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哪本期刊是医院院长投稿的

发布时间:

哪本期刊是医院院长投稿的

《中华临床综合医学杂志》由中华临床医学会主办的临床医药类专业学术期刊。自1995年创刊,并在2000年10月被定为临床医药类核心期刊。分别由我国著名的临床专家执编,全国各优秀医院院长及专家为顾问团,审稿严慎,因而期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是全国医学界与社会各界互通通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全国医学界进行学术交流、切磋医学经验的重要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期刊杂志。很容易理解啊

国家级普通期刊。《中国卫生产业》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 读者对象:各级卫生机构官员,各级医院领导,医疗器械,药事主管,总裁等。特色:贴近中国医疗产业,贴近中国医院,贴近中国医院院长。本刊欢迎有关医疗卫生经营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临床医学、医院改革、思想工作、医德医风以及科室、质量、人事、科研、教学、护理、药事、病案、财务、设备、后勤和医院文化等与医院管理相关的各方面文章。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点点,请及时采纳。

不是核心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2004年,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一本医院经营管理类学术期刊。 《 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曾名为《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首都医学院学报》,1996年改为现名,双月刊。 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

医院院长发表论文

王庸晋,男,1954年出生,内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治医学院院长、长治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山西省重点学科)主任,兼任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理事、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医学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国外医学(心血管分册)》编委、《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编委、《山西医药》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编委、《实用心电学杂志》编委及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治医学院学报》主编。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12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编撰出版教材、专著20部,其中全国医学规划教材《内科学》(第五版)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多年来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治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率先在本地区开展了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术、双腔起搏器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等技术,使本地区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他是医术精湛、医德崇高的学科带头人;他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医学大家;他是博学儒雅、诲人不倦的博士生导师;他也是合肥普瑞眼科医院院长刘红山教授。

刘红山:我曾经告诉我的学生说“我最大的优势是专业”,仔细想想这也是所有医生的优势,因为专业,所以可以为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拯救患者的一生,我的初心一直是做好手术,为患者服务。如同一种信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不间断的学习,继续沉淀,为患者带来光明。

打造高水平医疗实力,勇攀学科建设新高峰

学医是他孩提时代的理想,在大学选择专业前,他坚定的选择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在大学时代,他练就了非常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在研究生时期,国际交流的经验让他了解到当时先进的眼科理念,接触到很多新鲜的思想。在那一刻,他的专业思维被完全激活,让他在专业上更加如鱼得水,不管是临床实践还是论文创作,这些闪亮的犹如引航明灯般的知识,照亮了他多年的学习生涯,也照亮了后来的专业“研究”旅程,他始终与专业同行!

经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邀请回国,受益于国际眼科专业交流,刘院长一直主张把国际前列的眼科知识精髓融入到临床技术理念当中去,他会经常翻阅一些国际的眼科专业书籍,从中寻找些共通点和启发。多年的研究经验也一直告诉着他:必须从多维度去理性研究、思考。虽然国外求学的经历使他扩大了国际视野,得到了许多启示,但是医学项目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结果”。他从多个专业角度去分析,每一个专业部分都是一步一步的抠细节,没日没夜的研究处理,从科研关联到临床,避免了技术“浮于表面”,使学术融于实践,攻克眼科难关。

Q:

大多数情况下,眼科医生们会选择某一到两类眼科手术作为主攻方向,那您的主攻方向是什么?在技术环节上有面临什么问题吗?

A:

只要跟角膜相关都是我的主攻方向,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

了解刘院长的都知道,“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这句“大话”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实力在支撑。目前他发表了超过50篇的科研论文,其中SCI文章20余篇;主持完成中国、美国科研项目6项;分别在中国大陆、台湾及美国,登记注册眼科发明专利3项。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转化为人类角膜基质细胞,治疗先天性角膜混浊;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干眼病,已经开展临床实践;世界上揭露滤泡的作用、发现电涌下的大片组织染色剂技术第一人。这些益于患者的医学发现,持续有力的促进了角膜病的治疗,为患者带来新生,对他而言则是一次又一次的精神鼓励,是继续前行的不懈动力。

医学的创新流程非常的复杂,这样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年轻资质的医生来说,它会过于复杂,如何更加利于眼科知识的发展和传承?他尝试着用一种生动形象、兼容并蓄的方式来解释专业知识,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让更多的新人传承好的技术和文化。用现代化前卫的专业知识、现代的高精密手术方式、现代的医学,融合到年轻血液中去,它将会更符合眼科医学的持续传承。

Q:

关于您发表学术文章的经验,对国内的医生有什么建议?

A:

眼科并不孤立,医生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追求创新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改变,不必拘泥于形式,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让读者有收获、有感悟。面对困难,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你绝对不可以造假。医学本身,只宜宠辱不惊,不要追逐于浮名,脚踏实地为患者服务,才是医生该做的事情。

助力眼科医疗硬技术,追求为民服务有温度

刘院长对待学术研究一贯秉持的严谨态度,更加体现在临床的实践中。在海南省的行医经历中,他走遍海南省下辖的所有市县,进行实地考察,对于角膜病生发季节性的高峰期、发病原因等,简直是如数家珍,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温暖人心。此次来到安徽,他提前做了详尽的准备,对于华北地区人们角膜病的高峰期了如指掌,方便医院提前做好准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看似严肃的顶级外科手术专家,其实刘院长的日常生活非常平易近人,属于典型的“居家暖男”。如果没有工作,他更愿意待在家里,因为饮食清淡,不喜欢外卖,所以休息的时候喜欢自己在家做做饭、看看书、听听音乐、打羽毛球、健身,以前还很喜欢田径,动静结合,在悠闲中追求心境的自由和宁静。

就是这样一位“居家型”医学大家,他的行医经历可以绘制出巨幅的“患者地图”。毫不夸张的说,海南两千人里就有一例经他手换角膜的患者,“我可以记住绝大部分患者的名字和地址,他们术后也一直给我分享生活,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的有意义”。说到这,刘院长拿出手机翻到患者刚发给他的视力恢复信息,给我们分享了这个患者的经历。

“他是三年前来院检查的,两只眼睛有一只已经萎缩,另一只晶体浑浊,眼组织粘连,之前被多家医院拒绝治疗,到院的时候求医心情非常的迫切,后来经过手术眼睛复明,日常生活也可以自理了,回家还开了个苗圃,生意特别好,还有了一对情人节出生的双胞胎宝贝,现在过得很幸福”。谈到患者的生活,刘院长笑称“能够拯救一个家庭,感到很欣慰、很开心”。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手术后自己骑自行车管理果园的阿公、术后视力恢复到0.5的旅馆老板、电视上看到消息专门打电话到院感谢的湖南恩施小伙……毫无疑问,刘院长是成功的,用亲身实践做到了他的初心。靠的则是刘院长自身的汗水,收获无数受益患者如潮的好评,用实际让每一位患者都记住了那个技术精湛的刘红山院长。当人们越来越看重医生的技术,痛斥某些医生不称职、无医德时,刘院长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目标,砥砺前行。

Q:

身处眼科诊疗飞速发展的大潮中,从您的角度看,目前眼科医疗发展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

国内角膜病人数仅次于白内障,一直存在手术难度大、角膜供体少的问题,这一块非常考验医生的能力。为了解决供体的问题,2013年的时候,我开始倡导从国外引进角膜,比如斯里兰卡,同时为了患者的经济考虑,海南省政府开先河,出议文来解决角膜引进的问题,后来中央台也开始报道,从国际途径上为患者找到了出路。

不浮名,重实践,有态度,有坚持,刘院长就是这样谈笑之间把自己对于患者的付出一笔带过。于他而言医生不止是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他希望通过每一次的手术,得到患者认可的同时也不断超越自我。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在合肥普瑞整装再出发的当口,刘院长对如何更好为患者服务,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多吸收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辜负患者对我的期望”。

不得不说,作为拥有不断思考不断汲取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学历和资历双担的专家,能够如此清晰地判断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能够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初心,并为之坚持下去,刘院长是大多数中的少数。

“指尖锋芒,术艺于心”,他用双手带来光明的希望,解除患者的眼疾,拯救无数人的人生,他爱这份事业。不为浮名功利,只为,不负白衣……

[2]黄培坚,文国强.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与脑缺血[J]. 海南医学,2010,01:32-35. [3]李天炼,黄培坚,刘涛. 脂质沉积性肌病三例误诊分析[J]. 海南医学,2010,01:35-37. [4]黄培坚.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J]. 海南医学,2010,03:109-112. [5]李天炼,文国强,谢瑶芸,刘涛,黄培坚. 脂质沉积性肌病与线粒体肌病各1例鉴别诊断分析[J]. 山东医药,2010,36:109. [6]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陈涛,黄仕雄.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水平的影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06:370-372. [7]欧阳锋,李天炼,刘涛,黄培坚,文国强. 脂质沉积性肌病诊断及随访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07:771+776. [8]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陈涛,黄仕雄.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 山东医药,2011,29:65-66. [9]邓益东,欧阳锋,黄培坚.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热带医学,2011,09:1153+1169. [10]黄培坚,邓益东. 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6:1324-1325. [11]黄培坚. 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2009,03:47-48. [12]黄培坚,林才雄,吴晓东. 20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结果分析[J]. 海南医学,2014,03:424-425. [13]全婵娟,王敬伟,王虎,黄培坚,杨新怀. 兔透明角膜切口术后高眼压对前房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11:1063-1065. [14]赵千文,卓怀书,黄培坚,李景辉.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29例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2015,07:615-616. [15]贝文政,向伟,黄培坚,文书. 琼中县黎族苗族儿童贫血状况调查分析[J]. 海南医学,2015,15:2319-2321.

医院院长发表论文的意义

发表医学论文好处有很多啊,首先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成果够了,就可以评职称,拿奖,拿大项目。这些都与你的经济息息相关,所以为什么现在高校那么多教师急着评职称,不过建议你至少发表EI级别的论文为好,你可以百度下:EI会议中心,有很多关于EI论文发表知识和技巧讲解。

职称论文的好处对于不同职业的人来说好处也是不同的,像一些公职人员,比如医生,护士,教师等等,职称论文无疑是升职加薪路上的唯一途径,没有这些论文,你能力再好也没用,无疑体制内的政策导致了论文的必要性。

医生发表只是论文,一般来说可以晋升更高的职称,也可以对自己的医疗起到一个总结作用。

发表论文的意义:论文发表是研究人员和学者为了分享研究成果并推动学术进步而进行的重要活动。在如今的学术界,发表论文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研究人员或学者成就的基本指标之一。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

学术论文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能带有个人偏见,也不能主观臆造,在撰写论文时要从客观和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2、科学性

在形式上,学术论文属于议论文,但学术论文不同于议论文,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并非单纯罗列材料,需要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创造性

科研是探索新知识,创新是科研的生命。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在撰写学术论文时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医院院长发表论文吗

每位导师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院长要求发表小论文,那么一般来说都是可以的,只要内容符合规定,文章质量较高,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可以放心发表。

他是医术精湛、医德崇高的学科带头人;他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医学大家;他是博学儒雅、诲人不倦的博士生导师;他也是合肥普瑞眼科医院院长刘红山教授。

刘红山:我曾经告诉我的学生说“我最大的优势是专业”,仔细想想这也是所有医生的优势,因为专业,所以可以为患者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拯救患者的一生,我的初心一直是做好手术,为患者服务。如同一种信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不间断的学习,继续沉淀,为患者带来光明。

打造高水平医疗实力,勇攀学科建设新高峰

学医是他孩提时代的理想,在大学选择专业前,他坚定的选择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在大学时代,他练就了非常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在研究生时期,国际交流的经验让他了解到当时先进的眼科理念,接触到很多新鲜的思想。在那一刻,他的专业思维被完全激活,让他在专业上更加如鱼得水,不管是临床实践还是论文创作,这些闪亮的犹如引航明灯般的知识,照亮了他多年的学习生涯,也照亮了后来的专业“研究”旅程,他始终与专业同行!

经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邀请回国,受益于国际眼科专业交流,刘院长一直主张把国际前列的眼科知识精髓融入到临床技术理念当中去,他会经常翻阅一些国际的眼科专业书籍,从中寻找些共通点和启发。多年的研究经验也一直告诉着他:必须从多维度去理性研究、思考。虽然国外求学的经历使他扩大了国际视野,得到了许多启示,但是医学项目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结果”。他从多个专业角度去分析,每一个专业部分都是一步一步的抠细节,没日没夜的研究处理,从科研关联到临床,避免了技术“浮于表面”,使学术融于实践,攻克眼科难关。

Q:

大多数情况下,眼科医生们会选择某一到两类眼科手术作为主攻方向,那您的主攻方向是什么?在技术环节上有面临什么问题吗?

A:

只要跟角膜相关都是我的主攻方向,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

了解刘院长的都知道,“对我来说都不是问题”这句“大话”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实力在支撑。目前他发表了超过50篇的科研论文,其中SCI文章20余篇;主持完成中国、美国科研项目6项;分别在中国大陆、台湾及美国,登记注册眼科发明专利3项。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转化为人类角膜基质细胞,治疗先天性角膜混浊;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干眼病,已经开展临床实践;世界上揭露滤泡的作用、发现电涌下的大片组织染色剂技术第一人。这些益于患者的医学发现,持续有力的促进了角膜病的治疗,为患者带来新生,对他而言则是一次又一次的精神鼓励,是继续前行的不懈动力。

医学的创新流程非常的复杂,这样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年轻资质的医生来说,它会过于复杂,如何更加利于眼科知识的发展和传承?他尝试着用一种生动形象、兼容并蓄的方式来解释专业知识,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让更多的新人传承好的技术和文化。用现代化前卫的专业知识、现代的高精密手术方式、现代的医学,融合到年轻血液中去,它将会更符合眼科医学的持续传承。

Q:

关于您发表学术文章的经验,对国内的医生有什么建议?

A:

眼科并不孤立,医生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追求创新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改变,不必拘泥于形式,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让读者有收获、有感悟。面对困难,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你绝对不可以造假。医学本身,只宜宠辱不惊,不要追逐于浮名,脚踏实地为患者服务,才是医生该做的事情。

助力眼科医疗硬技术,追求为民服务有温度

刘院长对待学术研究一贯秉持的严谨态度,更加体现在临床的实践中。在海南省的行医经历中,他走遍海南省下辖的所有市县,进行实地考察,对于角膜病生发季节性的高峰期、发病原因等,简直是如数家珍,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温暖人心。此次来到安徽,他提前做了详尽的准备,对于华北地区人们角膜病的高峰期了如指掌,方便医院提前做好准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看似严肃的顶级外科手术专家,其实刘院长的日常生活非常平易近人,属于典型的“居家暖男”。如果没有工作,他更愿意待在家里,因为饮食清淡,不喜欢外卖,所以休息的时候喜欢自己在家做做饭、看看书、听听音乐、打羽毛球、健身,以前还很喜欢田径,动静结合,在悠闲中追求心境的自由和宁静。

就是这样一位“居家型”医学大家,他的行医经历可以绘制出巨幅的“患者地图”。毫不夸张的说,海南两千人里就有一例经他手换角膜的患者,“我可以记住绝大部分患者的名字和地址,他们术后也一直给我分享生活,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的有意义”。说到这,刘院长拿出手机翻到患者刚发给他的视力恢复信息,给我们分享了这个患者的经历。

“他是三年前来院检查的,两只眼睛有一只已经萎缩,另一只晶体浑浊,眼组织粘连,之前被多家医院拒绝治疗,到院的时候求医心情非常的迫切,后来经过手术眼睛复明,日常生活也可以自理了,回家还开了个苗圃,生意特别好,还有了一对情人节出生的双胞胎宝贝,现在过得很幸福”。谈到患者的生活,刘院长笑称“能够拯救一个家庭,感到很欣慰、很开心”。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手术后自己骑自行车管理果园的阿公、术后视力恢复到0.5的旅馆老板、电视上看到消息专门打电话到院感谢的湖南恩施小伙……毫无疑问,刘院长是成功的,用亲身实践做到了他的初心。靠的则是刘院长自身的汗水,收获无数受益患者如潮的好评,用实际让每一位患者都记住了那个技术精湛的刘红山院长。当人们越来越看重医生的技术,痛斥某些医生不称职、无医德时,刘院长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目标,砥砺前行。

Q:

身处眼科诊疗飞速发展的大潮中,从您的角度看,目前眼科医疗发展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

国内角膜病人数仅次于白内障,一直存在手术难度大、角膜供体少的问题,这一块非常考验医生的能力。为了解决供体的问题,2013年的时候,我开始倡导从国外引进角膜,比如斯里兰卡,同时为了患者的经济考虑,海南省政府开先河,出议文来解决角膜引进的问题,后来中央台也开始报道,从国际途径上为患者找到了出路。

不浮名,重实践,有态度,有坚持,刘院长就是这样谈笑之间把自己对于患者的付出一笔带过。于他而言医生不止是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他希望通过每一次的手术,得到患者认可的同时也不断超越自我。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在合肥普瑞整装再出发的当口,刘院长对如何更好为患者服务,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多吸收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辜负患者对我的期望”。

不得不说,作为拥有不断思考不断汲取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学历和资历双担的专家,能够如此清晰地判断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能够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初心,并为之坚持下去,刘院长是大多数中的少数。

“指尖锋芒,术艺于心”,他用双手带来光明的希望,解除患者的眼疾,拯救无数人的人生,他爱这份事业。不为浮名功利,只为,不负白衣……

[2]黄培坚,文国强.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与脑缺血[J]. 海南医学,2010,01:32-35. [3]李天炼,黄培坚,刘涛. 脂质沉积性肌病三例误诊分析[J]. 海南医学,2010,01:35-37. [4]黄培坚.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J]. 海南医学,2010,03:109-112. [5]李天炼,文国强,谢瑶芸,刘涛,黄培坚. 脂质沉积性肌病与线粒体肌病各1例鉴别诊断分析[J]. 山东医药,2010,36:109. [6]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陈涛,黄仕雄.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水平的影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06:370-372. [7]欧阳锋,李天炼,刘涛,黄培坚,文国强. 脂质沉积性肌病诊断及随访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07:771+776. [8]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陈涛,黄仕雄.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 山东医药,2011,29:65-66. [9]邓益东,欧阳锋,黄培坚.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热带医学,2011,09:1153+1169. [10]黄培坚,邓益东. 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6:1324-1325. [11]黄培坚. 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2009,03:47-48. [12]黄培坚,林才雄,吴晓东. 20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结果分析[J]. 海南医学,2014,03:424-425. [13]全婵娟,王敬伟,王虎,黄培坚,杨新怀. 兔透明角膜切口术后高眼压对前房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11:1063-1065. [14]赵千文,卓怀书,黄培坚,李景辉.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29例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2015,07:615-616. [15]贝文政,向伟,黄培坚,文书. 琼中县黎族苗族儿童贫血状况调查分析[J]. 海南医学,2015,15:2319-2321.

长治学院院报是省级期刊吗

刚查了一下,《长治医学院学报》什么核心期刊 都不是,就是 最最普通的省级期刊。这种小地方的高校学报,很少能评上核心期刊。几乎都是 最普通的省级期刊。

长治医学院学报不是中国科技部统计源期刊。长治医学院学报是山西省教育厅主管、长治医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学报》创办于1985年,半年刊,1993年改为季刊,并取得国内统一刊号(CN 14-1183/R),1994年又取得了国际标准出版号(ISSN 1006-0588),每期80页码,国内外公开发行交流。为增加本刊信息量,缩短论文出版周期,2007年更改为双月刊。

长治医学院学报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文献综述、个例报告等。办刊宗旨是反映学院及各教学医院的科研成果、专题论著、实验研究、医疗技术护理经验。在学术内容上以“科学、真实、新颖、严谨”为特色,可供中、高等医药院校师生和临床医护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肯定要比县市级要高。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