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一流大学不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一流大学不发表论文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其实我个人认为清华大学的规定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首先,清华大学的学生是我国最顶尖的学习成绩的人所入的院校,那么他们不用发表论文,说明他们都有资格,而且都有这个发表论文的水平,所以说没有必要再走一次重复的路!这样子可以使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不再硬性要求上学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可以说是给所有的清华硕士研究生解绑了。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之中,不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性随意的毕业,最后的毕业学位论文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成绩是否合格的终极考量标准。

一流的大学,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好,而且师资力量也很强,同时学生们的生长环境也很不错,但普通的高校。各方面都很一般。

长期以来,我国“唯论文”是高校评价体系中挥之不去的痼疾。目前国内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过于偏重SCI影响因子,对国内优秀科技期刊认可度不高,导致中国优秀科技论文争相到国外期刊发表,中国的科研成果无偿由国外编辑评判,创新成果在国外期刊首发。有专家指出,清华大学这项措施有利于破除“唯论文”顽疾,首先,这个理念在价值层面是正向的,接下来再讨论技术路线。怎样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保证不降低培养水平、严把论文质量和毕业出口,还有较多研讨空间。没有发表论文的限制后,还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去规范。

一是论文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论文可以体现自己的知识能力是怎样的。二就是论文可以突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判定以后是否可以撰写专业学术论文

大学发表论文不是一作

不一定主要取决于你论文的发表期刊 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话 很多都不限制一作和通讯的 但是学报的话 基本上都得导师一作 除非你是博士生 外文的话 人家才不管你什么身份呢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可以当一作 除非导师抢你一作 否则期刊都认为贡献最大的那个人才是一作 所以现在经常看到一些985高校的本科生在各种SCI期刊上高调发表论文秀肌肉 这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可以写,添加引用就可以,但是算重复率的,只有第一作者才不算重复率

当然有帮助,不过在国外更看重的是你的发展潜力和在校的成果。国外申请读研、读大学都是好进难出。关键是你在以后的表现。

有。学生二作和通讯作者都有作用。科技论文的署名中,依据作者的贡献和付出排名,比较认可的是一作和通讯作者。

世界一流学科大学论文发表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公开网

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于南京市,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是“双一流”农科联盟、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和1914年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和原国立中央大学的农学院系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出炉前,关于哪些普通高校会脱颖而出的预测,相信不会停止。综合目前各方情况来看,有一些普通高校已经被视作跻身第二轮“双一流”的大热门,比如说燕山大学、山西大学、湘潭大学等。不过,在正式名单没有发布前,这些都仅停留在可能性层面。

今天给各位高考生及家长推荐的这所普通高校,它因为半个月时间内,连续在全球顶尖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3篇论文而备受关注。没错,它就是地处“六朝古都”的南京工业大学。

3篇顶尖期刊论文提振入围“双一流”呼声

Nature和Science,是全球公认的两大顶尖水平期刊,各大高校均能以在其中发表论文而骄傲、自豪,即便是“双一流”名校,一年也很难在Nature和Science中有所建树,有些甚至是颗粒无收。所以,南京工业大学半个月内能产出3篇,足见其有不俗实力。

最早一篇是3月11日,出自南工大邵宗平、周嵬教授团队,发表在Nature当中。仅一天之后,Science上出现了南工大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赵莉莉教授的共同通讯单位文章。3月26日,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维院士和陈永华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出现在了Science上。

优势学科具备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

一所普通高校,要想入围“双一流”,公认度较高的基本标准是有在高校圈领先的优势特色学科。在这方面,南京工业大学已经具备。

由于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还没出来,这里暂且以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佐证。南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为A档,这已经是排名全国前5%的实力。上文介绍的在Nature上发文的赵莉莉教授,正是南工大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优秀代表教师。

除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很优秀外,南工大黄维院士所在的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也有不俗实力。

国家科技三大奖表现亮眼

在高校圈,南京工业大学还有一大优势特色,那就是在历年国家科技三大奖中都有不错表现。以“双一流”启动建设以来的前四年(2016年度-2019年度)为例,南工大的“三大奖”折合数排名国内第45位,高于不少“双一流”名校,相信这也会给南工大冲击新一轮“双一流”加分不少。

除了顶尖期刊论文方面连连出彩之外,南京工业大学在近日发布的ESI、校友会等各类榜单中也有不俗表现。以校友会2021大学排名为例,南工大位列国内第77位、“四非”高校第9位。

总得来说,不论是从综合实力,还是学科优势特色和科技(科研)成果产出来看,南京工业大学已经达到了“双一流”高校标准。不过,在江苏省内,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同样很有竞争力,所以南工大要想跻身名校方阵,还是颇具难度的,毕竟省内的竞争就非常激烈。

小伙伴们,对于南京工业大学在新一轮“双一流”中的前景,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我觉得有可能。因为这所大学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每年的学生质量很高,现在又有这么高质量的论文出现,定会可以成为双一流学校。

我认为有希望,他们的学生质量都非常高,学校的专业是越来越好。

重庆大学一流学科论文发表

重庆大学机械学院博士毕业要求为发表1篇高水平论文,2篇sci论文。查询重庆大学官网,重庆大学机械学院博士毕业需要发表一篇高水平期刊论文(全国共有10种),同时发表2篇sci期刊库论文,必须以重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才能达到毕业要求。

发了。1、黄帅重庆大学博士发表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0余篇。2、主编教材1本,参编教材2本,授权专利1项。3、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技能竞赛等比赛,获省级银奖1项,并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一流大学发表论文数排名

北大、清华和浙大。这是软科2020年的最新排名,软科的排名依据也主要是参考了大学论文的引用和影响力等因素。

排名对象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排名范围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2015年5月21日公布)中,1216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大学。这其中公办大学793所、民办大学140所、独立学院283所。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的排名对象是1216所大学中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大学: 在高考文史类、理工类本科批次招生人数不少于100人(2014); 已有本科毕业生且正式公布本科毕业生就业率(2014); 近5年发表论文总数超过500篇(2010-2014); 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经费与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之和不小于200万元人民币(2013)。 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内涵权重人才培养(45%)生源质量(新生高考成绩)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30%培养结果(毕业生就业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15%科学研究(40%)科研规模(论文数量)Scopus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10%科研质量(论文质量)学科标准化后的论文影响力10%顶尖成果(高被引论文)被引用次数位居各个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数10%顶尖人才(高被引学者)各个学科被引用次数最高的中国学者数10%服务社会(15%)科技服务(企业科研经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经费数5%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论文)大学与企业联合发表的论文数5%成果转化(技术转让收入)大学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5%计分方式 计算单项指标得分时,令该项指标表现最好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一所大学的总得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加权得出。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指标评价内容的重要性和指标本身的适切性角度出发精选了9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其中人才培养方面2项,即反映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声誉的“新生高考成绩”、反映培养结果的“毕业生就业率”;科学研究方面4项,分别是体现科研规模的“论文数量”、体现科研质量的“论文质量”、体现顶尖成果的“高被引论文”、体现顶尖人才的“高被引学者”;服务社会方面3项,包括测量科技服务贡献的“企业科研经费”、测量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论文”、测量成果转化效益的“技术转让收入”。排名负责人程莹博士指出,“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指标选择的导向是反映学生、雇主、学者、企业等大学服务对象对大学的‘集体判断’,充分体现了排名作为第三方市场评价的独特价值。” 在综合排名以外,最好大学网还发布了所有指标的单项排名。“生源质量”指标排名显示,国内顶尖学生优先报考的依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首年招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名第3,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和南开大学。前20名中也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以及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这些特色大学。新成立的地方高校上海科技大学首年招生,生源质量就跃居第48名。民办大学中排名前列的都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其中上海 纽约大学 排名最高,位列第33名, 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第39名,宁波 诺丁汉大学 、西交 利物浦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联合国际学院分别排在第101、第133、第200、第260位。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科研指标来自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数据库Scopus,爱思唯尔集团科研解决方案内容与分析全球总监M'hamed Aisati先生指出,“中国在科研产出和科研影响力方面持续增长,爱思唯尔旗下的Scopus数据库和Scival分析工具可以全方位评价高校的科研表现,我们将中国高校的有关数据提供给在大学排名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软科来开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希望排名结果对中国高校实施战略管理和制定科研政策产生积极贡献。”“科研规模”指标排名中,最近5年被收录论文最多的五所大学依次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科研质量”指标排名显示标准化论文影响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准的中国大学有55所,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被引论文”指标排名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依然位居前两名,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分别位列3-10名;“高被引学者”指标排名中,清华大学以109人位居中国大学榜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均拥有50位以上的高被引学者,分列第2至5名。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包括了对高校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果的评价。“企业科研经费”指标排名中,排名最高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年度企业科研经费达14亿元,天津大学以13.6亿元紧随其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都纷纷跨入了10亿的大门。“校企合作论文”指标排名显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1459篇名列中国大学第一,清华大学以1187篇紧紧跟随,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大学分别位列第3到第5名。“技术转让收入”指标排名显示,技术转让收入最多的是清华大学,为5.9亿元,第2名合肥工业大学为2.5亿元,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排在第3、第4名,福州大学2016年首次进入该榜,就以0.83亿排第5名。 上海市入围榜单百强的高校除了上海交大(4)、复旦大学(5)之外,还有同济大学(13)、华东理工大学(30)、华东师范大学(34)、上海大学(46)和东华大学(51)。湖南省入围全国百强的高校则为中南大学(27)、湖南大学(31)、湘潭大学(87)。作为湖南四大名校(中南、湖大、湘大、湖师大)之一的湖南师大首次落选百强。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认为,“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大多数排名相比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数据,使得排名完全透明,体现了排名团队对排名结果负责、主动接受外界检验的严谨态度,也提高了排名结果的参考价值,值得称赞。”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统计中,北京大学入选百篇学术论文95篇次,雄居校友会最具影响力百篇学术论文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76篇次,居第2;浙江大学65篇次,居第3;复旦大学42篇次,居第4;北京协和医学院38篇次,列第5;上海交通大学34篇次,居第7;哈尔滨工业大学33篇次,列第7;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各25篇次,并列第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山东大学各23篇次,并列第10。

基于对ESI最新发布的高被引论文排名(当年度本学科全球被引用频率排名全球前1%的论文)显示,国内高校在这一排行榜中,第一作者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排序,清华雄踞第一,复旦第四,中科大排名“吊打”国科大,国科大跌落五十名外。

第1名:清华大学

在这个排行榜中,清华的排名超过了北大列第一,北大第二,不过这次虽然两者仍然是冠亚军,但是差距有点大。比如,清华的第一作者冠名的高被引论文数达到了702篇,北大只有483篇。清华第一作者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达到11.2万多次,北大只有7.5万多次,差别还挺大。

第4名:复旦大学

在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复旦大学的排名也非常靠前,位居第四名。其中,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的被引用次数,复旦是6.9万多次。所有作者的被引用次数,复旦是14万多次。高被引论文篇数,复旦第一作者的有391篇,所有作者共有748篇。

第5名: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科院直属大学,地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在这个排行榜中,中科大的表现非常抢眼和出色。在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排序中,中科大第一作者被引频次排序第五,被引次数是6万多次,所有作者被引次数为13.3万次。在高频次被引论文篇数中,第一作者被引论文篇数为408篇,所有作者被引论文篇数为850篇。

第58名:国科大

如果说中科大是中科院的大儿子,那么国科大就是中科院的小儿子,一个是中字头,一个是国字头,但是这两者的排名差距实在太大了,国科大被中科大“伤”面子了。如果我们单论第一作者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中科大是第5名,国科大仅名列第58名,中科大第一作者被引频次是国科大的10倍。因此,中科大和国科大谁更出色,其实也可以从这个排行榜中看出一点差别。

总之,论文影响力是体现大学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以上大学论文影响力排名,其实也是大学学术实力的体现,可以作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