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南京农业大学王欣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南京农业大学王欣论文发表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那会计的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会计专业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梁凤梅。 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影响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7,01:175-176.

[2]杨春霓。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4:26.

[3]张圣男。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03:163-164.

[4]李学敏。 新环境下绿色会计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1-153.

[5]王榕。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7,01:154-156.

[6]余宥作。 分析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J]. 劳动保障世界,2017,03:57.

[7]胡其勇。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完善方式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7,03:38.

[8]李依琳。 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 当代经济,2017,02:104-105.

[9]苏清朗,蔡智眀。 浅析网络会计信息 系统安全 对策[J]. 科技展望,2017,05:10.

[10]孙中芝。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07:59+24.

[11]甘其华。 战略管理会计助推施工企业财务转型探讨[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38-40.

[12]马浚洋,傅颖诗,张曾莲。 媒体关注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的重难点及解决路径[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1:91-95.

[13]张立峰。 浅谈科研机构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转型[J]. 财政监督,2017,05:95-99.

[14]侯义,李霞。 管理会计的变迁与理论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2:51-54.

[15]高逸凡。 司法会计审查介入经济犯罪初查之必要性及运用[J]. 净月学刊,2017,02:38-42.

[16]吴彬。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电商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 国际商务财会,2017,02:69-73.

[17]徐佳。 浅议如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 [J]. 经营管理者,2017,04:323.

[1]李靠队,沈晓峰,刘小娴。 基于责任分散效应视角下的政府环境会计研究[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1:34-51.

[2]贾希玲。 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风险防范[J]. 经济研究导刊,2016,08:138-139.

[3]王艳。 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基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2:89-94+96.

[4]刘福东,王素敏。 服务型政府会计改革的驱动因素及技术分析[J]. 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2:25-33.

[5]周卫华,杨周南,库甲辰。 二元结构体系下政府会计技术改进研究--基于事项会计理论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16,02:14-21+95.

[6]王欣。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 财经 界(学术版),2016,11:282-284.

[7]金玫。 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J]. 时代经贸,2016,12:30-32.

[8]彭宏超。 浅析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及影响[J]. 财会月刊,2016,19:92-94.

[9]应唯,张娟,杨海峰。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视角[J]. 会计研究,2016,06:3-7+94.

[10]刘光军,彭韶兵,王浩。 网络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影响研究[J]. 财会月刊,2016,25:3-7.

[11]金荣安。 加强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2016,S1:62-65.

[12]陈广涛。 会计司法鉴定意见的法律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13]徐甜。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农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4]孙宗国。 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6.

[15]杜思。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D].山东财经大学,2016.

[16]翟文彬。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

[17]胡静慈。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18]高冉。 NJ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

[19]钱大伟。 云计算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0]赵奇。 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6.

[21]王娟。 火电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

[1]帅勇。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1:135-136.

[2]李星宇。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 中外企业家,2016,03:49-50+53.

[3]戚艳霞,荆新。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对财政透明度影响的跨国实证分析[J]. 财经论丛,2016,01:29-37.

[4]裴晋崧。 浅谈建筑企业营改增后对会计核算及财务指标的影响[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47-48.

[5]段倩。 浅析收入会计准则的修订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 财会学习,2016,03:148-149.

[6]沈双,涂建明。 供应链管理情境下跨组织管理会计研究[J]. 新会计,2016,01:46-49.

[7]姜明辰,张征超。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 中外企业家,2016,04:83-84+105.

[8]许汉友,姜亚琳,张蓓。 “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 新会计,2016,01:28-32.

[9]马瑛。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6,01:129+138.

[10]韦玮。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影响探析[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2:226-227.

[11]李博伦。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预防对策[J]. 中国林业经济,2016,01:46-47+96.

[12]刘颖斐,郑丹妮。 伦理道德发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学研究探讨[J]. 经济评论,2016,02:151-160.

[13]李敬涛,陈志斌。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政府会计治理效应[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0-46.

[14]冯巧根。 论管理会计范式的形成规律[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01:15-23.

[15]冯巧根。 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 会计之友,2016,07:128-133.

[16]郑玲,王培培,周瑶。 价值链发展视角的管理会计演变进程探讨[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01:30-38.

[17]甄红线,刘珊珊。 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基于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视角[J]. 财务与金融,2016,01:37-41.

[18]高瑞雪。 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发展分析[J]. 财会学习,2016,06:128-129.

汉代儿童的游艺生活、两汉的少年吏、秦汉时期的社会福利法规、汉代婚丧礼俗、汉代“客田”、汉代丝路贸易、汉代人饮食生活中的“盐菜”“酱”“豉”消费……这本论文集子收入关于秦汉社会史研究的论文23篇,资料充实,逻辑严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文库”中的一本。近年来秦汉史研究动向概览 宋尚文 秦汉史研究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门重要课题。其重要之点在于:它既承上且又启下,这个时期中国历史在制度与文化上都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并对后世有着极重大的影响。所以,秦汉史的研究在这方面便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仅据个人所见,述其研究动向的几点可资注意的地方。 1.考古资料的发现,推动了秦汉史的研究。静安先生早就提出了"两重证据法",史学界也颇注意文献与考古的结合。七八十年代的考古似乎更垂青秦汉史研究者。杨家湾汉兵马俑、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睡虎地秦简、放马滩秦简、尹湾汉墓简牍、汉景帝阳陵、秦始皇帝陵、徐州狮子山汉墓及徐州兵马俑、西安西郊相家巷的秦汉封泥、广州西汉南越王御苑遗址等的发掘清理和资料的公布,大大地丰富了秦汉史的研究内容。它们对秦汉史的研究价值,不只是资料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拓和思路的启迪。学者们在此基础上,各擅其长,均有丰硕成果。 2.秦汉制度研究,这不是新课题,但是,近年来,主要是近一二年来,在这方面又有了新的开拓,取得新的进展。1997年、1998年,台湾学者廖伯源先生向学术界贡献了《历史与制度——汉代政治制度试释》、《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还有其他一些著作和论文,对汉代皇宫的宿卫警备、监军制度、将军制度、爵邑制度、乡里制度等,做了进一步更细的探索。 3.地域史更展现出其优势。地域史的研究,在国外行之久矣,在我国史学界受到重视且提到议程上来时间并不是很长。虽然说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地域史历来是史学的重要一支。在这方面,1996'年由周天游先生主编的《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一书,虽不是秦汉地域史的论集,但其中也有相关的论文,如《汉代三辅研究》等。1996年、1999年在广州、昆明召开的两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年会,则明确地将秦汉时段的广州、昆明作为讨论的重要议题。导向所至,学术界对这两处地方的历史做了认真的探索,取得了不小成果。而在此期间,张荣芳先生的《南越国史》问世,则体现了地域史研究的新成果。 1998年,《陕西通史》出版,而周天游等所撰等的秦汉部分,也是秦汉史在区域文化中的展示。此前不久的1996年出版的《陕西古代简史》,同样有秦汉的篇章。还有王学理先生的《咸阳帝都记》。 4.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中国史家在历史研究中对经济史历来是关注的,这也是一个传统。对秦汉经济的研究,过去多在论文中表现,也有不少卓见和扛鼎之作。而1999年8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则是多年来关于秦汉经济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如该书的主编林甘泉先生所说的:"对原来研究成果比较多的领域,不但要尽可能吸收已有的成果,而且要力争有所突破,有所进展;对一些过去研究比较薄弱的领域,要着重多下些功夫;对秦汉封建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及其自然和社会环境,要尝试作新的探讨。"从该书的效果看,主编.的这个目标是基本达到了。经济方面的单项专史,近二三年的则有《秦国粮食经济研究》(蔡万进)、《秦农业历史研究》(樊志民)、《秦汉钱币研究》等。 5.文化史研究的兴起。从历史研究而伸向文化研究在中国大约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它研究的是历史的思想模式、情感摸式和行为模式。这一研究形成热潮以后,在秦汉史研究中也往往被冠以"文化"二字。秦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及《丛书》总编委员会所编的《秦文化论丛》、《秦俑秦文化丛书》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台的具有一定影响的一套丛书和一册年刊。它是90年代初开始登台,且延续至今,出版了不少的专著和发表了不少论文。近二三年的专著则有《秦始皇帝评传》、《秦帝国史》、《秦文字通假集释》、《秦俑学》等。论文则有若干从文化角度探索秦始皇帝陵出土文物及遗址的文章,如《秦俑二号坑与新闻热的透视》等。西北大学编辑出版的《西北大学史学丛刊》(主编周伟洲、王欣)出版了《周秦汉唐研究》,黄留珠主编的《周秦汉唐文明》均属此类。后者虽然在《绪论》中想界定"文明"与"文化",但全书还是文化的论述,其中也包括秦汉文化。《绪论》中也说到"对于文明与文化特别过细的区分,恐怕将永远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此也只能以模糊法来处理了。"所以,书中的秦汉文明,也应看作是对秦汉的各种文化形态的论述。熊铁基先生在继《汉唐文化史》后,于1998年出版了《秦汉文化志》。它是《中国文化通志》中的一部。书中论述了与文化有关的制度和政策,对文化方面的学术、思想、文学、风俗等,,均作了系统的论述。这部著作看来是从文化的视野上观察秦汉社会的,因此它避免了以文化为名而写秦汉史之实的偏颇,应是秦汉文化史的力作。它的成功的地方在于,将秦汉史与秦汉文化严格区别了开来,反映了作者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知。 6.秦汉史专著徘徊不前。关于秦汉史的断代著作,80年代出了林剑鸣先生的《秦史稿)、《秦国发展史》、《秦史》、《秦汉史》,翦伯赞先生的《秦汉史》,田昌五、安作璋先生的《秦汉史》及《剑桥中国秦汉史》后,最近二三年中,即1996年秦汉史年会后,似乎尚无有分量的新的秦汉史出版。 7.对秦汉文化整合的研究。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特殊的时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很明显地是一个里程碑。所谓"汉承秦制"、"百代都行秦政制"都说明中国历史至秦以后汉承秦制的大变化。近年中,张文立先生提出了《秦对传统文化整合)的意见,探索了战国以后的文化趋势和秦的整合历程,其完成则在汉武帝时期。张铭洽先生则在《谈汉初的文化整合》中,认为汉初实行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各家学说相互吸收,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实现了中华文化的整合与统一。汉初文化整合的特点,一是自始至终贯穿了大一统的观念,二是自始至终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并存,因而经广泛深入的文化整合,才最终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并以共同的文化心理为纽带,成为民族凝聚力的最强保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李淑萍《儒学在秦的兴衰》,刘筱亿的《简论秦朝的思想潮流)等,都是从某一角度来探索秦汉文化思想整合历程的。 8.农民起义被重新注目。关于农民起义的问题,前些年被冷落了一段,近年又有学者旧话重提,不过虽是旧话,却有新的视角。胡一华、毕英春先生研究了秦末农民起义后认为,单靠农民的反抗斗争,是难以推翻一个封建专制政权的,必须凭借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够推翻某一个封建王朝。杨兆荣先生则认为,汉代董仲舒说的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是托古讽今,不足为信。而战国时的东方六国,实际已有土地私有。秦"使黔首自实田",剥夺了原六国已经普遍发展起来的小土地所有权,加速了地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造成农民大起义。这些都从新的视角来提出问题。 9.文献的整理。历史文献虽经前人整理,但并非十全,加之秦汉简牍的出土,对旧文献的证伪工作和整理工作更加艰巨。台湾学者吴福助、陈文豪对云梦秦简的整理和考证,对陈直《史记新证》、《汉书新证》的校释,李解民先生对《史记》倒文的研究,体现了现代学者对旧文献的校释成果。虽然,现在来看,这方面的工作还是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并作细致的工作。 时序进入2000年以后,相信秦汉史研究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一 学科理论研究有新意 尹国蔚《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载《史学理论研究》第2期)一文,回顾了中外学者关于历史地理学科性质的历史说、地理说、边缘说等各种观点,比较分析了关于这一理论问题中存在的四种矛盾,即二元性论、边缘与非边缘之争、自然与人文之争、历史地理从属于现代地理的自相牴牾,认为时至今日,对历史地理学科性质的认识不应再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同学科出身的人从事这项工作正好说明历史地理学的博大精深,因而他将历史地理学重新定义为:它利用历史学的方法而非历史、利用地理学的方法而非地理,与历史、地理相关而非介于其间或边缘,它是一门关于有史以来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兼包并蓄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有待于学术界的检验,但这种勇于探索、对传统观点提出挑战的精神则是值得提倡的。 龚胜生《历史医学地理学刍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辑)一文,提出了创建历史医学地理学的设想。他认为:历史医学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疾病、健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分布变迁规律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不仅对地理学、历史学、灾害学等学科理论体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方病防治、人口优生优育、中药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变化、健康预警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其主要研究领域有历史疾病地理、历史健康地理、历史药物地理、历史灾害医学地理、历史医学地理学史、历史医学文化地理、历史环境医学地理、历史军事医学地理等;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文献分析、野外实地考察、医学地理制图等。 二 历史时期河流海岸研究新见迭出 本年度长江中游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那么发生洪灾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呢?邹逸麟《关于加强对人地关系历史研究的思考》(《光明日报》1998年11月6日)指出:这场洪水向我们敲响了环境失衡的警钟,认为历史上人与水争地、与林争地,将大量荒山湖荡开辟为万顷良田,是以牺牲环境平衡为代价的;因此他呼吁:“现在应该静下心来,实事求是地研究迄今为止的我国全部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析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蓝勇也在《光明日报》撰文(见1998年9月25日《历史上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一文)探讨长江水灾的根源,认为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以来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了上游的生态环境,还加重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上游含沙量急增,促使中游河道日渐淤升,形成悬河,同时上游涵养水源功能削弱,使上游洪水无所阻碍,洪峰增大,造成中游堤防危急。文章特别强调:“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最大限度地加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能性。”刘沛林《历史上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水灾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认为:长江流域水灾频率的增强,基本上是与历史上地区开发的进程同步的,指出:“过度的垦荒引起严重的生态失控,进而导致水土流失,河湖淤塞、加上围湖造田,最终成为引发和加剧流域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关于长江的研究,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研究》已通过专家鉴定,不久将公开出版。 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800余年,这是谭其骧等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的著名观点。《地理学报》第5期上有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再探讨》一文,对这一观点提出商榷,认为决溢次数的多寡并不能等同于洪水、泥沙的多寡,对历史上森林、草原恢复的能力也不能估计过高,认为东汉以后黄河河道行洪能力有所提高、水患史料缺失,均是导致“安流”局面的因素。本年度松花江、嫩江流域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而关于松花江源头的说法,历史上至少有南源(第二松花江)说、北源(嫩江)说和南北二源并存说,这极不利于全流域防洪体系的完善和协调。谢永刚《关于松花江河源问题及其主流认定过程的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辑)一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松花江各河段名称的演变和对源头认定的变迁,指出隋唐及其以前嫩江与松花江干流同名难水、难河,江源认定为北源;辽、金时才转为南源说,并一直承续下来;但无论从河流长度、流域面积还是年径流量来说,嫩江应是松花江正源。松花江长度为2309公里,应为我国第三大河。 一般认为,黄浦江水系的吴淞江下游及入海口在明代有过一次人为的摆动。傅林祥《吴淞江下游演变新解》(《学术月刊》第8期)一文全面考察了这一演变过程,认为这是自然演变的结果,并不存在明初的人工改道,明代数次治江只是确认了这个自然发展的结果而已。�上海地区和莱州湾历史海岸变迁研究本年度有显著进展。张修桂《上海地区成陆过程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历史地理》第14辑)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例如传统认为是唐代海岸线的下沙沙带海岸,他认为不迟于东晋初年时业已形成;下沙捍海塘的位置也不在南汇下沙镇,而是今浦东里护塘故址;里护塘始筑年代也并非传统认为的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而是北宋皇佑年间吴及所筑,对旧捍海塘位置与年代的争鸣也作了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地区成陆过程作了重新概括。王守春《公元初年渤海湾和莱州湾的大海侵》(《地理学报》第5期)根据西汉时期在莱州湾沿岸滨海地带设置的诸县在东汉时被废弃、东汉时渤海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诸郡国的县均人口居全国之首、以及《水经注》中记载的有关事实,揭示和论证了西汉末年不仅在渤海湾,同时也在莱州湾发生的一次大海侵,认为此次海侵持续时间至少在一个半世纪以上,海侵影响范围有可能达到4米等高线甚至更高。 三 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继续受到重视 人类只有一个家园,如何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已是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话题。 邹逸麟《我国古代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刊《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以先秦、西汉时期为例,探讨了我国古代的环境意识、产生这种意识的历史地理背景和不合理的环境行为及其后果,认为古代人民的环境意识是很强的,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很多地方环境还十分脆弱。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载《地理学报》第2期),运用考古学、地理学的方法,实地调查了河西走廊民勤西沙窝、古居延、古阳关等十片汉唐古绿洲沙漠化区域,揭示了它们的分布特点和形态结构特点,认为古绿洲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汉代后期以后,最晚的延及明代中期,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方面。王建革《马政与明代华北平原的人地关系》(《中国农史》第1期)通过分析人、马、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明代华北平原农业系统内部生态关系的变化。高俊虎《三百年来承德地区地理环境演变趋势初探》(《干旱区研究》第2期)认为自清朝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承德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趋势是干旱程度逐渐加强,水土流失、植被减少趋势明显。今天对历史上环境恶化过程的研究,并不是一味责备古人,而是了解环境恶化的内在原因,根据今天科技水平去改造和保护我们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四 历代疆域与政区研究仍是历史地理研究的强项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的关系》(刊《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运用政治地理学的一般原则,对从秦到清的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统县政区与自然地理区划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发现秦时两者相符,汉代脱节,隋唐契合,宋代渐离,元朝完全背离,明清渐合,经历了循环往复,并且详细探讨了形成这一过程的原因,认为“如何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如何求得天时、地利与人和的配合,以创造农业发展的最佳背景,这就是秦代隋唐政区与自然地理区域契合的原因;但是,当政治需要超过经济动机的时候,政区的地理背景就被忽视了,造成元代行省与自然环境的背离”。按照西方科学发展模式,应先有政治地理,而后才有历史政治地理的研究,但是中国现代地理学中的政治地理分支很薄弱,所以作者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研究在理论上是超前的。周振鹤著《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一书则代表了目前历史政治地理研究的最高水平。 1997年3月,中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从历代政区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衡量设立重庆直辖市合理与否,学术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王元林《重庆直辖市建置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从自然条件、政区溯源、川东盆西经济差异、巴蜀文化差异四点因素论证了它的合理性。靳润成《从城镇分割到城市自治》(《天津师大学报》第4期)从考察城市型政区逐渐形成的过程入手,认为本世纪初以来城市型政区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是城市近代化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得到健康、完善发展的标志,依此规律来衡量我国现行城镇管理体制最突出的缺点是城市型政区的地域化;而重庆设立直辖市后包括八万多平方公里面积,三千多万人口中三分之二是农业人口,是典型的城市型政区地域化,因此他写道:“重庆号称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直辖市,其实更确切的说法应当是一个省”,认为“单纯采用提高城市行政地位、扩大行政辖区的办法,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 以往研究政区都注重县级及其以上的政区,傅林祥《清代的次县级政权与辖区》(刊《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则选择清代介于县与乡之间的巡检司和分防县丞厅这些次县级政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它们的辖区、分布、职能和作用,认为总体上呈东部南部地区密、西部北部地区疏的状态。次县级政区研究是个薄弱环节,今后学术界应加强研究。 历代疆域的研究方面,朱玲玲《夏代的疆域》(《史学月刊》第4期)用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古籍记载中的夏代疆域和考古学上的夏文化及其分布,证明两者分布地域正相吻合,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文明起源、早期国家形态的认识。钮仲勋《元代“四海测验”中“南海”观测站地理位置考辨》(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2期)逐一检讨了广州说、林邑说、黄岩岛说和西沙群岛说立论的史料依据,认为前二说不值一驳;黄岩岛位置与史书记载比较接近,但据C14测定该岛年龄为470±95年,也就是说700多年前黄岩岛尚未露出水面,因而郭守敬不可能到该岛测量,所以作者认为西沙群岛说较其它诸说为可取。 历代疆域研究中认为“越古越好”、“越大越有利”的观点,本年度有所抬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上有《西藏载入中国版图始见于〈夏书·禹贡〉》一文,主要根据樊绰、康熙帝、刘逢禄三人文辞这三条晚出的、非原始性的所谓“证据”,把“危”字硬等同于“卫”字,认为《禹贡》中的三危是指三个人口较为密集的中心地区,因而将三危比定为卫、藏、康三地,并以此为出发点推定《禹贡》梁州的黑水为今西藏的那曲(在藏语里“那”是黑、“曲”是河的意思),从而认为早在四千年之前西藏地方已载入中国版图。的确,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古”到什么时候? 应该实事求是地研究,并非越古越好,更不能违背历史常理将“古”无限地往上延伸。事实上,该文置一系列《禹贡》研究成果于不顾,不要说对学术界关于《禹贡》成书年代的不同说法一无所知,就连对顾颉刚的《禹贡》撰成于战国时期这一著名观点也不了解,而只是说:“《禹贡》所书之事在大禹之时,迄今已逾4000余年”!可见作者对《禹贡》的认识还停留在七十多年前禹贡学会创办之前的水平上。 五 历史军事地理研究进展显著 陈可畏《楚汉战争的垓下究竟在今何处?》(《中国史研究》第2期)否定了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东南的传统说法,指出在今河南鹿邑县东之说也不能成立,认为垓下是一个地区名称而非聚落名,提出垓下在陈县北部即今河南淮阳县的新观点。 辛德勇《巨鹿之战地理新解》(《历史地理》第14辑)重新审视了有关秦末巨鹿之战的一些地理问题,对几个关键性军事地点的方位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看法,如将项羽北上救赵所经过的“安阳”推定在巨野泽以东、无盐的南侧或西南侧(传统认为即今河南安阳市),项羽北渡黄河的地点应是平原津(而非传统认为的白马津),把章邯驻军的棘原拟定在东临黄河、北近洹水同时也在漳河之南的位置(传统认为在今河北巨鹿县城南七里),认为《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污水”可能为“洹水”之讹等等,从而对整个战役进程进行了重新解释。 李万生《河南之地与三国之争——以侯景叛东魏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史研究》第3期),详细分析了公元547年侯景叛东魏所引起的东魏、西魏、梁共同争夺河南的军事形势及结果,探讨了东魏最终保有河南的三点原因,即梁军缺乏战斗力、西魏和梁没有形成军事同盟、东魏的经济政治军事状况都较好。 胡阿祥《东晋南朝地方州镇略说》(《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逐一论述了这一时期荆、扬、雍、江、豫、郢、梁、益等州镇的军事实力及其政治地位,认为这不仅是理解东晋南朝内部斗争的一个关键,也是影响这些朝代疆域变迁的重要因素。 关于战国齐、魏马陵之战战场的今地,向有元城(今河北大名)、鄄城(今山东莘县大张乡)二说,近年又有山东郯城马陵山的新说。徐鸿修等《马陵战址“新说”商榷》(《山东大学学报》第4期)认为,在没有更强的证据足以推翻传统说法以前,马陵战址还是以定在莘县大张乡为好,并且严正指出:“山东郯城县马陵之战研究课题组在坚持和发展《沂州志》误说时所表现的主观片面性和任意添改古书等不正之风,在近年的学术讨论中是罕见的!” 六 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向纵深发展 古代文化地理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近年来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年度的成果显示出这一领域有向断代和区域纵深发展的趋势。 王子今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以论述秦汉时期的基本文化区及其文化风貌为重点,分别讨论了秦汉时期12个文化区的人文社会面貌和民俗文化构成,分析了当时最主要的有突出代表意义的区域文化的特征,着重探讨了秦汉文化共同的形成及其区域文化传统基因(如乡土意识、文化节奏、儒风流布、人口流动等),还对秦汉时期最高统治集团的区域文化观和区域文化政策进行了认真的历史总结,“作者对秦汉区域文化方面的研究有诸多独到的见解,是一部成功的多有创见的著作”(史念海序)。程民生著《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也是一部断代文化地理研究的专著。 蓝勇所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篇幅多达90万字,共分十三章,以西南地区四川(当时含重庆)、云南、贵州三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历史时期这一地区的人种与民族、汉族移民与文化嬗变、教育、学术、信仰、丧葬、艺文、饮食、服饰、民居、交通等各种文化要求的地理分布及其动态变迁状况,最后一章划分了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综合文化区,并且深入探讨了政区沿革、方言、风俗、地理环境、居民气质性格特征与综合文化区划的关系,堪称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区域文化地理研究专著;此前,学术界对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考古、教育、学术、信仰、艺术、方言等文化因素上,且对这些因素在历史时期的空间变化上着力并不多;而对大文化因素中的人种、饮食、服饰、居室、交通等空间变化研究就更是十分薄弱了,本书便有意识在这些方面下了更多一些功夫”(作者后记)。 关于唐代宦官的来源地,传统认为是岭南、闽地。杜文玉《唐代宦官的籍贯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详细统计了迄今有籍贯可考的唐代宦官籍贯分布状况,认为北方籍宦官远比南方籍要多(比例分别为81%和19%),而仅关内一道宦官即占总数的一半以上(52%),传统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不过,南方籍的上层宦官在总数中的比例较北方籍为高,加上朝中专权的宦官多系南方籍,因而凭直觉很容易形成宦官中以闽、岭人居多的错误印象。 七 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势头良好 历史城市地理是历史地理领域中的热门,以往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马正林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编著了《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一书,主要概述了城市的起源、城址选择、城市类型、城墙、形状、规模、平面布局、水源、园林、规划等具体内容,并且探讨了历史城市地理学的对象和任务,“此书的出版,标志着城市历史地理这门学科的成熟”(陈桥驿序)。 这一领域的专题论文也颇有深度。韩光辉《〈徐霞客游记〉桂林城市复原研究》(《历史地理》第14辑)揭示了明代桂林城作为省会、府治、县治三位一体行政中心的复合城市的平面布局、建筑设施及其职能与内外交通等问题。他的另一篇论文《中国古代都城户口规模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中国史研究》第4期)是作者多年从事历史城市与人口地理研究的经验总结,他认为:在中国古代都城市政建置或相当于这种建制的机构出现之后,都城城市户口即由都城自身的行政机构及其所属社会治安机构管理与统计,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属于附郭之京县;探讨古代都城户口规模及其演变,必须从研究各朝代都城户口的户籍制度及其户籍构成入手;研究古代都城行政管理体制和居民管理系统成为探索各时期都城户口规模的重要方法,而完备的社会治安组织同样为探索有关时期都城户口规模提供了重要资料;结合政治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都城户口规模演变过程的分析,还可以进一步验证不同时期都城户口规模的可信程度。杜瑜《闽粤间对外窗口》(《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2期)着重论述了明清时期漳州、厦门、潮州、汕头、南澳岛港口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了这些港口城市的经济腹地、海外走私贸易及其发展的局限性,认为客观条件限制了它们,使它们难以发展成象广州、泉州那样的对外贸易门户,只能是地方港、中转港,仅仅起到对外窗口的对作用。 八 历史地理典籍与学术史研究成果丰硕 本年度这方面专著有李勇先著《舆地纪胜研究》,深入研究了作者王象之的家世与生平,《舆地纪胜》的成书与流传、在编纂方法上的特点、在校勘与辑佚上的价值、与《方舆胜览》的关系等,并对今本《舆地纪胜》作了辑补(共辑佚文900条)。 本年度这方面有近20篇专题论文,主要集中在对《山海经》、《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徐霞客游记》、正史《地理志》的研究上。朱玲玲《从郭璞〈山海经图赞〉说山海经图的性质》(《中国史研究》第3期)把263首郭璞《山海经图赞》的赞文分为八类,详细分析了每类所赞之图的性质,结果认为均非地图,而是一些动植物神怪之类的绘画,从而否定了《山海经图》系指地图的说法。姜福武《盛弘之〈荆州记〉校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4、5合期)校出曹元忠、陈毅、王谟三种辑本20条24处错讹。王守春《〈水经注〉中〈注〉否〈经〉之考释》(《历史地理》第14辑)对30处注文否定经文情况作了详细的考释。华林甫《论〈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地理研究》第2期)对《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作了重新评价。汪前进《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唐代地理全图数据集》(《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期)全面分析了《元和郡县志》中的四至八到,发现其中的方向和里程数据是用来绘制地图的,认为整套数据是现在最完整的一份唐代地理全图数据集,其绘图方法是极坐标投影法。孙继民《敦煌所出伯希和文书4648号的写作年代及其研究历史交通地理的资料价值》(《历史地理》第14辑),缜密地考证出该文书写成于后唐长兴三年三月至十一月之间。李孝聪《〈宋史·河渠志〉考证札记》(载《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对该志的刊误、史实进行了翔实的考证,对宋代黄河变迁的历史地理进行了探索。胡阿祥《〈徐霞客游记〉中的地名记述与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对本论题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吴必虎《徐霞客的生命路径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运用时间地理学中的生命路径(lifepath)理论研究了徐霞客旅程的时空背景,颇有新意。 在这一领域,徐规《〈宋史·地理志〉补正》(《历史地理》第14辑)、冯永谦《〈辽史·地理志〉考补》(《北方文物》第3期)二文堪称传世佳作。前者积数十年治宋史之功,补《宋志》之缺漏、正《宋志》之讹误,共得107处(内6处系谭其骧先已指出、实得101处),诚为不刊之论;同时指出《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据《宋志》绘出成都府路的“江原”系“江源”之误。后者根据文献资料,结合多年来的考古调查与研究,补充了《辽志》失载的中京道10州1军、南京道1军、西京道3州1军,以及隶属关系不详的20州、4军名称、政区沿革及其治所状况。 学术界对罗马天主教传教士马国贤(MatteoRipa)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贡献注意不多,李孝聪《马国贤与铜版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印制》(台湾《东吴历史学报》第4期)一文根据作者在意大利拿波里的调查,介绍了马国贤制印铜版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经过、目前收藏在意大利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两种铜版印本与马国贤在拿波里创办中国学院有关的中文地图,以及早期中文地图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进而指出:是马国贤把欧洲人用硝酸腐蚀铜版法印制地图的技术介绍给中国人,印制出铜版中国全图,并带回欧洲,才孕育出欧洲人新刻制的、更加准确的东方地图。 关于学术史研究,周汝英《中国古代地理方位标志法探索》(《史学月刊》第3期)将古代标志法区分为五行、八卦两种体系。姜道章《论传统中国地图学的特征》(《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期)从与欧洲地图相比较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传统中国地图学的十大特征,即:以天圆地方为基础,计里画方的应用,详于画水而略于画山,地图上表示绘图者的思想概念,方向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地图定位,行政区划变迁地图为历史地图的主流,地图绘制是政府行为而非私人企业,地图上有许多文学注记,手稿地图占极重要的地位,用高度象形图画式符号表示山和建筑物。 综上所述,本年度的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与现实紧密结合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同时也应当指出,学风问题应当引起各个方面的普遍重视。

王欣,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于新疆。1983年9月考入新疆大学历史系学习;1987年7月毕业,获得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考入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中国民族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获得史学硕士学位。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任馆员,从事文物管理和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古代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10余篇。1994年9月考入兰州大学民族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1997年6月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7月进入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完成了题为“早期印欧文明的东向发展及其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的研究报告。1999年博士后出站,进入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工作,任副教授,从事中国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其间主持完成了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参与省“九五规划重大项目”一项,完成专著和译著各一部,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有一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1年7月调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工作,从事民族学、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任中心副主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重大项目子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各一项,出版专著两部,译著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有一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成果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学系和东亚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学术兼职主要包括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陕西省历史学会理事等。曾经主持完成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西部大开发与西北民族问题”(项目编号00JK082)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新疆牧区经济转型与文化变迁”(项目编号04CMZ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疆地区历史时期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变迁相互作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2ZDX7700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新疆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项目编号XJTS-A003)。

南京中医王欣君发表的论文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中医肾病医疗小组,时由著名中医肾病专家邹云翔教授任学科带头人。1955年起学科开始培养中医内科专业学生,1979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首批确定的中医硕士点和博士点,1995获权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初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同时,该科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国家临床药理基地肾病学科点、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现门诊设立了腹膜透析、慢性肾炎、尿路感染、慢性肾衰等专病门诊,病区设立床位86张,病房内设有腹透治疗室、高位灌肠治疗室、药浴治疗室及危重症抢救室,拥有全自动腹膜透析机1台、高位结肠灌注机1台、蒸汽汽疗机1台、激光离子导入治疗仪1台;拥有血液透析机30台,CRRT机1台;拥有独立的对外开放型国家三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占地100M2,配备大型精密仪器10余台,极大的增强了学科科研力量和临床工作的服务能力。 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创建于1974年,1985年开设肿瘤科病房,2001年设立肿瘤联合会诊中心。科室全体人员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医疗、教育、科研力量不断增强,在全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界处于领先地位。现有医护人员47人,医生23人,其中医生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6人,博导3人,硕导4人。病床76张,全年门诊量5万人次,全年收治病人约1530人次。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是江苏省“十一五”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SFDA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科室,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江苏省中医药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老、中、青三代医师共同努力下,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门诊、病区、超声刀室和肿瘤实验室,在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界处于先进地位的专科。该中心在临床工作中,发扬中医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原则,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兼顾了宿主与肿瘤的关系,使诊断更加完善和客观,治疗方案更加全面和合理。加强院内外相关学科协作,建立多学科联合门诊、病房联合会诊制度,形成团队规模,提高诊治水平。科室成立了消化道肿瘤诊疗组(以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为主)、呼吸道肿瘤诊疗组(肺癌为主)、介入治疗组(肝癌、胰腺癌的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的PTCD治疗及“双径路”介入治疗等)。选择发病率高、综合治疗效果好的胃癌、肺癌作为科室重点研究病种,进一步优化单病种诊疗方案、将祛瘀解毒、消痰软坚、补精益气等中药与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热疗等方法有机结合,在增强临床疗效,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瞄准国内外本专业的研究方向,鲐合临床实际,积极开展刹研工作,以科研为临床服务,临床促进科研发展为宗旨,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创研出消瘤丸、克瘤丸、脑瘤平、龙芝藻等特色中药制剂,对肺癌、胃癌、肠癌、脑部肿瘤等疾病具有良好效果。先后承担了省级课题6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成为省内较有影响的中医、中西医肿瘤临床科研基地。 江苏省中医院中医老年科是该院较早开展的专科并形成省内优势。老年科的医师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点,综合分析每个老年病人的个人疾病特点,对病人施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中医药治疗特色:中药对老年心脑血管病变的干预;中医药对老年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及高凝状态的干预;中药珍枣胶囊对老年阴虚火旺失眠证的治疗;中药泄浊通瘀剂对老年痛风及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中药清化痰瘀剂对冠心病动脉斑块稳定及消除作用;大蒜素雾化吸入治疗老年肺部真菌感染;中药对老年痴呆的干预作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医药、针灸、耳穴疗法、食疗、健康教育等,防治老年病,调整亚健康状态。科室特色:(1)专科病区:老年科共有医师19人,每个病区都有高级职称医师主持工作,救治的工作有心脑血管病、内分泌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以及痴呆、失眠、汗证、便秘等。本着发扬中医药的优势,重视吸取现代医学精华,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2)专科门诊:本科除设有专科门诊及特约门诊外,并设有“三高”专病门诊,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相随而来的高粘滞血症、高尿酸血症。这些疾病可单独存在,但大多互见,相互影响,是造成心脑血管如心梗、中风等严重事件的危险因素,西医虽有针对性药物,但老年病往往多病兼杂、病势缠绵,脏器减退,同时长期服用数种药物,会带来肝肾功能损害等多种毒副作用,中医整体调理,辩证施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3)学术梯队:老年医学科聚集了一批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医师均为硕士、博士,并有省名中医胡铁城主任医师,国家中医优秀人才、国家中医师承等人员。(4)科研工作与其他成就:我院老年科于1995年至今已承担痛风合剂的研究、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痴呆、失眠、呼吸道霉菌感染、冠心病及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等课题。承担省市老干部医疗保健任务。(5)教学工作:本科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实习基地,现有副教授3名,硕士生导师2名,每年带教研究生、本科生实习数十名。定期举办业务讲座,选送合适人员外出进修,提高水平。(6)技术装备:本科现配置的医疗设备有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心脑血管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7)国际学术交流与出国研修:从1992年至今,本科胡铁城、郭宏敏、董新民等医师多次赴日本、香港等地研修进行学术交流。 江苏省中医院风湿病科开始创建于1990年,是省内建科最早的医院之一。经过近20年几代人的努力,现核定床位19张,平均实际开放床位24张,年出院病人近400人次,年门诊约3万人次,年业务收入近1千万元。共有门诊诊室3间,主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多发性肌炎、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病。人员结构比较合理,共有在编医师8人,其中主任中医师2人,中西医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学历构成:博士3人,硕士3人,本科2人。共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名,副教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强调临床疗效的同时,重视临床的科研教学工作,目前有国家级在研课题1项,已经完成及在研省级以上课题10项左右。有些成果已应用于临床,制成了热痹消颗粒、津血源颗粒、狼疮净颗粒等多个院内制剂。每年完成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带教本科和硕博研究生。该科还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双重血浆置换术、免疫吸附术治疗急、重症免疫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为突出中医治疗特色,我科还开展了中药熏蒸和微波治疗骨与关节病变,受到病人的欢迎。 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GCP临床试验机构。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疗效显著。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肿瘤等)、痛风、骨质疏松症以及其它代谢性疾病。尤其在糖尿病肾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药干预、甲状腺结节中药介入注射方面,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效达到了省内、国内领先水平。科内配备小型仪器多台(如血糖仪、血酮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等);中型仪器十余台(包括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仪、糖化血红蛋白仪、血管神经病变治疗仪、糖尿病治疗仪、ES-1000SPM多普勒血流探测仪、Bio-Thesiometer感觉定量检查仪等),保证危重病人的及时诊治。该科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8项,内容涉及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内分泌科宗旨:坚持临床为中心,医教研有机结合,不断进取,加速发展我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事业,努力将我科建成有专科特色、技术先进、服务一流的省级重点学科。科室特色制剂:健骨丸:防治骨质疏松症。银甲丹:治疗甲状腺结节、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克糖灵:治疗糖耐量低减,2型糖尿病。痛风康合剂:防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现为江苏省中管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神经科专业科室,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脑功能检查室、神经病学研究室、高压氧治疗中心等辅助科室。中心以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动脉硬化等),神经变性病(痴呆,震颤麻痹,运动神经元病等)和失眠为主攻方向,病种涵盖所有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心理疾病。此外,本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115”及省中管局,省社科委课题多项,获市以上科技奖二项。研发新药二个。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编写专著和教材10余部,培养南京中医药大学专科硕士研究生十余名。近几年来,随着神经内科专业人才的不断引进和神经内科诊疗新技术(尤其是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术,颅内血管狭窄支夹植入和成型术等)全面开展,专业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现中心已经在中风的急救,中的结合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中风急救的治疗 院前院内急救治疗一体化,保证了脑血管病的急救的畅通,减少了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赢得救治时间。同时,设立了专门的脑中风监扩病房和中风治疗小组,开展了脑梗死的超早期溶栓,脑出血微创治疗等技术,大大地提高了中风救治的成功率。2、中风康复采取祖国传统医药和现代医学结合的方法,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和指导,有效地减少了中风后遗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预防中风复发 采用活血化瘀中药预防中风,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4、中医中药治疗失眠,动脉硬化症,脑供血不足,癫痫,痴呆,多发性硬化和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脑灵”等已经通过专家肌肉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也独树一帜。5、中心研制的治疗脑出血药物新药一“脑血通”的鉴定,不久将造福广大的脑中风患者。“一流的技术,一流的医疗质量,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是该中心的广大医护人员的宗旨。脑病中心将永远是广大脑病患者理想的治疗和康复基地。 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医学美容科是以专业的医疗美容、激光光子美容、皮肤诊断治疗与美容、手足创伤为一体的专业科室。由资深整形外科专家及相关的口腔科、皮肤科专家所组建,均具有美容整形外科主诊医师资格,可以开展各种整形美容手术、激光光子美容及口腔治疗项目。整形科的各位专家在常规的整形手术项目上都具有十余年上万例的经验,同时与美国Yale、德国YACHEN等大学医学中心整复外科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使科室的学术水平与手术技艺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整形外科同时还拥有江苏省三甲医院中最先进医疗手术及美容设备,如美国史赛克颅颌面微动力系统手术设备、德国MEDICON颌面外科手术器械及内窥镜、日本产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菲利浦电监护仪、以色列进口水氧仪器、最先进的美国进口光子嫩肤仪、瑞士共振抽脂机、日本产口腔电脑影像综合治疗系统、美国最新射频除皱仪等。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各种整形美容治疗、修复手术的成功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经过五十余年发展,在全科几代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现已形成了一个专业梯队合理、诊疗规范、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既有中医特色,又能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要求进行各种普外科常规及复杂手术的专科。普外科现有主任医师(教授)8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名、主治医师(讲师)2名、住院医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者5名,硕士学位7名,在读博士2名。 江苏省中医院脑外科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科室,起步比较晚,但起点比较高,成立于2001年。在学科带头人高觉民主任的带领下,系统开展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填补了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专科建设的空白。科室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在中医系统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这一新的学科,中西并重,使得科室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有一定建树,是江苏省中西结合神经外科方面的领头羊。在发展祖国医学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显微手术、神经内窥镜手术,推进中医现代化。拥有蔡司手术显微镜、rudolf神经内窥镜手术系统、电动颅钻、铣刀、不粘双极电凝镊、专用手术床及头架、诱发电位等术中监测设备,及专科ICU等设备。现常规开展各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如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听神经瘤切除术、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颅底肿瘤切除手术等)。在江苏省内较早开展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等微创技术,并进行了垂体瘤、听神经瘤、蛛网膜囊肿的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手术治疗。积极开展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省内首家引进Stellate Harmonie长程视频脑电图(128导VEEG)和定位系统,使用德国BESA5.1及Brain VoyagerQX软件进行偶极子分析定位(DLM),开展癫痫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已常规进行各种显微癫痫外科手术,疗效良好。2006年成立的神经电生理功能检查室常规开展视频脑电图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脑干诱发电位监测、睡眠监测等项目。中医治疗神经科疾病是该科特色之一,辩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脑瘤、癫痫、脑积水、脑外伤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体系,提高了外科治疗的疗效。科室现共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神经电生理技师1名。科室主持及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各级课题共5项,“偶极子定位在癫痫诊疗中的应用”获江苏省卫生厅引进新技术奖”,发表相关专业论文数十篇。 江苏省中医院肾外科创建于1985年,是医院较早成立的临床特色诊疗专科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泌尿外科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有了长足的进步。科室始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疾病为特色,注重中西医并举,在挖掘和发扬传统中医药的基础上,不断引进现代最新泌尿外科诊疗设备和高级医疗人才,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标准化病床39张,日门诊量100余人,年各类手术量1000余例,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临床特色专科,为江苏省中医院临床重点发展科室。科室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泌尿系统疾病。并以中西医结合肾移植、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为诊疗特色,微创腔镜泌尿外科技术发展迅速,逐步形成微创泌尿外科品牌,开展了一系列微创泌尿外科手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科室现常规开展的微创手术包括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经皮肾镜、输尿管软、硬镜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肾上腺切除、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肾切除、肾癌根治、前列腺癌根治术、根治性膀胱切除等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成功率达到95%以上。科室常规开展肾脏移植工作,并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在肾移植工作中创新性地开展了中医中药的临床研究,在离体肾的保存、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慢性排斥、免疫水平的双向调节、中药对环孢素浓度的影响、诱导免疫耐受等多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在全国中医系统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2000年以来,承担并完成厅、局级课题4项,在研厅、局级课题两项。发表论文62篇,出版医学著作10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3部。 江苏省中医院心胸外科是省内拥有一流的医疗技术、最先进医疗装备的现代化科室。人才结构合理,是一支年轻的、极富有生命力的、拥有省内一流的医疗、科研、教学团队。科室的医疗设备按当今世界最先进标准配备,拥有全套进口世界名牌手术器械、监护、检查、急救设备,能满足各类大型手术、抢救需要,为手术成功和安全性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证。病房设床位36张,重症监护病床4张。设备包括:Jostra体外循环机、西门子Servo i呼吸机、Philips心电监护系统、GE Vivid3心脏彩超、Medtronic ACT监测仪、Datascope球囊反搏、Edwards连续心排监测仪、Bayer348多功能血气分析、Medtronic起博、除颤仪、Siemens X光摄片机等。全科医护人员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陈振强教授的带领下,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病人,为人民的健康努力工作。常规开展各种心胸外科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常规和微创心脏瓣膜成形术和替换术、射频治疗房颤、微创房缺封堵术、各种复杂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血管瘤手术以及食管、肺、纵膈疾病的手术治疗、微创电视胸腔镜手术、心脏移植术等。各种手术的技术水平为省内先进,部分技术如微创瓣膜手术、射频治疗房颤及微创房缺封堵术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江苏省中医院妇科创建于1954年,经过五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00年被江苏省巾帼建功领导小组誉为“江苏省巾帼示范岗”,2001年被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科内汇集省中医妇科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以及一支活跃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医疗队伍。同时配备妇科检查室、妇科计划生育手术室、B超室、阴道镜检查室等;病区设床位四十张、同时配备妇科手术室、妇科腔镜室、妇科实验室等;集中了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双极气化电切镜)、阴道镜、激光治疗仪、经腹及阴道B超等先进的医疗设备。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心-肾-子宫轴”、“补肾调周”的理论体系,诊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在不孕不育症、月经病、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类疾患以及生殖系统炎症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诊治经验,疗效卓著,已成为最具特色的专科之一。病区床位周转快,住院天数短,并开展妇科各类手术,包括腔镜手术系列,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等。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专业人才梯队、设备、技术领先的态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采用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创造有本科特色的研究方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委及省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近10项,其中2项分别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开发了一批科研制剂,形成了专病专药的特色。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是全国中医儿科界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江苏省卫生厅“13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儿科界唯一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的会长单位。本科设门诊、急诊,24小时接待患儿就诊。开设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气管炎、厌食、腹泻、肾病、癫痫、多动症、抽动症、弱智、脑瘫、性早熟、小儿妇科、儿童保健、小儿推拿针灸、外治敷贴等专科门诊。运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电生理学等技术方法,对肺系、脾系、心系、肾系、肝系疾病进行系统研究,研制了系列中成药制剂,在国内中医儿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本科已开展肾活检工作,在小儿肾系疾病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近10多年来,承担完成了国家级、部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27项,国家新药临床研究21项,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5项。 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创建于1955年。有纤维肠镜、多功能肛肠测压仪、肛肠微波治疗仪等多种专科器械.是专科设备齐全,技术水平先进的中医特色专科。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手段泊疗痔、瘙、裂、肛周脓肿、顽固性便秘、炎症性肠病、肛门大肠肿瘤等肛肠疾病独具特色。其中“消痔注射”疗法为国内首创;“切开挂线对u引流怯”治疗复杂性肛瘘和肛周脓肿,一次治愈串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肛门大肠肿瘤的治疗除手术、化疗、放疗外,还充分发挥丁中医药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创建于1954年,在著名针灸家承淡安、邱茂良教授的带领下,在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教材建设、师资培养、文献整理、外事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在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吴旭教授的领导下,人材梯队已经形成,拥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老专家。 现全科设门诊、病区、专病研究室。该科对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等)的治疗已积累40余年1万多例临床资料,经验丰富,自成体系,技术先进,疗效确切。门诊设有脑血管病专病门诊,每天由主治以上医师主诊,年轻一代的各级医师均经神经内科、现代神经康复医学的系统进修培训学习,具备较强的临床处理能力,从中风的急诊处理、针灸、康复体疗、到家庭病房均有强大的技术和人员保障,为充分发挥我科在中风治疗方面的独特优势,我们建立了脑血管病医学康复体疗中心,由专业人员指导制定实施康复计划,配合使用先进的康复治疗仪(四肢循环仪、微激光血管内照射等),大大提高了疗效。形成脑血管病门诊、住院治疗及康复体疗、社区服务等一整套服务。除了脑血管病专科门诊外,门诊有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头痛、眩晕、颈椎病、胆石症、病毒性肝炎、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减肥、美容、皮肤病、男科疾病、妇科疾病、甲亢性突眼症、视网膜色素变性、小儿脑瘫、小针刀、小儿多动症、耳鸣耳聋等专科专病门诊。 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于1959年3月由全国著名骨伤推拿专家施和生创立,在江苏名中医邵铭熙的带领下,1991年开设专科病区,1999年被省中医管理局评为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2003年评为省级机关青年文明号。现有医生16人,护士8人,全国推拿专业委员会顾问1人、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全国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江苏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秘书长1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8人,博士3人,硕士3人。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诊疗骨伤、小儿、内、妇、五官等科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门诊设立了颈肩痛、腰腿痛、小儿腹泻等专病门诊,病区床位20张,病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患者采用推拿为主,配合针灸、牵引、微波治疗以及中药汽疗等综合保守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治愈患者3千余例。科室编著《实用推拿学》、《实用推拿手册》、《按摩基础理论》、《针灸、推拿科学》、《家庭推拿按摩丛书》,完成科研课题有省中管局“四指推法镇痛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同步观察”、省科技厅“古今推拿理论和临床资料搜集整理及编著《实用推拿学》”、省科技厅的“膏摩治疗软组织损伤临床与实验研究”、省中管局的“灵仙通络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与临床研究”。2008年完成门诊量8万余人次,出院病人400余人次。该科将以病人为中心,发扬中医推拿优势,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力争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推拿专科。

现任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江苏省政府第五届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健康2020战略”中医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卫生厅“135”医学工程重点学科(消化病学)学术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长治疗中医脾胃病,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治尤有心得。主编《现代中医临床手册》等著作3部,发表临床医学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曾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多项。长期师从徐景藩教授,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一篇。龙药龙血汤始载于《唐,新修本草》为中医常用的活血散瘀和止血定痛药。实际应用的血竭按来源不同分为进口血竭和国产血竭两类。截止2022年8月6日,有关于龙血龙血汤论文共有一篇,发表于2017年。

南京大学王欢发表论文

2015年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霍雨佳,郭成,杨新荣)。《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2014年工作重塑: 获得意义性工作及个人成长的新途径*(赵小云,郭 成)。《心理科学》,2014,37(1)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的调查研究(唐海朋,郭 成,程 平,李振兴)。《教育学报》2014年第2期。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郭成,唐海鹏,孟晓磊,李振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013年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 人格的关系(赵小云,郭 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年,第31卷,第3 期。课堂情境中的合作创造力评估及其困境(王欢,郭 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胡韬,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论青少年的学业自我及其教育培养(赵小云,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胡韬,郭成,刘敏),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 (01);2012年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刘杨,郭成),中国健康教育 2012(10);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赵小云,郭成),心理研究 2012(05);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胡韬,李建年,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12(09);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双语教育的实践和反思(李艳,伍思翰,郭成),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浅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李艳,张虹,伍思翰,郭成,刘衍玲),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对其心理素质的影响(郭芳,郭成,罗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03);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赵小云,郭成), 心理科学 2012(02);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探析(谷萌,郭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02);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毛文娟,高淳海,郭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毛文娟,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相关研究 (李丹萍,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吴镝,郭成,冉红琼),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programs.(HaoLei,ChengGuo*, YanlingLiu*),Health, V4, N12, 2012.2011年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郭成;赵小云;张大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中国公共卫生 2011(12)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 赵占锋;马娟;曾蓉;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2);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伍思翰;李翔;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彭文胜),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2);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魏晓燕;王扬;郭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张虹;秦安兰;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感召及其相关研究(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彭霞;王鑫强;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1(09)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周海霞;郭成),比较教育研究 2011(09);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胡韬;郭成),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5);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于小溪;郭成;杨玉帅),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姚翠荣;郭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中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赵丽霞;张大均;郭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1);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雷燕;高淳海;郭成),滨州学院学报 2011(01);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吴岳;郭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周海霞;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姚晓琳;刘洪;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0(1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郭成;陈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学习拖延行为及教育对策(经承凤;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自主对话教学(高淳海;雷燕;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10);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谭顶良),心理学探新 2010(05)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0(09);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干预的个案研究(周巧;郭成;张大均),中国特殊教育 2010(06);自我调控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姚晓琳;郭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综述(何凤雪;青秋蓉;郭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探析(李方、郭成),《学园》2010.9;2009年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王晶;郭成;廖礼惠),上海教育科研 2009(11) ;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分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1) ;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概念内涵的探析及研究展望(梁丽;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易雯静;吴明霞;郭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李磊;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研究述评(刘青;郭成),宜宾学院学报 2009(04);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秦攀博;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1)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编制(王立菲、郭成、冯正直、杨国渝、刘云波),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4);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王立菲、郭成、张俐、李敏、冯正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 (8);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评价(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1) pp.36-39;2008年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控制研究进展(田莲;郭成),教学与管理 2008(33) pp.5-6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秦攀博;郭成),河西学院学报 2008(04) pp.91-94;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王立菲;郭成),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7) pp.86-87;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赵小云;郭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02) pp.28-32;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及其走向(梁丽;郭成;张大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pp.77-81;行为主义在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王立菲;郭成;陈建中),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5) pp.50-51;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何晓燕;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pp.9-13;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边仕英;郭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pp.118-121;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邓自鑫、郭成、王金花)。《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007年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12) pp.44-47; 儿童美育的心理功能(何丽;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pp.15-17;高中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仁会;王钢;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pp.28-29+31;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郭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8) pp.79-80;论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王海霞;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pp.23-25+34;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梁丽;郭成;王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6) pp.59-63 ;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5) pp.87-93;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衔接教育(张利;郭成;魏玲;金春寒),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7) pp.84-86;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田莲;郭成;江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pp.147-151;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建议(郭成;郭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2) pp.78-80;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张大均;王金良;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2) pp.89-93+113;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汤万杰;郭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pp.66-69;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郭成;黄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pp.144-148;2006年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金春寒;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pp.11-12+47;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中国特殊教育 2006(09) pp.70-74;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卿凌;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8) pp.56-58;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李谷静;郭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pp.9-14;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pp.158-163;民族心理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刘冬威、郭成、张大均),《上海教育科研》2006,218(1);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心理科学》2006,29(1);2005年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郭成;阴山燕;赵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pp.67-70;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郭成、阴山燕、张冀),《心理科学》,2005,28(4);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比较(郭峰,郭成,李西营),《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高中生应对方式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阴山燕郭成边仕英赵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9(5);美育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吕新强、郭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8);2004年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张大均),《心理科学》,2004;27(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郭成、徐燕刚、张大均),《中国教育学刊》,2004.2;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郭成),《课程·教材·教法》,2004.6;西方童话与中国神话中人物的人格特征研究(杨健、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元认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女中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郭成、陈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0(3);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吴明霞、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现代教学评价的新拓展(周巧、郭成),教学研究2004(3);2002年中学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2;25(5):520-523;2001年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2)75-80女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与教育对策(陈红、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5)77-81.2000年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针对你 de 问题请问你的毕业论文能给我一份么,仅做参考。我是西南石油...,提供 1 份 de 适用于初学者 de 代码对你来说是有必要 de ,进 1 步要求可以联系我们,联系我们需要提供你 de 问题和电子邮件,有机会会帮你,肯定救急,请用BaiduHi为我留言,此回复针对所有来访者和需求者有效,ES:\\E8C6660B35057AAD62783D0B6FE59643

你要什么样的论文什么类型的

上的是北京理工大学。

七班许盛,从不穿校服,临江六中校霸史上最野的一位,各科均分30出头,处分通知拿到手软,隔三差五全校进行检讨。

主要信息:

烈日当空,少年声音张扬:“对不起,我下次还敢。”而号称考神的年级第一邵湛,高冷且不近人情。本应没有交集的两人却因为一次意外互换了身体。

老师看着结下梁子死活不愿意当同桌的两位少年。一个是他最头痛的不良学生许盛,一个是他引以为傲的优秀学生邵湛。

老师沉吟两秒:“之前是谁说没有当同桌的缘分”身穿黑色T恤和周遭格格不入的许盛倚着墙:“缘分来了。”老师看看另一个:“是谁说强扭的瓜不甜?“校服纽扣扣到最上头一颗,浑身上下像是刻着‘生人勿进’四个字的高冷学神:“强扭的瓜,不试试怎么知道甜不甜。”

你上北大,我上北大青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这题超纲了

南京农业大学论文发表规定

是的,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要发小论文。要求考生完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论文的主题与会计专业有关,可以涉及浅学会计、会计分析、内部控制、审计等内容。

是的,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要发小论文。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小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才能获得学位。小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生对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小论文的写作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深入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支撑自己的观点,并最终得出结论。

是的,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要发小论文。毕业论文是毕业研究生的重要考核成绩,它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欢迎下次咨询。

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是要发小论文的,MpaCc是会计专硕。这是正规的硕士研究生。除了修完所有课程相关的学分之外,毕业论文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毕业论文不能通过,你是不能毕业,拿不到学位证和学历证书的。会计专硕本来就是研究生..

南京农业大学论文发表要求

是的,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要发小论文。要求考生完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论文的主题与会计专业有关,可以涉及浅学会计、会计分析、内部控制、审计等内容。

是的,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要发小论文。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小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才能获得学位。小论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生对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小论文的写作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深入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支撑自己的观点,并最终得出结论。

是的,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要发小论文。毕业论文是毕业研究生的重要考核成绩,它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欢迎下次咨询。

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硕毕业是要发小论文的,MpaCc是会计专硕。这是正规的硕士研究生。除了修完所有课程相关的学分之外,毕业论文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毕业论文不能通过,你是不能毕业,拿不到学位证和学历证书的。会计专硕本来就是研究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