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发表科学技术史论文的杂志

发布时间:

发表科学技术史论文的杂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省份 北京 地址 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联系电话 传真

国内主要学术论文(仅列权威刊物、核心刊物、第一或唯一作者)1. 中日在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方面的国际会议综述,《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1期。2. 穷波讨源 酌古御今 ——《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简介,《华中建筑》,2006年第10期。3. 中国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及其文化内涵,《华中建筑》,2005年第6期。4. 第四届中日机械技术及机械设计国际会议评介,《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第2期。5. 王祯《农书》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古今农业》2005年第2期。6. 郑和铜钟及明代铸造技术的科学成就,《船海工程》2004年12月。7. 张衡的图学实践及其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2004年第4期B2,全文转载。8.真修混沌还是假修混沌,《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9.《营造法式》中的图学成就及其贡献¬¬¬——纪念《营造法式》发表900周年,《华中建筑》,2004年第3期。10.张衡的图学实践及其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1.中国古代有色铸造技术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初探,《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4年第2期。12.宗炳的透视理论及其图学思想,《自然》,2004年第1期。13.从《器象显真》看西方工程图学的引进,《工程图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4.《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15.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o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CADDM》 Computer Aided Draft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03 Volume 13 Number1-2。16.《西清古鉴》的图学成就,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8月。17.中国古代工程图学及其现代意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卷第2期。18.《老子》技术思想初探,《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技术哲学与技术史,2002年第4卷第2期。19.“第九届数学教育国际会议(ICME9)简况,《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20.“《老子》中有关机械的论述及其思想”,《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第12卷,第4期。21.“《老子》中的机械记载及技术思想”,《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3月,第22卷,第1期。22.“中国机械制造中的数理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机械研究与应用》,第12卷,2001年第1期。23. Scientific Successes of Machine Design Ideas in Ancient China,《CADDM》 Computer Aided Draft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1999 Volume9 Number2。24.关于“制器尚象”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Vol.12, No.2,1999年5月。25.中国古代机械设计思想的科学成就,《中国机械工程》Vol.10 No.2,1999年第2期。26.中国古代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意识,《武汉水力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27.中国古代图学对现代工程图学的贡献.《工程图学学报》,中国工程图学学会,1999年第3期。28.中国古代工程几何作图的科学成就,《中国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1999年第3期。29.“亮丽”“靓丽”何其多,《汉字文化》No.1,1999年2月。30.关于制器尚象,《华中建筑》Vol.16 No.2,1998年6月。31.画法几何学的历史及其现代意义—纪念蒙日画法几何学公开发表200周年,《数学的实践与认识》Vol.28 No.3,1998年7月。32.中国古代工程制图的数学基础,《大自然探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4月。33.工程图学教育的楷模—纪念蒙日《画法几何学》公开发表200周年,《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No.3(增刊),1997年12月。35.《周礼》中的图学记载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续),《地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No.2,1997年6月。36.《周礼》中的图学记载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地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No.1,1997年2月。37.《周礼》与古代图学,《文献》No.1,1997年2月。38.先秦机械工程设计方法初探,《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2,1996年2月。39.略论《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中国文化研究》夏之卷 No.2,1996年5月。40.中西机械制图之比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11 No.2,1996年6月。41.《周礼》在科学史上的价值,《自然辩证法通讯》Vol.18 No.2,1996年4月。42.蒙日图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纪念蒙日画法几何学发表200周年,《自然辩证法研究》Vol.12 No.3,1996年3月。43.《周礼》中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4,1994年。44.中国古代的图学,《光明日报》,1994年7月。45.明窗数编在 长与物华新——李约瑟评传,《自然辩证法通讯》Vol.15,No.6,1993年12月。46.中国近代图学思想述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8 No.2,1993年8月。47.中国近代工程图学的引进及其教育,《近代史研究》No.5,1992年9月。48.郑樵图学思想探述,《自然辩证法研究》Vol.8,No.8,1992年8月。49.中国古代方志中的图学成就,《中国地方志》No.2,1992年4月。50.中国工程图学的发展及其启示,《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3,1992年。51.宋代工程图学的成就,《文献》No.4,1991年10月。52.中国古代绘画对宋代工程图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No.6,1990年12月。53.宋代的图学教育及其社会效应,《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3,1990年5月。54.机械工程社会化初探,《中国机械工程》No.1,1990年2月。55.考镜古今,联缀前后——评《中国图学史》,《中国机械工程》No.2,1989年4月。56.宋代金石学著作中的图学成就——读《考古图》和《宣和博古图》等,《江汉考古》No.3,1989年9月。57.《新仪象法要》图学成就探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No.2,1989年2月。国际主要学术论文1. 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i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 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ISBN4—9900598-6-7,pp51-56。2. The Achievement of Art and Mathematics in “Ying Zao Fa Shi ”.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 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ISBN4—9900598-6-7,pp161-164。3. Mathematical Issues in Chinese Ancient Engineering Drawing,Journal of Mathematics & design Volume 1,Number Summer 2001,ISSN 1515-7881。Pp47-58。4. A Brief Surve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Educ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Proceedings of Mathematics & Design 2001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Building The School of Computing & Mathematics Deakin University Geelong, Australia。ISBN 0 7300 2526 8,pp215-224。5. A Study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in Ancient China,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S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ISBN 89-521-0016-6,pp415-425。6.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Mechanical Design Methodology in Ancient China,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2001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ISBN 9971-69-259-7,pp469-495。国际重要学术会议论文1. From Focus Perspective to Cavalier Perspective---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October 30- November 1,2006 Beijing, China。2.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History,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October 30- November 1,2006 Beijing, China。3. The Categorization of Concepts of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Design, October 30- November 1,2006 Beijing, China。4. The Categorization of Concepts of Chinese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amantics,16-18 December, wuhan, China。5. 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i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 Paper for the 22nd International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Word Year of Physics in China。24-30 July 2005,Beijing,China。6. Study of Refined Process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Technology, The Fourth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Design November 1-4,2004 Beijing, China。7.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Refined Process in Ancient China,The Fourth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Design November 1-4,2004 Beijing, China。8. Record of Drawing and Its Value in “Shi Ben”,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ugust 4-8,2004,Harbin,China。9. The Mechanical Ideas and Design Methods in “Mo Zi”,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ugust 4-8,2004,Harbin,China。10. The Achievement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n “Ying Zao Fa Sh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emorating of 900-year Anniversary of Song “Ying Zao Fa Shi ”& 990-year Anniversary of the Main Hall of Baoguo Temple in Ningbo。11. The Achievement of Art and Mathematics in “Ying Zao Fa Shi ”,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 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12. The Perspective Theory of Zing Bing in the 5th Century of China, The Third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MECHM-3),Proceedings Mathematics Education Society of Japan July 24-27, 2002, Kyoto, Japan。13. A Brief Surve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Educ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Mathematics & Design 2001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uly 3-5,200I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Building The School of Computing & Mathematics Deakin University Geelong, Australia。14. .A Study of Technical Ideas and Theories in Lao Zi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ing Kowloon, Hong Kong, October 9-12, 2001。15. Mathematical Issues in Chinese Ancient Painting and Drawing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THESIS July 31 (Mon)-August 6 (Sun), 2000 Tokyo Makuhari, Japan。16. A Study of Zhuang Zi’Mechanical and Technological Idea in Ancient China, The Secand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CJICHM`2000 Nanjing, China。17. Scientific Successes of Machine Design Ideas in Ancient China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nd the West THESIS August 23-28, 1998 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18. The Mathematical Basic of Engineering Drawing in Ancient China,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thematical Thought A Comparative Approach, October 4-8 1998 Wuhan, China。19.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Machine Design Idea in Ancient China, The First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CJICHM`98 Beijing, China October 12-24, 1998。20. A Study of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in Ancient China,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August 1996,Seoul University, Korea。21. A Brief Survey of Engineering Drawing Educ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Graphic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 Japan, August 1995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22. On Graphics Thought from Song Dynast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ought Culture from Song to Ming Dynasties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Shanghai, October 1993。23. Engineering Drawing in China and the West –A Comparative Study,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in East Asia, Kyoto,2-7 August 1993。24. A History of Chinese Technical Drawing,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in East Asia, Kyoto,2-7 August 1993。25.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gineering Cartography and Its Revelatio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ical in China, August 1992,Hangzhou。26. The Achievements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During the 11th and 12th Centuries,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ical in China, Beijing September 1990。国内重要学术会议论文1.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图学遗产——从焦点透视到散点透视,,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山东,烟台,2007年8月。2. 中国建筑图学的科学成就及其现代贡献,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 2007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3. 《列子》中对于投影的认识及其图学价值,第九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2007年8月,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1.从宗炳到阿尔贝蒂,全国第一届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安徽,2005年10月24-26日。2.郑和铜钟及明代铸造技术的科学成就,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会议,2004年12月11日-12日。湖北,武汉。3.秦代工程图学的科学成就,秦俑学第六届学术讨论会,2004年7月26日-29日,西安。4.真修混沌还是假修混沌,第八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年4月,北京,清华大学。5.《西清古鉴》的图学成就,第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交流会,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3年8月。6.从“制器尚象”到《器象显真》,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3年3月2日-3月4日。7.庄子技术思想研究,第七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8月。8.楚国科技史的历史价值,第六届两湖屈原与楚文化学术研讨会,湖南省岳阳,2002年10月16日-10月20日。9.从“道艺合一”到“道同为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北京,2000年8月21日-8月24日。10.《周易》图学思想披拣录,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11月20日-23日。11.蒙日图学教育思想探述,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7年8月。12.蒙日图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第七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太原,山西大学,1995年4月29日-5月2日。13.随州曾侯乙墓在科学史上的价值,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的建设学术研讨会,湖北省随州市,1994年6月。14.宋代图学思想概述,宋明思想文化和华夏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93年10月。15.中国机械制图的历史,第三届全国机械史学术会议,南京,南京航空学院。1992年11月。16.中国地方志中的图学思想,中国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山西省太原,1991年8月。17.郑樵图学思想探述,第二届全国机械史学术会议,湖南省大庸,1991年11月。18.中国近代工程图学的引进及其教育,第六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1年6月。19.宋代工程图学的成就,第一届全国机械史学术会议,北京,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 1月。20.宋代金石学著作中的图学成就,第五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湖北省葛洲坝,1989年4月23日-4月30日。21.宋代机械图学的杰出代表——纪念苏颂创建水运仪象台900周年,纪念苏颂创制水运仪象台900周年学术讨论会,福建省同安,1988 年11月19日-24日。22.《新仪象法要》中的图学成就,纪念苏颂创制水运仪象台900周年学术讨论会,福建省同安,1988 年11月19日-24日。23,中国古代工程图学的成就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第四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论文,新疆乌鲁木齐,1986年10月17日-10月25日。主要学术著作及其参编著作1. 屈学天文学研究,《屈原学集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作者之一。2.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图学遗产——从焦点透视到散点透视,《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作者之一。3. 《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4. 秦代工程图学的科学成就,《秦文化论丛》第12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版。5. 《中国技术思想研究》,巴蜀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6. 《中国工程图学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3年12月第1版。7.《第二届中日机械史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古代庄子技术思想管窥”,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年10月第1版,作者之一。8.《李约瑟研究(第1辑)》,中国古代工程几何作图的科学成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上海,2000年9月第1版,作者之一。9.《中国近现代技术史》,“工程制图”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0.《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机械制图”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编委,作者之一。11.《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农业机械”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编委,作者之一。12.《第一届中日机械史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古代机械设计思想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年10月第1版,作者之一。13.《塑造中华文明的200本书》,李诫《营造法式》,武汉出版社,武汉,1997年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4.《民族的智慧——中华科技篇》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1995年5月第1 版,参编作者之一。15.《孔子文化大典》(思想卷),中国书店,北京,1994年8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6.《炎黄文化与名城随州》,“随州曾侯乙墓在科学技术史上的价值”,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1994年9月第1版,作者之一。17.《苏颂研究文集—纪念苏颂首创水运仪象台九百周年》,“宋代机械制图的杰出代表”,1993年2月第1版,作者之一。18.《中国文化精华文库(上)》,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19.《中国文化精华文库(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20.《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十一、十二世纪中国的工程图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992年8月第1版,作者之一。21.《大学生必读名著导读》,海洋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参编作者之一。主要科学研究1. 中国古代机械史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967087,资助金额:12000元,起止年月:1997年1月-1999年12月,着重研究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思想与方法。2. 赴新加坡参加“第九届国际东亚科学史学术会议”,(99)国科金外资助字;59910211781号,项目执行日期:1999年8月23日-1999年8月27日,资助金额:5000元。.7.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史》 “机械史卷”编委,负责“农业机械”部分和“机械制图”部分的编写工作。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近代技术史》,参加“工程图学”部分的编写工作。8. 《中国工程图学史》,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00年序号:24,资助金额:20000元。9. 《中国技术思想史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项目之一,四川巴蜀书社,2004年序号:8,2003年-2004年。10.《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国家十五重点出版工程《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项目之一,湖北教育出版社,项目国家总投入:500万。2004年元月-2006年7月。11.中国微细加工技术研究,清华大学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起止年月:2003年-2005年,项目金额:10000元。12.《中国图学思想史》,《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项目之一,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2007年8月,在研项目。2007年元月30日并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资助资金:2.5万。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于2012年3月9日正式成立,是上海交通大学直属的二级单位。研究院现下设 科学史研究中心 、 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 科学文化研究中心 和 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 。 研究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的牵头单位,还整合了本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造船史、建筑史、海洋史)、历史系(疾病史、灾害史)、农学院(农史)、医学院(医学史、生命科学史)、物理与天文系(物理学史)等相关院系以及本校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出版社、档案馆、校史馆等单位的力量,旨在建设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史研究重镇。 基本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该系成立于1999年3月9日,是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该系的建立,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在高等院校的建制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13年后上海交通大学在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制化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史与科学哲学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学术科研等方面成绩斐然,在天文学史、物理学史、计量史、数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方向都有雄厚的学术积累和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队伍: 经过17年建设,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史与科学哲学学科凝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仅研究院就有学校讲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的教师1名。 学术科研: 近5年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中国科协重大项目1项、国家新闻出版署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到账经费400多万元。学院现有全体教师人人主持着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在国内外科学史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30多部。 研究院强调以学术为本,在天文学史、物理与计量史、数学史等科学技术史传统研究方向上具有很强的实力,多人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支持,并在科研、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环节上一直执行很高的学术标准,以保持这些优势学科方向的领先地位。研究院在古代中外科学文化交流领域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立项、江晓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成为校内首个获得滚动资助的项目。计量史研究也是本学科点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2015年关增建主持的《中国计量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其《中国计量史》(德文版)则是交大迄今唯一的国家社科基金学术外译项目。 本学科点还特别注重学术成果的系统化,通过出版专著让学术成果服务于相关学科和社会公众,其中2012-2015年间共出版专著达40余种。例如:江晓原任主编、钮卫星和董煜宇任副主编的《中华大典·天文典》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方便了相关学科对古代天文学史料的利用;关增建和赫尔曼合著的以中、英、德三语出版的《考工记——翻译与评注》让现代读者乃至国外读者正确把握这部先秦文献成为可能;江晓原任总主编的五卷本《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是最新一部由国内学者撰写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通史,甫一出版,即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学科方向: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目前着重建设的学科方向有五个: 一、天文学史方向:致力于中国古代天文学与社会、中西天文学交流与比较、天文历史年代学、佛教天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开创性成果。江晓原教授的《天学真原》被视为国内科学史著作外史方向的经典。 二、物理与计量史方向:致力于中国物理史、计量史和中国当代科学史的研究,成果突出。带头人关增建教授是前两个领域的开拓者,其《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计量史话》、《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均为同行首部,计量史的理论框架和示范性成果均出自该方向。本方向的研究成果还受到国家质检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三、数学史方向:主要致力于探讨中国古典数学的理论与特征,在古典数理天文学的理论与方法、传统数学向现代数学的转变和东西方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带头人纪志刚教授在该领域声誉卓著,2015年当选为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 四、环境与灾害史方向(与本校人文学院历史系共同建设):主要致力于历史环境变迁、灾害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考察历史气候变迁、海洋环境、生态意识、环境保护与传统社会、疾疫、灾害与区域社会等相关内容。带头人陈业新教授一直从事该方向的研究,在历史气候变迁、传统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灾害史料的参数化精准处理、灾害与流域社会变迁等方面成果显著。历史系李玉尚教授则是东亚海洋环境史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其有关疾病史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曾入选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近年来在海洋生物种群历史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 五、科学社会学方向:主要致力于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科技伦理与工程伦理等领域的研究。李侠教授对科技共同体的缘起、规模与边界约束等问题的分析和对科学界内部的承认与蔑视机制的研究均具开创性。 学位点与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史学科致力于把本学科点打造成为科学技术史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本学科目前拥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前在本校物理学博士点下设物理学史二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和培养科学技术史博士研究生),招收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已满16届和15届,累计毕业硕士40多位、博士30多位。这些毕业生已经在多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教学单位成为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业务骨干,其中已晋升教授5名、副教授12名;部分毕业生在有关政府部门中担任重要的科技决策和管理工作,还有一些毕业生在新闻、出版单位中挑上了大梁,其中一位任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并获得出版行业的最高奖“韬奋奖”。本学科点将一如既往,继续贯彻培养科学技术史高端人才的方针,在已有成就基础上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将以本学科点为核心建立起以科学与文化相互交融为特色的本科生通识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基地。目前本学科点形成了以《科学技术史》为核心的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群,教材《科学史十五讲》被国内许多高校采用。科学史系教授录制的《科学技术史》授课录像被用于上海市干部在线培训。科学技术史课程也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实现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加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还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国际合作: 研究院还一贯重视与国际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与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院科学史研究中心、德国柏林工大中国科学史研究中心、悉尼大学科学史系、布朗大学埃及与亚述学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等海外知名研究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在人员互访、学术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于2011年12月25日正式签署了《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和悉尼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学术合作交流框架协议》、2015年10月18日正式签署了《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和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合作交流框架协议》。先后承办多次国际会议,并与日本计量史学会联手,在连续三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设立计量史分会场展开专题研讨;多次在中国科学史系列国际会议上设立分会场开展专题研讨等,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了一致的赞誉和好评。 社会影响及服务: 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成立高校首个“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探索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在中国高校的建制化道路,发挥了学科建设的示范作用。 注重以高质量学术成果为支撑,推进面向社会的科学文化建设。通过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董浩云船史博物馆等平台传播科学技术史知识。通过出版系列辑刊《我们的科学文化》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理念。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共建“计量文化研究中心”,向社会提供计量科普服务。本学科对古代“地中”概念的研究,成为河南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学术支撑。与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合作,为“徐光启纪念馆”的布展提供历史文献资料和学术支持。 通过校内外相关单位的协力合作,成立中国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科技政策咨询与评估研究中心,开展以中国科学与社会为核心的前沿学术研究,在重要报刊发表科技政策评论,为国家和地方机构决策提供依据。 积极举办学术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先后承办了“第10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全球化视野中的科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科学史系夏至国际学术会议”、“东亚数学史国际研讨会”、“第五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第8届金氏基金东亚科学技术史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在国际科学史大会上举办系列的计量史分会场。本院研究生举办的科学技术史“冬夏二至”论坛,坚持十余年之久,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史研究生论坛。 本研究院专职教师担任多种重要学术兼职,履行相应职务:江晓原是中国科技史学会前任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关增建是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纪志刚是中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图书馆中西文化交流中心首批特约研究员;钮卫星是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董煜宇是上海市科技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多人担任权威学术期刊编委职务。 进一步建设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两个学科。发挥科学技术史已经进入国内前列的优势,带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共同发展。 依托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现有研究力量,通过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整合校内相关院系和平台的力量,与国家及上海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结合,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建立精英团队,开展国际化合作,把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建设成为学校文理交叉研究的大平台,在科研方面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在教学方面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最终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学术研究重镇。 建立以科学与文化相互交融为特色的上海交大通识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基地。拟建设由“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等三个子模块组成的“科学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形成独具特色的系列通识核心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全校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建立起国际知名的科学史与科学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正在科学传播与普及、科学文化等领域与政府、传媒及出版社等部门密切合作,创建科学文化与科普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国内领先的科学与社会研究基地。通过与校内相关单位协力,建成中国杰出科学家研究中心、科技政策评估研究中心,开展以中国科学与社会为核心的前沿学术研究,争取成为中国科技政策智库。 在实现以上诸发展目标的同时,形成一个集科学史、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为一体的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科学文化学派。

《科学》杂志在线投稿地址: 与《科学》联系电话:美国 (1)-; 英国 (44)-1223-326500 传真:美国 (1)-; 英国 (44)-1223-326501 电子信: 关于编辑方面的一般问题: 读者来信: 返回审稿意见, 与《科学》周刊欧洲办公室联系: 在线投交读者来信: 《Nature》系列期刊投稿指南1、《自然》系列期刊对作者的承诺(保证)《自然》系列期刊的编辑努力为作者提供高效、公正和充满关切的投稿、同行评议及发表经历。作者期望被接受发表的投稿都是经过同行以最严格的专业标准进行过评审,他们也希望编辑是根据其提供深刻和有益分析的能力来挑选同行评审的专家。编辑在选择《自然》期刊的内容需要权衡诸多因素,但他们会在尽可能保持最高决策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减少做出决定的时间。经过评审后,编辑会努力提高一篇论文的可读性,因此对读者来说,通过建议和对文章的编辑,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将这样的形式呈现,即对领域内专家来说它是易读的,对直接领域外的科学家来说它是可以理解的。通过我们的高级在线出版系统,研究工作会以在线开工发布而不被延误。在每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系列期刊为3000多位注册记者提供新闻,内容涉及到即将出版的所有研究论文。大约80多万注册用户会通过电子邮件收到目录内容,在期刊的主页、目录页以及“新闻和观点”栏目中,许多论文都以“亮点方式”突出介绍以方便非专业读者阅读。在所有的这些工作过程中,《自然》系列期刊的编辑坚守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的编辑方针、伦理和科学标准,这些政策都刊登在我们期刊的网站上,我们也会周期性地评估这些政策以确保它们能持续地反映科学界的需求。2、如何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您的研究工作《自然》系列期刊是由每周出版的多学科《自然》杂志和8种每月出版的期刊组成。《自然》杂志发表在某一学科内具有高最影响、其它领域的科学家也会感兴趣的研究工作;8种学术期刊的名称是根据其报道领域命名的,它们都发表在其领域中质量最高、影响力显著的论文,这8种期刊的名称分别是:《自然生物技术》、《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遗传学》、《自然免疫学》、《自然材料学》、《自然医学》、《自然方法学》、《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杂志的主页有它们的直接链接)。所有的这些期刊都是国际性的,它们在美国、英国和日本出版和印刷。点击这里 可获得更多这些期刊间相互关系的信息。 《自然》杂志和《自然》系列月刊的影响因子位居世界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之列。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在可以其期刊的主页上找到。期刊的崇高声望让作者受益良多,但也意味着论文发表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有许多投稿未经同行评审就被拒绝。 《自然》系列期刊与绝大多数其它期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均没有编辑委员会,取而代之的是,论文是否出版是由具备深厚专业背景的编辑在与科学界作广泛的商议后决定的。这篇文章只是为您提供这些非凡期刊的常规编辑过程。虽然所有的期刊都基本相似且有共同的编辑方针() ,但所有的作者在投稿前都需要参考所投稿期刊的《读者指南》 ,以获得在该期刊准备和发表论文的至关重要的详细信息,因为期刊间存在差别。3、编辑过程下面的部分概述了期刊的编辑过程,描述了编辑在投稿和发表过程中是怎样如何处理稿件的。您可以通过进入在线投稿系统了解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并了解您的稿件的状态。4、投稿前询问在将论文全文投稿前,研究人员也许可以从编辑处获得非正式的反馈信息。这种服务的目的是节省您的时间――如果编辑认为论文不适合发表,您可以将论文及时投到其它期刊,而不被耽误。如果您希望使用投稿前询问服务,请使用您选择的期刊的在线系统发送一段话,解释您的论文的重要性,以及论文的摘要或概述段和相关的引用目录,以便编辑能够将投稿与其它相关工作进行对比判断。编辑也许会很快邀请您递交完整的论文(这并不意味着发表的任何承诺),或许告诉您这篇论文不适合在该期刊发表。如果接到的是否定的回应,请不要回复。如果您确信自己论文的重要性,那就不要在乎编辑的疑惑,您可以通过期刊的在线投稿系统递交论文的全文。编辑会对您的工作做更详尽的评估。5、初次投稿当您准备投稿时,请根据期刊的要求使用在线投稿系统 。当期刊收到您的投稿时,它会为您提供一个编号并安排一位编辑,这位编辑负责阅读论文,征询科学顾问和编辑部同事的非正式建议,并将您的投稿与本领域最近所发表的其它论文进行比较。如果论文看起来新颖、引人注目,所描述的工作即很直接又有深远的意义,那么编辑会将论文送出去作同行评审,通常会送给两个或三个独立的专家。然而,因为期刊只能在某一领域或次领域发表极少数的论文,因此许多论文未经同行评审就被拒绝,即使这些论文描述的可能是可靠的科学结果。6、投稿在《自然》系列期刊间的转移在部分情况下,编辑不能发表您的论文,但他(或她)也许会建议说这篇论文更适合在其它的《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如果您愿意将论文重新投到所建议的期刊,那么您只需要简单地链接到编辑提供的网址,将您的论文和审稿意见转给新期刊。这一过程全在您的掌握(控制)之中:您可以选择不使用这种服务,取而代之的是您可以使用期刊常用的在线投稿服务将论文投到其它的《自然》期刊或《自然》出版集团的期刊,而且如果您愿意,您可以选择在投稿中是否包含审稿人的意见。7、同行评议当编辑决定将论文送出去评审时,他会给通讯作者发一封电子邮件告知这一信息。编辑挑选的审稿人的依据是:独立性;对论文做出全面、公正的技术方面评价的能力;目前或最近是否评审过相关投稿;以及在规定的短时间内是否能对投稿做出评审等。您也可为自己的论文推荐审稿人(包括详细的地址信息),只要他们是独立的科学家。尽管编辑不一定会采纳这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常常是有用的。编辑会考虑您的要求排除一定数量的指定姓名科学家作为审稿人。8、决定和修订订后它又会怎么样地好。在收到所有审稿人的意见后,编辑会在编辑之间讨论这份投稿,然后再给作者写信。在这封信中,编辑或是拒绝发表您的论文,或是建议您修改后重投,或者说论文不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就可发表。如果编辑建议您修改论文,他或她会提供特别的建议,并在信中陈述这种修改是大改还是小改,以及是否会与审稿人进一步讨论您再投的修改稿件。9、接受以后 您的论文被接受以后,文件编辑(或副编辑)会对这篇论文做出版前的准备,他们会对文章进行推敲、润色,以便文字和图具有可读性,对直接领域外的读者来说也是清晰明白的,并且让论文符合期刊的风格。文件编辑将为英语为非母语的作者提供建议,并且在编辑这些论文时特别小心。10、出版后所有的论文都会在印刷版本的形式出版,在期刊的网站上以PDF和HTML格式全文刊登。如果编辑和审稿人认为补充信息对于论文的结论至关重要(比如大的数据表格或有关一种方法的详细信息),而且许多专家对此的兴趣甚于论文的其它部分,那么补充信息将随同论文一同在电子网络版发表。许多链接和导航服务会提供给《自然》系列期刊以在线形(HTML)出版的所有论文。 我们的新闻发布服务将包括所有论文和通讯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这意味着您的工作会引起世界上所有主流媒体机构的关注,他们也许会选择在报纸或其它媒体中对您的工作进行特别报道。部分论文会在《自然》杂志、《自然》出版集团的出版物和专门的网站上被突出介绍或概述。《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期刊不要求作者的版权,但是会要求您签署一份独家的出版许可文件。这允许您可以在您自己或研究所的网站上以PDF格式刊登您的论文。11、对决定的不同意见如果一位期刊的编辑不能发表一篇论文,也不建议再投稿,那么我们强烈建议您将论文发表在别的期刊上。然而,如果您确信编辑或审稿人严重曲解您的论文,那么您可以给编辑写信,解释您认为该决定不正确的科学理由。请记住编辑会优先处理最新的投稿和被邀请重投的稿件,因此会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得到有关不同意见的回信。在这一期间,您绝对不能将您的论文投到别处。为了您的研究论文能够不被耽误地发表,我们因此建议如果您的论文被拒绝了您就将论文投交到别处,而不要将时间花在与编辑进一步的交流上。(信息来源:,图书馆叶爱菊老师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咨询电话:86914532) 自然杂志分为中国的自然杂志和英国的nature分述如下: 《自然杂志》是一本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动态性相结合的综合刊物 ,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审定的自然科学总论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 也是我国多种检索和光盘版的全文收录源刊物。《自然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介绍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新成就和发展 ,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支持有创见的新思想与新学说,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以帮助读者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根据本刊顾问钱伟长院士的建议 , 把刊物办成“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桥梁”,要求来稿既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做到深入浅出,尽量避免非必要的专业术语,少用数学式和化学结构式,以便使其他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并引起他们的兴趣。本刊设有:特约专稿、科学时评、专题综述、科技进展、科学人物、科学技术史、探索与假说等栏目。《自然杂志》的读者对象是 : 广大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中学教师及自然科学爱好者。英国Nature,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响因子26(04年数据)。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Nature》网站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杂志的全部内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种研究月刊,6种评论杂志,2种工具书。期刊列表:研究月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评论周刊:《癌症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1)《药物发现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2)《遗传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Genetics《免疫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神经系统科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科学>杂志是由著名科学家拖马斯·爱迪生于1880年创办的,是迄今世界上发行量最多的综合性科学周刊.它从前一直由美国科学促进会负责管理,后来为了保证刊物的独立发展又独立出来.促进会对杂志社进行宏观监控,该刊主要报导科学新闻、研究成果和科研发展趋势,其办刊宗旨是让科学家掌握科学前沿发展动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 科学杂志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科学》杂志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 《科学》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科学》杂志的宗旨。在全球,《科学》杂志的主要对手为英国伦敦的《自然》杂志,该杂志创办于1869年,曾发表了大量的达尔文、赫胥黎等大师的文章。21世纪的 前4年中,二者为率先发表人类基因排列的图谱而激烈竞争。 《科学》杂志的主编唐纳德·科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斯坦福大学第八任校长,著名的环境科学教授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投稿

可穿戴设备人体运动检测可参考《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科学技术创新》杂志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简明。《科学技术创新》杂志以刊登实用信息技术转让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科研成果转让,为广大科技、经济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以弘扬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办刊宗旨。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社现在是跟新刊合作了,新刊帮忙约稿的,据云投稿发表的约稿信息来看,现在是还在征收稿件的,是收的27期9月的版面,在9月下的时候就可以出刊了,您现在投稿肯定是来的及,不过要抓紧时间啦!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杂志

技术就是一技之长,能够为自己的就业和工作提供很有力的支持:1、到专业的厨师学校学烹饪技术;2、到酒店里“拜师学艺”,跟着酒店师傅学习烹饪技术;3、跟着菜谱、美食视频自学。下面通过对比的方式为你介绍三种学厨师的途径,相信对你会有帮助。首先,说一下自学烹饪这条途径。如果是单纯的在家尝试做饭,没事练练手,不用管味道做得好不好吃,通过菜谱、美食视频学厨师还是可以的。其次,说下学厨师去酒店拜师学艺这条途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模式可以说存在很大的弊端,因为作为一个打工者,首要任务是工作,不是学习。想学技能全凭师傅的时间、心情、工作的实际需求等多方面达到统一时,才会学到少许的技能。另外,酒店师父不是专业的老师,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如果你想学好烹饪技能的话,这条途径还是要慎重考虑的。接着,一起来了解下学厨师到专业的厨师学校这条途径。从现在的厨师培训市场来看,如何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学习的烹饪学校,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擦亮双眼,实地考察,多方对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烹饪学校。

1、辐射技术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辐射技术已用于聚烯烃的辐射交联,不饱和聚酯类树脂的辐射固化,橡胶的辐射硫化,聚合物辐射降解以及辐射接枝改性等,已有产品实现工业化生产。

2、海洋工程技术

海洋工程技术:包括海洋发电技术、海洋钻探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油矿开采技术、海岸风力发电技术、海层探测技术、海洋物质分离技术、海水提炼技术、海洋建筑设计等。

3、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是20世纪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自其形成以来,一直汲取基础科学和其他应用科学领域的最新成就,高度综合了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并引领许多学科专业的发展,甚至促成某些专业的形成。

4、现代生物技术

也称生物工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5、光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是先进的技术,对传统 产业的技术改造、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结 构的调整优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辐射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洋工程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生物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电子

现代科学技术有:

一、全球定位系统

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二、雷达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

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三、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称:航舰/航母,被称为“海上霸主”),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 ,通常拥有巨大的飞行甲板和舰岛,现代航母舰岛大多坐落于右舷。

航空母舰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

四、核电站

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核电站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核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核岛;常规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常规岛。

五、计算机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全球定位系统

百度百科—雷达

百度百科—航空母舰

百度百科—核电站

百度百科—计算机

核心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人民黄河、人民长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水利水运科学研究等等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怎么样

可穿戴设备人体运动检测可参考《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科学技术创新》杂志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简明。《科学技术创新》杂志以刊登实用信息技术转让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科研成果转让,为广大科技、经济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以弘扬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办刊宗旨。

《科学与技术》是国家级期刊,《科学与技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新疆阿勒泰地区科协主管,新疆阿勒泰地区科协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杂志以“关注科技前沿、交流创新成果、加快科技推广、营造创新氛围”为办刊宗旨,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搭建科技成果交流的平台。

扩展资料

《科学与技术》关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最新动态,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与交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指导性、实用性,主要发表反映各学科、各领域的科研创新成果方面的文章,以及刊登我国当前科技、经济、管理、工程、交通等各领域的优秀学术论文。

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运作步骤采取分级负责的形式,各省的“双效”期刊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比例推荐,入选期刊必须是省、部级以上优秀期刊,或有希望成为优秀期刊者“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

科技创新与应用是省级期刊。

《科技创新与应用》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全国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刊发具有一定学术和应用价值的学术文献和反映各学科、各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等方面的论述文章。

《科技创新与应用》创刊于2011年,是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黑龙江省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期刊 。

截至2017年6月,《科技创新与应用》第一届编委会共有编委5人、英文编委1人 。

简介:

《科技创新与应用》关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最新动态,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与交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指导性、实用性,主要发表反映各学科、各领域的科研创新成果方面的文章,以及刊登我国当前科技、经济、管理、工程、交通等各领域的优秀学术论文。

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运作步骤采取分级负责的形式,各省的“双效”期刊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比例推荐,入选期刊必须是省、部级以上优秀期刊,或有希望成为优秀期刊者“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

发科学技术史职称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的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与许多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科学技术发生了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成就最大的是农学、天文学、数学和中医学。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科学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独立,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更注重实用性和经验性,缺乏西方科学的思辨性,因此有些人对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否自成体系而表示怀疑。科学技术的萌芽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而且这时也开始利用蚕丝。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这时中国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这时已经有了许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兴建,著名的有都江堰、郑国渠等。数学上确立了十进位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秦汉时期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的巩固,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农业上,轮作制已经确立。《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在这一时期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建筑技术的发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刘徽、祖冲之、张子信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宋朝──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隋唐时期的繁荣,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到了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沈括。这时中国的四大发明相继问世,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元朝元朝的科学技术达到或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甚至医学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当时领先于世界的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征招“回回为星学者”。他们翻译及带来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也译做尤尼)的《哈基姆星表》(也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1260年,元廷承金人旧制,设立司天台;1271年正式设立回回司天台,1312年设立回回司天监。后来还任用了一大批以札马剌丁(又译作扎马鲁丁、扎马剌丁)为代表的天文学家管理此类工作。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1280年,元代数学家及天文学家王恂与郭守敬等制订《授时历》时,不但列出了三次内插公式(“招差法”),还使用“垛垒、招差、勾股、弧矢之法”进行缜密计算,其中将穆斯林发明的弧三角法应用于割圆术获得“弧矢割圆术”(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一般认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其中的一部分是明朝的徐光启在意大利人利玛窦的帮助下翻译并引进中国的(合译《几何原本》前6卷),但是有学者(方豪,《中西交通史》)认为,在此前的元代,此书已经被来华的穆斯林带到中国。14世纪中、后叶明王朝建立后,由于科举大兴八股文模式并删减数学内容,以及珠算盛行,因此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便衰落了。在元朝,中医药学有很大发展,出现了金元四大学派,医药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兼收并蓄、互通有无的局面,大大丰富了医药学知识的内容。《回回药方》(以下简称《药方》)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回回医药学典籍(作者不详),原有36卷,少数残存本现可见于北京图书馆。该书多以汉语书写,同时夹杂许多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医药术语及汉语音译。仅以少数残存本目录就可以看出,《药方》是一部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和皮肤病等科、内容丰富、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医学典籍;研究中国医药史的学者根据残存部分推断,《药方》约有药方6000~7000首之多,其价值与中医古籍《外台秘要》相当。今日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就建筑学成就而言,元大都堪称享誉中、外的建筑学艺术瑰宝。元大都城在技术方面的主持设计与参与建设者,是来华穆斯林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难以想象,这位建筑学家能够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特色,结合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学风格,设计出格局宏大、规划严整,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元大都。参与元大都设计、建设的,还有一大批专家、学者、能工巧匠。全面地说,元大都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元大都自1267年开工兴建,至1285年历时18年建成(先前的金中都城址位于今北京城西南部莲花池以东,元大都的新城建在中都旧城东北)。1291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从通州到元大都,他设计七座水闸,这七座水闸彼此相距约半公里的地方,又设计有斗门。郭守敬就是通过水闸和斗门的关闭与开放,调节运河各段的水位高低,引导船舶顺畅通过。工程竣工后,元世祖亲自将这段164里长的运河命名为 “通惠河”。通惠河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杰作,其运用的巧妙方法与现在国外一些运河采用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元世祖时期即开始重视农业,很好地制定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王祯编著《农书》一书有三十七卷(现存三十六卷),是中国古代一部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伟大著作。 全书约有13多万字与300多幅图画,全文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 《农桑通诀》包括对农、林、牧、副、渔及水利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提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这一重要的农耕思想。《百谷谱》对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和利用等知识加以介绍,尤其是王祯将农作物分为谷、蔬、果、杂等6大类,堪称中国农作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此外作者对于植物性状的描述,也是此前书籍不曾有过的。而《农器图谱》则是《农书》的重点部分,该部分就田制、仓廪、舟车、灌溉、蚕桑、织纤、麻芒等20门类,详细介绍了257种农业机械,而且配绘图谱306幅并加以文字说明,其价值超过以往所有农业机械书籍,甚至中国古代后来在这方面的论述,亦无超越王祯者。在活版印刷术方面,王祯设计出木活字及转轮排字架,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书末)是最早的系统性介绍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如果你没有关系很难就业。本人10年前从这个专业毕业,分数也是很高的,中科院科学史所总分第一,毕业论文也是省市级优秀。但是我没有从事这个专业。如果只是想要个文凭,文科院校研究生比较好混。

你的问题问了几天都没人回答,想必大家看到这样的题目都有点发晕。科学技术史是很冷门的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很少,就业面也很狭窄。一般来说,可以去教学、科研单位,也可以去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但是就当前我国社会制度而言,这些单位都是事业单位,没有一定的“资本”是不太好进去的。所以,只能你自己把握了。

科学技术史是很冷门的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很少,就业面也很狭窄。一般来说,可以去教学、科研单位,也可以去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

科学技术史是描述和解释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以及研究其与政治、军事、经济、工业、文化、宗教、哲学等各个社会领域之间历史互动关系的学科。

名词解释:

科学技术史学科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伴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西方一些学者即开始了对科技发展历史的研究。17世纪,英国、丹麦等国已有科学史著作问世。18世纪,欧洲人对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医学等发展的历史已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

1892年,法兰西学院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史教授席位。20世纪初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史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重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