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植物学家发表的第一个论文

发布时间:

植物学家发表的第一个论文

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在1902年发表了植物组织培养第一篇论文,预言:“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如同受精卵一样,具有潜在发育成植株的能力。“

十九世纪,生物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宏观上弄清了遗传物质的基础是基因,发现了细胞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为以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性,人们还不能具体地了解遗传物质更深一个层次的具体结构以及它们影响生物性状的具体机制,生物学还停留在非定量、非精确描述的初步阶段。二十世纪以来,化学和物理学有了飞跃的发展,并开始向生物学渗透。二十世纪初形成了生物化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又与生物学相结合。现代物理学、化学渗入到生物学中,引起了生物学革命。 这个革命的主要标志是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它使生物学进入定量的、分子水平的阶段,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科学成果。特别是遗传密码的破译,敲开了生命科学的大门。 一些科学家认为,正象二十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使在物理学发生的革命一样,今天的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学经历着这场深刻的革命,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繁殖和遗传是生物界的特有现象,生物在繁殖的过程中既有深刻的遗传保守性,又有变异性。变异性使生物有可能产生出更适应新环境的新个体,遗传性又使新的特点巩固下来,遗传给后代。 生物究竟是怎样遗传的,有没有规律?遗传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以来困惑人们的重大问题之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孟德尔和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美国生物学家)的基因学说的建立,使人们对生物遗传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大大跨进了一步。 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不足,就是忽视了遗传所引起的物种突变。在二十世纪初,关于遗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九00年,荷兰的植物学家、遗传学家德?弗里斯(1848~1935)、德国的植物学家科伦斯(1864~1933)和奥地利的植物学家切马克各自发表文章,都称赞一个科学界不知道的奥地利人孟德尔(Johann Gregor Mendel,1822~1884),因为他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定律??孟德尔定律。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孟德尔定律的再发现。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们三人各自在遗传学研究上获得重要发现,都准备发表论文,就去查阅以前的文献资料,又都发现了三十多年前孟德尔的文章。孟德尔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发现,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一九零0年,孟德尔定律的再发现曾经轰动了当时的生物学界,大大地加速了遗传学的发展,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建立。 这三位科学家都作出了正直而诚实的决定,不把遗传学上这一发现归功于自己,而是大声疾呼以引起人们对孟德尔发现的注意,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为孟德尔的发现的新的证明予以发表。这件事成了科学史上的美谈。 一八二二年,格里高?约翰?孟德尔生于奥地利的西里西亚附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从小爱好园艺。 他十六岁的时候,因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自谋生路。他曾经大病三次感到前途渺茫,在一八四三年进入了布鲁恩(现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的修道院作修道士,学习了四年的神学课。一八四七年,他获得牧师职位。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于一八五O年到维也纳大学理学院深造。在这里他参加了维也纳动植物学会,并在学会上宣读过关于害虫危害农作物方面的论文。 一八五三年复,他回到了布鲁恩修道院,后当了奥古斯蒂纳教会修道院的院长,此外,他还担任时代学校的动植物教师。这所修道院是当地的一个学术和科学研究的中心。 孟德尔十分喜爱园艺,可以算是一个业余植物学家。从一八五七年起,结合教学,他从事植物的杂交实验工作。 孟德尔除了遗传学上的伟大发现外,别无建树,在平静安稳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孟德尔爱好统计学和园艺学,这两者的结合,对他在遗传学上的发现起了很大的作用。从一八五七年开始,孟德尔连续八年栽培豌豆.精心地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 他经常在园地里观察植物的生长,进行授粉杂交,收集种子并作好各种标记、归类和整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处理过近三万株的豌豆。 经过八年的艰苦工作,他得出了两条重要的遗传定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一八六五年的布尔诺自然科学协会上,他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引起了热烈地讨论,该论文发表在《布尔诺自然科学协会杂志》上。 他在论文中首先提出了遗传单位(现在叫基因)的概念,并阐明了遗传的规律,后来被称为“孟德尔定律”。[-(@_@)-] 一八六六年底,刊登孟德尔研究的论文的刊物被送到一百二十多个学会和大学里,但是,几乎没有人读这篇文章,始终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足足被埋没了三十五年之久。 在他完成这项精心设计的实验后不久,他被选为修道院院长。繁忙的院务和多病的身体使他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这项研究。一八八四年,这位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去世,当时没有一个人把他当作一位科学家,也没有一个人承认他的科学理论。 一直到一九零O年春天,才被三个不同国籍的科学家,耶德国的`科伦斯、荷兰的德?弗里斯、奥地利的切马克几乎同时发现和引证,他们用自己的试验证明了孟德尔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于是,正如其它科学上的伟大发现一样,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定律,一下子就传遍了全世界,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反响,成了近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定律再发现以后,遗传学的研究很快把孟德尔定律同细胞学的成就结合起来,开展了大量实验工作,成绩卓著。以后,又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发展了标志着生物学革命的分子遗传学。由于这些成就,使遗传学成为二十世纪生物学中思想最活跃、成就最显著的科学之一。 溯源追本,大家公认孟德尔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科学基础,孟德尔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丰富和发展了孟德尔遗传学说的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1866~1945),他建立了基因说,使遗传学理论获得了第二次发展。 和摩尔根一起工作的还有一位出色的青年科学家穆勒(1890~1968),他第一个用人工方法使果蝇产生突变,并用实验证明天射线剂量和基因突变率成正比。 事实上,摩尔根的基因论和穆勒的人工突变的成就,对学术界的震动大大地超出了生物界。三十年代以来,由于他们在遗传学上的成就,使一些知名的物理学家,如薛定愕、波尔、贝尔纳、化学家鲍林等人都对遗传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些科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著作反过来又推动了遗传学的大发展。 摩尔根等人的科学成就同孟德尔遗传定律、分子遗传学一起,被视为遗传学发展史上的三个高峰。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发现的遗传规律,被人们称为“孟德尔定律”。 孟德尔定律包括下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1.显性规律一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时,由于某个性状对它的相对性状的显性作用,于一代所有个体都表现出这一性状。例如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于一代都是红花,因为红花对白花是显性; 2.分离规律一第一遗传定律。在子一代中表现为分离现象,出现红花和白花,成3:l的比例。即在身体细胞中成对的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各自分离,在遗传上保持纯洁性。而且,杂种所产生的不同配子数相等,各种配干的结合概率相等; 3.独立分配规律,也叫作自由给合定律一第二定律。也就是说,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杂交中,于二代出现独立分配现象。 孟德尔遗传定律第一次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把生物遗传规律表示出来,在生物学史上有重大意义。一九零九年,荷兰遗传学家约翰逊(1857~1927)提出用“基因”这个术语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此后,基因这个概念便一直为生物学界所使用。 一九零零年孟德尔定律的再发现,曾经轰动了当时的生物学界,大大加速了遗传学的发展,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建企。

M.С.(Mихаил Семёнович Цвет)(1872~1919)俄国植物生理学家和化学家。1872年 5月14日生于意大利阿斯蒂,1919年6月26日卒于苏联沃罗涅日。1896年获日内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全家移居俄国。1901年获喀山大学植物学学士学位。1902年任华沙大学讲师,1907年任兽医学院教授,1908年任华沙理工大学教授。 茨维特应用化学方法研究细胞生理学。1900年他在树叶中发现了两种类型的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后来又发现了叶绿素c,并分离出纯的叶绿素。他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中极重要的实验方法——色谱法。他的第一篇关于色谱法的论文发表在1903年华沙的《生物学杂志》上。1906~1910年的论文都发表在德国的《植物学杂志》上。在这几篇论文中,他详细地叙述了利用自己设计的色谱分析仪器,分离出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黄素。由于他的论文发表在不大知名的期刊上,所以当时没有引起化学界的注意。直到1931年,R.库恩才发现茨维特所发明色谱法的重要性,此法才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植物学家第一个发表的论文

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在1902年发表了植物组织培养第一篇论文,预言:“植物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如同受精卵一样,具有潜在发育成植株的能力。“

M.С.(Mихаил Семёнович Цвет)(1872~1919)俄国植物生理学家和化学家。1872年 5月14日生于意大利阿斯蒂,1919年6月26日卒于苏联沃罗涅日。1896年获日内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全家移居俄国。1901年获喀山大学植物学学士学位。1902年任华沙大学讲师,1907年任兽医学院教授,1908年任华沙理工大学教授。 茨维特应用化学方法研究细胞生理学。1900年他在树叶中发现了两种类型的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后来又发现了叶绿素c,并分离出纯的叶绿素。他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中极重要的实验方法——色谱法。他的第一篇关于色谱法的论文发表在1903年华沙的《生物学杂志》上。1906~1910年的论文都发表在德国的《植物学杂志》上。在这几篇论文中,他详细地叙述了利用自己设计的色谱分析仪器,分离出胡萝卜素、叶绿素和叶黄素。由于他的论文发表在不大知名的期刊上,所以当时没有引起化学界的注意。直到1931年,R.库恩才发现茨维特所发明色谱法的重要性,此法才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斯(H.De Vries,1848~1935)、德国植物学家科伦斯(C.Correns,1864~1933)、奥地利植物学家丘歇马克(E.von.S.Tschermak,1872~1962)德弗里斯的《杂种的分离律》、科伦斯的《关于品种间杂种后代行为的孟德尔定律》以及丘歇马克的《豌豆的人工杂交》等三篇论文,相继在《柏林德国植物学会》杂志第18卷上发表(三篇论文收到的时间分别为1900年的3月14日、4月24日和6月2日)。这样,三位不同国度的植物学家通过各自独立的植物杂交实验,并在研究论文发表的前夕查阅有关文献,而几乎同时重新发现了孟德尔早在1866年发表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科学史上把这一重大事件称为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

发表的第一个植物论文

植物病理在生产中作用是, 植物由于遭受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因素,使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失调,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干扰,表现出组织和形态的异常变化,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甚至死亡的现象。

研究植物不正常状态和病态的症状、致病机制、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原理和措施等的科学。农业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目的在于保护植物免受或减少病害,求得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和稳产。研究范围涉及寄主植物与寄生物和引起病害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它以植物学、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等为基础,同时又和作物栽培学、育种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昆虫学、农业药物学、生物统计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史植物病理学是人类在与植物病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法国人杜蒂叶最早注意到小麦黑穗病是因小麦种子沾染了某种黑粉所致;同时,法国的普雷沃证实了这种黑粉是微生物,从而提出用硫酸铜对麦种进行消毒防治的建议。但正式确立植物病原学说的是德国人H.A.德巴里。他研究了黑粉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活史后,发现先有真菌的孢子侵入植物,然后才发病,从而确证真菌有寄生性和致病性,推翻了当时流行的所谓植物腐烂或朽败是因为“郁汁”所致等“生物自然发生论”的谬误概念。当时,德国的J.屈恩研究了许多植物病害的真菌病原,写出了第一本农作物病害著作。早期的植物病理学研究者多为真菌学者,如法国第一个植物病理学实验室负责人普利略和A.米亚尔代。后者在1865年发表了第一篇植物病理学论文,并发明了杀菌剂波尔多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意大利、日本也相继开始了植物病理学的研究。证实细菌为植物病原之一的研究工作,始于1878年美国J.伯里尔对苹果火疫病的研究。其后荷兰的J.H.瓦克发表了郁金香黄化病的病原是细菌的研究报告,从而进一步证实了J.伯里尔细菌病原说的正确性。病毒可使植物患病的认识因19世纪俄国人伊万诺夫斯基确认烟草花叶病毒的传染性而被证实。但对病毒病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初。在美国的W.M.斯坦利于30年代发现病毒为核蛋白结构,特别是40年代电子显微镜发明后,这方面的进展更为迅速。中国植物病理学方面的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初。当时,北京农科大学、南京东南大学和金陵大学、岭南大学等,先后开设了植物病理学课程,邹秉文为此撰写了国内第一本专著《植物病理学概要》。此后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和岭南大学曾先后设立了植物病理学系。30年代以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病原真菌学,以后逐渐向其他研究领域发展。1950年后,中国在各农学院中建立了植物保护或植物病理专业,并培养专业研究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重点进行了植物病害的防治研究,如对小麦黑穗病、黑粉病及小麦线虫病的大面积防治等。通过对小麦 3种锈病流行规律及抗病育种等的全面协作研究,明确了小麦锈病在中国的传播状况和病原体不同生理小种的特性,并选育了多种抗病良种。此外,对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甘薯黑斑病、苹果树烂皮病、马铃薯病毒退化病、白菜软腐病和白菜孤丁病等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等也作了研究。正在开展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将对控制植物病害开辟新的途径国际上较早的植物病理学会组织是成立于1909年的美国植物病理学会(ASPP),学会的《植物病理学报》创刊于1911年。欧洲国家以植物病理学会命名的组织成立较迟,但专门学报的出版则较美国为早,如德国创刊于1880年的《植物病理学杂志》。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成立于1929年,1955年开始出版《植物病理学报》。国际植物病理学会(ISPP)于1963年在英国成立,中国植病学会为该学会理事国。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症状学。研究植物发病机制和患病后不正常状态的类型的学科。症状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前者大多为器官和组织的变色或枯死,植株生长的畸形、增生或抑制,种子或果实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变劣等。后者主要是借助显微技术观察到的染病植物组织生长发育的改变和破坏,属病组织学或病细胞学的研究范畴。(2)病原学。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原因的学科。植物病害按病因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前者大多为致病寄生物(又称病原物)引起,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菌原体、类菌原体、类立克次体和线虫,以及寄生性原生动物和种子植物(见植物病害病原物),病害的发生是病原物和寄生植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见植物病害)。后者由非生物因素引起,如高温和低温的伤害,空气和水的污染,有毒物质或农药中毒,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过多或缺少等。(3)病理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是从个体水平和微观水平上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受病植物体内生理上所发生的变化。(4)病原生态学。研究植物生态系统的学科。它从种群水平和宏观水平上研究各种病原物与寄主植物,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地理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探讨生态平衡同病害发生和传播之间的关系(见植物病害流行)。(5)流行病学。在群体水平上研究寄主-病原-环境条件三者相互关系的学科。以病原生态学为基础,定量调查与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和传播密切相关的因素,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依据若干最关键的因素数据建立预测病害流行的数学模型,供实际预测预报之用。(6)抗病性。研究内容包括植物抗病性和病原物致病性的变异机制和遗传规律,人工诱导植物以增强其抗病性,或采用杂交方式将抗病基因组合于某一农作物品种等。80年代以来运用遗传工程解决植物抗病性的工作发展迅速(见植物抗病性)。(7)病害综合治理。鉴于采用单一措施预防或治疗一种病害往往效果不大,防治措施的研究正日益着重于综合治理,以恢复或保持生态平衡,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的目的(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和前景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如病原学的研究是采用生物学显微制片技术,通过微生物学和医学中常用的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等程序,完成科克氏法则验证。抗病育种的研究要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和数学统计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电子计算机在植病流行学上的应用,为进行病害流行因素之间关系的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使病害流行的预测预报更加迅速准确,综合治理措施更为合理,对病害生态体系的研究更为深入;另一方面是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已可使许多植物病理现象和植物的抗病或感病机制从分子水平加以分析研究,并运用遗传工程进行抗病育种。现在,植物病理学还在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形成新的学科领域,如种子病理学、植物收获后的病害研究等。在防治手段方面,生物防治将有广阔的发展余地,而化学防治将趋向于研究和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治疗剂和抗性激发剂等

中国植物学家发表的第一个植物新属是秤锤树属,这在我国的植物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秤锤树是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于1928年发表的中国特有植物树种,之前,大多数植物都是由国外的植物学家发现并命名的,所以秤锤树对中国植物学研究来讲,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秤锤树是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被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EN)。

秤锤树属被发现的历史

秤锤树1928年被发现,果实卵形,连喙长2~2.5厘米,宽1-1.3厘米。原野生分布于南京市鼓楼区幕府山、燕子矶、浦口区老山及句容市宝华山,70年代调查和最新调查(2005年)发现,由于经济开发开山采石,原生地野生秤锤树已经灭绝,现在都为人工种植,分布在少数省份的植物园。

1998年,秤锤树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级别濒危EN);1999年秤锤树和长果秤锤树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保护级别为Ⅱ级;第二批讨论稿列入肉果秤锤树。然从实际调查来看,秤锤树属和长果安息香属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而且都面临着濒危,因此都应该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濒危植物。

中国植物学家发表的第一个植物新属是秤锤树属。

1927年,有人在南京郊外考察采样,在幕府山采集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植物。这个植物,很快引起了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的注意。

他根据这份植物标本,建立了新属——秤锤树属。秤锤树属也成为中国植物学家发表的第一个新属,在我国植物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冬芽裸露。叶互生,近无柄或具短柄,边缘有硬质锯齿,无托叶。总状聚伞花序开展,生于侧生小枝顶端;花白色,常下垂;花梗长而纤细,与花萼之间有关节;萼管倒圆锥状或倒长圆锥状,几全部与子房合生,萼齿4-7,宿存。

花冠4-7裂,裂片在花蕾时作覆瓦状排列;雄蕊8-14枚,一列,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等长或5长5短,下部联合成短管,上部分离,花药长圆形,药室内向,纵裂,药隔稍突出;子房下位,3-4室,每室有胚珠6-8颗,排成两行,斜向上,柱头不明显3裂。

果实木质,除喙外几全部为宿存花萼所包围并与其合生,外果皮肉质,不开裂,具皮孔,中果皮木栓质,内果皮坚硬,木质;种子1颗,长圆状线形,种皮硬骨质;胚乳肉质。

中国植物发表第一个论文

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林学院教授、林学系主任、副院长,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中国林学会第五、六届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位评议组成员。从事森林植物地理学、地植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对中国东北森林、草原植被的研究尤有成就。先后命名三十五个植物新种、十五个变种。发表有《中国兴安岭柳树之研究资料》、《中国东北东部山地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中国东北草场的研究》等论文。与杨衔晋共同主编有《黑龙江省野生经济植物图志》,合著有《小兴安岭木本植物》,主编《黑龙江树木志》。周以良,1922年12月出生于天津。l 941年9月,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生物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1947年,蒋家王朝濒临崩溃。当时,周以良一一姻女友(系国民党中央政府外交部副部长之妹)竭力劝他去美国留学。周以良只要同意,就能飞往大洋彼岸。然而,周以良的心里早已埋下了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向往。他决心要用自己之所学,为新中国建设服务。1949年,周以良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祖国的东北工作。从此,他开始了在植物王国的沃土上耕耘、奋斗的生涯。50年代初,美丽富饶的长白山,在年轻的共和国的资源版图上还是一块空白。为了填补这块空白,为了打开这座植物资源宝库的大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刘慎谔教授组织了中国第一支对长自山进行植物资源考察队。周以良便是这支考察队的队员。在长白山莽莽林海中进行科学考察,那工作生活之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白天,他身背30多斤重的行装,在深山密林中艰难跋涉。晚上,用茅草和树枝搭成小棚,把上半身藏在草棚里,下半身露在外面……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山考察,周以良丰收了。他采撷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植物标本。后来,他在《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了《中国东北鬼笔菌属的研究》和《中国东北三孢锈菌属的研究》两篇论文,首次澄清了我国在这两个属类植物在命名上的混乱。他还发现了一些新种类,这些新种类,引起国内外同行学者的关注,从而开创了我国学者研究东北低等植物的新时期。由他主编出版的《小兴安岭木本植物》,学术价值极高,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有关东北森林植物与植被的专著。40多年来,周以良的足迹,踏遍了东北三省的山山岭岭,在那峰峦起伏的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的绿色森林海洋中,都溶有他的汗水和心血。至于忍受东北林区“小咬”、瞎蠓、蚊子三班例”的攻击,对他来说,巳属家常便饭了。l 985年冬,一次周以良教授深入大兴安岭林区考察,不慎踩进冰水中。时值隆冬,漫天飞雪。他从冰水里拔脚上岸,身体瑟瑟发抖。考察队员们劝他回去,可他往湿透的鞋上套上毡靴,又继续带着大家考察……在植物分类学这个领域,周以良教授是鹿蹄草和杨柳科的权威。1950年,他在长白山发现第一棵鹿蹄草新种开始,半世纪发现了15个薪种,占我国产此类植物的三分之一。为了查清中国柳树和鹿蹄草资源,他走遍了中国的鹿蹄草主要分布区。l983年,植物学界将他发现的新植物正式以他的姓氏命名为“周氏鹿蹄草”。用一个人的姓氏给一种植物命名,在周以良教授之前,获此殊荣的学者不多,和他的同代学者中,获此殊荣的就仅有他自己一人。植物分类,是一项及其艰苦、细致、长期的工作。它要经过野外考察、室内观察、查询资料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之后,才能确定一种植物的种属。半世纪以来,周以良教授的足迹遍布东北的森林、草原、沼泽。我国主要植物分布地区,都留下他的身影。他共采集了一万多号植物标本,在拿面系统地研究基础上,先后发现了72种新植物。这些新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植物种类植物区系,而且受到国内外植物分类学界的普遍承认。它们填补了国内外植物资源的空白。周以良教授提出的“三江平原次代表我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81年,他代表我国赴日本参加了第17届国际林联世界大会;1982年9月,他代表我国赴意大利出席了联合国粮食组织国际杨树委员会31属执委会;l987年8月,他代表我国赴芬兰参加国际林联北方森林经营与管理会议;1987年9月,他在哈尔滨主持国际林区草地学术会议,他在参加以上一系列学术会议上,每次都宣读了学术价值极高的重要论文,为社会主义扭国多次争得了荣誉。周以良教授认为,植物学的研究,一是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分布特点、蕃衍史;二是开发利用植物的价值,利用资源的特有生长规律,为生产生活服务。而后者尤为重要。60年代初,我国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周以良就进行用野生植物代食品的研制工作。他研制的蕨菜根制淀粉、东风草和小球藻等代食品,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为党和人民在共度难关中作出了贡献。1964年,周以良发表的《中国东北中部平原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中国东北东部山地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等论著,提出了对植被资源开发利用,为生产服务的独特观点,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文化革命”后,周以良教授重点进行立体开发利用植被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的《中国东北的植被》、《中国东北草场的研究》、《松嫩草原植被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等论著,为合理开发利用植被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1986年,周以良教授主编的《黑龙江树木志》出版后,我国一些著名林学家评价说:“《黑龙江树木志》充实与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是一部科学性、系统性强,适用性广的树木学专著,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该著被评为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周以良教授提出的《三江平原次林合理经营与立体开发试验》的方案,得到美国、日本、加拿大、芬兰、印度等国专家的重视。他们来到东北林业大学,对周以良教授的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日本专家还提出与他进行合作的愿望。对他承担的这个科研项目,正在进行全面的总结、三鉴定。其中,有两部分已鉴定为“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此外,他主持的“小兴安岭植被及植物资源的研究”的科研项目中的《伊春林区植被及植物资源》的研究.经专家组鉴定为“居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国际同类研究八十年代先进水平”。除上述科研项目外,从1986年起,周以良教授还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江平原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项目《中国煎被》和地方项目《白桦种群生态的研究》、《小兴安岭植被及植物资源的研究》等。其中,《中国植被》中的《黑龙江省l/50万植被图与植被区划》,经专家鉴定为:“属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在揭示与表达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山地植被分布规律和分异规律的深度上具有国际水平”;而《小兴安岭植被及植物资源的研究》,则被专家鉴定为:“居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国际同类研究八十年代先进水平”。1983年,周以良教授从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的职位上退下来。一时间,议论纷云。有人不理解,也有人疑惑。然而,他却说:“自己年岁大了,应该让给年轻的去干。我退下来之后,全力从事植物学的研究工作,发挥所长,对党的事业更有利。”他对名利看得很轻。l 985年,某林场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松树,请周以良教授云鉴别。他闻讯立即前往,不但鉴别了奇松,还撰写了论文。当论文发表后,人们惊讶地发现,那论文的署名不是周以良,而是最先发现奇松的人。还有一次,周以良教授参与了对辽宁省某县的植被、植物资源考察工作。而后,负责写考察论文的两个同志向他提交了论文。他发现论文没有把问题的实质阐述明白,就亲自动手,重新写好论文,并以那两个同志的名字署名发表。后来,这篇论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象这祥不为名不为利的事还有许多。他那种甘当人梯的广阔胸怀令人赞叹!周以良教授在森林植物学上的贡献卓著,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他一贯重视多层次地培养专业人才,特别是把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作为自己对国家的重要贡献。他先后培养指导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6名。其中,博士生在读期间就有10人次应邀赴国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博士生毕业论文多篇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三位博士生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有的荣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力、“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和“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等科技奖励或荣誉称号。周以良教授领导的研究群体人才济济,梯队结构合理。他作为东北森林植物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所创立的森林植物学科,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学科。由于周以良教授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连续八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劳动模范,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和黑龙江省科技精英,荣获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工作者及全国归侨、侨眷优秀知识分子等称号。周以良把自己的一生溶进了莽莽苍苍的森林事业,自已则成为~棵挺立其中的青松和科学大树,把累累硕果不断撒向祖国的大地。2005年12月5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4岁

当时中国苔藓植物研究一片空白,几千种苔藓植物没有一个中文名字,也没有一个模式标本、甚至连苔和藓的概念也十分混乱;搞苔藓植物研究,即没有经费,也没标本柜,甚至连包标本的纸也买不起,面对这种状况,陈邦杰用旧肥箱改制成标本箱、用旧报卷和旧报纸包标本,深入四川东部、峨眉山、金佛山和大小凉山、马边、雷池等地,采集了几千号标本。陈邦杰的第一篇苔藓植物著作是他1940年的博士论文《东亚丛藓科的研究》(德文),论文讨论了丛藓科的分类特征及内部变异、地理分布和系统发育,提出一个丛藓科的系统图解,这篇论文,为他在苔藓植物学领域中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基础。后,陈邦杰又发表了《海南岛苔藓植物》、《中国藓类植物标本第一辑》、《中国雉尾藓属之报告》等等,这些浸润着他心血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生物学界的高度评价。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植物学课本中以及科研工作方面存在着苔类和藓类的中文名称与拉丁文原名之间的混乱甚至相反的情况,陈邦杰便将自己多年来所积累的有关方面的资料加以整理,于1952年在中国植物学杂志6卷第4期上发表了《苔和藓名称考订与商榷》的论文,论文参照当时苔和藓在课本中的统计结果,从多数的原则和植物学命名优先律的原则,确定了以藓类名Mosi和以苔名Hepaficae。这一观点得到了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认可,改变了我国苔藓类植物名称的混乱状况,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陈邦杰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卓越的教育家和科普学家,他24岁就从事教育工作,从德国留学回来,他又历任中央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植物系主任,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时陈邦杰毅然要求到新成立的南京师范学院任教。陈邦杰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植物学的研究,在苔藓植物研究领域中成就斐然。为了让中国的植物科学研究登上世界舞台,他在老一辈植物学家钱荣澎、裴鉴教授鼓励下,从三十年代起就毅然从事苔藓植物科学的研究,他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国的山山水水。早在中央大学读书时,就在苏南一带采集,在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时,又深入到川东、川西、峨眉山、金佛山、大小凉山等地采集,以后更是带着助手和学生到大小兴安岭、内蒙古荒漠区、阿尔泰林区、陕西秦岭、西藏珠穆朗玛峰、海南岛热带雨林、福建武夷山区以及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等地采集标本。他先后采集到苔藓标本4万多号,其中苔类46科,130属,654种;藓类62科,354属,1675种;并作了大量的科学实地考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苔藓植物标本资料。 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中国植物学界对苔和藓的中文名称,名词混淆不清,常常发生错误。因此,陈邦杰教授在大量研究工作之后,制定了科的命名规则,使苔藓植物的中文名称有了科学的分类。他还为许多苔藓植物拟订生动而形象的中文名称,如金发藓、提灯藓、葫芦藓、孔雀藓,并订正了许多错误名称。此外,以前各大学在讲授苔藓植物时,照抄欧美等国的书本,以土马柠为代表植物,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在他的倡导下改以葫芦藓为代表,受到植物学界的赞同和欢迎,直到今天中国大中学课本都是以葫芦藓为藓类植物代表植物。

张新时教授是中国第一批植物生态学家,主要的贡献在于创建中国第一个植被生态学实验室,建立了数量植被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等等学科的基础样式和基础理论,在国际上创建两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

植物生态学家张新时去世。他是我国数量植被生态学和国际信息生态学的开创者,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植被数量开放实验室。他长期从事生态学的研究。他的科教片曾在国外获过奖项。

植物学家发表的论文

寂寞开无主,零落碾作尘——孟德尔和他的遗传理论196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捷克布尔诺的摩拉维亚镇的一座教堂里,曾举行过一次盛大的纪念会。参加这次纪念会的大部分人并非教徒,而是应捷克科学院邀请而来的各国遗传学家。他们怀着崇敬而又惋惜的心情来纪念一位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而其成果又被埋没35年之久的伟大生物学家。他就是格里戈.孟德尔神父。1965年是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一百周年。 孟德尔其人 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出生于奥地利摩亚维亚的海因申多夫村。现今这个地方是捷克境内的海因西斯村。孟德尔的父亲是个农民,素性酷爱养花。因此,孟德尔自幼养成了养花弄草的兴趣。这也许是这位科学家后来在豌豆实验上成名的一个最初的契机吧。 孟德尔的童年不但平常,且有些寒苦。整个小学可以说是在半饥半饱中念完的。中学毕业后,主要靠妹妹准备作嫁妆的钱,读了欧缪兹学院的哲学系。大学毕业后,21岁的孟德尔在老师的建议下,进了设在鄂尔特伯伦的奥古斯丁派的修道院当了一名修士,取了一个教名叫格里戈。25年后被选为该修道院院长。 如果说童年的孟德尔是在贫寒中度过的,那么青年的孟德尔则饱历了生活道路的坎坷。孟德尔不满意于修道院的单调、古板的修士生活,兼任了布尔诺一所实验学校代课教师的职务。他曾两次申请转为正式教师,但经考试的均名落孙山。特别令人气愤的是,在第二次考试中,主考官竟这样来评论他的考卷说:“这次的考卷使我们认为,该生连作为初等学校的老师也不够格”。在这期间他还到维也纳大学旁听了植物生理学、数学和物理学等课程。 好学勤奋和充满进取的孟德尔,考试落榜后,便在修道院的花园里从事植物杂交的研究工作。他的成果只发表了很小一部分。除了死后使他成名的《植物杂交实验》(1865)外,还有《人工授粉得到的山柳菊属的杂种》(1870)和《1870年10月13日的旋风》(1871)。 孟德尔的晚年,可说是在愁云惨雾中度过的。他孑身一个,无妻无子,孤苦令仃。又因拒绝缴纳当局对修道院征收的一笔税金,而遭受着与当局僵持之苦。学志未酬而又愤懑填膺的孟德尔,终于于1884年1月6日因患肾炎不治而与世长辞,享年只有62岁。当人们吊唁这位少年清贫,中年研究成果遭冷遇,晚年孤独悲惨的老人时,谁也未想到他是一位在科学史上留下峥嵘篇章的伟大科学家。 孟德尔的业绩 孟德尔开始研究植物杂交工作,所用的实验材料是豌豆。他选用了22个豌豆品种,按种子的外形是圆的还是皱的,子叶是黄的还是绿的……等特征。把豌豆分成了7对相对的性状。然后,按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了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的一些结果。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通过人工授粉使高茎豌豆跟矮茎豌豆互相杂交。第一代杂种(子1代)全是高茎的。他又通过自花授粉(自交)使子1代杂种产生后代,结果子2代的豌豆有3/4是高茎的,1/4是矮茎的,比例为3:1。孟德尔对所选的其它6对相对性状,也一一地进行了上述的实验,结果子2代都得到了性状分离3:1的比例。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又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了杂交实验。结果发现,黄圆种子的豌豆同绿皱种子的豌豆杂交后,子1代都是黄圆种子;子1代自花授粉所生的子2代,出现4种类型种子。在556粒种子里,黄圆、绿圆、黄皱、绿皱种子之间的比例是9:3:3:1。 通过上述实验材料,孟德尔天才地推出了如下的遗传原理。 1.分离定律。孟德尔假定,高茎豌豆的茎所以是高的,是因为受一种高茎的遗传因子(DD)来控制。同样,矮茎豌豆的矮茎受一种矮茎遗传因子(dd)来控制。杂交后,子1代的因子是Dd。因为D为为性因子,d为隐性因子,故子1代都表现为高茎。子1代自交后,雌雄配子的D,d是随机组合的,因此子1代在理论上应有大体相同数量的4种结合类型:DD,Dd,dD,dd。由于显性隐性关系,于是形成了高、矮3:1的比例。孟德尔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结论:不同遗传因子虽然在细胞里是互相结合的,但并不互相掺混,是各自独立可以互相分离的。后人把这一发现,称为分离定律。 2.自由组合定律。对于具有两种相对性状的豌豆之间的杂交,也可以用上述原则来解释。如设黄圆种子的因子为YY和RR,绿皱种子的因子为yy和rr。两种配子杂交后,子1代为YyRr,因Y,R为显性,y,r为隐性,故子1代都表现为黄圆的。自交后它们的子2代就将有16个个体,9种因子类型。因有显性、隐性关系,外表上看有4种类型: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其比例为9:3:3;1。根此孟德尔发现,植物在杂交中不同遗传因子的组合,遵从排列组合定律,后人把这一规律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发现被埋没 孟德尔从1856年开始,经过8个的专心研究,得出了上述两上定律并写成一篇题为《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在好友耐塞尔(一个气象学家)的鼓励的支持下,他于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举行的布尔诺学会自然科学研究会上,报告了这一论文。与会者很有兴致地听取了他的报告,但大概并不理解其中的内容。因为既没有人提问题,也没有人进行讨论。不过该会还是于1866年在自己的刊物《布尔诺自然科学研究会会报》上全文发表了这篇论文。 曾一个时期,人们以为孟德尔的工作被埋没,是由于当时学术情报囿闭不通,交流不广,人们不知道他的工作造成的。后经调查,才知情况并非如此。原来该学会至少同120个协会或学会研究会有交流资料关系。刊载孟文的杂志,共寄出115本。其中,当地有关单位12本,柏林8本,维也纳6本,美国4本,英国2本(英国皇家学会和林耐学会)。孟德尔本人还往外寄送过该论文的抽印本。迄今有据可查的至少有5个人了解他的工作。第一个是耐格里。他是19世纪著名的植物学家。他的研究对解剖学、生理学、分类学和进化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植物学方面,他是心柳菊属方面的权威。孟德尔不仅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了他,且还给他写过进一步说明论文的长信。第二个是A.凯尔纳。他曾在因斯布罗克任教授,在维也纳植物园当主任。第三个是H.霍夫曼,一位植物学教授。第四个是威廉.奥尔勃斯.福克,他是植物杂交方面的权威。第五个是俄国的施马尔豪森。但是,刊物也好,论文也好,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明显的反响。这样,孟德尔的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竟被当代人们所忽视和遗忘,被埋没达35年之久。 1900年,对孟德尔盖棺后成名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有三人几乎同时重新作出了孟德尔那样的发现。第一个是德弗里期,他于1900年3月26日发表了同孟德尔的发现相的的论文;第二个人是科仑斯,收到他论文的时间是1900年4月24日;第三个人是丘歇马克,收到他论文的时间为1900胪6月20日。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他们也都发现了孟德尔的论文。这时,他们才清楚,原来自己的工作,早在35年前就由孟德尔做过了。 对孟德尔发现被埋没的原因分析 有不少生物史学家。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也曾进行了一些调查。但因事情发生已年深日久,有确凿证据的材料所得无几,尤其关系到人们心理方面的活材料更难以到手。现据已有材料作如下分析: 历史的局限性 1866年孟德尔发表自己的论文时,正值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的第七个年头。这期间各国的生物学家,特别是著名生物学家都把兴趣转到了生物进化问题上,而物种杂交问题自然就不是人们瞩目的中心问题了。“这一事实也许对孟德尔的工作所遭到的命运,起到了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其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学术资料不能广泛地交流也是一个原因。如,对杂交问题搜集资料较多的达尔文,就没有看到过孟德尔的论文。虽然也有人说,即使达尔文看到了这一成果,也不一定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但,这样推论是没有多大根据的。又如,了解孟德尔工作的俄国的施马尔豪森,他本来在自己学位论文的历史部分加了一个附注,正确地评价了孟德尔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当1875年《植物区系》杂志发表他的论文译本时,删去了加有评价孟德尔工作的附注。这样,就又减少了后人了解孟德尔工作的机会。 怀疑以至完全不相信这是一项新发现孟德尔发表他的新发现时,当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修士。至于他从事植物杂交的研究,只被人们看作“不过是为了消遣,他的理论不过是一个有魅力的懒汉的唠叨罢了”。的确,在一个专业学者的眼里,他还够不上一名地道的生物学家。因为他既没有生物学专业的学历,也没有博士、教授的头衔。因此,他的具有挑战性的发现,自然不易被人们所相信。从已知的少数几个看过他论文的人的反映和态度看,怀疑以至不相信孟德尔这个小人物能有什么新发现,乃是忽视他成果的一个和重要原因。当时了解孟德尔最多的是生物学家耐格里。孟德尔跟他素来关系甚密,相互交往达七年之久,孟德尔常同他交换种子。他也是读过孟文的第一个人。然而,正是由于他不仅没有正确地认识孟德尔的工作,而且还提出种种怀疑和责难,从而成为这桩遗憾后世的科学蒙难案的重要原因。现已查到,他看过孟德尔论文后,于1866年12月31日给孟德尔的复信。从中可以确凿地看到他是怎样地怀疑、责难以至忽视了孟的工作。他在信中说:“我认为,你用豌豆属作的实验还远远没有完成,其实还只是个开端。……能为最重要的结论提出无可争辩的证明的这样一套试验,决不是已在着手进行了。……你打算在你的试验中包括其他植物,这是很好的,我相信,从其他品种中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就遗传性而言)”。他还怀疑孟德尔得出的3:1的规律。如他说:“你应当把数量的表现看作仅仅是经验的理象,因为它们还不能被证明是合理的”。在耐格里看来,“只有那些在最模糊的专业领域能够作出正确判断的人,才能探究这个问题”。另一个了解孟德尔工作的A.凯尔纳,接到孟德尔寄送的论文后,曾给孟德尔写过复信。但据凯尔纳的助手说,孟德尔的论文在凯尔纳的图书室中压根就没有拆过封。人们是否可以推论:在凯尔纳的眼中,像孟德尔这样的小人物的文章,简直是不屑一顾的。 不理解其成果的重要意义 孟德尔的发现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当时的流行观念。在当时,传统的遗传学观点是融合遗传理论,而孟德尔的思想则是粒子遗传;其次,当时在生物学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的观察和实验,而孟德尔用的是定量的数学统计分析。所以,即使是认真地看过他的文章,如果跳不出传统框框,也不一定能理解其重要意义。如H.霍夫曼不仅看过他的文章,而且在自己的著作中,五处引用了孟德尔的文章,但现在看来,不是没有引到重要的地方,就是有所误解,总之,没有真正理解孟德尔工作的意义。所以,在霍夫曼的书中完全忽视了孟德尔的贡献。福克也曾多次提到孟德尔的成果,但他说:“孟德尔所作的很多次杂交的结果,十分类似于奈特的结果,但孟德尔自以为发现了各种杂种类型之间稳定的数量关系”。他所否定的正是孟德尔的成功之处,说明他根本不理解孟德尔发现的意义。他的提到孟德尔,不过是因为孟德尔培育成了植物杂种,不得不得一下而已。 教训和启示 埋没孟德尔发现一案,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今天,孟德尔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光辉业绩已被充分肯定,以他的成果为基础的遗传学也已取得辉煌胜利。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忽视孟德尔发现的代价是沉重的,它也许使生物学的发展延缓了几十年。难道我们不应从中悟出应有的教训,找出以古鉴今的富有启发性的道理,以便今后不犯或少犯同类错误吗? 警惕传统观念的束缚 有些人认为孟德尔的发现是早产儿,它超越了时代的认识水平,因此被埋没是必然的。然而,我们却认为,孟德尔的发现不被理解从而导致被埋没,主要应归咎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理由是,孟德尔的课题当时已经摆到了人拉的面前。至少有向个人的工作接近于孟德尔的结论(参阅斯多倍《遗传学史》,第126-138页,第189页),其中甚至包括人所共知的达尔文,他关于金鱼草的杂交实验距离孟德尔的结论只差一小步。这充分说明,孟德尔的发现决非偶然的早产儿,而是具备成熟的历史条件的。上述几个人和看过孟德尔论文的人,之所以没有作出孟德尔那样的结论和没有认识到其意义,主要因为他们没有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跳出传统的定性方法的局面。而孟德尔的成功,正由于他的老框框少些,所以才有可能冲破当时的研究方法和流行的

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曾士迈1926年4月生于北京。194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植物保护系主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六十年代初在国内进行植物病害流行的数理分析。七十年代倡导采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是中国植物病害流行学和植保系统工程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开拓免疫学与流行学交叉的研究领域中也起了重大作用。在研究植物水平抗病性,小麦条锈病定量流行学和大区流行规律及其计算机模拟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合作主编《植物免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杨演合著《植物病害流行学》。周宗璜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高等真菌分类和个体发育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是中国高等真菌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粘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并率先对人参病害进行了研究,填补了我国空白。 邓叔群福建福州市人。真菌、植物病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门从事林业植物病理和粘菌、真菌的分类研究,以及中国粮棉作物--水稻、小麦、棉花病害的研究。建国以后,在他的倡导下实现了人工栽培食用、药用真菌,还成功地运用生物防治的科研成果,大面积防治森林虫害,为中国真菌学开拓了道路。他所发现的4个新属120个新品种为国际所公认,列入英国真菌研究所编的《真菌字典》中。曾发表论文70多篇,专著有《中国的真菌》等。裘维蕃 曾任金陵大学农学院、福建农学院、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讲师。194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农学会第三届理事和第四、五届常务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届理事长,国际植物病理学会第四届理事,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在植物病理学方面有杰出贡献。谢联辉 植物病理学家。福建龙岩人。195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福建农业大学教授。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水稻病毒的种类、分布、为害、传播测报与治理,其成果被誉为是“对世界病毒作出了新贡献”;发现一种新的水稻病毒——水稻簇矮病毒,受到国际稻病学界的高度重视;报导的水稻齿矮病毒和东格鲁病毒均系中国新记录;三种病害的及时发现,有力地控制其蔓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水仙、甘蔗、福建烟草、蕃茄和香蕉等植物的病毒种类、分布、发生和治理措施,报导了9个中国新记录和5个中国大陆新记录。林亮东别号立农,香山县(今中山市)南朗镇大车人。1935年被选派到美国奥列贡大学研究院学习植物病理及真菌学,1937年获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异,获美国生物学会授予荣誉会员及美国植物病理学会金质奖章一枚。回国后,一直从事植物病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华南农学院教授、广东农林处处长、华南农学院植保系系主任、华南农学院湛江分院副院长、广东植物病理学会理事。戴芳澜字观亭,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戴芳澜在真菌分类学、形态学、遗传学和植物病理学等方面发表论文和著作50多篇,为中国近代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是中国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奠基人。1930年,他发表的“三角枫上白粉菌之一新种”的论文,是中国真菌学家首次报道的真菌新种,是真菌学在中国创立的标志。他与B.O.道奇(Dodge)合作对脉胞霉 (Neurospora) 的分类和细胞遗传学研究成果是真菌学的经典文献。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植物病原目录》《中国真菌总汇》和《真菌的形态与分类》等。黄齐望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在油菜病害、稻瘟病、烟草立枯病和疫病都有较深的研究。他编著的《江西省病虫害志》一书,对促进江西省农业生产起过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齐望历任南昌大学、江西农学院、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并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省政协常委、民盟江西省常委,还担任过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以及江西省植保学会副理事长、顾问等职。吴友三吴友三,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在小麦抗锈育种上培育出十多个品种,对我国东北麦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分离、鉴定,小麦耐锈性特点和机制的理论研究上做出了重要成果。 林孔湘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一生潜心研究柑桔黄龙病,首先证明黄龙病病原为病毒;首创柑桔繁殖材料热处理消毒方法;推行“无病虫栽培”技术,为振兴我国柑桔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

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斯(H.De Vries,1848~1935)、德国植物学家科伦斯(C.Correns,1864~1933)、奥地利植物学家丘歇马克(E.von.S.Tschermak,1872~1962)德弗里斯的《杂种的分离律》、科伦斯的《关于品种间杂种后代行为的孟德尔定律》以及丘歇马克的《豌豆的人工杂交》等三篇论文,相继在《柏林德国植物学会》杂志第18卷上发表(三篇论文收到的时间分别为1900年的3月14日、4月24日和6月2日)。这样,三位不同国度的植物学家通过各自独立的植物杂交实验,并在研究论文发表的前夕查阅有关文献,而几乎同时重新发现了孟德尔早在1866年发表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科学史上把这一重大事件称为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