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菏泽市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菏泽市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城市情报》省级万方,3版5400字符征集2022年2~3月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国家级万方,3版5600字符征集2022年7月版面,预计2022年09月下旬出刊

《城市周刊》省级万方,3版5200字符征集2022年38期版面,预计2022年10月中旬出刊

《城市建筑》省级知网,3版5700字符,上旬刊4版起发征集2023年8月版面,预计2023年09月下旬出刊

《智能城市》省级知网,3版5000字符,含图表征集2023年1~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筑空间》省级万方,3版5100字符,计空格征集2023年1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道桥与防洪》省级知网,1篇约5000字符征集2023年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周期约为10个月,以录用为准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国家级知网,3版5200字符征集2023年4月版面,预计2023年05月下旬出刊

《城市勘测》省级知网,3版6000字符征集2022年4期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国家级龙源,1版2500字符,图表另外收费,征集2022年4月版面,预计2022年06月下旬出刊

在网上自己找的第一章 城市现状概况 菏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 2000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下辖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和牡丹区、开发区,总面积为 12228 平方公里。 2003 年底总人口 875 万,其中非农业人口 149 万人。 第二章 规划目标和期限 一、发展目标 把菏泽建设成为以能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结构合理、商贸旅游繁荣、生活环境宜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三大基地”,即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商贸流通基地。 二、规划期限 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 2003 年—— 2020 年。 近期—— 2010 年; 远期—— 2020 年; 远景—— 2020 年以后。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 1 、总人口预测 规划 2010 年菏泽市总人口为 940 万人, 2020 年总人口为 1010 万人。 2 、城镇化水平预测 规划 2010 年菏泽市城镇人口 330 万人,城镇化水平 35 %; 2020 年城镇人口 505 万人,城镇化水平 50 %。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菏泽市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四个等级:市域中心城市、市域二级城市、重点建制镇、一般城镇。 2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菏泽市的城镇职能分为四类:综合型、能源工业型、旅游商贸型、工业商贸型。 3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以菏泽市区为核心,以巨野、曹县、郓城、东明、单县、鄄城、成武为二级城市,以“米”字形高速交通干线为发展轴,重点镇为骨架,一般镇为基础,形成多层次城镇空间格局。 一核:以菏泽市区(包括定陶)为核心,以巨野、东明、曹县为副中心,形成菏泽市域的重点城镇密集区和产业密集区。 四轴:四条市域的城镇发展轴线,其中巨野——菏泽——东明、曹县——定陶——菏泽——鄄城为主要发展轴线,定陶——成武——单县、庄寨——菏泽——郓城为次要发展轴线。其中巨野——菏泽——东明为工业发展轴,重点发展能源化工业;其他为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发展轴,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辐射周边地区。 “米”字型结构:依托交通干道和发展轴线,强化菏泽中心城市对市域二级城市的交通联系与辐射带动作用,共同构筑菏泽市域的“米”字型发展结构。 三、市域交通体系规划 半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菏泽市区至各个县城的交通时距,经高速公路建设后,为半小时交通圈。各个县城至各自所辖乡镇的交通时距,经县道及乡镇公路新建与改造后,为半小时交通圈。 一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菏泽市区至各城镇及一级中心村的交通时距,经市网公路的拓宽、改造、优化后,为一小时交通圈。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定位 山东省东西协调发展的西部经济重要增长极,鲁苏豫皖边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二、城市性质 以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主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城市特色 菏泽市城市特色可概括为:以“花城水邑”为依托的中国平原森林城市。 四、城市规模 规划菏泽中心城区近期 2010 年人口规模为 50 万人,用地规模为 60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120 平方米 / 人。 规划菏泽中心城区远期 2020 年人口规模为 68 万人,用地规模为 80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117.6 平方米 / 人。 五、 城市规划区范围 东至皇镇乡,南至佃户屯办事处、何楼办事处,西至万福办事处、马岭岗镇,北至吴店镇、黄堽镇,规划区面积为 860 平方公里。 第五章 城市总体布局 一、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 以向东发展为主,向南发展为辅,可适当向北发展,严格控制向西发展。 二、中心城区 用地布局 按照组团式结构形态,通过绿化、水系的分割,形成“一核、两轴、四区”的布局结构。 一核 :城市核心区 , 西至太原路,北到大学路,南到铁路编组站,东至京九铁路,面积约 16 平方公里。沿赵王河两侧从北向南依次布置市级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商务中心。 行政中心 位于赵王河西岸、黄河路北侧,面积约 80 公顷,集中布置市级行政办公机构和相配套的服务设施。 文化中心 位于丹阳路北、黄河路南、赵王河两岸,面积约 100 公顷,结合规划建设的赵王河公园,重点布置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等大型公共设施。 商务中心 位于赵王河以东、火车站以西、中华路两侧,面积约 280 公顷,对现有商业设施提升档次,整合周边用地,并向东向西延伸,形成以中华路为核心的市级商业金融服务中心。 两轴 :城市的两条发展轴线,东西向为丹阳路,南北向为人民路。 四区:城市的四个功能组团,即城西组团、城北组团、城东组团和城南组团。 城西组团:东至太原路、西至昆明路、南到万福河、北至大学路,以生活居住、商业服务为主,是城市的副中心,保护和发展“内方外圆”的城市格局,西部适当发展一类工业用地。 城北组团:生态控制区域,西至菏刘路,北到北外环路,南到大学路,东到京九铁路,以牡丹观赏、种植及高教园区等功能为主的生态组团。 城东组团:位于京九铁路以东,以发展一、二类工业和相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为主,为城市东部副中心。其中广州路以西发展生活服务用地为主,广州路以东发展一、二类工业用地为主。 城南组团:位于新石铁路以南,以仓储物流及相配套的商贸、生活服务设施为主的城市组团。 第六章 城市专项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为 2152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6.95% ,人均 31.6 平方米;其中中小学用地为 216.5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2.7% 。 居住用地规划形成四个居住片区:老城居住片区、老城周边居住片区、中心区居住片区、新城居住片区。规划设置 12 所高级中学, 20 所初级中学,小学按 2 ~ 3 万人一所设置。 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为 1391.6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7.4% ,人均 20.5 平方米。 1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 97.6 公顷,人均用地 1.4 平方米。整合原有城区内的行政办公用地,在城市核心区北部 , 建设市级行政中心。 2 、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规划商业金融市场用地面积为 810.6 公顷,人均用地 11.9 平方米。市级商业服务中心位于赵王河以东、火车站以西的中心城区;整合原有解放大街、东方红大街商业布局,形成菏泽老城区商业副中心;在广州路以西、洙水河两侧形成东部新城商业副中心;在各个城市组团内新建组团级商业中心。 规划将南华街、东方红大街改造为步行商业街。 规划商贸物流专业市场四处。南部批发市场,位于珠江路以北、人民路两侧,面积为 60 公顷。西南农副产品批发、蔬菜批发市场,占地 23 公顷。西北批发市场,位于菏刘路以东、大学路以北,占地 32 公顷。整合沿康庄路、青年路、牡丹路等现有市场,形成小商品市场,占地 25 公顷。 3 、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文化娱乐用地面积为 103.5 公顷,人均用地 1.5 平方米。建设市级文化娱乐中心、组团级文化娱乐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三级文化娱乐设施体系。市级文化娱乐中心位于丹阳路以北、赵王河两侧,结合赵王河绿地景观,安排新建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规划展示馆、科技馆等大型公共设施。在老城区曹州路以北、广福街以西建设鲁西南民俗博物馆。 4 、体育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体育用地面积为 78.9 公顷,人均用地 1.2 平方米。保留现有的菏泽体育场。规划新建菏泽市体育中心,位于泰山路以北、古今园以西,用地面积 37 公顷。 5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面积为 57.9 公顷,人均用地面积 0.9 平方米。 按“市级医院——社区医院”二级配套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保留更新现有医院,另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医院 4 所。 6 、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 243.1 公顷,人均用地面积 3.6 平方米。规划形成一个高教园区和一个专科教育基地。在城北组团内建设全市的高教园区,建设内容包括大学、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专业技术培训学校、高级中学等。在老城区西侧,整合利用原有菏泽医专、菏泽农校、市委党校、菏泽师范、区职工中专、区教师进修学校、菏泽信息工程学校、市技工学校、公安干校等学校用地,形成菏泽专科教育基地。 三、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 1600.8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20.05% ,人均工业用地 23.5 平方米。老城区内的工业用地,除保留少数几个效益较好的一类工业企业外,其余企业逐步迁往新建的工业区。人民路两侧污染较重、位于城市的上风向和城区主要发展方向的工业用地,予以搬迁、置换。规划形成两大工业园区:牡丹工业园区、城东工业园区。 牡丹工业园区:北起日东高速公路,南到新石铁路和 220 国道,东接现状城区,西至兰州路, 面积为 209 公顷,为一类工业区。 城东工业园区:京九铁路以东,菏兰高速公路以西,面 积为 1256 公顷 ,其中洙水河以北为二类工业区,洙水河以南为一类工业区。 四、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为 218.6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2.74% ,人均仓储用地 3.2 平方米。规划仓储用地四处,南部仓储区位于铁路编组站以南,东北部仓储区位于南京路以东、淮河路以北,东部仓储区位于洙水河以南、台湾路以西,西部仓储区位于银川路以西、中华路以南。 第七章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一、铁路规划 远期将现有铁路货运站搬迁,在铁路编组站以南新建中转货运站,规划用地面积 30 公顷。上海路以西,新石铁路以南预留工业区铁路货运站,作为远期备用货站建设,规划用地面积 60 公顷。 二、公路规划 高速公路:在城市的北部和东南部分别有日东高速公路、菏兰高速公路和德商高速公路,保留原日东高速公路的三个立交口,菏兰高速公路分别在长江路、人民路、刘民路、 220 国道预留互通式立交口。 一般公路:规划远期菏泽中心城区公路主要对外出入口共 14 个。国道、省道及其他公路在城市环路以外保留对外交通道路功能,城市环路以内改为城市道路,对外交通与过境交通由城市环路来组织。 三、汽车站场规划 远期菏泽市区规划形成 5 个汽车客运站, 5 个汽车货运站,一个对外交通口岸。其中菏泽中心汽车客运站,位于长江路北、铁路客运站南,规划占地面积 5 公顷。 四、水运规划 改建洙水河航道,连接京杭大运河, 2010 年使洙水河航道延伸至菏泽市区。货运码头规划位于上海路以东、菏兰高速公路以西、洙水河以南,占地面积 22 公顷。客运码头规划位于洙水河以北、济南路以东,占地面积 7 公顷。 五、城市道路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二环、四横、六纵”的交通性城市道路网络。 “二环”:在城市外围形成城市外环路,由上海路、昆明路、北外环路及珠江路等城市快速路组成,道路红线宽度为 60 米;在城区内部形成城市内环路,由黄河路、西安路、长江路、广州路四条交通性主干道部分路段组成。 “四横”:四条东西向主干道,即黄河路、丹阳路、长江路、闽江路。 “六纵”:六条南北向主干道,即西安路、广福街、牡丹路、人民路、广州路、南京路。 “四横”、“六纵”道路红线宽度为 40-60 米。 第八章 城市绿地与水系规划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规划近期 2010 年绿化用地为 803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3.38% ,人均绿地面积为 16.1 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 10.1 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为 30% ,绿化覆盖率为 40% 。远期 2020 年绿化用地为 1088.3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3.63% ,人均绿地面积 16.0 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 12 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为 35% ,绿化覆盖率为 45% 。 二、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规划绿地系统结构为:“三环、五带、九园”。 三环:指沿城墙绿化环、大堤绿化环和环城绿化环。 五带:万福河绿带、赵王河绿带、洙水河绿带、新石铁路绿带、京九铁路绿带。 九园:九个市级综合性公园 ---- 牡丹园、西城水库公园、雷泽湖公园、万福河公园、内环城河公园、外环堤河公园、赵王河公园、洙水河公园、森林公园。 三、生态绿地规划 城市生态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分为四个体系:环形生态绿圈、道路绿化联结分隔带、滨河风景生态林地及水源保护绿地体系。 四、公共绿地规划 规划设置市级公园、居住区级公园、街头绿地三级公共绿地体系。其中市级综合公园 9 个;居住区级公园 12 处;在重要的公共场所、道路交叉口、标志性景观、重要建筑等设置街头绿地,每处面积不小于 3000 平方米,在工业区每处服务半径为 700 — 800 米,其他功能区每处服务半径为 200 — 300 米。 五、河流水系规划 规划市区形成布局广泛、相互贯通的“五湖六河”城市水系系统,水面面积达到万亩以上。 1 、五湖 西城水库:位于牡丹工业园的西部,是城市的水源地,面积约为 203 公顷。 雷泽湖:位于城市东部新区的南侧,面积约为 233 公顷。 青年湖:位于老城区,面积约 11.58 公顷。 双月湖:位于老城区,面积约 5.73 公顷。 东湖:位于城市东部新区的东部,面积约 12.78 公顷。 2 、六河 赵王河:贯穿城市中心,宽度为 50 — 300 米,结合两侧的重点公共建筑和绿化景观设计,营造城市中心的滨水特色风貌。 万福河:位于城市南部,宽度为 50 — 80 米,贯通西城水库、雷泽湖,结合城市的生态绿地,建成城市南部的休闲和水上活动区域。 内环城河:位于老城区内,宽度为 16 — 30 米,进行疏浚、整治,贯通青年湖、双月湖及老城区的其他坑塘,建成内环城公园。 外环堤河:位于老城区内,宽度为 30 — 60 米,进行疏浚、整治,贯通老城区内的水体及外围的赵王河、万福河。 洙水河:位于城市中部,宽度为 50 — 150 米,既为城市水体,又是连通济宁的水运航道,连接赵王河、经四沟及东湖。 洙水河南支:位于城市东部沿菏兰高速公路,可在现有的河道基础上进行拓宽、新挖,宽度为 30 — 80 米。 第九章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一、近期城市规模 规划菏泽中心城区 2010 年人口规模将为 50 万人,用地规模为 60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120 平方米。 二、近期建设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新世纪“平原森林城市”为目标,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创新体制,加大投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形态开发、功能开发和生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把菏泽建设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适宜人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城市而奠定基础。 三、近期建设策略 1 、以东部工业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2 、以建设“鲁苏豫皖四省边界地区中心城市”为目标,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3 、兼顾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加强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突出菏泽的城市特色。 5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系统。 第十章 城市远景构想 菏泽远景发展将形成组合式城市,包括菏泽中心城区和定陶县城。 菏泽中心城区:中心城市。采用东西并行发展的模式,东西两侧为工业区,中间为城市中心和生活服务用地。工业以向东发展为主,建设集中的、成规模的工业区;西侧在现有牡丹工业区的基础上发展,未来可向万福河以南拓展。在两个工业区之间发展生活用地,未来可跨过万福河向南发展,建设城市新区,加强和定陶的联系。 定陶:卫星城镇。在现有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向北、向东发展,强化与中心城区的衔接。向北以发展生活居住用地为主,包括新建的定陶中心区。工业用地以向东发展为主,避免对北部仿山旅游度假区的影响。 仿山:旅游度假区,以绿化、旅游度假及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为主。 菏泽未来将发展成以菏泽城区为中心、定陶为副中心,以绿化、水系相联系的组团式复合城市。

张蕾.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及其启示[J].人文地理,2010(3):90-95.张蕾.与洪涝共生——黄泛平原古城的传统治水经验[J].景观设计学,2009(2):108-111.Kongjian Yu, Lei Zhang, Dihua Li. The Water Adaptive Landscapes in Ancient Chinese Cities[S]. In: Wybe Kuitert (Ed.),Transforming with Water: Proceedings of the 45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the Netherlands, Blauwdruk Techne Press, 2008: 72-87.Kongjian Yu, Lei Zhang, Dihua Li. Live With Water: Flood Adaptive Landscap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of China[J].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8(2):6-17.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区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J].水利学报,2008(6):688-696.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J].城市规划,2007(12):89-92.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2007(05):85-91.周菁,李迪华,张蕾.菏泽市游憩网络的构建——探索整合各类游憩资源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途径[J].中国园林,2006(8):51-56.俞孔坚,刘向军,张蕾.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J].景观设计,2006c:72-76.俞孔坚,张蕾,周菁.新苏州园林:运河工业文化景观廊道[S].首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2005b.俞孔坚,张蕾,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J].中国园林,2004(5):28-32.俞孔坚,刘向军,张蕾.设计显现地方精神:奥林匹克公园“龙之谷”方案景观构思[J].中国园林,2002(5):30-32. 2010年—无锡太湖新城慢行系统规划2010年—北京市沟峪经济发展规划——平谷“十八湾”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准格尔旗薛家湾北山片区详细规划2009年~2010年—六盘水凤凰新区城市设计2009年—廊坊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2009年—西安普华浅水湾社区景观设计2009年—大运河遗产廊道山东省济宁段保护规划2009年—浙江金西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2005年~2006年—菏泽市城市绿地水系规划2005年~2007年—中国土地生态规划设计规范与示范研究(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年~2005年—苏州市运河公园景观规划2004年~2007年—为实现整体保护目的的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2003年~2005年—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2003年—慈溪市新城河两岸风貌景观设计2003年—德州岔河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2003年—北京大环文化产业园多解规划2002年~2003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规划2002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国际竞赛2001年—沈阳市北塔公园规划设计

您好 我是杂志社的编辑 我们的刊物都是正刊 被知网收录的 需要请加百度用户名

菏泽市论文发表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规范评职工作的相关政策,现就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一、关于论文。申报不同类别教师职称论文要严格按照《暂行办法》规定执行。要求发表的论文必须是在县区、市级以上教育类刊物(含刊物《商洛教育》)发表的本专业论文,获奖或交流论文必须是在县区、市级以上教育(含教研室、教育学会)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或学术会上交流的本专业论文 ,且必须有证书。申报对象只须按要求提供获得最高层次(水平)有代表性的论文篇目。二、关于课时和工作量。高级中学教师每周带课不少于10节,初级中学每周不少于12节,小学每周不少于16节。行政管理人员评审和聘任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必须完成所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完全中学以上学校校长每周兼课不少于2节,初中(含九年制、中心校或教办)校长和完全中学副校长、中心小学以上校长每周兼课不少于4节,学校其他行政管理 人员每周兼课不少于8节。三、关于后取学历及专业。按照《暂行办法》规定,申报各类职称人员“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按此要求,申报中高、中一专业技术职务者,后取学历所学专业原则上要与初始学历所学专业、所从事及所申报专业相一致(职业中学部分学科可适当放宽)。四、关于任职年限。所有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职年限均指实际聘任年限;任职年限时间按满年计算。五、关于任职资格和任职专业转换。按有关文件要求,已具有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任职专业与申报资格、专业原则上要一致。因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系列发生变化或任职资格专业发生变化者,应及时办理职称转换相关手续。六、关于计算机模块和计算机合格证。按《暂行办法》规定,申报各类职称人员必须“具备基本(较熟悉)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或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2008年 ,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考试暂按市人事局商政人发〔2005〕107号、〔2006〕121号文件规定执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和远程教育的全面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再做新的调整。七、关于乡村任教经历。按照有关规定,申报晋升中学和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有两年以上乡村学校任教经历。从2009年起,申报晋升中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有一年农村学校任教经历,从2010年起,必须有两年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八、关于评职时间安排。市上每年5月底前下发当年评 职工作安排,各县区在暑假期间组织评审,9月底前上报评审材料,市上在年底前评审结束。商洛市人事局 商洛市教育局 追问: 评职人年龄超过50岁 还需要计算机模块证吗?

学术桥论文评南是真实的。学术桥论文评审是为了防止评南造假成立的第三方人才评南服务模式,坚持贯彻“分类+小同行”评审评价原则,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为众多单位提供专业、公正且高效的学术评审评估服务。

教师收到本科评审论文是真的,相关资料如下自己作为评委,参加过正高级教师、副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审。论文是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识,不能唯论文,但论文在职称评审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那么,评委们如何判定论文的真假、优劣?是否有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与评审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广大一线老师写作与投稿时参考。一、真与假所说论文的真与假,应具备这样几个条件:1、必须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期刊。这是前提,如果期刊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不到,一般认为不是合法的正规期刊。在职称评审中是不计分的,甚至有可能被认为弄虚作假,失去通过的机会。但现在副高级教师在设区的市就可以评审,如果是市教育局主管主办的教育类期刊,则是认为是与正规期刊一样被认可的,例如,在菏泽市,市教育局主办的《菏泽教学研究》发表的论文,与正规期刊一样看待的。2、必须是符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中规定的类别。如果在备案中规定的是电子期刊,只是以电子版的形式出现,如果出现了纸质版,则被认为是假刊。如果在备案中规定的纸质版,但实际上是二次发表,如《中小学各科教与学》类,是把发表在各级各类合法期刊上的论文转载再发表一次,而你的论文确是在这个期刊上第一次发表。很明显,这是套刊(实际上是非法的假刊)。在在职称评审中也是不计分的。当然,如果你的已经在国家正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被真正的这类二次发表的期刊转载,则说明你的论文质量是比较高的,评委也是很看重的。3、套刊实际上就是假刊。例如,《**教师》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师大主办,是比较好的国家级期刊,质量也较高,有固定的栏目与页码。但是,现实评审中发表《**教师》的纯论文集、质量与印刷比较差,页码也不对。很明显是套刊,也就是假刊。

衡阳市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城市情报》省级万方,3版5400字符征集2022年2~3月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国家级万方,3版5600字符征集2022年7月版面,预计2022年09月下旬出刊

《城市周刊》省级万方,3版5200字符征集2022年38期版面,预计2022年10月中旬出刊

《城市建筑》省级知网,3版5700字符,上旬刊4版起发征集2023年8月版面,预计2023年09月下旬出刊

《智能城市》省级知网,3版5000字符,含图表征集2023年1~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筑空间》省级万方,3版5100字符,计空格征集2023年1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道桥与防洪》省级知网,1篇约5000字符征集2023年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周期约为10个月,以录用为准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国家级知网,3版5200字符征集2023年4月版面,预计2023年05月下旬出刊

《城市勘测》省级知网,3版6000字符征集2022年4期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国家级龙源,1版2500字符,图表另外收费,征集2022年4月版面,预计2022年06月下旬出刊

应该可以,没上网的话差不多。简单来说,发表其他期刊查重的时候查重率没事就没问题了

根据学术论文的要求,投稿需要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并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内容应有所发现、创造和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和抄袭。《学刊》投稿范围包括:城市规划理论和概念、规划政策和实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城市空间发展问题与规划、规划师的社会作用,以及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等。来稿务求原创性,稿件未投它刊,未在其它任何期刊(包括内部出版物)刊登或研讨会上发表过(特约除外)。本刊接受.doc文件格式和可编写的.pdf文件格式文稿,投稿时请登陆本刊网站上传稿件,或将稿件和电子文件一同寄(送)到本刊编辑部,也可以用电子邮件把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本刊的电子邮箱。文中插图另附.tif格式的图形文件,分辨率在300dpi以上。本刊不收版面费,文稿刊出后,编辑部向作者赠送2本当期期刊,并酌付稿酬。 投稿的编写格式一般包括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必要时还有附录部分。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摘要和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注释、参考文献。1 题名、作者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洁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附简介信息,包括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电子邮件地址等。如系基金资助项目、重大科研项目的论文,请在稿件首页页脚位置注明基金名称、项目全称和编号。2 提要与关键词提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有结论。一般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提要一般300字左右。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8个。投稿同时需要提供英文题名、英文提要和关键词。3 标题、图、表的序号文章序号以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1,1.1,1.1.1,一般为三级编号,不超过五级。图、表分别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表1,表2;图1,图2。图和表都应有确切简短的题名,图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表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在正文中表,图及其编号要提及并对应。4 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和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中国法定计量单位。5 参考文献表参照GB/T 7714-2005,《城市规划学刊》常用参考文献类型的格式依次示例如下:5.1连续出版物[1] 刘武,郑良, 姜础. 元谋古猿牙齿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其在分类研究上的意义[J].科学通报, 1999,44[23]: 2481~2488.[2] 沈福煦. 中国古代文化的建筑表述[J]. 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 [2]:1~10.[3]Hewitt J.A. Technical Services in 1983[J]. Library Resource Services, 1984,28(3):205~218.5.2专著[1]余敏. 出版集团研究[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2] Marcus, C.C. & Sarkissian, W., Housing as if People Mattered[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1986.[3]Mumford, L.,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 倪文彦,宋峻岭,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Crawfprd W., Gorman M. Future Libraries: Dreams, madness, & reality [M]. Chia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5.5.3 专著中析出文献[1]腾序.汉唐西域古城研究[M]//董鉴泓主编. 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96~135.[2]马克思. 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2: 505.[3]Buseck P. R., Veblen D.R., Subsolidus Phenomena in Pyroxenes[M]//Prewitt C. T.Pyroxense. Washington, D.C. :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erica,1980: 117~211.5.4 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1]孙玉文.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 2000.[2]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A集[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5.5 报纸[1]胡必亮. 小城镇大战略[N]. 光明日报,1999-04-23(6)5.6 电子文献[1]傅刚, 赵承, 李佳路. 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 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 [2005-07-12].[2] Turcotte D. L., Fractals and Chao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M/O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1998-09-23].附: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联机网络(OL)。 作者文责自负,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和立场。本刊有权在不违反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编辑、删改,必要时需请作者修改,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时注明。请勿一稿多投,收到本刊电子回复3个月后未接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限于人力和财力,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城市建筑》《城市建筑空间》应该先清楚自己的选择,还有单位对期刊发表的要求。先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单位的评定细则,根据职称文件的加分细则,再去找相关的期刊投稿。比如有些单位评中级职称要求至少发表2篇省级期刊论文。那我们就只满足“省级2篇”这个要求就好。不同的要求,期刊属性都是不同的。评职要想顺利,首选肯定是知网、万方或者维普收录的期刊,如果要求没那么高,像龙源、期刊网的期刊也可以。(具体还是要看当地的评审文件要求)看你的单位,还有你自己,对文章质量要求高不高,价格能不能接受。要求不高可以选择综合刊,综合刊是对论文专业没有太多限制的刊物,许多专业的论文都能安排发表,而专业期刊只能发表相应专业领域的论文,所以相比较来说,发表在专业期刊的论文是要比发表在综合期刊上的论文更有价值的,能够更好的起到指导学术的作用

城市规划发表论文

国内杂志主要由以下十二个刊物个人感觉不错的,当然其他的未列入的也不错,只是我不太熟悉。1、《城市规划》杂志2、《城市规划学刊》3、《国际城市规划》杂志(原名《国外城市规划》)该期刊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介绍国外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国家级专业刊物,建设部优秀期刊,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一个主题:对于城市规划的重点和热点进行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海外信息速递:提供海外最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栏目文章:涵盖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各个层面。4、《规划师》杂志5、《上海城市规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主办,为双月刊。6、《中国城市规划》(英文版)杂志,可能就是《城市规划》的英文版。7、《城市问题》杂志8、《城市发展研究》杂志,该杂志是国家级专业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94年创刊以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立足专家学者,面向城市决策者,架起专家学者与决策者之间的桥梁,为城市的健康发展而奋斗。主要业务范围是刊载国内外城市科学研究成果,最新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总体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专论、综述或讨论,及时反映学术动态和各城市发展的成功实践。200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确定为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的中文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出版(即第四版)。2009年北大、南大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城市科学、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区域与城市、城市发展理论前沿、城市规划、住房保障、创意产业、产业结构、城市生态、城市社会学、市长论坛等。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为双月刊。9、《江苏城市规划 》期刊由江苏省城市规划协会主办,月刊。10、《现代城市研究》期刊,月刊。11、《城市建设》杂志,内有一部分是关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内容不错。12、《城市中国》杂志,是由建设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重庆大学等学术智慧资源共同参与

先看看自己的文章是什么类型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就可以了。

朋友你是要发表论文么?找九品文化呀,问问他们就知道发什么合适了,用得着在知道里面来问么?真是的...

这个可以找中国期刊库的小编帮你推荐哦

发表城市规划论文

国内杂志主要由以下十二个刊物个人感觉不错的,当然其他的未列入的也不错,只是我不太熟悉。1、《城市规划》杂志2、《城市规划学刊》3、《国际城市规划》杂志(原名《国外城市规划》)该期刊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介绍国外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国家级专业刊物,建设部优秀期刊,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一个主题:对于城市规划的重点和热点进行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海外信息速递:提供海外最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栏目文章:涵盖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各个层面。4、《规划师》杂志5、《上海城市规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主办,为双月刊。6、《中国城市规划》(英文版)杂志,可能就是《城市规划》的英文版。7、《城市问题》杂志8、《城市发展研究》杂志,该杂志是国家级专业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94年创刊以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立足专家学者,面向城市决策者,架起专家学者与决策者之间的桥梁,为城市的健康发展而奋斗。主要业务范围是刊载国内外城市科学研究成果,最新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总体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专论、综述或讨论,及时反映学术动态和各城市发展的成功实践。200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确定为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的中文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出版(即第四版)。2009年北大、南大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栏目:城市科学、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区域与城市、城市发展理论前沿、城市规划、住房保障、创意产业、产业结构、城市生态、城市社会学、市长论坛等。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为双月刊。9、《江苏城市规划 》期刊由江苏省城市规划协会主办,月刊。10、《现代城市研究》期刊,月刊。11、《城市建设》杂志,内有一部分是关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内容不错。12、《城市中国》杂志,是由建设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重庆大学等学术智慧资源共同参与

先看看自己的文章是什么类型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就可以了。

朋友你是要发表论文么?找九品文化呀,问问他们就知道发什么合适了,用得着在知道里面来问么?真是的...

这个可以找中国期刊库的小编帮你推荐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