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有关郑光敏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郑光敏发表论文

宜宾众寻食品有限公司是2017-11-1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石马村一组。

宜宾众寻食品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1502MA64K0BK4G,企业法人郑光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宜宾众寻食品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腌腊制品、农副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宜宾众寻食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郑光敏发表在甘肃医药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红外线感应开关的原理,采用热释电红外探头(PT8A2621)将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驱动继电器,制成红外热释电感应开关。本开关能探测来自移动人体的红外辐射,只要人体进入探测区域,开关会自动开启。该设计可作为企业、宾馆、商场及住宅的走廊、楼梯、电梯间、卫生间、库房等处的自动开关,起到“人来灯自亮,人走灯自灭”的作用,既新颖方便,又节约用电,在某些场所还能起到威慑盗窃活动的防范作用。本设计结构简单,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价格低廉,隐蔽性好,应用范围广,所以可以通过扩展而达到实际的应用。关键词:红外线,感应开关,红外辐射,探测区域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normally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dopuler effect, which advance PT8A2621 to zoom out micro-signal. then drive the relay, complete the infrared -heat electric on- off. this switch can mensurate moving-body infraed ray. once coming into the mensurate area, the switch will automatically turn on .this invitation could be used as auto-on-off in corporation, hotel, mall and could induce house like the lane, stairs, bathroom, stockroom. bringing the effectness that coming on, leaving off. it is innovate and convient, also reduce the expanse of electricity, could resist the steal activities. its structure is very simple. it can emit no ray, small size, low price, well cover-up, widely used, attach to practical advantage when spreaded.Keywords: Infrared, Sensor switch, Infrared radiation, Detection of regional引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又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1993 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因此节能思想尤为重要,节能的中心思想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措施,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到终端利用, 更好地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以达到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由于常规能源资源有限,而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则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节能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节约常规能源中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因为这些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电力作为一种洁净方便的能源广泛的应用与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方面,因此电能的节能尤为重要,要节能首先就要做到节约能源,其次再通过科学研究发明更加人性化和节能的用电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检测人或动物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早在1938年,有人提出过利用热释电效应探测红外辐射,但并未受到重视,直到六十年代,随着激光、红外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又推动了对热释电效应的研究和对热释电晶体的应用。热释电晶体已广泛用于红外光谱仪、红外遥感以及热辐射探测器,它可以作为红外激光的一种较理想的探测器。它目标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自动化控制装置中。除了在我们熟知的楼道自动开关、防盗报警上得到应用外,在更多的领域应用前景看好。比如:在房间无人时会自动停机的空调机、饮水机。电视机能判断无人观看或观众已经睡觉后自动关机的机构。 1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目的:本课题是设计一个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本设计了解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而研究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已学的模拟电路知识设计红外线感应灯控制开关电路,再利用由光敏电阻组成的光感电路来控制感应灯开关的触发与否,将控制开关与节能灯组成家庭照明系统。课题意义:现代化家居照明系统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应引入智能化的概念。在传统的家居照明系统中,一般都是综合布线,使用刀开关来控制,灯具的寿命短,较费电。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灯具节能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照明控制在智能化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商品房的建设热潮中,各大楼盘和房地产商也意识到了智能照明的重要性。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更能体现其在节能与管理方面的优势。红外智能节电开关由于触发的时候不需要人发出任何声音,而是人走过时身体向外界散发红外热量最终控制灯具的开启,当人离开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延时,自动熄灭。因为不同于声光控灯,不需要声音和开关控制,从而避免了声控噪音的侵扰,同时因为它是感应人体热量控制开关,所以避免了无效电能的损耗,达到节能效果。 现在的公共场所照明(比如公共走廊及楼梯间)应用最多的还是几年前出现的声光控延时灯具和开关。这种灯具和开关的出现,实现了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目前已成为公共场所照明开关的主流产品。当然,这种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实现了节能的目的,但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由于产品本身性能的限制,这种声光控灯具和开关自动控制的实现需要(超过60分贝)声音的配合,这就给大众需要的安静环境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种声光控灯具和开关已慢慢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要求更加节能和环保的自动照明控制产品的出现,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红外智能节电开关是以成熟的红外感应技术为平台,加入更多的高新技术元素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科技产品,它的出现弥补了声光控技术的缺陷,它的自动控制的实现不需要声音和其他会给环境造成影响的条件的配合,而是人走过时身体向外界散发红外热量最终实现它的自动控制功能。2红外线感应灯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照明缺乏独创产品,模仿产品居多,基础加工落后,只顾外表,轻视功能,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性能差。尤其是在“智能”照明方面,缺乏创新,与国外智能灯具在技术研究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我国现阶段的照明系统一般采用主电源经配电箱分成多路配电输出线,提供照明灯回路用电,由串接在照明灯回路中的开关面板直接接通或断开供电线来实现对灯的控制,灯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无逻辑时序及亮、暗调光控制,因而无法形成各种灯光亮度组合的场景及系统控制。而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对LED照明效益进行了预测,美国55%白炽灯及55%的日光灯被LED取代,每年节省350亿美元电费,每年减少7.5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100%白炽灯换成LED,可减少1~2座核电厂发电量,每年节省10亿公升以上的原油消耗。台湾地区15%白炽灯换成LED,每年节省110亿度电。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节能和环保是中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每年照明电能消耗约占全部电能消耗的12%~15%,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必须尽快寻找可以替代传统光源的节能环保光源。LED以其较之于传统照明光源所没有的优势,诸如较低的功率需求、较好的驱动特性、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抗震能力、较长的使用寿命、绿色环保以及不断快速提高的发光效率等,成为目前我国今后照明系统发展的方向。基于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尤其是能源紧缺,智能照明必是以后照明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照明将会使人们利用起来更加便利,改善家庭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维护费用,不仅为建筑照明提供多种的艺术效果,而且使灯具控制和维护变得更为简单,而且具有可靠性高、安装布线容易。

你好 你有完整的论文么? 有的话可不可以给我发一下 急需的 谢谢啊!!

郑敏都有哪些英语论文发表

看了第一个答案,觉得有必要将这二首诗歌在这里推荐一下,否则会出笑话。下面这篇文章是我觉得挺好的一篇,我推荐一下。作者:李鹏慧《红色手推车》中译本小议作者:李鹏慧《红色手推车》是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于1923年发表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包含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许多因子,但诗歌发表的当时却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直到20世纪后半叶,进入了所谓庞德——威廉斯时代,才被诗歌爱好者竞相传诵。作为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红色手推车》是研究诗歌和爱好诗歌的人不能忽视的一首不朽诗作。它从非常简单明了的日常事物入手,发现了蕴藏在生活中的诗性,简短而透明。威廉斯在当代美国倡导以美式口语入诗,抛弃英式英语中的格律,打破散文和诗的形式界限,成为英语文学中最早尝试诗文混合即兴体的诗人,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结构倾向。 《红色手推车》的中文版本非常多,许多学者在编译国外诗歌选集的时候都将它收录进去,继而,在译文上就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类型。因为这首诗歌较为短小,许多不同的版本之间仅是在个别字句或者分行上存在一些小的变动,内容上基本都抓住了原著的核心。在此试举出两个较为有特色的中文版本,进行比较,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阐明阅读原著的重要性。 红色手推车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一群 白色的鸡雏旁 一辆 红色的手推车 雨水中 晶莹闪亮 承载着 如许分量 这篇出自清华大学覃学岚之手的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的押韵,带着诗歌惯有的节奏感。简单的来讲,“一群”,“一辆”,都是数量词;“白色的鸡雏旁”,“红色的手推车”,分别是形容加主词,工整对仗;后两节每行在字数上也相同,尾句都押“ang”韵,结构相同,整齐有序,从形式上讲非常的优美。节奏作为传达情绪最直接有力的手段之一,是诗歌语音形式的重要表现,覃学岚的译文充分展示了这一特性,无论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给人以精练之感。在众多的译文中,这个版本极富有诗性,其在语音形式上的着意为许多中译文所不及。那么是否覃学岚的译文要算作是对《红色手推车》的较完美的译作呢?再来看看“九叶”派诗人郑敏对它的翻译吧。 红色手推车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这么多的事物都依赖 于 那一辆红色轮子的 推车 它湿漉漉的沾满雨 水 站在一群 白色的小鸡旁边 咋一读起来发现,郑敏的译文与覃学岚的译文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音节、句式、形式上都明显不同。从诗的感觉上来讲,郑敏的译文差了些,对于喜欢阅读古典诗歌的读者来说,这种既不押韵也无节奏感且还拗口的诗句恐怕是无多少美感可言的,甚至我们可能还会怀疑这是否是一首诗歌。细细读来,译者还刻意地将“雨/水”拆作两行,“红色手推车”也成了“红色轮子的/推车”,这又作何解释呢?如果说覃学岚的译文还可以谈韵律的话,那么郑敏的译文也许只可以从诗文的形式上作些许的探讨。简单读完这两个中文的版本,想必已经有种迫不及待想看原著的冲动了吧,那么威廉斯的原文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The Red Wheelbarrow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总体上来讲还是颇为工整的,每节由三个单词与一个单词分行构成,数量相等。作者将“depends upon”拆开作两行,强调了“upon”承载和负担的意义;“wheelbarrow”这一复合词也拆做两行,手推车本来是一件物品,在作者的描写下,却成了有着“red wheel”的推车,“wheel”轮子的作用被突出,成为关节点,一些翻译者为抓住作者的用意,就将它译成了“独轮”,刻意突出了单数的性质以及轮子的存在;而第三节中“rainwater”也做两行入诗,郑敏在分析该句时说,“将雨——水分写在两行,以增加水沫的零落姿态和雨的成片在感觉上的差异”。[1]在彭予选编的《20世纪英美抒情诗选》中将这一句翻译做“雨水浇得它/浑身溜滑”,大约译者充分领略到了这种“rain”和“water”的区别吧。最后一句写到“white”,“白色”的“鸡”,突出了“白色”,很明显与前面“red”,“红色”构成了对比。总的来讲,这种分行是作者对诗歌形式独具匠心的尝试,所传达的意义也是有所指的。《红色手推车》有许多的评论,人们都为它的简练又不失深刻而折服,不过,如果抛开威廉斯的英文原著,就中文的译文来解读这首诗歌的话,那不同的中文版本就可能出现不同的分析结果,如此一来也就可能背离原著的本意。 拿威廉斯的英文原文对照本文所举出的两个中文翻译版本,会发现,似乎郑敏的译文更忠实于原著。她将“depends”译作“依赖”,用“于”这个介词表达了“upon”的意义,强调了“so much”与“a red wheel/barrow”之间依存的关系,针对威廉斯将“wheelbarrow”分作两行,郑敏也作了相应的拆分,译作“红色轮子的/推车”,同样“雨/水”也做分行,不过此处稍显生硬。而在覃学岚的译文中则看不到威廉斯在原作中所着意的上述工作,译文带有明显创作的痕迹,所使用的对仗和尾韵也不是威廉斯主张的。大体来看,郑敏的译文能够较好地传达原著的精神面貌,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译文毕竟带有译者对作品的主观见解,具有个体分析的思维特征,并不能够真正全方位地反映出作者的真正意图,故而要回到原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阅读原著需要读者回到作者所操作的语言体系下,在相同的语域中去理解作者传达思想的方式,发现隐含在作品背后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人生图式,这样才可能贴近作者真正的思想,才能做出真正符合作者意图的审美判断。比如美国诗人卡明斯曾写过这样的一首诗《L(a)》:“l(a/ le/ af/ fa/ ll/ s )/ one/ l/ iness”。猛一看这首诗歌不知所云,相当的令人费解,经过文学评论家的解读才明白,这首诗是由四个单词组成,却被分成五段:分别是a leaf falls(“一片叶落下”)和loneliness(“寂寞”);a leaf falls放在括号里插在loneliness一词中间。这是诗人以图示诗,让读者去“看”诗的绘画性,将这四个单词拆散竖排的目的是要造成一片落叶渐渐落下的视觉现象,用落叶的具体现象烘托出“寂寞飘零”这一抽象概念。[2]如果将这首诗译成中文的话恐怕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很难传达出作者的用意,读者只有在对原著的阅读和鉴赏下才能进行恰当的解读。吴晓东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一书中曾讲到,“我其实谈的只是中国读者依靠译文所能感受到的共通的文学性的那些东西,是翻译中没有失去的有普遍性的部分”,“我力图呈现的只是一个中国文学研究者和外国文学爱好者眼里的外国小说”。靠中文去读外国文学作品,无论诗歌也好小说也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译文忠实原著的程度乃至能否准确传达原作者的精神思想都影响着读者的审美接受,无怪乎吴晓东称这是“外国文学爱好者的悲哀”。阅读原著要回到第一文本,就是要阅读第一手的资料,也意味着要解读作者本人的著作而不是别人转述或评论的文字,否则所做出的结论必然存在疏漏。当下,各门学科都在强调回到原著,解读原著,这是做学问的基本要求,更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我们在20世纪初期见到的马恩选集,有些是从俄文本转译过来的,今天回头来看,其中存在着不少对马恩思想理解不全面的地方,于是依据德文原著重新对他们进行解读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样,在文学领域,阅读原著,把握原作者的思想成为解读文学作品理解作家的一把有效的钥匙,创新观点的形成也离不开对原著的细致分析,当今,许多高校纷纷推出“原著精读”系列丛书,一方面在倡导阅读原著的良好风气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也可以说回到原著是对精神文化遗产最好的保存方式。 注释: [1]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48页. [2]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63页. 李鹏慧,山西长治人,湖南科技大学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批评。

英语教育论文范文2000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育论文范文2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题目: 浅析游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等学习焦虑方面的问题,英语课堂教学因此存在着互动消极、教学反馈少、效果差的情况。游戏教学法从理论和实际效用上对于改善这种情况都是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是当今世界通用语言,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接触、使用到英语,学好英语对于当代中职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存在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有的中职生,由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出现了对英语失去信心的现象,从而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开展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学生参与度低。中职英语教学课时有限,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占据了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时间。师生间互动教学以教师提问,学生作答为主,学生间生生互动以课文对话的替换练习为主,形式内容单调。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单调局面。有时上课还有学生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课堂效果非常不好。

2.教材设定的情景互动内容趣味性弱,学生参与度低下。现行教材中设定的情景练习以生活类英语会话为主,如购物、就餐、问路、看病等,缺乏趣味性。中职学生处于爱玩爱闹的青春期,此类会话练习难以触动学生的兴奋点。

3.学生基础薄弱,有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焦虑。在开展课堂互动时,中职生往往沉默应对,或是消极敷衍,鹦鹉学舌,应付了事。即使教师积极地鼓励学生,这种正面的评价也很难得到学生自己的认同。

二、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影响

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理论(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input)必须通过情感过滤(filter)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也就是说,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高情感过滤会限制习得,而低情感过滤则有助于习得。”情感因素则包括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

英语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需要用英语这种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Horwitz等(1986)确定了语言焦虑的三个成因:交际畏惧、考试畏惧和负面评价畏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中职生的交际畏惧和负面评价畏惧表现得非常明显。交际畏惧是指尽管语言学习者有成熟的想法和意见,但因为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语言输出引发的焦虑。要克服这种畏惧心理,要求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负面评价畏惧则是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缺乏自信心,担心无法得到肯定评价,自尊心又导致害怕接受否定评价。针对这种畏惧,一个单纯反映语言输出效果,而不加人为评价的语言环境是比较有益的。

三、注意的规律和教学游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二是人的主体状态。注意的规律表明:(1)那些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2)新颖充实、难易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最能引起注意的是那些既使人感到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内容。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则符合“不断变化的刺激”这一无意注意的规律,能激发学生定向探求活动,不致使定向反射由于刺激物的习惯化而消失。中职生是爱玩爱闹的青少年群体,多数喜欢做游戏,对这种形式有较高的接受度和兴趣,并且教学游戏有多种变化形式,可以提供“不断变化的刺激”,非常符合无意注意的教学规律。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减轻学生负担。

四、游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目标性原则:教学游戏的设计要以教学为中心,与其密切相关。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而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2)竞争性和协作性原则:游戏具有比赛的性质,这有助于学生克服害羞、怕说错的心理障碍;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游戏要求每个成员积极参与,为了完成同一任务互相配合,有助于克服学生的懈怠和懒惰情绪,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3)层次性原则:一方面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游戏活动。另一方面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地开展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创新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不断地设计和创新新的游戏,让学生也参与到游戏的设计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游戏教学法实例。

(1)猜词游戏(词汇主题的练习)。游戏方法一:同学A对单词进行描述(Oral Description),同学B来猜测。如“It is a kind of fruit,it has green skin and red inside.”游戏方法二:用问答形式进行猜词。给出既定范围内的单词,比如交通工具类。同学A用规定的一般疑问句句型发问,如“Does the vehicle have wheels?”同学B只能回答“Yes”或“No”。两组同学分别进行,规定时间内猜出更多词汇的一组获胜。这是一种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好方法。

(2)传话游戏(句子的口语练习)。学生分两组,教师把课文中的好句子或使用重点短语和词汇的句子告诉每组的第一位学生,这位学生迅速口述给第二位学生,一个一个往下传,让最后一位学生说出这句话与第一位学生所说的进行比较,看哪组传话传得又快又好,准确说出的小组为获胜者。这种方式可练习学生的听说能力,且能对课文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好。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在游戏中,就学到了很多短语和词汇,这是一举两得的好的教学方式。

(3)一站到底(文化类主题的练习)。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参加游戏,以抽签的方式产生一位擂主,其他同学依次进行挑战,挑战胜利者成为下一轮的擂主接受挑战,最后站在擂主位置的同学为获胜者。挑战的题目内容是与文化相关的,每个同学答题时间有一定的限制。如“When is Christmas?(圣诞节是何时?)Whatdo westerners use when they eat?(西方人用什么吃饭?)”

(4)“记忆达人”秀(以复习职业类单词为例)。教师快速呈现一组图片,其中包括职业类、食品类、运动类等,然后要求学生说出共有几幅关于职业的图片以及这些职业的单词,答出最多者为“记忆达人”。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行比赛。答案正确,答对数量多者为优胜者,现场发“记忆达人”小红旗。也可以进行“记忆达人”挑战赛,最终获胜者,为“记忆达人”霸主,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单词接龙游戏。教师给出单词,如holiday,要求学生用尾字母作为首字母给出新单词,以此类推,单词不能重复。两组同学比赛,规定时间内说出更多单词的一组获胜。在此游戏中尽量鼓励学生给出新单词。这一游戏要求学生能迅速地听出前一个学生给出的单词,且对该单词的拼写要非常熟悉,这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其他的学生也可锻炼听力及巩固单词的记忆。这样既可活跃气氛,又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是学生喜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接龙游戏。

五、结论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干一件事时,创造性和主动性会得到高效发挥。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实践,并在成功的体验中收获学识增加、智力提高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变得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实践表明,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游戏教学法是中职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情景教学方式,既可以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调节课堂的学习氛围,又可以使中职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还可以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潜力,使学生改变以往消极懈怠的不良学习态度。总之,只要中职英语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法时精心设计、运用得体,就能够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茹。浅谈课堂游戏法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3)。

[2]孙杰。重视情感因素,激活学生思维:浅谈游戏教学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12,(02)。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内容摘要】 今后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从哲学范畴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生成观视域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最终以课堂教学为外在形式,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生成观”的角度来理解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对其价值导向、主体生成、生活属性等进行哲学关注,希望从理论上重新理清大学英语的教育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成观;大学英语教育;价值导向;主体生成

将英语课堂的视角投向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之外,从知识的传授到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再从专业技能到健康和谐的心理活动的生成。今后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从哲学范畴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生成观视域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最终以课堂教学为外在形式,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生成观的哲学阐释

哲学家海德格尔对生成观的解释是:最为独立的“人”的存在,不能单纯的独立于社会之外,而是将其看做是社会各自然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就是将“人”看做不断生长、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每一个个体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社会性人的存在”,不再单纯将“人”看做生命机体的.存活,而是将其视为“生成性的社会存在”。在大学英语教育的过程中,从“生成观”的角度来理解教学过程就是:不再将课堂教学视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去分析其影响因素,从心里层面、社会角度去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成长过程。从哲学的范畴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的客观性、社会性、过程性,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大学英语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都是在社会大背景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自然过程。从辩证角度去理解教学过程,对完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生成观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对于生成观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解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互动,大学课堂不再是大学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双向、多角度互动交流,将知识的传授变成交流互动的最终产物,这也是知识本身由来的客观性存在。二是从心理、文化、环境等多角度去分析教学影响因素,更加客观的评价教学活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是受以上诸多因素影响的,不再单纯的去完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体系更加客观,更能综合性的分析评定大学英语教育活动。三是辩证理解学生及教师之间的关系。之前的教学活动,大学教师是教学主体,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一)大学英语的价值导向

首先,大学英语教育切合现实需求。在大学英语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大学教材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等都需要与当前的市场经济需求相吻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将知识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在这样的价值背景下,现实需求不是追求短期的经济需求,而是要将眼光放远,应用更加开阔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当前的英语教学过程。其次,大学英语教学合乎未来需求。在变化多端的社会活动中,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对当前的英语教育活动进行必要的探究,将教育活动最大化的与现实需求进行良性互动,最终能在英语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的毕业时间往往与当前的英语学习有时间上的差异,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不是同时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对知识的未来需求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学习的内容合乎市场经济的未来需求。第三,大学英语教育要存些“功利心”。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在考试这一指挥棒下进行,这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忽略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培养学生良好知识架构和实践技能,最终能在毕业后得到合适的工作,在社会上能谋生。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在满足成绩的需求基础上,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创新变革,最终满足学生基本的就业需求。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生成

第一,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主体之一是教师。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能否完成本职工作,很少对教师的自身价值观念和知识架构进行评价分析。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外在形式与内心诉求有着统一性的表现。第二,大学英语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实践技能的提高都与学生自身的学习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成观视域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行为,而是在社会活动的范围内完成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讲自身的心理活动、学习环境、文化素质等等因素与自身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客观性的评价自身的学习行为,最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及社会实践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属性

在生成观视域下,对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自然人社会活动的缩影。大学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存在的社会活动,这本很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都要本着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行,在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下,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这样往往能够达成最初的教学目标。生成观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实践活动要本着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互动、多角度分析影响因素及尊重知识的客观存在性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生成观视域下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探究知识存在的客观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及教师相互尊重,共同交流,在此基础上不断获取文化知识,提高社会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

摘要: 我国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偏向于应试教育,学生更多地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级,哑巴英语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英语教育在跨文化的视域下需要做好转型和改革。而且,高校英语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同时,高校英语教育还要注意互联网时代跨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跨文化;高校英语教育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文化的体现,同样,对于英语的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我国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更重视的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比较差,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全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体传播以快速和便捷的优势迅速影响了全世界,互联网让全世界无论身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迅速地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在此大背景下,互联网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跨文化融合趋势愈加明显。区域文化和地区文化很容易随着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传播进入到任何国家,所以,高校英语教育也应该做好转型和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促进高校英语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英语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方式

互联网传播方式的特点是快速和便捷,高校英语教育是一种语言学习,而语言学习首先需要的是语言的氛围和环境的熏陶,以及多语言文化的了解。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育应该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教会学生在具备多渠道和传播优势的互联网上获取自身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有效资料,丰富英语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应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高校的英语教育可以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在互联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强化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了很多人,对于高校的英语教育而言,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更好地学习英语。客观地说,互联网为高校的英语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充实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丰富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在提高高校的优质英语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挑战。

二、高校英语教育要注意互联网时代跨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语言早已经成为了一种传播文化的有效工具,学习一国的语言也必须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随着全球的一体化发展,跨文化的思想也逐渐成为学习语言的一种障碍,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如果不能摈弃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能在跨文化语境中有效地学习英语,就无法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精髓。因此,为了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就应该加强对英美文化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在跨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英美思维的融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英语的精髓,才能确保英语学习效率。文化的接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跨文化视域下的英语学习和高校英语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跨文化的观念出发,借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做好自身英语的学习。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融合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对于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强化语言学习,而互联网时代恰好为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跨文化背景下的西方文化,便于自身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并且精通这门语言的学习。

三、结语

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开始了应用型教育的转型,尤其是在互联网市场上,高等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做好高校教育的工作,英语教育亦是如此,英语教育不同于其他的高校教育,是一门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育,因此,想要学会他国的语言,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该国的文化背景,那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在跨文化视域的背景下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欣.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研究[J].艺术品鉴,2015(5):215.

[2]李阳.跨文化视域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探究:基于新课改文化教学政策性要求的反思[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109-110,125.

[3]武晓燕.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改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179-181.

[4]彭早.文化多元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4.

[5]臧轶楠.英语文化教育视域下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120-121.

[6]赵耀.商务英语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82-184.

1.Chen Qinghua ,Lin Yanan .Recollements of extension algebras. Science in China(Series A),46(4),2003:530~537(SCI检索)2.Chen Qinghua ,Li Chang-an. Characterizations of graded distributive modules. AlgebraColloquium, 9(3) ,2002:313~320(SCI检索)3.Lin Yanan , Chen Qinghua. Decompositions of hammocks. Algebra Colloquium , 3(2):183~1924.陈清华. 导出范畴的导出等价及应用. 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2004:1~875.陈清华. 分次直投射模及应用 . 数学研究与评论, 21(4),2001:615~6186.陈清华. 管子模拟遗传的自同态代数. 厦门大学学报, 42(1),2003:1~47. 唐丽丹,陈清华.关于拉回与推出,数学学报,50(4),2007:759-7748. 陈清华.Repetitive代数的导出等价,数学进展,2008 年 4 月9. 陈梅香,陈清华:粗糙模的正合序列和同态定理,福师大学报(自),2006,22:5-910. 陈梅香,陈清华.A Note On The Generalization of trivial extension algebras,The Southeast Asian Bulletin of Mathematics,2008(32):243-24911.唐丽丹,陈清华,龚梅勇.关于集体拉回、I-拉回及广义拉回的一点注记, 福师大学报(自),2007,23(2)12. 郑敏, 陈清华.扩大(G,H)-分次环,福师大学报(自),2007,23(1):9-1213.蔡菊香,林妹珠, 陈清华.半群分次范畴上的模范畴, Galois 盖与Smash 积, 福师大学报(自),2007,23(1):5-914.陈清华,唐丽丹.K-theory of Triangulated Categories in Recollement(投稿)15.陈清华,唐丽丹.Ge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mash Product of Monomial Algebra(投稿)16.龚梅勇, 陈清华, 唐丽丹.拉回的分次与非分次性质,福师大学报(自) (录用)17.陈梅香,陈清华.三角monomial代数的张量积,福师大学报(自) ,2007 年11 月18. 陈清华,唐丽丹. Abel群层范畴上的Recollement(投稿)19.陈梅香,陈清华.THE CONCRETE STRUCTURES OF THE TRIANGULAR ALGEBRAS' AUTOMORPHISM GROUPS(投稿)20. 郑敏, 陈清华.偏倾斜模与倾斜模的分次与非分次性质(投稿)21. 陈清华,唐丽丹.IdempotentCompletions and t-Structures of Triangulated Categories,J.of Algebra(SCI),2008,319:3053-306122.曾灿波,陈清华.K上G-分次范畴的平凡扩张,福师大学报(自),08 年3 月23.林妹珠,蔡菊香, 陈清华.自由半群作用范畴的Galois盖与斜半群作用范畴,福师大学报(自),2007 年 7 月

文学名作《郑敏·寻觅集》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家简介 郑敏,现代女诗人,教授。1920年9月18日生。福建闽侯人。父亲是留法学生,回国后在河南省六河沟煤矿任工程师。她10岁上小学,随母亲回北京就读。“九·一八”事变后,全家迁徙南京,她考取江苏南京女子中学。抗战开始后到重庆,入沙坪坝南渝中学。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又转入哲学系。1943年毕业后即赴美留学,入布朗大学。1950年转入伊利诺州立大学研究院。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其间,曾从事英文新闻和电讯笔译工作。1956年回国,到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部,从事英国文学研究工作。1960年调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从事教学工作至今。其创作始于1942年。早期诗集有《诗集——1942—1947》(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之一);还有一些散文和评论载于《大公报》、《益世报》副刊。1976年10月后,在《诗刊》、《星星》、香港《八方》等杂志上发表诗作。由于艺术风格相近,与王辛笛、曹辛之、唐祈、唐湜、陈敬容、杜运燮、袁可嘉、穆旦等人于1980年合出诗集《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并发表有关西方文学和古典哲学方面的论文多篇和一些译诗。

内容概要

风筝 (之一)

虽然它是这样淘气,/像一个拉着母亲的手/向玩具跑去的孩子。/像一匹难驾驭的烈马,/跳跃、旋转、倒立,/拒绝主人的驯服,/虽然它并不能永远、永远/向上飞,穿过云层,向宇宙/飞去,直到加入星群,/但它使我的手臂变得紧张/我的心满足而兴奋,/这是力的较量,/母亲因怀里婴儿的沉重而骄傲,/风大了,/我用双手紧握线缆/船桅为满帆而微弯,/高空的风在和我争夺,/争夺你,我的理想,/每年,每年我要把我的理想/送上高空,告诉春风,/我总是有理想,即使/每年你夺去一个/我美丽的风筝。

风筝 (之二)

风筝,你从我的心窝里飞出去,/好像黎明的海鸟飞离海岸,/翱翔啊,迎接着晨曦,/让远处吹来的冷风/梳刷你的羽毛,/你兴奋地吸着/塞北的清新,/我不知你想飘到哪里,/一旦你飞出我的胸怀,/像是海鸟摆脱了岩岸,/野马挣脱了缰绳,/你有所有的自由,/但也有可能在自由中跌死。风筝,我的灵魂,我的理想,/但我不能把你锁在我的怀里,/飞去吧,除了/你想和风一起飞舞,/你不要求什么,/譬如说:金的风筝,/玉的风筝,钻石的风筝……/但它们都不能飞,/只有竹子的骨架,/带着山的幽深,水的明澈,/清风的梦境,晨雾的迷濛,/它飞了,飞了,/飞到我不能到的地方,/不能见的时间,/它的我派往未来的使者,/每年春天我向历史提出/我的愿望,/我将在/山的忍耐,海的博大/小草的谦逊里得到答复。

昙花又悄悄地开了 (之二)

她从外面黑夜里走进来,/嘴角带着微微的笑意,/额头上有青春的光辉: /“昙花又悄悄地开了。” 是的,当黑夜带来宁静的沉思,/青春的活力渐渐入梦,/忽然闪来一个光辉的面影,/从远远的角落,/真挚、年轻、渴望、温暖……/落在黑绒似的静夜里 在母亲沉寂的心谷里/回荡着早春时的布谷声,/和追逐着布谷声的热望/然而一切是这样静悄悄,/除了嘴角无声的微笑。/在黑夜里,/昙花又悄悄地开了。

珍珠

在海底沉睡,多少年?/光阴不是白白逝去,/彩虹在凹凸的珠面/自由地闪光,泛出微红。/真的珍珠/不是最完美的珍珠。那按时培植的珍珠,/饱满而圆润的珠面,/一把,一样大小,/在美丽的腕、胸、颈上/光华夺目,最完美的珍珠,/但……不是真的珍珠。还有什么比美德更像珍珠/那最真的也许看来不是最美的,/那看来最美的也许不是最真的,/我的心灵总是被/那凹凸不平的珠面吸引着,/因为它有大海的消息

秦俑

一排排,/一队队,涌出地面,/马匹,飞飘着鬃发,/踢扬着前蹄,陪伴着你们。/你们,/从沉睡中走出来,/眼睑仍然下垂,/古代的梦沉沉地挂在/你们的衣袂上,/还有那阴暗的墓穴里的痛苦,/被埋葬了两千年的淡漠神情,/然而你们像一次造山运动,/突然涌出墓穴,/一次造海运动,/突然涌向平原,/阳光是这样温暖啊,/沐浴着你们壮健的身躯,/过去了,两千年的沉睡,/然而你们还没有完全苏醒/好像身躯在运动,/而那被缠缚的心灵/还在挣脱尸布,/亲吻着的阳光像一个爱人的吻,/会把你们/雄壮的被埋葬了的力之群/带回人间,带到/等候着你们苏醒的大地,/当你们第一次睁开两千年紧闭的眼睛/你们紧闭的嘴唇也将微微张开,/吐出一声低低的惊叹。/除了太阳/你们的面前没有什么不是新的。

冬晨所想

*** 的白杨林,/给早上橙红的太阳围上栏杆/如水的自行车,流过晨雾中的大路。/吹去吧!晨风,用你的冰冷,吹去/夜晚的焦虑,梦境的悬疑,/让世界走进你的胸怀/所有的珠丝在风雨里/解放了青翠的柏枝。/在骑车人的身后有从肺腑里/吐出的抑郁,从儿童起,人们/就在解着一道又一道的难题。/难题是黄山的石梯,但这是一次/没有止境的攀登,你这橙红的/诱人的冬天晨日,对孩子来说,/也只有对孩子来说,/才是悬在冬林后的一个橙黄蜜桔,/仿佛你可以伸手摘下,/而我们在登着/一层又一层的石梯。/旅行的快乐,/对每一个旅人更是眼前的风景,/一代又一代,又一代的登着石梯/我们已经看到地球这个橙红的桔子/宇宙中的好几个桔子,但是宇宙/是一种没有止境的,需要太阳们照亮的/空间,空间之外的空间,和仍然是/空间的空间……/在没有光的地方是黝黑的。让现实走进你的胸里吧,/每一棵冬季的白杨,/睡眠了的小草……/胸中的郁气落在身后,/简单而不停止的自行车轮在雾里,在大路上流过,飞过,/不停的流水,和仍然是/流水之外的流水……/在没有流水的地方是寂寞的。

作品鉴赏 郑敏的《寻觅集》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优秀诗集奖,还获过《星星》诗刊1982—1983年创作奖。然而,郑敏在当代诗坛上,是一位老诗人。她从四十年代初期开始写诗,四十年代后期已经享有诗名,出过诗集。那时候,她倾向于写抒情哲理诗。那些诗,是在知性的支架上,把她对于宇宙人生社会的感觉、领悟与体会,一点一点地、逐步地、耐心地,从容不迫地、舒展自如地,并且用形象的语言与种种比喻,富于魅力地表现出来。郑敏的早期诗作,以感觉见长:乍一看去,她好像在刻画事物,而实际上诗的文字所指向的,是她的感觉,很主观的东西,因而也就是她自己才有的。在经过30年中断写诗之后,她在新时期又焕发出写诗的活力。《寻觅集》是郑敏1985年以前一些诗的结集。组诗《第二个童年与海》创作于1982年早春,是她创作的一个重要起点,但在收集子时,大概是由于篇幅太长了,好些内容都删削了。诗人认为历史的进入第二个童年,与她自己的进入第二个童年,是以抹去偏见和公式为转机的;而大海给予的启示是:“安全的平静是最危险的死亡,/充满危险的波涛才是生命。”组诗是对于历史与生命的沉思。从艺术上说,有很成功的内在结构,线路、网络细密,意念、意象的运转如行云流水,充满着暗示、启发和感情的冲击波。组诗运用展开式结构法,在 *** 中突然结束,给读者带来惊讶和内心激动,心灵突然豁亮,智慧突然爆发。郑敏善于选择新鲜独特的意象,往纵深开掘,赋予它象征的意义,尤其是用意象来思考,细腻地、从容地展开,着想新颖,读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秦俑》抓住出土秦俑最具特征性的细节,加以描绘。全诗运行的脉络是出土前后的对比,是阴暗墓穴与明媚阳光的鲜明对照。这是一首艺术上完整的咏物诗,可以见出诗人冷静自觉地“观看”好本领,很会感受,而且在咏物中极自然地暗寓着对于大时代的歌颂。这首诗有西方咏物诗的冷静和客观,也有很鲜明的时代性,一致公认为优秀诗篇。《昙花又悄悄地开了》一诗,构思十分别致,当一位通常心境沉寂的姑娘从夜色里走来,报告昙花悄悄开了的时候,这位姑娘就好比是昙花,内心里回荡着早春的 *** ,这是真正灿烂的昙花。《我渴望雨夜》从渴望的角度,带着一种几乎察觉不出的淡淡的惆怅,回顾青年时代春夜的雨游:小河,垂柳,濛濛细雨,朦胧湖面,诗人渲染了一片宁静的梦一样的无邪境界。郑敏的诗常让人产生一种惊奇感,有充满感性情趣和理性光辉的意象,强烈感染力的场面,很好的内在结构,这些因素形成了郑敏诗的魅力。四十年代的郑敏年纪尚轻,个人成长还不够深刻丰富,她那时的诗作为艺术来看,转换得比较完美,但相对来说那是比较容易的。1979年以后,郑敏碰到如何把比较深刻了的体验与感受转换成艺术真实,即艺术形式的完满、完成或成熟的课题。在她的创作里,转换包括悟性、知性与感性三个部分。悟性是总的东西的结晶,如教堂的尖顶,否则诗没有高度。知性使诗人永远保持比较清醒的状态,但不等于也不可以端出一大堆道理,诗的思想应该蕴含在“物”中。知性关联着艺术结构,完全丢掉知性,诗就好像站不起来。感性是出发点与归宿点,它不能被知性压倒。写诗的问题就在于三者适度而微妙的调节。郑敏就在处理这三者的关系中变化着,前进着。1985年以后,她寻找更深厚的创作源泉,找到了转换的新路子,因而她的诗更深厚,更凝练了,有了更多的蕴涵。

崇敏发表有关言论的论文

他是这样说的:“如果所有的女生都说中国男人就是要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的中国男人都会变得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这正是现代中国女性的挑选男人的标准……现在是因为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所以对他有意见的绝大多数是女性同胞

言论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但也应当在尊重他人、尊重事实和尊重社会价值的前提下行使。

关于中国留学生对广岛原爆的言论,应当考虑以下几点:

1.尊重历史和人道主义价值:广岛原爆是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投下的原子弹,造成了无辜平民的大量死亡和伤害。对于历史上的人道灾难,应当以尊重和关切的态度对待,避免对受害者和历史事件进行无端的歧视和轻视。

2.考虑社会和文化背景:言论是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制约的。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对历史事件和国际事务的看法可能因地域、历史和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对于留学生的言论,也应当考虑到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并避免对其进行过于武断的评价。

3.尊重他人意见和多元观点: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应当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包括对广岛原爆的不同看法。尊重他人的观点并进行理性的辩论和交流,有助于促进理解、包容和和谐。

总的来说,公开发表对广岛原爆的言论应当尊重历史事实、尊重他人、尊重社会价值,并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前提下进行表达。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应当注意言辞的尊重和克制,避免言辞激烈或攻击性的言论,以维护和谐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1]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2009年获得CCTV年度经济人物[2],2012年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3]2014年11月26日,携手华泰联合证券前董事长盛希泰共同创立洪泰基金。[4]2015年5月,客串出演大型历史揭秘电影《旋风九日》。[5]2017年12月10日,当选为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6]2018年10月24日,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2018年11月,俞敏洪因对女性不正当言论,受到全国妇联机关的批评后道

近日,在媒体公布的视频中,两名中国留学生公开表示:自己参观了广岛的核爆博物馆,的确老百姓非常悲惨可怜,但是作为中国人真的没法同情日本被原子弹轰炸。

这个言论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更激发了一些日本网民的愤怒,一些日本网友和议员要求取消这两人的奖学金和学位证书,并追查到底。

针对这件事情,国内网友的反应也非常激烈,很多人指出,这两个留学生的言论虽然缺乏社会责任感,也不尊重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绝对能理解,更有网友表示,如果日本网民对此言论不满,那就先澄清南京大屠杀的问题,否则没资格不满。

一些国内网友指责两名留学生人品有问题:这是破坏中日友好关系,在热搜里面,一些国内网友对两名留学生的言行提出了批评,认为缺乏同情心,破坏了两国友好关系。

胡锡进出面力挺两名留学生:并没说重话故意刺激日本,不应该处罚,这个热搜最后甚至惊动了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人胡锡进。他在个人社交账号上表达了自己力挺两名中国留学生的观点。

首先,两名中国留学生并没有说重话,只是表达自己同情不起来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

其次,整个视频是向中国人发布的,没有故意刺激日本方面的表现。

最后,日本方面不应该为此处罚中国留学生。

对于这个事件,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来看待。

广岛原爆事件是二战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对日本和世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多年以来,广岛市一直在经营和平教育,以保护这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和推动和平文化的发展。

两名留学生也应该理解和尊重这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并在言行上做得更为慎重。在公共场合,我们需要尊重不同的观点,但是表达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并且保持一种基本的尊重。在日本的留学生也应该更多地增进自己对于日本文化和历史的理解与尊重,不能轻易造成文化和历史的冲突。

罗宗敏发表有关言论文章

朋友圈里面可能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