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军工材料能发表论文吗

发布时间:

军工材料能发表论文吗

不能。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主要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类型不同,用途也是不一样的。在发表论文时但若是研究选题、材料一样,方法结论也一样,这在学术论文发表中就不被允许了。论文是不能给与通过的。

这要具体看你在军工单位做的工作,有些单位是不允许上网的,需要签保密协议的。但工作之余你喜欢学些别的倒是没什么;关于论文发表有机会的。

据我所知,基本可以。除非你参与了国家机密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如果参与此类项目,估计你的祖先3代都需要预先调查,并征求你的意见,然后基本处理“监禁”状态,直至退休,甚至退休后还有3-5年的保密期(不允许出国等)。

为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参照国内同类高校材料学科硕士研究生关于发表学术论文等规定并结合我院的发展目标,现对我院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前发表学术论文做出如下规定。一、关于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在满足学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条件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以下条件:1、学术学位类硕士研究生应至少发表或被录用:2篇中文核心论文或者1篇SCI/EI收录论文(各类中英文杂志增刊、会议论文除外)。2、专业学位类硕士研究生应至少发表或被录用:1篇中文核心论文或者1篇SCI/EI收录论文(各类中英文杂志增刊、会议论文除外)。二、补充说明1、硕士研究生发表或被录用的学术论文均要求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同时本人第二作者)并且第一署名单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2、第一作者特指论文署名排序第一的作者。发表的中文论文以出版的论文为准、英文论文以杂志社官方网站公布的论文或被SCI数据库检索的论文为准;被录用的中文论文以杂志社的书面录用证明为准、英文以杂志社官方网站或者官方邮件通知为准。发表的论文或录用证明的复印件由硕士生指导教师签字后方才能被认定为有效学术论文(视同已发表的论文)。3、论文的界定。SCI/EI收录论文界定:以发表论文的杂志上一年是否被SCI/EI数据库收录为准;中文核心论文界定:以北京大学2016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准。4、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本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同时本人第二作者)并且第一署名单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发表1篇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已公示的发明专利 1项,则相当于发表1篇中文核心论文。三、硕士研究生如取得的学术成果未达到要求,仍可以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但材料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待其达到相关要求后才在下一批次评审中对其学位进行审议。四、硕士研究生取得的学术成果如存在弄虚作假等不端行为,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确认属实后,学院将对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进行严肃处理并予以公开通报批评。五、本规定自即日起开始实施,

化工新材料论文好发吗

这个难度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因为对于化学博士生来说,要想发表自己的SCI论文,就需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而且要得出具体的数据,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等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

我认为难度是非常高的, SCI的论文难度级别就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一作的论文,老师还要求发表8篇一作的SCI论文,就说明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是非常大的,也非常期待他的研究能力。

之所以对生化环材毫无兴趣,大概率是因为被称作“天坑”专业,就业难、收入低、发展空间小。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这是社会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呈曲线发展变化的,经历了低谷,就会迎来高潮。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环境和客观条件一旦变化,“好事”可以变“坏事”,而“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曾经很火爆的金融、外贸、法学等专业,近几年人才过剩,已在高招中亮出“红牌”。生化环材专业目前不被看好,是“冷门”专业,谁又能保证今后不会成为“稀缺”和“热门”专业呢?实际上,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出科技自立自强,实行举国体制进行科技攻关,力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其中很多重要领域就涉及到生化环材专业。比如,载人航天、深海行动、导弹制造就需要化学、材料、机械专业;抗击新冠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制,需要生物、化学技术支撑;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需要致力环境工程研究。生化环材专业前景不仅体现在国家战略上,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也非常紧密,随着生态、健康、环保理念的普及,人们对家居、办公、出行以及家俱、家电、服装、日用品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环境的改善、新材料、绿色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生化环材专业。所以,生化环材专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坑”,也并不局限于搞科研,其应用性非常广泛,涉及到很多行业和领域,学成必大有用武之地。对职业前景的担心和忧虑,是你想放弃的最大障碍,加上考研带来的压力,造成你彷徨犹豫的心态,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化工硕士毕业论文好写吗?化工硕士生毕业论文是比较难写的。写篇毕业论文不少于5万个字以上。这不过,一般优秀的学生是可以写出来的。只要努力加把劲儿是可以写出毕业论文的。

材料工程期刊好投吗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上面有您要投的《材料工程》期刊,另外还有相同学科的其他刊物。过去看看吧!联系方式都有,且来自官网或者知网等权威网站。 万维书刊网特点:自助投稿、非中介、高校教师创办、免费、直接投稿编辑部、可以收藏期刊、保存投稿记录、期刊点评、连接期刊官网等,功能齐全。 您如果投稿,最好先注册万维书刊网看看,也许有您意想不到的收获! 收藏并且介绍给朋友吧,让她们投稿时也省一份心!祝您投稿顺利!心情愉快! 您在百度、谷歌键入“万维书刊”,首页便是!

材料工程期刊好中吗,这个要看个人,一般没这么容易中的 因为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化工新型材料》,是非常好的 核心期刊!!算是 一类核心期刊。被中文类的三大核心系统收录。应该是 相当难 投中的……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5-2016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14年版

本刊创刊于1956年,现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主要刊登有关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同时刊登综合性评述,报道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信息, 1,5000——8000字2,期刊名称:材料工程,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编:曹春晓,地址:北京81信箱62分箱,邮政编码:100095,电话:,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381,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0/TB,邮发代号:,单价:10,定价:120,刊期:月刊,创刊日期:1956-01-01年创刊,开数:16开

材料能源论文发表

近日,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机械及工程团队成员闫盛楠博士在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一区,IF2020=9.709)上发表题为“Energy storage enhancement of paraffin with a solar-absorptive rGO@Ni film in a controllable magnetic field”的研究论文。 基于环境友好性及易获取性等主要特征,太阳能是化石燃料的最佳替代品之一。太阳能高效转换技术主要包括光电和光热利用,其中,光热储能是光热转换的重要应用,提高所用材料的太阳能吸收能力和储热能力至关重要。太阳能光热转换和储存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太阳能利用途径。在相变过程中,相变材料可以储存和释放大量能量;因此,它们被认为是优良的太阳能存储介质。然而,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较低,导致传热过程缓慢,限制了相变材料的光热转换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尝试将纳米颗粒掺入相变材料之中,并取得了优良的效果。但是,该种方法存在一定缺点,例如需要大量的纳米颗粒,造成成本较高;此外,一些纳米颗粒容易氧化或团聚,单位质量相变材料的光热吸收能力较低,而且纳米颗粒不易从相变材料中分离出来,会污染相变材料。 为改善上述缺点,团队成员将纳米颗粒(石墨烯)涂覆在导磁材料(泡沫镍)之上。泡沫镍是一种耐腐蚀的磁性材料,通常作为基底;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光学和热性能,广泛用于与太阳能转换和存储相关领域,包括太阳能收集和光热催化等。在制备实验过程中,将泡沫镍作为基底,并将还原氧化石墨烯通过电化学还原方式涂覆在泡沫镍之上,制成复合膜;该复合膜具有耐腐蚀和抗氧化性,并可重复使用。在光热转换实验过程中,将该复合膜置于固态石蜡之上,并引入外部磁场,通过调控磁场强度,使复合膜伴随相变过程而紧贴固液相界面,改善石蜡光热转换特性。该方法结合了磁控调节与纳米颗粒强化光热吸收的优点。磁场调控下的表面式吸收方法可以在不污染相变材料的情况下调节相变过程,提升相变材料的光热存储能力。 结果表明,在泡沫镍上涂覆还原氧化石墨烯能够有效增强泡沫镍的光热吸收能力;通过调节磁场强度可以动态调整rGO@Ni复合膜的位置,使其紧贴固液相界面,且该复合膜易取出,不会污染石蜡;增大磁场强度提升了准稳态温度、储热能力和储热效率,并提高了单位质量石蜡的光热吸收能力以及相界面的移动速度。综上,该方法为太阳能转换和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据了解,闫盛楠,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多相流动及热质传递,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EI收录论文1篇,现任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师。(通讯员:西华大学翟元平)

如果不是要求必须发专刊,

可在我们刊物发表,有收录环保类文章很多多的

在哪里发表首先是自己的意愿,然后是看单位或学校的要求,有本可持续能源的刊应该适合

在材料学科上,要求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沿。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材料学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高电化学性能聚苯胺纳米纤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单原子层碳原子SP2杂化形成的新型碳材料,因其非凡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极好的机械强度、较大的比表面积等特性,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极大的关注.石墨烯已经被探索应用在电子和能源储存器件、传感器、透明导电电极、超分子组装以及纳米复合物[8]等领域中.而rGO因易聚集或堆叠而导致电容量较低(101 F/g)[9],这限制了其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的应用.

另一方面,PANI作为典型的导电高分子之一,由于合成容易,环境稳定性好和导电性能可调等特性备受关注.具有纳米结构的导电材料,由于纳米效应不但能提高材料固有性能,并开创新的应用领域.PANI纳米结构的合成取得了许多的成果.PANI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因具有高的赝电容,其电容量甚至可高达3 407 F/g[10];然而,当经过多次充放电时PANI链因多次膨胀和收缩而降解导致其电容损失较大.碳材料具有高的导电性能和稳定的电化学性能,为了提高碳材料的电化学电容和PANI电化学性能的稳定性,人们把纳米结构的PANI与碳材料复合以期获得电容较高且稳定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11].

作为新型碳材料的石墨烯和PANI的复合引起了极大的关注[12].但是用Hummers法合成的GO直接与PANI复合构建PANI/GO复合电极因导电率低而必须还原GO,化学还原剂的加入虽然还原了部分GO而提高了导电性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PANI [13],另外排除还原剂又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而开拓一条简单且环境友好的制备PANI/rGO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路线仍然是一个难题.

基于以上分析,首先使PANI和GO相互分散和组装,借助水热反应这一绿色环境友好的还原方法制备PANI/rGO复合材料,以期获得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1实验部分

1.1原材料

苯胺(AR, 国药集团),经减压蒸馏后使用;氧化石墨烯(自制);过硫酸铵(APS, AR, 湖南汇虹试剂);草酸(OX, AR, 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AR,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1.2PANIF的制备

PANIF的制备按我们先前提出的方法 [14],制备过程如下:把250 mL去离子水加入三口烧瓶后,依次加入1.82 g CTAB,0.63 g 草酸以及0.9 mL苯胺,在12 ℃水浴上搅拌8 h;随后,往上述溶液中一次性加入20 mL含苯胺等量的过硫酸铵水溶液,同样条件下使反应保持7 h.所制备的样品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为中性,随后30 ℃真空干燥24 h. 1.3GO的制备

采用Hummers法制备GO,具体过程如下:向干燥的2 000 mL三口烧瓶(冰水浴)中加入10 g天然鳞片石墨(325目),加入5 g硝酸钠固体,搅拌下加入220 mL浓硫酸,10 min后边搅拌边加入30 g高锰酸钾,在冰水浴下搅拌120 min,再将三口烧瓶移至35 ℃水浴中搅拌180 min,然后向瓶中滴加460 mL去离子水,同时将水浴温度升至95 ℃,保持95 ℃搅拌60 min,再向瓶中快速滴加720 mL去离子水,10 min后加入80 mL双氧水,过10 min后趁热抽滤.将抽干的滤饼转移到烧杯中,加大约800 mL热水及200 mL浓盐酸,趁热抽滤,随后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直至中性.所得产品边搅拌边超声12 h后5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得氧化石墨烯溶液.

1.4PANIF/rGO复合材料制备

按照一定比例将含一定量的PANIF液与一定量的6.8 mg/mL 的GO溶液混合,使混合液总体积为30 mL, GO在混合液中的最终浓度为0.5 mg/ mL,磁力搅拌10 min后,将混合液转移到含50 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在180 ℃保温3 h;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产物直至洗液无色后,于60 ℃真空干燥24 h,待用.按照上述步骤制备的PANIF与GO的质量比分别为5,10以及15,相应命名为PAGO5,PAGO10和PAGO15,对应的PANIF质量为75 mg,150 mg和225 mg.

1.5仪器与表征

用日本日立公司S4800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析样品的形貌;样品经与KBr混合压片后,用Nicolet 570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进行红外分析;用德国Siemens公司Xray衍射仪进行XRD分析;电化学性能测试使用上海辰华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

电极制备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将活性物质(PANIF或PANIF/rGO)、乙炔黑以及PTFE按照质量比85∶10∶5混合形成乳液,将其均匀地涂在不锈钢集流体上,在10 MPa压力下压片,之后烘干得工作电极.在电化学性能测试过程中,使用饱和甘汞电极(SCE)作为参比电极,铂片(Pt)作为对电极,在三电极测试体系中使用1 M H2SO4作为电解液进行电化学测试,电势窗为-0.2~0.8V.

比电容计算依据充放电曲线,按式(1)[15]计算:

Cs=iΔtΔVm.(1)

式中:i代表电流,A;Δt代表放电时间,s;ΔV代表电势窗,V;m代表活性物质质量,g.

2结果与讨论

2.1形貌表征

图1为PANIF和PAGO10形貌的SEM图.低倍的SEM(图1(a))显示所制备PANIF为大面积的纳米纤维网络;高倍的图1(b)清晰地显现该3D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含许多交联点.PANIF和PAGO10混合液经过水热反应后,从低倍的SEM(图1(c))可以看出,PAGO10复合物具有交联孔状结构;提高观察倍数(图1(d)和图1(e))后可以发现样品中rGO 与PANIF共存;而高倍的图1(d)清晰地显示出了rGO与PANIF紧密结合,且合成的褶皱rGO因层数较少而能观察到其遮盖的PANIF.从图1可知:成功合成了大面积的PANIF以及互相均匀分散的PANIF/rGO复合材料.

2.2FTIR分析

图2为PANIF,GO以及PAGO10 3种样品的FTIR图.图2中a曲线在1 581 cm-1,1 500 cm-1,1 305 cm-1,1 144 cm-1,829 cm-1等波数处展现的尖锐峰为PANI的特征峰,它们分别对应醌式结构中C=C双键伸缩振动、苯环中C=C双键伸缩振动、C-N伸缩振动峰、共轭芳环C=N伸缩振动、对位二取代苯的C-H面外弯曲振动.图2中b曲线为GO的红外谱图,在3 390 cm-1, 1 700 cm-1的峰分别对应-COOH中的O-H,C=O键振动,1 550~1 050 cm-1范围内的吸收峰代表COH/ COC中的C-O振动[16],可以看出,GO中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图2中c曲线为PAGO10复合物红外吸收谱图,与GO,PANIF谱图比较, 可以发现PAGO10中的GO特征峰不太明显而PANI的特征峰全部出现,这个结果归结于GO含量少以及GO经水热反应后形成了rGO,另外也表明水热反应对PANI品质无大的影响.

2.4电化学性能分析

图4为样品的CV曲线,其中图4(a)为不同样品在1 mV/s扫描速率下的CV图,可以看出,4个样品均出现明显的氧化还原峰,这归因于PANI掺杂/脱掺杂转变,表明PANIF以及复合物显示出优良的法拉第赝电容特性.图4(b)为PAGO10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由图可知PAGO10电极的比电容随着扫描速率减小而稳步增加,在扫描速率为1 mV/s时,PAGO10电极的比电容为521.2 F/g.

图5为PANI,PAGO5,PAGO10和PAGO15的充放电曲线以及交流阻抗图.图5(a)为电流密度为1 A/g时样品的放电曲线图,由图可知:4种样品均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平台,这与前述CV分析中的结果相吻合.根据充放电曲线,借助式(1),计算了4种样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结果如图5(b)所示,很明显,相同电流密度下PAGO10比电容最大,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比电容为517 F/g,这个结果表明PAGO10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PANI/石墨烯微球和3D PANI/石墨烯有序纳米材料(电流密度为0.5 A/g时,比电容分别为 261和495 F/g)[18-19], 而PANIF比电容最小,仅为378 F/g;且在10 A/g电流密度下PAGO10的比电容仍保持在356 F/g 左右,这表明PAGO10电极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该复合材料比电容以及倍率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源于rGO与PANIF两组分间的协同效应.在充放电过程中连接在PANIF间的rGO为电子转移提供了高导电路径;同时,紧密连接在rGO上的PANIF有效阻止水热还原过程中石墨烯的团聚,增加了电极/电解质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PANIF的利用率而使得容量增加.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所制备材料的电子转移特点以及离子扩散路径,对样品进行了交流阻抗测试,图5(c)为4个样品的Nyquist图.从图5(c)可知:在高频区、低频区均分别具有阻抗弧半圆、频响直线.在高频区,电荷转移电阻Rct大小顺序为RPAGO5

值说明rGO的加入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在低频区,直线形状反映了样品电化学过程均受扩散控制,并且PAGO5所展现的直线斜率最大,说明其电容行为最接近理想电容,即频响特性最好,这也是源于rGO的加入提高了材料导电性以及复合物的独特微观结构.

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导致PANIF具有十分高的赝电容,但由于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高分子链重复膨胀和收缩,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差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此,对ANIF和PAGO10进行循环稳定性分析.图6显示,PAGO10在5 A/g电流密度下经过1 000次充放电后,电容保持率为77%,而不含rGO的PANIF电极在2 A/g电流密度下充放电1 000次电容保持率仅为54.3%,这个结果表明PANIF循环稳定性较差;另外,rGO的加入形成的PANIF/rGO紧密的连接,降低了PANI链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与收缩,使得链段不容易脱落或者断裂,从而PAGO10具有出色的循环稳定性.

3结论

采用自组装的方法,经水热反应,制备了PANIF/rGO复合电极材料.研究发现,rGO与PANIF紧密连接;而且,当PANIF与GO质量比为10∶1时,复合材料展现了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和10 A/g时,其比电容分别为517, 356 F/g.从上可知:合成的PAGO10具有高的比电容、较好的倍率性能和稳定性能,从而有望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实践中应用.

浅谈水泥窑用新型环保耐火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1 概述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我国水泥工业得到飞速发展,2012年,水泥总产量达21.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55%左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镁铬质耐火材料因具有良好的挂窑皮和抗水泥熟料的化学侵蚀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窑的烧成带[1],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但由于镁铬砖在使用过程中砖内的Cr2O3组分与窑气、窑料中的碱、硫等相结合,形成有毒的Cr6+化合物[2]。再加上原燃料中所带入的硫,碱与硫共存时形成另一种水溶性Cr6+有毒性致癌物质:R2(Cr,S)O4。水泥窑在正常运转中,其窑衬中镁铬砖内的一部分Cr6+化合物随着窑气和粉尘外逸,飘落在厂区及周边环境中,造成厂区大气的污染; 另一部分则残留在拆下的废砖中,废弃的残砖一遇到水就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更直接的危害是在水泥窑折砖和检修作业时,窑气和碎砖粉尘中的Cr+6会给现场人员造成毒害,据有关专家论证,Cr6+腐蚀皮肤,使人易患上大骨病,进而致癌。因此,镁铬质耐火材料作为水泥窑内衬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长期污染和公害。

发达工业国家在水源、环境和卫生方面有着一系列配套的规范,其中德国对水泥厂预防“铬公害”的规定最普遍,执行也是最严格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我国于1988年4月颁布国家标准GB3838-88,对地面水中Cr6+含量进行明确规定,如表2所示:

这就使得水泥企业在使用镁铬砖做水泥窑内衬投入的环保费用加大,特别是用过镁铬残砖处理费用非常昂贵,因此,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无铬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 水泥窑烧成带新型环保耐火材料的研制

2.1 研制思路

目前,用于水泥回转窑烧成带的无铬环保耐火材料主要有镁白云石砖和镁铝尖晶石砖。镁白云石砖对水泥熟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和优良的挂窑皮性,但是抗热震性差,抗水化性差;镁铝尖晶石砖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和抗侵蚀性,但是挂窑皮性差[3,4]。镁砖中引入铁铝尖晶石制成的第二代新型环保耐火材料―新型环保耐火材料,结构韧性好,抗碱盐及水泥熟料侵蚀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挂窑皮性能,在烧成带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是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一代水泥窑烧成带用无铬耐火材料。但该产品的关键是铁铝尖晶石原料的合成、加入量、加入方式及有关工艺条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2.2 试验与研究

2.2.1 铁铝尖晶石的合成。铁铝尖晶石是一种自然界少有的矿物,化学分子式为FeAl2O4,其中含58.66%A12O3和41.34%FeO。铁铝尖晶石为立方体结构,二价阳离子占据四面体位置,三价阳离子填充在由氧离子构成的面心立方中。其理论密度为4.39g/cm3,莫氏硬度为7.5。要形成铁铝尖晶石,必须保证氧化亚铁(FeO或FeOn)是处于其稳定存在的条件下。只有在FeO能稳定存在的区域内,才能保证与Al2O3形成的化合物是FeO? Al2O3尖晶石,而在FeO稳定存在的区域以外的条件下,铁的氧化物与Al2O3作用得到的产物很难说是FeO?Al2O3尖晶石,而可能是含有大量或主要是Fe2O3-Al2O3的固溶体[5]。FeOn- Al2O3的系相图如图1所示: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合成铁铝尖晶石,我们特聘请了欧洲知名耐材专家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经过大量试验,掌握了烧结合成铁铝尖晶石的关键技术,为生产达到国际水平的新型环保耐火材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生产中把FeO与Al2O3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制成荒坯,在保证“FeO”稳定存在的气氛下,经高温烧成,制得FeO? Al2O3尖晶石含量为97%以上的烧结铁铝尖晶石。产品衍射如图2所示:

2.2.2 原料与制品的性能 ①原料的选择。根据我们的生产经验,结合水泥窑烧成带对耐火材料的要求,我们选用优质镁砂、合成尖晶石为原料,并加入特殊添加剂来强化制品的性能,研制生产出第二代无铬镁尖晶石砖―新型环保耐火材料。所用原料理化指标如表3所示。②制品的性能。将原料破碎成所需的粒度,采用四级配料,经强力混碾、高压成型、高温烧成。产品的显微结构见图3,产品理化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情况如表4所示。

2.2.3 铁铝尖晶石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①铁铝尖晶石加入量对制品耐压强度的影响。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铁铝尖晶石增加制品的耐压强度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这是由于铁铝尖晶石与镁砂互溶的结果,铁铝尖晶石的加入量在10%时,制品的强度达到最大值。②铁铝尖晶石加入形式对制品抗热震性能的影响。从实验结果表5可以看出:以颗粒形式加入铁铝尖晶石制品的抗热震性比以细粉形式加入铁铝尖晶石制品相对较好。

2.3 产品的性能

2.3.1 结构韧性好、热震稳定性优良。新型环保耐火材料在烧成及使用过程中Fe2+离子扩散进入周边的氧化镁基质中,同时部分Mg2+离子扩散进入铁铝尖晶石颗粒,与铁铝尖晶石分解残留的氧化铝反应生成镁铝尖晶石,这一活化效应使制品在烧成或使用过程中,内部形成大量的微裂纹,重要的是铁铝尖晶石的分解过程、Fe2+离子和Mg2+离子的相互扩散在高温下持续进行,使得MgO-FeAl2O4耐

火材料在整个高温使用过程中,可以形成大量的微裂纹,这些微裂纹的存在有利于缓冲热应力、提高制品的结构柔韧性和热震稳定性。

2.3.2 强度高。从制品显微结构可以看出:制品内部铁铝尖晶石与高纯镁砂互溶,结构非常均匀致密,晶粒发育良好,颗粒与基质间通过晶间尖晶石相连接,结合良好,明显的提高了砖的密度和高温强度。

2.3.3 具有良好的粘挂窑皮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制品中的Fe2O3与Al2O3都易与水泥熟料中的CaO反应生成C2F、C4AF等低熔点矿物,该矿物具有一定的粘度,可牢固粘附在新型环保耐火材料的热面,形成稳定的窑皮。我们把新型环保耐火材料和直接结合镁铬砖分别制成40mm×40mm×60mm样块,用90%水泥生料+5%煤粉+5%K2SO4,压制成Φ30×10mm圆饼,把圆饼放在两个样块中间,放入电炉内加热,温度升到1500℃,保温3小时,冷却后测其抗折强度,二者基本相同。由此可见,新型环保耐火材料粘挂窑皮性能优良。

2.4 产品的应用

新型环保耐火材料自2012年研制成功投放市场以来,通过河北鹿泉曲寨水泥公司、宁夏瀛海天琛水泥公司、内蒙古哈达图水泥公司、陕西尧柏水泥集团、北方水泥集团、河南锦荣水泥公司、新疆天基水泥公司、安阳湖波水泥公司等二十多家大型水泥企业2500t/d、5000t/d、6500t/d水泥窑烧成带应用,寿命周期均达到12个月以上,受到用户认可。

3 结论

功能材料论文发表

1、ACS Nano纳米结构/纳米材料及组装/纳米器件/自组装结构的合成、组装、表征、动力学、测量、理论和模拟,纳米生物技术、纳米医学、纳米生物物理,单分子方法及测量,纳米材料毒性、纳米制造和新型光刻技术,纳米科学及纳米技术的方法和工具,自组装和定向组装。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材料和界面的生物医学应用,能源、环境和催化的应用,功能无机材料和器件,有机电子器件,功能纳米材料,高分子、复合和涂层材料的应用,表面、界面及其应用。3、ADVANCED MATERIALS30多年来,先进材料每周都为您带来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在功能材料的化学和物理前沿,仔细阅读精选的高质量评论、进展报告、通讯和研究新闻。4、APPLIED OPTICS在光学、光子学、成像和传感领域提供以应用为中心的研究的光学领域,每个人都必须阅读备受推崇的优质产品。与该杂志密切相关的主题包括光学技术、激光、光子学、环境光学和信息处理。5、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将应用物理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作为常规文章、快速交流和邀请论文发表。除外还有:6、APPLIED PHYSICS LETTERS7、APPLIED SURFACE SCIENCE8、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9、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10、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材料类sci期刊中,比较容易中的有很多。以上推荐期刊,录用比例大概在80%以上。作者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文章以及具体情况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没有合适自己的,可以找我们专业推荐。

核心期刊要8-9个月,如果是普刊几个月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写综述性的文章啊,这样的文章除了是知名人士外,普通学生写的都是很难发的

(一)、学术杂志审稿是数种国内外学术杂志的审稿人,部分列举如下。1、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Corrosion Science; 3、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5、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7、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8、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9、Rare Metals ; 10、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11、功能材料; 12、中国稀土学报; 13、稀有金属; 14、汽车工程学报; 15、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 16、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二)、以第一发明人获得的已授权的发明专利4项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膜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 10054441.5.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梯度功能涂层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 1 0054440.0.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氧化镁防蚀保护薄膜的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 1 0054443.4.一种用于烧结型钕铁硼永磁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710093096.0.(三)、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并公布的发明专利4项1、一种表面具有超疏水镀层的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2618897A2、一种在镁合金表面制备超疏水镀层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2995017A3、一种表面具有超疏水膜层的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2634805A4、一种在镁合金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2978627A(四)、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及EI收录60余篇。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主要发表在(1)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3)Corrosion Science; (4)Electrochimica Acta; (5)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7)Materials Letters; (8)Thin Solid Films; (9)Applied Surface Science; (10)materials and corrosion; (11)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12)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13)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14)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15)ECS electrochemistry letter; (16)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17)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tal Finishing; (18)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19)Surface Engineering; (20)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Medicine;(21)功能材料; (22)中国稀土学报等学术期刊。以下为近几年被SCI、EI收录的部分论文。Qing Li, 参编 Corrosion prevention of magnesium alloys【专著】, 独立撰写第17章, Woodhead publishing【伍德海德出版社】, 英国主要的独立科技出版社之一 Zhongxian Xi, Cui Tan, Lan Xu, Yuzhu Meng, Chongyang Zhang, Na Yang, Qing Li*, A Novel Functional HPPS/PCL/ZnO Composite Layer on AZ91 for anticorrosion. Materials Letters, 148(2015)134–137 (ISSN 0167-577X).Cui Tan, Qing Li*, Peng Cai, Na Yang, Zhongxian Xi, Fabrication of Color-Controllable Superhydrophobic Copper Compound Coating with Decoration Performanc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328(2015)623-631 (ISSN 0169-4332).P. Zhang, Q. Li*, L.Q. Li, X.X. Zhang, Z.W. Wang, A Study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ynergistic Inhibitors for AZ91D Magnesium Alloy. materials and corrosion, 66(1)(2015)31-34 (ISSN 0947-5117).Zhongwei Wang, Yongliang Su, Qing Li*, Yan Liu, Zuxin She, Funan Chen, Longqin Li, Xiaoxu Zhang, Peng Zhang, Researching a Highly Anti-corrosion Superhydrophobic Film Fabricated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and its Anti-bacteria Adhesion Effect.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99(1)(2015)200-209 (ISSN 1044-5803).Zuxin She, Qing Li*, Zhongwei Wang, Cui Tan, Juncen Zhou, Longqin Li, Highly anticorrosion, self-cleaning superhydrophobic Ni-Co surface fabricated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51 (2014) 7-14. (ISSN 0257-8972).Juncen Zhou, Qing Li*, Haixiao Zhang, Funan Chen, Corrosion Behavior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in Three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23(1)(2014)181-186 (ISSN 1059-9495).Zhongwei Wang, Qing Li*, Zuxin She, Funan Chen, Longqin Li, Xiaoxu Zhang, Peng Zhang, Facile and Fast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on Magnesium Alloy.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71(2013) 182–192 (ISSN 0169–4332).H. X. Zhang, Q. Li*, L. Q. Li, J. C. Zhou, S. Y. Wang, F. Liu, P. Zhang, In vitro studies of hydrothermally treated magnesium alloy in common simulated body fluid.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tal Finishing, 91 (2013) 141–148 (ISSN 0020–2967).Zuxin She, Qing Li*, Zhongwei Wang, Longqin Li, Funan Chen and Juncen Zhou, Researching the Fabrication of Anticorrosion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on Magnesium Alloy and its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28 (2013) 415–424 (ISSN 1385–8947).Zuxin She, Qing Li*, Shaoyin Wang, Fei Luo, Funan Chen, Longqin Li, Inhibiting and healing effects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for silane films. Thin Solid Films, 539 (2013) 139–144 (ISSN 0040–6090).Xiaoxu Zhang, Qing Li*, Funan Chen, Peng Zhang, Effect of the Anodized Magnesium Stearate Coating on Corrosion Behavior of a Magnesium Alloy. ECS electrochemistry letter, 2 (11) (2013) 46–48 (ISSN 0013–5194).Juncen Zhou, Xiaozheng Zhang, Qing Li*, Yan Liu, Funan Chen, Longqin Li, Effect of the physiological stabilization proces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and surface biocompatibility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1(45)(2013)6213–6224 ISSN 2050–750X).Zhongwei Wang, Qing Li*, Zuxin Shea, Funan Chen and Longqin Li, Low-cost and large-scale fabrication method to an environment-friendly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2 (2012) 4097–4105 (ISSN 0959–9428).Zuxin She, Qing Li*, Zhongwei Wang, Longqin Li, Funan Chen, Juncen Zhou, Novel Method for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a Superhydrophobic CuO Surface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4 (2012) 4348−4356 (ISSN 1944–8244).Xiaoxu Zhang, Qing Li*, Longqin Li, Peng Zhang, Zhongwei Wang, Funan Chen, Fabrication of hydroxyapatite/stearic acid composite coating and corrosion behavior of coated magnesium alloy. Materials Letters, 88 (2012) 76–78 (ISSN 0167–577X).S. Y. Wang, Q. Li*, X. K. Zhong, L. Q. Li, F. N. Chen, F. Luo, Y. Dai, H. Gao, F. Liu, H. X. Zhang, Effects of NO-3 in NaCl solution on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coated with silane film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tal Finishing, 90 (2012) 78–85 (ISSN 0020–2967).Fei Luo, Qing Li*, Xiankang Zhong, Hui Gao, Yan Dai, Funan Chen, Corrosi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silane coating coated on magnesium alloy in NaCl solution containing cerium nitrate. materials and corrosion, 63 (2012) 148–154 (ISSN 0947–5117).H. Gao, Q. Li*, F.N. Chen, Y. Dai, F. Luo, L.Q. Li, Study of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ect of sodium silicate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Corrosion Science, 53 (2011) 1401–1407 (ISSN 0010–938X).Y. Dai, Q. Li*, H. Gao, L. Q. Li, F. N. Chen, F. Luo and S. Y. Zhang, Effect of Five Additive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in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s. Surface Engineering, 27 (2011) 536–543 (ISSN 0267–0844).Junyin Hu, Qing Li*, Xiankang Zhong, Longqin Li, Liang Zhang, Organic coatings silane-based for AZ91D magnesium alloy. Thin Solid Films, 519 (2010) 1361–1366 (ISSN 0040–6090).Xiankang Zhong, Qing Li*, Junying Hu, Shiyan Zhang, Bo Chen, Shuqiang Xu, Fei Luo, A novel approach to heal the sol-gel coatings system on magnesium alloy for corrosion protection. Electrochimica Acta, 55 (2010) 2424–2429 (ISSN 0013–4686).Shiyan Zhang, Qing Li, Xiaokui Yang, Xiankang Zhong, Yan Dai, Fei Luo,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with electroless plating pretreatment and Ni-TiO2 composite coating.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61(2010) 269–276 (ISSN 1044–5803).H. Gao, Q. Li*, Y. Dai, F. Luo, H.X. Zhang, High efficiency corrosion inhibitor 8-hydroxyquinoline and its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phonate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Corrosion Science, 52 (2010)1603–1609 (ISSN 0010–938X).Xiaokui Yang, Qing Li*, Shiyan Zhang, Fang Liu, Shaoyin Wang, Haixiao Zhang,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d excellent corrosion protection properties of sealed Zn–TiO2 composite coating for sintered NdFeB magnet.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95 (2010) 189–195 (ISSN 0925–8388).Xiankang Zhong, Qing Li*, Junying Hu, Xiaokui yang, Fei Luo, Yan Dai, Effect of cerium concentration on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erium-silica hybrid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 AZ91D.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69 (2010) 52–56 (ISSN 0300–9440).Xiaokui Yang, Qing Li*, Shiyan Zhang, Hui Gao, Fei Luo, Yan Dai,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s and corrosion protection properties of Ni-Co alloy coating prepared on sintered NdFeB permanent magnet.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14 (2010) 1601–1608 (ISSN 1432–8488).Qing Li*, Shuqiang Xu, Junying Hu, Shiyan Zhang, Xiankang Zhong, Xiaokui Yang, The effects to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zinc phosphate conversion coatings with ethanolamine on magnesium alloy. Electrochimica Acta, 55 (2010) 887–894 (ISSN 0013–4686).Xiao-kui Yang, Qing Li*, Jun-ying Hu, Xian-kang Zhong, Shi-yan Zhang,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sealed Ni-TiO2 composite coating for sintered NdFeB magnet.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40 (2010) 39–47 (ISSN 0021–891X).Shiyan Zhang, Qing Li*, Bo Chen, Xiaokui Yang, Prepara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studies of nanometric sol-gel-based CeO2 film with a chromium-free pretreatment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Electrochimica Acta, 55 (2010) 870–877 (ISSN 0013–4686).[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