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医医案杂志发表

发布时间:

中医医案杂志发表

《中国名老中医医案系列:乔保钧医案》是1998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乔振纲。《乔保钧医案》汇集了乔保钧老先生临床疑难病症治验,并对医案酌加按语,更易学习与理解。读之颇能启迪思路,开阔眼界。乔保钧先生的辨治经验,于此集中尽可见矣。全书分成心病门、肝病门、脾胃病门、肺病门、肾病门、脑病门、时令杂病门、血证病门、皮肤病门、汗证病门、癌瘤癓瘕门、疑难病门以及附篇。

《何世英医学荟萃》(逾百万字)《中医脑病学》(约二十万字)身后涉及何世英的资料有:1990年7月北京出版社《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首篇,“何世英医案11例”1993年天津市卫生局《津门医粹》,“何世英”(张大宁、高保茹整理)2004年8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临床家——何世英》(孙艳明编著)2009年1月天津教育出版社《璀璨夺目的津门中医药》,书中涉及何世英部分有:1936年以全校第1名成绩取得华北国医学院毕业证书、天津市儿童医院1959年开设首个中医儿科病房及1962年首个中西医结合儿科病房、首位创建中医脑病科的专家等(刘瑞珍主编)。2010年4月第二期《天津中医药杂志》何其行文章“良医志、国医魂——纪念父亲何世英逝世廿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省医务工作者协会云霄分会聘任他为学术部副部长,系城关中医联合诊所创始人之一。1956年,县组建联合医院(即今中医院),任内科中医师。1958年,开办卫生学校,以其博识广闻、医术精湛聘为卫校教员,为城乡培养一批医务骨干。1959年,受聘为县中医研究所委员,并先后为政协云霄县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1962年获福建省卫生厅“名老中医师”称号。吴秀峰自学成才,悬壶五十几载,博览古今诸家医籍,集众家之长,融会贯通。1963年,省中医研究所欲调其往福州,供职中医研究所,因年老,不果行。其所著医案、医话、论文不下百篇,发表于《福建中医药》、《中华中医杂志》和《福建中医医案》。他不但精通医学,对书法也颇有研究,作品曾多次参加展览获奖。

医学个案投稿杂志

首先,医学论文分普刊,核心期刊。核心又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另外,需要纠正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其次,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一本核心版面页数越多自然收录的概率就会越大。例如,旬刊,半月刊肯定要比月刊双月刊收录的多一些。医学论文发表,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是本身文章质量要过关,第二是杂志社审稿,收录要快,第三是自己的科研背景要满足杂志社的条件。详细的医学论文发表经验优助医学更为擅长。

我们杂志《中国现代医生》是国际爱期刊,栏目有很多,是医学综合类杂志,只要是和医学相关的符合我们的要求都可以投稿,投稿请与本刊联系:(郭编)

我也不知道啊 呵呵

医学论文杂志普刊:《医学前沿》 《医师在线》 《临床医药文献》《实用妇科内分泌》《全科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等核心:《四川中医》 《中医学报》 这些都是不错的刊物朋友你是评职称用吗?现在咱们国内,学术已经沦落为商品了,学术买卖已经见怪不怪了,基本上交上版面费就给你发表。这一点其实我也很无语......但是,论文还是要发表,因为论文发表已经是刚性需求。发表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第一,先考虑你发表论文的用途,评中职,还是高职。中职一般发表省级以上就可以,高职就需要有国家级的了,甚至核心期刊。毕业论文的话,还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了。第二,考虑价格方面,省级 国家级 核心价格都不一样,但是咱们也不能一再追求低价格,网上假刊太多,小心占小便宜吃大亏,了几百快无所谓,主要是耽搁了事情,评职称一年就一次(要找可以用支付宝付款的)。第三,时间问题,刊物确定好了 一定要确定下(新闻出版总署)是否能查到。然后就是时间,一般杂志从定稿到出刊都得需要1个月,赶上高峰期3月都有可能,如果对方什么都答应你,今天给稿子明天邮递给你刊物,这个肯定是假刊的。第四,价格方面,这个不好说,杂志种类太多,没法完全根据省级 国家级来判断价格,核心期刊的话 悬殊很大。最后祝你成功,这是我发表论文的经验,我帮我同事也发表了一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医案期刊医案投稿

中医临床医案: 孔某,女士,57岁,2017年9月23日初治。 主叙述:因慢性胃溃疡已久,一而再再而三,胃胀、纳食后尤甚,容易胸闷,长期便秘,很难过。另外:小便浑浊,易现耳鸣。另外原因:老家是山东,不爱与人说话,温度36.9℃,血压150/69mmHg。 分析:慢性胃溃疡,中土被贼、肝胆克中土。 思路:养胃止痛,疏肝平胆。 用药参考:用伊贝母来止咳化痰,取伽喃香来理气,用米油、綟木来补虚。虚汗者,加饱饭花。眼睛发干者,加白马齿苋。说到底什么都不是你的,只有健康是你的。如果你也关注自己与家人的健康,欢迎投稿舌象,我们一起来好好分析一下!

上周,我写了一篇文章 药房的大神们,请你们对这些可怜的中药,嘴下留情! 里面提到,现在有很多中药都被中药房禁止或者限制销售了,就是因为它们有毒,或者被传有毒。

比如麻黄、半夏、细辛、附子、水蛭等。但其实这些所谓的“毒药”,都是治病的良药,好药,被遗弃不用或者限量使用,实在太令人心痛了。

其实任何脱离方剂和剂量、脱离病案,单纯谈论中药毒性的言论,都是耍流氓。 不明不白没前没后,没有经过只看结果地讲半夏致死案,附子致死案,都毫无意义,都是对中药的不负责任。

正巧,昨天就收到了这么一封读者医案投稿,她的文章原名叫《不作死就不会死》,讲的就是自己服用生附子中毒的经过,我只字未动地转发如下,请大家自己看看这个中毒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吧。

兔子:

去年开始看了《说医不二》,就成了你的粉。一直幻想我们的第一次交流会有怎样的画面,然而万万没想到会是一次中毒。是的,我中毒了,附子毒。

我的中医基础,怎么说呢,可能是0,也可能有个一分两分的。中医大家的书看不懂,平时关注一下徐文兵、罗大伦老师,和你。

你有次提到了李可老先生讲阳气的那本书,我就买来读了。虽然是繁体竖版,但毕竟是本访谈录,看下来倒是不吃力。合上书,我就觉得,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阳虚人,从前被误诊了多次阴虚,最近一两年总是手脚寒凉,怕冷,四逆汤应该适合我。于是,此处略去一万字,我抓了十付四逆汤回来(生附10克,筠姜5克,炙甘草6克)。

拿到药,我纠结了一下,我这个程度的阳虚到底用不用这么大招,想了想,剂量毕竟不大,症状也有,就让我感受一下中药界的网红方剂吧。

辩证,没有;煮药方法,没看。洗了洗药,泡了半个小时,扔到煎药锅里,不管它了;两三个小时后,就得了。(没先煎附子,我是不是活该……)

从周六早晨开始喝,今天是第四天了。然而就在今天上午喝了半杯药之后,我觉得舌头发麻,心想:坏了,中毒了。舌麻,之后是唇麻,然后是牙齿、四肢麻,心慌,期间伴着头晕、眼花、偶有耳鸣。

网上搜到的解毒方,手边都没有,只好先用凉水冲了一大勺蜂蜜喝下去。中午还出门散步,我眼里那个天啊,都是黑的。下午两点多,实在坚持不住了,回家。

买了甘草(60克)和防风(30克),配30克黑豆急煎,加150克蜂蜜,冲30克生绿豆粉,分两次服下。这个解毒的方子有点大了,但是我不是怕死么……其实下午三点左右我觉得症状已经减轻了,但还是把解毒药都吃下了。目前除了觉得自己有点虚弱,其他症状都没有了。

然后躺在床上反思:不按要求煎药;不按时间服药(要求晨起空腹,今天是早饭后喝的,前面还喝了杯咖啡。。。别骂我,没文化,我活该);中毒了还不赶紧解毒,还硬撑着(整个过程神志清醒,但是不敢告诉同事我是附子中毒,不是怕他们说我作死,是怕被送到医院洗胃)。

以上就是我的检讨,我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为什么到了服药第四天才有中毒症状?元气刚刚被激发?毒素累积?咖啡刺激?ps:我这毒,算解了么?

真的很感谢这位好心的读者,把整个过程记录得如此详细,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都勇于承担下来,没有不负责任地只写“ 我吃附子中毒了 !”,让附子背上不该背的锅,让大家对附子的误会更深。

真心谢谢这位朋友,她的行为才是对中药应有的态度。

好了,让我们回头看看她到底对自己做了些什么吧。首先,咱们说说生附子和现在常用的制附子的区别。

生附子回阳救阳的效果很强,所以在治疗阳脱或者阴寒之证时,多用生附子回阳救逆。比如四逆汤。

制附子救阳的力量不及生附子,它一般多用于固阳,敛阳的方子中,治疗肾阳不固、遗精、汗流不止、阳虚等证。现在的医生多喜欢用制附子。

相比之下,生附子的毒性要比制附子强很多。 所以在煎煮入汤药时,不但要配伍大量解毒的甘草,而且还要先煎。生附子一般要先煎2—3小时,制附子要先煎1小时。

文中作者特别注明了用的是生附子,虽然没有先煎,但是总共煎煮时间也是够的 ,也有2—3个小时,其实此时毒性差不多快没有了。只是炙甘草的用量有点儿少,监制毒性的力量不够。

另外,附子中毒会有3个小时到3天的潜伏时间, 算算看,作者果真是三天后开始有中毒反应的。一般来说,附子中毒后会出现以下症状:首先是出现唇、手、足麻,之后会有唇歪、流涎等现象。有些附子中毒的患者手、足的肌肉会发生痉挛、抽搐等,而且会有胸闷、心慌、心悸、眼花,很多患者的咽、喉、胃等部位会发生烧灼感。

随后中毒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并且会非常烦燥,继而出现神志呆滞、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言语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现象。

中毒比较严重的患者在出现昏迷、抽搐等现象后,有的会呼吸暂停,危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对照来看,作者在第四天出现的中毒症状,是比较初期的症状,或者是比较轻微的中毒症状。 所以她在服用了冷水冲服蜂蜜后,下午三点已经开始症状缓解。

那么有哪些解毒措施,可以解附子之毒呢?李可老先生一生用了5吨附子,无一例中毒,就是因为他老人家保全措施做的非常好。

第一就是配伍解毒之品。 凡用乌头剂,必加两倍量之炙甘草,蜂蜜150g,黑小豆、防风各30g;凡用附子超过30g时,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g,即可有效监制。

另外,李老还研制出乌附中毒解救法:生甘草60g,防风、黑豆各30g,加水1500mL,蜂蜜150mL,分次冲服绿豆粉30g,l0min即解。

第二是宽水久煎 。凡剂量超过30g时,乌头剂加冷水2500mL,文火煮取500mL,日分3次服,煎煮时间3h左右,可有效破坏乌头碱之剧毒。但附子剂用于危急濒死心衰病人, 使用大剂破格救心汤时,则用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灌,不循常规,以救生死于顷刻。 此时,附子的毒性,正是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不必多虑。 第三是示范煎药,亲临守护。 “凡用乌头剂,必亲临病家,亲为示范煎药。病人服药后,必守护观察,详询服后唇舌感觉。待病人安然无事,方才离去。”

作者后来用的“解毒大方”,正是李可老先生配制的解毒方。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比较简单地解毒办法呢?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冷水冲服生绿豆粉:大人2调羹,约40g,小孩用1调羹,约20g。 2、冷水冲服蜂蜜:大人一次约120g,小孩约40g。 3、 嚼食生白萝卜片:一次约3片,每片约0.5cm厚,亦可根据具体情况斟酌服用。 4、急煎生甘草水:可温服,大人用甘草60g,小孩用甘草20g。

很多中医师、中医学生或者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中药的时候,都喜欢亲自生尝中药,以感受服药后的感觉,加深药物性味归经的体会。这是了不起的职业精神,确实值得钦佩。

但是,任何行为都应该是在安全适度的范围内,在现在这样的科技环境下, 再用生命去换取对某种已知药物药性的确认,真的没有必要,也不值得。

所以,如果你对药物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为个别人某一次的误服或者误操作而导致的中毒案,就过分地紧张和夸大药物的毒性,危言耸听药物的毒害作用,而否定它本身因毒纠偏的神奇药性。。。。这个,绝不是对中药负责任、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附子并不可怕,它是可以救命的药,“它的毒性,正是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中毒后的急救措施,认真观察病人服用后的症状,我们就一定可以用好这个药,绝对没有生命之忧。

最后,回答一下作者的提问:你的毒确实已经解了。这种植物的毒素,不像化学毒素,是可以被人体自然代谢掉的。但是以后不管怎样,都请你好好照顾自己,别再不辨证就用药、不看说明就煮药、中毒后还坚持出去散步,好吗?

拥抱你,希望你一直好好的。

投稿中医类杂志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正因为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名气很响亮,起的作用也很大,那么对要发表的论文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严格,无论是从论文的标题、立论、结论,还是从论文的格式上都比一般期刊要求严格,因为论文的质量就是期刊的生命,好的论文才保证核心期刊的权威性。一般的人为写论文发愁,把论文写好后,发表不了更愁。只有论文发表后,而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可以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下面就来讲解发表核心期刊论文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由于细节内容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一部分。1、首先确定自己的论文属于哪个领域,比如经济类、医学类、文学类、理工类等等;其次在所属领域内选择一本适合的期刊;再次,每个期刊都有无数个栏目组成,要求客户在投稿前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杂志社在审核稿件时有更强的目的性,提高论文发表的效率。2、一个月向同一本杂志投递的稿件数量不要超过三篇。有的客户一次性向杂志社投递十几篇稿件,让编辑进行筛选,殊不知这大大降低了论文发表的成功率。一方面,杂志社编辑每天要处理百十篇稿件,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会让人误解这些稿件即使没有发表过,也有被其他杂志社淘汰过的嫌疑。3、关于期刊的截稿问题。期刊截稿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的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的时间。对于前者客户不必太在意,因为这属于期刊的常规征稿,期刊每个月都要征稿,错过这一期还有下一期。对于临时征稿的截止,就要求客户宜早不宜迟,争取在截稿之前定稿,一旦超过期限就错过了定稿时间。4、关于稿件的字数限制。论文的字数要求意味着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就写多少字,毕竟论文不是散文,期刊的版面限制决定了多出的字数只能被删减。字数少,即使版面占不满,也不影响发表。

中医的学术刊物现在看到的不多,汉斯有本中医学,在中医方面的研究进展在这上面都有体现

首先,医学论文分普刊,核心期刊。核心又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 另外,需要纠正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 其次,如果从...

首先,医学的核心期刊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也就是俗称的北大和统计源。另外,需要纠正核心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其次,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一本核心版面页数越多自然收录的概率就会越大。例如,旬刊,半月刊肯定要比月刊双月刊收录的多一些。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期刊优助医学建议:北京中医药,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河北中医药学报,环球中医药,吉林中医药江苏中医药,山东中医杂志,陕西中医,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医类杂志投稿

推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和投稿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根据国家科委(93)国科发信015号文件批准创刊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承办。自创刊以来,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法规、政策,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认真贯彻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正确执行有关保密、版权、专利、国界等项规定。积极倡导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科技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办刊目标。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1.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2.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3.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所有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英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英文作者和单位应与中文对应。关键词: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4.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5.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1.1”、“1.1.1”等标注。6.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7.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8.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10.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先准备好文章。

新中医》杂志投稿须知 1.题目应简练、明确,并能反映论文的主题,题名所涉及的医学术语请用规范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2.副标题一般不提倡使用,在必要时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中。3.作者的署名只限于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参加拟定文稿、能对内容完全负责和解释者。人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刘青松1,王一力2”。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对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在文未致谢中注明。稿件投出后要变更或增删作者,应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单位分别出具证明确认,否则本刊不予受理。4.作者单位应置于作者署名之下,包括单位全称、城市名、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510405”。若署名的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根据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数字分别一一列出。5.摘要一般以100~300字为宜,以第三人称书写。应明确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试验的方法、研究成果和终结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能写入公式和图表。6.关键词应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对象,一般为3~8个,使用主题词时,主题词应从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中查出。7.中图分类号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标注。8.文献标识码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填写。9.文章编号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给出。10.收稿日期以本部收到来稿日期为准,由本编辑部填写。11.基金项目应注明基金的名称、编号,并请附寄基金立项复印件,以作统计资料用。12.第一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13.引言应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宜与摘要雷同,也不要作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14.正文是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书写时应特别注意层次标题、插图、表格、量、单位、数字和外文字符的正确使用。(1)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2)表格与插图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应用电脑绘制或用碳素墨水绘制在绘图纸上。插图必须线条均匀、清晰、主线和辅线粗细比例约为2∶1。图中文字、数字、各种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图勿过大或过小,每图不超过10cm×10cm。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如为照片时,应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3)量和单位书写时应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的使用应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部门于1986年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4)医学名词术语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词典》、《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国中医药学会编辑学会审定试行)为准。临床上常用的英文缩写名词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注明。(5)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体等。生物学中的属(含属)以下的拉丁文字名下应用铅笔加上底线。数学式、化学式等带有上、下角字符时,每一字符的大小写和所处位置应非常明了。15.讨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地指出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和总体概括。也可以在结论和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16.参考文献注意不同文章载体的录入格式:[1]万锦.中国大学学学报论文文摘(1993-1999).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7.联系地址在稿件首页或未页的脚注注明第一作者及联系人的单位、邮政编码、地址、电话、E-mail等.18.著作权保护与技术保密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在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本刊谢绝不合要求的来稿。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请来稿时声明。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减、退改等加工处理,不同意本刊修删者亦请事先声明。19.反对一稿多投投稿者请自留底稿,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来电来函向我刊查询。来稿一经发表,按篇、按质量酌付稿酬,并赠送样刊。在致作者的稿费中包括各类文摘、数据库、光盘版应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