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国际期刊投稿还没审就被退

发布时间:

国际期刊投稿还没审就被退

1. Submitted to Journal当上传结束后,显示的状态是Submitted to Journal,这个状态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处理。2. With editor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里,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① Editor assigned编辑分派②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编辑拒绝邀请,这时主编不得不将投稿文章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3. Reviewer(s) invited说明编辑已接手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有时该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4. Under review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5. 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审稿结束,等编辑处理,该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无期,科学堂有一篇文章出现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状态已近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消息。6. Decision in Process到了这一步就快要有结果了,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接受的,但可能性很小,呵呵。7.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小修/大修,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因为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就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文章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记住:给审稿人减少麻烦就是给你自己减少麻烦!另注:有时,审稿人会在修改意见里隐讳里说出要你仔细阅读某几篇文献,这时可要注意了,其中某些文章可能就是评审者自己发表的,这时你最好在你的修改稿中加以引用),修改后被拒绝的例子也多不胜数的。8.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编辑审理。9. Accepted如果不要再审,只是小修改,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这个状态,但如果要再审也会有上面的部分状态。一步会比较快,但也有慢的。看杂志的。10. Rejected相信大家见了Rejected,都会很郁闷。但也不要太灰心,耐心将评审意见看完,一般评审者会给出有益的建议,相信看后你会有所收获。

其实这不叫退回,这叫退稿,而且一看就是初审退稿,终审退稿的话,一般要么没理由,要么就是主编的评语,再接再厉吧,能遇到退稿还有指点的编辑也不容易,要珍惜,多少人稿子过去都石沉大海啊。

这总是正常现象,这种事情就是要有一直坚持的决心。

常见的退稿原因�与退稿后处理�退稿是指作者向科技期刊编辑部的正式投稿没有被该编辑部雹纳。退稿的方式按期刊稿约约定的方式进行,一般有稿件全文退还、部分退还(退文不退图)、不退还等形式,用邮局寄送或电子邮件返还等。无论何种形式,一般均应以收到编辑部的正式退稿信函或说明为准。从编辑部角度来讲,退稿的多少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之一。退稿率高,表明该期刊稿源丰富,稿件选择余地较大。通常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退稿率在70%~90%;中等水平期刊退稿率在40%~70%;退稿率在20%~40%的期刊其质量难以保证;而期刊退稿率低于20%,提示该刊稿源枯竭。一般知名度较高的医学科技期刊的退稿率约50%~80%。作者在投稿前可以从稿件的刊出周期大致推测该刊的稿源情况,一般稿源丰富的期刊投中的几率相对较低,作者应对自己的稿件情况有一客观正确的评价,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期刊投稿。�第一节 主要退稿原因与改进措施�退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编辑工作中对退稿的原因分析发现依次为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等设计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不符合该 刊报道范围;重要的资料、数据缺乏,退修后仍不能补充;撰写表达太差,不符合发表的基本要求;与该刊近期报道计划冲突;编辑部稿件积压,短期内不能发表。但从医学论文写作角度看,上述退稿原因中,科研设计和撰写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有些能够通过修改得以完善;而另外一部分退稿原因中有些则可能通过改进投稿技巧避免或弥补。�一、科研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选题或科研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少部分问题可以在修改时说明或完善,但更多的问题在研究工作开始时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其结果是“先天缺陷”,文章出来后不可能弥补。1.设计方案不明确。其研究是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还是非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或一般性回顾研究或一般性前瞻研究,设计方案文中完全没有交待,表明作者对设计方案以及不同方案的论证强度差异不清楚,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正确的做法是在确定选题后就设计采用什么最佳方案来完成和落实选题,并按照选定的设计方案要求进行研究工作。撰稿时在文章的方法段交待清楚是根据什么方案进行的研究,并在统计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表述等方面做到与之相适应。�2.没有研究对象的选择、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观察对象的可信度差;一些动物选择不恰当,本身的组织结构与所研究疾病的组织基础之间差异较大,没有相似性或可比性。观察对象都不可靠,其干预结果的可信度自然受到影响。其实从文章中看,不少作者对观察对象是有一定的选择依据的,但就是没有明确交待。正确的做法是所有观察对象,包括实验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均应在方法中明确交待其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好是引用权威文献或学界公认的“金标准”。如果没有现存的“金标准”,是研究者自行确定的观察标准,也应交待其观察纳入和排除的具体依据,以表明观察对象选择的合理性或便于其他读者重复。�3.不知如何确定样本量且样本量偏小;对随机分组的真正含义不了解。不同研究设计对样本量的大小要求是不同的,在研究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并且在文中交待清楚样本量大小的确定依据。一些文章中写有“随机”分组,但不写明随机方法;对一些不可能重复的回顾性材料进行分析,也说是随机分组,如何“随机”、如何分组却不交待,表明作者对随机的概念不清。正确做法是明确设计方案,并按不同设计方案对样本量的需求进行计算,然后按规范的随机方法进行分组。有蝈研究设计方案本身就不可能“随机”,所以不要不分情况套用“随机”一词,否则反而影响了文章的可信度。�4.分组后两组不做均衡性检验。不论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还是动物实验研究,不做或很少做组间的均衡性检验很普遍,或者只是文字叙述两组有可比性,但两组非处理因素分布不均衡,这对结果的可信度有很大影响,其论文的价值和评审自然受到影响。好的论文应有随机分组后的均衡性检验,即将两组‘或多组,的非处理因素的数据列表,做统计学检验,要求P>0.05,两组(或多组)才有可比性。�5.对研究结果不作统计学处理或统计学处理错误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论文的材料方法中不介绍统计学方法,而在结果中出现P值。统计方法选择不当或分析错误比较常见,因为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最好是在设计研究方案或处理研究结果时请统计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帮同助。如果涉及的统计学方面问题较多,论文撰写后最好是请统计学专业人员帮忙评阅。�6.对照组设计不合理或无对照组。论文中用的什么对照方法,一定要明确。选择对照一定要起到与试验组比较的作用,无对照的研究论文只能算作叙述性研究,其论证强度很低。�7.盲法应用极少。对受试者或观察者主观因素可能影响其观测指标的研究不用盲法设计,以至于研究的疗效等结果不可信、科学性差这也是在科研设计时就应注意的问题。�8.极少论文涉及到研究中易发生的错误及其控制。一项研究中,往往会发生各种偏倚,在设计中要事先估计,并考虑如何控制偏倚,如防治性研究中的沾染与干扰,病因研究中的混杂、偏倚等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的影响。�9.对远期疗效研究不够。疗效研究中观察时间太短,不足以说明治疗效果或不能全面体现其疗效确切可靠。

期刊投稿没两天就被退稿

据学术堂了解,在论文的发表过程中,退稿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况,被退稿想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其实,只要是有过发表经验的作者一定都有被退稿的经历,除非是学术大佬,学术大佬今天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在不断被退稿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历练出来的,所以,大家心里不要怕被退稿,如果遭遇被退稿,作者该怎么办?一般来说,作者有三种选择,修改论文并再次投稿原期刊、将原稿投至另一家期刊、暂时放弃此篇论文并等待适当时机,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种选择,就是再次向刊物投稿,如果作者决定再次投稿原期刊,则必须付出额外的心力。作者可以写信向主编请教修改方向,以期符合该杂志的风格及规范。如果原稿有经过同侪审查,请仔细阅读审查人的意见,建议将审查意见做成表格,这能帮助您更有条理地修改稿件并回答审查意见,如果期刊没有要求作者修改便直接退稿,则您在自行修改后、再次投稿时,那么您可以想杂志社说明新稿与原稿有何异同。

期刊都要求不可以一稿多投,所以按你这个思路期刊不会接受你的稿件;二、关于创新性,首先要题目创新,然后才是内容创新,具体可以多查阅文献结合自身工作。而不是写稿而写稿。

其实这不叫退回,这叫退稿,而且一看就是初审退稿,终审退稿的话,一般要么没理由,要么就是主编的评语,再接再厉吧,能遇到退稿还有指点的编辑也不容易,要珍惜,多少人稿子过去都石沉大海啊。

这个是常事,要习惯

投稿被退就能投别的期刊了

理论上说可以。

2. 稿件被拒后,作者要调整心态,按照专家的评审意见认真修改,重新投稿。几种常见的退稿形式有:完信烂全性退稿、退修、可申诉性退稿。

3. 完全性退稿不接受再投,退修一般鼓励作者修改后再次投稿,可申诉性退稿可以提出申诉,以争取再审稿的机会。不过,这种情况较为少见,成功比率非常低。

4. 通常,论文从投稿到发表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过程。有的热门期刊审稿周期达几个月之久,需要提醒作者在文章未发表前,不宜匆忙上传网络平台,以免被一些地方小报或不良期刊发表,造成一稿多投或者剽窃轿仿的信烂恶果。

5. 最后,再次声明,被退稿后,很大机会是可以重新投稿的,建议重新选择一滑帆漏家期刊投稿,看看能不能轿仿投稿成功。最好是弄清楚具体的论文投稿的一些流程。

可以投其他杂志不过在投稿其他杂志前,最好是先了解下上次被退稿的原因,如果是稿件质量问题,就要想办法重新润色,或者是对刊物降低要求,不要发太专业、名气太大的期刊。其实,期刊适合你发表论文的目的就是最好,不一定非要本专业太牛的刊物如果是因为借鉴率太高,那就要想办法重新写,或者把这篇文章改头换面,然后再进行投稿所以,文章被拒,可以转投他刊,但要弄明白为什么被拒已经如何转投他刊

期刊的效率还是挺快的,一个月就回来了。总共二十几条吧,因为要补实验所以给了大修。编辑给了一个月时间修改,事实上没有办法去补实验了,只好跟这个审稿人说明理由。认真修改了三个多周,加上老师帮助修改核对,临近截止日期返修回去。我平日里没时间都是找北京译顶可以帮忙的,价格不高

投稿期刊审稿后被退回

据学术堂了解,在论文的发表过程中,退稿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况,被退稿想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其实,只要是有过发表经验的作者一定都有被退稿的经历,除非是学术大佬,学术大佬今天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在不断被退稿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历练出来的,所以,大家心里不要怕被退稿,如果遭遇被退稿,作者该怎么办?一般来说,作者有三种选择,修改论文并再次投稿原期刊、将原稿投至另一家期刊、暂时放弃此篇论文并等待适当时机,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种选择,就是再次向刊物投稿,如果作者决定再次投稿原期刊,则必须付出额外的心力。作者可以写信向主编请教修改方向,以期符合该杂志的风格及规范。如果原稿有经过同侪审查,请仔细阅读审查人的意见,建议将审查意见做成表格,这能帮助您更有条理地修改稿件并回答审查意见,如果期刊没有要求作者修改便直接退稿,则您在自行修改后、再次投稿时,那么您可以想杂志社说明新稿与原稿有何异同。

期刊论文发表退稿后怎么处理?虽然论文投稿被退稿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但自己实际遇到就很难受了。当我们遇到退稿时,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总结的两点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端正心态。 我国期刊虽然数量挺大,但实际上,投稿量更加庞大,而每期的版面就那么多,编辑部当然是择优录用,但对于投稿人来说,投稿难度就增加了。在那么多稿件中,肯定有稿件是被退稿的。如果退稿降临到自己头上,请以正常心态对待,因为,退稿的是大多数嘛,只有少数能被选中。端正心态修改论文再投或者另投他刊就是了,好论文总有投中的时候,要锲而不舍。 二、退稿原因。 退稿的原因就很多了。每个人的论文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被退稿的原因也就不一样。我大致划分了一下退稿原因,总结如下: 1、论文质量不达标。 文章内容空洞,没有新意,缺乏实践与经验,与他人的文章立意重复率较高,文章存在的错误太多等等,总之就是文章质量不行。如果有修改价值,编辑部通常会给修改意见,你可以修改后再发给编辑部,还有可能被录用。如果文章实在太垃圾,编辑部就直接退稿啥也不说了,那你就得考虑文章是否有再投的价值了,是不是应该重新写一篇。 2、论文研究方向与期刊不符。 论文的主旨跟期刊的办刊宗旨不符,相去太远,比如你写的是小学教育论文,发表到中学教育期刊上,那结果肯定是被退稿了。建议作者提前找好对应的期刊,不要盲目投稿。 3、论文涉及敏感话题,期刊不敢轻易录用。 5、审稿出现错误。 这也是有可能存在的,编辑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欠缺,或者专家个人的偏颇,给你判了退稿,这时候一定要跟编辑部据理力争,自己正确就一定要坚持。编辑和专家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尤其是涉及未知领域,向编辑部委婉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被认可,即可顺利进入下一步审稿流程了。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专家对未知领域的论文判定还是比较谨慎的。 6、论文数据有问题。 数据不全或者数据存在缺陷被退稿,这样的论文不妨先放一放,等数据准备充分了再修改论文投稿即可。 7、论文创新性重要性不够。 可能是所投的期刊等级较高,要求较高,那可以修改一下论文,改投影响力低些的期刊即可。 8、论文表述不清楚混乱。 这种情况常常是因为作者写作功底不够造成的。可能作者的实验、结论都没有问题,但表述的颠三倒四,让人不能一目了然看明白,或者表述的概念不清楚,这样的文章自己修改起来比较难,毕竟水平在那,你可以找导师、师兄师姐或者专业的论文机构帮助重新整理写作一下论文。 9、没有按时足额缴纳版面费。 很多人根本不理解版面费是什么,纳闷投稿为什么作者没有稿费反而还要交钱。这是因为现在大多数期刊都自负盈亏,学术期刊销量难以支持运营,只能向作者征收版面费了。如果没有按时缴纳版面费,还是会面临退稿局面的。

文章有明显的写作问题。解决方法:要求内容要“新”,格式要“规范”,若你的稿件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你被退稿的几率会更小。怎么做到自己的稿件文章内容比较“新”,有人说去查重就好了,只要掌握好文章的查重率不超过规定的要求就可以,小编认为不仅仅如此,要想安全投稿需要从多方面审查自己的文章,若你是在不忍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或者真的发现不了什么“错误”,可以使用中教数据库的智能诊断系统,系统会自动诊断文章篇幅格式、相似性、敏感词和写作方向,一键审稿之后,确定了文章修改方向,自然而然可以提高文章的创作水平。

投稿期刊被退稿了还能投吗

可以再投。

好好修改的话,重投接受的概率非常大。如果期刊不错就重投,基本没啥问题。

否则就最好不要重投,还不如改投其它杂志。 一般普通期刊社内拒稿后还连续三次收到稿件,并且两次都给予拒稿的话,会被认为态度不端正,进入黑名单的。

如果只是查重不过, 可以将文章重新修改降重后再次投稿,如果是退稿没有写明其它的原因,那就是文章的内容没有达到这本期刊的要求,需要再次重新调整或者转投其它杂志。

论文拒稿指的就是论文没有通过审核,导致论文拒稿的有好几个原因,可能是文章质量问题、格式不符合要求等,这就相当于投稿失败了。

论文的拒稿和退稿是可以混合使用的,如果你的论文没有被接受而是被编辑退回,那么既可以说你的论文被拒,也可以说你的文章被退,但是退稿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编辑将你的稿件退回需要你修改,然后再提交,而拒稿是没有这一条待遇的。论文退稿包括拒搞,拒稿是论文退稿诸多理由和原因当中较为激烈的一种形式,所以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包括的范围不同。

可以。根据拒稿反馈修改重投后,必须要在投稿信中要详细说明做了哪些修改,为什么重新投回原杂志。只有这样,杂志编辑才有可能考虑再次审核。否则就最好不要重投,还不如改投其它杂志。

一般一篇文稿被某杂志拒稿后,作者是不会选择再重投同一杂志的。 当然如果作者想重投,那么可以按照期刊要求或者是审稿人的建议和意见对原文稿大修或者有大的变动,直到感觉文稿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情况下重投是可以被视为新稿,有再次被送审的机会的。 根据拒稿反馈修改重投后, 必须要在投稿信中要详细说明做了哪些修改 ,为什么重新投回原杂志。 只有这样,杂志编辑才有可能考虑再次审核。

投稿被拒后,是可以修改后再重新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即投稿被拒后,是可以修改后再重新投的。

扩展资料:

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媒体、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上句可以理解为只要是自己原创的未发表作品均可进行投稿。

在投稿时,目前国内各大杂志社与各个媒体都不支持一稿多投。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同时或在特定时限内投寄给多家报刊杂志社或出版社等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参考自来来源:百度百科-投稿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