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7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5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清华大学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6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人们赞扬在理论物理前沿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诺贝尔奖得奖人杨振宁是一位坚忍不拔、具数学天才的科学家。他致力于揭示自然的对称性,而这些对称性常常是隐藏在杂乱的实验物理结果的后面。 杨振宁长时期在看来是神秘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十字路口工作。在这个领域内,一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灵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还没有实验证据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这是一个外行很难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满了希腊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寻求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品味”和“风格”,有寻求用正确语言来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内心的灵感。 物理学家戴森去年在石溪为杨振宁退休所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说:“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 杨振宁已有华发,可是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仍穿梭于纽约和远东之间。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学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是设在南朝鲜汉城的一个理论物理中心的主席。 在关于他的生活和时代的一次广泛的谈话中,杨振宁谈到他的物理学生涯,谈到他没有能从事某些领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遗憾。杨振宁也谈到他在中国童年和他长时间为沟通美国和自己的祖国在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作的努力。杨振宁谈到他担心中美关系的裂痕会扩大,以及由于新近对台湾出生的物理学家李文和间谍活动嫌疑的调查,将为亚洲和亚裔美国科学家带来的困难。·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杨振宁自1945年到美国来当研究生以后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他会见了已故的周恩来和中国的其他领导人,帮助开展了两国之间的科学合作。他担心这些合作将面临危险。 那时候,当他从国外旅行回来后,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人员常常去找他。中央情报局的官员第一次去找杨振宁时杨要让他的秘书记录他们的谈话,以免误解。杨振宁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密切联系,他说:“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近来没有再来找我的麻烦。” 杨振宁最关心的是科学而不是政治。他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一个从中国偏僻地区一个落后的城市来的年轻学生,怎么会有幸参与20世纪一个最主要的思想革命。这场革命是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方法来了解自然的无穷多样性,从混沌的星球爆炸到电子环绕原子核的颤动。 1956年杨振宁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因为这个工作,两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从长远来看,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的开拓性的工作却更为重要。那一年,两人都在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工作。他们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以后证明它是以统一的方式描述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的关键。布洛克海文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马奇努说:“当它在1954年写成时,争论极大。一些人认为它和物理世界无关。”当时,杨和米尔斯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可是以后证明,这个从微分几何和纤维丛这样的抽象世界中抽提出来的数学,正是为描述像磁、电、强核力,也许还有重大相互作用中,中界作用力的粒子交换所。戴森讲道:“我要说,在杨振宁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规范常已经证明这比他和李政道关于宇称的工作要重要得多。”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两人在1962年分手。杨振宁拒绝谈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的。他说:“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说,这是一个悲剧。”他们两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讲话了。
奖项如下:
多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培养出站博士后、毕业博、硕士研究生120余名。2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1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荣誉。
学风严谨,富于创新,形成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学的突出特色,取得一批重要标志性成果,贡献突出,成绩卓著,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主持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中药组分配伍研制现代方剂的新模式及配伍优选设计方法,达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子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20项。授权专利1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张伯礼的主要科研成就: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展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开拓了舌象色度学和舌底诊研究方向。
自1999年开展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21世纪初完成了首个中医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促进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提升,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
姓名:杨振宁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2年10月1日 国籍:美国 出生地:安徽合肥 学历:博士 [编辑本段]杨振宁简介 杨振宁(1922,10.1~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安徽省合肥市。 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当时的院长奥本海默说,他最喜欢看到的景象,就是杨、李走在普林斯顿草地上。1966年以后,他长期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该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他也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以他们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后二人因排名先后的问题交恶。1962年因为《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两人正式决裂。杨振宁七岁的儿子杨光诺曾说,“我要一人得诺贝尔奖。”1989年他写给已故中研院长吴大猷的信,向老师报告两人合作情形。吴大猷覆信说∶“整件事是一极不幸的事,我想是不能永远掩盖著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再在世人前争,而让慢慢的展现出来。” 1977年他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 1980年杨振宁获得拉姆福德奖,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杨振宁的结发太太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2003年10月因病过世。 荣 誉 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及拥有多项荣誉学位,也是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的名誉教授。[编辑本段]个人经历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7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5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清华大学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6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人们赞扬在理论物理前沿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诺贝尔奖得奖人杨振宁是一位坚忍不拔、具数学天才的科学家。他致力于揭示自然的对称性,而这些对称性常常是隐藏在杂乱的实验物理结果的后面。 杨振宁长时期在看来是神秘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十字路口工作。在这个领域内,一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灵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还没有实验证据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这是一个外行很难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满了希腊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寻求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品味”和“风格”,有寻求用正确语言来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内心的灵感。 物理学家戴森去年在石溪为杨振宁退休所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说:“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 杨振宁已有华发,可是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仍穿梭于纽约和远东之间。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学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是设在南朝鲜汉城的一个理论物理中心的主席。 在关于他的生活和时代的一次广泛的谈话中,杨振宁谈到他的物理学生涯,谈到他没有能从事某些领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遗憾。杨振宁也谈到他在中国童年和他长时间为沟通美国和自己的祖国在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作的努力。杨振宁谈到他担心中美关系的裂痕会扩大,以及由于新近对台湾出生的物理学家李文和间谍活动嫌疑的调查,将为亚洲和亚裔美国科学家带来的困难。·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杨振宁自1945年到美国来当研究生以后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他会见了已故的周恩来和中国的其他领导人,帮助开展了两国之间的科学合作。他担心这些合作将面临危险。 那时候,当他从国外旅行回来后,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人员常常去找他。中央情报局的官员第一次去找杨振宁时杨要让他的秘书记录他们的谈话,以免误解。杨振宁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密切联系,他说:“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近来没有再来找我的麻烦。” 杨振宁最关心的是科学而不是政治。他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一个从中国偏僻地区一个落后的城市来的年轻学生,怎么会有幸参与20世纪一个最主要的思想革命。这场革命是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方法来了解自然的无穷多样性,从混沌的星球爆炸到电子环绕原子核的颤动。 1956年杨振宁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因为这个工作,两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从长远来看,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的开拓性的工作却更为重要。那一年,两人都在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工作。他们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以后证明它是以统一的方式描述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的关键。布洛克海文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马奇努说:“当它在1954年写成时,争论极大。一些人认为它和物理世界无关。”当时,杨和米尔斯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可是以后证明,这个从微分几何和纤维丛这样的抽象世界中抽提出来的数学,正是为描述像磁、电、强核力,也许还有重大相互作用中,中界作用力的粒子交换所。戴森讲道:“我要说,在杨振宁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规范常已经证明这比他和李政道关于宇称的工作要重要得多。”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两人在1962年分手。杨振宁拒绝谈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的。他说:“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说,这是一个悲剧。”他们两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讲话了。[编辑本段]杨振宁的科学成就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1.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R.L.密耳斯共同提出杨-密耳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包括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大统一理论、引力场的规范理论、……)打下了基础。杨-密耳斯场方程最近被数学家S.唐纳森引用,获得了拓扑学上的重大突破。 2.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方面的另一项杰出贡献是:在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即后来所谓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宇称守恒,则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是同一种介子。——杨振宁和李政道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确认这些实验并未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第一次。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杨振宁的其他贡献包括:费米-杨模型(1949),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5杨振宁7),与李政道和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C(电荷共轭变换)和T(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1957),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1959)和关于W粒子的研究(1960~1962)。与吴大峻合作的CP(宇称)不守恒分析(1964),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1974),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75),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1967~1985)等。 3.在统计力学方面,杨振宁的贡献包括:二维伊辛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1952),与李政道合作的关于相变的理论(1952),与杨振平合作的关于数种模型的严格解(1966~1985)等。 4.在凝聚态物理方面,杨振宁的贡献包括:与N.拜尔斯合作的对磁通量量子人的解释(1961),非对角长程序观念(1962)等。 杨振宁于1971年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回美以后,对促进中美建交、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都做了大量工作。杨振宁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振宁发表过约200篇科学论文和报告。
优秀。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生物产品大规模制备理论和工程技术的研究,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技术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专长于蛋白质和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和修饰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在纯化和修饰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纯化和修饰血红蛋白制备血液代用品等研究上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篇,其中有130篇被SCI收录。参与撰写中英文学术专著8部。国家发明专利30项已授权,其中5项涉及血液代用品的专利为国家保密专利。苏志国,男,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男,1954年7月生。现任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首席科学家。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这是因为她在大二的时候就和院士一起做课题,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学习的经历非常丰富,而且还加入了韩宏伟教授团队。
这是因为她的实力非常的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当中非常的有优势,写了很多关于新型太阳能电池方面的论文,这个博士生的颜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能够走红网络。
他从小学到大学的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还获得了四川省教育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四川省教学名师。发表过很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科研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获得了教育部科学奖一等奖。可谓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
看到了两个比较有趣的话题,一个是#成都大学王清远校长失眠了#,另外一个则是“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还能安睡吗?”。
可见,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真是颇受人们的关注,针对于毛洪涛一事,人们也期待着成大校长王清远会给出何种解释和回应。
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到底有何来历呢?
作为成都大学的校长,王清远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否则就不会被任命为成都大学的校长了,看完他的个人履历后,不少网友沉默了,原来,王清远确实是很优秀,并非是外界所评价的“学术混混”。
王清远成就读于四川大学,从川大毕业以后,远赴法国留学深造,在法国巴黎中央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王清远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成绩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他还曾经获得四川省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王清远也曾经在四川大学工作过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凭借着突出的教学成果,他还曾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还被评选为四川省教学名师。
更为了不起的是王清远发表过多篇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发表SCI收录论文多达200余篇,所写的论文被他人引用过2000多次,王清远也曾经作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指导和培养出多么优秀的学子。
在科研上,王清远也取得了很不错的科研成果,他所专注的研究领域涉及新型材料与结构力学问题、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及其低碳技术等,凭借着突出的科研成果,他还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因此,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可以说是一身荣誉加持。
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确实是获得了许多令人羡慕的奖项和荣誉,但是一个人所获得的各项荣誉都比不上内心的真正优秀,我们希望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也是表里如一的优秀人才。
希望王清远是真正的可以“清而致远”。
1、要懂得自我监督,自我鞭策
真正优秀的人,其实是懂得自我监督和自我鞭策的,他们能够洞悉自己的内心,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东西,并为之奋斗和努力。
2、懂得自我反省,自我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真正优秀的人,其实是能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反思的,会完善自身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优秀的人还会学会自我批评,自我改正,也会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更不会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做出有害于他人的事情。
看完了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的个人履历,你们是否认为他很优秀呢?欢迎发表观点和看法。
刘正义教授先进事迹刘正义教授是华南理工大学前校长,前党委书记。作为一名老党员,刘正义教授自始至终都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在平时的政治学习中,刘正义教授总是准时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刘正义教授从教40多年来,40年如一日,作为一名近70岁的老教授,在8号楼每天总是上班来得最早,下班走得最晚的老师之一。在4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刘正义教授自始至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学风正派、治学严谨,深受学生的尊敬。曾经有一名研究生花了几个月时间写了一篇论文,刘正义教授给该研究生的论文整整修改了五遍,而且每次修改都很认真,包括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还要求该学生提供给他参考文献,一一进行对比,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不厌其烦地讲解,最后才将该论文寄出,并顺利录用。一名研究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曾经针对一试样进行硬度检测,但同一试样在两个单位的硬度仪上的测量结果相差较大,但该学生没有和刘正义教授讨论,而是在论文里面仅用了一组数据,而没有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已经将论文装订成册。当刘正义教授知道这件事后,反复思考,并亲自和学生一起重新测量,最后按照事实,把两组数据都写入论文中,该学生又不得不对已经装订好的论文一本一本地做了修改。刘正义教授在40多年来科研工作中,先后参加和承担了近20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突出,编著和参与编著3部专著,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许多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其中SCI收录37篇;EI-VILLAGE收录56篇,其中35篇被EI光盘版收录;ISTP收录4篇。在SCI数据库(1997-2005)中,刘老师的论文共被SCI收录论文引用了121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刘正义教授的中文论文共被引用了340多次。他重视人才培养,教育学生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先后指导博士生近20名、硕士生近30名、博士后1名,所培养的研究生大部分己成为有关单位的技术骨干,有的已经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副校长胡社军等,不甚枚举。这些是与刘正义教授在指导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中的严格培养、以身作则、倾身相授分不开的。直到现在,刘正义教授虽近70岁,但在科学实验中仍和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在2003年,刘正义教授曾多次带领研究生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横沥镇的捷科门磁电系统(广东)有限公司做试验。尽管试验场地的条件比较恶劣,车间温度有时高达40℃以上,且噪音大,粉尘多,但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和解决试验中的难题,他亲自与学生一起做现场试验,曾经有一次因站立时间过长,他的脚都有些发肿,仍坚持和学生一起将实验做完。刘正义教授在40多年的教育事业中,始终坚持大公无私,非常关心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的成长。他不仅在专业和学业上给予年轻同志大力帮助,而且在做人、做事方面给予年轻教师和研究生谆谆教诲。在2000年至2003年担任《磁性功能材料与功能薄膜》学术团队学术负责人期间,他悉心指导了多名年轻教师,其中一人被评为教授、博导,两人被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学术梯队,团队考核成绩优良。他至今还活跃在讲台上,担负了博士生的教学工作,讲授《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等三门课程。对于生活有困难的研究生,刘正义同志总是想方设法甚至是自己掏钱给予专门定期的支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在三年的求学期间多次春节未回家过年,刘正义教授总要安排时间和学生吃一顿年夜饭,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而且还定期给该名学生生活费,创造各种条件让该名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以保证该学生顺利毕业。尽管如此,刘正义教授自己在生活中总是深居简出,就连家里的电视都是一台球面的老式电视机。刘正义教授总是忘我工作,一直保持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有一次,刘正义教授因肚子剧烈疼痛,到医院检查发现阑尾炎,本来应该马上接受手术治疗,但由于下午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他决定参加完下午会议之后再去医院,在开会时他一手悟着肚子,坚持开完会议,然后自己去校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住院期间校领导多次要求他去外面大点的医院治疗,但他坚决不肯,最后还是在学校医院里,和其他病人同住在一个病房里接受治疗。其实按照刘正义教授的资历,他完全可以享受特殊待遇的,可是他没有,坚决不同意转院,甚至不接受给他单房的待遇。此外,刘正义同志还热心参与机械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各种学术和公益事务,为所在单位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总之,刘正义教授作为一名党员,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值得大家学习。
1990年在国内读硕士学位期间建立了ELISA法测定血清G-CSF水平,该发现已获国家专利经国家批准用于临床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获1996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1999年在法国学习期间先后在《科学》、《自然医学》、《柳叶刀》等杂志上发表数篇论著。于1997年首先提出了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重建的新理论。这一科学发现为艾滋病病人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在艾滋病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性质。于199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留法学生,获得了1999年度法国优秀外国医师奖,是首次获得该奖的中国人。《新华社》为此发了全国通稿。1999年回国后在协和医院创建了临床细胞免疫实验室,建立了中国正常人的T细胞免疫功能正常值。并对中国艾滋病病人的免疫改变和免疫功能重建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获得了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度科研成果一等奖。回国以来,在各会议培训班做有关艾滋病的讲学报告近百次,听讲学员上万人,为国家培训了一大批防治艾滋病的骨干力量。现负责着包括欧盟美国NIH的艾滋病CIPRA项目和国家十五攻关在内的多项国际国内科研课题。1998年被法国授予优秀外国医师奖--维多利亚雨果奖是首次获得该奖的中国人。李太生于1993年10月~1999年1月在法学习工作,在此期间他曾与法国同行合作在恢复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科学》、《自然医学》、《柳叶刀》等国际权威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评价。在2003年春季北京抗击SARS的战斗中,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是协和医院抗SARS专家小组成员,并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非典”攻关小组临床科研组组长,同时是科技部、卫生部“非典”联合攻关小组专家之一 。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共40篇,被他人引用2000多次,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此外,还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代表、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材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男,汉族,重庆永川人,文学博士,现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曾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任教。2008年先后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理论、媒介批评、网络媒体、公共传播、传媒文化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省高校重大攻关项目及横向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传播学导论》《新闻传播学论稿》《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网络新闻传播学》《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嬗变》《仁智的乐趣:山水泉石》等论著,主编《中外媒介批评》学术集刊。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新闻教育最高荣誉金钟奖等多种奖励,以及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中国传媒大会“中国传媒思想人物”等荣誉称号。2006至2011年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先后领衔创建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科专业平台,为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做出多项突破性贡献,2012年评为暨南大学二级教授。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新闻出版总署西南人才培养基地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外审专家,《中国新闻年鉴》《新闻与传播》编委,《新闻记者》《新闻爱好者》《今传媒》《传媒透视》顾问,广东省政协刊物《同舟共进》特约审读员。
重庆大学机械导师朱才朝。
个人简介
朱才朝,男,博士(后),重庆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到2016年任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2016年到2018年任重庆大学科技处处长,2018年起任重庆大学科发院常务副院长。长期从事机械传动与装备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创新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和重庆市等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重大专项、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专项、重庆市科委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项目40余项。
在ASME J. Mech. Des、ASME J. Tribology、Mech. Mach. Theory、Chinese J. Mech Eng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篇,被SCI/EI收录160余篇;获国家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1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指导博士/硕士100余人,其中获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论文3篇。
发表sci对于论文的数据以及英文的写作有较高要求,能够发表200论文是非常厉害的科研人员
指的是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分科系的专业杂志,如《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数十种。
一、学位点概况 应用化学硕士点现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研究生导师7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有多名指导教师分别担任国内外知名刊物审稿人、国家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人、国家精品课程通讯评议人、国家以及各省级科技奖励的评审专家。 应用化学硕士专业将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重中之重,积极开展科研与教学研究。近5年来,主持了“十一五”国防基础研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二十多项,到帐经费研究经费400多万元;获得湖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技术发明三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成果;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80多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先后承担完成了教育部和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出版了教材和专著8部、获国家精品课程一门、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 应用化学硕士专业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形成了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分子器件、精细化学品合成、纳米功能材料、聚合金属配合物等前沿科研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塑造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化学高级专门人才。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三、专业方向 1、 应用电化学 电化学学科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换的科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学科性质决定了电化学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进入21世纪,电化学科学和技术在各类高、精、尖技术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形成了诸多系统的发展方向,包括:材料电化学、能源电化学、微电子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环境电化学、半导体光电化学、有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等。 在新能源结构中,基于电化学的能量储存与转换具有重要地位。本方向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围绕电化学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高效环保、高性价比的新型电源和先进储能材料,优化设计高性能电极,发展先进化学电源。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主要研究领域:(1)先进电化学储能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构效关系;(2)新型高性能电解质的研究;(3)电极过程电荷传输机理的研究;(4)化学电源的先进工艺制造与集成技术等。 2、精细化学品合成与新技术 精细化学品合成与新技术是多学科交叉,依托化学、化工、材料等学科,是最具活力与发展前途、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教学和科研内容涉及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医药、高效无害农药、石油、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科学研究方面,活跃而前沿的学术活动为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涉及光催化反应及其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染颜料、医药及其中间体的合成与制备、光-电响应的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涂料、粘合剂、助剂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3、化学新材料 该研究方向在新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碳纳米管、碳纳米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构筑、有机/聚合物光伏材料及其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功能材料的构效关系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创新团队。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49分许,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本杰明·李斯特和大卫·w·c·麦克米伦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1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6万元人民币)。
LIST, Benjamin
Benjamin List教授1997年于法兰克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 Scripps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并留所仼助理教授。2003年起, Benjamin List教授入职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并于2005年荣升为教授。Benjamin List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催化与合成,是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发展了一种新型不对称催化模式:手性抗衡阴离子导向的不对称催化(ACDC),目前共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近年来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Otto-Bayer- Prize(2012),Horst-Pracejus-Prize (2013), Mukaiyama Award (2013), 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 (2014),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rize(2016)等。Benjamin List教授目前担任Synlett 杂志主编,还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Synfacts 等专业杂志担任编委。
David MacMillan
David MacMillan是美国有机化学家,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曾获得阿瑟・C・科普学者奖、ACS Award for Creative Work in SyntheticOrganic Chemistry奖等多个奖项。其课题组一直从事不对称催化、新的反应方法学以及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尤其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和光催化氧化还原催化方面颇有建树,屡屡发表Nature、Science、JACS等高水平文章。
过去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2020年——法国和美国科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获奖,获奖理由是“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2019年——美国和日本3位科学家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lingham、Akira Yoshino获奖,获奖理由是“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8年——美国科学家Frances H. Arnoid获奖,获奖理由是“研究酶的定向进化”;另外两位获奖者是美国的George P. Smith和英国的Sir Gregory P. Winter,获奖理由是“研究缩氨酸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
2017年——瑞士、美国和英国3位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获奖,获奖理由是“研发出冷冻电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测定”。
2016年——法国、美国、荷兰3位科学家Jean-Pierre Sauvage、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获奖,获奖理由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2015年——瑞典、美国、土耳其3位科学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机制研究”。
诺贝尔化学奖小知识
——截至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2次,没有颁发的8年分别是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年。
——1901年至2020年,共186人次获奖,实际获奖个人为185人,因为英国科学家Frederick Sanger于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奖。
——112次颁奖中,63次为单独获奖者,24次为2人共享,25次为3人共享。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法国科学家Frédéric Joliot,1935年因“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与妻子Irène Joliot-Curie一起获奖,时年35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美国科学家John B. Goodenough,2019年因“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获奖,时年97岁。他也是迄今为止所有诺奖得主中获奖时最年长的一位。
——185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有7位女性。分别是1911年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另外还获得1903年的物理学奖)、1935年的Irène Joliot-Curie、1964年的Dorothy Crowfoot Hodgkin、2009年的Ada Yonath、2018年的Frances H. Arnold,以及2020年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
从1987年起,孙昌璞先后从事群表示论在物理学中应用、量子理论的整体性质及基本问题、量子群与可积系统,量子测量和量子耗散理论以及量子信息的研究。 对量子开系统理论等量子物理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研究,为多年后(1996年开始)量子信息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以前系列的研究工作契合了量子信息的发展, 1997年后孙昌璞在量子信息基础和物理实现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孙昌璞至今已经发表SCI论文200余篇《Phys.Rev》系列文章有98篇, 其中《 Phys.Rev.Lett.》10篇)),被引用2500余次(他引1500余次, H 因子 24。他关于q变形玻色子的工作单篇引用超过300次(SCI 引用265次),是国际上这方面最早的三篇开创性文章之一,2001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史莱克(SLAC)高能物理资料中心统计的《引用最多的数学物理论文》(Papers most cited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articles,排名第51,中国本土孙昌璞的文章是唯一的入选),并获得美国ISI《经典引文奖》奖Citation Classic Award)”(统计1981年以来的论文, 中国共有47篇文章获奖,物理学只有两篇)。1995年,美国《科学》专刊评价中国科学发展,提及了他的研究工作。他17年前开始的量子绝热近似和诱导规范场的研究,由于磁约束冷原子实验的新进展,2005年后重新引起重视。在此方向上,孙昌璞等又提出了利用诱导规范场的斯特恩-盖拉赫效应分离手征分子的重要物理方案。英国《物理世界》头版报道并评论了这个工作。2008年,他有2个理论预言(量子相变系统的动力学敏感性和人工原子循环结构)得到实验的验证, 前者在2009年还启发了观察量子临界现象的新实验。他于2005年提出的纳米机械振子主动冷却的方案与德国小组20008年冷却LC介观电路的机制一致。孙昌璞的主要学术成果包含:1. 提出了q变形玻色子概念,并给出其低能集体激发的微观解释和利用集体准自旋波激发作为量子记忆体的理论方案;首次得到 SU(n)量子代数的玻色子表示和杨—Baxter方程新型解的量子群构造。2、提出了量子绝热近似高阶修正方法和推广的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发现了诱导规范场的可观测效应。基于量子比特绝热操纵,研究了固态量子比特的相干集成、纳米机械冷却和约瑟芬森结量子计算的问题,指出了可变耦合自旋链单粒子谱具有可公度性,从而可实现完美的量子态传输。 3. 建立了量子退相干的因子化模型和自洽的量子测量理论,通过精确可解的量子耗散模型,揭示了不可逆过程导致的波包定域化的现象;发现了处于临界点的自旋链具有量子混沌特性活动力学敏感性,与之耦合的外部系统会发生退相干增强效应。
中心现届主任为贺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名誉主任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中心目前由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国内外资深研究者和特聘教授领导的“核心”和“卫星”研究室,以及一批优秀、富有创造性的年轻学者、讲究实效的技术支撑人员、认真严格的行政管理人员,一群年轻聪明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组成。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最终中心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疾病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发育与生殖》、《生物安全》、《DNA计算与技术》的范畴,具体可分解为“基因定位与克隆”、“功能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精神疾病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动物模型”、“DNA计算与技术”、“生物信息学”、“全国遗传资源保护网”等内容。目前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研究设施,大于2000平方米的研究空间(包括分布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浩然高科技大厦五楼、科技馆、卫生科楼、闵行校区生命楼、Bio-X附属医院以及中科院生科院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等多处研究空间),申请到了几乎所有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方的项目基金。经过以往的努力,中心先后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以及其它各类殊荣多项。此外,在交大史上赢得了至少三个第一:第一个973首席科学家,第一个自然科学系列《自然遗传》杂志论文,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申请和获取专利1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