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地方文化研究期刊投稿格式

发布时间:

地方文化研究期刊投稿格式

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一些学者则将地域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一切文化遗产。经过再三研究、反复探讨,多数与会专家学者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中文名称地域文化外文名称regional culture含义某一地区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色主要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地域文化的概念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关于地域文化的论文中国地域文化划分中国地域文化的特点中国地域文化中国地域文化论文方言与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历史特点方言文化中国的方言数不清楚,尤其是南方(因为多山区交通闭塞不便利,所以方言较多)方言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部分意思只有方言才能表达清楚中国的文字虽然是统一的,但是方言一直是不统一的。方言成为媒介交流的在文字外的补充。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众多不同的方言。中国人所谓的"同乡"有大同乡与小同乡之分,小同乡通常一定是同一方言的。在政治活动中,往往会走到一起,利益往往比较容易一致。饮食文化八大菜系山珍海味可以运输,而民间的日常饮食则不同。如西藏的酥油茶 à 主要是取材于当地,或是运输到当地,当地的老百姓吃得起经常吃的。高级的川菜是不辣的饮食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有些地方是坐在炕上吃的民间信仰宗教意识比较淡薄是中国人的习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但是各地都有很强烈的民间信仰。除了一般的大宗教外,一般人的信仰有很强的地域性。四川–二郎神–都江堰为李冰所修,据说二郎神是李冰的儿子,负责治水,而四川有水灾与旱灾,所以会信奉他。江西信许真君,传说他善于治蛟(蛟龙带来山洪)江南信蚕桑娘娘福建信妈祖(海上保护神 –林默– 能看病,救护落难海员,后来死在救助海难时,被认为成为女神了 – 从宋朝到清朝,妈祖显灵救船的记录很多,于是她开始被供奉)民间信仰有地方性,离开这个地方,就不再有存在的意义了。民间建筑寺庙、宝塔、衙门= 公共建筑 = 讲究排场与等级,不能反映地方实际民居必须要符合当地的实际(建筑材料等)一些地方住窑洞,是地理条件决定的,也是因为穷和没有木材、石料福建土楼也是适合当地特点的外地引进的建筑,要么是富人的奢侈品,要么是一时流行。不过,若是外来建筑能适应地方特点,则也可能成为地方建筑特色上海的石库门房子,就是殖民地时期英国人引入的外来建筑风格,不过已经被上海人所接纳,而做了一点改变,成为了上海的地方特色。环境不同- 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地理差异大 – 物质基础差异大 – 生活习惯差异大中国南北的文化差异很大自然条件不同 – 中国被分为很多不同的区域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是淮河,桐柏山脉,大别山脉,秦岭朱元璋做皇帝后,想让老家受好处,搞了个中都(安徽凤阳),但是地理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还是无法改变。清代时为了让两边经济平衡,把它从南到北分为安徽与江苏。南北的小麦与水稻带来的饮食差异。地理间文化差异大是应该古代交通运输能力差。当时交通最方便的南北大运河,最快速度从杭州到北京还需要很长时间。没有机械运输的年代,物质的交流是很难的,因为运粮的人自己也要吃古代东南经济好,但是向西北运输的时候就很难,因为逆流而上交流运输不便导致了地方的分割 –区域文化形成交通不便的地方都有敬山神拜河神的习惯 – 长期被割裂在某在地方,对这个地方就产生了观念与感情甚至精神崇拜。天天看山的山区的人就会对一些高山产生了崇拜,认为神灵就住在山上。汉族(华夏)的先民也是崇拜山的,所以就有了五岳浙江一些地区有"典妻"习俗移民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移动很多,尤其是清代以后的大移民 -- 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流动人口对当地文化不一定有归属感,而移民则不同,会有所接纳。移民接纳或者改变当地的文化。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华夏先民南下,将中原文化扩展到全国。西晋末年永嘉之乱– 中国开始一个世纪的移民 – 北方的中原文化传到了南方 – 到了隋唐时,江南的文化水平已经不比北方落后了。不过影响较大的还是近代(清朝以后)地域文化影响最大的还是近代的移民。历史上,江西人迁到湖广,湖广移民到四川。康熙到乾隆间的100多年,移民很多。清军平四川时,四川人口所剩无己,于是移民进四川,史称湖广填四川运动。后来又有四川人迁到云南贵州,于是他们的语言都是西南官话体系。北方很多人都追溯自己的家乡洪洞大槐树,其实就是山西的一些大槐树下为移民聚集地。清末的大移民 闯关东(1860年开始,清朝取消对东北的封禁)上海的文化就更是被移民所改变。= 中外移民共同的产物1843年 上海人口50万多一点1900年 人口100万1949年 人口600万上海人的来源(1)当地农民(2)苏州与浙江的移民 – 他们所引入的地域文化本来就是中国当时最发达的(3)外国人 –外国文化被引入中国1942年时,外籍侨民有12万多解放初为2.8万,以后又不断减少(4)犹太人 –上海不喜欢签证手续上海成为东西文化,中国各地文化汇聚的地方 à 上海就比较开放 80%为外来人口上海方言中就有大量外来语天津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 = 本地人占40%,外来60%(多为平民,早期安徽,河北为主)·军旅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天津方言也是移民的产物 – 最早是(明朝初年的)军事移民驻守边关-天津卫,为江淮一代来的人(今多安徽北部) – 明代时一直都是同一个地方征召的,所以口音就一直很统一。天津话,就是当时那些人的口音改变了当地口音。文化离不开人。影响当地文化的因素·移民数量占强势时,或在政治经济方面占强势,外来文化将取代本地文化·移民数量少,没有经济社会地位,本地文化将被保留,移民将接受当地文化·土客相当,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文化苏东坡被流放到海南时,就改造了海南的地域文化。伟人的作用。区划影响中央集权之前,分封割据是主流。西周分封71个诸侯国,因为当时的交流不便利,中央无法直接管理地方。中国历来以农立国,所以统治者一直推广农业(本业),不支持其他行业(末业)发展(历史上学者们都认为农业最重要,因此重农轻商,不断推广农业)解放以后,大力推广以北方现代中原话为基础的普通话,方言已经开始消亡。台湾也是如此。国民党政权到台湾后,蒋介石大力推广国语,以凝聚来自各地的人。清朝时,中国的服饰被改了。展开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地方文化研究 杂志_期刊投稿 首页地方文化研究中文期刊发表,专业团队,专业机构,过审后收费,^^10000余种刊物随便发,1-3天审稿,3个月见刊!欢迎在线投稿!!广告《地方文化研究辑刊》杂志社「在线投稿」文稿要求基本要求1.本刊重视期刊的创作性,科学性,强调新颖性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投稿期刊应论点明确,资料可靠,逻辑严密;3.来稿一律进行检索查重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给点建议:一、准备 下载你想要投稿的杂志的跟你相关的最新的文献几篇,看看人家怎么写的,照葫芦画瓢,引用文献时,注意不能照抄原文,要将别人的话换种说法转成自己的话。二、写文章 文章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几部分组成。 摘要部分语言要简明扼要,一般包括目的,内容手段,结论三部分。 引言也要重视,一般包括:1)你课题研究的意义(宏观上);2前人研究的现状(多多引用参考文献)和存在问题、不足之类;3)你的研究创新点,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可以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在前人研究的比较浅,你在人家研究基础之上更深入进行研究。 正文是你要表达的内容,语句通顺,少用口语,有理有据就OK。 结论部分,要简洁高度概括,可以分几条来写,每条一两句话概括。参考文献就是要严格按杂志要求格式来,这块每个杂志要求不一样的。三、在线投稿 搜索你准备投稿杂志的网站,注册一个用户名,网站上一般会有格式内容要求,有的还会有论文格式WORD模板,注意格式很重要的。上传稿件时,网站上一般有投稿指南,按照那个一步一步来。提醒一下,推荐审稿人选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里的作者专家,或者你的导师的师兄弟姐妹,总之要是了解你这个领域的专家。手打写了半天啊,觉得有用,给好评啊。

可以多参考对比后选择,诚信机构与单位尤其重要,能缩短论文发表时间;壹品优刊

《中国茶叶》杂志社征稿简则一、稿件范围《中国茶叶》杂志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推广、普及茶叶科学技术,弘扬茶文化,传播茶叶信息。设本刊特稿、政策法规、专题综述、试验研究、经济管理、技术指南、产业论坛、历史文化等栏目,刊登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涉茶论文和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简报综述、学术论文、实用技术、先进经验等)及茶文化研究方面的稿件。三、稿件项目及其顺序论文一般应包括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基金项目信息、引言、正文及参考文献。文稿正文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文字简练。四、字体及版面以word 版本投稿,中文字体用“宋体”、西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页面大小A4,正文5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五、各项目基本要求1. 标题: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等。2. 作者:论文署名应限于参加本文工作并能对论文内容负责者。多作者时,中文作者名间用逗号隔开。3. 工作单位:作者的工作单位用全称,地址包括单位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4. 小标题:各级小标题采用法律条文式,一般最多列出3级小标题;各级小标题均另起一行。5. 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生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明其编号,放在首页下方。多项基金项目时依次罗列,以“、”隔开。6. 摘要:摘要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概括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也不宜引用文中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7. 关键词:系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的词汇和术语,一般每篇3~6个。8. 引言:扼要地概述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最后引出研究的目的及试验设计等。“引言”两字可省略。9. 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准确,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使用规范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10. 图和表:图表应具自明性,图中各部件应组合在一起;文中附表随正文排,附表应使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线,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1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不要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文献在正文中应有出处,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各条文献按其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编排项目与格式如下所示(以期刊参考文献为例):[序号]作者(多作者标出前3位作者,后加“等”或“et al”).引文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地方文化研究期刊投稿

方法/步骤:

1、首先需要撰写一篇初稿,对于近的研究成果,一个项目,一个成果,按照基本的中英文题目,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都要写好,包括详细的数据,图文等等。

2、论文写好后必须要多次修改,明确自己的观点,创新点很重要,数据也要真实。写好之后,寻找自己需要投稿的期刊,可以在万方,知网,维普等查询期刊,比较权威和真实。

3、比如知网,大家可以进入;期刊投稿”搜索期刊关键字,选择自己领域里面的期刊。

4、这里大家需要注意,期刊是分等级的,有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等,比较好的SCI,等,大家可以选择,不过越是好的期刊,要求越是严格,门槛也很高。

5、选择好自己的期刊之后,大家可以进入该期刊的官方,下载投稿须知,及相关的文件,仔细阅读该期刊的投稿要求,按照要求修改稿件,包括内容,文字,标点,字符,排版等。

6、接下来就是投稿,大家可以选择在线投稿,上传稿件,没有官方网站的,部分期刊是邮箱投稿,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弄错了信息,投错了地方,以防。

7、期刊投稿成功之后,等待通知,一般会经历退稿,或初审,退修,外审,等步骤,记得随时关注,尤其是退修之后一定要仔细按照要求修改。

相关信息:

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时效的报纸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

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

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

排列顺序为:学科类别、级别、刊名、出版地、主办单位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北大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历史系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国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档案学通讯《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近代史研究北京·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中国社科院近代史年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抗日战争研究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历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清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史学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史学史研究北师大史学所北师大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世界历史北京·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文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北京图书馆社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农史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科技史料北京中科院自然学史研究所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重点期刊中国党史研究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百年潮北京中共党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发行杂志社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档案学研究北京·该刊编辑部中国档案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敦煌研究甘肃敦煌敦煌研究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故宫博物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胡适研究丛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考古学报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考古与文物西安·该刊编辑部陕西考古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历史档案北京·历史档案杂志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历史地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民国档案南京·民国档案杂志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明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中国明史学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农业考古江西中国农业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学月刊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史学会,河南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学集刊长春·吉林大学该刊编委会吉林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史林上海·该刊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苏联历史问题西安陕西师大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文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文物编辑委员会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西北史地兰州·该刊编辑部兰州大学研究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地方志北京·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档案北京国家档案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经济研究杂志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北京·该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北京·文物出版社中国历史博物馆历史学国家级期刊中国党史研究资料历史学国家级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我是刊物组稿编辑,你可以将文章投给我,只要交纳相应的版面费,我给你发表。你可以发邮件咨询。我的邮箱是:我所代理的刊物有:《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版,月刊,国家一级期刊,CN11—3669/T;ISSN1006—656X;上中国期刊网,上万方数据库,设有法制与建设,质量与维权,经济与管理,贸易与营销,科技与教育,经济与文化,财政金融,工程技术,学术前沿等栏目。封面有核心字样。《学理论》半月刊,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上中国期刊网,ISSN1002—2589,CN23—1106/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类十佳期刊,主要栏目有:科学发展观、政治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文化研究、文学艺术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研究等。《经济与法》月刊上中国期刊网上万方数据库CN44-1541/T ISSN1671-2498栏目设置:博士论坛、经贸观察、管理世界、金融财经、人文社科、法学研究、法治聚焦、行政与法、科教纵横、学术前沿等。稿件按论文一般规范,采用尾注,加注作者简介(篇幅低于2800字的稿件拒收)《岁月》下半月,省优秀文学类期刊,上万方数据库,ISSN 1002-2791,CN 23-1142/I,黑龙江省优秀文学类期刊,属国家二级期刊,下半月主要栏目:文学评论、佳作赏析、艺海拾贝、史海钓沉、哲学天地、文学教育研究、文艺理论探索、宗教与宗教文化、中外艺术硏究、影视作品评论、图书情报论坛、百家争鸣论坛、岁月艺术苑•名作赏柝等栏目。《知识经济》半月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上中国期刊网,ISSN 1007-3825 ,CN 50-1058/F,主要栏目有:管理纵横、法制在线、金融经济、社会发展、商业研究、教育时空、工程技术、技术开发、建筑与工程、机械与电子、图书与档案管理等。不是高级期刊,但对于学生毕业,评职称已经很足够了。

很多地方啊你们当地的报纸 还有《读者》、青年杂志这些书后都有投稿地址

地方文化研究期刊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代码是1156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简称“甘肃民院”,坐落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

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立足自身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立“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秉承“和合大美、自强不息”的校训,发扬“缺氧不缺志气,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弘扬“刻苦、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学校招生面向云南、西藏、内蒙古、陕西、山东、黑龙江等20个省区。现有各类普通在校学生11000人,由汉族、藏族、回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等25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68%。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就业平台,学生满意度逐年提高,在主要生源地形成了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高的社会影响力。

学校历史

1984年,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1992年,学校更名为“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9年3月,学校升本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2013年6月,学校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同年7月,经省学位委员会审核决定学校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20年12月,学校被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696人,其中专任教师51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3%;教授50人,副教授171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85%;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杰出人才2人,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园丁奖”13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0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7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开办本科专业(方向)54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

省级特色专业: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方向)、学前教育(藏汉双语)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历史学、艺术设计学 、体育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安多藏文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省级重点学科:数学、设计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民族教育学、高寒生物化学

学生成绩

2018至2019学年,学校学生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省“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主题系列活动中,1名学生获摄影一等奖,4名学生分获征文、刻纸、书法二等奖,2名学生获刻纸、微党课优秀奖;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有29件作品入围决赛,最终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在甘肃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铜奖2项;在全州禁毒宣传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

学校荣誉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立足高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发挥了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平台、文化传承的窗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阵地作用,先后为民族地区培育5万多名合格人才,其中在民族教育基层一线工作者达90%以上。学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重点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研究培育基地2个等14个研究机构。

截至2020年12月,“十二五”以来,学校教师发表论文1796篇,其中在SCI、EI、CSSCI分别收录14、47、74篇;授权专利48项;出版专(译)著72部,教材121部;承担科研项目337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2项。

学术资源

据2021年1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各类印刷型文献近62万余册,电子型文献260余万种(册),另有CNKI(中国知网)、北大法意、读秀学术搜索、移动图书馆等数据库和服务平台,电子期刊近1万种,每年订购中外文印刷型报刊1200余种。

学术期刊

《甘南民族文化研究》(藏文、季刊)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主办,以社会科学为主,重点反映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的藏文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期刊设有“甘南社会历史研究” “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民族民俗研究”“藏学研究”“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双语教育研究”“甘南农牧经济发展研究”等栏目。

《甘肃民族教育研究》(汉文版、藏文版),学报设置“民族教育理论研究”“藏汉双语教育研究”“理科教育教学研究”“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安多藏文化研究”“河洮岷文化研究”等栏目。

《甘肃高师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期刊。期刊的主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哲学与哲学史研究、美学研究、中外文学研究、经济研究、语言与逻辑、历史学、民俗研究。期刊是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9月,学校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格局,为师生发展和服务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塞浦路斯、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1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西藏大学、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国—东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成员单位。

《安徽史学》杂志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专业学术期刊,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用稿原则,刊发史学理论、世界史、中国史等各类史学研究论文,开辟具有优势的特色栏目,以开放理念拓展发展空间,以优秀的平台吸引高质量稿件,努力打造史学研究专业刊物品牌,在全国同类刊物中确立领先地位,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为史学研究和安徽地方文化发展做好基础性服务。

发论文不收费的省级期刊:教育、医学、文化艺术、财政经济、财经管理、农业科学6个方面的省级期刊,都不需要版面费。

1、省级教育期刊:

《课程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语言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外国语言文学》、《语文月刊》、《中学数学研究》。

2、省级医学:

《当代护士》、《神经药理学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3、省级文化艺术:

《汉语言文学研究》、《北方传媒研究》、《地方文化研究》、《华夏文化》、《莽原》。

4、省级财政经济:

《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上海农村经济》、《当代金融研究》、《黑龙江金融》。

5、省级财经管理:

《审计月刊》、《新会计》、《广东经济》、《北方经济》、《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6、省级农业科学期刊:

《林业科技情报》、《湖南饲料》、《蚕桑茶叶通讯》、《高原农业》。

地震研究期刊投稿格式

是要发这类的期刊吗?

土木工程常用英文期刊集粹土木工程常用英文期刊集粹1.Chaos, Solit***** and Fractals 2.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3.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4.Engineering Structures 5.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 A/Solids 6.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9.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10.Probabilistic Engineering Mechanics 11.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12.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3.Structural Safety 14.Thin-Walled Structures ASCE 1.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2.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cademic Press 1.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IOS Press 1.Shock and Vibration ASME 1.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Applied Mechanics Review John Wiley&S*****, Ltd. 1.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Spring-Verlag 1.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 2.Computational Mechanics 3.Structural Optimiz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Nonlinear Dynamics AIAA 1.AIAA Journal ACI Structural Journal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所列期刊基本上都是属于SCI检索范围. 属土木类的顶级刊物,搞科研不可不看哦.田间阡陌2010-05-14 10:44我是搞桥梁抗震的:1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Springer)《地震工程通报》刊载地震工程研究方面的原始论文及跨学科文章。2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GSW)《美国地震学会通报》美国地震学会刊物,刊载地震学、地震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论文。在地震学核心刊物中排名第18。2004年影响因子IF:1.8123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Canada NRC) 《加拿大土工杂志》是世界上地球勘察领域的三大学术期刊之一。其内容涉及地层基础,挖掘,土壤资源,水坝,筑堤,斜坡,地下水利的新发展,岩石工程,地球化学,废物管理和输送,土壤冻结,结冰,下雪,海岸土壤以及地缘战略学。4 Clay Minerals (GSW) 《粘土矿物》刊载粘土与粘土矿物分析、物理与化学性质、地质与土壤研究以及粘土矿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在矿物学核心刊物中排名第12位,2005年影响因子IF:1.1845 Computational Geosciences (Springer) 《计算地球科学》 刊载以数学模拟、仿真模拟、数据分析、形象化、反演等手段研究地球科学的高质量论文。6 Disasters (Wiley Black) 《灾害》刊载研究各种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热带风暴等)的预防政策制定及其实施等方面学术论文、实地研究文章、会议报告和书评。7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Wiley) 《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 国际地震工程学会会刊。发表地震工程及其他动力负荷形式的研究文章,涉及地震频度、地面运动、土壤扩展与破坏、动力学分析方法、结构实验性能、震情分析等,兼载书评与会议消息。8 Natural Hazards (Springer) 《自然灾害》刊载自然灾害和技术性灾害的物理问题、灾难事件预测统计学、风险评价、灾害先兆的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实例分析等,兼及相关的社会与政治问题及学术界动态。9 Natural Hazards Observer (NH Res. & Appl. Info. Center) 《自然灾害观察者》报道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研究、计划与活动。10 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 (AGU) 《地球物理学中的非线性过程》主要刊登以下两方面真正有创造性贡献的文章:动力学系统理论和应用非线性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学基础问题。11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 Hydrogeology (GSW) 《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季刊》伦敦地质学会(GSL)刊物,刊载地质学在土木工程、采矿及水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论文与评论。2004年影响因子IF:1.8912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Springer)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刊载工程地质学、岩石工程、土壤力学、岩石力学等领域的实验、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我看了一下楼主列出的期刊,里面没有的我就补充了一下,这里给出的是我常用到的,主要是地震学、灾害学、地震工程学方面,大家可以看一看。如果有重复的,可能是我没有看仔细,还请见谅。

查资料,这方面的期刊主要有:1《地震》中文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核心期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等主佃。2《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文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办。3《地震学报》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4《防灾减灾学报》

刊名: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主办: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周期: 双月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5942CN: 42-1655/P邮发代号: 38-19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曾用刊名:地壳形变与地震创刊时间:198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地理研究期刊投稿格式

《地理研究》(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中国台湾期刊名。该期刊创刊于2005年,由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主办,刊登有关地理学及相关研究之学术性论文。 期刊编号 10196684 刊名 地理研究 并列刊名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国际期刊标准号码 1019-6684 创刊日期 2005-05 出版单位 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出版地 台北市

邮箱投稿。《地理研究》(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地理学学术期刊

投稿指南:目前只能邮箱投稿:E-mail:《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科院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它的任务是:坚持面向经济建设,面向科研开发,重点反映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刊载内容涵盖理论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两大部分,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3S研究与应用、数字国土、环境与生态、区域经济、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研究、地理学进展等。热忱欢迎该领域研究者为本刊赐稿。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文稿要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文字精炼,用语准确,数据可靠,引用资料需标注出处。文稿内容切勿涉及国家机密,文责由作者自负。全文篇幅 (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参考文献)以8000字为宜。 2.来稿请附电子文件(含附图文件)、中英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单位、邮编及关键词)、英文图表题名。 3.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写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其编号。 4.来稿要求文内各级标题及题号一律顶格写,题号分级采用1,1.1,1.1.1标准形式。 5.来稿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撰写。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公顷用hm2。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发的最新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一致。 6.文中的图表务求精炼、必要。1)表格格式为三线表,中英文题名置于表的上方;2)插图采用微机制图,尽可能提供矢量图,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请按地图出版社的最新标准地图绘制;3)制图要求:图内文字为6号宋体,变量符号为斜体,常量符号、化学符号、单位用正体,图中注记要清楚,图例置于图内,中英文图名置于图的下方;4)图件尺寸:半栏图横行尺寸小于7.8cm,通栏图横行尺寸小于16.8cm。图表放在文中第一次提到该图表的自然段结束处。 7.文中的数学公式另起行居中写,注意转行规定;公式中的外文字母注意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等写法。 8.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参考文献只列公开出版物的文献(非正式出版物的文献用脚注标在相应页码),参考文献和脚注文献在文中相应位置分别以上脚注[1]和①标出。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姓全部大写),名在后,姓和名间空一字距。其名可缩写为首字母,但不加缩写点,如J.C.Cowan文献著录为COWAN J C。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注意标示符号及标准起止页码): a. 期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名(列前三位,以后加“,等”或“,et a1.”).文题[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例:[1]姜文来,王华东.我国水资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2(1):1-5.b.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 [序号]作者名.书名[文献类型标识].版次(第一版不写,下同).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出版年.页码.(注:[文献类型标识]项,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例:[2]刘国钧,陈绍兴,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名.析出文献名[A].编著者.文集名[C] .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例:[3]黄盛璋.中国港市之发展[A].黄盛璋.历史地理论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8-100.d.报纸文章:[序号]作者名.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序号]作者名.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5]万锦堃.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I].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9.来稿首页脚注写明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成果,E-mail。文末请附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作者联系地址变动请随时通知编辑部。10.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11.切勿一稿多投,投稿3个月后如未接到录用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来稿请寄:石家庄市西大街94号《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辑部(邮编:050011;电话:);或发送电子稿至编辑部E-mail:。

地理研究有自己的系统投稿,但要求比较高(我没有投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