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已发表的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

已发表的经济学论文

你可以去中国月期刊网 看看

发表经济类的论文,最好选择经济相关的期刊杂志来发表。因为职称条件中对论文的要求是“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多少篇”。所以选择经济类的杂志就比较好些。对于期刊的选择,首先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能够查询到。这是确保刊物正规的方法。其次最好能在中国知网或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期刊。现在很多地区都有对这一项的审核了。投稿可以直投杂志社,也可以通过中介机构。杂志社投稿,有的费用比中介低,有的比中介还高。单杂志社直接投稿一般审核较慢,好一点的杂志需要几个月的审稿时间。通过中介,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现在咨询可以安排几月份,费用大概情况等。杂志出刊,邮递等都可以有人负责。杂志社一般是不会接受咨询的。他们实在很忙。所以常常出现文章被漏了。或者审核被拖很长时间不答复。——山东期刊采编中心(百度我们?十几位在职编辑,正规注册单位)

Ramsey的这篇《对税收理论的一个贡献》的论文实际上开创并奠定了现代税收理论的基础,但却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前长期被西方学界与政府忽视。1970年,鲍莫尔(W· Baumol)对规模经济显著行业的定价问题的集中研究让这篇论文重回视野。 戴尔蒙(Peter A. Diamond)与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合作在1971年的《美国经济评论》上连续发表了两篇论文,即《最优税收与公共生产I:生产的有效性》与《最优税收与公共生产II:税收规则》(这两篇论文同时入选AER百年top20论文),其讨论的内容把兰姆塞规则从“一个家庭”的情形推广到不同的家庭共存于一种经济中的情形。也因此,两者成为激励理论的奠基人,分别于2010年和199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纳德·哈里·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它奠定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也成为企业家理论探讨上重要里程碑。罗纳德·哈里·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它和《企业的性质》最终让科斯获得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篇论文。

神经经济学发表的论文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科目 覆盖范围 参考书 备注 311高等数学单考 单变量微积分、多变量微积分、场论初步、级数、常微分方程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312高等数学A 单变量微积分、多变量微积分、场论初步、级数、常微分方程 《高等数学导论》(上、中、下) 陈登远 中国科大出版社《高等数学导论习题集》中国科大数学系 中国科大出版社313普通物理A 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314高等数学B 高等数学(函数、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解析几何)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315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上、下),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人民出版社316科技通史 中西科技史基本内容,重要科学史事件、著作、人物思想及其述评 任何科技通史类著作均可作为参考书317马克思主义原理 唯物论、辨证论、认识论、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 人大出版社95年版《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 人大出版社99年版318议论文写作 以科技哲学涉及的领域为范围,命题作文,主要考核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理论思辨水平和论述表达能力319综合英语 专业英语八级所涵盖的范围。重点在对英语基本功和知识面作全方位的考查。320传播学 传播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 2001 沃纳·赛佛林等著 郭镇之等译《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张国良主编《大众传播动力学》约瑟夫 R 多米尼克著 蔡骐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21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拟)微分中值定理、Taylor定理及其应用;凸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极值问题、隐函数定理;Newton-Leibniz、Green、Gauss和Stokes公式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一致收敛函数项级数的判别和性质;Γ函数和B函数;Fourier级数的常见性质 《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 中国科大出版社322分析和代数 数学分析:一元和多元微积分,无穷级数,广义积分。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和线性变换,欧氏空间,矩阵标准形 《数学分析》(一、二、三册) 何琛 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李炯生 中国科大出版社323科技考古学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各领域的应用。 科技考古论丛(第二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昌燧主编,左健副主编;科技考古论丛(第三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昌燧主编,秦颍、冯敏副主编。324 物理化学 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 《物理化学》付献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 中国科大出版社325地球化学 无机地球化学,涉及地球不同层圈的化学组成、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热力学等基本知识 《地球化学》赵伦山、张本仁 地质出版社 1988版《地球化学》陈道公等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4版326神经生物学 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神经系统和发育神经系统 《神经生理学》阮迪云、寿天德 中国科大出版社 1996版 《神经生物学》寿天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版327生物化学 糖、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素的结构、性质、功能; 合成和分解及相关调控;酶学;能量转换;染色质的组成、结构,原核与真核复制、转录、翻译及相关调控以及表达调控的相关物质及性质;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 高教出版社2002版《分子遗传学》孙乃恩 南京大学出版社,《Biochemistry》5th Edition Geremy M. Berg 著W.H. Freeman and Company 2004版328科技史议论文 科学技术史上重要事件分析评论和写作能力 《自然科学史》梅森 上海译文出版社329环境科学基础 环境科学基本原理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或新版330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下册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331地质学原理 普通地质学《地球与极地科学》孙立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普通地质学》夏邦栋 地质出版社332综合化学 含无机、分析、有机、物化 《综合化学》张懋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334现代科技知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历程、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沿、科技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同国家科技强国的途径与经验、高科技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新技术革命的世界影响与我国对策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宋健主编、惠永正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年版。《高科技—跨世纪的战略问题》吴锡军 何国平编著 江苏科技出版社 1992年版。《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郑积源主编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35法学综合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刑法、诉讼法、行政法 《法理学》孙国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刑法》陈忠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刑事诉讼法》张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21西方经济学 微观:消费者及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与价格决定,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一般均衡,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宏观: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的静态均衡模型,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动态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上、下)宋承先 复旦大学出版社422中国共产党党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中共党史出版社91年版; 《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盖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03年版423教育技术学与计算机基础 教育技术学基础教学设计数据结构 《教育技术学导论》尹华俊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据结构》(C或PASCAL语言版)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424写作与评论 要求有每小时500字以上的英文写作能力。着重于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阐述。翻译评论则注重考查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包括一篇翻译评论)425数字媒体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等技术基础 《数字媒体概论》冯广超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刘惠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网络出版》周荣庭 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426中国通史 史前至宋代 中国史纲要(上下册),1995年版,人民出版社,翦伯赞主编。427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二次型与内积解析几何:向量代数、平面与直线、常见曲面 《线性代数》李炯生 中国科大出版社《空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吴光磊 高等教育出版社428科学技术史概论科学技术史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史》梅森 上海译文出版社《科学的历程》吴国盛 北京大学出版社429 物理化学B 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 《物理化学》付献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 中国科大出版社430西方哲学史 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等基本问题和这些问题的提出、转变与持续,以及就此展开的争论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31中西方美学史 关于美、美的本质、审美对象、审美意象、审美意识等基本问题;真、善、美三者关系的理论探讨及发展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43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字特征,极限定理。数理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概率论》苏淳 科学出版社 2004《数理统计学教程》陈希孺、倪国熙 上海科技出版社433科学技术哲学 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西方科学哲学基础知识、科技哲学实证问题分析 《自然辩证法原理》栾玉广 中国科大出版社 434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自旋、定态微扰论、量子跃迁。《量子力学》曾谨言 第三版 第一卷 科学出版社435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 原子结构和光谱、分子结构和光谱、量子力学概论 《近代物理学》徐克尊 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学》杨福家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学》褚圣麟 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高等教育出版社436电动力学A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包括低速和高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狭义相对论 《电动力学》郭硕鸿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437固体物理 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晶体结合、晶体振动及热学性质、金属电子论、能带论、电导论 《固体物理》黄昆原著 韩汝琦改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438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包括在输入输出描述方式和状态描述方式下,以及时域、频域和复频域)的一整套概念、理论和方法,及其在通信、信号处理中的主要应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DFT,FFT和数字滤波器)。《信号与系统:理论、方法和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徐守时,修订版,2003年版《数字信号处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王世一,1997,3-5章。439电子线路 电子线路、数字电路 《线性电子线路》戴蓓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440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理论及元素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上、下册)《无机化学例题、要点、习题》张祖德等编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 441分析化学 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重量分析;沉淀滴定,常用的分离方法与复杂物质分析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定量化学分析》李龙泉等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442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伍越环编著的全部内容 《有机化学》伍越环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443结构化学 量子力学基础、原子分子电子结构、分子光谱、晶体结构 《物质结构》潘道皑 人民教育出版社444高分子化学 聚合反应基本原理及高分子化学反应 《高分子化学》潘才元 中国科大出版社445高分子物理 聚合物结构及物理性质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马德柱等 科学出版社 446大气科学导论 大气组成和结构,大气静力学,大气热力学和静力稳定度,大气辐射传输和辐射平衡,大气动力学基础,天气预报原理,云和降水物理,大气声、光、电基本知识。 《大气科学概论》徐玉貌等,南京大学出版社《大气物理学基础》许绍祖 气象出版社447电动力学B 全书(除*号章节外) 《电动力学》郭硕鸿 高等教育出版社448地震学 地震波传播理论、射线理论、用地震波研究地下结构 《地球物理学基础》地震学部分,傅承义等 科学出版社《地震学原理》有关章节 徐果明等,地震出版社《地震学原理与应用》有关章节 ,刘斌等,中国科大讲义449理论力学B 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相对运动与参照系、分析力学 《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柏 人民教育出版社450空间物理基础 普通物理/理论物理学中涉及到空间科学的知识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或普通物理教材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451普通地质学 地质学基础,包括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等基础知识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 地质出版社《地球与极地科学》孙立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452生理学 全书 《生理学》第五版 姚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版453系统安全工程 全书 《危险源辩识、控制及评价》陈宝智 四川科技出版社1996版45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结构与性能基本内容 高分子化学》潘才元 中国科大出版社《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马德柱等 科学出版社455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结构与性能;细胞分泌和运动的机理;细胞分裂、分化和死亡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细胞工程。《细胞生物学》翟中和 王喜忠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细胞生物学》鲁润龙 顾月华 中国科大出版社,2002年版456普通化学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457理论力学A 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到拉格朗日方程、微振动 《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458机械设计 零件的几何精度,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齿轮传动,螺旋传动,轴,联轴器、离合器,支承,直线运动导轨,弹性元件。 《机械原理》郑文纬 高等教育出版社《精密机械零件》庞振基 机械工业出版社459工程光学 几何光学成像原理、平面零件成像、光阑和光能计算、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典型光学系统、光的干涉、衍射、偏振 《应用光学》胡玉禧 中国科大出版社《工程光学》郁道银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460普通物理B 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中国科大基础物理教程》丛书 科学出版社461化学工程学 液体动力过程,传热过程,传质过程、反应器基本原理 《化学工程基础》北京大学化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462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工程热力学》曾丹岑 高等教育出版社《传热学》杨世铭 陶文全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463普通生物学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464电子学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和模拟部分 康华光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465半导体集成电路 1. 双极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原理、方法。单元电路的具体设计2. MOS模拟电路的设计原理、方法 3. 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设计原理、方法和典型单元电路的实现 《模拟集成电路》陈金松 中国科大出版社《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透析》清华大学出版社466微波技术基础 传输线理论,金属波导,介质波导、微波谐振腔,微波网络基础 《微波技术基础》廖承恩编著 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1994版467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热力学基本规律,均匀物质热力学性质,热动平衡判据,相平衡,微观态的描述,玻尔兹曼统计,玻色和费米统计,系综理论初步。 《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3年468计算机系统结构 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据结构》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操作系统》 汤子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 高等教育出版社469计算机软件基础 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 《数据结构》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译原理和技术》 陈意云 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操作系统》 汤子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70企业管理 微观经济学、管理学 《西方经济学》上册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复旦大学出版社471行政管理 管理学、政治科学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复旦大学出版社《政治科学》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 华夏出版社472自动控制理论 古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原理》除第4、8、10三章 庞国仲 中国科大出版社《线性系统理论和设计》前七章 仝茂达 中国科大出版社473管理综合A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运筹学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复旦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上册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运筹学》李维静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474管理综合B 管理学、数据库与网络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复旦大学出版社《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王珊、陈红 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工程教程》黄叔武、杨一平 清华大学出版社475信息安全基础 密码学导论,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第二版)杨明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Computer Security》,Dieter Gollman等,1999《网络安全基础教程:应用与标准》(英文影印版) William Stallings,清华大学出版社476概率统计 概率论: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字特征。数理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陈希孺中国科大出版社477媒介管理 媒介管理基本理论及案例分析,数字媒介经营与管理 《媒介管理学》邵培仁著 200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媒介经济学》赵曙光 史宇鹏著2003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 《电子媒介经营与管理》彼得.K普林格尔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版478当代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的形成及其在当代的演变、国际关系中的基本行为体、国家的对外政策与手段、国际组织、国际法、冷战后的国际战略与安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当今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21世纪的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发展趋势、中国外交战略与在世界的和平崛起《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俞正梁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21世纪: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 张蕴岭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版。《探求变化中的世界》张蕴岭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479民商法学 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 《民法》王利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新编公司法教程》江平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票据法》董安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证券法》叶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80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与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潘静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刘春田;481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的化学和生物理论及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 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工程学》蒋展鹏 高等教育出版社482医学免疫学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免疫学技术 《Immunobiology 5》Charles A Janeway《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第二版)金伯泉《免疫学原理》周光炎《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陈慰峰《医学免疫学基础》高晓明483基础化学 化学基础 大学本科通用教材484决策分析 《管理决策分析》彭勇行 科学出版社485材料科学基础 晶体学基础,常见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化学热力学基础,相平衡与相图、相变、晶体中的扩散、成核生长理论等 《材料科学基础》徐恒钧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486计算机技术基础 数据结构、微机原理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周荷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487等离子体物理导论 单粒子理论、等离子体平衡、等离子体波动、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F.F.Chen,科学出版社 1980年。《等离子体物理原理》马腾才、胡希伟、陈银华,中国科大出版社 1988年

根据《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16招生简章》,中国科技大学招收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经济学参考书目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是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高校,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1]  。

中国科大1958年创办于北京,1970年迁至安徽省合肥市,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该校有中国“科技英才的摇篮”之称,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声誉,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曾称赞其为“世界一流大学” 。

截至2014年,学校在校学生15500余人,其中博士生1900余人,硕士生6200余人,本科生7400余人。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经济学就业问题已发表论文

主要问题不完全是供需关系,而是垄断竞争。劳动力市场是垄断竞争的,供给和需求都是非同质化的,因此若供给的特点无法很好地配对需求大要求,则无法达成交易,简单地说就是企业要的学生没有,学生有点企业不需要,类似这样的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专业技能以外培养可专用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如时间管理、高效沟通等等,这些特点的需求比专业技能的更广,因此应对差异化的企业需求会更有竞争力。

经济论文的写作,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知识结论性 总结 。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经济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经济学论文篇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1]同时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重在实践,但是其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知识偏重理论,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教学环境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教学模式以及 教学 方法 的实施,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实用性经管人才的培养。 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发展现状 1.1“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偏重理论 现阶段,多数学校的“经济学基础”的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性知识,而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本身内容体系庞杂,相关观念和理论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纯理论性讲解无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清晰的理解,甚至适得其反,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也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长久以来,院校使用的考评系统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理论水准,没有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查评估。这些年,各院校致力于知识理论的研究,院校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忽略了对经济学基础中应用性教学的研究,而此类学科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现在大多数教学只是单纯掌握了理论性知识,基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学实践活动,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经济业务。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经济学案例,课程内容空洞无趣、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甚至极大消磨了学生的耐心,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1.2教学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 众所周知,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太强,单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加之该学科对实践性还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中增加教学案例分量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众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3]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案例内容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终案例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其一,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理想的授课人数大约为30人,但是各大院校实行扩招,学生规模持续壮大,然而与学生对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加大了授课压力,普通教学班人数扩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过多组织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超过百人,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其二,教师普遍缺乏较强的案例教学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案例教学在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没有开展案例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师也普遍缺乏案例教学的学习,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不得要领,使得案例法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没有很好地发挥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其三,学校经济学授课教师大都没有参与过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经济学管理真实的工作情况根本不了解,在案例讨论环节无法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使得教学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4] 1.3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 当前阶段,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基本不存在实践课程,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而且这类专业对实践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广泛实行,经济现代化趋势明显,具有现代经济意识和经管能力的人才极度匮乏。[5]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要求各个院校建立经济教学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必须对经济管理环境进行尽可能的模拟,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相关问题的体验和学习。 2“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措施 2.1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授课教师都具有相对高的学历,其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然而受制于种种条件,授课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极为匮乏,甚至完全不了实际的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程序。这也是长时间以来造成经济学课程枯燥、空洞非常关键因素。[5]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仅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要加强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对于该专业的教师增强工作审核,要求授课老师适当压缩课程教学时间。首先,要求教师从事专业对应的实务工作,增强对相应职业具体工作的了解,定期组织教师参加 社会实践 活动,比如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企业等单位,参与其经济管理工作,掌握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资料,根据自身实践,对教学案例资源进行完善、充实,使之更加贴合生活,更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激励授课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经济学专业资格考试,充实教师各层次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水准的提升。最后,从校外邀请 经验 丰富的经济学基础教学经济学专家或者企业经济管理者组织专题讲座,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很好的补充,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 2.2提高案例教学水准 经济学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效的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还可以实现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共同都得到提高。同时,在案例教学涉及的相关考试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无须顾及试卷的限制。授课老师可以学生实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对案例教学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学生对案例的反映及其观点,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把该项评估情况加入学生的最终的成绩中,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的一个有效参考。 2.3经济学基础实践基地建设 现阶段,多数企业并不乐于接收实习学生,然而学生可以进入的银行、事务所、咨询公司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进入之后也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甚至是劳力工作,无法真正涉及非常专业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建立经济学专业实验室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实践基地,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模拟,利用模拟情境,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处理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改善教学状况,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高效模拟,尽可能再现企业发展情况,综合各类专业知识,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系统巩固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模式刻板,教学环境封闭,无法满足实践性经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文中笔者从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改善案例教学质量、建立实践基地三个方面革新“经济学基础”的教学环境,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满足现代企业经济人才需求。 经济学论文篇2:《《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学科,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于一体,是传统经济活动在跨国领域的运作和延伸。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二学年上学期,是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国际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相关教材的选择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教材版本众多,选择余地大,但是由于理论发展迅速,内容庞杂,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选择不同的教材可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差异很大。比较经典的国内教材是人大版和高教版的21世纪系列教材,也是国内众多院校选择的教材,这类教材中规中矩,尽量选择的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去掉旁枝末节,只对核心部分加以阐述,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缺陷在于这类教材一般理论性较强,知识更新速度慢,实例和练习题较少,导致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举一反三。国际上关于该课程的经典教材也比较多,像克鲁格曼和萨尔瓦多的版本,都是一版再版,受到许多国内985和211院校教师的追捧。这些教材内容全面,知识新颖,一般都配以大量实证分析和习题,并有网络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效果更好。但此类教材一般难度较大,计量模型类分析较多,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放弃。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校,我们建议还是以国内学者编撰的教材为主,以国外经典教材为参考书或课外阅读书籍,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国际经济学》与 其它 课程由浅入深的内容编排不同,一开篇就是难点,关于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度较大,不好理解,依赖于较好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否则部分学生会觉得雾里看花,对该课程首先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比如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不结合微观基础理论分析会觉得理论突兀,结合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又无法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主张是保证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只讲解核心部分内容,并提供整个理论分析的参考资料供有基础的学生课外阅读,并把相关曲线的分析编入习题中,让学生熟悉它的推导过程。 《国际经济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分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观点,许多派系直到现在仍然在发展充实。教师在进行这几章内容的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分类整理,避免逻辑混乱,并且在同一派系中还有不同分支,观点不尽相同,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问题要点。其中有几个理论,诸如贸易保护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等,在现代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好的运用,所以适合结合实际来分析,避免就事论事。否则,学生也会在其它课程里面从另外的角度再次学到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会心存疑虑,认为这些理论描述不一致,很难对理论信服和认可。我们建议教授《国际经济学》的教师和教授《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必须有集中备课的习惯,以便于知识的传承和衔接。关于国际金融理论部分的知识也在讲授中的一个难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是需要进行讲解的,但是该部分与《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都有所重叠,许多教师甚至直接把备课的内容在这几门课上重复运用,没有做到严格区分,容易让学生觉得这些课程重复太多,学起来没用的假象。 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侧重金融知识为贸易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国际经济活动是多重性的活动,实体贸易经济最终需要货币结算和资金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来配合完成,这才是《国际经济学》中编排金融知识的目的。所以金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定要跟前面的贸易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主要贸易领域资金结算和投融资活动的分析,这样才能把《国际经济学》两部分的内容更好的融合,保持整体性和连贯性。开放经济政策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该课程的又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宏观经济学的延伸和运用,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者比较集中研究的内容。要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任务,让同学们下去查询相关学者取得的成就和经济政策在不同国家的运用,让他们主动发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了心态上的主动认识再加上课程的讲解,对经济政策的运用和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可以学得更加透彻。《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众多,需要选择和取舍,分清主次,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习题和案例分析的甄别 (一)教学习题方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必要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解题思路的手段之一,国外众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较多参考资料,但是难易程度不一,需要选择。诸如在讲解提供曲线时,许多教材都在习题中对这个问题以习题形式来分析,但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编入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思考题的形式直接提出并进行分析解答,可根据课堂反应来判断讲解的深入程度如何。纵观国内教材,习题编撰比较单一,一般都以简答或名词解释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新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习题编写,融入选择、判断以及计算分析等多种题型。比如在讲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时,往年习题集中于问答题型,但讲授时可以把中国关于自贸区的政策介绍进去,那么习题编写时就可以考虑到时事部分,把关于自贸区的内容变成填空、选择或判断题,来考察学生在课后是否认真了解了这些经济时事政策。在讲述外汇和汇率时,可从贸易角度讲述金融结算方面的知识,那么习题就可以出一些计算分析题,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同情形需要用什么汇率结算,怎样计算和分析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问题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案例分析方面 《国际经济学》的案例众多,选择性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要分析得当,讲解有深度,而且要为理论知识服务。比如在讲解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时,关于跨国公司的案例很多,但我们可以选取世界500强公司的前三十名进行比较分析,近三年来该榜单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形势对跨国公司的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再来讲解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就非常好,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直观。在讲解国际收支相关内容时,除了罗列国际收支平衡表让学生理解分析外,还可把这几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列出来给学生看,让其分析原因,再结合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让学生在学习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的同时也知道了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新的战略和选择。案例分析也要与时俱进,也要注重实例分析为理论服务的特点,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为了把《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更透彻,任课老师应该充分作好各种准备工作,多阅读参考教材,将各类素材整理归纳到课堂上来讲解,多准备案例教学,让案例导入理论,从理论归纳到做法,从做法再总结出案例,循序渐进。每一章都要编写配套习题,习题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配套,做到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起到习题的训练效果。另外,国际经济的活动日新月异,跨境电商贸易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给该门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在讲授时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做到知识更新,才能取到更好的效果。 经济学论文篇3:《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引言 如今我国各地区的贫富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农村可能还在温饱阶段,而我们的社会已经不满足于小康社会,已经逐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这样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民对于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农村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而且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推动力。中国农业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为了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业增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还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 文化 、 教育 、医疗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农民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关于农业生产的各种信息与技术。农业信息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他们不再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抵制消费,而是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捕捉信息的 渠道 很多,信息化的建设就是信息来源的渠道之一,没有信息化的建设,到达农村的信息就是迟缓的、过时的,农民就无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无法掌握经济市场,和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如此农民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从而遭受经济损失。如果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就能快速抓住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农业生产创造条件。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以及为他们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四)有助于促进农民走进社会市场 以前农村的生产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没有与社会市场连接,缺乏市场信息观念。对于社会市场信息不灵通,导致价格制定不合理,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但是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民不再盲目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加快了农业的全面发展。 (五)有利于推动农村农业的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现在农业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农业信息化也被普遍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信息技术的出现,带给了农民一种新的体验,这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农民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弥补了原先农民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缺乏。它促进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阻碍 (一)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本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一些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就是因为基本物质条件太差,比如道路交通不完善,交通网络结构单一,水、电、通讯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农村之前,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是依靠传统的耕耘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传统工具,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农村具有较强的潜在资源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的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因此造成了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从而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 我国农村普遍现象是农村较为封闭,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也难以引入,农村市场无法与外部市场接触,农村产生的经济难以推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农业信息化的到来,解决了这些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的实施不可避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条件和机制都不够完善,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逐渐缩小贫富差距,让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改善农民生活,从而逐渐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二)农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的传统农业模式正在慢慢转向信息化农业模式。以往农村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落后,使得自然灾害容易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农业信息化的引入,改善了农业就业结构。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了自然灾害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在农业信息化的带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效率提高了,所得到的回报也就更多。 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减少了市场交易的风险。农业信息化结合了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它连接了买卖市场,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也避免了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促进了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善。以前农民都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生产产品,经营管理也没有系统的方式。然而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向农民传输科学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使他们的经营管理规范化,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信息落后的问题,信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业生产技术传递给农民,使农业生产科技得到发展和推广。 (三)农业信息化可以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低下,相对落后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制约着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农村生产的产品量大时,即使低于城市多倍的价格销售,仍然解决不了大量积压产品,农村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使得产品没有销路是农村市场经济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我国在几十年的农村改革中,农村市场经济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民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的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等,有效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四)农业信息化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逐渐拉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以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 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一)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资金支持,农民对农业信息化难以信服,特别是一些思想封闭,技术落后的农村。没有政府扶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人员,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农业信息化要真正地走进农村并被作用于农业生产等方面是很难的。 (二)需要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以此来推广农业信息化的应用 原本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因为农村的落后、种种因素和不利条件而无法接收良好的教育,这些原因使得农村人才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生活有诸多的好处,农民无法把它运用到生产农业事业中,那么农业信息化只是一场空谈。所以培养农村信息人才极其重要,有了这些专业的信息人才,农业信息化才能发挥它最大作用,农民也才会因此而受益。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不仅是为了传播农业信息化的功能,也是为了激励农民工提高信息意识,自觉的关注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他们使用信息的习惯和调动他们依靠信息的积极性。 六、结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是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相信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下一定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1.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2. 关于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3.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 4. 经济学术论文范文 5.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精

经济学论文的发表

如何发表经济学论文不发表,就发臭也许是因为在经济学界出了几位像科斯和莫里斯这样的传奇人物的缘故,使得人们相信:在经济学研究中,发表的数量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少发文章,多出精品,才是经济学家的风范。像科斯那样有两篇论文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因为已经修炼成旷世高手了。可是,我越来越觉得,像科斯这样的人物,只能在统计中做为异常数据忽略掉。经济学家的成才之道,仍然应该是“不发表,就发臭”(publish or perish)。而且我相信,经济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成正相关的。我有四个理由支持这一观点:第一,经济学论文的写作需要技巧,而这种技巧是“心照不宣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是需要“从干中学”的。经济学论文是为了阐述作者的观点,所以至少应该写得准确、明白。这听起来像是在初中的作文课上就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从我近年来做经济学刊物编辑的经验来看,我发现至少超过一半的作者似乎都不会受到他们的中学语文老师喜爱。如何选择题目,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区分主次观点,甚至如何使用标点符号----不动笔永远也不会知道写论文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更何况,经济学有自己的行规和行情,比如行文的规范化、选题的前沿性等等,只有写得多,发表得多,才能逐渐摸索出个中诀窍。第二,通过阅读做研究和通过写作做研究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方法,但是仅仅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做不出好的经济学的。正如《论语》里说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通过阅读能够不断地刺激研究者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是发散性的,只有坐下来,确定了要写作的论文的题目,才能使作者的思维集中,并有一个引导思考的方向。有一位名叫莱德(Ladd)的经济学家建议,应该自我训练写下自己的思想,因为“当我在写作的时候,很多直觉就会产生。有一个事实常常是真实的,即直到我写作的时候,才对我所思考的东西有所认识。”第三,我个人觉得,能否持续不断地发表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区分才气高低的重要标准。才气意味着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才气意味着不断地对自我提出挑战,不断尝试新的风格和主题。研究生涯是马拉松比赛,起跑时的爆发力对最后的成功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仅仅靠写出一本自传体的小说轰动文坛的作家多半不会是伟大的作家。第四,只要你是重要的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一定会比别的经济学家发表的数量更多。因为重要经济学家的课题和研究项目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约稿也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名气大则往往论文发表的概率更大,所以成就和发表的数量是相辅相成的。在什么刊物上发表论文全中国有多少能够发表经济学论文的刊物?数百种,甚至上千种?反正是多如牛毛。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地的社科院、许多大学的经济学院、一些国家机关、金融机构等等都有自己的刊物,这还不算也刊登理论文章的报纸。应该说,最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学期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1)综合性的期刊太多,专业性的期刊太少。在国外,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本综合性经济学期刊之外,具有国际性声誉的主要是各种专业性期刊,比如金融有《金融学》杂志,比较经济学有《比较经济学》杂志等。国内的各个经济学期刊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内容重叠,使得读者想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往往无从入手。(2)对刊物的评价缺乏科学标准。目前流行的刊物分类方法是根据刊物主办单位的级别进行评级,或是根据国家有关行政单位的评比,这使得学术期刊的评级缺乏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标准。学术期刊多而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研究人员和学生发表论文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聪明的研究生随随便便挑几份刊物,登数十篇论文,根本就不是件难事。说它是坏事,是因为发表论文如此容易,会很容易地毁掉刚出道的学子,让他们觉得科学研究原来是这样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青年学子们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就是不满足于在平庸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一定要登上好的经济学刊物的“大雅之堂”。那么,什么是好的经济学刊物?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往往充斥着难懂的术语、复杂的推理和烦琐的数据,很难让普通读者读懂,并因此会让门外汉感到“高山仰止”、“阳春白雪”。事实上,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功能是不同的。大众媒体面向的是普通公众,读者只需要受过中级的教育程度并有基本的理解力,但不必要受过某个学科的专门训练。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基本上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即受过某个学科的训练并且仍然在从事这个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大众媒体上的文章是为了影响读者,而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是为了同行交流。所以,如果用所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思想的深刻程度来衡量文章的质量,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并不一定要比大众媒体上的文章质量更高。比如《经济学人》、《商业周刊》在专业经济学家那里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不少一流的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经常从这些杂志上找到灵感,而在国际关系领域,《外交》杂志的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份最好的学术期刊,但是这些杂志并不能被称为学术期刊。在《经济学人》或是《外交》上发表文章能够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但对他在大学里评职称却是一点也帮不上忙。衡量学术期刊的标准首先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形式。提高论文命中率的小诀窍下面是我从做编辑的角度给作者提出的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显得非常琐碎甚至愚蠢,但是,相信我,它们非常有用。1. 投稿之前一定要读过所要投稿的杂志。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但是,确实有很多向我们投稿的作者其实并没有读过我们的杂志,否则我想他们是不会向我们投稿的。有很多稿件根本就不适合在我们杂志上刊登,比如有的稿件只是人物传记,还有些是属于其他经济学分支比如会计理论的。也许你为这篇稿件花了很多功夫,但是你没有花最多1个小时的时间浏览一下我们的杂志,判断这本杂志的主要内容、风格和体例,结果是在30秒的时间内,你的论文就被丢进了废纸篓。2. 用点心思写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就像是你的论文的简历。如果你找工作要投寄简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30秒法则,如果你的简历不能够在30秒之内引起雇主的注意,那么你必定失败。几乎所有的作者都不重视论文的内容提要,认为这是画蛇添足。但是,我可以从编辑的角度告诉你,内容提要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流的学术期刊那里。比如说,《世界经济》每天大约收到10篇稿件,但每期最多能刊登15篇论文,所以我们的录用率在5%以下。尽管我们尽最大的可能不让任何一篇优秀的论文漏网,但是考虑到时间和人力的约束,发生遗漏的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论文的题目、内容结构、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还有,就是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说服编辑和读者阅读你的论文,清楚地表述你想要研究的问题,你的方法,你的结论,你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创新等等。3. 当第一篇论文投稿之后,马上准备下一篇论文。在实行匿名审稿制度之后,论文的发表周期将会随之拉长。实际上,如果你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论文,一般的发表周期会是2-3年。国内的发表周期要短的多,但是也至少要有半年到1年。因为审稿人提出审稿意见之后,作者还需要修改,像原来那种作者寄来的稿件不经过修改直接刊登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研究生的在校时间只有3年,如果你二年级才动手写论文,寄出后用情专一地痴心等待这篇论文发表,万一发表不了,马上就要毕业了,再想另起炉灶就太晚了。

可以在一些相关的经济论坛中投稿。

全中国有多少能够发表经济学论文的刊物?数百种,甚至上千种?反正是多如牛毛。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地的社科院、许多大学的经济学院、一些国家机关、金融机构等等都有自己的刊物,这还不算也刊登理论文章的报纸。应该说,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学期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1)综合性的期刊太多,专业性的期刊太少。在国外,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本综合性经济学期刊之外,具有国际性声誉的主要是各种专业性期刊,比如金融有《金融学》杂志,比较经济学有《比较经济学》杂志等。国内的各个经济学期刊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内容重叠,使得读者想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往往无从入手。(2)对刊物的评价缺乏科学标准。或是根据国家有关行政单位的评比,这使得学术期刊的评级缺乏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标准。学术期刊多而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研究人员和学生发表论文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一个聪明的研究生随随便便挑几份刊物,登数十篇论文,根本就不是件难事。说它是坏事,是因为发表论文如此容易,会很容易地毁掉刚出道的学子,让他们觉得科学研究原来是这样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青年学子们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就是不满足于在平庸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一定要登上好的经济学刊物的“大雅之堂”。 1. 选题选题应该能够解释关系较多人利益的现实活动,如用激励理论研究中国农业问题。2. 内容内容的好坏主要取决于:(1)用同行通用的规范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2)语言清晰准确表达要表达的意思;(3)模型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1. 基础理论,包括理论综述、现实意义。例如:具体钻研某一特定领域。2. 模型,包括假设、界定函数式、求解均衡解、模型的推广。例如:《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3. 实证分析,例如:《计量经济学》。

第一步--了解自己单位或者学校的要求是前提,比方说:关于期刊级别的要求是省级期刊还是国家级?多跑跑人事处或者科技处了解下对期刊刊号是否有特殊要求,字数有没有要求,主管单位有没有要求,是否正刊有没有要求,哪个数据库收录有没有要求等等等……之后,才是出去联系符合要求的期刊或者杂志社.以最为熟悉的经济类、教育类评比要求为例,他们通常只要求期刊是新闻总署可查且能被知网、万方或者维普三个数据库中的一个收录就行,到时候单位审核的时候,在数据库文章可查即可.有的不是太严的地区,有所发表刊物的样刊就已经足够,甚至对于刊物是否是正刊,都没什么要求.第一步中需要注意的常见情况:①正刊(增套刊是无效的,要慎重选择)②以数据库收录时间为准(则不要把拿到刊物的时间当成期刊收录的时间,因为拿到刊物之后一般1到3个月左右数据库才会收录)③电子刊号期刊是否有效(这个比较容易被忽略,查一个期刊的刊号是否为电子刊号应该到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里查刊号是属于期刊号还是连续电子出版物刊号)④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学术期刊目录里(这属于比较高的要求了,如果评比细则里要求这条的话,很多刊物会被排除在外,一定要选择在目录里的期刊)第二步--联系杂志社投稿第一种方式,不用我说大家一般会想到万能的淘宝或者百度,搜索XX发表.销量排名前几名的商家提供代写代发,服务.优点:比较方便,容易想到.....缺点:价格一般很高、为了冲业绩诱导发某某期刊、旺旺客服专业性差,emm...有不少家连电子刊号和普刊刊号都区分不清....第二种方式,去数据库(泛指知网和万方)下载所要发表刊物的征稿函,征稿函里一般有官方的联系方式,直接按格式整理,按要求投稿即可.优点:真实性毋庸置疑.缺点:按要求修改稿件,邮箱投稿是很耗费精力的一件事儿,况且一些好的刊物还存在社内邮箱被黑客黑掉,然后冒充编辑部发录用通知书的可能.因此这种方法适合不着急见刊的人群,稳妥放心.第三种方式,去微博、公众号也可以寻找到一些官方联系方式,有的杂志社开通了微博或者公众号优点:比找征稿函更高效缺点:你可能都不知道要在微博或者公众号上搜索啥内容(就是刊物名称)……选择好期刊了,就应该开始写稿了看好期刊的征文要求、格式、字号、排版、每版的字数等,这个过程枯燥而繁琐但又必须要做.写稿方面,投核心期刊以及以上级别的我没什么好教的要靠你自己,毕竟我的学术水平不够;非核心期刊的话如果文章选题没有敲定就去知网多查查资料,如果没思路的借鉴现成稿子的思路(原谅我说的不能更直白……仅普刊适用该方法),然后保证你文章的重复率能通过学术不端检测,就可以了.再再再再实在憋不出来的可以单独问我.......第四步--投稿给编辑部进行审核按照社内的要求、版面字数去写稿之后投过去,然后等待录用通知,出了录用通知之后,沟通好刊物的刊期和出刊时间(很!关!键!),投稿就基本完成了,后续等待出刊即可.再问问收不收版面费或者给不给你稿费(哈哈,稿费建议别报希望),能电话查稿的期刊尽量电话查稿,一是为了自己放心,二是避免社内邮箱被盗防止自己钱,三是避免浪费时间成本.(本回答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财贸经济论文已发表

朱旭光,浙江缙云人。200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现为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分工会主席,文化产业管理系教师,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浙江传媒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CCSE)研究员。曾主持省部厅课题4项,参加国家、省部厅课题7项,出版《和谐制度的经济学研究》、《浙江文化大省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专著3部、参编《市场经济犯罪纵横论》等法学著作7部,参译法典1部,参加法规起草2部,主要研究方向: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创意产业。已在《财贸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法律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经济学、法学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ISTP、ISHHP等全文复印、检索。

[编辑本段]河南省曲剧团专业演员 朱旭光朱旭光:第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得主,梨园春第三届“擂响中国”银奖得主,河南省第五届青年演员戏曲大赛金奖。从业余戏迷到河南省曲剧团的专业演员,从戏迷擂台的银奖到专业戏曲演员比赛的金奖,她的身上深深的烙下了曲剧的痕迹。作为曲剧王(秀玲)派的第三代弟子,曾深得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玲的亲传,是专家和戏迷公认的曲剧舞台上的一颗新星。[编辑本段]滕县党员 朱旭光简介男,汉族,1961年6月出生,滕州市南沙河冯庄中村人。大学文化。1978年参加工作,198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职1984年7任滕县人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1993年9月任滕州市法院组副书、副院长主持工作,1994年6月任滕州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翌年2月当选为院长,1998年10月调任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兼执行局局长,四级高级法官。成就及荣誉在滕州法院工作期间,先后多次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上级法院和枣庄市委、滕州市委、政法委记功或嘉奖。调入枣庄市中院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99年度再次被市委、市政府嘉奖。在任滕州法院院长期间,与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院干警以创“三个一流”为目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发展。收、结案件创历史最高水平,综合业务考核名列枣庄市基层法院第一名。先后被省高级法院分别授予全省行政审判、执行工作、法医、档案工作等先进集体,全省“先进法院”和集体三等功;并被授予枣庄市“文明单位”和枣庄市政法系统“十佳单位”,连续4年被评为滕州市“突出贡献”单位。1996年滕州市法院审结全省首例盗窃增值税发票犯罪案件,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税务总局嘉奖。《光明日报》、《人民法院报》、《大众日报》、《山东法制报》、《山东审判》、《枣庄日报》等报刊多次报道过其事迹和经验。[编辑本段]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朱旭光简介朱旭光,男,汉,副教授,1976年生,浙江缙云人。1998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行政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研究生部刑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任江苏省公安厅交巡警总队副主任科员;200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传媒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CCSE)研究人员,浙江一墨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学术研究经历曾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加国家、省部厅课题7项,出版《和谐制度的经济学研究》、《浙江文化大省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专著3部、参编《市场经济犯罪纵横论》等法学著作7部,参译法典1部,参加法规起草2部,已在《财贸经济》、《经济体制改革》、《法律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经济学、法学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ISTP、ISHHP等全文复印、检索。曾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经济学会、浙江省国际经济学会优秀成果奖等4项。曾主持、参加完成《吴兴区服务业发展规划》、《义乌江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萧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地方政府委托项目。所获荣誉曾荣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经济学会优秀论文奖、浙江省国际经济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传媒学院师德标兵、浙江传媒学院教学十佳教师、浙江传媒学院科研先进个人、浙江传媒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经济体制改革、文化创意产业。教学特点朱老师讲课充满激情,旁征博引,颇有风趣。在课堂上经常举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言传身教。经典经济学思维一、人类生活的实质是交易。二、选择的动机是效用最大化。三、互利是一切交往的基础。四、在比较优势中走向成功。五、被激励是幸福之源。

在《财贸经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改革》、《税务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价格理论与实践》、《预测》、《国际贸易问题》、《社会科学辑刊》、《经济地理》等经济学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中国财经报》、《经济研究参考》、中经网、国研网等期刊、报纸和网站全文转载或摘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美国林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等各级课题12项,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优秀论文奖、辽宁省哲学社科成果政府奖、辽宁省自然科学论文优秀成果奖、辽宁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等各级科研奖励30余项。代表性研究成果:一、著作1.《关税的效应分析与中国关税政策选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2.《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年10月二、论文1. 财政分权下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优化路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2期2. 税收遵从的理论模型与政策引申——基于对Allingham-Sandmo框架的考察,《财贸经济》2009年第3期3. 对燃油税费改革的再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重点文章】4. 财政分权下政府间税收划分的再思考,《财贸经济》2008年第4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6期转5. 中国财政分权的约束条件与改革路径,《税务研究》2008年第4期中国经济信息网全文转载《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42期转载6. 政府间税收划分: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7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7.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预测》2008年第2期入选2008年北京大学“财政收入与支出预测问题”国际研讨会8. 完善中国政府间税收划分的路径选择,《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9. 入世后优化我国关税保护结构的再思考,《财贸经济》2007年第6期入选《2007年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发展报告》10. 财政均等化:理论分析与政策引申,《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10期【重点文章】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财经报》2007年11月27日全文转载11. 我国财政分权的特征与改革取向,《改革》2007年第1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入选《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年第2期入选2007年海峡两岸租税研讨会入选2008年“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学教育第三届年会12. 财政均等化的理论分歧与现实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重点文章】13. 财产课税与地方财政——一个以税收归宿为视角的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4期摘发入选《2005年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发展报告》14. 财政分权下的中国财产税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重点文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入选2006年海峡两岸租税研讨会入选《海峡两岸税制与世界税改趋势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15. 入世后我国关税政策的目标选择,《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16. 财产税归宿:理论分析与政策引申,《改革》2005年第8期中国经济信息网全文转载入选《新华文摘》2005年第21期17. 转轨国家的财产税改革,《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2期【重点文章】18. 关税减让与国内商品课税的协调,《预测》2004年第6期19. 我国寿险公司所得税的设计,《税务研究》2005年第1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重点文章】20. 中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几个基本问题,《财贸经济》2003年第5期【重点文章】2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财税政策的选择,《税务研究》2004年第6期【重点文章】22. 加入WTO与配额关税化分析,《税务研究》2003年第1期三、课题1.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财政分权与财产税改革》,项目负责人2.主持: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基金项目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roperty Taxation Reform in China(批准号:C10D012),项目负责人3.主持: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加拿大Carleton大学博士后项目《中国财产税改革问题研究》(批准号:2003821101),项目负责人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财政分权下的中国财产税改革问题研究》(批准号:06JC790003),项目负责人5.主持: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完善辽宁地方财政体制问题研究》(批准号:L06AJY005),项目负责人6.主持: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批准号:20060234),项目负责人7.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我国基尼系数的轨迹变迁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整合问题研究》(批准号:202294474),项目负责人8.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选择》(批准号:2004G086),项目负责人9.主持: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促进辽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批准号:L08AJY004),项目负责人四、科研奖励1.论文《财产课税与地方财政——一个以税收归宿为视角的解释》2008年获2005-2006年度辽宁省社科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研究报告《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选择》获2007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二等奖3.论文《我国财政分权的特征与改革取向》获2008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4.论文《中国关税政策的目标选择》获2005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5.论文《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获2005年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6.研究报告《关于保险业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获2004年大连市年度宏观税收政策理论与实践课题研讨会一等奖7.论文《振兴大连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对策》获2004年大连市科协建言献策一等奖8.论文《关税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分析》获2004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9.论文《入世后中国关税政策的目标选择》获200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优秀论文奖10.论文《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获2004年辽宁省第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1.2003年获“东北财经大学十大科研明星”一等奖12.论文《关税减让与国内商品课税的协调》获2003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3.论文《进口关税原产地规则的国际比较》获2003年大连市科学论文二等奖14.论文《加入WTO与配额关税化分析》获2003年大连市科学论文二等奖15.论文《社会保障税的征收管理及借鉴》获2002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6.论文《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税的征收管理及借鉴》获2002年大连市科学论文二等奖17.论文《社会保障税在社会保障收入中所占地位的国际比较》获2002年大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论文优秀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