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柳叶刀上发表论文多少分

发布时间:

柳叶刀上发表论文多少分

医学sci论文发表难不难?“如果是医学专业,你要是能发到细胞、柳叶刀这样的顶级期刊上,难度肯定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能发在这样的期刊上发一篇论文,工作的事儿是完全不用愁的,夸张点说一辈子都不用愁。SCI期刊是国际核心期刊。从高到底有几千种。医学专业的也有很多,你想发顶刊基本上是不可能,但是如果想发一本普通的SCI还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你不挑分区,对影响因子没有特别高的要求的话,医学专业发表SCI的难度,应该说没有特别大。

可谓说是顶级。

《柳叶刀》(The Lancet)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是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 。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

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

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

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影响因子(IF)排名第一的仍然是《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达到286.13,不过相较前一年的508.7出现大幅度下滑。

《柳叶刀》的期刊影响因子为202.731,排名第二,在全科医学和内科类期刊中排名第一,超过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后者自45年前第一份《期刊引证报告》发布以来一直在全科医学和内科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2021年引用次数最多的10篇论文中,三篇论文发表于《柳叶刀》,而且全部都与新冠病毒的表征和治疗直接相关。

较为受关注的三大刊《自然》《科学》《细胞》的影响因子分别为69.504、63.714、66.85,其中《自然》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本在一年内总引用次数超过一百万的期刊。《自然》发表了16篇期刊影响因子引用次数超过500的论文,其中12篇与新冠病毒研究有关。

柳叶刀上发表论文

具体是在英国,一对男同性恋人,互相在外面出轨,然后家里的狗上了他们的床。

需要自己出钱《柳叶刀》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协同出版。1823年由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所创刊,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该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

柳叶刀披露,首例猴痘人传狗病症具体的情况是,人和狗一起睡觉,然后导致近距离传染

普兹泰的文章一发表,就引来很多批评,除了样本量过小,他的统计方法仍然不能得到赞同。一些实验室试图做一些类似的实验,不过都没有得到普兹泰的结果。2007年,丹麦科学家用凝血素转基因大米喂养老鼠90天,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鉴于普兹泰违背了学术规范,Rowett研究所让他退休了。那时普兹泰已经69岁了,也确实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不过这并不妨碍很多人把这件事当成学术界迫害有良心的科学家的例子。

柳叶刀一年发表多少论文

《柳叶刀》是英国的杂志。

《柳叶刀》是一份独立的综合医学期刊,由托马斯威克利创办于1823年,由爱思唯尔公司每周出版发行,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自创刊之日起,《柳叶刀》便推动科学为大众所用,让医学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用最好的科学创造更好的生活。

《柳叶刀》是全球顶尖的临床、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知识的可信来源,在全球所有全科和内科学期刊中排名第一。目前,《柳叶刀》旗下共24本系列期刊,其中12本为金色开放获取期刊,12本为订阅型期刊。2022年,有9本《柳叶刀》系列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在各自领域内排名第一。

声誉及影响力

《柳叶刀》系列期刊在全球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力,柳叶刀网站的年度访问量超过4250万,年度文章下载量达2.69亿篇。《柳叶刀》系列期刊的邮件订阅超过350万,包括各刊电子目录的邮件订阅。

《柳叶刀》系列期刊在微信、微博、领英等共有约180万粉丝。《柳叶刀》系列期刊发表的研究每年被全球有影响力的媒体报道,每年被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提到的次数超过36.3万次。《柳叶刀》播客每月收听约7.6万次。《柳叶刀》是全球顶尖的临床、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知识的可信来源,在全球所有全科和内科学期刊中排名第一。

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影响因子(IF)排名第一的仍然是《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达到286.13,不过相较前一年的508.7出现大幅度下滑。

《柳叶刀》的期刊影响因子为202.731,排名第二,在全科医学和内科类期刊中排名第一,超过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后者自45年前第一份《期刊引证报告》发布以来一直在全科医学和内科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2021年引用次数最多的10篇论文中,三篇论文发表于《柳叶刀》,而且全部都与新冠病毒的表征和治疗直接相关。

较为受关注的三大刊《自然》《科学》《细胞》的影响因子分别为69.504、63.714、66.85,其中《自然》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本在一年内总引用次数超过一百万的期刊。《自然》发表了16篇期刊影响因子引用次数超过500的论文,其中12篇与新冠病毒研究有关。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论文分析

2019年6月,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文章中研究了1990-2017年中国近三十年全国各省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该项研究由中国CDC、北京协和医院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同完成,对于揭示中国人健康状况及患病情况意义重大。

该项研究表明,随着时代变化,威胁中国人健康也在发生变化,如今主要死亡原因已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慢性疾病。曾几何时,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儿疾病是中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医学水平提升,死亡率已经降到第十位。取而代之,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症成为中国人五大主要死亡原因,其中“中风”更是成为国人健康头号杀手。除此之外,肝癌、胃癌、高血压性心脏病、食管癌等疾病也在危害中国人的健康。

十大危险因素,膳食因素占主要

目前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以及空气污染是引发过早死亡的排名前四位的危险因素,诸如高血糖、高血压、高钠饮食、肥胖、高胆固醇等都是和膳食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大部分的疾病死亡都是不良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导致的。吸烟更是成为中国各地区导致寿命减少的首要危险因素,提倡禁烟、低盐、减食是未来健康趋势。

整体而言,经济越发达地区、越靠近东南沿海,疾病负担越小,这主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医院基础设施相关。

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出现70-80%大幅度下降,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疾病负担从传染病向慢性疾病的转变。

(图:美联社)

2020年的春节,是令人难忘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让很多人都焦虑起来。这场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如何发生和传播的?死亡率和传播速度有多高?如何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

Part1.感染

首先我们要知道,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的。

病毒要进入细胞,细胞上就必须要有它对应的受体(Receptor)。比如艾滋病病毒HIV的常见受体是CD4蛋白,通常在血液里免疫细胞的表面,所以HIV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而不用担心空气传播。

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和SARS一样,都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ACE2R)。这意味着病毒要感染人类,首先得接触到有这种受体的细胞,完成受体结合。这个受体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和小肠,但口鼻腔的黏膜也有,只是分布相对较少。

黏膜的意义在于分泌黏液,保持湿润。我们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里都有大量的黏膜细胞。理论上来说,当病毒以某种方式接触到你的口腔黏膜,与受体结合,感染就开始了。

为了让你理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们做了一个简化后的大致流程:

1.首先冠状病毒的包膜会和细胞膜融合,释放病毒遗传物质一段RNA单链。这种RNA可以直接作为信使RNA,过细胞里的核糖体,合成RNA复制酶。

2.RNA复制酶会根据病毒RNA生成RNA负链,这条负链会继续和复制酶生成更多病毒的RNA片段和RNA正链,这些不同RNA片段又会和核糖体生成更多不同的病毒蛋白质结构。

3.最后,蛋白外壳和RNA会组合生成新的冠状病毒颗粒,通过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感染新的细胞。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病毒颗粒,蔓延到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引发肺炎。

感染完成后,传播也不是难事。你三对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混合著来自咽喉等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让包裹着病毒的唾液随着你的喷嚏和咳嗽传播到空气中,接触其他人的呼吸道和黏膜。飞沫传播,黏膜感染,这就是冠状病毒为什么这么容易传播的原因。

2019年12月8日,一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病人因为持续7天的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入院。5天后,他没有去过海鲜市场妻子也因为不明原因肺炎入院。

2020年1月1日,华南海鲜市场关闭。1月2日,41名新型肺炎患者被确诊。此时喜迎春节的市民们还不知道,一场可能感染上万人的瘟疫已经开始了。

Part2.传播

在这篇1月24日发表于《柳叶刀》的论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最早被确诊的41名患者的具体情况。

截至1月22日,41人中有28人出院,6人死亡。发烧和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从起病到呼吸困难,平均8天。在肺炎初期,人传人的信号就已经很明显了,这41人中有14人都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

1月24日的另一篇论文研究了一个12月29前往在武汉旅行的深圳家庭。

最早出现症状的男士在到达武汉后的第4天开始发烧腹泻,之后3天,他的老婆岳父岳母和也都开始发烧咳嗽。1月5日,全家返回深圳,4天后,没有去过武汉的母亲开始全身乏力。最终,这个7口之家里,6人确诊新冠肺炎,包括他没有明显症状的儿子。

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里传播冠状病毒并不难:

1.首先是喷嚏,你会喷出10000个以上的飞沫,最远传到8米之外。

2.然后是咳嗽,1000~2000粒飞沫,最远6米。

3.最后,即使是平静的说话每分钟也会产生大概500粒飞沫。

这是你打出喷嚏后0.34秒的样子。绿色的是那些100微米以上的大飞沫运动轨迹,因为足够重,它们会在10秒内落在地上。而红色的则是小飞沫们形成的雾云。它们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变小,成为干燥的飞沫核。上皮细胞蛋白质会包裹着冠状病毒,在空气中漂荡,接触其他人的黏膜。

1月30的这篇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武汉前425例确诊患者的数据。

这张表中,横坐标是从感染至发病的时间,纵坐标是相对概率。可以看到大部分感染者7天内就会发病,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5.2天。现在我们知道,在2020年1月11日之前确诊的295人里,只有45人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此外还有7名医护人员。但在十天之后,人们才意识到要戴口罩了。

推荐阅读:请保持1公尺以上距离!20个安全出行的建议一定要提前看

Part3.口罩

从2020年1月20日开始,口罩就成为了稀缺资源。

看起来戴口罩当然是个好办法,口罩的多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阻隔大颗粒,而那些奈米级的微粒又会因为静电效应被吸附在内部纤维上。

所以,如果我们把颗粒的直径作为横坐标,过滤效率作为纵坐标,这些口罩的过滤效果实际上是一条U型曲线。可以看到,最难过滤的其实是直径0.3微米左右的颗粒。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口罩把0.3微米的氯化钠过滤能力作为测试指标,能在测试中过滤95%以上的就是N95。

N95的过滤效果当然最好,但即便是效果最烂的纱布口罩,对于10微米以上也就是我们头发直径十分之一左右的颗粒,也能做到接近80%的防护率。

那飞沫核的尺寸到底有多大呢?根据这份07年的论文,咳嗽产生的飞沫核尺寸82%都集中在0.74~2.12微米。

这么看,绝大多数飞沫核用普通的医用口罩就已经够了,而在美国2800多名流感医护人员参与的一项随机试验中,佩戴N95口罩和医用口罩的流感感染率甚至并没有显著差别。所以,也别在意那些繁杂的口罩类型,品牌和各国标准了。

相比是不是戴着N95,更重要的是:你洗手了吗?洗手是因为你的手上很可能有活着的冠状病毒。以SARS病毒为例,在这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中,它们在玻璃、塑料、金属上都可以存活至少2天,它们随着飞沫留在各种地方,而你的的手很可能就会摸到。然后你揉眼睛抠鼻屎的时候,病毒就会接触到黏膜细胞,完成感染。所以,洗手洗久一点。

Part4.勇气

最后一个问题是,还会死多少人?

这是从1月11日到1月31日全中国累计确诊和死亡人数的增长曲线。如果我们用总死亡数除以总确诊数,可以得到一个2%左右的患病死亡率。但这样的计算方式并不准确。

根据前425名确诊患者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5.2天,从发病到就诊平均是4.6天,就诊到入院平均4.5天,而入院到ICU是3.5天,假设从ICU到死亡是3天,整个过程就是21天左右。而如果就诊3天后就能确诊,那从确诊到死亡大概是8天。所以,1月31号的死亡患者大概在1月23号确诊。

如果我们用湖北省1月29~1月31日这三天死亡的124人除以1月21~1月23日确诊的279人的话,病死率高达44.4%。但因为湖北省的医疗资源紧张确诊困难,很多老年病患发展到了重症才能确诊,病死率肯定偏高。相比之下,除湖北省外全国其他地区的数据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1月29~1月31日,中国其他省份死亡患者共3人,除以1月21~1月23日确诊的260人,病死率在1.1%左右,确实不高。如果按照这个病死率倒推1月21~23日的湖北感染者,那应该不是279人,而是10700人。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非常粗糙的计算过程,样本量小,也不一定那么准确。但随着未来数据的完善,病死率的结果会越来越清晰。疫情爆发后,多家机构也陆续发布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R0值的预估,大多数都在2~3之间。

R0(Basicreproductionnumber)基本传染数,意味着在不做干预的情况下单个感染者传播疾病的平均人数。新型冠状病毒的R0在2~3意味着每个感染者会将病毒传染给2~3个人。这也是肺炎在初期开始爆发的原因。

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强干预,这个平均传染数会开始降低,比如03年SARS最初的平均传染数是2.9,然后在2.0~3.5之间波动,最后降至0.4,直到完全消失。对于新冠肺炎,这条曲线也是一样。

推荐阅读:粪便可能传播新型冠状病毒?10个最新预防需知

这场瘟疫让我们所有人精神紧张,但实际上,倒霉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过去几年,中国平均每年有8.8万人死于流感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6.3万人死于交通事故,3.8万人死于安全事故。只要我们迈出家门,去工地,去办公室,去流水线,风险就已经存在了。我们当然应该把倒霉的概率尽可能降低,但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我们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最后我们来看一眼这场肺炎的主角——这个直径在0.1微米左右的畸形圆球。可怕吗?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RNA序列、知道了它的感染机制、传播机制、临床表现和致死概率。

柳叶刀发表高分论文

“槟榔真的很可怕”。年仅36岁的男歌手傅松因嚼槟榔患癌去世,生前给了世人最后的忠告。槟榔,一种打工人提神醒脑的小零食,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却是“口腔杀手”。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了“黑名单”,和烟酒、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2020年12月05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发表论文,通过细胞实验证实了槟榔的主要活性成分槟榔碱的遗传毒性,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槟榔碱的致癌性。根据这个数字推算,整个湖南省因槟榔致癌的患者约2.5万例,而到2030年,湖南这一数字将猛增至30万。为何有关槟榔的警告缕缕发生,但槟榔从未被禁售? 海南槟榔协会回应禁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槟榔真的很可怕”。年仅36岁的男歌手傅松因嚼槟榔患癌去世,生前给了世人最后的忠告。

槟榔,一种打工人提神醒脑的小零食,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却是“口腔杀手”。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了“黑名单”,和烟酒、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

2020年12月05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发表论文,通过细胞实验证实了槟榔的主要活性成分槟榔碱的遗传毒性,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槟榔碱的致癌性。

另有权威研究显示,短短十年间(2005~2016年),槟榔就在长沙引起了8222个口腔癌病例。根据这个数字推算,整个湖南省因槟榔致癌的患者约2.5万例,而到2030年,湖南这一数字将猛增至30万。

就是这样一种能导致口腔癌的致命小零食,在国内外畅销多年。为何有关槟榔的警告缕缕发生,但槟榔从未被禁售?

“当你开始咀嚼它的时候,一种强烈的感觉会击中你的舌头,像有成千上万的绳子在拉扯着你的喉咙。你的脸颊潮红,呼吸缩短,你可能会感觉到轻微的嗡嗡声。”

这是一个槟榔上瘾的人亲口描述的感觉,而他是湖南省数千名口腔癌的患者之一,像他一样的口腔癌患者几十年来接连不断地涌现。

“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再没有槟榔”

2022年9月10日,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终年36岁。

这是一位年轻的歌手,还处在事业的上升期。他的朋友在悼念他时说:“愿他一路走好,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再没有槟榔,没有痛苦,没有癌症。”

傅松在Vlog中展示了自己的伤口

傅松出生于湖南常德,平时很爱嚼槟榔。2021年,傅松因长期嚼槟榔,脸部长了肿瘤后就医,确诊为口腔癌。据傅松透露,他的口腔癌复发了三次。他痛苦地表示,“我只是想以我的经历来告诉大家,槟榔真的很可怕。”

致癌杀手被定性——槟榔碱

为何小小的一颗槟榔能致癌?

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附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两种槟榔产品(一种是调味的,一种是未经调味的)列为第I类致癌物,这意味着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们对人类是具有致癌性的。

IARC公布的120种I类致癌物清单截图

2021年1月1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arcinogenicity of acrolein, crotonaldehyde, and arecoline”的论文,对槟榔主要活性成分——槟榔碱(arecoline)致癌性的主要评估结论。

研究发现,槟榔中含有包括该生物碱在内的多种化合物,可以在因纤维过硬导致物理损伤的基础上,再对口腔进行化学破坏。该文指出,槟榔碱被定为2B类致癌物,即“可能对人类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但缺乏人体和人体组织的试验证据。

这篇文章为我们揭开了槟榔作为致癌凶手的重要因素之一——槟榔碱。那槟榔碱是如何发挥作用致使人类患癌的?嚼槟榔和口腔癌又有什么关联?

据相关资料介绍:

槟榔致癌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来说,槟榔的纤维粗糙,长期咀嚼会造成牙齿与牙周粘膜的物理损伤,导致口腔溃疡、粘膜的纤维化,最终产生一系列的牙周疾病,而口腔黏膜纤维化的下一阶段就是癌症。

另一方面就是刚刚我们提到的槟榔碱等化学物质,经过人的咀嚼后在口腔中会分解出一些亚硝酸盐类物质,这是具有致癌性的。亚硝酸盐一旦进入胃部,会和胃酸反应,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将会增加患胃肠癌的风险。

历史上因嚼槟榔患口腔癌的人很多,世人给口腔癌手术后的病人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割脸人”。

这是因为这种手术后的创伤是无法估计的,轻则面部丑陋,情节严重时不得不将脸上癌变的牙床、舌头、嘴唇甚至半张脸切除。这类病人不能吞咽,靠鼻饲、造瘘续命,从此再也无法品尝食物的美味。

致癌“毒果”的黑历史:引起大规模的口腔癌

尽管苦果累累、告诫重重,依旧有很多人难以改掉嚼槟榔的习惯。槟榔在我国流行的地区很多,这其中就包括了槟榔消费大省——湖南。

2017年时,研究人员基于湖南省长沙市12年的口腔癌数据,分析了中国槟榔相关的口腔癌以及健康负担的趋势,该论文发表于《中国牙科研究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上。

论文指出,在湘雅医学院下属的5家医院中,短短十年间(2005~2016年),槟榔就在长沙造成了8222个口腔癌病例。根据这个数字推算,整个湖南省因槟榔致癌的患者约2.5万例。

综合趋势分析预测,到2030年,槟榔将造成长沙口腔癌10万以上,湖南省口腔癌30万多例,累计的医疗费用经济损失将超过640亿元。

作者表明,根据该论文中的趋势分析,湖南省不断增长的槟榔产业将造成一场人道主义灾难,造成巨大的人命和国家资源损失。为了防止这场灾难,中国应该禁止槟榔,并尽快为槟榔消费者提供早期口腔癌筛查。

然而,禁止槟榔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槟榔这种小果子,早在湖南的历史上拓上了坚固的印记,很难被磨灭。

据统计,湖南全省的槟榔产品销售总额,从20世纪90年代的数千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300多亿元。

2019年,在广泛的争议和公众舆论压力下,槟榔种植大省湖南出台了一份行业“禁令”——《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

该通知要求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从2019年3月7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

槟榔的威胁:跨过国界,也成为美国人的心头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媒体都在宣传槟榔的危害,呼吁大家禁食槟榔。由于全球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深,槟榔的流行已经蔓延到了世界多地。

此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认识到槟榔的致癌特性。2000年,美国卫生局局长在关于美国口腔卫生的报告中,也提到了食用槟榔与口腔粘膜纤维化之间的恶性联系。尽管如此,槟榔产品的进口和销售至今仍未受到严格控制或特别征税,这对美国的消费者群体也同样构成了严重的健康风险。

2022年,艾琳·塔米-莫里(TamiMaury)等人在《公共卫生事业部》(BMC Public Health)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发现,槟榔消费与美国口腔癌以及口腔永久性损伤密切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因槟榔导致的癌症发生在美国一个特定的群体——亚裔中,这一群体有喜欢吃槟榔的习惯。

在这项美国本土跨区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共调查了275人,其中58%为女性,43%为35~54 岁,67%出生在美国境外。

调查显示,在这些受访者中,91%的人熟悉槟榔,17%的人自称曾经食用过槟榔,另有31%的受访者的朋友/家人曾使用过槟榔。研究还发现,来自印度次大陆移民或后裔与槟榔的食用密切相关,如果身边的朋友有食用过槟榔,也会增加槟榔的消费。

这项研究为今后的槟榔食用行为干预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基础,同时,政府也能够据此来制定相应的举措,从而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事实上,这不仅能让我们了解美国口腔癌的患者情况,也能对我国因食用槟榔而导致的口腔癌干预提供帮助。

来源:深究科学

海南槟榔协会回应禁售相关阅读:

槟榔配烟,没有明天

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湖南及台湾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据统计,全球约有7亿人以不同形式咀嚼槟榔,占全球总人数的10%。槟榔成为继烟草、酒精、咖啡因之后第四大嗜好品。

━━━━━

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吃槟榔

许多人吃槟榔,主要是认为它内部的槟榔碱可以提神,这种物质可以让嚼食者产生依赖,逐渐成瘾。

然而,经常食用槟榔会导致口腔癌。早在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把槟榔列入“黑名单”,与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2017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致癌物清单——槟榔果、含药草的槟榔嚼块和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也包含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湖南人爱嚼槟榔全国有名。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官网刊登的数据显示:当时该院口腔额外科病房内,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包括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大量国家已将槟榔列入毒品范围。

医学上常说: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备受争议的槟榔为什么还在卖呢?

━━━━━

槟榔危害这么大,为什么还在卖?

经济效益可能是主因之一。

槟榔行业背后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年产值,本身利润丰厚、从业人员众多、与地方利益密切绑定。

有数据显示,湖南省槟榔食品生产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海南省的槟榔种植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1.37%,已经超过橡胶、椰子,成为海南热带作物的第一大产业。

一项发表于2020年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湖南嚼食槟榔的人口比例已接近50%,全国槟榔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其中湖南占了四分之三,年产值达300亿元。

按照从业者的预测,如果一直不加限制,槟榔加工业每年将以25%-30%的速度增长。未来10年,湖南的槟榔产业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2007年,湘潭市还将槟榔文化纳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17年8月出台文件,提出将本地槟榔产业5年发展到500亿元产值的计划。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槟榔相关企业共2.6万家。从省份分布来看,数量排名前三的是湖南省、海南省和福建省。

从城市分布来看,数量排名前七的城市均在湖南,其中排名前三的是长沙市、益阳市、湘潭市。

在广电总局发文之前,槟榔市场能发展得如此壮大,也离不开生产厂家的精心营销网购平台、电商直播、网剧植入、综艺冠名……槟榔从小众的地方性食品逐渐拥有更多曝光的机会,并迅速在消费者中产生了病毒式传播的效果。

有的厂家不仅宣称槟榔提神醒脑、常备无患,甚至还打出“有枸杞更养生”的概念。随着槟榔广告被禁,这些花哨的广告噱头和槟榔企业也被打回原形。

━━━━━

究竟该如何监管槟榔?

近几年来,国内已有省份开始对槟榔产业进行管控。

2019年3月7日,湖南槟榔食品行业协会曾下发通知,要求湖南所有的槟榔生产企业从即日起停止国内的全部广告宣传。但由于这份《通知》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无法撼动槟榔行业现状。

2021年3月,广州也开展过对槟榔广告的治理,全面叫停了广州全市媒体、户外的槟榔广告。

一名槟榔行业从业者表示,考虑到槟榔行业涉及的经济和民生影响,槟榔被完全消灭的可能性很低。另有从业者称,槟榔和香烟一样,有它的市场需求。我国现行的广告法明令禁止香烟广告,也禁止酒类广告出现诱导饮酒的内容,且不得明示或者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等功效,但并未提及槟榔。

究竟该如何监管槟榔?有观点指出,除药用外,槟榔可能会被视为毒品禁售。也有人建议,仿照烟草行业对其进行特殊管制。

另有媒体人认为,槟榔应参照烟酒的管理标准,向槟榔企业收重税;同时,禁止将槟榔制品销售给未成年人;禁止槟榔制品做公开广告。

一边是特色产业,一边是公共健康与卫生,两者如何取舍与平衡,槟榔到底如何监管?该有一个规范的答案了。

统筹 郭春晓 编导 庞海宇 动画陈周洲 张美乐 王梦涵 张天依 管航 剪辑 雷秀坤 配音 徐世昕 运营 徐世昕

值班编辑 吾彦祖 康嘻嘻

中外医学家联合研制出了一项可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快速筛查宫颈癌的技术。9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这项名为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的技术与现在普遍使用的两种宫颈癌检测法相比,能够更加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到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该研究项目临床试验的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乔友林教授说:“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这项技术的假阴性率为10%,假阳性率为16%,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的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比较令人满意。” 在美国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下,流行病学家乔友林和他的研究团队与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PATH)和德国凯杰公司(QIAGEN)合作,历经5年,研究成功了这项筛查技术。 与目前通常使用的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技术相比,HPV快速检测技术实验设施简单,操作容易。乔友林说:“乡村卫生员经过基本训练,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技术,而且,可以在没有水电的情况下操作。”他率领研究团队在山西襄垣县和武乡县,采用三种方法——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醋酸染色后观察(VIA)法,以及杂交捕获二代技术检测(HC2)法对2388名30-54岁妇女进行了对比检测。 结果表明,HPV快速筛查技术,识别宫颈癌与高度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大大优于醋酸染色后观察法,并与杂交捕获二代技术的检测准确度相差不大。 这项技术在中国应用获得成功,改写了宫颈癌生化检测技术的历史。“它的准确度与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相差甚小,但费用却比它少10倍,”乔友林说。 作为一种面向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宫颈癌预防的实用方法,HPV快速筛查技术拥有广阔的前景。 HPV病毒几乎在所有子宫颈癌病例中都存在,是引发子宫颈癌的元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子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杀手。全球每年大约有47万妇女罹患宫颈癌,中国约有10万,其中70%是农村妇女。著名艺人梅艳芳和李媛媛,都不幸死于这一疾病。 自巴氏涂片1941年问世以来,宫颈癌早期病变检出率增加,全球宫颈癌发病率下降了80%。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该技术却比较困难。 乔友林说,“首先,它需要建立高标准的细胞学检查系统,以及培养训练有素、能准确阅读巴氏涂片的细胞学技术人员,这两方面所需的费用都相当可观。”另外,巴氏涂片的敏感度并不令人满意,假阴性率约可高达40%。 从理论上讲,液基细胞学加杂交捕获二代的HPV检测技术是最佳检测方法,其假阴性率为2%,假阳率为15%。“唯一的问题是,做一次这样的检测需要花费500多元人民币,即便是对大城市的工薪阶层妇女也太高了。它只适合深圳等高收入城市,”乔友林说。目前,醋酸染色观察法是贫困地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模式。这个检测只需要10元人民币,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说,“如果妇科医生不熟练,或没有接受良好的培训,肉眼观察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可以高达40%和20%。” 尽管国际上研究开发的预防宫颈癌的疫苗已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获准上市,但是,疫苗只能预防70%左右的宫颈癌,而且对已经感染HPV病毒的妇女不起作用。 因此,HPV病毒的检测对防治宫颈癌仍然至关重要。研究出经济、准确、安全、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妇女一生中能做一次,作到早诊早治疗,那么,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望下降三分之一,”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的约翰·瑟拉斯(John Sellors)博士说。

柳叶刀杂志代表世界顶尖水准。

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

《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是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

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扩展资料:

投稿须知

《柳叶刀》(TheLancet)欢迎各类原创文章的投稿,这些文章或对医学科学及医学实践具有启迪和推动意义,或帮助读者丰富学识,或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

《柳叶刀》发表的文章栏目有:原创性研究(如RCT、荟萃分析)、综述、研讨会(专家论坛)、个人见解、述评(评论)、通讯,以及观点、世界报道等。更多文章门类及投稿要求详见投稿指南。

稿件提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柳叶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