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李晋文献发表过的论文

发布时间:

李晋文献发表过的论文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情感的发展

论文范文是指论文写作参考方面的范文,主要涉及到论文写作规范、论文格式要求、论文内容要求、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但基本都是细微的差别,总体基本都相似。以下是一篇幼儿园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摘要: 以往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我们比较强调音乐的认知功能,而对其应有的社会化功能却重视得不够。情感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起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中,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本文将就音乐教育对幼儿情感的发展问题作一些探讨。

论文关键词: 音乐教育 幼儿情感 发展 社会化

如今的幼儿都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宰者,而新世纪既是多姿多彩,又是充满挑战,如何塑造一个个生理和心理健全的人才步入新世纪呢?众所周知,在人类的智商(IQ)之外,还存在一种被称为情商(EQ)的生命科学参照元素。研究:证明:情商智商显得更为重要,它决定着人们工作、交往、事业的成败和个人的幸福等,它主宰着社会的未来。情商的培养可说是如今的热门话题。在幼儿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幼儿教师也都形成了共识。“幼儿的世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发展幼儿高尚、健康、美好的情感。

一、关于情感人从呱呱坠地就有了情感的萌芽,这为不少心理学家对情感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所证明。

如有人在婴儿出生10分钟左右,用五官与人脸模样相同地配置的图形,和本来位置相当不同配置的图形,和本来位置完全不同地配置的图形以及只有脸的轮廓而无五官的图形,共四种刺激,分别慢慢地在新生儿眼前移动,结果发现新生儿会转动头部跟踪注视图形,从所测量转动的角度来看,婴儿对正常的人脸图形跟踪注视的角度最大,这说明婴儿在出生之后的几分钟,就有认人的知觉活动。这种认人的知觉,可以认为是个体依恋和归属感的萌芽。

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由机体需要占优势,冲动性大,稳定性差,发展为情绪状态的多样化,意识性和主动性逐渐增长,道德感和审美感萌芽,最后到幼儿阶段的情绪生活的社会化,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活动感等高级情感开始逐步发展。为了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在幼儿阶段,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幼儿通过意志去控制情感,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陶冶,即以情感来疏导情感,以情感来调节情感,以情感来战胜情感。而音乐艺术教育特别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培养、发展。

二、音乐对情感作用的心理机制。

美学家苏姗·朗格说“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一个忽视艺术教育的社会等于是使自己的情感陷入无形式的混乱状态。”幼儿音乐教育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价手段之一,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情感是各类艺术共有的特征。但各类造型为主的艺术所描写的内容本身并不是感情,而是描绘各种具体形象,通过人的主观联想来唤起情感,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而音乐艺术则不同,它以千变万化的音响组合形式,表达内心的种种感情。这种呈现形式的过程,就表达了音乐的内容,内容即表达了情感。在音乐艺术里,声音这种物质材料不是音乐艺术的外壳,而是艺术手段本身。它不是走向概念的桥,而是自由联想的起点。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形式的乐音,本身便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材料。它们引起听觉,唤起人的情感。

在音乐艺术中,不同的乐器组合形式,节奏快慢、音的高低、和声的开发与密集、配器的乐器使用等千变万化的音响组合形式,对人的情感提供了种种客观音响基础。人 情感受到各种音响刺激后,情绪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反映,产生不同的情感。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人的情感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

那么,如何让幼儿音乐教育更好地培养、发展幼儿的情感呢?

三、通过幼儿音乐教育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1、幼儿依恋感的发展心理学家用依恋作为个体生命早期与照料者的情节连结。

依恋感源于婴儿的安全、归属需要,是一种爱的情感表现,它最突出地表现为母子间的依恋需要。它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相互依恋关系。当孩子从个体的家庭跨入幼儿园的集体时,原有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并离开了已建立依恋关系的看护人,此时的幼儿会以反抗、紧张、恐惧等表现对待与其亲人的分离。如何尽快地将幼儿的依恋情感转移到幼儿园老师身上,使其能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的老师可利用音乐的魅力。刚入园的幼儿对陌生的老师还不了解,老师可从幼儿喜爱的动画片入手,与其产生交流的话题,继而利用动画片中的主题歌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喜羊羊和灰太狼》、《西游记》的主题歌等,使他愿意与老师交流,渐渐地与老师建立情感,并将依恋对象转移到老师身上。在对老师有了依恋后,要建立与小伙伴之间的依恋。

一首《你好!朋友》,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认识新伙伴,寻找自己喜爱的伙伴,并通过拉拉手,相互拥抱等动作密切之间的关系;又如幼儿都喜欢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歌曲《小鸡小鸭》,让幼儿扮演小鸡、小鸭,在一边歌唱一边表演中,感受小鸡小鸭在一起的愉快情绪,进而领悟到自己和小朋友在一起,也象小鸡小鸭那样愉快友好地说话、游戏,而逐步建立起伙伴间的依恋关系。幼儿在对老师和伙伴产生依恋的同时,对他的新环境也需要产生依恋。老师可在不同的场合利用不同的音乐营造适合幼儿心绪的环境,让幼儿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如幼儿刚入园时,新奇的玩具对他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能让其转移注意力,暂时忘记自己的亲人,可是到了吃午饭、睡午觉的时候,哭声就像会传染的哈欠,一个接着一个地响起。老师在吃午饭的时候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在睡午觉时播放安静柔和的摇篮曲,有些幼儿在家就经常听音乐,或许老师播放的音乐中就有他熟悉的音乐,此时让他感到了一种依托,抚慰了他不安的心。如果老师播放的音乐没有幼儿熟悉的,此时他会感受到一种新异的刺激,让他暂时忘却那份离家的伤感,且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断地重复播放这些音乐,渐渐地幼儿会对不同的音乐营造的不同环境产生依恋,从而可以更快的适应新环境,让幼儿依恋感健康地发展。

2、 幼儿情感和移情的发展同情感,又称同情心,是指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并以其行动加以关怀、体贴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移情。

只有具有移情经验的人才会产生同情。因此,同情和移情是助人为乐的情感基础。人类的同情心是人们作出公益行为的心理条件。从小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发展他们的移情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在幼儿的生活中,除了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和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故事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外,音乐作品最能让幼儿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幼儿的同情感。如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在教学中,当我唱完一遍后,孩子们有的说:“陆老师,我听了很感动。”

有的说:“老师,我听了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孩子们都有诸如此类的感受。当孩子们自己演唱这首歌时,一个个脸上都表现出非常难过的表情。此时的孩子能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了。又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洋娃娃的葬礼》时。孩子们感受到了乐曲的沉重,不欢快,所想到的都是不愉快的事,继而引出主题——洋娃娃的葬礼,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太可怜了;太悲伤了……同样在欣赏叙事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孩子们在赞叹二小的机智、勇敢的同时,对二小的牺牲怀着深深的惋惜。在这些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同情心渐渐地得到了发展,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表现。有时一个小朋友哭了,其他小朋友就会主动地走到他的面前,关心地询问:“你怎么了?”有时看到小朋友不小心摔到了,会马上扶起他,并用手帮他抚摩摔疼的地方。这些日常小事都表明了幼儿的同情心已有所发展了,其中不乏音乐教育起的作用。

3、 幼儿兴趣和理智感的发展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探究世界的心理倾向。

它是带有先天性的情绪状态,着名的知觉专家吉布森指出:早期婴儿知觉和注意指引的行为在没有任何学习的情况下就可以产生,婴儿的好奇心是感情动机的因子,是人类重要的本能。

幼儿从出生起,兴趣就以机体的功能表现出来。他们除了睡觉和身体不适外,幼儿的看、听、发出声音和动作都是由兴趣——这种基本情绪所激起和指引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事例都证明对音乐的爱好可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世界上第一个设计出扑冀式飞机的人就是对音乐和机械都有研究的画家达·芬奇。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就论述了音乐促进智力的作用:“失去音乐的爱好无疑就会失去一部分幸福,甚至还会影响智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把音乐作为他进行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源泉,他不但喜爱音乐,而且将音乐作为和科学互补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继而影响、扩大到幼儿对周围诸多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幼儿音乐本身的旋律、节奏以及歌曲中歌词内容的表达,都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利用音乐本身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不乏是一种好手段。比如中班的打击乐《小燕子》,是一首单三步曲式结构的乐曲。先让幼儿感受乐曲的优美与欢快,在欣赏过程中,幼儿听辩出乐曲前后两段与中间一段的对比,旋律的优美与活泼的对比,节奏变化的对比,都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加之动作表演的变化,孩子们对这首乐曲印象特别深。再如许多幼儿歌曲的内容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幼儿的兴趣就特别高。《小老鼠上灯台》原是一首来自民间的童谣,改编成歌曲后,让孩子用自己的手来扮演小老鼠,自己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充当灯台,每演唱一次就换一个灯台的位置,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且表演得有声有色。

音乐本身让幼儿充满了好奇,音乐是听觉艺术,而幼儿天生就对各种声音怀有好奇,音乐中的强弱、高低、快慢,节奏类型的多样,音符千变万化的组合,以及各种乐器发出的不同音响等等都吸引着幼儿,激发幼儿去探索这神奇、奥妙的音乐世界,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受快乐。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就是让幼儿在歌唱中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表现生活中的回音,幼儿在歌唱弱音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音量,并让幼儿聆听自己演唱的效果,孩子们都说好听极了,真像山谷回音!《高人和矮人》通过高低音区的对比,让幼儿在听觉上分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训练幼儿听觉的灵敏性,孩子们在高音区扮演高人,在低音区扮演矮人,音高的变化控制着孩子的扮演行为,孩子的兴趣很浓。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适时地提供幼儿以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如在游戏歌曲《什么乐器在歌唱》中,孩子们边唱边聆听一些乐器的音响,感受不同的乐器奇妙表现,并知道了乐器的名称,了解了乐器的性能,激发了幼儿对乐器的兴趣。同时在活动室的音乐区投放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孩子听着音乐自由为音乐配上节奏,鼓励幼儿根据音乐中表现的动物形象大胆地配节奏,如表现马儿奔跑的节奏,孩子们通过讨论最后决定为:××× ××× |××× ×××渐渐地他们还会为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如给大雨配上铃鼓,给小雨配上碰铃等,这说明孩子们在充分探索自己手中的乐器。音乐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也可以促进幼儿理智的发展。

4、 幼儿美感的发展幼儿的美感是建立在幼儿不断地获得快乐的基础上的。

快乐是幼儿最基本的肯定情绪之一,它在幼儿生活中有重要意义。快乐使幼儿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对他健康的个性成长极为重要。在快乐中包含着力量、魄力和信心的 体验。幼儿经常在成功中得到快乐,有助于从小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幼儿快乐情绪的来源是需要的满足。在可能的条件下,要给幼儿创造安全的环境,使幼儿能生活在温暖和关怀的环境中,给予幼儿欢乐的童年生活。幼儿音乐形式的多样性——歌唱、律动、歌表演、舞蹈、游戏、打击乐和欣赏,能给幼儿的音乐活动带来极大的满足,获得莫大的快乐。比如音乐游戏《小兔和大灰狼》,当小朋友听着小兔的音乐由一个邀请到全班的小朋友时,孩子们感受到大家一起游戏的快乐,可是当大灰狼音乐响起时,孩子感受到的是变成各种各样大灰狼不爱吃的树、花、草、石头、木头等的快乐,以显示他们的聪明、机智,而当大灰狼左瞧右瞧找不到任何小兔,只好饿着肚子回到自己家的时候,孩子们的快乐达到了高潮——快乐的欢呼!当孩子们学会歌曲、舞蹈、歌表演的时候,并经常在老师的鼓励与肯定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非常自信地站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中得到快乐和自信。这种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蕴涵着一种力量和魄力。

美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能力才对美的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感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征的体验,它是产生美感的基础;二是对美的对象的感知与欣赏所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并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这种美感在婴幼儿期,就有萌芽。加登纳认为:在两岁的早期,婴儿感受生活便出现了一种倾向,把世界分为好与坏、快乐与痛苦。他还认为,幼儿与艺术有一种图书的亲缘关系。“我相信那种认为所有正常儿童都有基本艺术倾向的看法是一种有效而有用的看法。”幼儿对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作品有初步的欣赏能力,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益提高。而音乐美本身就是人的思想情感的反映,在《乐记》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凡音之心,内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幼儿会为音乐所喜而喜,所悲而悲,所怒而怒,在多种情绪体验中感受音乐的美。如歌舞剧《小熊请客》。孩子们非常憎恨那只又懒又贪吃的狐狸,他们喜欢好客聪明的小熊,爱憎分明的小鸡、小狗、小猫。在表演时,从孩子们的歌唱、动作、表情上旧能体会到孩子们的爱憎。

尤其是一些名曲的欣赏,如舒曼的《梦幻曲》、圣桑的动物狂欢组曲中的《序曲与狮王进行曲》、《水族馆》等,孩子们听了说,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音乐啊!同时孩子还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有的说这首歌好听,有的说那首歌好听,还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呢!在节奏乐《拔根芦柴花》演奏中,一开始,孩子们都拼命打击自己的乐器,结果有的孩子说了,一点都不好听,吵死了!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讨论,一致认为打击乐器应该有控制地敲击,相互配合,这样合奏起来才好听,又通过反复的实践,孩子们都有意识地合作着敲击,最后孩子们都感到了一种合作的美。音乐不仅给了孩子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孩子美的鉴赏力,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总之,音乐在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情感上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尽管如此,人类的情感内涵相当丰富,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决不能囊括其所有,但我们应该更好地挖掘音乐本身所特有的优势,结合其他艺术手段,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情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小蔓 梅忡荪 着:《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张肖虎 着:《音乐教育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许卓娅 主编:《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李晋瑗 着:《幼儿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徐民奇 周小静 编着:《音乐审美与西方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6、曹日昌 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7、陈帼眉 编:《学前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措施论文

摘要: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房地产行业已经结束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整个行业的竞争逐渐激烈,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开始引起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如果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却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企业陷入破产倒闭的局面。因此,对房地产财务风险的分析以及相关应对措施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新常态”开始成为描述我国市场经济形势的主要关键词,但在这个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形势却不容乐观,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的结构优化,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但是却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调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增速明显减缓,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房地产行业一直有着资金投入量巨大,不确定性较大以及周转期限长等特点,以往粗放型管理的弊端逐渐凸现出来。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形势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一旦政策发生变动,就可能导致房地产企业潜在财务风险暴露出来,从而使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基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房地产行业目前的经济形势,对房地产行业的财务风险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房地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往往忽视成本费用管理这一重要环节。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加之房地产行业的传统成本管理理念在房地产内部的根深蒂固,企业往往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成本管理对利润的重要贡献。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成本管理理念不再是一味地减少企业的成本开支,而是应该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达到成本与收入差异的最大化,但是我国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对这一点加以重视,缺乏现代的成本管理理念。应该知道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如果再不对企业成本管理加以重视,必然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全面的成本管理不仅要对房地产成本管理的事中成本控制做到明了清晰,还需要对事前的成本预算进行有效制定,对事后的成本支出进行差异分析,以期抓住成本管理的重点环节,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房地产财务成本管理系统。

2.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资本的运营能力以及融资渠道的拓展能力有待提高。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的初始投入是非常高的,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这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展以及资本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这两方面的能力是相当不足的,融资渠道单一,盲目追求高端房地产开发,在进行项目投资时缺乏可行性研究等等都是我国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弊端,这也是其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虽然在新常态下,金融服务业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相关的滞后性在二三线城市仍然非常明显。企业的融资逐渐出现困难,很多的房地产企业盲目地进行资金的借入,而没有考虑到财务杠杆、融资成本等相关问题。有些房地产企业为了尽快获得资金甚至不惜向民间进行高息借款,从而使其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一旦资金成本过高,现金流出超过了企业的现金流入,则会使得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目前甚嚣尘上的光耀地产就正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3.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财务管理制度尚需完善。房地产企业从前期的项目开发建设到后期的项目结算,对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旦财务人员能力不足,出现核算和分析判断的失误,将很可能使房地产企业蒙受较大的损失。但是,目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财会人员由于经验的'缺乏以及自身能力的欠缺,在未经过详细的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就盲目进行决策,相关的信息没有及时地进行反馈,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入不敷出以及资金缺乏等现象屡见不鲜,很多的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是不能与房地产的发展状况相匹配的。而且,很多的房地产企业由于过多地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人才激励培养的重要性,使得大量的卓越人才流失。另外在制度建设方面,由于房地产企业的临时事务过多,处理事务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强,而财务制度又较为死板,使得很多的房地产企业常常忽视了财务管理制度,对其视若无睹。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探究

1.对房地产企业的成本费用实施全面管理,强化高层管理者的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仅包括项目开发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还应当对项目开发前期的成本预算、项目完工结算后的成本分析进行全面管理。在进行项目前期的预算管理时,要对项目预算进行合理的编制及分解,同时建立适当的监督机制。当项目进入到开发建设阶段,要注意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及时发现实际与预算的偏差并查明原因,以便相关的责任人及时的修正,使项目可以顺利实施,达到成本控制效果。项目完工后要及时地进行事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对完工项目的相关成本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成本管理措施的改进方案,从而寻求成本降低的最优方法。成本管理还要对整个项目过程的涉及的各个环节全面加以控制。例如,在建筑设计方、勘察方、承包方的选择以及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必须要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在财务预算范围内通过对投标方的价格和相关优势的综合评价选择最佳的合作方,从而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同时起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作用,从源头上控制整个项目成本。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不遗余力地向公司其他管理高层人员灌输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积极地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并全程参与到整个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全面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另外,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应及时运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确保成本管理的及时性和动态性。

2.对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在新常态下,国家接连出台了很多优惠的规章制度,涉及到税率、利率等方面,因此,房地产企业确定目标资本结构时,要充分考虑相关的政策、税率和利率等勾稽关系,按照房地产企业的长短期资金运用情况,合理地选择融资渠道。不能仅仅依靠银行借贷这种单一融资渠道,应该充分考虑信托融资、销售融资、资产证券化以及股权债权定向私募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避免融资渠道的狭隘以及融资成本过高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完善的预算体系对于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金预算管理往往是重中之重。房地产的财务人员应当准确估算项目的收支以及盈亏状况,确保每个阶段的现金流充足,保证项目开发全过程的财务预算有效执行以及资本结构优化的持续性。

3.重视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高层领导者,都应当对财务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其放在企业的战略层考虑,使财务管理的理念得到树立和强化。因此,应当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以使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对其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同时也促进横向和纵向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极高,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从选拔财务管理人员开始进行严格把关,挑选具有相关从业经验及专业资格的人才,再通过内部培训以及专家教学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其专业能力,为提高今后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供帮助。同时,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也可以有助于财务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伟.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应对[J].财会通讯.2016,(23):94-97.

[2]姚慧林.基于风险定位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J].财会学习.2016,(20):49-50.

[3]李晋阁.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分析[J].财会学习.2016,(1):44,46.

高考成绩2015年高考成绩:江西省文科前10名,该校有4人;江西省理科前10名,该校有2人,江西省文理科前50名,该校共有19人;江西省文理科前100名,该校共有38人。600分以上该校文科有30人,理科有450人。 2014年高考成绩:胡邱钰同学以654分的高分获江西省高考文科第一名。黄紫衡同学以690分的优异成绩获得江西省高考理科第二名。江西省文科前10名中该校有4人、理科前10名中该校有4人。学校文科26人达600分以上,居全省第一、理科324人达600分以上,居全省第一。一本线以上,学校共有1539人,其中理科1220人,文科319人,居江西省第一。二本线以上,该校共有2814人,其中理科2123人,文科691人,居全省第一。(以上统计均不含保送生和体艺考生)。 2013年高考成绩:刘婧、许长发并列江西高考文科第一名,熊鑫昌夺得江西高考理科第二名(抚州市第一名);江西省文理科前10名中共有10人;600分以上共有342人;一本线以上共有1656人(约占报考人数40%);二本线以上共有3002人(约占报考人数70%)(以上统计均不含保送生和体艺考生);41人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3人录取香港中文大学(其中1人获全额奖学金,1人获免学费奖学金),1人录取香港城市大学,18人录取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名牌大学。2012年高考成绩:10人进入江西高考文理科前10名,61人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00名,776人过600分,一本上线人数为1925人,上线率达40%,二本上线人数为3518人,上线率突破70%,36人录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人录取香港大学,1人录取香港中文大学,3人录取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该校共有286人录取清华、北大。2004年12人,2005年14人,2006年24人,2007年38人,2008年23人,2009年35人;2010年有36人录取清华、北大,1人录取香港城市大学,3人录取新加坡国立大学,2014年则有41人录取北大清华。每年高考,学校600分以上的人数、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均为江西省第一。 素质成绩截止到2014年,临川一中相继为中国国家队输送了2名运动员,向江西省体工大队输送了6名运动员,9人参加全国性比赛,1人破全国纪录,3人获国家运动健奖称号。 时间学生姓名竞赛名称获奖情况2014年吴宜、周晨第四届好莱坞“天使杯”国际青少年音乐艺术节杰出奖2013年黄艳兰中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国学使者”个人十佳奖山君“纸艺设计”和“世界遗产保卫者”个人十佳奖2012年黄崇渊等16人第12届“星星河”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一等奖喻铮等29人二等奖廖璐云等12人三等奖 2011年李晋江西省第二届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大赛高中组二等奖2002年黄睿等2人“新世纪星杯”全国少儿文学作品比赛金奖饶娴静等16人铜奖(上表所有资料来源于临川一中官网: )竞赛成绩截止到2014年,学校共有15人参加中国冬(夏)令营,至今已33次获江西赛区团体总分(个人)前三名,48次获江西省抚州市团体总分(个人)第一名。高中学科竞赛江西赛区授奖大会先后8次(13项)在该校举行。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因学科竞赛获得全省一等奖而被保送到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1991年、1997年,临川一中分获全国首届、第五届生物百项活动团体优秀奖。在全国高初中学科竞赛中,至今已有27次获江西赛区团体(个人)总分前三名。 时间学生姓名竞赛名称获奖情况2014年陈钰等3人中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赛区一等奖胡凯等4人二等奖黄强等3人三等奖2009年——等3人中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赛区 一等奖——等4人二等奖——等6人三等奖张大峰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暨第24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二等奖2006年吴振华中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江西赛区一等奖曹腾华三等奖(上表所有资料来源于临川一中官网: ) 教材编制 截止到2014年,临川一中自编的“高中英语听说训练教材”(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录音带、投影片),已由省教材编审委员会和省音像公司审查通过,在江西省推广使用。临川一中进行的《“两本位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研制与运用”两项试验,已通过省级验收。 自制课件 截止到2014年,临川一中教师自制的教学软(课)件达200多件,其中国家级奖励的4件,获省级奖励的10件。 课题研究 刘新华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多媒体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试验工作,于2001年12月通过了中央电化教育馆验收结题。《临川文化学习网》: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初中研究》专题学习网站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课题《高中物理网络教程》:通过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结题。乐小涛:2002年获江西省教育系统非典劳动模范称号,殷国俊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多媒体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试验工作于2001年12月通过了中央电化教育馆验收结题。吴宇平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多媒体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试验工作于2001年12月通过了中央电化教育馆验收结题。吴宇平承担的国家“十五”《优秀电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实证研究》国家重点课题的子课题“ 电影课促进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于2005年8月通过验收结题。 科学论文 论文《浅谈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电脑需注意的问题》:获首轮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课改成果评比二等奖,并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于《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试验与探索》一书。论文《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过程与反思》:获2001年第五届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论文组优秀奖。杨学珍论文:《组织液与淋巴的关系》、《浅谈青蛙抱对的生物学意义》、《生物学教学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发表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张淑梅论文《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获国家级三等奖,徐景平辅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全国三等奖。论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中教学效率》 省一等奖,黄小梅论文《几何证明与议论文》 获国家级一等奖,徐成:论文《浅谈差生转化艺术》 省二等奖。吴才兴论文《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态化构建探析》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1期。吴才兴、韩光辉论文《图式教学在历史课中的运用》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学月刊:中学版》 其他获奖 时间比赛名称教师姓名奖项2011年江西省第三届教师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林海 教二等奖江西省第二届美术学科‘教学能手’评比张菁二等奖谢舟三等奖江西省教学能手决赛张莆二等奖江西省第二届音乐学科‘教学能手’评比邓黛依三等奖2009年中国“新世纪杯”初中第二届优质课比赛 唐秋武 一等奖江西省2009年中学数学“教学能手”比赛 张小峰 二等奖(上表所有资料来源于临川一中官网: ) 校徽临川一中的校徽整体是一个菱形,四个角对应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象征着学校广纳英才,走向四方的办学宗旨。整体绿色则是为了凸显高中生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校徽中间标志则是由临川一中的英文首字母简写“lcyz”组合而成,图像新颖富有创新,像在整个地球里有一片肥沃的土地,最后经过培育的小树苗开出了新芽。体现了,学校希望把学生都培养成优秀人才的祝愿。校风团结、勤奋、朴实、求新 临川一中社团联合会定期开设不同内容的专题讲座。三是开拓社区课程,涵盖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确定多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同时制定、征集研究性学习专题,让学生选择参加。其次是全面开展活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该校校本课程主要通过选修课、活动课、阅读课及各学科兴趣小组、主题班会、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形式来实现。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摔跤队、举重队,体育比赛每年获得奖牌数十枚。先后开设了美术特长班,成立了舞蹈队、鼓号队、合唱队。心理课和书法课成为学校精品课程,书法爱好者达数百人。 学生社团列表空翼动漫社 诗雨文学社 魔方社 BL心理社 摄影社 Encore外语社 抚州采茶戏社 GPS街舞社 DM音乐社宇望网球社创新社话剧社演讲社梦羽羽毛球社足球社记者团篮动青春篮球社旭爱公益社(上表参考资料来源于临川一中官网: )

李晋文献发表的论文

1.An YH (通讯作者)et al. Modulation and impact of class I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by neural stem cell-derived neurotrophins on neuroregeneration. Med Hypotheses. 2007, 68: 176-9. (SCI 收录)2. An YH (安沂华). et al. Potential of stem cell based therap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in the regener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iomed. Mater. 2006, 1: 38-44.3.An YH. (安沂华)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rat neural stem cell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 Biomed. Environ. Sci. 2004, 17: 1-7. (SCI 收录)4.An YH. (安沂华)et al. Neur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improved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cerebral ischemic rat. J Neurochemistry. 2004, 88: Supple 1. (SCI 收录)5.An, YH.(安沂华)et al. Effect of rat Schwann cell secretion 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Biomed. Environ. Sci. 2003, 16: 90-94.(SCI收录)6.An, YH.(安沂华)et al.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Melatonin to Inhibit Neural Cell Apoptosis. J Neurochemistry. 1998, 70: Supple 2, S52.(SCI收录)7.Wan H, An YH(安沂华)et al. Schwann cells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repair of brain stem injury in rats. Biomed. Environ. Sci. 2003, 16: 105-111.(SCI收录)8.Wan H,An YH(安沂华)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rat embryonic neural stem cells promoted by co-cultured Schwann cells. Chin Med J. 2003, 116(3): 350-354(SCI收录)9.AnYH(安沂华)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Melatonin on Neural Cells Against the Cytotoxicity of Oxyradicals. Chin Med Sci J. 2000, 15(1): 40-44.10.AnYH(安沂华)et al. Neurotoxicity of Amyloid bProtein Blocked by Free Radical Scavengers. J Har Med Univ. 1998, 32: 404.11.张儒有,郑永日,胡韶山,程洪斌,安沂华(通讯作者)。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50例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138-139.12.安沂华,程洪斌,张儒有,张赞,李纪仲。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和前景展望.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5, 11: 238-239.13.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14.胎鼠神经干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移植后MRI研究. 放射学实践, 2006, 2.15.A Model of Focal Cortical Infarction in Rat: Minimally Invasive Craniotomy.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1.16.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大鼠脑梗死模型的建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6, 1.17.脑梗死大鼠脑内移植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神经干细胞后的MR示踪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2.18.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诱导作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5.19.应用细胞移植方法治疗脑出血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5, 9.20.两种方法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表型分化的比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2.21.应用组织工程学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07: 125-126.22.安沂华,翟晶,历俊华,等. 离体培养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学研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4, 10(1): 11-12.23.安沂华,江涛, Dunyue Lu, 等. 神经营养素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突触的再生修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4, 9(1): 43-45.24.安沂华,万虹,王红云,等. 神经干细胞移植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 20(8): 697-698.25.安沂华等. 血清和雪旺氏细胞诱导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比较.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 20: 388-390.26.安沂华等.大鼠雪旺氏细胞促进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分化.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5): 4-6.27.安沂华等.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18(1):50-53.28.安沂华等. 褪黑激素防止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2002,32:5271-5272.29.安沂华等. 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10(3): 181-182.30.闫长祥,安沂华,等. 神经干细胞与自体筋膜联合修复家兔面神经损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4, 10(1): 21-22.31.历俊华,安沂华,等.巢蛋白在已分化的神经干细胞中表达时程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 20(9):32.闫长祥,安沂华等. 脊髓神经干细胞培养、分化及其特异性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19(2): 47-49.33.万虹,安沂华等.体内外不同环境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5): 1-3.34.万虹,安沂华等. 雪旺氏细胞促进共培养大鼠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 100-103.35.张相彤,安沂华等. 成年大鼠脑创伤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5): 298-301.36.杨树源,安沂华. 再述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18(5): 273-274.37.王红云,安沂华等.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的比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3(4): 316-318.38.雪旺氏细胞与自体筋膜联合修复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4, 2.39.自体血脑内注射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研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6.40.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分化及其特异性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2.41.程小燕, 王红云,安沂华,等.异种大鼠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未导致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3, 9: 541-542.42.安沂华等. 神经内窥镜第三脑室造瘘术一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0, 7:34.43.安沂华等. 褪黑激素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 1:59.44.安沂华等. 三磷胞苷辅助治疗2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 新医学. 2000,31:410.45.安沂华等. 大鼠第四脑室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扫描电镜观察.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1992, 7增刊:1.46.额骨颧突后蝶翼锁孔入路的内窥镜解剖学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0, 1.47.半导体激光辅助神经内窥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0, 1.48.前纵裂窥镜锁孔入路对Willis环前部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0, 1.

会计学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面三我为大家整理的会计学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

会计学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 William Beaver ,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 , 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1966,2:71-111

[2] Altman,E.L.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orporateBankruptcy[J],Joural of Finance,1968,9:3-5

[3] Altman,E. Haldeman,R.Narayann,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1977,9:29-54

[4] Aziz,A.D.Emanuel,G.L.Lawson,Bankruptcy Prediction- AnInvestigation of CashFlow Based Model[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88,9:419- 437

[5] Green J.P,The Impact of The Quality of Earnings on The Valuation Relevance ofCash

[6]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46-55

[7]章之旺,现金流量信息含量与财务困境预测[J],现代财经,2004,8:26-31

[8]周娟,王丽娟,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分析[J],财会通讯,2005,12:107-119

[9]梁飞媛,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初探[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4:44-47

[10]简燕玲,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与安全经营[J],财经问题研究,2005,5:87-90

[11]张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中现金流量分析法的运用,2007,6:40-45

[12]聂丽洁,赵艳芳,高一帆,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J],经济问题,2011,3:108-112

[13]朱卫东,李朝阳,吴勇,ST公司现金流量特征分析—基于2003-2010年首次ST公司[J],会计之友,2011,9:81-84

[14]秦志敏,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32-56

[15]鲁爱民,财务分析(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21-132

[16]景欣,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6-19

[17]刘娅,企业现金流量预警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2-34

[18]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3-154

[19]曹金臣,企业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基于配对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3,5:70-73

[20]杨玉秀,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2004,B11:44-45

[2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31-55

[22]祝美芳,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7-50

[23]简燕玲,向阳,统计估计理论在企业破产预测中的应用[J],山西统计,1997,5:28-30

[24]郭晶,基于现金流的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4,28:126-127

会计学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李蕊爱.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

[2]爱德华J.布洛切,康H.陈,托马斯W.林.成本管理——经营控制与管理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3]张鸣,颜昌军.成本战略管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胡国强,刘小虎,柏思萍.先进制造模式下企业成本管理系统构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

[5]林燕华.精益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管理方略,2013(3)

[6]罗文兵,邓明君.论精益运营模式下成本管理框架的构建[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3)

[7]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8]周瑜.制造企业双层动态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9]魏士银.制造业成本控制方法和实施的探索—基于在PHILIPs公司工作的实践[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左凤菊.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基于目标成本管理的视角[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1]刘玉华.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2]大野耐一(日),丰田生产方式[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13]张善刚.精益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4]池海文.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5]曹海敏.企业集团公司目标管理和责任预算的思考[J].会汁之友,2008,11

[16]李晋毅.目标成本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7]范东.我国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探讨[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8]胡欢.精益成本管理在电子产业的应用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9]闫盛囝.纬创力公司精益生产的实施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0]胡志祥.A工厂基于精益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1]吴咙.精益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2]何云霞.制造企业的全面成本控制系统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3]郑军.关于我国制造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3)

[24] Ali Rajabzadeh Ghatari, Mehran Masoomi. Designing a Cost ManagementSystem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Management, Chemical, Environment and Medical Sciences (IMMCEMS'12),November 23-24, 2012 Bangkok (Thailand)

[25] Ficko, M., Drstvensek, I., Brezocnik, M., Bal ic, J.,and Vaupotic,B. Prediction ofTotal Manufacturing Costs for Stamping Tool on the Basis of CAD-Model ofFinished Product[J].Mater.Process.Technl.2005

[26] Narong D K.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Management Solutions to TraditionalShortcomings of Cost Accounting[J]. Cost Engineering, 2009, 51(8): 11-22.

[27] Coopper. M.C. Slagmulder D.M. Pagh J.D(1999).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ore Tlien a New Name for Logistic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Management, Volume 8,Numberl 1 - 14

[28] Creese. Robert C. Cost Management in Lea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CCE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2000(l)

[29] Hansen&Mowen Cos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Control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1997, 354

[30] James R. Huntzinger. Lean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for Lean byEstablishing Flow[M].336 Pages SBN: l-932159-51-7 May 2007

[31] Cooper, Robin and Slagmulder, Regine, Target Costing and Value Engineering ,Productivity Press, Portland OR, 1997

[32] John K Shank Vijay Govindargan,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and Its value chainin Hand book of Cost Management 2002 Review, 2001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情感的发展

论文范文是指论文写作参考方面的范文,主要涉及到论文写作规范、论文格式要求、论文内容要求、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但基本都是细微的差别,总体基本都相似。以下是一篇幼儿园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摘要: 以往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我们比较强调音乐的认知功能,而对其应有的社会化功能却重视得不够。情感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起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中,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本文将就音乐教育对幼儿情感的发展问题作一些探讨。

论文关键词: 音乐教育 幼儿情感 发展 社会化

如今的幼儿都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宰者,而新世纪既是多姿多彩,又是充满挑战,如何塑造一个个生理和心理健全的人才步入新世纪呢?众所周知,在人类的智商(IQ)之外,还存在一种被称为情商(EQ)的生命科学参照元素。研究:证明:情商智商显得更为重要,它决定着人们工作、交往、事业的成败和个人的幸福等,它主宰着社会的未来。情商的培养可说是如今的热门话题。在幼儿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幼儿教师也都形成了共识。“幼儿的世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发展幼儿高尚、健康、美好的情感。

一、关于情感人从呱呱坠地就有了情感的萌芽,这为不少心理学家对情感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所证明。

如有人在婴儿出生10分钟左右,用五官与人脸模样相同地配置的图形,和本来位置相当不同配置的图形,和本来位置完全不同地配置的图形以及只有脸的轮廓而无五官的图形,共四种刺激,分别慢慢地在新生儿眼前移动,结果发现新生儿会转动头部跟踪注视图形,从所测量转动的角度来看,婴儿对正常的人脸图形跟踪注视的角度最大,这说明婴儿在出生之后的几分钟,就有认人的知觉活动。这种认人的知觉,可以认为是个体依恋和归属感的萌芽。

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由机体需要占优势,冲动性大,稳定性差,发展为情绪状态的多样化,意识性和主动性逐渐增长,道德感和审美感萌芽,最后到幼儿阶段的情绪生活的社会化,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活动感等高级情感开始逐步发展。为了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在幼儿阶段,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幼儿通过意志去控制情感,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陶冶,即以情感来疏导情感,以情感来调节情感,以情感来战胜情感。而音乐艺术教育特别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培养、发展。

二、音乐对情感作用的心理机制。

美学家苏姗·朗格说“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一个忽视艺术教育的社会等于是使自己的情感陷入无形式的混乱状态。”幼儿音乐教育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价手段之一,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情感是各类艺术共有的特征。但各类造型为主的艺术所描写的内容本身并不是感情,而是描绘各种具体形象,通过人的主观联想来唤起情感,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而音乐艺术则不同,它以千变万化的音响组合形式,表达内心的种种感情。这种呈现形式的过程,就表达了音乐的内容,内容即表达了情感。在音乐艺术里,声音这种物质材料不是音乐艺术的外壳,而是艺术手段本身。它不是走向概念的桥,而是自由联想的起点。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形式的乐音,本身便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材料。它们引起听觉,唤起人的情感。

在音乐艺术中,不同的乐器组合形式,节奏快慢、音的高低、和声的开发与密集、配器的乐器使用等千变万化的音响组合形式,对人的情感提供了种种客观音响基础。人 情感受到各种音响刺激后,情绪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反映,产生不同的情感。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人的情感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

那么,如何让幼儿音乐教育更好地培养、发展幼儿的情感呢?

三、通过幼儿音乐教育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1、幼儿依恋感的发展心理学家用依恋作为个体生命早期与照料者的情节连结。

依恋感源于婴儿的安全、归属需要,是一种爱的情感表现,它最突出地表现为母子间的依恋需要。它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相互依恋关系。当孩子从个体的家庭跨入幼儿园的集体时,原有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并离开了已建立依恋关系的看护人,此时的幼儿会以反抗、紧张、恐惧等表现对待与其亲人的分离。如何尽快地将幼儿的依恋情感转移到幼儿园老师身上,使其能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的老师可利用音乐的魅力。刚入园的幼儿对陌生的老师还不了解,老师可从幼儿喜爱的动画片入手,与其产生交流的话题,继而利用动画片中的主题歌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喜羊羊和灰太狼》、《西游记》的主题歌等,使他愿意与老师交流,渐渐地与老师建立情感,并将依恋对象转移到老师身上。在对老师有了依恋后,要建立与小伙伴之间的依恋。

一首《你好!朋友》,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认识新伙伴,寻找自己喜爱的伙伴,并通过拉拉手,相互拥抱等动作密切之间的关系;又如幼儿都喜欢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歌曲《小鸡小鸭》,让幼儿扮演小鸡、小鸭,在一边歌唱一边表演中,感受小鸡小鸭在一起的愉快情绪,进而领悟到自己和小朋友在一起,也象小鸡小鸭那样愉快友好地说话、游戏,而逐步建立起伙伴间的依恋关系。幼儿在对老师和伙伴产生依恋的同时,对他的新环境也需要产生依恋。老师可在不同的场合利用不同的音乐营造适合幼儿心绪的环境,让幼儿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如幼儿刚入园时,新奇的玩具对他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能让其转移注意力,暂时忘记自己的亲人,可是到了吃午饭、睡午觉的时候,哭声就像会传染的哈欠,一个接着一个地响起。老师在吃午饭的时候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在睡午觉时播放安静柔和的摇篮曲,有些幼儿在家就经常听音乐,或许老师播放的音乐中就有他熟悉的音乐,此时让他感到了一种依托,抚慰了他不安的心。如果老师播放的音乐没有幼儿熟悉的,此时他会感受到一种新异的刺激,让他暂时忘却那份离家的伤感,且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断地重复播放这些音乐,渐渐地幼儿会对不同的音乐营造的不同环境产生依恋,从而可以更快的适应新环境,让幼儿依恋感健康地发展。

2、 幼儿情感和移情的发展同情感,又称同情心,是指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并以其行动加以关怀、体贴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移情。

只有具有移情经验的人才会产生同情。因此,同情和移情是助人为乐的情感基础。人类的同情心是人们作出公益行为的心理条件。从小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发展他们的移情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在幼儿的生活中,除了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和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故事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外,音乐作品最能让幼儿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幼儿的同情感。如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在教学中,当我唱完一遍后,孩子们有的说:“陆老师,我听了很感动。”

有的说:“老师,我听了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孩子们都有诸如此类的感受。当孩子们自己演唱这首歌时,一个个脸上都表现出非常难过的表情。此时的孩子能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了。又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洋娃娃的葬礼》时。孩子们感受到了乐曲的沉重,不欢快,所想到的都是不愉快的事,继而引出主题——洋娃娃的葬礼,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太可怜了;太悲伤了……同样在欣赏叙事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孩子们在赞叹二小的机智、勇敢的同时,对二小的牺牲怀着深深的惋惜。在这些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同情心渐渐地得到了发展,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表现。有时一个小朋友哭了,其他小朋友就会主动地走到他的面前,关心地询问:“你怎么了?”有时看到小朋友不小心摔到了,会马上扶起他,并用手帮他抚摩摔疼的地方。这些日常小事都表明了幼儿的同情心已有所发展了,其中不乏音乐教育起的作用。

3、 幼儿兴趣和理智感的发展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探究世界的心理倾向。

它是带有先天性的情绪状态,着名的知觉专家吉布森指出:早期婴儿知觉和注意指引的行为在没有任何学习的情况下就可以产生,婴儿的好奇心是感情动机的因子,是人类重要的本能。

幼儿从出生起,兴趣就以机体的功能表现出来。他们除了睡觉和身体不适外,幼儿的看、听、发出声音和动作都是由兴趣——这种基本情绪所激起和指引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事例都证明对音乐的爱好可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世界上第一个设计出扑冀式飞机的人就是对音乐和机械都有研究的画家达·芬奇。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就论述了音乐促进智力的作用:“失去音乐的爱好无疑就会失去一部分幸福,甚至还会影响智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把音乐作为他进行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源泉,他不但喜爱音乐,而且将音乐作为和科学互补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继而影响、扩大到幼儿对周围诸多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幼儿音乐本身的旋律、节奏以及歌曲中歌词内容的表达,都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利用音乐本身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不乏是一种好手段。比如中班的打击乐《小燕子》,是一首单三步曲式结构的乐曲。先让幼儿感受乐曲的优美与欢快,在欣赏过程中,幼儿听辩出乐曲前后两段与中间一段的对比,旋律的优美与活泼的对比,节奏变化的对比,都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加之动作表演的变化,孩子们对这首乐曲印象特别深。再如许多幼儿歌曲的内容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幼儿的兴趣就特别高。《小老鼠上灯台》原是一首来自民间的童谣,改编成歌曲后,让孩子用自己的手来扮演小老鼠,自己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充当灯台,每演唱一次就换一个灯台的位置,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且表演得有声有色。

音乐本身让幼儿充满了好奇,音乐是听觉艺术,而幼儿天生就对各种声音怀有好奇,音乐中的强弱、高低、快慢,节奏类型的多样,音符千变万化的组合,以及各种乐器发出的不同音响等等都吸引着幼儿,激发幼儿去探索这神奇、奥妙的音乐世界,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受快乐。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就是让幼儿在歌唱中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表现生活中的回音,幼儿在歌唱弱音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音量,并让幼儿聆听自己演唱的效果,孩子们都说好听极了,真像山谷回音!《高人和矮人》通过高低音区的对比,让幼儿在听觉上分辨高音区和低音区,训练幼儿听觉的灵敏性,孩子们在高音区扮演高人,在低音区扮演矮人,音高的变化控制着孩子的扮演行为,孩子的兴趣很浓。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适时地提供幼儿以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如在游戏歌曲《什么乐器在歌唱》中,孩子们边唱边聆听一些乐器的音响,感受不同的乐器奇妙表现,并知道了乐器的名称,了解了乐器的性能,激发了幼儿对乐器的兴趣。同时在活动室的音乐区投放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孩子听着音乐自由为音乐配上节奏,鼓励幼儿根据音乐中表现的动物形象大胆地配节奏,如表现马儿奔跑的节奏,孩子们通过讨论最后决定为:××× ××× |××× ×××渐渐地他们还会为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如给大雨配上铃鼓,给小雨配上碰铃等,这说明孩子们在充分探索自己手中的乐器。音乐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也可以促进幼儿理智的发展。

4、 幼儿美感的发展幼儿的美感是建立在幼儿不断地获得快乐的基础上的。

快乐是幼儿最基本的肯定情绪之一,它在幼儿生活中有重要意义。快乐使幼儿成为心理功能完备的人,对他健康的个性成长极为重要。在快乐中包含着力量、魄力和信心的 体验。幼儿经常在成功中得到快乐,有助于从小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幼儿快乐情绪的来源是需要的满足。在可能的条件下,要给幼儿创造安全的环境,使幼儿能生活在温暖和关怀的环境中,给予幼儿欢乐的童年生活。幼儿音乐形式的多样性——歌唱、律动、歌表演、舞蹈、游戏、打击乐和欣赏,能给幼儿的音乐活动带来极大的满足,获得莫大的快乐。比如音乐游戏《小兔和大灰狼》,当小朋友听着小兔的音乐由一个邀请到全班的小朋友时,孩子们感受到大家一起游戏的快乐,可是当大灰狼音乐响起时,孩子感受到的是变成各种各样大灰狼不爱吃的树、花、草、石头、木头等的快乐,以显示他们的聪明、机智,而当大灰狼左瞧右瞧找不到任何小兔,只好饿着肚子回到自己家的时候,孩子们的快乐达到了高潮——快乐的欢呼!当孩子们学会歌曲、舞蹈、歌表演的时候,并经常在老师的鼓励与肯定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非常自信地站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中得到快乐和自信。这种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蕴涵着一种力量和魄力。

美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能力才对美的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感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征的体验,它是产生美感的基础;二是对美的对象的感知与欣赏所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并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这种美感在婴幼儿期,就有萌芽。加登纳认为:在两岁的早期,婴儿感受生活便出现了一种倾向,把世界分为好与坏、快乐与痛苦。他还认为,幼儿与艺术有一种图书的亲缘关系。“我相信那种认为所有正常儿童都有基本艺术倾向的看法是一种有效而有用的看法。”幼儿对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作品有初步的欣赏能力,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益提高。而音乐美本身就是人的思想情感的反映,在《乐记》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凡音之心,内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幼儿会为音乐所喜而喜,所悲而悲,所怒而怒,在多种情绪体验中感受音乐的美。如歌舞剧《小熊请客》。孩子们非常憎恨那只又懒又贪吃的狐狸,他们喜欢好客聪明的小熊,爱憎分明的小鸡、小狗、小猫。在表演时,从孩子们的歌唱、动作、表情上旧能体会到孩子们的爱憎。

尤其是一些名曲的欣赏,如舒曼的《梦幻曲》、圣桑的动物狂欢组曲中的《序曲与狮王进行曲》、《水族馆》等,孩子们听了说,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音乐啊!同时孩子还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有的说这首歌好听,有的说那首歌好听,还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呢!在节奏乐《拔根芦柴花》演奏中,一开始,孩子们都拼命打击自己的乐器,结果有的孩子说了,一点都不好听,吵死了!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讨论,一致认为打击乐器应该有控制地敲击,相互配合,这样合奏起来才好听,又通过反复的实践,孩子们都有意识地合作着敲击,最后孩子们都感到了一种合作的美。音乐不仅给了孩子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孩子美的鉴赏力,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总之,音乐在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情感上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尽管如此,人类的情感内涵相当丰富,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决不能囊括其所有,但我们应该更好地挖掘音乐本身所特有的优势,结合其他艺术手段,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情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小蔓 梅忡荪 着:《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张肖虎 着:《音乐教育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许卓娅 主编:《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李晋瑗 着:《幼儿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徐民奇 周小静 编着:《音乐审美与西方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6、曹日昌 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7、陈帼眉 编:《学前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李艺发表过的论文

1982年1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后在中央部属科研院——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工作。1992年获广西第二届“ 青年科技奖”。负责和合作编著出版专著2 部;公开发表科技论文70多篇,其中20 多篇为 SCI 、 EI等收录。2001年调入广西师范大学任教。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与评价、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和矿物材料深加工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研究课题 28 项,其中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厅局级奖 6 项。

(1)《计算机在线控制磨削加工精度》 西安交大科学技术报告 第88-256号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情报室 机械工业部技术改造基金项目 1988.7 何钺 简林柯 陈康宁 李艺(2)《控制过程的计算机仿真》 在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学术会议上被评选为宣读论文 李艺 1987.5(3)自适应预报控制的研究-------一种新的磨削精度控制方法 李艺 该项目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二等奖(4)在一体化数据采集器的开发中贡献突出1999年被华为电气公司授予特等荣誉奖(5)2003 为苏州六六视觉有限公司研发视觉电生理测试仪 目前已经上市销售(6)2006参与捷美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全自动酶免检测工作站项目研发,经费20万

李成发表过的论文

李成,男,厦门大学教授,理学博士。1997年开始长期从事硅基新型光电子材料的外延生长和器件的研制,师从我国著名光电子学家王启明院士。2004年4月加盟厦门大学物理系,目前主要从事UHV/CVD外延生长硅基SiGe、Ge量子结构材料及其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研制。在国内外杂志如Applied Physics Letters,IEEE photonic technology letters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其中被SCI收录二十篇,被引用80余次。

一、出版了四部专著、参编著作5部、论文128篇。他的主要论著有:《中国武术咨询大全》、《中国气功咨询大全》、《使用保健气功》、《武术》等。二、在《体育科学》等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主要讨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结构;中国传统武术的思维方式及特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体育振兴。三、《中国气功咨询大全》出版后,深受读者的欢迎,1990年荣获第四届全国金钥匙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再次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畅书奖。四、《中国武术咨询大全》一书,1995年在美国荣获人体科学研讨会二等奖。他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先后荣获国际少林武术研讨会一等奖(金奖)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特等奖、第三届中国孙膑拳学术研讨会特等奖。他自幼习武、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武术比赛,劈挂拳、长穗剑、双刀等项目曾先后获一等奖,被誉为文武双全的青年武术家。他的武术系列文化研究已由山东省教委推荐申报科技进步一等奖。五、现任中国武术学会常委,中国武术八段,主要教授武术史、民体概论、气功、武术专业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中国武术发展战略与传统武术文化。曾获得“全国金钥匙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世界传统武术节研讨会一等奖”等称号,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六、1966年开始习武,先后从师于吴力生、王乐酒、周永祥等武术家,1976年入北京体育学院深造,擅长通背、劈挂、螳螂拳械及摔跤,尤精剑术。1978年至1995年,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获一等奖。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研工作者。1995年,担任第二届中华民间武艺精粹邀请赛副总裁判长。1996年,担任全国首届孙膑拳武术邀请赛副总裁判长。1997年,担任全国武林精英邀请赛总裁判长。注重研究,有武术论文百余篇发表于《中国体育科学》、《中华武术》、《武林》及《武坛》(新加坡)报刊。1970年参加工作,1979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

目前已发表署名论著40余篇,其中被SCIE收录14篇,EI收录4篇。参加4本专著的编写。部分代表性论文如下:Liu S.W., Feng C.G., Wang L.S., et al.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ocks in Tarim basin, NW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Version, 2011, in press. Feng C.G., Liu S.W?., Wang L.S., et al. Present-day ge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Tarim basin, NW China. Chinese J. of Geophysics, 2009, 52(6):1237~1250 刘绍文,王良书,贾承造,冯昌格. 中国中西部盆地区岩石圈热-流变学结构及其对前陆盆地成因演化的制约. 地学前缘,2008,15(3):113~122. 刘绍文,王良书,李成,等. 塔里木盆地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新生代热体制. 地质学报,2006, 80(3): 344~350. 刘绍文,施小斌,王良书,等. 南海北部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4):117~124. Liu S.W, Wang L.S., Li C., et al., Thermo-rheological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beneath Jiyang Depression, Easter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D), 2005,48(10):1569~1584 Liu S.W., Wang L.S., Li C., et al., Thermal-rh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lithosphere beneath north flank of Tarim basin, We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eodynamics, Science in China (D), 2004, 47(7): 659~672 Wang L.S., Li C., Liu S.W.,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Geotemperature gradient distribution in the Kuqa foreland basin of North edge of the Tarim, western China. Chinese J. of Geophysics, 2003, 46(3):575~581. Wang L.S., Liu S.W. ?, Xiao W.Y., et al. Distribution feature of terrestrial heat flow densities in the Bohai basin, East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2, 47(10):857~862 刘绍文,王良书,刘波. 拉张盆地伸展量的分形分析. 地质论评,2001,47(3):229~233

李旺发表过的论文

核心网机房设备参考文献,个人认为有: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5、工程网络技划技术规程。6、移动核心网络技术发展探讨。

李旺,女,著名教研专家。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既有一线教育的实践,也有教育科研的经验,对如何做好教师有独到的理解与理念。教研成果显著。著有多本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有较高的教育理念水平和较强的教学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成果:《教师如何做好教育研究》等。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考研分享

写在前面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我们是谁。因而,本文只是个人对考研历程的回顾,如若相关经验让你难以认同,请抛弃本文的观点,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

个人情况本科来自五院四系,初试成绩400+,专业为国际法学。选择法大的国际法学并未有太多犹豫。本科期间,无论是国际法、国际私法还是国际经济法,我都乐在其中。此外,法大国际法学实力有目共睹。由此,我定下自己的目标。我同时参加了2021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鉴于国际法学在法考中比重不大,我只能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准备法考。抱着尝试的心态参考,最终幸运通过。是否参加双考,结合自身情况作出决定即可。

公共课1、英语:英语用的是张剑黄皮真题,每天大概用一个小时来刷题。刷05-12年的真题感觉错的还是挺多的(完形和阅读都错了5-8个这样子),后来刷着有手感,错误率降低了,刷到13、14年的真题时发现完形和阅读理解都只错一两个,因为当时和政治复习时间紧张,所以10月份开始英语复习就歇了(但是每天还是会晨读和磨耳),直到11下旬就又开始刷题,保证每个星期一套。考试前几天整理下作文模板。

教训:刷题很重要!!!2、政治:政治是我除了和民法外耗费最多时间和心血的了,但是也是感觉性价比挺低的,晚上英语用剩的时间我都给了政治,甚至后面英语歇了的时间我还是挤给它,所以从9月中旬到考试,我平均每天有花了3个小时在政治上。资料用的是肖秀荣的一整套,书店来了什么买什么,也用过《风中劲草》,但字体花得我想戳瞎自己眼睛,就舍了。前期9-11月底主要在刷选择题,尤其以哲学的选择题为主,因为毛中特和近代史、思修等和时政热点结合紧密,所以这三科前期把基本知识点掌握和重点了解下,1000题刷刷也差不多。具体而言,《精讲精练》全文细看一遍,然后做《1000题》相应的章节。

刷完后,差不多11月上旬,《知识点提要》也出来了(表白《提要》里的哲学思维导图,好好用!),然后把《1000题》再刷第二遍。

然后就是背时政(很重要,按肖老爷子的话来说占到40%,并且是结合毛中特、近代史来考的,我初试时也碰到几道题是时政里面有的,还是做错后来没有重新复习,所以考试时印象模糊)和《考点预测》,做肖八和肖四的真题。肖老爷子今年又神了。

专业课:教材+个人使用感受+笔记整理(一本核心教材+其他教材补充使用)1、法综民法:梁慧星《民法总论》,

马俊驹《民法原论》

宪法:《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

《宪法学讲义》、

《宪法学》

法理学:《法理学》、

《西方法律思想史》

标星的是我觉得用下来对初试备考比较有用的教材。如上所述,我主要是把书过了两遍,把书看懂之后再开始整理的。整理笔记之前,我把历年所能搜到真题(真题主要从考研帮上收集和去年的师兄那里得到)反复看了几遍,然后再把真题标到教材的目录上,哪些是重点也就一清二楚,然后再在笔记上(电子笔记)标明,方便后期复习。因为去年的《民法总则》刚出来,所以我也把修改了的条文标记在笔记上。老实说,民法不难,但就是内容太太太多了,所以可以以历年真题为参考,先把重点给掌握了,时间允许再考虑其他。相较之下,宪法和法理学就很仁慈了,笔记整理方式同民法。只是《宪法学讲义》是讲义的形式,用语比较口语化,所以我以它为笔记主干,然后参照着《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和《宪法学》(只看了第6章)对其进行修改。教训:以真题来抓重点的一个弊端就是容易复习不全面,像宪法考到的共和制和国家法人学说,还有法理学的法律辩证推理,虽然笔记都有整理,但并不是复习重点,我当时一脸懵逼。法综考完感觉当场就要挂了,幸好民法今年仁慈。2、国际公法:按照三大版块准备:理论+案例+时事热点理论:(至少两本)《国际公法》(贾兵兵,2008年版),《国际公法:和平时期的解释与适用》(***贾兵兵,2015年版)《国际法》(***邵津,第五版)《国际法》(邵沙平,2017年版,复试前看的,理论新,章节的编写思路和贾老师有些相近,重点是每一章后面都有相关章节的经典案例。)案例书:(至少两本)《国际公法经典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邵沙平,2006年版)《国际法典型案例评析》(***毛俊响编)《国际法学案例教程》(梁淑英,清华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教材)时事热点:主要用的是几个公众号:武大边海,国际法促进中心(杨国华老师“国际法治之声”系列)、中国国际法前沿、Publicists国际法评论(2017年考上的潘学长的公号)、新华国际头条,还有几个高校的国际法评论:《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武大国际法评论》、《国际法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这些期刊我看的都是最近几期的(一般是2015年和2016年的)复习思路:以教材为主,参照案例书和相关章节涉及的条约配合使用。复习重点结合经典案例和国际法热点。先说说为什么教材至少要两本,参照往年的真题就可以发现,贾老师的书完全不够用,如2017年的真题考到击落韩国客机案(之前有师兄师姐说是马航,但我觉得不像,但这也应证了是结合热点考察)和14年考到防空识别区的内容,这些都要用到国际航空法的内容,而贾老师的书只在领土的取得那一章提到一点点,完全不够用。然后再看看上面提到的基本教材,邵津老师的书简单且全,但有些观点与贾老师的相去甚远,如在国家承认方面。因为刚开始看的邵津老师的书,先入为主,后来再看贾老师的书,脑袋里就一直在打架。但选择先看邵老师的书实在是没办法,因为贾老师的真的很难很学术并且翻译腔很重,自己没有底子,看了第一章实在看不下去,就决定先看邵津老师的教材,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之后,再返回看贾老师的书,第一遍看完,依旧云里雾里。直到后来从学长那里知道2015年版的,国际法的复习才步入正轨(15年版的内容有所增加,如第十五章国家争端与诉诸战争权,还有新近的案例分析,重点是句子读起来顺畅了!!!)然后再说说为什么要用至少两本的案例书,首先大多数的案例书的编排体例与教材一致,也就是说案例书可能只侧重说明案例的所涉及的某一方面内容。但是每一个案例都会涉及到多个章节的内容,如15年考到的科孚海峡争端案就涉及到了国际法院管辖权问题、国家责任、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并且没有一本能涉及所有的重要案例(主要是贾老师书中涉及的案例),但是如果能找到一本又分析到位又全的,一本也该够用。我最初用的是《国际公法经典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这一本,但它涉及的实践只到1993年,且是老师的合著,评析文章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表白梁淑英老师,她的分析既到位又全面。可惜的是初试结束后才在朋友那知道有梁淑英老师的《国际法学案例教程》这一本书,还没读过。)《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邵沙平,2006年版)这一本是我看到的案例书分析得最全且细致的,判决原文引用,各位法官的意见分析,法律分析都很到位,但内容实在太多了,需要耐着性子看。《国际法典型案例评析》(***毛俊响编)这一本书在海洋法和国家责任的相关案例还有击落韩国客机案,从法律分析到案例内容的介绍,还有相关原则的发展介绍得都很详细,后面还有一些拓展思考,很有启发性。(有同学问我贾老师书里提到的案例需要都掌握吗?个人觉得需要。)再说说为什么要结合相关章节的条约(尤其是海洋法)参照使用:贾老师的书各章节的大概思路是这样的:一般原则(一般为条约中体现的习惯法原则和强行法)+一般规则(条约的相关规定)+一般实践(经典案例或者中国实践)。所以这也是我的笔记的大概的整理思路。最后在说说热点:热点对于来说真的很重要。像2017年《禁止核武器条约》最终文本获得通过,初试就考了“威胁使用和使用核武器合法性咨询案”,去年发生了闹得沸沸扬扬的加泰罗尼亚独立事件,然后复试就考了人民自决原则。热点的关注我也没花太多时间,只是吃完饭无聊看看,翻翻公众号(上文有提到),教材看不下去就跑到馆翻翻期刊。(翻下近两年的期刊几乎都会涉及到关于岛屿的相关法律制度分析,今年也考了)3、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概要》,

《国际经济法》(余劲松,第四版)

《名校名师讲义之国际经济法》(车丕照,2008年版)

《国际经济法研究》(车丕照,论文集)

总的来说《概要》就够用了,考试的重点也很明确,总论、国际商法部分、国际投资法部分以及相关的政府管理措施。今年比较出人意料的是考了案例,但是考的内容也是国际商法的内容,所以把重要的内容掌握好是够用的,如果不安心可以去图书馆借一本案例书读读,记得复试前在图书馆借过一本清华出版社出的国际商法案例教程,后来再去找就找不到了。余老师的教材很详明,可以作为补充使用。车老师的论文集可以无聊拿出来看看,有利于对教材里的一些概念进一步理解,如市场准入。4、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简明教程》

《国际私法》(李旺,黄皮,2014年),

《比较国际私法》(陈卫佐,2012年版)

国际私法算是所有的科目里最最最仁慈的了,考点有迹可循,真题很重要!简明教程和黄皮这两本内容真的差不多(几乎一样),只是在某个章节的某个点会有些不同,我是以简明教程为主,10月份购入的黄皮作为笔记的补充。陈老师的书也读过几遍,相关思路杂糅进笔记里,作为观点补充。(其实不读也可以,李老师的书初试完全够用。)总结:啰啰嗦嗦写了那么多不是想说自己有多努力,而是想说自己走了多少弯路。除非对真的感兴趣,不然并不建议备考的同学在花太多的心力。理智一点的做法应当是在掌握了其他科目并学有余力前提下,再来对付。起码要保证自己过线。当然也是我自己学得不得要领,才走了这么多弯路。(不过我也觉得没差,毕竟走的路多,看的风景也多。)杂言:1、关于论文和资料的购买:有没有必要看论文:按照历年考上学长的经验贴和意见来看,没有必要。个人觉得,针对初试,论文的作用的确作用有限。但我还是看了一些法理学和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的论文(毕竟自学,What I have read is what I know.)。然后因为刚开始实在不知道怎么整理笔记,就买了师兄的法综笔记(表白许师兄的法综笔记,嗯整理的很有条理也细致),看了他的思路后就自己整理。至于是背前人的笔记好还是背自己的笔记呢,还是看个人吧,我觉得整理笔记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整理笔记是我最享受的过程了(背就很痛苦了)。四、写在后面我不太喜欢把考研比作在黑屋子里洗衣服。考研的日子同样是流转的生活,没必要搞得苦兮兮。按时吃饭睡觉,每周选一个时间段供自己放松以及每天做自己喜爱的运动都是必要的。学习本来就很累了,得做快乐的事情抚慰疲惫的心。固然,谁也不知道最终能否成功。但是,似乎“原本是不行的”是一句好话。原本是不行的,但是万一成功就是好样的。就得抱着会打出全垒打的心态去奔跑,这样即便被三振出局也还是蛮酷。当然我说不出这么哲理的话,这是日剧《求婚大作战》里说的。记得考法考客观题的清晨,我一边收拾准备出门,一边觉得自己完蛋了。但转念一想:今天就算是爬也得给我爬去考场。就这样,本来以为不行的我,竟然也可以笨拙地跑到终点。这样看来,原本是不行的,还真是一句好话。

不知道有没有喜欢五月天的朋友。如果你喜欢他们的作品,我想你可能听过《憨人》。于我而言,做个憨人没什么不好,起码心上一字敢。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信息!,它与正文一起构成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的完整表达形式,是学术期刊评价和学术评价中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搜索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参考文献119个,供大家阅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