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边坡监测好发表论文吗

发布时间:

边坡监测好发表论文吗

你当年给邮寄了吗?

楼主,你的复审大概多长时间啊

你可以去地理信息局问问

必须确保是真正的测绘科学编辑部。如果是真正的编辑部的话,那么还是值的,因为很多论文都是先审稿后发表的。不要在意这个代价,如果能发表,作用是很大的。不能发表,也是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会给你各种写文章的建议。

隧道边坡论文哪个好发表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类一般期刊也行,重要的可以去一些核心期刊发表。

比较容易发表论文的测绘类期刊有《测绘科学技术学报》、《遥感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创、《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创于1984年,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主管、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主办的测绘科学学术期刊。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科进展、学术研究、应用工程等。

办刊宗旨: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贯彻执行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报道和反映测绘科学最新研究成就,传播和积累军事测绘科学知识。

2、《遥感学报》创刊于1997年,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环境遥感学会主办。致力于报道遥感领域及其相关学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报告和阶段性研究简报以及高水平的述评。着重反映本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

内容涉及遥感基础理论,遥感技术发展及遥感在农业、林业、水文、地矿、海洋、测绘等资源环境领域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遥感与GIS及空间定位系统(GPS)的结合及其应用等方面。

3、《地理科学进展》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获奖情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主要刊登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地理学研究动态。发表论文的领域为资源与环境、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区域研究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成果与新技术。

4、《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创刊于1985年,由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主办。包括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两大部分,具体栏目有:3S研究与应用、数字城市与数字国土、区域经济、环境与生态、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基本涵盖了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与热点,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新研究成果。

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岩土工程学报3.建筑结构学报4.岩土力学5.土木工程学报6.城市规划7.工业建筑8.建筑结构9.城市规划学刊10.工程地质学报11.中国给水排水12.空间结构13.建筑材料学报14.给水排水15.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改名为: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16.混凝土17.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18.世界地震工程19.建筑学报20.暖通空调21.中国园林22.建筑钢结构进展23.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4.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7.规划师28.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9.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国际城市规划31.建筑科学32.施工技术33.结构工程师核心没有哪个好发,都有难度的

很多的,容易发表的有 城市建设理论

边坡治理未发表论文

应对山体滑坡的山区公路施工措施论文

摘要: 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本文结合实际,重点阐述了应对山体滑坡的山区公路施工措施。

关键词: 滑坡;公路;措施

1 滑坡概述

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个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称为滑坡。滑动面可以是受剪应力最大的贯通性剪切破坏面或带,也可以是岩体中已有的软弱结构面。规模大的滑坡一般是缓慢的、长期的往下滑动,有些滑坡滑动速度也很快,其过程分为蠕动变形和滑动破坏阶段,但也有一些滑坡表现为急剧的滑动,下滑速度从每秒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滑坡多发生在山地的山坡、丘陵地区的斜坡、岸边、路堤或基坑等地带。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施工,重则破坏建筑;由于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

滑坡分类的目的在于对发生滑坡作用的地质环境和形态特征以及形成滑坡的各种因素进行概括,以便反映出各类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有效地预测和预防滑坡的发生,或在滑坡发生之后有效的进行治理。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指标,各国学者和工程部门对滑坡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案。对于一个滑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但实践中,我们应该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根据突出因素对滑坡进行分类,分类的原则就是看对我们认识、防治和处理此滑坡是否有帮助。

2 滑坡机理分析

2.1在地质构造上,坡体表层为全、强风化岩层,岩性较软弱,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2.2路堑边坡开挖后,造成坡体岩层层面临空,使坡体上的岩土体失去平衡;

2.3路堑的开挖和削坡,破坏了坡体原有的平衡,同时坡体的卸荷,造成坡体节理裂隙张开,为坡体上水的入渗提供了通道,而灌溉水沟的存在又为坡体滑动提供了水源;

2.4下渗的水软化强风化板岩和其中的泥质,为滑坡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3 滑动面参数取值

根据对该滑坡勘察所取得的地质资料及目前滑坡的滑动状态,采用反演分析方法,选取典型的横断面反算滑面的力学参数,并将此反演值作为滑坡处理设计时的参数值。地下水是诱发滑坡的因素之一,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均考虑了地下水的场应力。

4 某山区公路应对滑坡的设计方案

按照“安全、环保、舒适、美观”的原则,在满足安全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考虑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同时根据场地地形、工程地质条件及本合同段现场实际情况,对滑坡体进行处理。

在某山区公路施工中,由于滑坡推力较大,故在2#滑坡西块滑体的上级滑坡布设一排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以抵抗滑坡的下滑力作用,桩中心距左线线路中线约18m。由于锚索孔与桥墩存在交叉,部分抗滑桩因锚索与桥墩无法避开而改为普通抗滑桩。共设抗滑桩15根,其中锚索抗滑桩12根,普通抗滑桩3根。

4.1主要施工流程

先施工抗滑桩,滑坡稳定后施工桥梁墩台。

锚索抗滑桩施工顺序为:测放桩位→清理并稳固桩孔附近坡面→施工抗滑桩锁口→开挖→节桩孔→绑扎护壁钢筋→支模→浇注护壁砼→开挖下一节桩孔→重复上面四道工序直到设计标高→封底→绑扎桩身钢筋→浇灌桩身砼至距桩头2m处,预留锚索孔位→浇注剩余砼。锚索孔钻孔→下钢绞线→注浆→张拉→锁定。

锚索与桩身工程可分别进行,先后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应注意相互的配合与衔接。

4.2抗滑桩施工

4.2.1测量放桩

抗滑桩要按桩排方向及控制桩身的里程、坐标位置准确放线定位。

4.2.2普通地质情况桩身开挖

a.抗滑桩施工前应先将桩位附近边坡或表层易滑塌部分清除,并做好桩位附近地表水的拦截工作。

b.抗滑桩跳桩分节开挖,做好锁口盘和每节护壁。每节开挖深度不超过1m,开挖一节,做好该节护壁,当护壁砼具有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节,护壁各节纵向钢筋必须焊接,禁止简单绑扎。

c.浇筑护壁砼时,必须保证护壁不侵入桩截面净空以内。桩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校准其垂直度和净空尺寸。   4.2.3特殊地质情况桩身开挖

2#滑坡西块滑体6#~15#地质为褐黄、褐灰、褐黑色亚黏土,顶部松散。滑坡地段地表水、地下水丰富,桩身开挖过程中渗水量大,土质流动性大,呈流塑状,桩身护壁四周坍塌严重,成孔困难。护壁后侧的部位空洞严重,已完成的护壁承受土压力极大,导致护壁变形、开裂,给工程施工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特殊地质抗滑桩护壁施工处治方案:

(1)已完成的护壁,由于变形、开裂严重,用φ108*6钢管做横撑做临时支撑,控制护壁变形。

(2)在已完成的护壁上开孔,由孔口处向护壁后空洞部分填充C25砼,直至护壁后空洞完全密实为止。护壁开孔由上往下,尺寸为30×30cm方孔,按2m间距梅花型布设,并在开孔处适当加设φ25Ⅱ级钢筋,使护壁、填充砼、桩周土体形成一体。

(3)护壁砼厚度由原设计的`20cm调整至40cm,护壁钢筋由原单层钢筋网调整为双层钢筋网。抗滑桩每节护壁长度控制60cm。

(4)为保证抗滑桩顺利施工,在滑动面地段布置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采用L=2mφ42*4花管,间距为50×50cm梅花型布置,外插角30度,小导管超前有效长度为1.73m,可以分二个至三个循环进行开挖。小导管采用双液注浆机注双液浆,双液浆配合比为C:S=1:0.5水灰比为0.7:0.9,注浆压力为2.5MPa。小导管不仅固结已开挖段护壁四周背后松散体,还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

(5)护壁开挖严重无法进行,下步开挖时,回填透水性材料碎石土至开裂处进行二次开挖。

4.2.4抗滑桩锚索施工

a.锚索孔位测放应准确,偏差不得超过±3口,倾角允许误差小于锚索长度的3%;考虑沉碴的影响,为确保锚索深度,实际钻孔深度再大于设计深度1.0m。

b.锚索钻孔时禁止开水钻进,以确保锚索深度施工不致于恶化滑坡工程地质条件。2#滑坡锚索施工时,锚索孔眼时常发生塌孔,不能正常施工。处治方法为注双液浆固结松散体,钻机二次钻孔。

c.锚索张拉分五级进行,每级荷载分别设计拉力的0.25、0.5、0.75、1.0、1.1倍,最后一级需要稳定10~20分钟外,其余每级需要稳定5分钟,分别记录每一级钢绞线的伸长量。在每一级稳定时间内必须测读锚头位移三次。锚索张拉除考虑预张拉外还要交替分级张拉,交替张拉可保证各孔锚索受力均匀,张拉后若有明显的预应力损失,及时进行补张拉。

d.张拉到最后一级荷载且变形稳定后,卸荷至锁定锚索。锚索锁定后,按要求切除多余钢绞线,锚头及锚孔在桩身的锚孔部位补浆完成后,用C25砼及时封闭锚头。

5 结论

以上对滑坡的形态特征、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及滑坡形成条件、滑坡的防治措施做了简单的介绍。天然的或人工开挖形成的边坡到处可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边坡失稳,引起各种规模的滑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了巨大的灾难。因此,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研究和治理滑坡,从而减少滑坡的发生和降低因滑坡造成的损失。相信通过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滑坡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我们的公路建设也会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隆威,郝宇.关于某高速公路滑坡原因及处治措施分析.

[2]施凤彬.浅谈滑坡群抗滑桩施工技术.

[3]肖庆丰,孙连军,王火明.浅谈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9.

正确地评价边坡的稳定状况/滑坡防治: 我国是一个多滑坡灾害的国家。滑坡灾害给建筑、水利、铁路、公路、矿山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做好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是边坡工程研究的主要目标。正确地评价边坡的稳定状况是滑坡防治的关键之一,而正确的评价结果又取决于科学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迄今为止,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极限分析法、强度折减法等。极限平衡法是国内外分析边坡稳定最常用的方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值计算的强度折减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使既有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针对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做了一些研... 展开 我国是一个多滑坡灾害的国家。滑坡灾害给建筑、水利、铁路、公路、矿山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做好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是边坡工程研究的主要目标。正确地评价边坡的稳定状况是滑坡防治的关键之一,而正确的评价结果又取决于科学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迄今为止,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极限分析法、强度折减法等。极限平衡法是国内外分析边坡稳定最常用的方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值计算的强度折减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使既有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针对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对二维极限平衡法,本文改进了Spencer法,并用Newton-Raphson公式建立了安全系数F和条间力参数的迭代求解公式。为提高计算效率,改进了临界滑动面搜索的算法。另外,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对上海化学工业区海堤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 (2) 提出了一种边坡稳定分析的三维极限平衡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其中考虑了边坡离散条柱侧面的竖向剪力和底滑面上垂直主滑方向上的剪力。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考察了条分条柱数对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收敛性的影响,分析了条柱侧面剪力在极限平衡状态下的平均发挥程度。通过引入水平地震系数,分析了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条柱侧面抗剪强度平均发挥系数的变化。 (3) 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经典算例和基坑内开挖工作面边坡进行了基于强度折减法的三维稳定分析。分析了开挖深度、开挖坡度、挖土机离坡顶前端距离等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还对边坡的二维和三维稳定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考察了这两类方法对边坡安全系数大小的影响。系统和有选择地讨论了有关土坡稳定分析的一般性理论和常规方法,并针对近几年特大洪水引起的堤防工程破坏情况简要地论述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关键词边坡稳定性 / 堤防工程 / 土堤坝 / 破坏形式 / 滑动 / 液化 / 塑性流动 边坡稳定分析 / 安全系数 / 极限平衡法 / 强度折减法 / 海堤

袁坤边坡发表的论文

1、美国品德教育的复兴及其启示.《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2、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学术论坛》.2008年第6期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8期4、高校促进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实效性研究.《职业时空》.2008年6月5、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第12期6、理论的生活世界与实践的生活世界—胡塞尔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七期7、中国高校多校区学生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社科纵横》.2008年第7期8、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7月第7期9、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能力调查分析和优化提高研究.《教师》.2008年第4月10、高校辅导员拓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平台的几点思考.《管理观察》.2008年7月第7期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陇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中国环境监测期刊好投稿吗

不好投。是中文核心和科技核心双核心。《环境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国家一级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审稿严格,对作者要求也高。一般发表核心都是找代发机构,比较保险。

老大,如果一两周就能发表,那还叫核心期刊吗?如果明年毕业,估计你这论文成问题了。核心期刊一般要半年后才能发表出来的。

文章写得好,一般没啥问题,只要能过了审稿老师的那关,就没有问题

有一定的难度,毕竟是EI期刊,不会很好中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