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月球土壤研究成果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月球土壤研究成果发表论文

那么,月壤和地球土壤有啥不同?它能用来种菜吗?咱们嫦娥系列得到的月壤研究成果和 阿波罗登月 带回来的月壤研究成果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一定要取得月壤?

实际上,除了嫦娥五号带回来了珍贵的月壤,嫦娥四号登月之后通过不少仪器也对月壤做了研究。这样说的话,嫦娥四号的新发现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发现让大家判定嫦娥四号带回的月壤与美国的差别大? 月壤中仅1吨就价值637亿的罕见物质 ,到底是什么呢?

在科学家表示 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十分干燥 ,并 不适合种菜 之后,许多人表示非常遗憾。不过,咱们的嫦娥四号最新发现已经出炉,它到底发现了些什么?

原来,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实验室、中科院航天信息研究所、加拿大瑞尔森大学 等多个单位联合对嫦娥四号的月球 探索 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了有关月壤的喜人新发现。他们新发现整理归纳之后把名为 《“玉兔二号”月球车2周年的月球背面移动与科学 探索 》 的论文发表在了著名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

嫦娥四号并没有采集月壤样品并带回地面,但是它在探测过程中却获得许多宝贵的数据。 月球车玉兔二号 之上装着三台仪器,分别是 全景相机、探月雷达、成像光谱仪 ,它们对后续获得更多的月壤数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 嫦娥四号的着陆区在冯·卡门撞击坑中 ,可以探到月球遭遇撞击的 历史 。

此次论文披露了最新的发现,即这里的月壤相较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月壤应该 承压的能力更强 。这一发现是根据 玉兔二号运动时与地面的作用信息 得到的,并且根据图像的拍摄可以看出,咱们的玉兔二号在行进过程中车轮上粘上了不少月壤, 这些月壤呈现出“块状”的特征 。

这不禁让研究人员很奇怪,毕竟 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 在 探索 月表的行进过程中,轮子基本没有被土粘到过。对于这一点,研究人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里的 月壤“内聚力”明显更强 ,里面应该有不少 凝集物 。

而前面说 此处月壤的承压能力更强 ,其特性与咱们地球上的沙壤土更像。按理来说,沙壤土应该是不容易粘连的,可嫦娥四号在这里测得的月壤数据却这么诡异,因此还有许多的问题等待人们解开。

这项发现表现出 中国测得的月壤数据与美国的差别很大 ,这是否说明美国的 “阿波罗登月造假” 并非空穴来风呢?倒也不能,因为 嫦娥四号登陆的位置和阿波罗计划登月的位置不一样 。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月壤呈现出很大的差别是很正常的。除了有差别性存在,还有相似性存在。

所以 不能因为不同地区月壤数据的不同 ,就直接断言阿波罗登月是假的。

不过可能会有人认为,美国的月壤可能是 探测器带下来的 ,这样的话他们也不能用月壤证实他们的清白。这样说也有道理,这些年阿波罗登月的疑云一直挥散不去,可能只有等到 未来其他国家成功实现载人登月 ,找到当年他们登月的痕迹,才能彻底的解开这个谜题了!

说起来, 为什么人类对月壤一直这么热衷呢? 当年美国送给我国1克,都能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所以月壤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首先,人类现在的 科技 程度尚且 不能支持我们大规模的开发月壤 ,所以想将月壤作为新能源,还有一段非常艰难的路要走。那么,既然都不能开发,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劲儿地将月壤运回地面,做这么多的研究呢?

原来研究月壤对于 探月工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月壤和地球土壤的差别是很大的,比如咱们在上文说最新的论文披露的嫦娥四号月壤新发现,就能看出 月壤的特性有时难以捉摸 。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跟 月球上的地理环境有关 ,那里不仅 没有大气也没有生物 ,所以月壤的形成和演化和地球土壤形成演化的过程可谓是天差地别。

如果想 按照地球土壤的基本情况去设计“探月计划” ,那必然是会失败的。要知道探月计划中不管是月球车着陆行进还是未来实现载人登月, 月壤的特点对探月仪器和宇航员的行走都有影响 。举个例子,像嫦娥四号发现月背的月壤有着超强的“内聚力”,那是否意味着人在那里行走的话会出现“陷落”的情况呢?这很难说。

并且由于 月球的重力很弱 ,所以月壤颗粒的 电磁性是有改变的 。简言之,它们看起来和咱们地球的土壤差不多,可是却非常的尖利,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可能会被划伤。

此外研究 月壤其实也可以揭开地球身世之谜 ,毕竟作为咱们地球的卫星,月球伴着地球走过了无数“荒芜”的岁月。岁月的痕迹在地球上已经找不到了,但是月壤中却有着不少来自地球的物质,通过这些物质, 我们可以回顾古老地球的 历史 。

说到这儿,想必大家都明白了,月壤之所以一直是科学家眼中的“香饽饽”,是因为它确实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月壤中某些物质的价值也是人类重视它的原因,要知道通过多次 探索 研究,月球上的罕见物质 氦-3 ,一吨就值637亿。

许多人可能表示这物质怎么能贵的这么离谱呢?难道说咱们地球上就没有吗?

氦-3之所以身价这么高,是因为它可以作为 可控核聚变的燃料 。对于可控核聚变,许多人可能不了解,它相当于现阶段全 世界最重视的一种新能源 。如果能够实现,那么未来我们将 步入完全不同的时代 。

所以作为可控核聚变燃料的氦-3一下就成为了各国都想要的资源,毕竟 它在聚变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很小 ,是清洁安全的燃料。可是这种物质在地球上实在是太稀少了,总量大约为 2 10^4千克 ,这对人类来说怎么可能够用呢?

可是后来人们通过研究月壤,发现 由于没有大气和磁场的保护 ,月壤和太阳风粒子的亲密接触就显得十分容易。正因如此, 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 。

要知道,各国因为石油资源在这些年间都发生过多少的摩擦。未来, 不可再生的石油肯定是会枯竭的 ,到那时哪个国家先掌握了高新能源技术,就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所以氦-3的价格才会这样水涨船高,如果未来人们真的能去 月球“采矿” 的话,在有足够能源的支持下,人类的 科技 将会迎来 飞跃式的发展 。

花也好人也好,月亮圆人也团圆,心里有很多挂念,自会有人知道。这个寓意就是花好月圆人团圆,大概表示的就是一种团圆。

目前的地月系年龄测定表明:月球在地球诞生不久后就相伴在地球左右,经历了几十亿年的磨合后, 现在月球的公转周期恰好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这导致月球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另一面则永远隐藏在了黑暗中。

尽管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将人类的足迹留在了月球上,但六次登月的降落点仍然在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依旧没被揭开。

直到2018年12月12日,我国的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 月球南极的艾特肯盆地 ,人类才第一次看到月背面的真面容。

三年以来, 我国通过嫦娥四号累计获得探测数据3780G ,取得了月背面表层形貌、矿物组成等多项研究成果,不过里面的绝大部分数据是我们普通群众无法理解的,只要知道这些数据是人类 探索 月球的一大步就足够了。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嫦娥四号又发现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和五十多年前美国登月的大不相同。于是又引起一波热议:

美国登月是不是造假了?

为什么和我国探测结果会不相同?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Robotics》近期刊登了一篇名为 《“玉兔二号”月球车2周年的月球背面移动与科学 探索 》 的封面论文,这篇论文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家联合机构共同发表。

文中指出:科学家基于嫦娥四号在月背面采集的月球土壤样本,进行了月壤物理学力学特性分析,和此前美国阿波罗登月时采集的月壤完全不同。

这是怎么回事?

都是在月球提取样本,为什么会不一样?

研究结果表明,在玉兔二号月球车给出的月壤力学特点中,月壤风化层的承压特性和地球上的干沙和沙壤土类似, 也就是说在地球上也能找到和月壤特征类似的区域 ,和阿波罗计划中获得的月壤相比,玉兔二号发现的月壤具有更强的承压性。

根据多个不同地点拍摄的图像也能观察到,玉兔二号车轮粘有大块团状土壤,但玉兔二号车轮本身并不会导致粘土, 这就说明嫦娥四号着陆区附近月壤内聚力很大 ,包含高比例的凝集物,当车轮碾压时它们更容易团聚到一起。

从 历史 记录上来看,作为当时航天竞赛的巅峰产物,美国用于载人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持续到了1972年, 总耗资达到了254亿美元 ,占据了当年美国全部科研经费的五分之一。

最后的结果是阿波罗计划累计登月六次,带回了超过380公斤的月壤,并且赠送给了中国一克月壤, 虽然这一克月壤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 ,还被一分为二送到了北京天文馆一份,但我国也凭这0.5克月壤前后发表了14余篇科研论文。

所以说在官方层面对于美国登月是没有怀疑的,而且如果美国当时真的造假,真的是在好莱坞摄影棚里拍摄的登月画面的话, 苏联肯定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拆穿美国,以此来在航天竞赛中彻底战胜美国 ,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所以说美国载人登月的真实性是不需要怀疑的,只是他们后来没再去过月球而已。

至于嫦娥四号的月壤和阿波罗带回来的月壤不同,主要是因为我国探测器的着陆地点,取样地点都和阿波罗登月时的着落点不同。

上面我们提到,嫦娥四号是第一次降落在月背面的探测器,它的降落点在南极的冯-卡门陨石撞击坑,而阿波罗在月球正面的月海上, 两者的距离就相当于地球的赤道和南极。

要知道地球上隔几米的距离土壤都可能会有不同,更别说从撒哈拉沙漠中取一把沙子,再从海边的沙滩上取一把沙子,然后把两者进行对比研究了,所以月球上不同区域的月壤存在差异是完全正常的情况。

因为苏联解体后美国没有了压力,完全不需要再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进行载人登月了,毕竟它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是彻头彻尾的赔本生意。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 科技 的发展,各国已经有了对月球进行开发的一些想法了, 包括中美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准备在21世纪进行载人登月 ,并且都准备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实现对月球资源的细致摸排和开采。

它是一种清洁安全且高效的核聚变燃料,地球上只有少得可怜的几百斤, 但月球上有上百万吨 ,假如以后有能力进行大量开采,能源危机就将不复存在。

除了氦-3外,月球还有上百种矿物质, 仅月海的玄武岩中就有着百万亿吨可开采的金属钛, 它在航空工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人类对月球进行开发后,也许它还可以反哺航空工业的发展。

月球土壤发表论文

就是这么一小点,还要分成两半,一半收藏在北京天文馆,一半用来研究。就凭这0.5克月球土壤,中国学者发表了14篇论文。如果有更多月岩月壤,就能完成更多更有意义的月球研究。没办法,我们没有能力到月球上取,只能靠别人赠送。而且月壤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东西,不可能随随便便送你的。

二战结束之后,苏联和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空竞赛,1951年,苏联米哈伊尔·克拉夫基耶维奇·吉洪拉沃夫提出了探索月球的构想,1959年,苏联月球1号成为首颗抵达月球附近的探测器。

尽管苏联在无人探月领域接连取得数次“历史第一”,然而载人登月计划却进展缓慢,随着N1登月火箭接连发射失败,苏联登月之梦化为泡影。而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却成功登陆月球,截止1972年,阿波罗17号成功从月球返回,美国共6次成功登月,带回了382千克月岩和土壤。

这些月岩和月壤美国是如何处置的呢?首先美国在德克萨斯休斯顿的约翰逊航天中心建设了“月球接收实验室(LRL)”来保存这些样品,并且在1979年又建设了一个1300平方米的“月球样品实验室(LSLF)”。

然后又给每个州都分了一部分,然而每个州都不爱惜,50个州几乎每个州的月岩月壤都发生了丢弃、被偷之类的事件。

除此之外,美国还赠送给了其他国家,1969年11月,尼克松向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赠送阿波罗11号带回的月球土壤,其中就有荷兰,而在阿波罗计划结束后,1973年,尼克松再次向全世界135个国家撒石头。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赠送了中国1克月壤,由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载人宇宙飞船中心技术勤务处制作而成的。它通高28.5厘米、纵18厘米、横24厘米,有机玻璃板下嵌有七粒月球表面岩石碎片及美国国旗,这面旗曾被阿波罗12号带到过月球,而月球表面的月壤,由载人登月机组于1969年11月带回,木座上嵌有两块英文金属说明牌。

然而美国赠送给荷兰的月岩却被媒体曝光是假的,那给中国的1克月壤会是真的吗?

给荷兰的1颗月岩被曝是假的

首先,我们必须要说明,美国官方送给荷兰的月壤是真的,这里说的是荷兰前总理德雷斯收藏的一块月岩。

1969年10月,3名“阿波罗11号”宇航员前往荷兰访问,并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欢迎。在访问期间,美国大使威廉·米登多夫把一块据称是首次登月时采集的“月球岩石”作为私人礼物,赠给了荷兰前总理威伦·德瑞斯。

1988年5月14日,威廉·德雷斯去世,他的子女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箱子,里面装着一块石头和一张精美的卡片。根据卡片信息,子女推测这块石头就是著名的月球岩石,因为意义重大,其家人捐赠给荷兰国家博物馆收藏。21年来,它一直是荷兰国家博物馆最受重视的展览品之一。博物馆甚至给它投了一份高达30万英镑的天价保险。

然而,2006年的时候,物理学家亚诺·维尔德斯路过博物馆这块岩石前,发现这块石头存在问题,因为10月份的时候,阿波罗11号刚返回地球才3个月,美国不可能这么快就把好不容易得到的月岩送给别人,而且还是这么一大块,美国航天局虽然在70年代初曾向100多个国家赠予月球石,但这些石头来自后期的登月任务。

美国登月,三千多吨总质量,而我国登月只有870吨总质量。美国登月是五十年前就进行了载人登月,总共通过6次成功的阿波罗载人飞行,让宇航员带回来了381多公斤土壤,也就是381000克,而我国这次登月能够带回来2000克月球土壤。

美国阿波罗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部分组成,飞船总重量约50吨。其中指挥舱重约6t;服务舱重约25t;而登月舱高6.9m,宽4.3m,质量大约15t。

也就是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仓总共重量达到了约15吨重。而嫦娥五号总重量达到了8.2吨,但是包括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大部分。其中降落到月球上的部分大概总质量是700公斤,包含着陆器和上升器。

美国赠送中国的月球土壤样品仅有1g,还要分成两半,一半收藏在北京天文馆,一半用来研究。就凭这0.5克月球土壤,中国学者发表了14篇论文。如果有更多月岩月壤,就能完成更多更有意义的月球研究。

没办法,当时的中国没有能力到月球上取,只能靠别人赠送。而且月壤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东西,不可能随随便便送你的。

因为自从1976年苏联“月球20”号探测器最后一次采样后,至今人类已经44年没有重新获得月球样品了。

嫦娥四号是我国重要的月球探测器,并且也是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在发射之后,不断给我国传回月球背面的相关性数据等等。

对我国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勘察等相关性数据获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下一次的月球 探索 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而在嫦娥四号着陆三周年之际,我国也发布了获取的相关性数据成果。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累计获得探测数据3780GB,当然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可值得我们知道的,这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是它能够推动我国月球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这不,关于嫦娥四号又传来一个消息,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那就是“嫦娥四号月球新发现,和美国阿波罗计划的结果大不相同”,又让很多人在怀疑“美国登月”是假的问题。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

当然,这个研究出差异化的是来自我国科学家团队发现的,并且也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Robotics》发表了。在这一份研究之中,我国科研人员基于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玉兔二号”轮地相互作用进行了月壤物理力学特性分析,通过模型预估出了月壤的力学特点。

结果发现,竟然与美国阿波罗计划所描述出来的月球土壤问题存在差异,存在不同的情况。所以,让很多人觉得美国阿波罗计划是不是真的就是“假的”,那到底发现了什么?与美国阿波罗差别多大,以至于大家又在质疑这个问题?

根据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玉兔二号”所产生的月球土壤给出的力学特点之中,说明了——月壤风化层的承压特性与地球上的干沙和沙壤土类似,也就说在地球上也能够找到类似于月球土壤类似的区域。

而这个特点与美国阿波罗计划所产生的现象就有点不一样了。它与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典型月壤相比,具有更强的承压特性。

所以,与美国阿波罗计划所产生的月球土壤现象存在大差别。并且研究团队在多个不同地点的图像中也观察到,“玉兔二号”车轮粘附有大块团状土壤,表明嫦娥四号着陆区附近月壤内聚力较大,其原因可能是包含较高比例的凝集物,使土壤颗粒经车轮碾压更易团聚。这是美国阿波罗计划之中,没有表现出来的特点。

关于美国登月——阿波罗计划的实施事情,我们其实已经说过很多次了。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可以说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整个计划是在1961年到1972年之中组织实施的。

美国总计6次登月成功,耗资255亿美元,可以说是花费了“大成本”。没办法,当年的太空竞争需要这样的投入。而在6次登月过程之中,总计是将约382公斤重的月球样本带回了地球,并且还给中国送了1克。

不过,这1克让很多人都很“揪心”。约382公斤重左右的月壤,才送1克,是不是“太抠”了。并且还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没办法,月球土壤是美国“独有”,想给多少就给多少,我们无法干涉,并且送1克就不容易了,很多国家根本就没有,是什么原因送给中国的,这个我们就不说明了。但是,也就仅仅1克的月球土壤,我国只用了0.5克,就证明美国登月的真假问题了。我国科学团队拿出了0.5克用来进行研究。

证明了美国的月球土壤是来自月球,并且还分析出了它每天能接受多少时长的太阳光线照射等等,凭借这些研究成果,欧阳自远以及他的团队共发表了14篇论文。所以,中国科学团队早就证明了美国登月的真实性,大家的质疑问题就不要想了。

那为什么嫦娥四号与阿波罗的月球土壤不一样呢? 其实上面已经提到了一个原因,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是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与阿波罗计划的着陆区完全不一样,那肯定月球土壤存在差别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地球上,数米之间的差距都可能存在土壤差异,所含的成分都不一样,那月球也必然存在这个问题,整个月球的区域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不用质疑了,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完全是正常的情况,就凭借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了。

同时,我国嫦娥三号任务月球车“玉兔号”的车轮基本也不存在粘土现象,你不能说我国嫦娥三号没有上月球吧?所以,不用质疑,不同的区域存在差异化,这完全是正常的情况,这就是大致情况。

当然,月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天体,上面存在非常多的罕见物质,对人类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这一部分因素可能也是人类加大对月球技术开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罕见物质呢?我们进行扩展了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月球就像是一个“聚宝盆”,是一个稀缺矿物的聚集地。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消息指出,月球被称为21世纪的“波斯湾”,最主要的燃料是氦3,这种资源是非常不错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物质。

它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用它进行核聚变发电可提供便宜、无毒和无放射性的能源。

所以被科学界称作“完美能源”。根据庞之浩介绍道,据保守估计,月壤中有100万吨氦3,用它发电可以满足地球1万年的能源需求,所以要是能够将这种物质开发到地球上来运用,将是人类之福了。

同时,根据俄罗斯的一项估算则显示,1吨氦3的价值约为100亿美元,相当于637亿人民币,所以价值极高。如果能够使用飞船从月球运回1吨氦3,那也能促进大规模的能源发展。不过运输回来的总费用要2000万到4000万美元。

但是这种物质的出现,足以说明开发月球氦3有利可图。

同时,月球上还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已知有100多种矿物,仅月海玄武岩中就含有至少100万亿吨可开采利用的钛金属,所以开采月球资源,可能成为未来得重要项目,世界各国都可能加大对月球项目的投入,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南京土壤研究所论文发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面向全国的土壤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0余项,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研究所,该所确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针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土壤学的发展需要,面向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为我国食物安全、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实用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土壤科学前沿的竞争,丰富和发展现代土壤学理论,建成国际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有固定人员:2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3人。研究员:32人(含院士2人),副高级研究人员:68人,中初级人员:9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百人计划"及"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4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 博士后流动站及学位授予点: 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拥有研究生180人,其中博士86人,硕士94人。在站博士后18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5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三大研究领域现设有9个研究室。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研究室; 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 土壤化学与环境保护研究室; 土壤物理与盐渍土研究室; 土壤生物与生化研究室; 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心; 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其中农业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包括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分中心; 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 鹰潭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 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 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秭归实验站。 此外,该所还主办被SCI收录为源刊的《PEDOSPHERE》(土壤圈)以及《土壤学报》、《土壤》等3份中英文学术期刊;图书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特约图书馆,藏有中外文书籍和期刊23万册;土壤标本馆保存和陈列了我国不同类型及部分其他国家的近6万号土壤标本;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拥有20多台大型分析测试仪器。 中国土壤学会和江苏省土壤学会均挂靠在该所。面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国家需求,以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为核心研究领域,在中国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生态与环境科技创新基地的组织下,推动系列重大科研计划的实施,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为中国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瞄准国际土壤学发展前沿,强化现代土壤学理论的研究,继续发挥在中国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产出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加强支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野外台站功能,提高基础数据的获取能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建成世界一流的土壤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土壤资源与管理、土壤肥力与调控、土壤环境与健康、土壤生物与安全4大重点领域,把研究工作整合为8个主要研究方向,并组建了相应的8个研究团队,形成新兴学科领头、传统学科发展、理论与技术结合的研究体系。 方向1 土壤资源演变规律与可持续利用 方向2 土壤养分与植物营养调控 方向3 土壤污染机制及其对土壤健康质量的影响 方向4 土地利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 方向5 土壤生物功能与食物和环境安全 方向6 区域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 方向7 农业与环境技术研发 方向8 现代土壤学理论研究目前该所正主持承担着"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演变机制与调控原理"2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太湖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个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等一批国家和有关部门下达的重大科研任务。沈仁芳 沈仁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委员。1965年10月出生于浙江萧山。198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89年和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95年英国RothamstedResearch博士后一年,1998-2000年在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获STA支持工作2年,2000-2002年在日本香川大学获JSPS支持工作2年。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在国内外从事土壤化学、植物营养、植物生理、环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植物耐逆境(养分胁迫和毒害元素胁迫)的生理机制、作物养分高效吸收利用机制、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前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9篇。主持的主要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重要方向项目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林先贵 林先贵,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南京土壤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南京中科院跨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科领域的研究,在菌根真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多次获得国际科学基金会(IFS)的资助,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研究项目;在生物技术应用方面所主持的开发项目主要有灵芝等药用真菌的系列保健产品、生物肥料、设施渔业水质净化工艺与设备等,大部分成果已转化为商品。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获得过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和三等奖(2006)各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9)。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研究方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环境微生物及其应用。熊毅 熊毅,1910—1985年,土壤学家,贵州贵阳人,曾名其毅。 1932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主任。1947年赴美国留学,1951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毕生从事土壤研究工作,首先发现水稻土的淡色层是铁锰还原淋溶的结果,提出了水稻土形成与灰化过程和区别;在中国开创了土壤粘土矿物和土壤胶体化学的研究;组织并领导了华北平原土壤调查研究,对华北平原旱涝盐碱危害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措施,在国内首次采用“井灌井排”法治理盐碱地取得了重大成就。晚年从事土壤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对太湖地区水稻土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 主编了《土壤胶体》、《华北平原土壤》,合编了《中国土壤》等专著,先后发表科学论著、学术报告等二百余篇。赵其国 赵其国,著名土壤地理学家。1930年2月25日出生,湖北武汉人。1953年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曾任南京土壤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国际土壤学会土壤环境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山地研究中心理事,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长期从事中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工作。在热带土壤发生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红壤元素迁移的顺序、红壤化过程目前仍在进行的论据,以及红壤相对与绝对年龄的范围。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并首次对红壤的定量分类提出具体区分标准,对红壤的发生研究与定量分类指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为制定热作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为促进土壤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土壤圈”研究的新方向,建立了中国土壤学界第一个开放实验室-“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研究实验室。在长期从事中国南方红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提出土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人员进行土壤调查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现任实验室主任是沈仁芳研究员,副主任是周东美研究员和徐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周健民研究员。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48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研究员26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4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6名。 实验室重点研究高强度人为活动下土壤资源的演变规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营养调控原理与方法;土壤污染及其修复理论和技术;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土壤生物过程及其调控技术。主要目标是:建立以土壤质量为核心的现代土壤学,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发展水肥高效利用与农业清洁生产及污染土壤修复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农业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模式,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高土壤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服务。 2000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和地方各项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科技奖励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其中SCI刊物论文400多篇。 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交流。实验室设有开放基金,为国内外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工作平台和经费资助。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是于2007年2月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为基础成立的。 该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与发展目标是综合地运用地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和国家迫切需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和修复技术,围绕土壤环境监测与安全、土壤环境过程与健康、土壤环境修复与管理等三大研究领域,以环境污染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多尺度地重点研究土壤内部、界面与相邻环境介质的物质功能、过程预测、监测评价、污染修复和风险管理等内容,旨在建立现代土壤环境学和土壤修复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关键技术;建立国际一流的土壤环境科学和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国际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科技研究中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土壤资源与遥感应用实验室 运用土壤学、土壤地球化学、信息科学的手段研究土壤资源的形成、分类、演化及其环境效应。通过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研究不同利用条件下土壤资源质量演化的机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3S”技术等研究土壤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和建立土壤-地体数据信息系统。从事土壤及其生态环境监测、预测、恢复、改良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国民经济有关决策和评价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为从事农业、环境、生态科学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先进技术。目前,研究室共有在职研究人员15人,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1人。 该所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同如英国洛桑试验站、日本农业环境研究所等一批国际著名研究机构签订了长期全面合作协议。设有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同资助的"中德土壤与环境联合实验室"以及与香港浸会大学共建的"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是"全球土壤修复网络(GSRN)"亚洲分中心的挂牌单位。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实施期间,研究所先后主持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项“十五”国家重点科技专项(863计划)专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11项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研究所共被SCI收录论文251篇,被EI收录论文63篇,被ISTP收录论文11篇,被CSCD收录论文857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申请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有14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我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作为参加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此外,还获得了多项有关组织颁发的专项科技奖励。 《土壤学报》是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办的中文(含英文摘要、图、表和关键词)核心科技学术期刊(双月刊)。 《土壤学报》反映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有创新或有新意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等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评述与进展和问题讨论。该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干部。《土壤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土壤学会会志》,于1948年12月创刊。1952年更名为《土壤学报》。1955~1956年定期出版,为半年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全国各地邮局发行。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研工作停顿,《土壤学报》也被迫停刊。197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复刊。该刊为16开本,每期14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历任主编:1948年主编是宋达泉教授;1950~1954年主编是马溶之教授;1955~1983年主编是熊毅教授;1984~1996年主编是鲁如坤教授。现任主编是季国亮教授。该刊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4人。

1990.6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7进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1992.3-93.3作为日本科技厅特别研究员在日本国家农业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研究。现在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从事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先后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30多篇。2000年以来,采用国际先进的FCAE(Free-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方法,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对大气组成以及温度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该项研究涉及植物生理、作物栽培、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微气象、系统控制等学科领域,是在国际前沿的综合性研究。通过国际合作,2001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水稻/小麦二氧化碳FACE系统平台。就是在田间开放体系中,建立了模拟未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3个FACE圈(面积各约200M2)和相应的对照体系,其FACE圈内的CO2浓度高于周围大气环境200ppmv,并由实时控制系统加以实现。由于FACE圈内外没有任何隔离设施,气体可以自由流通,因此系统内部通风、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十分接近于自然生态环境。FACE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对大气组成与气候变化响应的最佳模拟手段,FACE平台犹如未来世界的一个窗口。今年又建成了臭氧FACE系统,作为研究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试验平台,同时在设计温度FACE方案,准备由单因子(分别模拟大气二氧化碳、臭氧浓度升高)的研究扩展到多因子(同时模拟大气二氧化碳与臭氧浓度、温度升高的未来情景)的研究。

链接:

30天论文写作发表进阶训练营。完结版,里面包含辅导课、直播课、音频课、视频课、PDF文档。

课程目录:

尔雅老师对四篇论文的解构修改辅导答疑

尔雅老师快速批量修改不同学科论文的教学示范

尔雅老师团队如何在30分钟找到论文选题并写出论文

对一篇弹幕英语教学论文的修改建议

对一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的修改建议

解构描摹一篇好论文的实用技巧

如何通过知网迅速找到200篇优质文献

如何利用知网的可视化计量分析做文献综述

如何批量下载200篇文献

......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版式1.1 软件排版用微软Word软件排式,用A4 纸(297×210)纵向排式,文字从左至右通栏横排、打印。1.2 页面设置页边距为上2.5cm, 下2.5cm, 左2.5cm, 右2 cm,装订线0,页眉边距为1.5cm,页脚边距为1.5cm。1.3 行间距固定值20磅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字排式(包括中英文标题、正文文字、引文、注文、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2.1论文题目、专业、学生和指导教师、摘要、主题词等排式2.1.1论文题目排式用小2~3号字,字体选用标宋(或黑体),居中排。论文题目的文字字数较少或较多时,按“2.3.3标题长度与转行”规定处理。2.1.2“专业”、“学生”和“指导教师”等排式“专业” 选用楷体4号字,排在论文(设计)题目的正下方,与论文(设计)题目之间空1行,居中排。“学生 □□□”与“指导教师 □□□”排为一行,选用楷体4号字,排在“专业”下方,与“专业”之间空1行,居中排。如有多位教师,可用“,”号间隔。2.1.3摘要排式摘要以摘录或缩编的方式复述本论文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地、不加注释地摘录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或简洁的介绍本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进展。编写摘要应注意:客观反映原文内容,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特别强调的观点。摘要宜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写法(如“对……进行了研究”,“综述了……”等;不应写成“本文”、“我校……”等)。摘要不分段,以400字左右为宜。选用5号楷体字;“摘要”两字加黑。2.1.4主题词(关键词)排式主题词是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或词组,是论文的重要检索点。主题词一般由3~5个词或词组组成。主题词直接从论文题目或论文正文中抽取。主题词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主题词的字级、字体和排式与“摘要”的相同。主题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主题词与正文之间空1行。2.2正文排式一律横排,通栏,文字选用小4号宋体。2.3标题排式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最小一级标题的字级应与正文文字的字级相同。2.3.1 标题的字级、字体(如标题级别较多,可在3号字与小4号之间用技术处理的方法区别,如加黑或不加黑)一级标题用小3号字,字体选用标宋黑体;二级标题用4号字,字体选用4号宋体加粗(或黑体);三级标题用小4号字,字体选用楷体;最末一级标题用小4号字,字体选用宋体加黑(或黑体)。2.3.2 标题占行一级标题文字上下各空一行;居中排;二级标题的上面空一行,居中排;三级标题及其以下标题上下不空行,居左排。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可省1~2行。2.3.3 标题长度与转行标题文字较多时,可按密排标题方式处理,即字与字之间不加间空。标题文字少时,可按疏排标题方式处理,即在字与字之间加间空。间空一般是两字间空两字,三字间空一字,四字间空半字,五字及五字以下不间空。标题文字长度占两行或两行以上的,可按多行标题方式处理,即应转行。标题转行:在标题文字的行长超过主体文字4/5行长的情况下,必须转行,转行标题文字居中排。标题转行不能割裂词义,如人名、地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不能断开,虚词、术语、符号等不能转为下一行的第一字。在有副标题的情况下,应注意主题与副标题的关系与比例。2.4引文排式短句引文排式:与主体文字相同。大段引文排式:整段引文,另段起排,每行行头、行尾均缩进两格。引文上、下应各空一行。引文应变体。引文行头、行尾不加引号。诗歌等第一行的行头可后退四格或更多。2.5表格排式表格用字的字级用5号字(宋体);表头(即表格名称)用5号黑体。每一表格应统一编号,该编号应在正文中相应处标明。表格宽度不能超过版心。续表(即一页未排完,下一页接着排的表)应在接排面的表上方加“续表”或“表×(续)”等字样,如续表不止一页,则需加上“续表一”等字样。如表格较大,也可用B4纸制成横表,按A4规格折叠后,装订入册。2.6图片排式手绘图、摄影照片、计算机制作图、印刷品等彩色、黑白图照均应清晰、清楚、准确,层次丰富。图片裁切或遮幅后不能造成不良效果。图片的长度和宽度不能超过版心尺寸。2.7目录排式目录中的标题不能超过三级。一级标题用小3~4号字;二级标题用4~小4号字;三级标题用小4号字。标题字体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如一级标题用4黑,二级用4号字,三级用小4号字。标题文字居左,页码居右,之间用连续三连点连接。标题需转行的,转行后的标题文字应缩进1字处理。2.8 书眉排式“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或“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用5号字居左排,论文题目或设计题目用5号字居右排;书眉与正文之间用下划线分隔。2.9 页码排式用5号字排在页脚居中。2.10 序言和后记排式字级与正文相同。字体可选用仿宋体或楷体等。版心宽度可略小于正文版心宽度。2.11附录排式附录应标明序号,各附录依次编排。如“附录1”排在版心左上角。“附录”用四号黑体字。附录文字的字级用5号字。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文科类各学院对论文(设计)的引、注、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由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自行制订统一、规范的具体要求,并报教务处备案。理工医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著录要求:引用资料、文献,均应说明来源。著录引文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顺序编码制: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编码置于方括号中,用上标的形式(置于右上角),直接放在引文之后(如〔1〕;〔15,18〕;〔25-26〕)。3.1 专著著录要求、格式3.1.1专著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者.书名.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例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例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沙群岛考察组.我国西沙群岛的土壤和乌粪矿.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3.1.2专著中析出的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目.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例1: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见:程裕淇等编.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3.2 连续出版物(期刊)著录要求、格式析出责任(著)者. 析出题(篇)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刊名),版本.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1:李四光.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中国科学,1973(4):400-429例2:赵均宇.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章太炎.光明日报,1977-03-24(4)3.3 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著录要求、格式著者.题(篇)名.In(见):整篇文献的编者姓名ed.( 多编者用eds.),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3.4 学术报告著录要求、格式著者.题(篇)名.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3.5 学位论文著录要求、格式著者.题(篇)名.学位授予单位,编号或缩微制品序号,年3.6 专利文献著录要求、格式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3.7其他私人通讯和未发表著作一般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如必须要引用时,应标明通讯人或著者的姓名、题(篇)名、地址和年、月、日。等你写完论文,发表的时候该如何发表呢?你肯定不知道吧!不知道吧!不知道吧!当然是找我啦啦啦啦找我啦啦啦

1g月壤是谁研究发表的论文

1g。40年前美送中国1克月球土壤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实施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6次成功,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和月岩样品约381.7千克。1970年代,苏联通过“月球16号、20号、24号”三个无人探测器取回共330克珍贵的月壤。

1978年中美即将建交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为了示好,向中国赠送了1克月岩——仅仅1克,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扩展资料:

美国赠送中国的月球土壤样品仅有1g,还要分成两半,一半收藏在北京天文馆,一半用来研究。就凭这0.5克月球土壤,中国学者发表了14篇论文。如果有更多月岩月壤,就能完成更多更有意义的月球研究。

没办法,当时的中国没有能力到月球上取,只能靠别人赠送。而且月壤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东西,不可能随随便便送你的。

因为自从1976年苏联“月球20”号探测器最后一次采样后,至今人类已经44年没有重新获得月球样品了。

究其原因,只因美苏竞相“逐月”,本质上是冷战军备竞赛的一部分,所以才可以在那个计算机还大如房子的年代不惜成本的投入,展开一次又一次的追逐。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时,赠送了一件特殊礼品———只有1克的重量月球的土壤样品。

那么,月壤和地球土壤有啥不同?它能用来种菜吗?咱们嫦娥系列得到的月壤研究成果和 阿波罗登月 带回来的月壤研究成果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一定要取得月壤?

实际上,除了嫦娥五号带回来了珍贵的月壤,嫦娥四号登月之后通过不少仪器也对月壤做了研究。这样说的话,嫦娥四号的新发现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发现让大家判定嫦娥四号带回的月壤与美国的差别大? 月壤中仅1吨就价值637亿的罕见物质 ,到底是什么呢?

在科学家表示 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十分干燥 ,并 不适合种菜 之后,许多人表示非常遗憾。不过,咱们的嫦娥四号最新发现已经出炉,它到底发现了些什么?

原来,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实验室、中科院航天信息研究所、加拿大瑞尔森大学 等多个单位联合对嫦娥四号的月球 探索 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了有关月壤的喜人新发现。他们新发现整理归纳之后把名为 《“玉兔二号”月球车2周年的月球背面移动与科学 探索 》 的论文发表在了著名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

嫦娥四号并没有采集月壤样品并带回地面,但是它在探测过程中却获得许多宝贵的数据。 月球车玉兔二号 之上装着三台仪器,分别是 全景相机、探月雷达、成像光谱仪 ,它们对后续获得更多的月壤数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 嫦娥四号的着陆区在冯·卡门撞击坑中 ,可以探到月球遭遇撞击的 历史 。

此次论文披露了最新的发现,即这里的月壤相较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月壤应该 承压的能力更强 。这一发现是根据 玉兔二号运动时与地面的作用信息 得到的,并且根据图像的拍摄可以看出,咱们的玉兔二号在行进过程中车轮上粘上了不少月壤, 这些月壤呈现出“块状”的特征 。

这不禁让研究人员很奇怪,毕竟 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 在 探索 月表的行进过程中,轮子基本没有被土粘到过。对于这一点,研究人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里的 月壤“内聚力”明显更强 ,里面应该有不少 凝集物 。

而前面说 此处月壤的承压能力更强 ,其特性与咱们地球上的沙壤土更像。按理来说,沙壤土应该是不容易粘连的,可嫦娥四号在这里测得的月壤数据却这么诡异,因此还有许多的问题等待人们解开。

这项发现表现出 中国测得的月壤数据与美国的差别很大 ,这是否说明美国的 “阿波罗登月造假” 并非空穴来风呢?倒也不能,因为 嫦娥四号登陆的位置和阿波罗计划登月的位置不一样 。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月壤呈现出很大的差别是很正常的。除了有差别性存在,还有相似性存在。

所以 不能因为不同地区月壤数据的不同 ,就直接断言阿波罗登月是假的。

不过可能会有人认为,美国的月壤可能是 探测器带下来的 ,这样的话他们也不能用月壤证实他们的清白。这样说也有道理,这些年阿波罗登月的疑云一直挥散不去,可能只有等到 未来其他国家成功实现载人登月 ,找到当年他们登月的痕迹,才能彻底的解开这个谜题了!

说起来, 为什么人类对月壤一直这么热衷呢? 当年美国送给我国1克,都能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所以月壤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首先,人类现在的 科技 程度尚且 不能支持我们大规模的开发月壤 ,所以想将月壤作为新能源,还有一段非常艰难的路要走。那么,既然都不能开发,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劲儿地将月壤运回地面,做这么多的研究呢?

原来研究月壤对于 探月工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月壤和地球土壤的差别是很大的,比如咱们在上文说最新的论文披露的嫦娥四号月壤新发现,就能看出 月壤的特性有时难以捉摸 。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跟 月球上的地理环境有关 ,那里不仅 没有大气也没有生物 ,所以月壤的形成和演化和地球土壤形成演化的过程可谓是天差地别。

如果想 按照地球土壤的基本情况去设计“探月计划” ,那必然是会失败的。要知道探月计划中不管是月球车着陆行进还是未来实现载人登月, 月壤的特点对探月仪器和宇航员的行走都有影响 。举个例子,像嫦娥四号发现月背的月壤有着超强的“内聚力”,那是否意味着人在那里行走的话会出现“陷落”的情况呢?这很难说。

并且由于 月球的重力很弱 ,所以月壤颗粒的 电磁性是有改变的 。简言之,它们看起来和咱们地球的土壤差不多,可是却非常的尖利,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可能会被划伤。

此外研究 月壤其实也可以揭开地球身世之谜 ,毕竟作为咱们地球的卫星,月球伴着地球走过了无数“荒芜”的岁月。岁月的痕迹在地球上已经找不到了,但是月壤中却有着不少来自地球的物质,通过这些物质, 我们可以回顾古老地球的 历史 。

说到这儿,想必大家都明白了,月壤之所以一直是科学家眼中的“香饽饽”,是因为它确实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月壤中某些物质的价值也是人类重视它的原因,要知道通过多次 探索 研究,月球上的罕见物质 氦-3 ,一吨就值637亿。

许多人可能表示这物质怎么能贵的这么离谱呢?难道说咱们地球上就没有吗?

氦-3之所以身价这么高,是因为它可以作为 可控核聚变的燃料 。对于可控核聚变,许多人可能不了解,它相当于现阶段全 世界最重视的一种新能源 。如果能够实现,那么未来我们将 步入完全不同的时代 。

所以作为可控核聚变燃料的氦-3一下就成为了各国都想要的资源,毕竟 它在聚变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很小 ,是清洁安全的燃料。可是这种物质在地球上实在是太稀少了,总量大约为 2 10^4千克 ,这对人类来说怎么可能够用呢?

可是后来人们通过研究月壤,发现 由于没有大气和磁场的保护 ,月壤和太阳风粒子的亲密接触就显得十分容易。正因如此, 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 。

要知道,各国因为石油资源在这些年间都发生过多少的摩擦。未来, 不可再生的石油肯定是会枯竭的 ,到那时哪个国家先掌握了高新能源技术,就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所以氦-3的价格才会这样水涨船高,如果未来人们真的能去 月球“采矿” 的话,在有足够能源的支持下,人类的 科技 将会迎来 飞跃式的发展 。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

可以写一些综合比较类的。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2、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3、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4、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目录方法1:提交(重复提交)论文1、让同事或者教授来审阅你的研究论文。2、根据审稿人的建议修改论文。3、根据所选期刊的要求准备好你的稿件。4、当你觉得论文准备好了,就提交吧。5、当你得到期刊的最初回复时,不要惊慌。6、将审稿人的意见视为建设性的批评。7、继续努力直到成功发表论文。方法2:选择正确的期刊提交论文1、熟悉市面上所有可能接受你论文的期刊。2、选择最适合你的研究论文的期刊。3、留意期刊的发行量或者曝光度。方法3:强化你提交的论文1、你的论文应该有清晰的论点。2、缩小关注范围。3、写一篇出色的摘要。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是学术界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可以让你与其他学者建立联系,让你的名字和作品流传开来,并且进一步完善你的想法和研究。发表论文并不容易,但你可以通过提交一份技术上合理、有创意但又直截了当的研究报告来提高胜算。找一本适合你研究主题和写作风格的学术期刊也很重要,这样你就可以根据它的标准来调整你的研究论文,增加发表的机会,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方法1:提交(重复提交)论文1、让同事或者教授来审阅你的研究论文。他们应该对你论文的语法、拼写错误、错字、表达是否清晰和简洁进行修改。他们还应该验证你写的内容。研究论文需要提出一个重要和明确的问题,应该切题,易于理解,并且适合目标受众。让两三个人检查你的论文。至少应该有一个人不是论文主题方面的专家,他们身为“局外人的观点”可能会非常有价值,因为不是所有的评论者都是有关方面的专家。2、根据审稿人的建议修改论文。在最终提交研究论文之前,你很可能要拟好几次草稿。努力使你的论文表达清晰、吸引人和易于理解。这将大大增加被发表的机会。3、根据所选期刊的要求准备好你的稿件。确保研究论文的格式,符合期刊的标准。大多数期刊都会提供一个名为“投稿须知”或者“作者指南”的文档,提供关于排版、字体和长度的说明,还会告诉你如何提交论文,并且会提供审核流程的详细信息。科学期刊上的文章往往需要遵循特定的格式,比如摘要、介绍、方法、研究成果、讨论、结论、致谢和参考。艺术和人文学科论文的要求通常没有那么严格。4、当你觉得论文准备好了,就提交吧。去期刊网站上的作者指南(或者类似的文档)看看对方的投稿要求。一旦你确信你的论文符合所有的标准,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渠道提交论文了。有些期刊允许在线提交,有些则更倾向于纸质版。一次只能向一份期刊投稿。根据需要,按照列表一个一个地投。在线提交时,使用你的大学电子邮箱。这样能够将你与学术机构联系起来,为你的论文增添可信度。5、当你得到期刊的最初回复时,不要惊慌。很少有第一次提交的文章能立即得到同行评审期刊的“接受”回复。如果你的论文被接受了,去庆祝吧!如果没有,就冷静地处理你收到的回复。收到的回复可能是下列之一:接受但需要修正:根据评审人员提供的反馈,只需要进行少量的调整。修改并重新提交:在考虑出版之前需要更多实质性的修改(如上所述),但是期刊仍然对你的研究非常感兴趣。拒绝并重新提交:这篇文章目前还不适合考虑,但是实质性的修改和重新调整可能会改变这个结果。拒绝:这篇论文现在和以后都不适合发表在这份期刊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适用于其他期刊。6、将审稿人的意见视为建设性的批评。很多时候,你会被要求根据几位(通常是三位)匿名审稿人和编辑提供的评论修改论文,然后重新提交。仔细研究他们的批评,并做出必要的改变。不要过分重视原始版本。相反,要懂得变通,根据收到的反馈重新修改论文。运用你的研究和写作技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然而,你也不需要“完全改变”,盲目顺从于你觉得不相关的评论。与编辑展开对话,礼貌而自信地解释你的立场。记住,你是这方面的专家!7、继续努力直到成功发表论文。即使你最终被喜欢的期刊拒之门外,也要继续重写你的研究论文,并提交给其他期刊。记住,一篇被拒绝的论文并不一定很糟糕。出版方根据许多因素来决定是否接受某篇文章,其中许多因素是完全超出了你的控制的。提交给排在你第二选择的期刊。你甚至可以向第一份期刊的编辑咨询更适合你的刊物。方法2:选择正确的期刊提交论文1、熟悉市面上所有可能接受你论文的期刊。注意已经发表的研究,以及你所在领域的最新问题和研究。特别注意你所在领域的其他研究论文是如何撰写的,包括论文的格式、文章的类型(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初步研究,还是对现有论文的评论),以及写作风格、主题和用词。阅读与你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期刊。在线搜索已经发表的研究论文、会议论文和期刊文章。向同事或者教授寻求他们建议的阅读清单。2、选择最适合你的研究论文的期刊。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读者和写作风格。确认你的研究论文是更适合发表在一份技术性很强,目标受众为其他学者的期刊上,还是一份面向更广泛读者的大众期刊上。“适合”在这里至关重要,在你的领域中最有名的期刊未必是最适合你论文的刊物。不过也不要低估自己,不要认为你的论文永远不可能达到顶级出版物的水平。3、留意期刊的发行量或者曝光度。一旦你缩小了潜在的选择范围,可以做一些调查,看看这些期刊上被广泛阅读和引用的文章有多少。让你的工作得到更多的曝光,尤其是在职业生涯早期想要出名的时候。然而,一定要优先考虑同行评审期刊。在这些期刊中,会由同领域的学者匿名评审所提交的作品。这是学术出版的基本标准。你可以通过在开源期刊上发表文章来增加读者数量。这样,它会被纳入在线的同行评审学术论文库中,免费给大家阅读。方法3:强化你提交的论文1、你的论文应该有清晰的论点。好的文章会直接切入主题,并且贯穿始终。从一开始就明确论文探索、调查或实现的论点,并且确保后面每一段内容都要建立在这个论点之上。针对你的论点做出有力、清晰的陈述。比较以下无力和有力的陈述:“这篇文章探讨了乔治·华盛顿年轻时的经历,他是如何在作为一名指挥官的艰难环境中塑造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乔治·华盛顿作为一名年轻军官,18世纪50年代在宾夕法尼亚州边境的经历,直接影响了他在弗吉谷严酷的冬天中与陆军部队的关系。”2、缩小关注范围。清晰的论点也可以是很宏伟的论点,但期刊文章本身并不适合对大型主题进行彻底的研究。学者在修改论文内容时往往会遇到这个问题,你需要能够删除或者明显减少文章中的背景信息、文献综述和方法讨论等内容。对于正在进入这一领域的年轻学者来说尤其如此。把宏大的探索留给更有建树的学者去做吧,尽管都只有20-30页。3、写一篇出色的摘要。摘要是审稿人对你论文的第一印象,所以你需要让它值得一读。确保绝对没有拼写错误或者不必要的句子。你只能用大约300个词。你的声明要大胆,方法要新颖原创,但是不要过度吹嘘文章中实际包含的内容。你的摘要应该让人们想要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文章,但不要让他们在读完后失望。让尽可能多的人阅读你写的摘要,并且在提交论文之前寻求他们的反馈。警告如果你对期刊的修改要求感到不安或者沮丧,不要立即修改论文。把论文放在一边,几天后带着“新鲜的眼光”回过头来阅读。你收到的反馈被过滤和解决了,你才能找到你论文合适的位置。记住,这是一个大项目,最终的改进需要时间。

建议先申请专利,再发表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