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特别自豪的感受,感觉自己是非常有能力的,自己的一些成就是比较好的,自己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的。
大家都有自己的追求,而且每个人的目标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小编觉得坚持自己的梦想是特别酷的事情,而且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大家在学习或者是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克服自己遇到的困难。博士期间发顶级期刊论文的经历和感受是什么样的?
小编自己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好奇,因为小编自己并不是博士生,但是有一些人可能就是想要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且他们想要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小编自己是非常羡慕这些博士生的,大家也都知道如果你能够成功读博士,那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也是特别有魅力的人。而且小编觉得博士生是非常优秀的学子,他们在学校也是需要接受很多教育的,而且他们在学校也是需要发表自己的论文的。如果你能够在顶级的期刊发表自己的论文,那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会特别的开心,因为这也是每一个人的希望。
如果你已经成为了博士生,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千万不要骄傲自满,因为这并不代表你能够顺利毕业,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博士生的毕业标准是很高的。有很多人都已经读了博士,但是他们都没有办法顺利毕业,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他们写不出来优秀的论文,所以就会导致他们没有办法毕业。如果你能够在学校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且你能够变得很优秀,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
每个人的追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小编觉得大家也必须要谨慎地看待这些问题。如果你已经考上了研究生,这个时候你就应该认真的学习,这样才可以让你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以后也可以找到好的工作。
2020.02.21第一次投稿一区Neural Networks,因创新度不够一周内被拒; 2020.03.05转投二区Neurocomputing; 2020.06.20一审意见回来,两个审稿人意见共12条,要求修改后与08.01之前重投; 2020.08.01提交(老师有拖延症,不能怪我),由于提交当天晚上老师还让我大幅修改revision notes、manuscript 和其他细节,又赶着截止提交,在biographics、credit author statement等材料的处理后,大脑宕机,提交了最终版本的前一版本的revision notes。 生成最后的提交版本时,大脑一片空白,完全看不出自己错在哪里。完整提交后,躺下放空,一个小时之后,突然意识到可能哪里不对。一看,果然revision notes 提交错了。要哭了!改了十几个版本,最后还提交错了。 所以,以后遇到任何需要和别人合作对接、同时又赶截止时间的事情,一定一定要先研究清楚所有的流程,把自己部分的材料至少在截止前一天准备好。这样无论对方是否打不确定的牌,自己不至于到最后手忙脚乱,忙中出错,出了错,锅也只能自己背,谁让人家是领导呢? 2020.08.02在提交系统中给编辑写信请求撤回,重新提交。心里无比忐忑不安,有种沮丧和痛苦的感受蜷缩在胃里,胃钻心的痛。从去年就是这样,写论文,跑实验的那半年经常失眠,问题自己想不出来,导师想法发散多变,那种感觉就像炒苦瓜那种又涩又绵长,好不容易到一审了,越写越怀疑自己,改不下去。每天还是给自己打气,让自己尽力去做。 这几天导师带着我找别的导师讨论,别人说什么导师就让我改,把之前她要求我做的修改或实验又推翻。我每次都安慰自己,老师生了二胎,精力时间无法顾及科研,她能对我如此有耐心,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俩是在共同进步。整个过程,漫长艰难,我感觉那几个老师都不太想帮助我们的论文了,毕竟他们不是一作,我和导师也不太专业,他们也不太看好。 最后,还是成这样子,我感觉我无法原谅自己。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无论写作过程、修改还是编辑审稿,很多因素都不是自己可控的。不像,平时写作,天马行空,只要自己喜欢开心就好。极有可能我的退稿信编辑看不到或者不会回我,按照回退的版本肯定不行,语言措辞不够委婉,回答问题没有给足审稿人面子,......凉了,凉了,只能说顺其自然了。 2020.08.02 23:40 就在我准备写下这次经历的时候,惊奇的发现有回信了,这次反复检查了三遍revision notes,回复邮件的拼写和符号,上传的附件,我惊奇发现导师给我修改的previous version写成了preview version,还是在cover letter里,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持着审视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意见而是全盘接受呢? 这里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其实太依赖老师对我的帮助了。没有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就算是神仙,也帮不了我。我以为老师是权威,是专家,但是,老师不是完美的,我们也要自己多去检索、去核实,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写论文的收获举例如下:
“由于疫情原因大部分学生都没办法回学校,论文的问题大概就是唯一能够扼制小肥猪们长胖和玩耍的唯一困难,时近六月,毕业班的小朋友们应该是最忙碌的时候了,论文查重答辩毕业然后收拾东西逃荒回家,这是每个毕业班的小朋友们的必经环节。
降重应该是所有的大学生都会经历的事,而几乎所有人降重之后都会产生相同的想法,我确实是个学术垃圾,但同时也会发现自己是个语言天才。
很多人对于专业性的知识都抱着警慎小心的态度,生怕改动。而对于无关内容的文字总是大刀阔斧,这大概就是流行的话语“面对理论唯唯诺诺,遭遇旁白重拳出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一段文字重复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找内容上的缺陷而是死命揪着语法,用词。作为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学僧,熟练掌握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的奥秘,主动句与被动句交织的艺术,中英文互译的魅力。
修改论文的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文学功底的考察。怪不得高中毕业后所有的学科都能在大学专业中找到对应,唯独语文不见了踪影,原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每改一次,总能加深一遍儿时学语文的记忆。
降重过后,学术能力没提高多少,反倒是文字的运用能力突飞猛进,这应该是所有疫情之下大学僧们的共同心声。但是,不管怎样还请珍惜这最后的大学时光,这注定是大学最难忘的句号。”
扩展资料:
1、写论文是个系统工程。
跟写paper不一样,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有个整体思维和计划,比如文献管理,文献索引,数据管理,表格图片管理等等。建议一开始就建立一个文件夹,里面包括各个方面的子文件夹,分门别类,系统管理,事半功倍。
2、不要着急生成bibliography文献列表。
因为这个文献列表一旦插入进来,在改动的时候总会一遍又一遍的更新,有的时候word也会崩溃,导致论文保存不当或者丢失。如果用endnote之类的软件,写的时候,在插入文献的地方用{作者名,年份等信息},最后一起生成列表就好。
3、论文跟paper的思路有区别。
对于论文来说,精炼并不是最主要的要求,详实最重要。而对于paper,精炼最重要,因为杂志往往有字数限制而且精炼的文字会更被杂志青睐。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力求详尽,尤其是第一稿,之后修改的时候可以略作删减。
得到同行的认可很重要,而且对于以后得研究是个很大的鼓励。我发了之后都害怕再去看,怕发现错误,毕竟现在的想法和当时还是不一样了很多
本人第一篇SCI文章发表于2014年,是我硕士文章的翻译版。 由于学科专业为航空工程,没有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相比于其他专业来说,发表SCI文章相对困难。 我的文章发表很曲折,但结果还算好,最后发表在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影响因子2.05,在航空航天类中算是很高的期刊了。 研究生一年级边上课边科研,学期结束时基本已经把研究内容做完,也得出了一个比较好的结论,导师评价“世界前沿”。 研二整理结果,学校发表一篇EI期刊满足毕业要求,所幸很顺畅,两个月退修,一个月录用,可以毕业了。 研三很忙,出国申请、面试工作。导师看我每天心不在焉,说你再整一篇英文文章吧,加点研究内容,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或学术发展都有好处。 当时人整个很浮躁,恨不得立刻离开校园,导师想了个办法,拉一个博士师兄进来跟我一起做这个课题,文章我来当一作,师兄当通讯。 师兄人很好,毕业想留校,还差点东西。他跟勤奋,做东西很快,做完后每天都会催我整理结果。 我一看师兄这么玩命了,自己肯定不能懒惰,连着加班两个星期翻译完草稿,因为忙着毕业和工作,没跟导师商量,直接就把文章投出去,投给Acta Astronautica。 导师知道后也没说啥,静待消息呗。后来我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全奖offer,瞬间轻松下来,每天玩的不亦说乎。俩月后,文章悲剧,除了说创新性不太够,主要问题是语言不地道,语法太差。 自我感觉英语良好,说我英语不地道真的不能接受,去问老板,老板说文章写的确实不行。 本来期待老板给改改,那段时间老板在忙一个大本子,还经常出国,很没时间,让我自己找个语言润色机构,他给出钱。 不到一个星期,花了2000多,修改好,投出去。半年后录用,审稿意见很好,语言没问题后,文章的真正价值就出来了,再过几个月,成功发表。 其实第一篇SCI的文章成功发表,给人带来的主要是心理层面的鼓励:“没想到我也能发表不错的英文SCI!”打破这个心结后,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文章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第一篇文章有语言润色公司的帮助,自己心里其实是有不甘的,所以后面几篇文章全是自己整理、润色,质量都没问题,顺利发表。 从我这几年发表几篇SCI文章的经历来看,发表SCI不难,我自己也总结了几条心得体会,想与大家交流: 英语写作,可谓是很多人发表SCI期刊的最大拦路虎,基本要求是写作准确、表达简洁、用词地道。 在我几万字的英语写作后,有几点语法方面的经验,大家也可以参考: 先写这么多吧,等赞数上1000再增加,嘿嘿。 《一年6万美元,普通学渣如何拿到美国博士全奖》 《江歌案-别让民意越过了法律》 《我为什么反对减负和素质教育》 《战争与股市,人性贪婪最直观的展现》 《我喜欢的那个姑娘,像武藤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说得非常的棒啊,这样终于对得起我自己的努力了,一遍一遍的去修改论文,终于可以发表了。
2020.02.21第一次投稿一区Neural Networks,因创新度不够一周内被拒; 2020.03.05转投二区Neurocomputing; 2020.06.20一审意见回来,两个审稿人意见共12条,要求修改后与08.01之前重投; 2020.08.01提交(老师有拖延症,不能怪我),由于提交当天晚上老师还让我大幅修改revision notes、manuscript 和其他细节,又赶着截止提交,在biographics、credit author statement等材料的处理后,大脑宕机,提交了最终版本的前一版本的revision notes。 生成最后的提交版本时,大脑一片空白,完全看不出自己错在哪里。完整提交后,躺下放空,一个小时之后,突然意识到可能哪里不对。一看,果然revision notes 提交错了。要哭了!改了十几个版本,最后还提交错了。 所以,以后遇到任何需要和别人合作对接、同时又赶截止时间的事情,一定一定要先研究清楚所有的流程,把自己部分的材料至少在截止前一天准备好。这样无论对方是否打不确定的牌,自己不至于到最后手忙脚乱,忙中出错,出了错,锅也只能自己背,谁让人家是领导呢? 2020.08.02在提交系统中给编辑写信请求撤回,重新提交。心里无比忐忑不安,有种沮丧和痛苦的感受蜷缩在胃里,胃钻心的痛。从去年就是这样,写论文,跑实验的那半年经常失眠,问题自己想不出来,导师想法发散多变,那种感觉就像炒苦瓜那种又涩又绵长,好不容易到一审了,越写越怀疑自己,改不下去。每天还是给自己打气,让自己尽力去做。 这几天导师带着我找别的导师讨论,别人说什么导师就让我改,把之前她要求我做的修改或实验又推翻。我每次都安慰自己,老师生了二胎,精力时间无法顾及科研,她能对我如此有耐心,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俩是在共同进步。整个过程,漫长艰难,我感觉那几个老师都不太想帮助我们的论文了,毕竟他们不是一作,我和导师也不太专业,他们也不太看好。 最后,还是成这样子,我感觉我无法原谅自己。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无论写作过程、修改还是编辑审稿,很多因素都不是自己可控的。不像,平时写作,天马行空,只要自己喜欢开心就好。极有可能我的退稿信编辑看不到或者不会回我,按照回退的版本肯定不行,语言措辞不够委婉,回答问题没有给足审稿人面子,......凉了,凉了,只能说顺其自然了。 2020.08.02 23:40 就在我准备写下这次经历的时候,惊奇的发现有回信了,这次反复检查了三遍revision notes,回复邮件的拼写和符号,上传的附件,我惊奇发现导师给我修改的previous version写成了preview version,还是在cover letter里,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持着审视的态度对待老师的意见而是全盘接受呢? 这里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其实太依赖老师对我的帮助了。没有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就算是神仙,也帮不了我。我以为老师是权威,是专家,但是,老师不是完美的,我们也要自己多去检索、去核实,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曾有人说过,不会分享的人注定是一个孤独者,一个失败者.其实分享却很简单,它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放松.每个人都把自己所拥有的给予别人,从而获取快乐,丢掉忧愁,这就是分享!记得我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时候才5年级,拿着那张报纸,我感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兴奋.一旁的同学看见我如此兴奋,纷纷凑过来看.我把报纸递给了他们,同学们发现是我的文章发表了,一个个都发出赞叹不已的声音.看着同学们为我高兴的样子,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鼓励.从那以后,我对写作的那份热情日渐加深,在报刊上发表的各类作品也越来越多.因为我和同学们分享了我的快乐,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与梦想,我才能获取了如此多的快乐!白居易曾经说过:“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说的正是分享的道理.明朝时期,朱棣曾六派郑和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给他们带去了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特色,并同它们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从而得到了它们的尊重和认可.那些国家纷纷奉明朝为天朝,并每年按时进贡,使明朝越来越富裕.朱棣运用成功的外交手段,让周边的国家分享了明朝的强大与繁荣,使朱棣在当时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君主.正因为朱棣懂得分享,为明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这个世界就是有了分享才变得如此的美丽,无论你与人分享的是快乐或是痛苦,是欢笑或是眼泪.生命因分享而充实,因分享而充满激情,因分享而多姿多彩.因为,分享是快乐的 !我是从什么时候懂得分享的?是从姐姐分苹果的那一次吗?是从外公外婆分荷包蛋的那一次吗?那一次,姐姐脸上的笑容像太阳和花儿一样绚烂,她从包里掏出一个青红相间的大苹果,用袖子擦了擦,然后笑着递给我.我狠狠地咬上一大口后还给她,紧张兮兮的盯着苹果和姐姐的脸,当姐姐很淑女地咬了一口又递给我时,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在姐姐含笑的目光下再咬一大口……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乡下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但是简朴的生活中也有爱和快乐.记忆中外婆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和外公,而她自己总舍不得吃的.记得有一次,祖孙三人一起吃着晚饭,气氛和谐而宁静.晚饭很简单,一人一碗面条,我和外公的碗里各有一个荷包蛋,而外婆的碗里却没有.外公发现后,像往常一样,用筷子把他碗里的荷包蛋夹成两半,将另一半夹到外婆的碗里.“你要多吃一点.还是你吃吧.”外婆边说边把那一半蛋又夹回到外公的碗里.外公怎么会肯让呢!于是,夹起来又放到外婆的碗里.就这样,谦让了半天,最后外婆又像往常一样把那半块荷包蛋夹到我碗里:“你正在长身体,你吃了它.”看着慈祥而清瘦的外婆,我觉得自己不应该接受这半块荷包蛋,脑袋里在迅速地盘算着怎么才能把它轻松地送出去,突然一个激灵,想起了从书上看到的一招,于是计上心来.“蛋好咸啦!”我夹一小块尝了尝,然后对外婆叫喊道.“好咸?”外婆惊奇地看着我.“不信?你尝!”我边说着,边迅速地把那半个荷包蛋转移到外婆的碗里.外婆尝了一小口,正要说什么,突然看见我在偷笑,立即就明白了我的计谋,“你这个小精怪!”说着,就要把蛋弄回我碗里.“我顶多只要一半,不然我一点都不要.”我撒娇道.最后,外婆没法,只得和我分享了那半块荷包蛋.那天晚上,是我生平第一次主动与人分享东西.在泛黄的灯光下,我们祖孙三人静静地吃着,可我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爱和关怀……那一天,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昨天宅家一天那也没去,吃完早餐就开始写声明,把我写的文章第一次发朋友圈。声明是这样写的: 大姑娘上轿头一次,把自己写的文章发朋友圈。其实我在网上写教育博客已经好多年了,感谢当年宋清朴校长的启蒙与推荐,让我走上博客之路。 我曾先后三次荣获郑州教育博客大赛优秀奖。郑州教育局每次都派人特意把奖品或证书邮寄给我(南怀瑾,莫言丛书各一套),从这一点看出郑州教育局工作是相当务实的。 有一次还让我制作短视频发表过奖感言,在郑州市教育局召开的全市博客大赛表彰大会上播放(夏昕辉帮我录制的)。这些荣誉我从来没有对周围任何熟人提及过,这也是我在哈尔滨教育战线工作32年没有获得过的殊荣。 “以文会友”使我的博客粉公号粉遍布29个省市自治区。和粉丝的互动中,我不仅拓宽了视野,学习了新知,还提高了水平,更重要的是我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五湖四海的高水准的盆友。 她们虽然不知道我的真实姓名,但她们都亲切的称呼我“春天姐”。感谢信息时代!感谢互联网!虽然我没有利用它(微商)获得经济收入,但我通过它结识了众多朋友,建立了以我为群主的“春天教育咨询群”,为各个学段学业受挫的学生及家长排忧解难(主要是大学生,目前大学生问题多多),帮助痛苦不堪的家长走出困境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为此我获得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收获。 我以前在发朋友圈基本属于潜伏状态。很多人认为我不与时俱进,发个朋友圈都不会。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红包你会不会发(我不发也不抢)? 不谦虚地说,和同龄人比网络技术的使用我是优等生,只是装傻装笨佯装不会。不发朋友圈一是因为还在岗,大小当点啥啥,说话要谨慎,行为要慎重为好。就像契科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现在我光荣地退休了,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以后说啥,做啥,不管对错,全代表俺自己。 刚发完,就来的一大片点赞的留言的。潜伏多年的我,一冒泡便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中午开始练习书法,右手的,左手的,硬笔的,软笔的,统统练一遍。练完下午睡觉。晚上跳健身舞,好久没有在家里跳了,坚持跳了五十分钟,感觉身体很轻松的样子。
在我的脑海之中,快乐的事就像满天的繁星一点,很多很多,但是令我最为高兴的还是我第一次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记得那是一个寒假,我随叔叔去广西玩。在叔叔家的后院里,有一大片空地,我便想:让它空着多可惜啊,倒不如我来种些东西!我急忙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叔叔。叔叔果真答应把地腾出来给我种东西,我高兴得连崩三尺高。我把几棵桂花种埋在地里,每天,浇水施肥成了我的必要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终于有收获了.。桂花好小呦!叔叔告诉我,桂花树可以摇,我好不兴奋哦!左摇摇右串串的,几棵小桂花树的花都落了,花儿的香味远播十里,令人回味无穷。我把地上的桂花拾了起来,请求叔叔教我如何弄桂花糕及桂花茶。叔叔当然义不容辞,于是教了我许多种做法。我把各式各样的桂花糕以及香喷喷的桂花茶送给了叔叔和各位街坊,大家尝了都夸我做的好,我也尝试了一口。嗯!真香,真好吃!这是我做的吗?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手艺这么好。吃着这美味无穷的桂花类食品,想起当时种桂花树的情景发现得来真是不容易啊,但是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那种感觉真是好。他不光是好在能够尝到香喷喷的桂花食品,还教育了我,只有劳动,才能得到回报。
习作能公开发表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儿童作文发表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7月14日,我在网上投了一篇作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作文投稿。这里面有我辛勤的汗水,有老师深深的期望。我唯恐发表不了,所以天天焦急地等待着,每天保持上一次网,看看作文出来了没有。这段时间里简直可以用坐立不安来表达我的心情了。
8月2日那天,我从姥姥家回来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我还是打开了电脑,心情依然那样忐忑不安,先打开小山屋作文网首页,再打开四年级作文。哇,已经到了7月21日的!我那篇作文终于有结果了,我的心紧张的一下子旋到了半空中,我心里念叨着:可千万别在退稿公告里出现啊!我急忙在发表的文章里往下找,找到了难忘的一天,又找到了我的名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蹦着、跳着去向爸爸妈妈报喜,激动地喊着:我的作文发表了!我的作文发表了!爸爸妈妈一听,和我一同欢呼起来,跳跃起来。我们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共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我对妈妈说:这真比我考试考了第一名还高兴啊!我真为我的名字出现在电脑上感到高兴,我决定明天就和小伙伴们说。
该睡觉了,由于我太高兴了,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这时,妈妈对我说:虽然这一篇发表了,但是你以后要更加努力,争取发表的更多。我愉快地答应了。我都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睡着的,我相信我一定是脸上带着笑进入梦乡的。
妈妈说的对,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以后一定要多练习写作,多投稿,当一个写作小明星。
同学们,你们想分享这成功的喜悦吗?欢迎你们也来吧,让我们一起共同进步吧。
今天下午,我迈着轻盈的'脚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格外激动,因为我的作文发表啦!
一到家门口,我迫不及待地掏出钥匙,打开防盗门,突然发现妈妈已经回来了。我忙放下书包,一蹦一跳地来到妈妈面前,大声说:“妈,我的作文在杂志上发表啦!”
妈妈开心地说:“是吗?快给我看看!”还没等我拿呢,妈妈已经大步流星地走到我书包前,双手在里面不停地翻着。突然,妈妈右手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对我说:“是这个吗?”“对啊!”我得意地点了点头。
妈妈把信封里的杂志拿出来,翻开目录,找到我的作文,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读罢,兴冲冲地走进卧室,对正在看电视的外婆说:“妈,您看,应越的作文发表了。”外婆一下子咧开了嘴巴,乐呵呵地笑起来,然后戴上老花眼镜,边读边点头:“写得不错,把她爸爸夸得跟朵花似的。”
妈妈笑了,又拿着杂志走到书房:“孩子她爸,你先别看报纸了,看看,孩子作文发表了,而且写的还是你呢!”爸爸饶有兴趣地说:“哦!那我是要看看。”
“嗯,不错,不错!不过我觉得自己比上面写的还要好。”我听到后便走到爸爸面前提醒道:“老爸,做人不能太骄傲哦!”爸爸故作生气地说:“嘿,你还学会教训老爸啦!”
“哈哈哈……”全家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感觉自己有所成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让自己心里有所自豪,毕竟是第一篇嘛,以后还会有更多成就。
应该会很有成就感吧,虽然我没有发表过任何论文。
感觉很自豪,第一次发表了学术论文,感觉了不起呀。
我觉得写第一篇论文的时候,感觉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好,平时也不喜欢看书,所以就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整个人心里面都没有任何的知识,然后看了很多的资料。
1.写论文前先尊重他人成果写论文时,引用别人观点时,不能断章取义,要客观地反映前人的研究成果。写论文时,不能过分夸大自己的研究意义;要借鉴前人学者的观点时,必须引用别人的观点,不然就是抄袭,就是学术不端。写论文时,无论是用英语,还是汉语。心中都要有读者意识,做到作者责任型(writer-responsible),而不是读者责任型(reader-responsible)。论文的引言、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都是一脉相承的、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单独孤立的。因此,在论文写作中,应该注重逻辑衔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减少读者的阅读负担。2.大量阅读文献读文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写论文前常常没思路,或者卡壳的主要原因是文献读得太少。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你的问题是想太多,而书读得太少,其实学术研究也是一样的道理。上周末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王寅教授来我校参加第二届全国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王老师就在会上指出,现在很多学者书读得太少,理论没有吃透,就瞎说话,写文章,误人子弟。(2)找出前人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可以是研究方法的问题,如语料选取不够科学,不具可比性;也可以是研究视角的问题。在写论文前,尽可能地将所有要阅读的国内外文献搜集到(主要包括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的综述文章、利用理论框架分析研究对象的期刊文章),然后取之精华(国外、国内核心期刊、博士论文),弃之糟粕(一般刊物、硕士论文)。但也要与时俱进,多去期刊阅览室看看,及时跟进最新文献,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好的文章一定要多读,边读边做笔记边写作,把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都记录下来,哪怕是文章里的图表也要仔细分析一下,看看为什么柱状图,饼状图?再用一句话概括,并总结不足之处(当然有时候之处不是立马就能看出来的,可能在文献阅读量达到一定量之后才有效果;不同时间段读论文的重心也不同,在写研究方法时,多模仿前人在研究方法的写作风格,取百家之所长。
写论文的收获举例如下:
“由于疫情原因大部分学生都没办法回学校,论文的问题大概就是唯一能够扼制小肥猪们长胖和玩耍的唯一困难,时近六月,毕业班的小朋友们应该是最忙碌的时候了,论文查重答辩毕业然后收拾东西逃荒回家,这是每个毕业班的小朋友们的必经环节。
降重应该是所有的大学生都会经历的事,而几乎所有人降重之后都会产生相同的想法,我确实是个学术垃圾,但同时也会发现自己是个语言天才。
很多人对于专业性的知识都抱着警慎小心的态度,生怕改动。而对于无关内容的文字总是大刀阔斧,这大概就是流行的话语“面对理论唯唯诺诺,遭遇旁白重拳出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一段文字重复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找内容上的缺陷而是死命揪着语法,用词。作为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学僧,熟练掌握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的奥秘,主动句与被动句交织的艺术,中英文互译的魅力。
修改论文的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文学功底的考察。怪不得高中毕业后所有的学科都能在大学专业中找到对应,唯独语文不见了踪影,原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每改一次,总能加深一遍儿时学语文的记忆。
降重过后,学术能力没提高多少,反倒是文字的运用能力突飞猛进,这应该是所有疫情之下大学僧们的共同心声。但是,不管怎样还请珍惜这最后的大学时光,这注定是大学最难忘的句号。”
扩展资料:
1、写论文是个系统工程。
跟写paper不一样,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有个整体思维和计划,比如文献管理,文献索引,数据管理,表格图片管理等等。建议一开始就建立一个文件夹,里面包括各个方面的子文件夹,分门别类,系统管理,事半功倍。
2、不要着急生成bibliography文献列表。
因为这个文献列表一旦插入进来,在改动的时候总会一遍又一遍的更新,有的时候word也会崩溃,导致论文保存不当或者丢失。如果用endnote之类的软件,写的时候,在插入文献的地方用{作者名,年份等信息},最后一起生成列表就好。
3、论文跟paper的思路有区别。
对于论文来说,精炼并不是最主要的要求,详实最重要。而对于paper,精炼最重要,因为杂志往往有字数限制而且精炼的文字会更被杂志青睐。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力求详尽,尤其是第一稿,之后修改的时候可以略作删减。
阅读了一篇学术论文写作,感受到其中的学术水平,也知道了其中的学术论文结构。现在就让我分享一下关于学术论文的读后感吧! 读学术论文写作有感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心得 摘要: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四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论文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 关键词:论文写作;规范;心得 前言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四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进行如下总结。 1学术论文写作的意义 硕士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有利于全面训练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硕士学位论文是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论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硕士论文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术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标志,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者熟练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适应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惯例,能够写出合乎标准和要求的论文成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现代高级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2、硕士论文是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验方式。 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公立民办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而言,学术论文作为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检验方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 义。 3、硕士论文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必需的学术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梳理、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规律和标准,培育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2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的规范是课题研究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通过对于学术论文特征的全面分析,确立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般标准。 学术规范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学术论文的特征表现为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与理论性四个方面。学术性是指语言的学术性、内容的学术性和问题的学术性。创造性的内涵包括:研究是否推翻前人不正确的定论;有无新发现或提出新理论,或解决新问题;研究虽为老问题,但有无新意,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运用中发现不足而予以完善;是否反映在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见解。科学性指合乎规律、真实、准确的知识与结论,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性与论证推理合乎逻辑性。理论性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说理来剖析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所组成的论证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被解决的问题由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所有这些规范,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个层面:(1)道德层面,即坚守学术道德,要以德治学,主要靠自律;(2)精神层面,即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技术层面,即应遵守论文当一般编写格式和体例。 硕士论文写作应当严格遵循这几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接受制度化规范的制约,才能保证写出乎共通标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是最为基础的专业学术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明确学术规范意识,掌握论文写作规律与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如果不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与学术训练,论文写作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抄袭、剽窃、侵占、拼凑等不端行为,必将在学术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训练理应成为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3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硕士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过程。从选题开始到答辩为止,包括一系列互相衔接而又密不可分的环节。只有把握好这些环节,才能达到培养独立研究能力的目的。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撰写和遵守学术规范的认识,现以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规范为例,就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谈一下自己 的心得和体会。 3.1千里之行,始于选题 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要选好题目,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选题要符合研究方向,不能超出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范围随意去选,否则即使论文作得不错,也不易被通过。 第二,选题的价值性。研究课题在理论上要有开拓价值。凡是难以提出自己见解的题目,最好不要去选。 第三,要有现实意义。选题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但要考虑“热点”问题,而且要善于发现具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题目。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需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也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四,选题的可行性。要在研究方向的范围内,根据所掌握的或可能掌握的资料,确定论文的题目。一方面要“小题大作”,而不要“大题小作”。另一方面要考虑题目是否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资料很少,无法下手,也是不可取的。把握好这两点,论文就好拓宽加深,比较容易写深写透,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3.2做好开题,架好桥梁 开题是介于选题和写作之间的中间环节。做好开题工作,就能架起课题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将研究构思真正地开始付诸于实施。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查阅、消化和综合文献。题目确定后,要集中一段时间查阅文献。科学研究必须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或走弯路,并力求有所前进。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导师多加沟通,根据导师提供的一些主要文献扩大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并根据已经掌握的文献,从这些文献所引证的参考文献目录中进一步去查找其他文献。这种“顺藤摸瓜”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较多资料的捷径。另外还要查阅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重要期刊,要尽量精查精读,读一些重点文章。这里,起码要看完所有目录。这样,就可以了解本学科专业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便从中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还要重视报刊文摘中的“二次文献”。 在研究文献资料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弄清别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有无创新,有无偏颇之处;二是要弄清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别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三是要弄清别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要盲目追随,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能够举一反三、扬长避短。 开题阶段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包括进展与问题;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和基本思路;论文完成时间,等等。开题报告在导师规定时间写好后,提交导师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写作阶段。在写开题报告之前,最好能写出一个研究综述来。这样,开题报告就会写得很实在、很具体,也为下一步拟订大纲奠定扎实的基础。 3.3论文写作,重中之重 学位论文写作的第一阶段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形成详细的写作提纲。提纲一定要经过导师的审阅和批准,方可开始写作。对于提纲,首先是要推敲好题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要使读者一看就能抓住该文的主要特点。题目要具体不要空泛,要醒目不要流于一般,要简练不要冗长,更要注意思想的确定性,不要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 第二阶段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忌匆忙从事,且不要无纲而作或草纲而作,以免走弯路,做无效劳动。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还会发现提纲中的问题,要注意及时加以修正。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控制在3~5万字,不易过长或过短。正文写好后,还要写好以下内容: 1、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窗口”,要以十分简练的语言概括论文的精华。摘要最好是在全文完成以后再写,这样可以概括得更准确一些。写外文摘要时最好不由中文摘要直接翻译,因为中、外文的写作习惯是不同的,直译往往效果较差。应当摆脱中文的束缚直接用外文写作。篇幅还可以稍长一些。 2、关键词。要精选能反映本文主要特点的单词或词组。词组应简明通用,约定俗成,不要生编乱造。词组不宜过多,一般以3~4个为宜。 3、引言。引言的内容是要提供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由此引出写作论文的目的。 4、注释。注释要求准确、统一、标准化。引证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格式要按照新闻出版署的规范要求进行统一。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不规范是论文写作中的通病。列举参考文献时应注意:只能列出自己读过的文献,不能列出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只能列出和本文有关的文献,不能列出不相干的文献;文献目录编排一定要分类,分类的参考系可以自己酌情而定。 6、致谢。这也是论文中必须有的内容。对自己论文的写作过程作些说明是必要的,对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写作的人,特别是对自己的授课教师、论文的指导教师,表示感谢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溢美之词太多是不必要的,把一些不大相干、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写了上去,是不合适的。 论文的写作过程,一般要经过大纲、初稿、定稿几个阶段。只有精心修改数易其稿,才能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一般地说,在内容上要具有理论感、现实感和历史感。就是说,一定要有理论的深度,要有历史的根底,要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在 逻辑上,要具有整体性、规范性、朴实性,即体系要严密,表述要规范,包括印制成册过程中的校对,都要一丝不苟;文章要朴素无华,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弄些故意让人读不懂的东西。 3.4精心准备,做好答辩工作 答辩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争取学位必须通过的环节,是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以组织的形式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体审查和评定。它不仅考查学位论文是否合格,而且考查学生在这个领域里所达到的理论水平。在答辩过程中,要认真准备好发言提纲。要把论文的精华部分特别是具有创造性的部分的思路整理出来,要突出重点,不要什么都讲。要记熟发言的内容,发言时不要念稿子。稿子只能作为发言时的“备忘录”。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需要回答的问题,一般是答辩委员会主席指定回答的几个问题。有时候需要进行归纳概括,回答几个主要问题。在答辩中回答问题,要掌握好时间,长话短说,少而精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言,切忌长篇大论,虎头蛇尾;不可偏离主题,答非所问;要谦虚,禁忌强不知以为知。 4总结 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仅仅遵守写作格式和体例规范是不够的,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首先,学贵有恒。在为学的道路上,有中道而废和功成业就两种可能性,功亏一篑和大功告成完全取决于学者有恒和无恒。通过了解大师的学术生涯和治学之路,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应当发扬有恒的精神,锲而不舍。第二、学贵专一。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治学必须注意精力集中。最后,学贵于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研究生,无论是进德还是修业,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精益求精。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也深刻认识到,论文要讲究社会责任。论文的功能是发现真理,推进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造福于大众,而不是危害社会和大众。论文的发表,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也承担一定的法律义务。论文的内容不可违法,包括论文作者不允许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论文里的内容,所有引用文献都应在论文里加以注释。论文的质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品质。 一个学期的课程接近尾声,通过学习与研究,我对于如何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怎样遵守学术规范以及怎样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秉承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同时还要注重论文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会谨记老师的教导,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同时牢记作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 关于时间的学术论文写作 何谓“时间”? 摘要:随着二元论世界观的由盛而衰,从传统到近现代,西方哲学家眼中的时间经历了一个由外在到内在、由“纯粹客观”到与实存主体融合的过程,这对实存生命价值的呈现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时间;客观;实存主体;生命价值 从哲学上定义“时间”是件困难的事情,奥古斯丁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时,我倒清楚;当有人问我而我想要解释时,却茫然了。”1,205页但西方的哲学家并没有停止探索何谓“时间”这一问题。 一、西方传统时间观 古希腊哲学家基本把时间看成外在于主体的存在。以亚里士多德为例,他这样定义时间:“时间正是这个――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2,219页。即时间不等同于运动本身,但是通过运动和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此时,时间是主体可以感受,却不会随主体状态而变迁的。 中世纪时对时间做出解释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这位神学家认为时间是上帝创造的,可见时间在此仍是外在于主体的客体,仍停留在二元论的思维框架内。不过,上帝创造了时间之后,“时间存在于我们心中”3,247页,“时间不是自在之流,而是思想的延展”3,253页。时间不再是独立的自在存在,时间客体由此出现了融入主体的萌芽状态。 康德突破了从经验中得出时间概念,他认为,事物经验中的同时存在或者彼此相继是以时间为条件才可能的;康德也避免像神学家一样从神学的角度规约时间,他认为时间是感性的主观的形式,康德说时间的特点在于它是“内感官”的形式,即“时间是(我们灵魂的)内部出现的直接条件,从而就是外部出现的间接条件”,“是我们(人类)的直观的纯然主观条件(我们的直观总是感性的,即在我们为对象所刺激的限度内),而离开主体,在其自身说来,是无意义的”4,75页。康德创造性地将这两方面结合到一起,提出时间的“经验的实在性”。时间这一感性的主观形式唯有在应用到感性的现象上,才有实在性,也就是客观有效性。也就是说,时间这一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必须与感性的现象相结合。这二者,彼此脱离对方,即会落空,成为“空观念”。康德所说的感性的现象,也不是我们日常所指的现成的自然中存在的客观的现象,而是感性所挑起、呈现的,与感性主体发生关系的现象。可见,康德的时间观中已然呈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呈现、相互成就。 二、西方近现代时间观 跨出传统的时间观范畴之后,西方哲人的时间观进一步由外在而走向内在。 胡塞尔的时间观即是如此,他的时间是主体的内在时间。此一内在时间是纯粹意识时间。这种内在时间意识整理和统摄心理体验、感受、情绪和意志,但它不是对象性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本身,而是把体验与体验连在一起的这种必然形式。“不可能有延存的体验,除非它被构成与一个作为过程或绵延统一物的诸所与样式的连续之流中……‘当下’的连续性是一种永远更新的内容形式的连续性”5,205-206页。这些相互分离,零散杂乱的心理感受内容之所以能以统一化的绵延形式出现在心理过程中,就在于它们被纳入了一个统一化的秩序之中,而这种先验的统一化的秩序就是内在时间。胡塞尔的内在时间包含有时间的对象性和自我性两方面的功能。对象性是指绵延的时间意识将诸多零散的内知识材料统一化,从而实现了内在时间;自我性意味着内在时间在构造对象的同一性的时候也依其自身实现了自我的自身构造。 海德格尔的时间观则将时间内化到本体中,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在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中,此在由时间的视野而领会着、解释着存在的一切。所以,时间是与人的生命存在紧密相连的。此在、存在都是时间性的,所以,必须先要理解时间。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有众多的特点,如立体的、动态的等等。 在人们日常的观念中,时间是单向流动的、是线性的,然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是“将来”、“过去”、“当前”三种时间样式的共同到时。“时间性根本不是‘存在着’,时间性不存在,而是‘到时候’”6,375页,“到时不意味着诸绽出样式的‘前后相随’将来并不晚于曾在状态,而曾在状态并不早于当前,时间性作为曾在的当前化的将来到时”6,398页。其实这就意味着,时间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交互伸达的立体的整体。时间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时间并非先是一存在者,而后才从自身中走出来;而是时间性的本质即是在诸种绽出的统一中到时。”6,375页时间的这一系列特点,与此在的存在状态直接相关。在三维交互伸达、动态变化的时间中来理解此在,则“此在并没有一个它只是停留于其上的终结,而是有终结的生存着”6,346页。此在的存在的终结就不是简单的在某一特定的时刻的终结问题,而生存与终极的时时并存,使得此在的存在处在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的状态中。 三、时间观变迁的意义 西方人对时间由外在而内化地看待的、不断哲理化的过程,是与西方人基本的世界观变化相一致的。传统西方以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看问题,强调以理性、客观的态度中立地分析问题,在走向近现代之后,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与质疑,尤其是科学、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破除二元对立的格局,关注人的实存问题。随着这种变化,时间也就由外在的一个标尺,而内化到实存主体的生命品质、生命尊严,乃至生命价值之中。所以,时间观的变迁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时间不再是传统的衡量人生命长短的、外在的、恒定的度量单位,而是有助于实存主体体尝生命价值、实现甚或创造生命意义的内在视野,是实存生命本然性的必须。 参考文献: 1、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2、亚里士多德著,张明竹译:《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3、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作者简介:张乃芳(1975―),女,山西人昔阳人,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哲学。安月兴(1962―),男,河北人,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哲学。看了“读学术论文写作有感”的人还看: 1. 毕业论文写作心得体会3篇 2. 本科的学术论文心得 3. 论文心得体会范文 4. 写作培训心得体会 5. 谈谈广播电视学术论文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