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南京林业大学论文发表报销

发布时间:

南京林业大学论文发表报销

大学生发表论文 学校不会给报销出版费的。在期刊上发表文章是不需要出钱的,应该给本人稿费.可是如果本人是商业性质的要求出版单位为印刷、出版论文。那当然要收费了。这个费用学校是不会给自己报销的。版面费一般指正式学术期刊刊用作者的文章后其期刊编辑部向作者收取的现金费用。版面费是在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兴盛的环境下产生的;从版面费自身形成的构件和程序看,版面费是两方的自觉自愿的合约行为,是两个巴掌拍出的响,无违法违纪可言;但从根本上说,产生学术期刊版面费的根源,在于目前我国不够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版面费”早已成为国内学术界公开的秘密,以版面费为核心的论文产业链,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据最新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其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位以外。究其原因,可以说版面费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这个要看你们学校是怎么规定的了,如果你要发表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地。你百度搜索济南天之信采编部找秦编辑,他可以帮你发表

这个报销应该问问公司财务,看具体的公司政策了。

论文发表费用可以报销吗?论文发表费用能报销吗发表论文需要作者支付相应的费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也有作者想要知道这些费用能否报销,小编在此介绍:关于这个问题,需要看作者所在单位或者院校有没有相应的文件,曾经某高校学生安排论文发表的时候,提供过一份学校报销发表论文版面费用的通知,当然也不是每个学校都会报销版面费用的,具体您可以将评职文件发给我们的老师,他们给您做出更进一步的判断。有些学校对于教职工发表的三类以上学术论文(不含指导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单位为本学校的,学校给予报销部分版面费。当然报销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认真填写单位表格并请相关人员签字,连同版面费发票和原始实验数据等证明材料一并上交所在二级单位,并务必在发票或转账凭证背面用铅笔写明姓名、单位、联系电话。为了避免学术不端,或者是作者造假,各二级单位需根据拟申请报销论文的原始实验数据等证明材料对论文进行审核,并将原始实验数据等证明材料留存。同时,已发表的SCI收录论文PDF电子版需二级单位做好留存。由各二级单位统计本单位符合报销条件的学术论文,并将个人填写的报销统计表、发票或转账凭证一并上交至科技处,科技处不接收个人申报,论文报销时间也需要注意,而且报销的只是版面费,审稿费或者印刷费等相关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内,发表被SCI、EI等收录的论文需同时提供检索证明复印件;未按照要求办理者,是不能办理报销的。至于您发表的论文是否能报销,您可以了解学校或者单位的文件,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投稿到正规期刊的论文才能报销,大家想要以后报销论文费用,那么在发表前就应该找相关单位发表,他们是可以开具正规发票的,比如期刊天空网,作者自己投稿很可能上当难以发表,更别说报销了。更多论文费用知识:评职称的论文费用是如何定的评职称中发表论文是非常重要的,而论文发表的难度和价格也在逐渐上涨,那么评职称论文费用是如何定的,小编介绍:每个期刊定其自己的收费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不变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投稿

核心期刊,几个主要大学的学报,《中国蔬菜》《长江蔬菜》好像就这二个。农业类核心期刊(2008年):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5.福建林学院学报 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7.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华北农学报 9.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3.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江苏农业科学 1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7.江苏农业研究(改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 18.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浙江林学院学报 21.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科学 24.河南农业科学 25.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西北农业学报 27.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8.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9.湖北农业科学 30.江苏农业学报 园艺类核心期刊(2008):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中国果树 5.北方园艺 6.中国南方果树 7.长江蔬菜 8.食用菌

农学,在栽培和植保技术方面,需要掌握的技术包含着农作物的,园林的和园艺的所有技术内容,它需要的技术面最广。园艺,它的整个技术面只涵盖园艺单方面的技术内容,不涵盖农作物的和园林业的技术,技术面较小。 深造选专业要根据你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定。

你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网站看一下就知道了(网址为),《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写 作 指 南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投稿声明》上签名。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学报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本刊编辑部在收稿后3个月内,确定该文是否刊用。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 1 文稿的篇幅、卷面、结构、首页注释、层次标题1.1 文稿的篇幅(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以出版版面计算):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英文文稿,长度不限)。1.2 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1.3 文稿首页地脚注释(以下格式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收稿日期: yyyy-mm-dd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职称,研究方向。E-mail:…. 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研究方向,E-mail:……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博士后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联系人; 其他情况时,在作者简介后直接加E-mail,不写通讯联系人。 1.4 层次标题序号 1.4.1 层次标题左顶格。1.4.2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例如,一级标题使用1, 2, 3 …;二级标题使用1.1, 1.2, 1.3, …; 1.4.3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 1), 2), 3), …。这时,退2字起排。再以下,使用 a), b), c), …。这时,退2字起排。1.4.4 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1.5 其他序号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1.6 插图和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2.1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2.2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作者之间以“,”分隔。2.3 作者机构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在作者隶属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机构之间以“;”分隔。 2.4 摘要中文摘要的篇幅200~300字,信息具体。摘要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2.5 关键词 5.1 应有3~8个关键词。2.5.2 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2.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2.5.4 其中的符号和缩略语应先加以说明。2.6 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附录)。3 英文摘要3.1 文题 3.1.1 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3.1.2 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母。3.1.3 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3.1.4 第一个词不用冠词。3.2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 3.2.1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3.2.2 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例如:WANG Da-zhong。 3.3 作者机构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要加国名。3.4 摘要正文 3.4.1 字数为100~150实词。3.4.2 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3.4.3 其中缩略语应加以说明。3.4.4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1)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2) 尽量使用简单句;3) 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4) 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5) 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6) 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3.5 关键词3.5.1 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相应。3.5.2 除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3.5.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3.5.4 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4.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4.2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4.3 量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4.4 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之间, 留一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5 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5.1 斜体1) 量的符号、2) 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3) 一般函数符号、4) 生物学属及以下学名。5.2 黑斜体1) 矢量(向量) 的符号、2) 矩阵的符号、3) 张量的符号。5.2 正体SI词头和量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叙述性文字、化学元素符号、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 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 )、数学运算符(如: 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6.1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6.2 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6.3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格。如 “π = 3.141 592 6”。6.4 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999之间。7 插图7.1 插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7.2 插图的幅面: h×w = 50 mm×75 mm。7.3 插图的精度:约600 dpi。7.4 图注的字体、字号字体:汉字用黑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用小5号。 7.5 图线要求:主、辅线分明。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0.8 p,或0.3 mm); 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用细线(0.4 p,或0.15 mm)。 7.6 函数图要求标目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标线数目:3~7个;标线方向:刻度朝向图内;标值圆整:宜为2、5的整倍数。7.7 照片、灰度图:清晰。7.8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8 表格8.1 表格的宽度:一般限30汉字(或48字符)。8.2 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8.3 三线表的表头应放在第一行。8.4 表题小5号黑体(中英文),要求与图题相同。8.5 三线表的表头中,应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9 参考文献9.1 参考文献的要求 9.1.1 只列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条。9.1.2 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对其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9.1.3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 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9.1.4 作者不超过 3 人的姓名都写,超过 3 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9.1.5 中文的参考文献附加英文译文,并加注“(in Chinese)”。 9.2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 文献类别 著 录 格 式 专著M、 译著M、 文集C、 责任者. 专著 [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原作者. 译著名 [M]. 译者,译.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责任者. 文集名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期刊析出 作者. 文题 [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文集析出 作者. 文题 [C]//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发布年份.专利文献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号 [P]. 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S].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科技报告 作者. 文题, 报告代码及编号 [R].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报纸析出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9.3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附录: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 �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林业基础科学 S71 森林动物学 S718.6 森林昆虫学 S718.7森林数学(统计、数模、林价算法) S711 森林微生物学 S718.8 造林计划 S721森林土壤学 S714 林木育种 S722 苗圃学 S723森林水文学 S715 造林技术 S725 森林经理学 S757森林生物学 S718 森林经营学 S750 测树学 S758树木学 S718.4 森林保护学 S76 病虫害及防治 S763森林生态学 S718.5 木材学 S781 木材加工 S784 ,推荐TS6建筑科学与技术 TU 1 木材化学加工 TQ351 林副产品 S789 土木工程 TU 2 观赏园艺 S68 植物遗传学 Q943机械工程 TH 1 分子遗传学 Q75 基因工程 Q78汽车工程 U 27 植物生理学 Q945 植物病理学 S432.1电子工程 TN 造纸工业 TS7 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 TS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TP 3 自动化 TP 1 电机工程 TM环境科学与工程 X 化学工程 TQ 经济管理 F 2

南京林业大学论文发表

南京林业大学招聘要2篇论文。南京林业大学招聘需要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英语要求英语六级(CET6)考试(成绩在425分及以上)。

序号论文名称 发表刊物 发表时间1、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规划》 99年10月2、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旅游经济》(人大复印资料)99年7月3、HANGZHOU AS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CITY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July-Sep.,2000 2-1 14、以钱江区块开发为契机带动杭州会展旅游城市的建设《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8年9月5、杭州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原则 《商业经济与管理》 98年7月6、可持续发展—杭州旅游业跨世纪发展的根本原则 《旅游学刊》 98年6月7、高校旅游研究问题初探 《旅游学刊》 99年10月8、杭州市旅游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 《浙江经济》 99年4月9、绵羊:促销的引子—谈旅游促销创意 《中国第三产业》 98年4月10、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0年第27卷第2期,P201-204. 2000年4月11、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10月 以上文章均为独立完成12、现代农家旅馆发展的意义及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12月 周玲强、韩振华13、关于发展现代农家旅馆的研究探讨《旅游科学》2001年01期韩振华. 周玲强27-2914、旅游业对经济与就业的双拉动效应及制度创新研究《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6月周玲强15、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分析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年11月16、论旅游城市整体形象与综合环境的资源价值 《经济地理》2002年增刊 2002年12月17、千岛湖旅游发展的市场机遇及应对策略 《经济地理》2002年增刊 2002年12月18、我国旅行社敏捷化战略研究 《经济地理》2002年增刊 2002年12月19、湖泊旅游开发模式与21世纪发展趋势研究 《经济地理》2003年1月2003,23(1)139-14320、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分析 《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4月 周玲强21、对旅游购物场所推行星级管理制度的思考 《经济学家》2003年增刊 2003年6月22、会议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研究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8月23、生态旅游开发应坚持八项原则 《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3,5,59-60 2003年10月24、旅游网站对旅游业价值链的再造 《商业研究》2003年10月(03/19)25、杭州入境旅游期待新突破 《浙江经济》2003年10月(03/19)26、旅游景观房产研究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2月27、旅游广告效果测评系统简构[J].经济地理2003年增刊.2003.12 ,P.305-308 2003年12月28、中学生修学旅游需求倾向与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地理》2003年增刊 2003年12月29、欠发达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 《经济地理》2003年增刊 2003年12月周玲强、俞莹30、西岐民俗村旅游环境分析及优化对策 《经济地理》2003年增刊 2003年12月周玲强、朱睿31、民营资本投资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地理》2003年增刊 2003年12月周玲强、高萍32、杭州市旅游形象再定位和对杭州国际旅游发展的思考《经济地理》04年5月2004,24(3)423-425 周玲强徐乐乐33、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经营模式与案例研究 《浙江统计》 2004年5月34、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24(4)年7月周玲强、黄祖辉35、旅游景区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探析《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4,4,40-42 2004年8月36、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机制的博弈分析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增刊 2004年12月37、长三角古镇旅游生命周期演变的影响机制与管理对策《经济地理》2004年增刊 2004年12月周玲强38、我国小康社会大众休闲价值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6):12-18 周玲强、范平39、古镇生态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新思路《经济学家》2005年增刊,93-96 (周玲强、张迪)40、基于少儿市场的生态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构想《经济学家》2005年增刊,97-100 (周玲强、张东亮)41、杭州市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探析《经济地理》2005年增刊 2005年12月周玲强、周绍健42、基于运营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05年增刊,105-108 (周玲强、应天煜)43、生态旅游认证产品支付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省四个景区旅游者的实证分析《经济地理》ISSN 1000-8462 CN43-1126/K 2006,26(1)年1月7270字周玲强,程兴火,周天斌(1.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58;2.宁波鄞州区旅游局,中国浙江宁波315100)44、我国小康社会大众休闲价值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6,3:3-7 周玲强,范平45、国外生态旅游认证概述《世界林业研究》2006年01期程兴火. 周玲强2006,19(1)1-546、基于游客视角的生态旅游认证支付意愿实证分析《旅游学刊》2006年21卷第5期13-17 /《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2006,10,30-34,程兴火. 周玲强47、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与营销创新,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07,杜小慧; 周玲强; 断健平,48、生态旅游区认证等级综合评价,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71-76,黄祖辉; 程兴火; 周玲强;49、乡村旅游游客安全认知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06年增刊2006年12月高萍 姚海琴周玲强50、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动态性分析经济论坛2007,409(9),2007年5月,72-74,90 姚海琴高萍周玲强51、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探讨商业时代2008,34(437)95-96 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浙江省社科基金刘晗周玲强李会玲52、对传统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中社区参与旅游的思考——以杭州市中山中路为例,现代商业[J].2009,10(29):56-57. 共4167字周玲强,赵晟楠.53、西藏生态旅游认证产品游客支付意愿分析,经济论坛,2009,11(22) 总470期/第22期68-72 周玲强,丹增卓嘎,赵晟楠,扎旺,国家社科基金

⒈《长江中下游山地丘陵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林学概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4.《岩质海岸防护林?理论与实践》,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5.《天山北坡山地森林水土保持功能效益研究》,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⒍《森林生态学》,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⒎《林业生态环境评价》,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年来发表的有:1.许岳香,黄丹,胡海波(通讯作者).美国桂花种子休眠原因的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⑹:65~68⒉梁淑英,胡海波(通讯作者)等.枫杨、悬铃木和女贞光合特性的比较.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⑵:135~1383.朱晓勇,胡海波(通讯作者)等.太湖西区公路两侧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⑶:85~884.丁菡,胡海波(通讯作者).城市大气污染与植物修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⑵:84~885. 邱志军,胡海波(通讯作者).徐淮平原杨树农田防护林的成熟龄与更新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⑴:46~506.胡海波,薛建辉.冰雪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减灾对策.林业科学,2008,44⑷:1~27.胡海波,张金池.平原粉沙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渗透特性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1,15⑴:39~428.胡海波,康立新等.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土壤学报,1998,35⑴:112~1189.胡海波,陈金林等.苏北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水分的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⑷:24~2710.胡海波,张金池等.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带(网)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21⑷:1~511.胡海波,张金池等.岩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2002,15⑴:88~9512.胡海波,魏勇等.苏北沿海防护林土壤可蚀性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1,8⑴:150~15413.胡海波,梁珍海.淤泥质海岸防护林的降盐改土功能.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⑸;34~37 14.胡海波,张金池等.亚热带基岩海岸防护林土壤的酶活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⑷:21~2515.胡海波,王汉杰等.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气候效应的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⑶:77~8216.胡海波,张金池等.中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环境效应的分析.世界林业研究,2001,14⑸:37~4317.胡海波,项卫东.长江中下游环境特征与洪灾的关系.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⑵:37~4118.胡海波,张金池等.98长江洪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19⑷:303~30619.胡海波,康立新.国外沿海防护林生态及其效益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1998,11⑵:18~2520.胡海波,姜志林等.农田防护林采伐年龄的探讨.江苏林业科技,1999,26⑴:57~6121.沈波, 胡海波等.通南高沙土区农田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2,16⑶:129~13122.鲁小珍,胡海波等.宁夏沙湖风景区的旅游市场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⑷:61~63

南京林业大学发表论文奖励

国内期刊一般200-300稿费,减去写作过程中一些不可报销的费用比如打印费,邮局手续费之类的大概可以纯赚2000左右

这个钱好找!

我觉着真实的货币会比较少,但是附加的价值会很大。

嗯现在培养研究生或者是一些人准备晋级职称的时候,都要求大家发表学术论文。所以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而是用来毕业谋得学位的,一些讲师教授副教授都是用来评职称,学术更加进一个台阶的。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老师要求是发表学术论文从而给我们奖励的水平也不相同。如果发表一篇科技核心的学术论文,就可以得到600块钱一个月的劳务费,以及500块钱的论文奖励金。如果我们发表一篇中文核心的学术论文,还是拥有一个月600块钱的劳务费,但奖学金却提高到了800块钱。如果我们发表了外文文献,可以在外国的期刊上发表刊载,而且影响因子在1.5分以上,老师直接给我们2500块钱的奖励金,而且我们学校的学业奖学金也是最高的一项。所以说在上研究生时期写论文是每天必须的工作,搞科研也是每天让我废寝忘食所追逐的东西。

学生时期如果一个月你可以得到2到3000块钱的奖金,那么生活就会相当的滋润也可以不用顾及到下个月怎么样,可以疯狂的购物和消费。这种感觉真是爽的不得了,等到工作以后这个学术论文更显得很重要。

因为我们知道走向社会工作就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怎么才能证明你好好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呢?就是用论文代表你自己的成果,如果你写不好的就代表真的是技术的问题,尤其像一些科研单位教育单位以及一些医疗单位特别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老师会督促你学着玩也不会用奖金来引诱你,最多的就是在职称的评奖以及工作会议上这种原始的压力会督促你自己前进。就感觉头上真的是选了一根绳子时时刻刻在敲响自己的警钟,努力奋斗才是证明自己最好的通行证,而同行证的制作就是需要论文来填充。

我说一说学生论文本身他不会赚很多钱,但是他带来的附加价值是特别大的,因为他是对你学历学识以及工作能力的最好证明。

1万元。若2015年是在985高校读的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发表一区顶级论文,获得一篇论文收纳,学校则奖励学生1万元。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发表论文

传统 文化 是在特定的民族或群体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人们不断 总结 并创造的智力成果、具有鲜明的文化标志。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1500字的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先哲对人居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延续至今。其中蕴涵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等对室内设计影响深远。现代家居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与审美思想来指导现代家居室内设计并进行运用,优化建筑信息,使之和谐共生,从而整体、有效地营造一种理想的家居生活艺术环境,具有非常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室内设计 艺术

一 解析传统文化

“传统”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传统是已经形成的遗产或文化;也有人说传统是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的文化。本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1 什么叫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如中国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其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所刻画的动物形态栩栩如生,如鱼纹、鸟纹和蛙纹等,至今在室内设计中仍起着装饰的点睛作用。又如古埃及文化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与建筑关系极为密切,它所建筑的金字塔,至今还令世人叹为观止。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在室内设计上都喜欢遵循具有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心理行为的取向,其宗旨是周密考察了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如中国古代园林布局,无论是北方园林的宏伟、大气,还是江南园林的玲珑、典雅、都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思想,即“天人合一”。常运用曲折萦回、欲扬先抑、意犹未尽等手法,达到人工园林与环境的惊人吻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效果。我国四大名园,即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留园、拙政园,都是浓厚的传统文化的体现。

2 传统文化在室内装饰上的艺术表现

室内设计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儒家倡导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标准。传统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意识,其装饰内容和载体大多都有文化的意义,集中表现为重道德、助人伦和敦教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室内装饰成为传统艺术隐喻、象征和表达心愿、信仰及审美意趣的主要手段。如我国主要图腾物“龙”和“凤”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装饰元素,具有人格精神,和人共融,为人所用。“龙凤呈祥”是中国传统室内装饰的骨干脉络,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至今我们还有“龙的传人”的说法。凤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并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象征了美好与和平,预示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吉祥。艺术家们以丰富的装饰语言生动地表现龙凤多姿多彩的艺术风韵,龙凤组合的题材有很多,比如龙飞凤舞、游龙戏凤等。龙凤题材一直在民间室内装饰设计中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及力量的象征。

二 现代室内设计的含义与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高度集成的产物,它将功能实用性和审美艺术性融为一体,是创造良好室内环境的特殊艺术。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空间处理

空间处理是通过调整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处理好空间的分隔,强调空间的性质,解决空间的对比和统一等的精心设计,赋予空间更具人性化及更为丰富的内涵。如使用不到顶的墙、家具等实体性界面来划分空间,形成一定的视觉范围,又具有开放性。还可以使用栏杆、玻璃、悬垂物等非实体的手段来划分空间,造成空间界面模糊的感觉,使空间更开放。

2 整体装饰效果

整体装饰效果包括室内墙面、地面、屋顶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构造的设计,是室内空间从造型、色彩、工艺到风格的综合体现。如可利用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等通过对地面的高差处理,可实现转换空间、界定功能,让光线、视线、空气在无阻碍中自由融合。

色彩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色彩处理既要符合功能性又要能获得审美的效果,通过对色彩的视觉感受,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象征与寓意。如为了打破单调的六面体空间,可以采用超级平面美术 方法 不依天花、墙面、地面的界面限定,自由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构图,模糊了空间原有的构图形式,从而扩展了空间形式,创造空间意境。

3 室内陈设

室内陈设包括家具、橱具、电器、灯具、工艺陈设品、装饰品以及花卉植物等的选择与配置。他们之间的合理搭 配对 于形成室内环境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工艺品、雕塑、字画、纪念品等的点缀是室内设计中必需的内容,可以起到赏人悦目的作用。

另外,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材料也随之快速更新,生态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设计在强调人类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注重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以此带给人们持久的精神愉悦。

三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不同感受的改变,这要求室内设计必须与时俱进。但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寓意并没有改变,它们仍然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富贵吉祥的向往。因此,用现代的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并将其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使设计在满足实际功能和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质,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1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即天人原本一体,物我自然两宜,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对自然加以改造,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并将其思想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使营造的室内空间在本质上与室外空间环境、自然环境能和谐共生。在现代家居室内设计中,我们应该在观念上将室内空间看成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区环境、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等一系列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组合。

在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自然一致中,把古建筑中优秀的设计手法结合实际住宅巧加运用,更能体现人本身的内涵。如将中国传统园林的手法引入室内空间的设计,将其融为一体,做到室内空间室外化,让阳光温暖着室内与室外的人们,让人充分感受到外面的美妙景色,再利用光影创造出明亮、宜人、愉快的视觉效果。

对于开放性的空间强调的是空间的延续以及空间的交流。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人们在室内与室外所体验到的感觉,从而使空间里的内墙与空间的分隔带有音乐的优美旋律。比如套间住宅的阳台,别墅的赏花露台,以及住宅内部的某些能做成通透的隔墙,通常用透明的玻璃进行隔断,这样的设计简洁而无假饰,室内与室外、空间与空间互为借景,形成视觉上的空间的连续与扩充。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人们对空间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人们进门一刻的脚步移动,如由客厅走到卧室,或由卧室走到书房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空间设计是要让人们随着视点的转移体会到不同的装饰风格与艺术品位。传统建筑空间中弯曲流畅的线条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流动感,空间分隔上的隔断、花罩、窗、门让人对于传统空间有无限遐想与希望。因此,现代设计师可以根据传统设计,针对室内空间大小,利用色彩、明暗线条设计出感官上的空间延伸效果以及将室内与室外环境交织相融的效果。

对于封闭性的空间,要尽量利用窗户营造室内空间的某种氛围,使人们通过空间氛围体现出他们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性格差异、不同的 教育 背景等。古代窗户的形式多种多样,大都取法天然,如梅窗、扇形窗、尺幅窗,等等,而现代的平窗、凸窗、斜窗等虽然在取材用料方面与古代已截然不同,但用意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与自然对话。因此,现代设计师要借鉴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窗户把室外的景色纳入室内。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中国传统装饰色彩以白、黄、青、赤、黑五色为主,如绿色象征生命与健康,黄色象征尊贵与华丽等,它是室内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颜色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但颜色的外延扩大了,而且与事物的形状也建立了某种对应的联系。如在现代设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色彩莫过于红色,它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热情、热血和鲜明的特性。我国古代木建筑中最高等级的、流传至今的宫殿建筑,就以红、黄二色为主色,它深深影响了传统色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即便是现在,吉庆日子到处张灯结彩,灯是挂的红灯笼,彩结是的红彩绸。居室中的一整面红墙,餐厅中大面积的红桌布、红座椅等仍然是喜庆的象征。

又如金、黄两色在传统装饰中通常搭配使用,体现主人的尊贵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吸取了传统装饰手法,结合当代技术条件,创造出华贵氛围。例如,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室内改造工程中,设计主题非常鲜明,即“中国的金色大厅”。这一设计空间定位清晰明朗,风格细致淡雅,充满中国古典意味,天花采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藻井造型,八边石材柱间的梁枋采用传统沥粉贴金的手法,色彩及纹样具有敦煌壁画温润调和的风格,因而被称为人民大会堂的“金色大厅”。

3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陈设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在中国家具上的印记很深,传统家具民族性特征极强,尤其是明式家具的艺术造诣和文人气质在世界家具史上别具匠心,至今无法超越。我们在书房放置一组典型明清风格家具,往往会因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唤起历史情感的回归以及陈年的记忆。

雕刻 、匾额、书画、挂屏、文房四宝等陈设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意识的载体,它们既能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能从内容上起到激励、自勉和警世等作用,有效地围成一种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空间。

另外,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装饰纹样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传统文化中的几何纹样有水波纹、回纹、冰裂纹、万字纹等,它们在窗花、屏风、隔扇的传统装饰点依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使用,并且还用在了电视背景墙、天花、铺地等装饰的造型中。现代设计师打破了狭窄的传统文化概念,继承其优秀的文化精华,配合新的造型和新空间对传统纹样大胆创新使用,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借鉴传统的创作手法,使传统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了新的生命力,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结语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强调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设计,并巧妙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获得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研究传统文化,应用其美学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2] 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地区餐厅空间室内设计为例》,四川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3] 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

[4] 祝爱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

交给研究生各自导师送审。南京林业大学简称为南林,南林非全日制研究生论文需要每个南林非全日制研究生各自的导师收集后,在2022年4月20日之前交于南京林业大学老图书馆311室进行审核。

好好找然后啊啊啊啊卡计算机啊计算机设计的花花世界啊叫卡卡忘记

南林图书馆简介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2年,藏书1.7万余册。1961年建成图书馆大楼,面积7600m2;1996年又建成新馆,面积13,000m2。新旧馆通过外廊相连。新馆主要为图书借还、图书阅览、电子阅览等,旧馆主要是报刊阅览、信息咨询、行政办公和书库等。 此外,还有生命科学等三个分馆和阅览室,五个规格不等的报告厅。南林图书馆找论文步骤① 去图书馆的5楼机房② 登陆南林学校校园网,在校网站上进行文章浏览下载③ 根据图书馆电脑查询,查到索引然后根据索引去找相关论文④ 上南林的图书馆网站,这个网站是校内网,只能学校的网能找到资料。南林图书馆论文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南京林业大学博硕论文数据库南林图书馆阅览注意事项① 电子阅览室是供读者阅览电子文献和上网检索信息的场所。② 读者上机需持借阅证进行充值,费用从借阅证中扣除。③ 本室电脑均为XP操作系统,上机前需在入口处刷卡,然后自选机器,输入用户名及密码即可进入系统。下机需刷卡结账。④ 本室藏有各种计算机软件和欣赏、教学等学习光盘,还有馆藏图书的随书光盘,供广大读者借阅及复制。⑤ 本室禁止上机打游戏,遵守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规定,杜绝违反互联网法规的不良行为。⑥ 请保持室内清洁,严禁吸烟,请勿乱扔纸屑。⑦ 读者不得随意更换机器。如有疑问可向管理人员提出,服从管理人员管理⑧ 爱护键盘鼠标等设备,发现损坏及时上报管理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