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福州大学教授团队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福州大学教授团队发表论文

福州大学是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建校以来,一代代福大人秉承 “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校训,践行以张孤梅同志为代表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卢嘉锡先生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等“三种精神”,营造“守正创新、彰显特色、开放包容、追求卓越” 的新时代福州大学校园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全日制毕业生29万余人。,552D5,学校设有 27个学院(含1个独立学院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现有在校普通本科学生38427人,其中,至诚学院学生13185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4358人。学校现设90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综合实力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居全球第396名,内地高校56名;在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居全球第619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居全球第801-1000名,内地高校第57名;在2021QS亚洲大学排名位居第261-270名,内地高校并列66名。,学校现有教职工 3229人,其中专任教师2186人。共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634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112人次(71人)、省级人才522人次(353人)。在高层次人才(团队)中,拥有院士15人(含特聘讲席教授1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0人(含青年项目3人),国家级高层次引进人才23人(含青年项目20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4人(含青年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7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3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2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学校拥有 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校企合作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教学团队,7个国家特色专业,27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行业评估,获评25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全国思政课程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入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校是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246项国际奖,2112项国家级奖。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在前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获9金18银25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曾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学校现有 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13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创新实验室。学校是福建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高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项目4757项,科研经费超过18.2亿元。签订横向合作合同3294项,校地企合作到校经费15.4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43项,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320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12618篇,其中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2篇。9位学者入选2021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学校深入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以及境外 50个国家、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面向30余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学生出国(境)访学项目覆盖95%以上的学院;聘请5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长期在校任教。学校现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学校现为闽台合作办学国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对台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成建制双向联合培养模式成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亮点。,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不断推进文化校园、智慧校园和生态校园建设。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在福州、厦门以及泉州等地拥有多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 163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超5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8亿元;运动场地总面积2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362万册,电子图书585万册。,学校正朝着 “建成具有若干世界一流学科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东南强校”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州大学现设89个本科专业;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福州大学是福建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的高校。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13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福州大学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拥有福州旗山、怡山、铜盘和厦门集美、鼓浪屿以及泉州泉港、晋江等多个校区,总占地7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其中,绝大多数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教师是具有律师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多名教授、副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校级“百人工程”;多名教授担任了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副会长和常务理事。陈泉生,福州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政府法律顾问,1995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帖。从事环境法学研究近20年,迄今公开发表科研成果近百万字,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家权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三十多篇,主编两套系列专著:《生态与法律专题研究丛书》和《环境法学系列专著》。主持过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以上课题成果获省部级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十多项。邹雄(1963.12-)男,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民商法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任理事、福建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福州市律师协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天长律师事务所律师。迄今已主持或参与过八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出版专著一部(《环境侵权救济研究》),参编教材一部,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叶知年福建永泰人,1966年7月出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现为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法学会民商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学术成就:《中国合同法新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电子商务法论—电子合同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无因管理及相关债之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黄辉199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经济法专业。现任福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就:《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问题研究》 司法部中青年项目、《WTO与环境保护研究》省社科青年项目、《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研究》省教委项目等十几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在法学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汤黎虹曾任福州大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现为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经济法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法研究会会长。现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法。著有《社会法学》、《社会法通论》等书。

华侨大学教授团队发表论文

根据“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资料 ,该院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公开出版专著和教材11部。

还是挺好的·学校沿革华侨大学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的以为侨服务为宗旨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学校地处中国闽南金三角,在泉州、厦门分别设有校区。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学校隶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是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首任校长。现任校长是全国政协委员、博士生导师吴承业教授。·院系设置华侨大学设立董事会,实行校长负责制。董事会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著名人士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等先后担任华侨大学董事长,现任董事长为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先生。董事会在香港、澳门设有办事处。2002年11月,国务院侨办决定建设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建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新闻影像实验中心等,建有校园网络和电子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资料总量为80.3万余种、164.55万册。·在校师生情况华侨大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拥有教职员工近1600人,415人具有高级职称,其中专任教师775人,正副教授320人,94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38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一批教授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占地面积华侨大学现有2个校区,目前主校区位于泉州市,另一校区在厦门市(华文学院)。校区总占地面积9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其他华侨大学注重教风、学风建设,以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以“教学质量年”为主导,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证。学校以学风建设为学生工作重点,强调学生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在近三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华侨大学共获得10余个奖项,团体总分分别居全国高校第13、16、10名,居福建省高校榜首,其中第八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团体总分第10名,并捧得“优胜杯”;2000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1银2铜和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华大学生男子篮球队在第二、第五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分别夺得总冠军及第四届总亚军;华大学生辩论队2001年获“日立杯”第七届中国名校辩论邀请赛亚军;在历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华侨大学学生成绩居福建高校前列。近年来,学校还设立了10个奖教奖学基金,使教风、学风更上新台阶。华侨大学科研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投入、大跨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效显著。200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27项,省部级课题225项;每年承担横向科研课题120项左右,项目经费1000多万元;16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25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著作136部,发表学术论文2543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129篇,目前在《SCI》、《EI》和国内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位居全国高校的90位、59位和145位左右,论文被国际刊物引用次数居全国高校89位。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和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和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按影响因子排序,在全国38种综合类大学学报中排名第9位;学报(哲社版)1999年、2002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华侨大学全方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目前已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杨振宁、钱伟长、李亦园等国际著名学者先后应聘担任华侨大学名誉教授,并莅校讲学,学校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今日之华侨大学,正努力向更高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迈进,致力于建设成为“以工程学科为优势、以华文教育为特色,国内先进、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具有良好声誉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华侨大学”,以更好服务海外华侨华人和中国的经济建设。

这是一篇有关“素数定理”的论文。数学界的几大猜想中,“素数猜想”一直饱受质疑,如今张益唐教授终于将其攻破。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张益唐教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对“素数猜想”这一数学界尚未攻克的难题进行了详尽、系统、深入的研究,该工作在理论上为零点猜想这一世界级数学难题的解答开了一个好头。

此前,张益唐已成功解决了国际同行最难的素数猜想——“阿贝尔奇偶性”、并且证明了该猜想对于数理论界基本问题之一——黎曼猜想是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数学联盟(微分几何领域中最具权威的组织)第29届大会上,代表中国学者发表获奖论文《关于素数闭区间1≤ R 0< n> Bi 2-12 a》。

素数猜想,是对数论中素数定义理论、数论和拓扑学基本问题提出的一系列数学问题。它对一般数论、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具有重大影响。素数猜想由数学家华罗庚于1919年提出,这个问题对数论和微分几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猜想包括:素数关于每一个数字都是唯一不可变数、素数是唯一有固定数量级或者素数是零点对称性、素数是个整数。

张益唐团队一直认为,阿贝尔奇偶性和“阿贝尔奇奇性”不能同时被证明。因此,研究人员进行了长达12年的讨论。“这项研究不仅将证明素数闭区间1≤ R 0< n> Bi 2-12 a≤ R 0< n> Bi 2-12 a的性质,还将这些发现扩展到与素数闭区间1≤ R 0< n> Bi 2-12 a相邻的四个非平凡素数闭区间,并将这些发现与多个素数闭区间中发生的有趣现象联系起来。”研究人员说。

华侨大学是一所位于厦门的大学,考上之后拥有出国的机会,但招生人数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华侨大学的硬件设施和生活体验是全国一流的,学校环境也是非常优美。

华侨大学教授团队论文发表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主要是面向境外生招生的,也有一些专业比如对外汉语这一类的是招生内地的学生的,是华文教育基地,承担了对外的汉语培训业务。华侨大学文学院是和国内其他高校的文学院是一样的,所开设的专业像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这些。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是华侨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是中国教育部首批公布的有资格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之一,是国务院侨办首批批准的华文教育基地之一,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之一,是国家在福建省最早设立的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海外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人士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进行汉语培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华文学院坐落于闻名遐迩的厦门市集美学村。校园占地六万多平方米,依山傍海,风光旖旎,交通便利。20幢具有“嘉庚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由低到高、整齐雅致地排列于校园内,成为一道极具特色的建筑景观。 华文学院的前身是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是经国务院批准,并委托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53年主持创办、专招华侨学生、华裔青年以及来华学习汉语文化知识的外籍学生的特色学校。为适应海外华文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1997年国务院侨办决定将集美侨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与华侨大学对外汉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华文学院。 办学设施华文学院具备较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方便齐全的生活设施:教学电脑230台、语音设备238座、多媒体教室3间、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间、网络教室1间、电子阅览室2间、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50多种,新的图书馆大楼也正在建设之中;此外还有室内健身房、塑胶跑道操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种体育设施;学生宿舍有从两人间到八人间多种档次,设施便利。院系设置华文学院现设有汉语国际教育系、华文教育系、汉语言系、预科部、培训部、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和华文教育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现有华语与华文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华文教育和汉语言三个本科专业;汉语言专科专业。学院不仅设有研究生、本专科学历教育和初、中、高非学历教育,还开办短期汉语学习班、华文师资培训班、海外学生夏(冬)令营、华侨华人学生预科先修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我院有1700多名学生在校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其中境外生800多名,分别来自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越南、美国、波兰、荷兰、西班牙、意大利、乌克兰、巴西、刚果(布)共和国、赞比亚、土库曼斯坦及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等35个国家和地区。师资力量华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21人,其中教师63人,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24人、中级职称29人,职称结构合理;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24人,占教师总数的58.73%;35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青年教师9人,占青年教师总数90%;青年教师中学历结构合理,50岁以下教师55人,占教师总数87.3%,年龄结构合理。 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1997年建院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课题8项,教育部课题10项,省社科课题、省教育规划课题及侨办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近40部,主编教材30多部。学院先后承办了“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国际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研讨会”、“华侨大学世界华文教育论坛(香港)”、“第二届中国大学预科教育研讨会”、“第三届两岸华文教师论坛”、“第五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等6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学院还与美国、日本、菲律宾、韩国等国家的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及数十所学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外文化学术交流与合作非常活跃。

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创造校史,都是因为他的创造力是非常强的,而且也比其他人有更多的耐心。

这是因为他发表的文章是非常优秀的,得到了很多人们的关注,观点非常的独特,所以能够创造校史。

程丹教授团队发表论文

英辑编译分析整理了对英语进行加工和润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给大家提供参考。英辑编译的SCI论文润色团队全部由以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科研工作者组成。他们曾在世界知名院校担任教授,副教授,在国际著名SCI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并长期担任世界知名SCI期刊评审专家,了解知名SCI期刊专业语言风格。他们不仅擅长从英文科学论文的角度出发,修改字词、语法和句式结构,还能更为细致地对稿件的语言逻辑、表达风格、行文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使稿件母语化的同时,丰富论文的专业性,提升稿件录用几率。 对大多数中国作者而言,由于语言功底不够,或者缺乏英文学术论文翻译经验等原因,在英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语法句法、词语搭配等文字表达方面问题。因此,必须重视英文语言加工及润色工作。这篇文章中,易智编译主要整理了冠词使用问题、一致性问题、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混用问题。 一 、 冠词使用问题 英语与汉语属不同语系,在语言思维方式和行文方式、词类系统和构词结构、用词倾向和词序乃至句法结构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汉语无冠词、多量词,英文有冠词、少量词,这是英语与汉语在词类系统上的典型差异,很多国内作者及母语非英语的国外作者易在冠词使用方面出错。 英语中冠词分为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不定冠词有a和an两种形式,定冠词即the。 一般而言,不定冠词表述泛指,与“one”同源,用于单数可数名词,定冠词则表述特指;第一次出现时通常用不定冠词,再次出现时加定冠词;抽象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不用不定冠词,一般也不用定冠词。 需注意下列几种易出错情况: 其一,抽象名词一般为不可数名词,但当某些抽象名词表示“分析一下、计算一下、了解一下;作一下研究、作一下考查、作一下比较”等含义时,通常前面用不定冠词; 其二,为避免重复,两个并列名词前若使用相同冠词,可保留第一个冠词而省去后面的冠词; 其三,定冠词the可置于姓氏前表示归属,表达“由……提出的……”“由……发现的……”等意思。此外,不加the而在姓氏后加’s,也可表达同样意思。但同时使用the和’s则是错误的; 其四,不定冠词用a还是an取决于后一名词读音的第一个音素是否为元音,而非该名词首字母; 其五,冠词一般位于名词及该名词前置修饰语前,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冠词会出现在名词的前置修饰语后。 二 、 主谓一致问题 主谓一致,即谓语动词和主语人称和数量一致。主谓不一致问题易导致误解和阅读不顺畅。经常出现问题的是并列词语作主语的情形,即复合主语主谓一致问题。 其一,由and连接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构成的复合主语,谓语动词一般采用复数,但当复合主语的实际意义为单数时,谓语用单数。当并列单数名词前有every、each或no时,谓语动词通常用单数。 其二,由or、either …or、neither… nor、not only…but(also)、not…but连接的复合主语,通常谓语动词和相邻词语一致。 其三,存在句“there be”“there exist”句型中,主语为复合主语时,谓语动词一般与靠近的主语一致(遵循就近原则)。 其四,带有as well as、rather than、more than、together with 等插入语时,插入语不影响主谓关系。 三 、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混用问题 在向世界性语言演变过程中,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差别正快速消失。在使用正式文体的学术期刊中,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间差别不大,但仍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拼写方面。同一篇文章中应保持一种风格,避免将英式、美式英语混用。如center、color、focused、specilize是美式英语拼法,centre、colour、focussed、specialise是英式英语拼法。很多作者在写作中没有注意到美式与英式英语的区别,用词较随意,造成一定拼写混乱,应予以纠正统一。 目前,要做到论文的正确翻译,对国内的作者来说是一个难题。一方面,作者可以借助词典、翻译软件等工具,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并在全文中保持一致,尽量做到准确翻译论文。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注重专业术语的积累,做到既懂专业,又懂语言,从而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 当然,如果您有SCI论文润色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到易智编译官网进行咨询,易智编译可以根据您稿件的研究领域选择对应编辑进行英语母语化润色和校对;经过易智编译论文润色的稿件均能达到SCI/SSCI/EI等国际期刊发表的语言水平。易智编译郑重承诺,您的稿件经过论文润色后不会由于语言问题而遭到期刊拒稿。否则,我们将无理由为您重修或退款。 链接: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于1999年9月15日,其前身是1923年成立的东北大学英文学系和俄文学系;1949年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建立;1984年9月,外语课部建立;1993年,外语系成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

西安教授团队论文发表

创新医学网还不错!比较专业,可以上官网看看。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的雷波是一位优秀的教授,他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曾在多个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过高水平的论文,并担任过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此外,雷波教授还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的雷波教授是一位具有扎实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授,对学生和研究生的指导和培养能力也很强。

图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周建平

季强

(第一代“龙王”为地质学、古生物学家杨钟健) 。

在中国古生物学界同行眼里,现年71岁的季强一直是个“麻烦制造家”。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古生物学界,季强是个让惯于各守一亩三分田/山头的同行们备感头痛、但又不得不服气的搅局者——他对重大演化问题的敏感度、对关键性化石的追踪能力,以及对研究课题的组织、实施能力,让很多同行自觉“不如”。

“我只是想去解决科学上的一些难题。”这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古生物学者嘿嘿地笑个不停,很有几分恶作剧得逞的得意,“然后我把难题给解决了,你总不能老抱怨说我是多管闲事吧,对不对?”

当“规则”破坏者,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性格决定命运。季强说自己早想通透了,“无欲则刚”,只要对某些东西还留存那么一点念想,就会担心得罪人,要逼自己说一些违心话,就没法甩开手脚去干事。“我特别喜欢四川那个舍得酒,有舍才有得。这辈子在世上留下几篇有价值的文章,足矣。”

2016年,他从中国地质科学院退休后,被河北地质大学特聘为终身教授。几年间,他风风火火地组织、推动科研项目。2021年6月,他和倪喜军教授团队合作的“龙人”项目在线全球发表论文,立即在国际学术界和新闻界引爆了一场震动。

和古早年间主流报告文学作品塑造的那些不通世事、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书呆子”学者形象不同,季强个性鲜明,很接地气,有一股能和三教九流称兄道弟的江湖豪气,以及一点点让人捉摸不透的狡黠。

历史 断层里的特殊“埋藏”

接地气、江湖豪气和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于季强早年在 社会 底层的人生历练。

和那些一辈子在学校—高校—研究机构之间兜兜转转的学界晚辈不同,属于“50后”一代的季强成长于一个特殊的 历史 断层。在那个断层中,成为自然科学家是一种少见的特殊“埋藏”。

1951年,季强出生于江苏南通如东县一个面靠黄海的小镇。1966年“文革”爆发时,他初中刚毕业,被送到当地最贫瘠的滨海农村插队落户。他属于“两头不靠”的小镇知青,既不享有国家当时给城市知青的待遇,也没有回乡青年受到的家庭庇护,生活尤其艰辛。

下放第一年,整一年农活干下来,他反倒欠下人民公社68块钱,“因为说你赚的工分还不够给队里的伙食费。”为了能生存下去,他几乎什么活都干过,修过拖拉机、在窑厂背过砖头、当过村里的代课老师,甚至还上台唱过革命样板戏,“大队干部说你给顶上了,就给你折算成工分。”三九严寒,他光着脚丫子、拿个叉子下海滩打鱼,捕上来的鱼拿去卖个七八块钱,就有了两个月的油盐钱。

也许是“幸存者偏差”,季强始终认为这段底层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把一个原来调皮捣蛋的野孩子,磨砺成为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等后来有机会读书时,会特别地珍惜、特别地努力。”也因为吃过很多苦,后来在科研上碰到点“小磨难、小委屈”,他都不觉得算什么事儿。

1973年,22岁的季强得到了一个被公社大队推荐报考工农兵学员的机会。

他当时填报了两个志愿,第一个是镇江农业技术学院,第二个是无锡轻工业学院。他的想法非常单纯,自己在乡下修过拖拉机,搞机械应该没问题,等将来毕业分配,可以在县农机公司有个铁饭碗,为家里分担责任。

那一年,作为省里排名第一的重点院校,南京大学有第一批选择生源的权利,他们提前调走了季强的考生档案。

收到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季强既惊又喜,还一头雾水,他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去请教县里最有文化的文化馆长。“他看了半天,说自己知道考古系,但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古生物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

去省城上大学前,季强从没穿过内衣,早上起床套上破旧的外衣裤就出门干活。母亲用几天时间为他赶制出几件内衣,并叮嘱道:“你现在是大学生了,要有大学生的样子。”

远离政治运动中心的南京大学意外地成了一块“净土”。当时,正常教学已中断数年,南大的教师们看到这些新入学的学员,铆足了劲头,倾尽所能地想把他们培养好,“真把我们当宝贝看。每次到野外作业,老师们和我们吃住全在一起,完全打成一片。”

这些“文革”前大多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已在 社会 上吃过许多苦头的大龄学生也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风很正,每一个人都拼命地学,拼命地补基础。一到晚上吃饭,大家都事先去教室抢占座位,然后到食堂里扒拉几口饭,就匆匆赶回教室上自习。”

1976年从南大毕业后,季强被分配到煤炭工业部下辖的西安煤田地质勘探研究所。在大西北啃了一年多用高粱玉米杂面压出来的“钢丝面”,他于1978年考到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南古所”),成为南古所在“文革”后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

“公平地说,从地质学的其他学科上来说,于老先生当初提出这个标准是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但是,这个泥盆-石炭的界限划分,或者说任何一条界限,它的时间概念应该是全球统一的,不能只具有区域性。譬如这个泡沫内沟珊瑚,那有可能在国外就没有发现,所以它没法成为一个国际标准。”

和导师定下论文方向后,季强热火朝天地大干特干起来,一个人跑到野外采样,做剖面,把石头背回到驻地,接着又叫拖拉机拉到火车站托运,然后自己在研究所的实验室做分析。“结果非常好,得到的牙形刺标本清一色全部是泥盆纪的,没有一个是石炭纪的。”

“所以,我当时得出结论:有可能俞老先生当年说的那个C带,就是泡沫内沟珊瑚带,它的时代并不是早于石炭世的,而是晚于泥盆世的。照理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因为这就直接跟国际接上轨了。但是我们当时的主任,他自己就是搞珊瑚化石的。他认为俞老先生提出来的这一套标准坚决不能动,标准就是标准,你最好改你的。我就说:主任,这要怎么改啊,如果有找到几个石炭纪的话,我也会把我论文里的时间就改成早石炭世,但是我找到的全都是晚泥盆纪的牙形刺啊,改了的话,我这篇论文就不成立了。”

到硕士论文答辩结束,评审委员会做出结论:同意季强毕业,同意授予他硕士学位。得知这一结果后,季强放下心,高高兴兴去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总部报到了。当时,他谈的女朋友是北京人,所以他一门心思想去首都工作,也争取到了工作分配的机会。

到北京后,他左等右等,足足等了四个月,也没等来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一打听,和他同届的同学们都拿到了这两证。后来他才得知:论文评审结束后,南古所党委又开了一个会议,决定准予季强毕业、但不同意授予他学位,并写成书面材料,送至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总部。

在个人命运的关口,幸运女神再次向他微笑。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歌颂“科学的春天”。季强最终拿到了硕士学位。在那个个人选择机会极度匮乏的年代,季强每次回想起来仍有些许后怕:如果没有那个“科学的春天”,他后来会在干啥呢?“也许在烧锅炉吧,”更有可能被发配到某个县级小单位碌碌一生,“估计也混到一个科级甚至处级干部。”

1990年,季强获得联邦德国洪堡奖学金,赴欧做博士后研究。在古生物学发展史上,欧洲是传统的研究重镇,曾孕育、产生如达尔文、赫胥黎等璀璨的群星。留德期间,季强在思想观念上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般的跃升。在导师、盛肯堡自然 历史 博物馆馆长威力齐格勒的指导下,他继续做有关地层学和牙形刺方面的研究,两年间成果频出,共完成五篇有关牙形刺化石的论文和一部研究专著。

最重要的是,他在导师的影响下,接受了来自演化生物学的一整套观念和方法。

“从那时起,我整个研究都变了——不再只是盯着单个古化石,每发现一个特殊的埋藏,都会去思考、寻找它在整个生物演化谱系里所占的位置。如果是之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那就会想办法搞清楚它到底是一个新种还是一个新属,还是某种特殊的偶然变异。”

1992年4月,季强回国,继续在中国地质科院做研究工作。因为成果突出、屡获学术荣誉,他很快被破格提拔为研究员。数年后,他成功竞聘为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

带领着这样一家面向公众、具有展示性的特殊研究机构,季强开始琢磨馆内研究人员的学术转型,也因此把这个“小小的”专业博物馆带向了和中科院的两大古生物研究所,尤其是和“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北古所”)竞争的行列。

发现“长羽毛的恐龙”

1996年8月12日,一个来自辽西的农民闯进了季强的办公室。他亮出了随身带着的一块化石,希望中国地质博物馆能买下。

经协商后,该化石最后以捐赠的形式,交由中国地质博物馆永远收藏。相应地,这位农民得到6000块钱的国家奖励。

这是一块保存相当完整、精细的化石剖面:它约莫有一米高,像是某种小型恐龙,嘴里长有锐利的牙齿,前肢细短,后肢长而粗壮,还有一条由五十多节尾椎组成的长尾巴。当季强拿着放大镜细细打量时,发现了令他感到十分意外的东西——这只远古生物全身覆盖着一层短短的、黑乎乎的、类似纤维状的东西。

他的职业敏感立刻被调动了起来——虽然本行是微体古生物研究,但他之前见过很多恐龙化石,“像这种短短的、纤维状的结构,是过去全世界发现的恐龙化石里从来没见过的。”

“我当时就想它有可能是什么?有没有可能是像哺乳动物那样的毛发?我把这个可能性首先排除掉,因为如果是毛发的话,每一个毛发都会有一个独立的根。而这块化石上的纤维状结构的东西是像蒲公英一样,一撮一撮的,那表示是很多纤维状结构,都产生自一个中心点。这符合羽毛的特点,所以当时我非常大胆,直接把它定义为‘原始羽毛’(protofeathers或profeathers)。”

1996年,季强作为第一作者和同事姬书安在《中国地质》上发表标题为《中国最早鸟类化石的发现及鸟类的起源》的文章。在文中,他把这块化石命名为“中华龙鸟”,正式的拉丁学名为Sinosauropteryx:“sino”意为“中华”;“saur”为“蜥蜴”,常见于恐龙的命名;“pteryx”有“翅膀”之意,指鸟类,与德国始祖鸟Archaeopteryx后半部分相同。

这个命名透露着季强琢磨数月的用心:他把这种刚发现的、介于典型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物种归为一种早期的鸟类,而它身上覆盖的纤维状皮肤衍生物是一种“原始羽毛”,并认为它比在德国发现的全世界最古老的鸟类“始祖鸟”更为古老。数年后,季强认同了国际学界的主流看法,对自己的观点做了修正,把“中华龙鸟”仍划归为恐龙的一种,但保留了它的原名。

几个月后,中科院南古所的研究员陈丕基把同一块化石的阳剖面照片带到了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第56届年会上。

恐龙怎么会长羽毛呢?“中华龙鸟”的化石一经亮相,在已为鸟类起源争论到白热化的国际古生物界引发了一场巨大震荡。

在国际学术界,对鸟类起源的探讨已经长达近一个半世纪。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两年后,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距今大约1.46亿年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翅膀上长着爪子且有长长尾椎骨的始祖鸟化石。这两起重要事件,激起科学界和大众对鸟类起源越发浓烈的兴趣。

1868年,达尔文进化论的忠实支持者赫胥黎通过对比兽脚类恐龙中的巨齿龙(Megalosaurus) 的后腿与鸟类的后腿,首次提出鸟类可能是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这一假说遭到多数学术界“大牛”的反对:他们认为巨齿龙和鸟类都是两足行走的动物,因此后肢结构特征相似毫不奇怪。更重要、也更为直观的是,身型精巧的“天空之子”怎么可能是由不会飞行的大恐龙演化而来呢?

进入1920年代,各种非恐龙起源的假说成为了国际科学界的主流思想,主要有“鳄类起源说”、“槽齿类(动物)起源说”。直到 1970代,美国耶鲁大学教授J·H·奥斯特隆再次复兴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并进一步指出:鸟类是由小型兽脚类(食肉性)恐龙演变而来。他的观点得到了一些青年学者的支持,但一直缺乏相应的过渡性化石证据支撑。

1997年3月起,由奥斯特隆领头、美国费城自然科学院组织的鸟类起源研究“梦之队”来到中国考察。在北京这一站,季强在中国地质博物馆里接待了他们,向他们展示了“中华龙鸟”的化石标本。

关于“中华龙鸟”究竟居于何种演化地位,国际学术界继续为此争论不休。

季强坚信自己所掌握的证据和判断,憋着一股劲继续寻找更多的化石证据。

1997年3月,东北地区天寒地冻,季强得知了一条有关化石的消息。在天地一片白茫茫之中,他驱车赶往北票四合屯,但扑了个空,然后又按照新得到的线索赶去锦州,结果还是没见着化石的主人。他只得在这人的家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每隔两个小时就过去敲门,一连守了四天四夜,终于见了那块宝贵的化石。它就是季强和他的合作者在1997年的Nature上发表并命名的“原始祖鸟”。

“原始祖鸟”(Protarchaeopteryx),是季强在辽西地区发现的第二只长羽毛的恐龙。它的外形与美国大片《侏罗纪公园》里那只狡猾而凶残的“杀手”伶盗龙接近,但拥有了真正的羽毛,具有细长的羽轴和对称的羽片,尾部长度达15mm。在演化谱系树上,它要比中华龙鸟更接近鸟类,但比德国的始祖鸟更原始。

1998年,季强和他的团队又发现第三只长羽毛的恐龙――“尾羽鸟”,其尾羽和现代鸟类羽毛的概念完全一致,但它的羽毛是对称的。科学家们大多认为,非对称的羽毛才具有飞行的功能,而尾羽鸟这种对称的羽毛很可能代表了羽毛演化较为原始的阶段。这一发现和研究结论刊发在当年的Nature杂志上。

第二年春节,季强以特邀嘉宾的身份,赴波士顿参加耶鲁大学和美国《国家地理》召开的“鸟类起源和早期起源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长羽毛的恐龙”。在皮博迪自然 历史 博物馆,他和奥斯特隆教授一道,迎来了学术生涯的高光时刻——与会的五百多位科学家中,绝大多数接受了“鸟类是由小型食肉性恐龙演变而来”这一思想,并认为“中国辽西中华龙鸟等珍稀化石的发现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

从这一年起,“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成为国际古生物界的主流共识。1998年10月,国家批准以朝阳市北票四合屯为中心,在方圆46.3平方公里的地区建立起鸟化石群自然保护区。

以“中华龙鸟”为起点,季强和其他中国古生物学者在辽西义县、北票、凌源等地区陆续发现更多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进一步完善了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理论。其中,来自中科院北古所的周忠和院士、徐星研究员提出了‘树栖恐龙’、‘四翼恐龙’、‘四翼阶段”等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假说和新概念。

中国的“热河古生物群”研究也由此被推向了世界前沿。

2001年Nature杂志新闻版报道了中国古生物研究近年来是如何做到成果频出的。文中谈及中科院两大研究所(南古所和北古所)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它们和中国地质博物馆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中特别提到了季强——他当时刚卸任馆长之职、出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说他对古生物学热点地区的热衷,以及在追踪农民挖掘的化石上“很有办法”,让同行们相当“头痛”。

季强嘿嘿一笑,欣然接受了这一“指控”。但他认为自己是出于纯粹的求真之心,而他的批评者则是被部门的得失给困住了。他批评学界那种“山头”的划分,在事实上窄化了科研工作者的视野和格局。

“譬如,一个搞恐龙的人到野外科考,发现了一块和他研究领域无关的化石,常常是不管的,就是拿回来也扔在抽屉里,完全缺乏敏感性,浪费了珍贵的研究材料,也耽误了很多重要研究的进展。从管理上说,这很失败。”

自1995年以来,季强还发现了神州龙、华夏颚龙、金凤鸟、神州鸟、吉祥鸟、热河兽、毛兽、始祖兽、中国袋兽、中华古果、始花古果等珍稀化石,研究触角遍及恐龙、古鸟类、古哺乳动物以及古植物学。

在Science、Nature两大国际学术顶刊上,季强共发表了27篇署名为作者的论文。

回顾四十多年科研生涯,季强把“中华龙鸟”视为自己最重要、最自豪的发现——因着“这个家伙”,害他卷入了国内外的“龙鸟之争”,由此走上一条特殊的研究道路,也“终于在有生之年解决了140多年都没解决的鸟类起源问题”。

2015年,季强在他主编的《腾飞之龙:中国长羽毛恐龙与鸟类起源》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大胆倡议——鉴于人们对鸟类定义的认识越来越不清晰,已经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生物学定义来区别恐龙与鸟类。他建议取消“鸟纲”、建立“恐龙纲”,恐龙纲之下再分“蜥臀亚纲”与“鸟臀亚纲”。

他把目光瞄向了更远的未来,50年甚至一个世纪以后。

“现在响应这一提议的人可能不多。但这就像我们的老祖宗赫胥黎在1868年提出鸟和恐龙可能有亲缘关系一样,当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然后我在120多年后把它证明出来了,对不对?”

寻找“史上第一个长眼睛的动物”

2018年,因意外得到一块来自哈尔滨的古人类头骨,季强又一脚“跨”进了古人类研究的领域。

事实证明,这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有关研究论文和数据一经公布,引来国际古人类学界同行的羡慕。他和倪喜军教授的团队共同合作,由此发现了一个在东亚独立演化的古人类第三支系——“龙人”(homo longi),也是和我们现代人亲缘关系最近的姐妹群。

如果足够幸运,也许能因此揭开近十年分子古人类学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丹尼索瓦人”之谜。除了几颗牙齿和半截指骨,这个消失的古人类群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形态学信息,却被证实给今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人、南亚澳洲岛屿的美拉尼西亚人留下特殊的“基因遗产”。

这位年过古稀的古生物学家依旧风风火火地奔波于各地:在中越边境追踪恐龙化石,在河北的实验室主持、推动着研究项目,为争取科研经费四处筹划、张罗着。

采访结束之际,我问季强:对地球长达35亿年的生命起源和演化史,在有生之年还有什么想解决的谜题呢?

“我是有一个特别想去解决的——找出地球上第一个长眼睛的动物。”他突然来了劲:几亿年前,很多生物都是没有眼睛的,像珊瑚虫、海绵动物还有多孔虫。它们有的在水中漂来漂去,张着嘴靠过滤其他微生物来获取营养。但是,等到进化到长出眼睛,就变成主动积极地摄取食物,生物进化就以加速度进行了,“所以,我很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目前,我手头还没有(相关的化石证据),但我知道要去哪里找。”他卖起了关子。那个烦人的老问题又冒了出来——“你说人家到时候会不会又说我乱跨界、多管闲事了呢?”

他像个在密谋着一场恶作剧的孩子,哈哈哈地爆笑了起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