至65%,最终于1986年全美国停止使用含铅汽油。在此之后美国人的血铅浓度于1990年代晚期比停用含铅汽油以前下降最多80%。接着,帕特森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因为缺乏类似实验的数据,而被忽略的罐头食物铅含量增加问题。在其中一项研究中,他发现每公克罐头鱼肉的铅含量比新鲜鱼肉多了0.3到1400纳克,而官方实验室的报告则称多了400到700纳克。他检验了1600年前秘鲁人骨架中的铅、钡和钙含量后,发现现代人骨架中的铅含量高达古代秘鲁人的700到1200倍,而钡和钙的含量则没有明显增加。1978年帕特森进入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相关小组,并且他许多新增的要求减少使用铅的建议被接受,但也被认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他提出的78页少数派报告中提到应该立刻开始控制各种用途中的铅含量,其中包含了汽油、食品容器、涂料、釉料和输水系统。报告提出30年后,他的观点大部分在美国和全世界大部分地区被接受并且推行。

地球年龄有多大?科学家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如果说没有发现,显然不对,含铅汽油的危害,当然是科学家发现的。如果说及时,这点很有问题,什么叫及时。20年代开始使用含铅汽油。然后二战,这个时期,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关注如何杀人,没人会关注如何救人,在效率第一,生死存亡的时候。含铅汽油的危害被后置是很正常的。50年代候发现铅危害,实际上也并不晚。

含铅汽油1923年由托马斯-米基利发明(值得一提的是此人还发明了氟利昂),1924年10月30日,标准石油公司新泽西工厂5名工人因铅中毒死亡,至少35人送医院抢救,含铅汽油中四乙基铅和普通的铅不同,它更具致命性,皮肤接触半杯就会致命。可以相信,在此之前,含铅汽油的危害已经被发现。克莱尔-帕特森1956年改进铀铅测年法,在此研究过程中发现含铅汽油对公共环境的危害严重,并不断呼吁限制含铅汽油,并于1963年公开发表论文阐述含铅汽油对人类的严重危害,受到石油化工生产组织的资助的“专家”的打压,受到财团、政界、媒体、宗教、学术等各领域的迫害,但是他没有屈服,一直收集证据、发表演说、投稿呼吁停止使用含铅汽油,直到1970年美国通过“空气清洁法案”,直到1986年,美国才全面禁止销售含铅汽油,1996年美国生产汽油全部无铅化。“帕特森意外掌握了少数人想要掩盖的真相,而且了解到后果,还是勇敢揭发了财阀们的黑手。之后,面对各种迫害,顶着压力,孤军奋战终于刹住奔向毁灭的列车。如果不是帕特森,可能会有亿万人因铅中毒而死,有亿万婴儿因铅中毒出现脑瘫、死亡,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一场浩劫。”帕特森没有屈服于财阀和谎言,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专家”为了利益泯灭良心。

尼尔斯波尔发表的论文

玻尔(1885-1962),全名:尼尔斯·亨瑞克·戴维·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丹麦人,是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他在研究量子运动时,提出了一整套新观点,建立了原子的量子论,首次打开了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大门,为近代物理研究开辟了道路。近代物理学大厦的基础-量子力学,是以玻尔为领袖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集体才华的结晶。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1921年创建了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并逐渐在物理学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哥本哈根学派”。

玻尔从1905年开始他的科学生涯,一生从事科学研究,整整达57年之久。他的研究工作开始于原子结构未知的年代,结束于原子科学已趋成熟,原子核物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他对原子科学的贡献使他无疑地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与爱因斯坦并驾齐驱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原子结构理论在1913年发表的长篇论文《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中创立了原子结构理论,为20世纪原子物理学开劈了道路。2.创建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1921年,在玻尔的倡议下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玻尔领导这一研究所先后达40年之久。这一研究所培养了大量的杰出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的兴起时期曾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学术中心,而且至今仍有很高的国际地位。 3.创立互补原理 1928年玻尔首次提出了互补性观点,试图回答当时关于物理学研究和一些哲学问题。其基本思想是,任何事物都有许多不同的侧面,对于同一研究对象,一方面承认了它的一些侧面就不得不放弃其另一些侧面,在这种意义上它们是“互斥”的;另一方面,那些另一些侧面却又不可完全废除的,因为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还必须用到它们,在这种意义上说二者又是“互补”的。按照玻尔的看法,追究既互斥又互补的两个方面中哪一个更“根本”,是毫无意义的;人们只有而且必须把所有的方面连同有关的条件全都考虑在内,才能而且必能(或者说“就自是”)得到事物的完备描述。玻尔认为他的互补原理是一条无限广阔的哲学原理。在他看来,为了容纳和排比“我们的经验”,因果性概念已经不敷应用了,必须用互补性概念这一“更加宽广的思维构架”来代替它。因此他说,互补性是因果性的“合理推广”。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他用这种观点论述了物理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中的无数问题,对西方学术界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玻尔的互补哲学受到了许许多多有影响的学者们的拥护,但也受到另一些同样有影响的学者们的反对。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爆发了历史上很少有先例的学术大论战,这场论战已经进行了好几十年,至今并无最后的结论,而且看来离结束还很遥远。4.在原子核物理方面的成就作为卢瑟福的学生,玻尔除了研究原子物理学和有关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以外,对原子核问题也是一直很关心的。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的研究所花在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力量更大了。他在30年代中期提出了核的液滴模型,认为核中的粒子有点像液滴中的分子,它们的能量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粒子在“表面”附近的运动导致“表面张力”的出现,如此等等。这种模型能够解释某些实验事实,是历史上第一种相对正确的核模型。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又于1936年提出了复合核的概念,认为低能中子在进入原子核内以后将和许多核子发生相互作用而使它们被激发,结果就导致核的蜕变。这种颇为简单的关于核反应机制的图像至今也还有它的用处。当L.迈特纳和O.R.弗里施根据O.哈恩等人的实验提出了重核裂变的想法时,玻尔等人立即理解了这种想法并对裂变过程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玻尔并且预言了由慢中子引起裂变的是铀-235而不是铀-238。他和J.A.惠勒于1939年在《物理评论》上发表的论文,被认为是这一期间核物理学方面的重要成就。众所周知,这方面的研究导致了核能的大规模释放。

1885年10月7日,玻尔生于哥本哈根,父亲克里斯丁·玻尔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母亲出身于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爱好足球,曾经和弟弟哈那德·玻尔共同参加职业足球比赛。1903年,18岁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系,主修物理学。1907年,玻尔以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获得丹麦皇家科学文学院的金质奖章,并先后于1909年和1911年分别以关于金属电子论的论文获得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去英国学习,先在剑桥J.J.汤姆孙主持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几个月后转赴曼彻斯特,参加了曼彻斯特大学以E.卢瑟福为首的科学集体,从此和卢瑟福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关系。1912年,玻尔考察了金属中的电子运动,并明确意识到经典理论在阐明微观现象方面的严重缺陷,赞赏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在电磁理论方面引入的量子学说。创造性地把普朗克的量子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概念结合了起来。1913年初,玻尔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时,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研究原子结构,通过对光谱学资料的考察,写出了《论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的长篇论著,提出了量子不连续性,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和类氢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按照这一模型电子环绕原子核作轨道运动,外层轨道比内层轨道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子;较外层轨道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如果外层轨道的电子落入内层轨道,将释放出一个带固定能量的光子。191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917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1920年创建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并任所长,在此后的四十年他一直担任这一职务。1921年,玻尔发表了《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长篇演讲,阐述了光谱和原子结构理论的新发展,诠释了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对周期表中从氢开始的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作了说明,同时对周期表上的第72号元素的性质作了预言;1922年,第72号元素铪的发现证明了玻尔的理论,玻尔由于对于原子结构理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所在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也在二三十年代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中心。1923年,玻尔接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3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了许多中子诱发的核反应。玻尔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重核的裂变。玻尔认识到他的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只是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的混合。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描述微观尺度的量子过程的基本力学。为此,玻尔提出了著名的“互补原理”,即宏观与微观理论,以及不同领域相似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互补原理指出经典理论是量子理论的极限近似,而且按照互补原理指出的方向,可以由旧理论推导出新理论。这在后来量子力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玻尔的学生海森堡在互补原理的指导下,寻求与经典力学相对应的量子力学的各种具体对应关系和对应量,由此建立了矩阵力学。互补理论在狄拉克、薛定谔发展波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过程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在对于量子力学的解释上,玻尔等人提出了哥本哈根诠释,但遭到了坚持决定论的爱因斯坦及薛定谔等人的反对。从此玻尔与爱因斯坦开始了玻尔-爱因斯坦论战,最有名的一次争论发生在第六次索尔维会议上,爱因斯坦提出了后来知名为爱因斯坦盒子的问题,以求驳倒不确定性原理。玻尔当时无言以对,但冥思一晚之后发现巧妙的进行了反驳,使得爱因斯坦只得承认不确定性原理是自洽的。这一争论一直持续至爱因斯坦去世。1937年5、6月间,玻尔曾经到过中国访问和讲学。期间,玻尔和束星北等中国学者有过深度学术交流,玻尔称束星北是爱因斯坦一样的大师。束星北的文章《引力与电磁合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非静力场解》是相对论早期的重要论述。1939年,玻尔任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丹麦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3年玻尔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往瑞典。1944年,玻尔在美国参加了和原子弹有关的理论研究。1945年,玻尔回到丹麦,此后致力于推动原子能的和平利用。1947年,丹麦政府为了表彰玻尔的功绩,封他为“骑象勋爵”。1952年,玻尔倡议建立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CERN),并且自任主席。1955年,玻尔参加创建北欧理论原子物理学研究所,担任管委会主任。同年丹麦成立原子能委员会,玻尔被任命为主席。1962年11月18日,玻尔因心脏病突发在丹麦的卡尔斯堡寓所逝世,享年77岁。去世前一天,他还在工作室的黑板上画了当年爱因斯坦那个光子盒的草图。1965年玻尔去世三周年时,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研究所被命名为尼尔斯·玻尔研究所。1997年IUPAC正式通过将第107号元素命名为Bohrium,以纪念玻尔。其子奥格·尼尔斯·玻尔也是物理学家,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默克尔发表的论文

张召忠是我最喜欢的军事讲座家,因为父亲喜欢的原因,每次小时候我要换台父亲就会瞪眼,气哄哄地朝我吼:你为什么要换台 ?!就看这个吧!我心里发毛,无奈打不过他,坐在板凳上,电视机前,小手拖着大脸,跟着老爸听这些无聊的,坦克飞机大炮,美国,德国,伊朗伊拉克,中国的关系,又怎么怎么样了,但是没有想到听着听着就着迷了。到现在入坑已有多年。 偶尔听到了一节局座讲德国的历史,到现在印象深刻就分享出来,给大家看看。 2013年1月23日,稍微关注一点国家大事的人都会知道,这一年,美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出英国脱欧。英国脱欧之后,德国是老大,英国是美国的马仔,德国,英国,法国号称欧洲的三驾马车,到现在德国,机械制造,工业化水平都很强, 但是德国不像日本发展坦克,飞机,舰艇,他们不搞军工,军工方便特别克制,在联合国,当有战争的时候,投反对票,要么就是弃权票,美国支持在叙利亚这个地方闹腾,德国反战,不愿意叙利亚再次引起一场战争,这个主要是和德国的历史反思有关系。 一方面反战,一反面维护和平。默克尔众所周知是德国总理,得了首尔和平奖。反观历史,1985年的时候,当时西德的总统叫卫兹德科,卫兹德科是9月8号投降的,德国纳粹先投降的,结果卫兹德科当时的总统就说,过去的40年,让我们的孩子都认为是战败了,这个日子不好不能叫战败日,就改成解放日了,他说我们当时是被迫参与到战争中去的,所以我们应该叫解放日,德国办博物馆,把苏联的老百姓算苏军,在诺曼底献花,诺曼底登陆,把战败日改为解放日,就是创新性的一种方式 2015年1月30号,在波兰集中营解放中心奥斯维辛,战争纪念日这一天,默克尔发表一个演讲,她说过去发生的一切,我们为这一切都感觉到羞愧,这就是承认错误了,作为一个总理对70年前波兰奥斯维新集中营解放中心发生的一切感到羞愧,我们到现在没听到过日本说过这句话,另外德国对数百万人遭受的痛苦和死亡,付有罪责,不是错误。也不是像日本跟中国说的,给中国添麻烦了,还有一句话更重要,德国是犯罪者和协同犯罪者,自己给自己定性了,另外一句话是说,拒绝承认这一点的人他们将是沉默的共犯。这些话我都感觉是说给日本人听的,但是日本对这些话没有任何表态,装作没听着,这是一个事情,对历史的反思。 另外一个事情是,战争赔款,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结束之后,当时德国战败,在法国的的凡尔赛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支付法国6870万欧元。德国人办事,脑子一根筋。1918年签了凡尔赛条约,中间经过了92年,这92年来,德国的每个月的每个人工资里总要抽出一部分钱来,用来还战争赔款,终于到2010年的10月3号,完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赔款。 日本侵华这么多年,也没想起战争赔款,当然这也和中国的不要钱有关系,所以从这个战争赔款92年来,把赔款,为自己的父亲,为自己的爷爷辈犯的错误,进行赔偿,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二战中德国杀了600多万犹太人,战后20多年才建交。所以德国和犹太人之间心存芥蒂,尽管这样,默克尔当了总理以后多次访问以色列,到大屠杀纪念馆去献花,2014年2月,佩里斯总统,也就是以色列的总统,授给默克尔国家最高荣誉,总统勋章。 大屠杀纪念馆,参观过的人们知道,里面是一根蜡烛,通过各种折射,造成星星点点,生生不息,永远有光明,一个男低音读着每一个600万犹太人,每一个被屠杀的名字,非常的震撼,非常的伤感,出来之后,纪念馆都是树,每一棵树上挂一个小牌,每个人认领一棵树把它种上,专门从德国用船把树运过来然后在这个地方种上,种上以后,每年来浇水,德国人用这种方式来赎罪。 对比一下日本差天上地下了,德国人很平和,很讲信用,比较好交往,没那么多坏心眼,不像美国锋芒毕露,老把自己当成世界领导,所以中国和德国的合作相对而言,比较愉快,中国现在在世界上崛起,排名世界第二,原来中国在世界上排名十几位,一直都是德国第三,中国十几年一下子,把这些国家落到世界后边去。但是中国成世界第二之后,日本,表现的非常的极端,包括美国对中国的崛起有多不舒服,但是德国人对中国人没有嫉妒。而且,德国和中国合作,也从来不说,偷了哪个哪个德国技术,德国和中国现在合作越来越多,双边的贸易额,中国是德国在亚洲的最大的合作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的贸易伙伴 ,双方都是在各个领域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2004年默克尔担任总理之前,中德之间的贸易额是535亿欧元,10年之后的2014年,前三个季度就1400亿,就是三倍,相当于跟非洲贸易额的2200亿,2015年2800亿欧元,一带一路,德国德意志堡,2015年就过去了,中国的渝新欧铁路就通过去了,所以中国和德国的关系非常友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和默克尔担任总理以后,对中德双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和她有直接的关系。 默克尔的为人,作为国家领导人,作为比较显赫的人物,一个人做出伟大的事情一定有非常伟大的地方。就是跟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如果都一样,就是上产线了,没有什么个性,没有什么特点,一般人当了名人,当了明星,当了官之后的做法,摆谱,装,说假话,吹牛,炫耀,都是成不了大事,祖上都没有当官的,好不容易他当官了,摆个谱,不管当个科长,处长啥的,装作自己很牛掰,我们见过的这样的人太多了 默克尔2005年51岁担任德国总理,到现在已经12年了12年担任总理,担任三届,人家就没与搬到总理官邸去,这一点还是很厉害的,从来不是摆排场,大家都劝他搬到官邸去这个比较安全,出来遛个弯,走个路,接待个客人,有工作就去,没工作就该住在家里,住在家里边,干嘛要到总理官邸去 她说我家离总理府不太远,由于离总理府不太远,每天骑电动车,更多的是走路上下班。节约环保,当然人家是国家领导人,警卫人员,也跟着她走路,也跟着她骑车,这个重大的政务活动的时候,她有一辆专车,那个专车是奥迪,奥迪和野兽不一样,野兽在马路上很显眼,奥迪多了,是德国的国产车,所以说很低调,2007年,到中国来访问,中国按照一般的总统住房给她安排了一个总统套房,高层能够看到南京的全景,一览无余,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安排了之后,她说怎么这么大,下面给她汇报400多平,她说不行不行,要这么大干什么,晚上住着挺害怕,她说不行,有普通套件吗?给她安排一个普通套间,1800元,是她总统套房的1/20,德国不是一个很穷的国家,是世界第三大国家,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总理这么简谱。住普通套房,谢绝给她安排的总统套房。 早上去吃饭,是总理,名人,政要,得安排包间,她说不要不要,不要安排包间,跟大家一块吃自助餐,看看中国餐,早上去吃自助餐,排队,拿个盘子,开始捡自己要吃的东西,选完之后,开始夹一片面包,欧洲人,早餐一定要吃面包。抹黄油,果酱,夹一片面包,面包掉在地上了,老太太捡起来,放在盘子里面吃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的浪费,太多了,跟人家总理比起李,看看,一片面包掉地上了,还要吃,捡起来吃,当时所有的人都被震惊,默克尔家里边就是一个家庭妇女,喜欢种菜,养花,房前屋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种愉悦,特别像个老农民,在家里种花种菜,买菜做饭,在家里经常下厨房,起码每天早上给丈夫做饭,下班以后,去超市买菜做饭,老百姓经常在菜市场看到她 2014年11月份,李克强总理去访问,她说我带你到我们的超市去看,就把李总理带到超市里去逛,逛完以后,给总理介绍,这个地买什么,那个地买什么,她还送了两个柠檬片给李克强。然后很熟练的一结账 14年7月份她是第一次访华,第一次访华到农贸市场去转转,老太太喜欢买菜,到农贸市场去看,跟着大厨在哪儿学,学会了怎么做川菜,学会了一个怎么做宫保鸡丁,然后还买了一些菜,花了5块钱给了那个小摊,和买菜的聊了半天,买了一袋豆瓣酱,默克尔一辈子不管是少女时代,中年妇女时代,还是老年时代,当了总理,参加重要场合不化妆,不化妆能出门,素面朝天,默克尔作为总理跟新闻无关的东西很少,从来找不着说是什么绯闻,花边新闻,炒作 中国现在有些明星,一没事炒作自己家里的事,默克尔没有,工作性的新闻,与工作无关的从来没有过,让德国觉得她好像德国人的妈妈似的,把德国当成一个家,她来管理而已 祝寿,60岁大寿,这个重要的日子怎么庆祝啊?最后她想了想说,我自己出钱,请一千名嘉宾到场,听听课,找历史学家讲课,围着礼堂,请1000名嘉宾,听汇报知识,使人进步,再往前,50岁生日时,那个时候她还当德国总理,不搞吃吃喝喝,不大摆特摆就请一个教授来讲课,所有的人到这儿来听课,表示对科学的一种尊重,敬畏,也算对自己的一种祝贺。 过生日请人讲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另外跟她接触的,都说她脾气很好,很平和,中庸善,解人意就是这样。平常说话很少,作为国家领导人,平时确实不应该说太多话,不与人争论,就是倾听,作为国家领导人,不要老听相同的意见,当国家领导,别人当然都是拍马屁了说你好,所以要想进步的话,要听不同的意见,听了之后,不要随便做出决定,一作出决定,下边人就执行。 有一次她自己听汇报,有一个部长在哪儿滔滔不绝说半天,讲半天以后她就听烦了,老是看他,就会下来,部长一步步不愿意讲了,最后搞得下不来台,默克尔那就这样吧,散了,就跟那个部长说,你讲的很对,没有错,但是对我没有用,讲了半天废话,她也没有说暴跳如雷,把人骂一顿。没有像普京这种性格。让那个人感觉自己确实是他自己没有讲到点上。但是在重要的问题上,还是坚持原则,并不是说,光听取意见,墙头草,两边倒,该怎么着怎么着,政策非常沉稳,连任12年来,没有人说他搞什么独裁专政,也没有人说她搞个人崇拜,搞个人英雄形象,她都是发挥团体的作用,谦虚谨慎和大家一块进行合作 默克尔这个人还是个球迷,中学,大学的时候就喜欢足球、2002年的时候,她就熬夜看世界杯,老伴就特烦,她说你不愿看,你会乡下去度假去,她就一个人看,家里天天看世界杯。 2012年的欧洲杯1/4决赛的时候,她跑到乡下去,看德国是怎么2/4赶上希腊,为了赶上这场比赛,她正好去罗马参加欧洲四国领导人会议,她就跟主办发说你们快点早点开会,我要赶过去去看欧洲杯啦,另外2014年6月份,专门从德国到巴西很远了,专门到巴西去看这个小组赛,德国对葡萄牙,那场是4:0德国对葡萄牙获得冠军。 当时和她一起去的还有总统高科,一块看,但是罗塞夫就在旁边坐着,7/1击败了巴西小组赛是4:0战胜葡萄牙,决赛的时候7/1战胜巴西。 然后罗塞夫在旁边大呼小叫,不管人的脸面,就是中国说吉人自有天相,默克尔有个规律,好多人跟她总结,她一到球场,德国队肯定赢,还有这事,就是她一到的时候,就没输过球,你看不知道是足球队给国家长脸呢,还是总理给他们加油,大家都说她是幸运女神,所以说,一到足球杯啊,重大比赛啊,她都跑到里面去凑热闹,同时也关心球员,每次去了之后,就精心打扮,你看平常政坛上不怎么打扮,看足球的时候,衣着鲜艳,精神振奋,去了之后每次都到后台看球员。 和小伙子们一块喝啤酒,狂欢合影。古人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二十弱冠就是成人,默克尔20多岁一直都是上学读书,读了个物理学,拿了个博士,三十而立,到了而立之年就进了国家的科学院,去当研究员,35岁就改变了人生轨迹,这是干了所有其他研究员,博士没有干过的事,进入政坛,进去政坛后如鱼得水,所以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人到中年,正好是战略转折期,所以搞着搞着科研,一颗新星,,50知天命,51岁当总理了,一当就是十二年,63了,63了又当上了,当完了这一届四年,67岁,花甲老人,这个按理说,67岁已经很老了,但是还在总理的位置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老了还要更加努力 所以一个好的国家。要看他的文明和体制,而文明体制的建设要看总理,德国是一个承认错误的国家,与他的总理有莫大的关系。

母亲苦口婆心地劝我们要用心读书,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不用干那么辛苦的工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曾多次苦口婆心的劝阻过他,千万不要管这事儿,………可他还是去了……这不,出人命了吧

安格拉·默克尔简历 1954年7月17日出生于汉堡的一个牧师家庭 1973年—1978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 1986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1989年秋参加民主觉醒组织 1990年12月2日当选为联邦议院议员 1991年当选为基民盟唯一的副主席 1991年1月—1994年11月17日任妇女和青年部长 1994年11月17日—1998年9月任环境部长 1998年11月7日当选为基民盟秘书长 2000年4月10日当选基民盟主席 2005年5月30日被正式提名为总理候选人 从小爱学习 默克尔1954年7月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原名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父亲是一名路德教会牧师。 母亲曾经是位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出生6星期后,她随父亲迁往东德小镇滕普林,并在那里长大。默克尔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大的。 默克尔的童年在一所又大又舒服的房子里度过。那所房子建在一所神学院的青青校园里。校园里还有一个智障人教会学校。默克尔的爸爸是神学院院长。 默克尔的父母对她期望颇高,总希望她出类拔萃。默克尔没辜负父母厚望。她是个非常勤奋的学生。她会利用等校车的时候学俄语,如今已能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 默克尔小时候就显露出科学方面的天才。1973年凭着数学、科学和语言几门功课的优异成绩,默克尔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那时的默克尔已经是原东德“自由德国青年”组织的地区领导,该组织鼎盛时期一度有300万名成员。因此,有人说这个组织是默克尔的第一个政治舞台,是她成为组织者和战略家的训练场。 1986年她获得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她的论文是关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速度常数计算。毕业后,她在原东德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 默克尔经历过两次婚姻。第一次结婚是在1977年,但婚姻仅维持了5年。1998年,她与现任丈夫、55岁的化学教授约阿希姆·绍尔结为伉俪。 两人当初都在科学院工作,如今绍尔继续从事科研工作,默克尔却成为叱咤德国政坛的人物,两人一年也见不上几面。尽管如此,夫妇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外界能看见他俩公开露面的机会,大多是一年一度的拜罗伊特音乐节。 有时人们也见到夫妻俩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饭馆相会。这是家以煎肉排为招牌菜的餐馆,不少知名人士经常光顾。两人相聚时,多是默克尔滔滔不绝地讲,绍尔默不作声地倾听。每到周末,夫妇俩则喜欢去他们在滕普林的寓所度假。在那里,她做饭,他讲述他的科研。这是他们二人世界的一部分。 平步青云路 1989年,35岁的默克尔加入“民主觉醒”运动,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90年,她随该党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在时任基民盟领袖、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提携下,默克尔先后出任德国青年妇女部长、环境部长、基民盟秘书长和副主席等职。同僚眼中,默克尔女士沉稳、务实、工作勤奋。 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献金丑闻,默克尔被推选为基民盟主席,成为该党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党领袖的女性,也成为德国战后首位女性大党领袖。当时就有人猜测,默克尔可能会显露锋芒,争夺总理职务。但2002年总理选举,默克尔主动“让路”,由基民盟的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托伊贝尔出面挑战施罗德,未能成功。但是,此举巩固了默克尔在联盟党(基民盟与基社盟两党合称联盟党)内的绝对领导地位。从2002年9月起,她兼任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 之后,她率领基民盟在地方选举接连获得胜利,特别是今年5月20日在北威州的选举中,一举拿下施罗德所在社民党执政39年的大本营,引发德国政治地震。 立鸿鹄之志 今年5月底施罗德被迫宣布提前举行全国大选后,51岁的默克尔在联盟党联席会议上未经投票表决即被正式提名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克尔会后表示,德国大选是为了德国未来,“我愿意为德国效力”。默克尔将作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理候选人,在今年9月的大选中与施罗德一决高下。 两个月后,默克尔迅速推出自己的经济改革方案,应对当前德国经济持续低迷状况。她承诺实施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采取措施降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维持高社会福利开支等。 同时,默克尔还可能对对外政策作出相应调整,这一点将与施罗德的对外政策有所不同。分析家指出,施罗德强烈反对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默克尔可能会在处理与英美两国关系方面有所变化,逐渐改善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而在土耳其加入欧盟问题上,她持反对态度。 许多人批评默克尔过于渴望权势,对此,默克尔表示,这种批评并没有对她造成任何困扰。 “也许这是因为目前政治地位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将这种批评看作是说我对权力有着较强判断力的一种恭维。如果对权力判断力差的话,我将无法胜任总理的工作。” “科尔的女孩” 德国前总理科尔任职期间,对来自东德的默克尔颇为重视。德国媒体甚至将受宠的默克尔称为“科尔的女孩”。但是,坚持原则的默克尔用能力证明,自己绝不是政治花瓶。 2000年科尔和时任基民盟主席的朔伊布勒先后卷入政治献金丑闻后,默克尔立即公开表示反对科尔。在朔伊布勒被迫辞职之后,默克尔当选主席,开始统帅基民盟。此后几年中,默克尔不仅迅速领导基民盟克服危机,并且出人意料地一次次成功应对挑战,稳坐主席一职。她的政治领导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逐渐显露。坚强自信的默克尔,名副其实地荣膺德国政坛“铁娘子”称号。 法新社援引最近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默克尔的民众支持率更胜一筹。这也意味着她极有可能在9月大选中刷新政坛纪录,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因此,人们更是将这位“铁娘子”与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相提并论,而她们之间也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英国唯一的女首相。对于这位女强人,默克尔表示钦佩,但她也坦率讲述了自己对“铁娘子”的看法。 “我们都是女人……都是科学家,这些相似之处很有趣。”默克尔接受德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我非常钦佩撒切尔夫人在任期间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但她并没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国铁路系统私有化。” 默克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自己与美国前第一夫人、现任联邦参议员希拉里(专题,图库)·克林顿(专题,图库)的相似之处。她说,当她翻阅希拉里的回忆录《亲历历史》时,发现她们两人之间有着“有趣的”相似之处,例如,媒体都曾高度关注她们发型的改变。 默克尔说:“它(《亲历历史》)使我想起我的外形也曾引起许多讨论。” 自决定竞选总理以来,一向自嘲缺乏魅力的默克尔几乎与希拉里作出了同样多的改变。同时,她们的改变也都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为了一展女性领导人特有的魅力,默克尔选择了较为柔和的发型,更注意化妆,着装的颜色也艳丽起来。 默克尔12岁在游泳课上练跳板时,她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45分钟才鼓足勇气起跳。她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这个童年小插曲时说:“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气。”她说自己是那种“需要很多准备时间,尽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默克尔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眼里从来不是个做领袖的材料,甚至让人觉得平淡乏味。 美国《时代》周刊指出,默克尔是个强硬并善于在机会出现时抓住机会的人,而施罗德刚好给默克尔献上了机会。虽然经常有人批评默克尔胆小和不够鼓舞人,但是默克尔得到的胜利已经超过了她应得的份额。她已经从一个普通物理学家变身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她正在精心计划,并会毫不留情地出击。 两党瓜分内阁 根据权力分配协议,社民党将获得内阁外交、财政、劳工、司法、卫生、运输、环境和发展部部长职位。而联盟党成员将入主国防、内政、农业、家庭和教育等部门。 现任经济和劳工部长沃尔夫冈·克莱门特说,基社盟主席、德国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巴伐利亚州州总理施托伊贝尔将取代他出任经济部长。达成权力分配协议后,社民党将在制定预算和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将继续影响德国的外交政策。 总部设在慕尼黑的德国裕宝银行经济学家安德烈亚斯·雷斯说:“为了换得总理职位,保守党人(联盟党)不得不在人事上作出妥协。具有改革头脑的政治家(社民党)将不可能在新政府中拥有许多发言权。” 分析:改革存有隐患 组成“大联合政府”并非完美方案。联合方案给默克尔带来了联邦议院票数,也给她带来了权力的约束。 根据两党权力分配协议,社民党将获得下届政府中外交、财政、劳工、司法、卫生、运输、环境和发展部部长职位。这可能使默克尔此前一直宣称的大刀阔斧改革在付诸实施时大大缩水。 作为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默克尔一直希望放宽雇佣、解聘劳动力的要求,降低劳动力成本。但这一主张遭到社民党的强烈反对。 路透社10日援引两党高层官员的话说,下届联邦政府将不会在上述改革方面有太大动作,这更加印证了分析人士的担忧。 “很明显,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安全体系这些重要体制改革已经不可能实现,”德国经济学家安德烈亚斯·雷斯评价说,“默克尔将不得不作出我们几周前还想像不到的让步。” 反应:市场抱有希望 分析人士认为,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稳定而有力的联邦政府,将有利于推动一些关键改革问题。“只有在大联合的情况下,联邦制改革才可能发生,税收和预算等方面的改革也将得以实行。”法新社援引德国经济研究所负责人克劳斯·齐默曼斯的话说。 德国市场也在这方面显示出乐观态度。虽然在联邦议院选举结果出来后的第一天,股市及欧元曾应声下跌,但3周以后,看好“大联合”前景的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已回升至下跌以来的最高水平。 欧盟男性首脑一统天下被打破 默克尔是10多年来,欧洲大国首位女性领导人。 欧洲大国上位女性领导人是法国前总理埃迪特·克勒松,但她执政时间非常短暂,从1991年5月到1992年4月。法新社驻德国首都柏林记者扬妮克·帕凯认为,默克尔成功登上德国总理宝座,不仅打破德国政坛男性主导的传统,也将使欧洲国家领导人的性别天秤稍向女性倾斜。默克尔与英国前首相、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相似,她的上台将打破欧洲联盟首脑会议上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 默克尔认为对华关系非常重要 即将出任新一届德国政府总理的默克尔10日在基民盟主席团会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德国对华关系非常重要。 默克尔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强调说,在她领导下的新一届德国大联合政府将继续保持德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她说,在科尔和施罗德担任德国总理的任期内,德国对华关系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良好发展。 个性应答 ■1989年,时年35岁的默克尔加入原东德地区的“民主觉醒”运动,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90年,时任德国总理的科尔把她纳入翼下。大块头的科尔把严肃的默克尔称为“我的小姑娘”。当有人问她当初怎么能吸引科尔的目光时,默克尔回答:“我来自东边(东德),是个女人,年纪又轻,我代表了党内三种少数群体。” ■许多人批评默克尔过于热衷权势,对此,默克尔表示:“也许这是因为目前政治地位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将这种批评看做是说我对权力有着较强判断力的一种恭维。如果对权力判断力差的话,我将无法胜任总理的工作。” ■成为总理候选人之后,人们开始把默克尔称为德国的“铁娘子”,而默克尔似乎并不太喜欢别人把她和撒切尔夫人相提并论:“我非常钦佩撒切尔夫人在任期间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但她并没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国铁路系统私有化。” ■默克尔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回忆起童年一段小插曲:12岁的默克尔在游泳课上练习跳水时,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45分钟才鼓足勇气起跳。她说:“我是那种需要很多准备时间,尽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女总理背后的男人 在德国大选期间,关于安格拉·默克尔的话题空前地火了起来。这位“铁娘子”本人早已为公众所熟知,此时人们似乎对站在她背后的那个男人―――她的丈夫约阿希姆·绍尔更有兴趣。“他是一名化学教授,学术权威,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躲避媒体采访、总是沉默寡言”,这就是人们通过报章对绍尔得出的少得可怜但也是全部的印象。 绍尔和默克尔都曾在原东德科学院工作。但事实上在此之前,两人就已经相识。当时默克尔还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年37岁的绍尔正是她的指导老师。但默克尔和绍尔的浪漫史究竟始于何时却无从考究。人们只知道,默克尔与前夫乌尔里希·默克尔在1981年结束了维持5年的婚姻。之后几年,默克尔和绍尔开始在一起生活。 尽管绍尔和默克尔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但是外界公认这对夫妇相处得非常默契和融洽。有时,人们见到夫妻俩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饭馆相会。两人相聚时,多半是默克尔滔滔不绝地讲,绍尔默不作声地倾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