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论文发表奖励

发布时间:

北京协和医院论文发表奖励

陈有信, 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副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秘书,<<中华眼底病杂志>>及<<基础与临床杂志>>编委。1986年大学毕业,1989年获眼科硕士学位,1993年师从张承芬教授系统学习眼底病的临床及科研,1996年获眼科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Doheny眼科研究所做视网膜博士后研究。199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脉络膜血管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在脉络膜血管造影及疑难眼底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开展了光动力学治疗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其中合作完成的“泪液学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脉络膜循环时间测定”获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肝细胞生长因子对RPE细胞的调节” 获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奖励。参与《眼底病学》、《现代黄斑疾病诊断治疗学》、《现代眼科检查学》、《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及治疗》、《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基础与临床》等专著的写作。翻译出版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白内障诊治》一书。发表各类眼科学术文章近20篇,其中“Regulation of myofibrioblast transdifferentiation by extracellular matrix”在2000年美国ARVO大会交流。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retinal detachment”在IOVS上发表. 在临床方面,重点研究各种常见及疑难眼底病的诊治, 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及手术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光动力治疗、眼内肿瘤及眼底变性类疾病的诊治。 联系方式:电话: 电子邮件:

北京协和医学院发布了《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公示》,具体内容考生可以登录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网查看。

之前,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复试一位考生以331分逆袭390分成功上岸,引起了网友较大关注和热烈讨论,主要涉及到对研究生人才选拔规则和复试公平公正性等方面。相关涉及单位和个人为了自证清白,也对有关细节信息进行了披露和声明,有些信息对于想通过调剂低分逆袭的考生很有借鉴和启示意义。逆袭上岸真的是太难了!

启示1:进入复试名单,是前提。

对于低分调剂考生,第一步是要进入目标院校的复试名单,否则英雄无用武之地。院校筛选调剂考生,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院校通过自身平台或其他媒介发布的预调剂进行筛选,一般被招生单位看上的短时间内就会有回复,长时间没收到回复的基本就没戏了;二是通过研招网官方调剂系统直接进行筛选。

筛选调剂复试名单规则主要是看分数和本科院校,有的院校或专业可能还会看性别。所以中低分小伙伴们填报调剂志愿的时候,根据自身分数和条件量力而行,以进复试名单为第一目标,切记不要高攀,甚至要降低预期,不然容易石沉大海,更别提什么上岸了。

启示2:综合表现,是根本。

通过协和医院复试逆袭等诸多个案可以看出,复试不只是看初试分数高低,每个院校对于初试成绩赋予的权重都不一样,一般占50%左右。剩下的就非常考验考生平时积累和临场发挥的综合表现了,涉及到思想品德、形象气质、平时成绩、荣誉奖项、校园经历、科研潜力等等因素,尤其在复试方案里在某些方面要求提供证明的,一定要引起重视、仔细挖掘和有所体现。

综合表现中总而言之要扬长避短,让人至少看起来很优秀,比如协和医院复试逆袭考生那本科期间发表论文,就让人眼前一亮和心生嫉妒,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那已是另外一码事了。

启示3:提前准备,是保障。

调剂成功上岸的影响因素很多,在既定的分数条件下,唯有在院校选择、复试内容和导师联系等方面早做准备、多做准备、善做准备,总的原则是投其所好,了解并get到复试成绩的采分点,才能提高调剂成功率。除了自身的努力,要多借助各种外部资源。

别干等,多关注第二点启示内容。切记调剂开始了就意味着马上要结束了,短得让人总是觉得还有机会。

你可以进入这个网站,里面有陈医生的详细资料陈有信 [北京协和医院] 姓名: 陈有信所属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职 称: 副主任医师所在科室: 眼科出诊时间:主治疾病:专 家 介 绍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副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秘书,<<中华眼底病杂志>>及<<基础与临床杂志>>编委。1986年大学毕业,1989年获眼科硕士学位,1993年师从张承芬教授系统学习眼底病的临床及科研,1996年获眼科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Doheny眼科研究所做视网膜博士后研究。199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脉络膜血管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在脉络膜血管造影及疑难眼底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开展了光动力学治疗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其中合作完成的“泪液学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脉络膜循环时间测定”获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肝细胞生长因子对RPE细胞的调节” 获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得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奖励。参与《眼底病学》、《现代黄斑疾病诊断治疗学》、《现代眼科检查学》、《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及治疗》、《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基础与临床》等专著的写作。翻译出版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白内障诊治》一书。LASIK近视手术优惠注册敬告各位求医朋友,如您和您的亲戚朋友需要预约准分子近视手术,请您点击 祝您眼睛更加明亮健康!。专家在线视力论坛。视力免费咨询热线电话: (AM9:30-PM6:30) (如无人接听,我司员工会给您回拨,多谢!)。LASIK近视手术在线免费咨询医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路一号乘车路线:联系电话:仅会员可见!电子邮件:仅会员可见!

毕业论文介绍:

1、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2、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评上优秀论文的标准:

1.能正确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本专业的有关知识。

2.能密切联系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或有所创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达能力较强。

4.材料丰富,数据可靠,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评上优秀论文的好处:

1、毕业论文是实践的一个环节,比如你读研究生复试的话这个在复试的时候会错位亮点;

2、如果你去一些技术比较好的公司,这些都会是你的加分项;

3、也是你大学生涯的一个总体体现。

4、对评奖学金也是一个加分项。

协和医院发表论文奖励

国内期刊百分之95都是要收审稿费(50-100,只要你要审稿就得交钱,不论录用与否),如果你过了,恭喜你可以交版面费了,费用大概是省级期刊要花700-1000左右,如果是核心期刊费用大概是1500-2000左右。再来说说我发过的中文EI增刊(比较水)是通过会议发表的,费用大概是会费+版面费=3900rmb。还有一点要说明国内期刊的评判标准不单是论文水平,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你们懂得!

作为我们学校来说,没有单独的稿费,但是每个人都努力发论文,因为不仅涉及到奖学金评定,并且都希望能多发一些高质量论文争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如果单要论赚钱的话,那就是发一篇A2级别的期刊,也就是C刊(文科类),在我们学校基本上可以申请到国家奖学金,不过每年要看当年整个学部的学生发文质量和比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2万,所以如果你发了一篇C刊,你就可以挣2万。

假如发的是普通中文核心,在研一升研二评奖学金时,这个在我们学校基本上可以拿到当年的一等奖学金,因为那个时候能发论文的不多,一等奖学金是8000。但是我们学校的奖学金是抵消学费的,一等奖学金的8000刚好抵消学费,剩下的是二等奖学金只有4000,所以还需要自己再交4000的学费。有的学校是不以这些来评定奖学金,所有人都是8000,所有人都不用交学费,只需要努力发论文争取国奖。所以我们学校因为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每年也异常激烈。

所以你看,发一篇论文并不能挣多少钱,除非发的是SSCI或CSSCI,普通研究生发论文首先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白上几年学,还有的是因为学校有要求,必须要有至少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才能毕业,最后一种就是有读博士的追求,不计较能带来什么,只管他有多少好的成果。

其实作为研究生来讲,写论文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发表了是一个成果,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钱不能完全衡量这个成果,带来的是一种满足。

这个钱好找!

?孩子,别做写shou

北京医院论文发表奖励

你是说稿费么?中文核心一般二三百。如果你说的单位奖励,不同单位奖励不同。而且跟你论文发表的期刊有关,SCI、EI、跟中文核心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双非大学一篇中科院一区的SCI论文可奖励3-5万元,而在985高校同样期刊的一篇论文也许只奖励1万元。部分冲刺“ESI 1%或1‰”学科的专业,对于论文还有额外30%的奖励提升,引用则是一次50元。

硕士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老师的科研奖励不同,得看学校是否有相应政策。但是,研究生发放高水平的论文后,可以评选高一层级的学业奖学金。同时,可申报学校各类奖学金,比如985高校的校长拔尖奖学金博士生特等是9.6万元/年。

论文种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由于文章发表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表文章也可以增强医院的学术水平,提高医院的学术声誉,增加医院的学术贡献。另外,文章发表也可以为医院赢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增加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因此,医院仍然会有发文章奖励的政策,以鼓励医务人员发表文章,增强医院的学术能力,提高医院的影响力。

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发表论文

武维平主任出身在一个军人世家,从小教育严格,有着军人一样严谨、坚韧的性格。武维平主任高中毕业后,报考了中医学院,当年就被录取了。这也让她与中医学结缘,让这一门学科走进了她的生命中,也让她用一生去奉献,直至如今她依旧奋战在这片天地。刚进入到中医领域,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时,就像听天书一样,因为书中的内容都是文言文,老师们都是知名的老中医,讲课用词对我们来说,也很生僻,就像讲道一样,难以理解。武维平主任回忆起当年学习的时光,依然便有滋味。虽然中医晦涩难懂,但武维平主任,凭借着刻苦专研的韧劲,她的医术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精进,为日后她的临床、教学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实习下临床后,跟着老中医前辈们为患者诊病,让武维平主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于是在未来的三十五年从医生涯,武维平主任凭借着对中医的热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博览群书,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武维平主任已成为国家中医甲乳腺科领域知名专家。武维平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甲乳腺病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甲乳腺病专家团队成员、中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卫生部科研成果银奖获得者武维平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五年。有着丰富的甲乳腺病治疗经验,原北京协和医院高干特需医疗专家,我国著名中医专家,曾应“中华医学会”之约编写出版学术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卫生部科研成果银奖。上世纪80年代曾应邀到日本国家医院研修工作,1988年回国后长期从事中医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工作。武维平主任擅长: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纤维瘤、早期乳腺癌等),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等),中西医结合对甲乳腺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早期良性肿块的临床治疗领域有很深的研究。

是的,周静威医生是真的很厉害,她毕业于杰尼亚中医药大学,是著名妇科专家。

是的,周静威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病、肾脏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工作15年,临床经验丰富,先后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学习,工作期间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多项。参与编写《肾脏病中西医诊治》等书,参与《肾络症瘕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k-113 LG-47)获2008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罗慰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男,1924年生,福建福州人。1948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学院医本科。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呼吸专业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45年,对内科呼吸病如结节病、肺军团菌病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等病症有较多的研究。对呼吸病学的理论、检诊技术和治疗学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能够处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症。罗慰慈教授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 1948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协和医学院医本科。1955~195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总住院医师,1957年任主治医师,1979年任主任医师,198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1985~198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9~1960年曾在北京中医学院和南京中医学院学习中医两年。1983年曾在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医学院和俄立冈医学科学中心任访问学者。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大师风范将永远为呼吸内科学界的后生晚辈所景仰。 罗慰慈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家和临床医学家,长期从事呼吸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呼吸内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已经有50余年,对内科呼吸病如结节病、肺军团菌病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等病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曾经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当归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国家教委博士点研究课题,“血管活性肠肽对低氧性肺动脉的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伯舒螺旋体,Borrelia burgdoferi,与结节病病原学的研究”。已经发表论文84篇,主编《内科临床指导》、《现代呼吸病学》、《协和医学词典》,参加编写吴英恺教授主编的《胸部疾病》,朱贵卿教授主编的《呼吸内科学》,陈敏章教授主编的《中华内科学》,方圻教授主编的《现代内科学》以及叶世泰教授主编的《变态反应学》等专著。曾经获得1984年和199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和1999年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57年和1982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后来罗慰慈教授被评为有贡献的医学专家而接受国家特殊津贴。曾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由中央军委后勤部颁发)。200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 罗慰慈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呼吸病学领域和内科学领域均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呼吸病学的理论、检诊技术和治疗学有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能够处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症。应诊的病例多来自全国各地,善与诊治过的患者保持不断地联系,勤于随访病情发展并给予治疗康复建议,虽然工作繁忙,仍然多次走访病人家庭,受到患者的欢迎。罗慰慈教授常说:“作为临床大夫要尽量把病人的处境体会好。把自己放在病人的位置,有些想法和态度就会有不同,处理事情的出发点也就会有所不同。有时病人为看病远道而来,如果能够多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为他多想一想,就可以为病人缩短检诊时间,省下住宿等费用;有时你只需多解释几句话,就可以避免病人走好多冤枉路。医患关系紧张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病人和医生没有相互体谅”。现在罗慰慈教授年事已高,但仍然活跃在临床一线,出门诊、查房。近来曾参加重大医疗任务工作,早晚主持会诊和查房,对重要医疗措施作出必要的决定,深受多方面赞扬。罗慰慈教授特别重视医学教学,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再次复课,由于医学教育中断多年,困难重重。罗慰慈教授亲自主管医大教学,克服困难,拨乱反正,从讲义到教室一一安排妥当。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罗慰慈教授亲自邀请美国著名教授来医科大学讲学。年轻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讲课难以受到欢迎,罗慰慈教授一方面传授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亲自走上讲台,作出表率。他善于在不同场合结合临床进行教学,能结合临床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鼓励并诱导受教者独立思考,课堂上往往通过实例举一反三,授课内容精而明,尽可能使学者在离开教室时记住其要点。获得“协和之友”教师奖,坚持为八年制医本科讲课,曾受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八年制医本科讲座授课。罗慰慈教授经常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1989年应邀参加中国科协代表团,赴美出席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并作学术报告;善与国内外学者交流,能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罗慰慈教授曾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留学资格审评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结核呼吸杂志》主编,《中国新药杂志》副主编辑,《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和《Chinese Medical Journal》编委,国际刊物《Respirology》编委。1996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呼吸学会主席。2006年罗慰慈教授获得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表彰他为推动我国呼吸病学的发展,与国际呼吸学界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大师风范将永远为呼吸内科学界的后生晚辈所景仰。

北京协和医院发表的论文

科室: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职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基本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擅长胰腺、胆道、胃肠、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疾病的外科诊治。出诊时间:周二上午,特需门诊。赵玉沛,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著名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胰腺外科学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外科杂志》总编辑、《美国外科年鉴》(ANNALS OF SURGERY)(中文版)主编及十余种外科杂志的名誉总编和副总编;前任亚洲外科学会主席。 1954年7月生于吉林长春,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26年来,历经各级医生的正规培训,于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主任医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主任、外科学系副主任、副院长,2007年12月起担任现指职。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协和医院胰腺外科中心近10余年来在20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基金的资助下,针对胰腺癌进行了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赵玉沛教授重视科研工作,多年来承担了大量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十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主持编写了《胰腺病学》、《外科学》等多部专著。提出了胰腺癌细胞起源及发生的新观点,为研究胰腺癌发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分子靶点。首次在国内外建立了三种胰腺癌耐化疗药细胞株,绘制了与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相关的总体基因表达改变图谱,可能为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的分子机理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策略。由于其在胰腺疾病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医疗工作中,赵玉沛教授秉承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业务方面不断进取,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作为普通外科专家常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尤其在胰腺外科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对病人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可亲,受到患者的好评。尽管承担很多社会工作却始终把医疗工作放在首位,即使走上医院管理者的位置后更是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为病人服务。在临床研究方面,通过建立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改进手术方式,规范手术适应症和切除范围,使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癌手术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倡导建立胰腺疾病诊治中心和胰腺外科专业队伍,搭建胰腺癌诊治技术平台,制定符合国情的胰腺癌诊治指南,规范胰腺癌的手术和综合治疗,使我国胰腺癌的诊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研究方面,他领导的课题组迄今收治胰岛素瘤400余例、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00余例,均为国际上单中心报道的最大一组病例。并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手术例数和治疗效果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赵玉沛教授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二奖、北京市科技三等奖、日本国际优秀青年外科医师奖、吴阶平医药学研究奖以及教育部优秀教师、院校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医学会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管理英才、北京市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赵玉沛教授近年还承担了很多社会工作,目前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胰腺外科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外科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普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准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理事及维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兼任美国《外科学年鉴》中文版主编、《中华外科杂志》总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的副主编。2005年被美国外科医师协会聘为国际资深会员。2007年是外科学的盛世之年,又恰逢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成立70周年。赵玉沛教授被授予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又当选为亚洲外科学会主席。在他的亲自领导下,第十六届亚洲外科年会30年来首次在北京成功举行,世界眼球“聚焦”北京,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展示中国外科学领域的进展和水平,促进外科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外科专家,管理工作更是做得令人刮目相看。在担任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职务起,他主管支撑医院日常工作运转的6个医疗部门及9个医院工作委员会。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在他的运筹下开始出台。改革医院“药事会”是他上任副院长后的大手笔之一。2007年底他就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2008年1月他又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协和医院院长的头衔,与其说是荣誉,更不如说是责任。上任伊始就以其极高的工作效率和关心爱护全院职工的工作作风,博得了全院职工的好评、拥护和支持。协和医院北区门急诊楼和手术科室楼拆迁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相持三年没有结果。他上任后把协和医院自己的宿舍拆迁作为突破口,立下了倒计时四十天完成任务的军令状。164户住户中除两户外均在规定时间签署了协议,完成了搬迁。他奖惩分明、雷厉风行的管理作风让全院职工看到了一种久违的新气象。同时赵玉沛教授带领新的领导集体,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做强协和西院区,盘活协和现有的资源。切实提高协和西院区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患者在协和西院区同样享有“协和水准”的诊疗服务如果说医院建设拆迁工作阶段性成果让大家看到的赵玉沛教授果敢的一面,那么在对协和长辈的尊重、对青年人的关爱,则展示了他的柔情满怀。在2008年的医院春节团拜会上,医院表彰了为协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十六位老专家教授,他亲自审阅修改为每一位专家的颁奖词,营造出的“感动协和”的氛围感染了全院职工。他用实际行动给全院职工树立了尊重长者、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典范。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全国人民积极筹办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灾难从天而降,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面对灾情,北京协和医院再次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赵玉沛院长的亲自指挥下,全院以最快的速度组成救灾应急机构,针对抢险救灾的不同时期,对医疗救治的不同要求,分6批共13人奔赴灾区。从现场抢险搜救到大规模伤员救治的医疗决策上,都做出了协和人应有贡献。为圆满完成抗震救灾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百年奥运,协和医院又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保障任务。包括参加奥运会的各国政要、国际奥委会、各国奥委会和奥运大家庭的上万名贵宾的医疗保健工作,奥运村综合诊所以及奥运场馆的医疗保障工作。赵玉沛院长高度重视,亲自主持和制定详尽的措施和预案,切实做到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医疗工作万无一失。特别是在抢救遇袭美国游客的过程中,他和一线医务人员奋战几昼夜,指挥有力,精心救治,挽救了伤者的生命,显示了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同时按照政府的要求,妥善处理了敏感信息的发布,确保了奥运的顺畅进行,维护了国家形象。赵玉沛教授是协和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协和人,他的内心涌动着着浓厚的回报协和的感情。在新的征程上,他踌躇满志,不倦笃行。这位刚柔相济、注重效率、不尚空谈、用结果说话的院长,决心带领中国外科、带领协和医院,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推进全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协和医院发展的关键时期,稳健地走好重要的每一步,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黄汉源教授经十年钻研探索,把乳腺腺皮瓣技术应用于浆细胞乳腺炎的治疗,较好地解决了术后易复发、以及病灶切除后的伤口愈合和 *** 外形问题。这在国内外浆细胞乳腺炎治疗领域属于首创。

与普通乳腺炎不同,浆细胞乳腺炎抗生素治疗无效。这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感染性乳腺炎疾病,多发于青壮年妇女,该病以浆细胞浸润乳腺组织和导管、疾病范围广、容易复发为特点,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化脓和感染。部分病例早期可能通过保守药物治疗、切开引流或病灶切除治愈,但仍有30%左右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既往手术后多次复发,病变范围愈加广泛,最终演变为难治性浆细胞乳腺炎。

难治性浆细胞乳腺炎是乳腺外科领域的一大公认难题。不彻底的手术切除往往导致复发,而病灶彻底切除后造成的巨大手术缺损区,严重影响 *** 外形,甚至还有很多治疗不得不将乳腺切除,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因此不得不再进行一次整形手术。而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黄汉源教授创新手术思路,在一次手术中,清除病变组织并运用整形外科技术,即用乳腺周围腺皮瓣覆盖手术创面,对缺损区域进行塑形。

从10年前起步积累手术经验,黄教授在最近4年间共做了540余例浆细胞乳腺炎手术,成功率达到98%。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ofSurgicalResearch、《中华乳腺病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

黄教授指出,乳腺类疾病多与生活压力过大,以及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有关。为了预防,首先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乳腺卫生,少吃脂肪和辛辣 *** 的食物,不吸菸酗酒;另外,生育和母乳喂养对减少乳腺疾病有很大好处;最后,还要进行定期的体检,专业医生的手检是重要的临牀依据,B超则是危害最小、操作最为简便的乳腺检查手段。

教授您好!请问一下我儿子是当兵的在训练中腿疲劳受损吃什么药?

我女儿今年19岁了,身高才1,52米,请问能有再长高的可能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