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遥远的两个量子所呈现出得关联性。科学家早就发现,处于特定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量子,即使相距遥远也总是呈现出相同的状态,当其中一个量子状态改变时,其他量子也会随之改变。量子瞬间传输技术就是基于此的传输技术。
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我们就说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把这个最小单位称为量子。光子就是光量子,一束光至少包含一个光子,再少就不存在了。实验发现,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只能取一些分立的值,也就是说,原子中的电子能量是量子化的。量子化是微观世界的普遍现象。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从1900年到1930年),普朗克、爱因斯坦、德布罗意、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玻恩、泡利等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创立了量子力学,这是我们目前对微观世界最准确的描述。相对论几乎是爱因斯坦独力创造出来的,量子力学却是群星璀璨的产物。爱因斯坦在其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光量子,这是他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居然不是相对论!),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两个贡献者是普朗克和海森堡。不过上面无论哪一位,都比在世的物理学家伟大多了(杨振宁可能跟泡利相差不是很远?),这是时代的垂青,个人无法改变的。
量子力学描述世界的语言跟经典力学有根本区别。经典力学描述一个粒子的状态,说的是它在什么位置,具有什么动量。不言而喻的是,在任何一个时刻这个粒子总是位于某个位置,具有某个动量,即使你不知道是多少。量子力学描述一个粒子的状态,却是给出一个态函数或者称为态矢量,这个态矢量不是位于日常所见的三维空间,而是位于一个数学抽象的线性空间。在这里我们不需要深究这是个什么空间,关键在于两个态矢量之间可以进行“内积”的运算。内积是什么?在三维空间中,两个长度为1的单位矢量a和b做内积(a, b),得到的是它们夹角的余弦,即两个矢量方向相同时得到1,方向相反时得到-1,互相垂直时得到0,所以内积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矢量在另一个矢量上的投影。对两个态矢量也可以求这样的内积,结果是个复数(即有实部虚部,不一定是实数),而这个复数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
现在不可思议的新概念来了:对于任何一个物理量P(例如位置、动量),态矢量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具有确定的P,称为P的本征态,P的取值称为这个本征态的本征值;另一类不具有确定的P,称为P的非本征态。非本征态比本征态多得多,如同无理数比有理数多得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粒子是没有确定的位置的!等等,什么叫做“没有确定的位置”?是因为粒子跑得太快了,我们看不清吗?量子力学说的不是这种常规(而错误)的理解,而是说:非本征态是一个客观真实的状态,跟本征态同样客观真实,它没有确定的位置是因为它本质上就是如此,而不是因为我们的信息不全。来打个比方,有些状态可以用指向上下左右的箭头来表示,于是你定义“方向”为一个物理量,但是还有些状态是一个圆!圆状态跟箭头状态同样真实,只是没有确定的方向而已。
但是读者还会困惑,因为我们总是可以用仪器去测量粒子的位置,测量的结果总是粒子出现在某个地方,而不是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或者哪里都测量不到。好,下面就是量子力学的关键思想:对P的本征态测量P,粒子的状态不变,测得的是这个本征态的本征值。而对P的非本征态s测量P,会使粒子的状态从s变成某个P的本征态f,概率是s与f的内积的绝对值的平方|(s, f)|^2,发生这个变化后测得的就是f的本征值。用上面的例子来说,对箭头状态测方向,状态不变,得到的就是箭头的方向;对圆状态测方向,圆状态会以相同的几率变成任何一个箭头状态,得到的是这个新的箭头状态的方向。对位置的非本征态测量位置,就会测得粒子出现在某个随机的位置,而出现在空间所有位置的几率之和等于1。怎么知道测量结果是随机的呢?制备多个具有相同状态的粒子,把实验重复多次,就会发现实验结果每次都不一样。没错,量子力学具有本质的随机性,同样的原因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这是跟经典力学的又一大区别。你也许会觉得上面这些说法简直莫名其妙,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科学家都对它们奉若圭臬。为什么呢?因为这套奇怪的理论跟实验符合得很好,而经典力学却不能。当然,这是哲学性的原因,而操作性的原因很简单:现在的科学家受的都是量子力学的教育。普朗克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话:“新的科学真理并不是由于说服它的对手取得胜利的,而是由于它的对手死光了,新的一代熟悉它的人成长起来了。”
事实上,现在仍然有不少人对量子力学提出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不少专业科学家,民科就更多了(当然挑战相对论的民科更多)。历史上,挑战量子力学的势力更加强大,其中的带头大哥就是--爱因斯坦!老爱坚信粒子应该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世界的演化应该是决定性的,对前面说的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十分不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相信“没有人看月亮的时候,月亮仍然存在”,以及“上帝不掷骰子”。
如果是一般人,表达完信念也就没事了。但爱因斯坦是超级伟大的科学家,神一样的人物,他不会满足于只做口舌之争,而是要设计一个判决性的实验,以可验证的方式证明量子力学的错误。于是乎,1935年,爱因斯坦(Einstein)、波多尔斯基(Podolsky)和罗森(Rosen)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后人用他们的首字母称为EPR实验。你可以制备两个粒子A和B的“圆”态,使得在这个状态中两个粒子的某个性质(如电子的自旋角动量、光子的偏振)相加等于零,而单个粒子的这个性质不确定。这样一对粒子称为EPR对。然后你把这两个粒子在空间上分开很远,任意的远,然后测量粒子A的这个性质。好比你测得A是“上”,那么你就立刻知道了B现在是“下”。问题是,既然A和B已经离得非常远了,B是怎么知道A发生了变化,然后发生相应的变化的?EPR认为A和B之间出现了“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信息传递的速度超过光速,违反相对论。所以,量子力学肯定有错误。
这个问题非常深邃,直到现在都不断给人以启发。不过量子力学的正统卫道士有一个标准回答:处于“圆”态的A和B是一个整体,当你对A进行测量的时候,A和B是同时发生变化的,并不是A变了之后传一个信息给B,B再变化,所以这里没有信息的传递,不违反相对论。这个回答怎么样?无论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不过爱因斯坦一直都不信,以这个他参与创建的理论的反对者的身份走完了一生。
在爱因斯坦的时代,EPR实验只能在头脑中进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个实验可以实现了。1980年代,阿斯佩克特等人做了EPR实验,结果你猜怎么着?完全跟量子力学的预言符合!真的是你测得一个EPR对中的A是“上”的时候,B就变成了“下”。本来是设计出来否定量子力学的,反而验证了量子力学的正确性。这种事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17世纪的时候,牛顿主张光是粒子,惠更斯主张光是波动。牛顿按照惠更斯的理论计算出一个现象:把一束光射向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片,在圆片的背后中心位置会出现一个亮点,而不是暗点。牛顿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宣布驳倒了惠更斯。可是别人一做这个实验,发现真的就是如此,结果成了牛顿亲手证明惠更斯的正确。
EPR现象既然是一个真实的效应,而不是爱因斯坦等人以为的悖论,人们就想到利用它。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就是一个重要的应用。英文单词teleportation就是科幻艺术中biu的一声把人传过去的瞬间传输,tele是远,port是传,所以小编们报道这种新闻总是配传人的图片,《星际迷航》中的Spock发来贺电!可是,在量子信息研究中实际做的是把一个粒子A的量子态传输给远处的另一个粒子B,让B复制A的状态,注意传的是状态而不是粒子。当然你可以说传人也是把人的所有原子的状态传到远处的另外一堆原子上,组合成一个同样的人。OK我没意见,只不过为了避免混淆,中国的科学家们还是小心谨慎地把teleportation翻译成了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是怎么操作的呢?基本思路是这样:让第三个粒子C跟B组成EPR对,而C跟A离得很近,跟B离得很远。让A按照某个密码跟C发生相互作用,改变C的状态,于是B的状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再通过经典的通讯手段(比如电话、光缆)把密码告诉B那边的人,对B按照密码进行反向操作,就得到了A的状态。这里的基本元素包括作为中介的C、密码和传输密码的经典信道。
《生活大爆炸》(英文:The Big Bang Theory 简称:TBBT)是由马克·森卓斯基执导,查克·罗瑞、比尔·布拉迪编剧,吉姆·帕森斯、约翰尼·盖尔克奇、卡蕾·措科、西蒙·赫尔伯格、昆瑙·内亚、梅丽莎·劳奇、莎拉·吉尔伯特、马伊姆·拜力克等共同主演的美国情景喜剧。于2007年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
生活大爆炸大结局?生活大爆炸大结局是什么?
北京时间5月17日,陪伴观众12年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迎来了最终季。近日,该剧官推宣布:公寓的电梯终于可以用了,并且超开心地表示,“大家的兴奋程度似乎盖过了质量和体积的科学知识。”第一个正式使用修好了的电梯的人是Penny,演员卡蕾·库科称很荣幸:“我一辈子都会珍惜。”剧组还曝光了一组幕后照,主演和剧组工作人员们哽咽着拥抱,道别。
《生活大爆炸》从2007年9月24日推出至今,拍了279集。这部讲述四个宅男科学家与美女邻居之间的搞笑日常,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经典。这是一部献给成年人的童话,关于友谊、爱情和家庭,关于包容、成长与坚持。
生活大爆炸最令人难忘彩蛋有哪些
1.写字板背后的科学顾问:《生活大爆炸》里,为了展现谢尔顿和朋友们的研究,经常有块白板写着各种看不懂的科学公式。不过,这些公式并不是凭空编来,背后都离不开这部电视剧的科学顾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教授戴维·萨尔茨伯格。
据了解,教授每次都会检查剧本中的科学知识,他还为此专门开了博客,对剧中提到的科学内容进行解读。
2.霍金客串过七次:在《生活大爆炸》里,几位主角研究科学,生活里又热爱科幻电影和英雄漫画,也因此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来“客串”,包括“漫威之父”斯坦·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以及多位着名科学家、演艺明星。其中,最大的惊喜莫过于着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作为剧中“谢尔顿”的偶像,他曾经7次客串《生活大爆炸》。2018年3月,霍金去世,很多观众评论说:“谢耳朵的偶像离开了,他一定很伤心。”
3.从未露脸的“咆哮妈妈”:刚开始看《生活大爆炸》的观众,一定会对一位神秘人物印象深刻,那就是“霍华德”的“咆哮妈妈”,她极其宠爱霍华德,又不忍心儿子从自己身边离开,两人之间的对话都用咆哮进行,一句“Ho-ward”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这位母亲在剧中从未露过脸。2014年,为“咆哮妈妈”配音的演员卡萝·安·苏西患癌离世,这一角色再也无法出现在观众面前,在《生活大爆炸》第8季第15集,“霍华德”母亲去世,许多观众表达了自己的悲伤。
4.“谢耳朵”女友戏外也是学霸:剧中,“谢耳朵”的天才女友(后求婚成功)“艾米”是一名神经生物学家,然而,更令人们惊讶的是,演员本人马伊姆·比亚利克也是一名神经系统科学家。早年,她曾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录取,但还是选择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在2008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在《生活大爆炸》剧组里,编剧和制片人有时候也会向她请教一些涉及神经科学背景的相关知识,可以说戏里戏外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学霸。
5.73号T恤是什么意思:许多观众还记得,“谢尔顿”喜欢一件印有“73”的T恤,还说73是最美的素数,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专属科学家的小浪漫:73是第21个素数,而反过来37正好又是第12个素数,21正好又等于7和3的乘积。近日,两位数学家发表论文称证实了谢尔顿猜想,即73是唯一一个同时具有积性和镜像对称性的素数。另外,把73转成二进制后可以得到1001001,正读倒读都一样,更巧合的是,扮演“谢尔顿”的演员正出生在1973年。所以,这个“73”也被很多人说是最美妙的数字。
5月17日,这部陪伴12年的《生活大爆炸》终于要画上句点,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你能拥有一项超能力,你会选择什么?相信“瞬间移动”会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这种超能力在物理学上并非不可能。如果我们能够对构成物体的每一个粒子进行测量,然后在目的地用同样的粒子完全复制其状态,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物体。如今,中国科学家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今年2月26日,《自然》杂志发表封面文章,介绍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项目组的“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研究。通俗地说,这一技术可以让科学家在异地瞬间获知粒子状态,从而开启了瞬间传输技术的大门。
5日的政协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用一个比喻向《科技日报》解释了这项研究:“从合肥带到北京一个保险箱,钥匙忘带了。于是我请合肥的同事测量一下钥匙,告诉我;我在北京复制它。”
理论基础:量子纠缠
要想弄清楚“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就绕不开“量子纠缠”的概念。量子纠缠是指相距遥远的两个量子所呈现出得关联性。科学家早就发现,处于特定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量子,即使相距遥远也总是呈现出相同的状态,当其中一个量子状态改变时,其他量子也会随之改变。
爱因斯坦曾把量子纠缠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不过观察者网曾经报道,科学家如今认为,量子纠缠其实也是需要信道的,潘建伟教授的项目组2013年也测出,量子纠缠的传输速度至少比光速高4个数量级。
这就是量子隐形传态的理论基础。在量子纠缠的帮助下,带传输量子携带的量子信息可以被瞬间传递并被复制,因此就相当于科幻小说中描写的“超时空传输”,量子在一个地方神秘地消失,不需要任何载体的携带,又在另一个地方神秘地出现。
技术突破:非摧毁性测量
但想测量一下光子,再让远方复制,实现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太小,光子“一触而溃”,再精细的测量也让它面目全非。
中科大网站介绍说,1997年,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验证,该工作随后与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科技成果一起入选了《自然》杂志“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然而,以往所有的实验实现都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局限,即只能传输单个自由度的量子状态,而真正的量子物理体系自然地拥有多种自由度的性质,即使是一个最简单的基本粒子,如单光子,它的性质也包括波长、动量、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等等。
潘建伟对科技日报介绍说:“测量一个自由度,不干扰其他自由度,很困难。好比测量身高,尺子一拉,体重就受了影响。”
中科大此次就是进一步发展出了“非摧毁性的测量技术”。经过多年艰苦努力,研究人员成功制备了国际上最高亮度的自旋-轨道角动量超纠缠源、高效率的轨道角动量测量器件,突破了以往国际上只能操纵两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局限,搭建了6光子11量子比特的自旋-轨道角动量纠缠实验平台,从而首次让一个光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两项信息能同时传送。
据中科大新闻网报道,该实验成果得到了《自然》杂志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他们一致称赞该工作“绝对新颖、重要,处于当前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的最前沿,可以认为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在1997年单个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实现的18年之后,这个工作从基本概念上将量子隐形传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非常有趣,意义重大,且具有极其苛刻的技术难度”。
由于该成果的重要性,《自然》杂志专门邀请国际知名量子光学专家Wolfgang Tittel教授在同期的“新闻视角”(News and Views)栏目撰文评论:“该实验实现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个最深远和最令人费解的预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可以作为未来量子网络的一个强大的基本单元”。
该论文发表后,第一时间受到了美国《科学新闻》(Science News)和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Physics World等多家国际媒体的报道,称“该工作不仅为提升量子力学基础问题的理解迈进了关键一步,也将在未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应用:谢耳朵的难题还很遥远
看过《生活大爆炸》的读者可能还记得,谢耳朵曾经在剧中谈到过瞬间移动(teleportation)的伦理问题:如果我能够在此地被摧毁,然后在异地重建,那么使用了不同原子重建的我,还是我吗?
暂时还不用担心。中科大的这项研究距离宏观物体的远距传输还差的很远,其应用主要在于量子通信。在无线通信中,如果直接使用二进制编码会造成严重的误差,因此在数字通信中,人们还需要进行更复杂的编码。同样,从单自由度传输到多自由度传输的进步,对量子通信的实用化意义重大。
[海峡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17日电(任思雨)2019年刚过去不到一半,很多人却已经说了好几次“告别”:8年美剧《权力的游戏》将在下周完结,11年的复联系列电影短暂说了再见,而陪伴观众12年之久的《生活大爆炸》也即将迎来最终章。
北京时间5月17日(美国时间5月16日),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将播出第十二季最终集,时长为1小时。不少网友发文怀念,同时,他们还回顾了一些剧集的“彩蛋”。
《生活大爆炸》海报
播出十二载:重新定义“天才也性感”
《生活大爆炸》于2007年9月正式开播,讲述四个宅男科学家与美女邻居之间的搞笑日常生活,一群天才科学家做主角,这在当时的电视剧市场中很少见。凭借着各种捧腹笑料,这部电视剧也随之火遍全球,开播12年依然保持着高分口碑。
剧中,四位男主角都在加州理工大学工作,但又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谢尔顿”有极端强迫症,“莱纳德”呆萌总被捉弄,“霍华德”被妈妈过度保护,而印度裔的“拉杰什”不敢跟女生讲话。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的行为显得好笑又笨拙,电视剧即围绕着“高智商、低情商”的反差来制造笑料。
播出12年,《生活大爆炸》成为美国最成功的情景喜剧之一,先后获得五十多项艾美奖提名,演员吉姆·帕森斯也凭借着“谢尔顿”的角色四次获得艾美奖最佳喜剧男主角奖,并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电视男演员之一,中国粉丝还为其取了个昵称“谢耳朵”。
2017年,由《生活大爆炸》开发出的衍生剧《小谢尔顿》收视表现同样不俗。
《生活大爆炸》不仅塑造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重新定义了“天才也是一种性感”。通过好玩有趣的对话,电视剧向观众们解释了许多科学知识,例如薛定谔的猫、多普勒效应、弦理论等等。
2017年,霍金专门在斯塔尔慕斯节上给《生活大爆炸》颁发了霍金科学传播奖章,以此表彰《生活大爆炸》对科学传播做出的贡献。
展望大结局:主演都希望“把电梯修好”
2018年8月,华纳兄弟电视制作部门宣布,《生活大爆炸》的第12季将是该剧的最终季。
“谢尔顿”扮演者吉姆·帕森斯说:“原因单纯就是,是时候要结束了,我们已经尝试了很多东西,的确我们可以把故事一直讲下去,但并不需要就这样把这东西榨干。”
十二年之间,观众们亲眼看着几位科学家逐渐成长,一度被认为只能“有丝分裂”的“谢尔顿”也对女友发表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告白,成功步入婚姻。但与此同时,人物最初的喜剧反差感也在减少,对观众来说,“他们也变了”。
据悉,《生活大爆炸》也成为美国电视史上集数最多的多镜头情景喜剧,这次播出的最后一集将是第279集,打破了《欢乐酒店》(Cheers)275集的纪录。
谈到对大结局的想法,几位主演不约而同地说:希望他们能把电梯修好。这部电梯从第一季出场以来就从没修好过。吉姆·帕森斯说:“电梯修好了,至少修好了一小会儿,然后我们又都困在里面了。”
制作方也表示,要给观众一个“经典剧集般的完美收官”。观众们猜测,那个破电梯会修好吗?“谢尔顿”会获得诺奖吗?他和“艾米”会有孩子吗?这些角色又会怎样开启新生活呢?
十二年来,几位演员之间感情非常深厚,“莱纳德”约翰尼·盖尔克奇接受采访时说,很自私地希望最后一集能够多一些情绪很重的戏份,因为大家都会止不住泪水吧。
5月1日,大结局录制结束,主演们纷纷晒出最后一次对台词的照片,熟悉的布景也开始拆除。“潘妮”卡蕾·措科泪洒现场,并转达了主创的话:“《大爆炸》会永远在我们心中,它美好、简单、真实。”“莱纳德”约翰尼·盖尔克奇则说:“一切对我们是梦想成真,这12年来你们一直是最好的观众。”
回顾剧集内外:那些令人难忘的彩蛋
从得知最终季的那一天起,很多观众就开始在网络上发文怀念,有人说,这是自己的美剧启蒙。
“12年,电梯还没修好,我也没准备好说再见呢。”
“在我困难的时候,它给过我安慰。”
“哭了呀,陪伴了我那么多年好舍不得。”
同时,他们还提起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剧集彩蛋:
1.写字板背后的科学顾问
《生活大爆炸》里,为了展现谢尔顿和朋友们的研究,经常有块白板写着各种看不懂的科学公式。不过,这些公式并不是凭空编来,背后都离不开这部电视剧的科学顾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教授戴维·萨尔茨伯格。
据了解,教授每次都会检查剧本中的科学知识,他还为此专门开了博客,对剧中提到的科学内容进行解读。
2.霍金客串过七次
在《生活大爆炸》里,几位主角研究科学,生活里又热爱科幻电影和英雄漫画,也因此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来“客串”,包括“漫威之父”斯坦·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以及多位著名科学家、演艺明星。
其中,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作为剧中“谢尔顿”的偶像,他曾经7次客串《生活大爆炸》。2018年3月,霍金去世,很多观众评论说:“谢耳朵的偶像离开了,他一定很伤心。”
3.从未露脸的“咆哮妈妈”
刚开始看《生活大爆炸》的观众,一定会对一位神秘人物印象深刻,那就是“霍华德”的“咆哮妈妈”,她极其宠爱霍华德,又不忍心儿子从自己身边离开,两人之间的对话都用咆哮进行,一句“Ho-ward”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这位母亲在剧中从未露过脸。2014年,为“咆哮妈妈”配音的演员卡萝·安·苏西患癌离世,这一角色再也无法出现在观众面前,在《生活大爆炸》第8季第15集,“霍华德”母亲去世,许多观众表达了自己的悲伤。
4.“谢耳朵”女友戏外也是学霸
剧中,“谢耳朵”的天才女友(后求婚成功)“艾米”是一名神经生物学家,然而,更令人们惊讶的是,演员本人马伊姆·比亚利克也是一名神经系统科学家。
早年,她曾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录取,但还是选择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在2008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在《生活大爆炸》剧组里,编剧和制片人有时候也会向她请教一些涉及神经科学背景的相关知识,可以说戏里戏外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学霸。
5.73号T恤是什么意思?
许多观众还记得,“谢尔顿”喜欢一件印有“73”的T恤,还说73是最美的素数,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专属科学家的小浪漫:
73是第21个素数,而反过来37正好又是第12个素数,21正好又等于7和3的乘积。近日,两位数学家发表论文称证实了谢尔顿猜想,即73是唯一一个同时具有积性和镜像对称性的素数。
另外,把73转成二进制后可以得到1001001,正读倒读都一样,更巧合的是,扮演“谢尔顿”的演员正出生在1973年。所以,这个“73”也被很多人说是最美妙的数字。
5月17日,这部陪伴12年的《生活大爆炸》终于要画上句点,你准备好了吗?(完)
可能在别人眼里会看不起他,但是他自己是幸福的。
每一个故事总是会有结局的,即便是对于那些已然深入人心的故事,告别显得尤为难过。当告别的那一刻终于降临,就仿佛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远的失去了。
不知不觉中,《生活大爆炸》已经走过了12年的漫长岁月,在这12年里《生活大爆炸》全剧共拍摄了279集,创下了美剧的又一个历史之最――一部剧集最多的多镜头情景喜剧。
同时《生活大爆炸》也成为了为数不多能够善始善终的美剧之一,它从第一季到最后一季,一直保持着良好收视率和超高评分。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一个关于谢耳朵、莱纳德、拉杰、霍华德四个科学怪咖日常生活的多镜头情景喜剧,四个人讲着科学家之外听不懂的物理学笑话,聊着全世界只有很少数人能听懂的笑话,说着全世界没有多少人会的语言,仿佛生活在乌托邦一般。
估计当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部剧能够成功续订,并一直走到今天。
事实上,剧集在第一季播出后的不同凡响使得它很快便获得了续订,随着人物与剧情的展开,佩妮、伯尼黛特、艾米这三个古灵精怪又可爱的女人相继走入四个怪伽的生活,我们所看到的除了喜剧更像是一部也充满着温情和感动的家庭剧。
相信当年《生活大爆炸》第五季中霍华德和伯尼黛特的婚礼让无数一直捧着手机,守候在电脑前追剧的死宅们泪目,同时也为霍华德在匆忙而短暂的美好时刻中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而感慨不已。
而让人感触最深则无疑是谢耳朵在霍华德和伯尼黛特的婚礼上的祝词。
时过境迁,当去年第十一季季终,谢耳朵终于步入婚礼殿堂与艾米修成正果,两人一字一句念出结婚致辞。我们发现,那两个最不相信爱情的人终于发现了爱情和婚姻的真谛,找到了彼此。
艾米在誓词中说“我研究了一见钟情为伪命题的课题……很显然,研究结论是错误的。”
谢耳朵的誓词讲到“尽管我不能说出我现在的感觉,我愿意用一辈子让你看到我对你的爱。”
此刻我们所看到的已然谢耳朵判若两人。
作为从头到尾追剧的粉丝们对谢耳朵的成长,对有着这部剧陪伴的青春岁月,更是有着满满的回忆。
还记得剧集初的那个眼里都是自己,有着无数怪癖的天才人类渐渐变得富有感情、学会了宽容与自省,面对爱人开始勇敢而浪漫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样的谢耳朵怎叫人不心生嫉妒?有怎叫人不喜爱呢?
可以说这部剧真正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它引用了多少科学理论与冷笑话,不在于几个主角超乎常人的智商与学历,不在于有着多少明星演员甚至于霍金的客串,而在于它以几个怪伽的独特视角展现着普通人的生活,展现着不平凡的平凡一面。
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当生活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庸庸碌碌而过,当你最终认清自己从头到脚都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常人时。相信每个人在这个时候,内心都充满着孤独与抑郁。
可看着《生活大爆炸》,你会突然意识到,即便是像几个主演一般的科学天才也有着常人所不知的孤寂,也会因为胆怯,无法同喜欢的人直抒真情,面对感情不知何去何从。
但故事依旧得继续,人生依旧在前行,他们笨拙而努力地面对着生活,人生如戏,我们该如何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呢?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望着习惯于互相的陪伴,习惯于一起工作,习惯于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景里吃着固定菜式的他们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岁月静好。
在第十二季播出前,面对《娱乐周刊》的采访,几位主演表示很高兴能够参与到这样一部独一无二的电视剧中,有很多的不舍,同时又觉得这是该结束的时候。
面对故事的结局,他们充满乐观,并无遗憾,就像剧中主演谢尔顿所说的:“我们已经没有新东西可拍了。”
曾经有部电影这样说过,用善意的心情去理解别人的话,会让世界单纯美好容易。
世界如此之大,我却能幸运地遇见一些人。
而如果非要让我说上几个幸运遇到的人,这些陪伴了我12年的怪伽绝对是其中之一。
如果时隔多年,当这部剧再一次上演,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希望看到那个熟悉的谢耳朵,那个熟悉的大家庭依旧如少年般真诚而勇敢。
模因论 (memetics) 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我国学者何自然他们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模因类似作为遗传因子的基因,为文化的遗传因子,也经由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演化。举例而言,某个人类大脑中的观念(模因),经由模仿或是学习复制到不同人的大脑中。而经过复制的观念并不会与原来观念完全相同,因此产生变异。这些相似但是有所不同的观念,则在散布时互相竞争,不同的内容影响其散播能力,因此出现类似天择的现象。 模因像病毒,能感染人类的大脑,改变他们的行为,令他们着力宣扬这种模式。对某种事物(如标语口号,时髦用语,音乐旋律,创造发明、流行时尚等)只要有人带个头,大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模仿起来,传播出去,“炒作”起来,成为“人云亦云”、“人为我为”的模因现象。 剧中,首先由佩妮告诉艾米,伯纳特想与霍华德分手 为小秘密小八卦的而开始一传十 十传百,在小团体内每个人抱着不同的心态和目的导致这个秘密不胫而走八卦漫天飞为笑点,即有戏剧冲突也能与现实中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八卦的灵魂以及探究别人秘密为乐传播秘密的人际交往方式非常相同。中间还穿插谢耳朵与艾米这两位高智商低情商的科学家将模因论引入小群体中邪恶的利用身边朋友的八卦因子,来做科学论据分析的活体实验!笑点各出,佩妮属于生活中我一定会保守秘密但是确实第一个将秘密说出去的大喇叭角色,而艾米知道秘密以后开始传播,伯纳特要分手的消息瞬间成为小团体内除当事人不知道而大家都知道公开的秘密,引发的不同人对于八卦共同或是不同的反应以及各自心里的想法暗怀鬼台的拉杰,看好戏的谢耳朵与艾米,吃瓜群众的莱纳德。以及最后, 以艾米和谢耳朵,制造八卦来观察小团体内大家反应作为数值研究模因论 ,是最为精妙的点笔之睛。可以说演员演技之精湛以及编剧对人性的了解之透彻却又以一种诙谐愉快的方式呈现出来! 以下是艾米解释的 八卦“模因论”谢耳朵艾米决定制造八卦在小团体内做活体社会科学研究实验PS:想找一个应用来做读书笔记 影评 一些日常碎碎念 心得 或是旅行见闻。特来体验一下 的用户体验 出此文是在马桶上且我家猫咪蹲守旁边 用时20分钟创作的
《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一直被纵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佩妮也问过莱纳德为什么他能忍受谢尔顿,莱纳德回忆在他们刚认识的时候,谢尔顿先是赶走了从莱纳德那里泄密的朝鲜女间谍,然后处理了火箭燃料事故。前者保全了莱纳德在科研界的名誉和工作,后者救了他的命。在救命之恩面前,谢尔顿的那些怪癖算得上是小事了。
霍华德和拉杰都被问过“为什么要忍受谢尔顿”,他们的回答都是为了莱纳德。莱纳德本人算得上是整个剧集里脾气最好的人了,不然也不会忍受谢尔顿这样的室友这么多年那么多年。莱纳德的妈妈就是个冷血无情的加强版谢尔顿,拿自己的孩子当实验动物看,所以莱纳德能适应和谢尔顿当室友而不被逼疯。
由于童年的阴影,莱纳德本质上是个非常自卑的人,而谢尔顿是个超出常理的怪咖,他毒舌又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嘲讽莱纳德,但他同时也嘲讽所有人。他们在社会上的缺陷其实是一样的,都是nerd,谢尔顿更是nerd中的战斗机。和他在一起时,莱纳德内心真实的伤痛不会被触碰。前期的谢尔顿是个大号巨婴,不依赖莱纳德几乎无法独立生活,但极度缺乏家庭温暖的莱纳德其实也享受被依赖的感觉。以至于后期不再和谢尔顿住在一起,他甚至还觉得有点怅然若失。
霍华德和谢尔顿闹矛盾时,伯纳黛特说他不应该这样对谢尔顿,因为大家都知道谢尔顿出口伤人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样会伤人,他的脑子没有容下那些板块。艾米说大家唯一容忍谢尔顿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谢尔顿并不是故意的。
是真的可以用照片做对比。
斯蒂芬·霍金与谢耳朵(饰演者吉姆·帕森斯)合照
霍金照片
《生活大爆炸》第五季21集剧情简介
When Wolowitz gets to work with Stephen Hawking (left), Sheldon (Jim Parsons, right) is willing to do anything to meet his hero.
当得知霍沃德·沃洛维茨(Howard) 要和大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一起工作,谢耳朵彻底“疯掉”了,他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去见自己的偶像!
拓展资料:
为了遇见他心目中的英雄霍金,“谢耳朵”甘愿做任何事情?!包括穿起女仆小短裙!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客串的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终于在北京时间昨天正式播出,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其中霍金的最后一句台词“老天,又一个晕倒粉”,更是成为“爆炸经典”。
该集在网络上线后,在线、下载观看的中国网友不计其数,加油、追捧者众多。有网友说:“霍金果真在《生活大爆炸》里出现了!关键是他居然还能做出那么生动的表情来,太神了!”
谢耳朵被偶像霍金调侃
“谢耳朵”在昨天这一集中为了接近自己的偶像,想尽各种办法,甚至还穿上了女仆装!场面令人忍俊不禁,而霍金最后则登门问候,“并和这位狂热崇拜者分享其美妙心得”。其高潮戏就是最后的这次见面和两人言语并不太多的奇妙对话。
第21集最后的高潮戏中,“谢耳朵”站在偶像霍金面前,诚惶诚恐地说:霍金教授,能见到您真是太荣幸了,先生……(语音激动地颤抖),霍金冷冷地面无表情地回答:我知道(背景一片爆笑)。
“谢耳朵”随后感谢霍金能抽空见他,霍金礼貌地回答:“我的荣幸,我很喜欢你的论文,你的确是聪明绝顶……”接着又是一个笑点,“谢耳朵”臭屁哄哄地回答:“我知道。”两人又来回客套了几个回合,“挺好的……可惜是错误的,第二页上有地方运算错误了,愚蠢的错误。”
霍金猛地抨击了“谢耳朵”,让他紧张并慌乱地翻自己的论文,“不会吧,不会犯错的。”霍金的笑点又来了:“那你是说我错了吗?”遭到偶像调侃,“谢耳朵”迅速检查自己的结论,并随即承认自己的错误,“啊!天啊!真的错了,我还把它呈给了斯蒂夫·霍金!”(马上晕倒),接着经典一幕出现了,霍金翘了翘嘴,吐出几个字:“老天,又一个晕倒粉(丝)……”预料中的,一阵爆笑收场。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出生当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海峡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17日电(任思雨)2019年刚过去不到一半,很多人却已经说了好几次“告别”:8年美剧《权力的游戏》将在下周完结,11年的复联系列电影短暂说了再见,而陪伴观众12年之久的《生活大爆炸》也即将迎来最终章。
北京时间5月17日(美国时间5月16日),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将播出第十二季最终集,时长为1小时。不少网友发文怀念,同时,他们还回顾了一些剧集的“彩蛋”。
《生活大爆炸》海报
播出十二载:重新定义“天才也性感”
《生活大爆炸》于2007年9月正式开播,讲述四个宅男科学家与美女邻居之间的搞笑日常生活,一群天才科学家做主角,这在当时的电视剧市场中很少见。凭借着各种捧腹笑料,这部电视剧也随之火遍全球,开播12年依然保持着高分口碑。
剧中,四位男主角都在加州理工大学工作,但又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谢尔顿”有极端强迫症,“莱纳德”呆萌总被捉弄,“霍华德”被妈妈过度保护,而印度裔的“拉杰什”不敢跟女生讲话。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的行为显得好笑又笨拙,电视剧即围绕着“高智商、低情商”的反差来制造笑料。
播出12年,《生活大爆炸》成为美国最成功的情景喜剧之一,先后获得五十多项艾美奖提名,演员吉姆·帕森斯也凭借着“谢尔顿”的角色四次获得艾美奖最佳喜剧男主角奖,并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电视男演员之一,中国粉丝还为其取了个昵称“谢耳朵”。
2017年,由《生活大爆炸》开发出的衍生剧《小谢尔顿》收视表现同样不俗。
《生活大爆炸》不仅塑造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重新定义了“天才也是一种性感”。通过好玩有趣的对话,电视剧向观众们解释了许多科学知识,例如薛定谔的猫、多普勒效应、弦理论等等。
2017年,霍金专门在斯塔尔慕斯节上给《生活大爆炸》颁发了霍金科学传播奖章,以此表彰《生活大爆炸》对科学传播做出的贡献。
展望大结局:主演都希望“把电梯修好”
2018年8月,华纳兄弟电视制作部门宣布,《生活大爆炸》的第12季将是该剧的最终季。
“谢尔顿”扮演者吉姆·帕森斯说:“原因单纯就是,是时候要结束了,我们已经尝试了很多东西,的确我们可以把故事一直讲下去,但并不需要就这样把这东西榨干。”
十二年之间,观众们亲眼看着几位科学家逐渐成长,一度被认为只能“有丝分裂”的“谢尔顿”也对女友发表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告白,成功步入婚姻。但与此同时,人物最初的喜剧反差感也在减少,对观众来说,“他们也变了”。
据悉,《生活大爆炸》也成为美国电视史上集数最多的多镜头情景喜剧,这次播出的最后一集将是第279集,打破了《欢乐酒店》(Cheers)275集的纪录。
谈到对大结局的想法,几位主演不约而同地说:希望他们能把电梯修好。这部电梯从第一季出场以来就从没修好过。吉姆·帕森斯说:“电梯修好了,至少修好了一小会儿,然后我们又都困在里面了。”
制作方也表示,要给观众一个“经典剧集般的完美收官”。观众们猜测,那个破电梯会修好吗?“谢尔顿”会获得诺奖吗?他和“艾米”会有孩子吗?这些角色又会怎样开启新生活呢?
十二年来,几位演员之间感情非常深厚,“莱纳德”约翰尼·盖尔克奇接受采访时说,很自私地希望最后一集能够多一些情绪很重的戏份,因为大家都会止不住泪水吧。
5月1日,大结局录制结束,主演们纷纷晒出最后一次对台词的照片,熟悉的布景也开始拆除。“潘妮”卡蕾·措科泪洒现场,并转达了主创的话:“《大爆炸》会永远在我们心中,它美好、简单、真实。”“莱纳德”约翰尼·盖尔克奇则说:“一切对我们是梦想成真,这12年来你们一直是最好的观众。”
回顾剧集内外:那些令人难忘的彩蛋
从得知最终季的那一天起,很多观众就开始在网络上发文怀念,有人说,这是自己的美剧启蒙。
“12年,电梯还没修好,我也没准备好说再见呢。”
“在我困难的时候,它给过我安慰。”
“哭了呀,陪伴了我那么多年好舍不得。”
同时,他们还提起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剧集彩蛋:
1.写字板背后的科学顾问
《生活大爆炸》里,为了展现谢尔顿和朋友们的研究,经常有块白板写着各种看不懂的科学公式。不过,这些公式并不是凭空编来,背后都离不开这部电视剧的科学顾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教授戴维·萨尔茨伯格。
据了解,教授每次都会检查剧本中的科学知识,他还为此专门开了博客,对剧中提到的科学内容进行解读。
2.霍金客串过七次
在《生活大爆炸》里,几位主角研究科学,生活里又热爱科幻电影和英雄漫画,也因此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来“客串”,包括“漫威之父”斯坦·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以及多位著名科学家、演艺明星。
其中,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作为剧中“谢尔顿”的偶像,他曾经7次客串《生活大爆炸》。2018年3月,霍金去世,很多观众评论说:“谢耳朵的偶像离开了,他一定很伤心。”
3.从未露脸的“咆哮妈妈”
刚开始看《生活大爆炸》的观众,一定会对一位神秘人物印象深刻,那就是“霍华德”的“咆哮妈妈”,她极其宠爱霍华德,又不忍心儿子从自己身边离开,两人之间的对话都用咆哮进行,一句“Ho-ward”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这位母亲在剧中从未露过脸。2014年,为“咆哮妈妈”配音的演员卡萝·安·苏西患癌离世,这一角色再也无法出现在观众面前,在《生活大爆炸》第8季第15集,“霍华德”母亲去世,许多观众表达了自己的悲伤。
4.“谢耳朵”女友戏外也是学霸
剧中,“谢耳朵”的天才女友(后求婚成功)“艾米”是一名神经生物学家,然而,更令人们惊讶的是,演员本人马伊姆·比亚利克也是一名神经系统科学家。
早年,她曾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录取,但还是选择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在2008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在《生活大爆炸》剧组里,编剧和制片人有时候也会向她请教一些涉及神经科学背景的相关知识,可以说戏里戏外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学霸。
5.73号T恤是什么意思?
许多观众还记得,“谢尔顿”喜欢一件印有“73”的T恤,还说73是最美的素数,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专属科学家的小浪漫:
73是第21个素数,而反过来37正好又是第12个素数,21正好又等于7和3的乘积。近日,两位数学家发表论文称证实了谢尔顿猜想,即73是唯一一个同时具有积性和镜像对称性的素数。
另外,把73转成二进制后可以得到1001001,正读倒读都一样,更巧合的是,扮演“谢尔顿”的演员正出生在1973年。所以,这个“73”也被很多人说是最美妙的数字。
5月17日,这部陪伴12年的《生活大爆炸》终于要画上句点,你准备好了吗?(完)
是。霍金参演。
能不能说具体些
谢尔顿弦理论在第一季第一集中就闪亮登场了。因为谢耳朵的主攻方向就是弦理论,所以弦理论一词在前面七季中反复出现。不过剧情发展到第七季时,谢耳朵却突然放弃了弦理论,转投暗物质了。即便如此,在第八、九季中也会偶尔提及弦理论。
[海峡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17日电(任思雨)2019年刚过去不到一半,很多人却已经说了好几次“告别”:8年美剧《权力的游戏》将在下周完结,11年的复联系列电影短暂说了再见,而陪伴观众12年之久的《生活大爆炸》也即将迎来最终章。
北京时间5月17日(美国时间5月16日),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将播出第十二季最终集,时长为1小时。不少网友发文怀念,同时,他们还回顾了一些剧集的“彩蛋”。
《生活大爆炸》海报
播出十二载:重新定义“天才也性感”
《生活大爆炸》于2007年9月正式开播,讲述四个宅男科学家与美女邻居之间的搞笑日常生活,一群天才科学家做主角,这在当时的电视剧市场中很少见。凭借着各种捧腹笑料,这部电视剧也随之火遍全球,开播12年依然保持着高分口碑。
剧中,四位男主角都在加州理工大学工作,但又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谢尔顿”有极端强迫症,“莱纳德”呆萌总被捉弄,“霍华德”被妈妈过度保护,而印度裔的“拉杰什”不敢跟女生讲话。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的行为显得好笑又笨拙,电视剧即围绕着“高智商、低情商”的反差来制造笑料。
播出12年,《生活大爆炸》成为美国最成功的情景喜剧之一,先后获得五十多项艾美奖提名,演员吉姆·帕森斯也凭借着“谢尔顿”的角色四次获得艾美奖最佳喜剧男主角奖,并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电视男演员之一,中国粉丝还为其取了个昵称“谢耳朵”。
2017年,由《生活大爆炸》开发出的衍生剧《小谢尔顿》收视表现同样不俗。
《生活大爆炸》不仅塑造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重新定义了“天才也是一种性感”。通过好玩有趣的对话,电视剧向观众们解释了许多科学知识,例如薛定谔的猫、多普勒效应、弦理论等等。
2017年,霍金专门在斯塔尔慕斯节上给《生活大爆炸》颁发了霍金科学传播奖章,以此表彰《生活大爆炸》对科学传播做出的贡献。
展望大结局:主演都希望“把电梯修好”
2018年8月,华纳兄弟电视制作部门宣布,《生活大爆炸》的第12季将是该剧的最终季。
“谢尔顿”扮演者吉姆·帕森斯说:“原因单纯就是,是时候要结束了,我们已经尝试了很多东西,的确我们可以把故事一直讲下去,但并不需要就这样把这东西榨干。”
十二年之间,观众们亲眼看着几位科学家逐渐成长,一度被认为只能“有丝分裂”的“谢尔顿”也对女友发表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告白,成功步入婚姻。但与此同时,人物最初的喜剧反差感也在减少,对观众来说,“他们也变了”。
据悉,《生活大爆炸》也成为美国电视史上集数最多的多镜头情景喜剧,这次播出的最后一集将是第279集,打破了《欢乐酒店》(Cheers)275集的纪录。
谈到对大结局的想法,几位主演不约而同地说:希望他们能把电梯修好。这部电梯从第一季出场以来就从没修好过。吉姆·帕森斯说:“电梯修好了,至少修好了一小会儿,然后我们又都困在里面了。”
制作方也表示,要给观众一个“经典剧集般的完美收官”。观众们猜测,那个破电梯会修好吗?“谢尔顿”会获得诺奖吗?他和“艾米”会有孩子吗?这些角色又会怎样开启新生活呢?
十二年来,几位演员之间感情非常深厚,“莱纳德”约翰尼·盖尔克奇接受采访时说,很自私地希望最后一集能够多一些情绪很重的戏份,因为大家都会止不住泪水吧。
5月1日,大结局录制结束,主演们纷纷晒出最后一次对台词的照片,熟悉的布景也开始拆除。“潘妮”卡蕾·措科泪洒现场,并转达了主创的话:“《大爆炸》会永远在我们心中,它美好、简单、真实。”“莱纳德”约翰尼·盖尔克奇则说:“一切对我们是梦想成真,这12年来你们一直是最好的观众。”
回顾剧集内外:那些令人难忘的彩蛋
从得知最终季的那一天起,很多观众就开始在网络上发文怀念,有人说,这是自己的美剧启蒙。
“12年,电梯还没修好,我也没准备好说再见呢。”
“在我困难的时候,它给过我安慰。”
“哭了呀,陪伴了我那么多年好舍不得。”
同时,他们还提起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剧集彩蛋:
1.写字板背后的科学顾问
《生活大爆炸》里,为了展现谢尔顿和朋友们的研究,经常有块白板写着各种看不懂的科学公式。不过,这些公式并不是凭空编来,背后都离不开这部电视剧的科学顾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教授戴维·萨尔茨伯格。
据了解,教授每次都会检查剧本中的科学知识,他还为此专门开了博客,对剧中提到的科学内容进行解读。
2.霍金客串过七次
在《生活大爆炸》里,几位主角研究科学,生活里又热爱科幻电影和英雄漫画,也因此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来“客串”,包括“漫威之父”斯坦·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以及多位著名科学家、演艺明星。
其中,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作为剧中“谢尔顿”的偶像,他曾经7次客串《生活大爆炸》。2018年3月,霍金去世,很多观众评论说:“谢耳朵的偶像离开了,他一定很伤心。”
3.从未露脸的“咆哮妈妈”
刚开始看《生活大爆炸》的观众,一定会对一位神秘人物印象深刻,那就是“霍华德”的“咆哮妈妈”,她极其宠爱霍华德,又不忍心儿子从自己身边离开,两人之间的对话都用咆哮进行,一句“Ho-ward”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这位母亲在剧中从未露过脸。2014年,为“咆哮妈妈”配音的演员卡萝·安·苏西患癌离世,这一角色再也无法出现在观众面前,在《生活大爆炸》第8季第15集,“霍华德”母亲去世,许多观众表达了自己的悲伤。
4.“谢耳朵”女友戏外也是学霸
剧中,“谢耳朵”的天才女友(后求婚成功)“艾米”是一名神经生物学家,然而,更令人们惊讶的是,演员本人马伊姆·比亚利克也是一名神经系统科学家。
早年,她曾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录取,但还是选择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在2008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在《生活大爆炸》剧组里,编剧和制片人有时候也会向她请教一些涉及神经科学背景的相关知识,可以说戏里戏外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学霸。
5.73号T恤是什么意思?
许多观众还记得,“谢尔顿”喜欢一件印有“73”的T恤,还说73是最美的素数,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专属科学家的小浪漫:
73是第21个素数,而反过来37正好又是第12个素数,21正好又等于7和3的乘积。近日,两位数学家发表论文称证实了谢尔顿猜想,即73是唯一一个同时具有积性和镜像对称性的素数。
另外,把73转成二进制后可以得到1001001,正读倒读都一样,更巧合的是,扮演“谢尔顿”的演员正出生在1973年。所以,这个“73”也被很多人说是最美妙的数字。
5月17日,这部陪伴12年的《生活大爆炸》终于要画上句点,你准备好了吗?(完)
第六集中,为了迎接万圣节的到来,大家都要变装去上班。霍华德只说他要变成一种大家会被吓到的生物,在第二天上班的时候,霍华德装扮成了谢耳朵,不管是发型还是衣服,甚至包括说话方式:“You’re sitting in my spot。”这个也是这部剧的一个梗了。
谢耳朵因为受到大家的嘲笑觉得很不爽,于是在万圣节派对上和艾米一起装扮成了霍华德夫妇。谢耳朵穿着霍华德的紧身裤,还学霍华德变了幼稚无聊的魔术,而艾米则用尖尖的嗓音学伯纳黛特说话,并在对话中暗示伯纳黛特腿短。这让大家闹得不欢而散了,但最后在霍华德的请求下,谢耳朵还是去找伯纳黛特道歉了,两个人因为小时候都被嘲笑过而互相心疼,就在两人准备破冰的时候,谢耳朵又来了一句:“尽管我异常的高,而你异常的...矮。”
优点:外观设计不错,佩戴舒适度很好,兼容性也不错,我用的是三星的手机,音质方面也还可以,三频均中,高音清亮,中音足,低音量感不错,声场也够,在一百多元这个价位是非常不错的一款耳机。新版苹果低音表现较好,舒适度较好。
苹果耳机的优点是:1.外观比较好看,苹果耳机无论是有线耳机,还是蓝牙耳机颜值都比较高。2.戴着舒适度很好。苹果耳机人体工学做的不错,戴着后对耳朵没有太大的压迫感。3.苹果耳机的音质还可以。毕竟价格在那里,音质也不会太差。这就是我觉得的苹果耳机的优点。
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意义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意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技论文写作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反应,生产实践是科技论文写作产生并赖于发展的源泉。学完这门课程以后,了解到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史。就是科技大发展史,也是科技论文的发展史,因其能培养读者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高读者科学素质而开设看的一门学科。
虽然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看,但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贯彻科教兴国之策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意识日趋深入人心,科技的发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数量的增加,科技队伍也随之扩大,科技写作的发展的今天已有规律可循。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民众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创新发明活动越来越普及,科技论文写作也成为一种必要。掌握科技写作的知识,可以更好的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以此,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的要求。同样对学术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本专业的理论体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学会如何阅读消化文献、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结果分析,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专业素质。科技论文写作课,主要是针对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语言工具课程,主要讲授科技论文的特点、作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选题、资料检索、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科技创新思维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内容。
1)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有的科技工作者在接受科研任务时,往往认为他们接受的只是“1项”任务即科研;实际上,他们开始就应当认为接受的是“2项”任务——科研和写作,科技工作者应当建立起这样一个概念。法拉第说得好,“开拓,研究完成,发表”,可见写作与发表对一个科技工作者有多么重要。
不少作者往往把写作论文当作课题研究最后阶段的事来做,因而常常听到他们说:“等课题完了再写吧!”其实,写论文不是为了“交差”、“还帐”,也不只是为了发表;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种手段,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好的作法是,课题研究的开始就是论文写作的开始,即不要等课题完了才写,而应在课题研究一开始就写,因为思考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借助于写作效果会更好些。写,就是用文字符号把思考的过程一一记录下来,让它们在纸面上视觉化,便于反复琢磨与推敲,使飘浮、抽象、混乱的思维清晰起来,具体化和条理化起来,使思维更缜密。如果把写作贯穿在整个研究工作中,边研究,边写作,则可及时发现研究工作的不足,补充和修正正在进行的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加完善;同时也还有这样的可能,即写作灵感的突发,将导致研究方案的重大改进,从而最终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和价值。
2)科技论文的发表可以促进学术交流。英国文学家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那你和我仍各有(只有)一个苹果。但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那我们将各有两种思想。”写作与发表的科技论文则正是科技工作者之间进行科学思想交流的永久记录,也是科学的历史,它记载了探索真理的过程,记载了各种观测结果和研究结果,而科学技术研究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连续性的工作,一项研究的结束可能是另一项研究的起点;因此,科技工作者通过论文写作与发表形式进行的学术交流,能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3)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有利于科学积累。科技论文写作是信息的书面存储活动,通过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信息的传递将超越时空的限制,研究成果将作为文献保存下来,成为科学技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同时代人和后人提供科学技术知识,由整个人类所共享。人类整个科学技术历史长河就是由这样一个个浪花汇集而成的。
4)科技论文的发表是发现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考核科技工作者业务成绩的重要依据。一篇论文的发表,可能使一个原来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被发现并受到重用,这在科技史上和当今的事例是很多的。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科技工作者学识水平与业务成绩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考核他们能否晋升学位和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作者 | 陈巍 千芯 科技
编者注: 苹果于3月9日公布其迄今最强自研电脑芯片M1 Ultra,它将两个M1 Max芯片拼在一起,使得芯片各项硬件指标直接翻倍,这背后的关键技术即是苹果创新定制的封装架构UltraFusion。千芯 科技 董事长陈巍通过分析苹果公司与其芯片代工厂台积电的专利和论文,对这一先进封装技术进行解读。
2022年3月,苹果又一次触动了 芯片界的 游戏 规则 。苹果发布的M1 Ultra芯片,是迄今为止该公司最强大的芯片,却是一个“ 拼装货 ”。尽管很多计算芯片已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提升性能,但“拼装货”M1 Ultra的性能还是让 PC界震撼 了。
M1 Ultra支持高达128GB的高带宽、低延迟统一内存,支持20个CPU核心、64个GPU核心和32核神经网络引擎,每秒可运行高达22万亿次运算,提供的GPU性能是苹果M1芯片的8倍,提供的GPU性能比最新的16核PC台式机还高90%。
苹果的新M1 Ultra芯片“拼装”性能之所以成为可能,要归功于其 UltraFusion架构 。其实,UltraFusion功能早已内置于之前发布的苹果M1 Max芯片中,但直到3月的苹果Peek Performance活动才被明确提出。
苹果公司M1 Ultra的UltraFusion架构
M1 Ultra芯片的UltraFusion架构使用 硅中介层(Silicon Interposer) 和 微型凸块(Micro-Bump) ,将芯片连接到超过10,000个信号。
该技术提供2.5TB/s的超高处理器间带宽,以及低延迟。这一性能是其他多芯片互连技术带宽的4倍多。这个速率带宽也明显领先于英特尔、AMD、Arm、台积电和三星等众多行业巨头组成的通用芯粒互连联盟(UCIe)当前的性能。
英特尔等巨头主推的UCIe
根据苹果公司和台积电已发表的专利和论文,我们从2.5D/3D互连和技术层面解析UltraFusion封装架构。
一、芯片封装走向2.5D/3D互连
按摩尔定律描述,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24个月翻一番。这对于CPU、GPU、FPGA和DSA依然适用。
芯片晶体管数量逐渐增长(Y. H. Chen et al., 2020)
随着芯片算力呈指数级增长,芯片尺寸逐渐 超出光刻掩模版尺寸 ,系统级封装(System on Package,SoP),特别是Chiplet技术,成为维持摩尔定律,超越掩模版限制的有效方式。(Y. H. Chen et al., 2020)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也非常重视Chiplet技术,在2020年指导成立了中国自己的 Chiplet产业联盟 ,该联盟与北极雄芯共同为国内设计企业提供Chiplet交流合作的平台和高性价的解决方案。
高性价比的Chiplet方案(北极雄芯/中国Chiplet产业联盟提供)
通过快速发展的片间互连技术和封装技术,摩尔定律从单独的晶体管缩放(摩尔定律1.0)演变为系统级缩放(被业界戏称为 摩尔定律2.0) 。
片间互连技术逐年快速发展(Y. H. Chen et al., 2020)
封装从2D(二维)逐渐发展到 2.5D和3D 。集成电路从扩大面积和立体发展两条路来提升整体性能。
封装从2D(二维)逐渐发展到2.5D和3D(Kuo-Chung Yee et al., 2020)
二、从苹果台积电专利论文,解析UltraFusion架构
从M1 Ultra发布的UltraFusion图示,以及苹果及其代工厂(台积电)的公开专利和论文来看,UltraFusion应是基于台积电第五代CoWoS Chiplet技术的互连架构。
苹果公司Chiplet专利与M1 Ultra(参考专利US 20220013504A1)
Chip-on-Wafer-on-Substrate with Si interposer (CoWoS-S)是一种基于TSV的多芯片集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加速器领域。
随着CoWoS的进步,可制造的中介层(Interposer)面积稳步增加,从一个全掩模版尺寸(大约830mm2)到两个掩模版尺寸(大约1700mm2)。中介层的面积决定了最大的封装后的芯片的面积。
第5代CoWoS-S(CoWoS-S5)达到了大至三个全光罩尺寸(~2500mm2)的水平。通过 双路光刻拼接 方法,该技术的硅中介层可容纳1200mm2的多个逻辑芯粒和八个HBM(高带宽内存)堆栈。芯粒与硅中介层的采用面对面(Face to Face,互连层与互连层对接)的连接方式。
CoWoS技术所能承载的总芯片面积逐渐增大(P. K. Huang 2021)
在UltraFusion技术中,通过使用 裸片缝合(Die Stitching) 技术,可将4个掩模版拼接来扩大中介层的面积。在这种方法中,4个掩模被同时曝光,并在单个芯片中生成四个缝合的“边缘”。
UltraFusion架构互连技术(单层与多层,参考专利US 20220013504A1/US 20210217702A1)
根据苹果公司的专利显示,在这一技术中,片间互连可以是单层金属,也可以是 多层金属 。(US 20220013504A1/US 20210217702A1)
三、六大技术特别优化
UltraFusion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连接结构。在这一封装架构中,有几项特别优化过的技术。(P. K. Huang 2021)
1)低RC互连
在UltraFusion中,有新的低RC(电容x电阻=传输延迟)金属层,以在毫米互连尺度上提供更好的片间信号完整性。
与多芯片模块(MCM)等其他封装解决方案相比,UltraFusion的中介层在逻辑芯粒之间或逻辑芯粒和存储器堆栈之间提供密集且短的金属互连。片间完整性更好,且能耗更低,并能以更高的时钟速率运行。这种新的中介层互连方案将走线电阻和通孔电阻降低了50%以上。
跨中介层传输的互连功耗控制(US 20210217702A1)
2)互连功耗控制
苹果的专利显示,UltraFusion使用了可关闭的缓冲器(Buffuer),进行互连缓冲器的功耗控制,有效降低暂停的互连线的能耗。
3)优化TSV
高纵横比的硅通孔(TSV)是硅中介层技术另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UltraFusion/CoWoS-S5重新设计了TSV,优化了传输特性,以适合高速SerDes传输。
4)集成在中介层的电容(iCAP)
UltraFusion在中介层集成了深沟槽电容器(iCap),帮助提升芯片的电源完整性。集成在中介层的电容密度超过300nF/mm2,帮助各芯粒和信号互连享有更稳定的供电。
5)新的热界面材料
UltraFusion通过集成在CoWoS-S5中的新型非凝胶型热界面材料(TIM),热导率>20W/K,覆盖率达到100%,为各个高算力芯粒提供更好的散热支持,从而增强整体散热。
通过Die-Stitching提高良率并降低成本(US 20220013504A1)
6)通过Die-Stitching技术有效提升封装良率降低成本
UltraFusion中,仅将KGD(Known Good Die)进行键合,这样避免了传统的WoW(Wafer on Wafer)或CoW(Chip on Wafer)中失效的芯粒被封装的问题,进而 提升封装后的良率 ,降低了整体的平均成本。(坏的芯片越少,在固定的流片和研发费用前提下,单芯片平均成本就越低)
四、结语:为更强算力芯片提供想象空间
本文中,我们从苹果公司和台积电的专利和论文出发,对UltraFusion技术进行了初步的解析。
UltraFusion充分结合了封装互连技术、半导体制造和电路设计技术,为整合面积更大、性能更高的算力芯片提供了 巨大的想象空间 ,为计算架构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和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