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拍照片,多投稿!没技术是不行的。。。。。。。
当然是 香格里拉国际饭店 具体请看下面 Shangri-la 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00-1954)于1933年在其小说 《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gin) 中描写的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当时,《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 《失去的地平线》一书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书并获得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 1944年,好莱坞投资250万美元将小说搬上银幕,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 1971年,世界华人超级富豪、原籍福建的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第一家五星级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从而揭开了一个辉煌如梦的酒店王国的序幕。郭氏自幼喜读《失去的地平线》一书,在他创办的酒店中,只有最高档次的五星级宾馆才能命名为“香格里拉”。20年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已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酒店集团,总资产达470亿港元。令人感兴趣的是,香格里拉集团的每一家酒店都向来宾赠送《失去的地平线》这部小说。 以香港为大本营,今日香格里拉已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无数公众和业内的投选中,均获得一致的美誉。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深知对卓越不凡的热忱追求必须从酒店高层人员作起,因此每位高层人员均经过精挑细选。 香格里拉领导层由酒店业界最出色的专业人才组成,他们大部分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业界经验,幷且效力香格里拉酒店长达10年,才晋升至现有的职位。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云集不同国籍的专业人士,在国际酒店业积累了丰富经验,每位高级人员均拥有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对管理和营运事务了如指掌,而这些正是集团在环球迅速扩展的重要资产。 下面是香格里拉的一些情况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事实上长期以来,这条"地之肚脐"的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而成为寻找香格里拉的关键。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 ,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其实香格里拉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当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时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全球,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消失的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就这点在东西方上认识是大致一样的,"世外桃源"、"乌托邦"在中国也同样是如此,那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对一种宁静和谐的向往。香格里拉最先兴起是在西方,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消失的地平线》是在一战过后,二战待发的时候 ,此时的西方经济不是很繁荣,人民普遍处在一种心灵迷漫的状态中,这点可以从希特勒的上台得到社会背景方面的佐证。人们普遍希望富强、繁荣,只是现实中 却还不能够得到这种的满足,这是一种心灵的渴求。也正是《消失的地平线》出现并引起轰动的深层次社会背景。一如当今现实的社会中反腐巨片及清宫秘史的热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渴望与无奈的心情。话题撤远了。回归正题,这当中首先要说的是:A、宁静和谐是香格里拉的主题,这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想象中,渴望中。但是不一定需要很真实。因为詹姆斯·希尔顿是个作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史官。B、詹姆斯·希尔顿本人没到过这地方,他的小说的素材来自美国人奥地利血统的洛克的探险照片、日记、记录。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洛克,他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应《国家地理》杂志的稿约而来到中国的西南边陲地方进行植物学的研究的,在中国的二十年代就深藏中国的丽江古城里,只是被当地的淳朴人文、厚重历史、多样民俗所深深吸引,一呆呆了近三十年,直到解放前才恋恋不舍的离开。C、还值得一提的是,此篇小说的结尾与中国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秒,同样是那四个西方人士离开后,想要再次返回的时候,已经无法返回了,无法找到旧时的道路了。D、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小说中提到了道家和儒教、基督教。佛教不足为其,因为藏传佛教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广为流传。其中的道家和儒教可以说是中国所特有的人文静观。基督教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中 同样存在,西方的传教士在19世纪的时候已经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从事此项活动,现今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基督教堂,著名的如:茨中教堂。E、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是藏语中的香巴拉的音译,文中也提到他的含义是宁静美好、心中的日月的意思,与藏语香巴拉的意思完全吻合。 综合以上几点,现今的学者普遍认为,香格里拉是一种向往的地方,是心灵中的理想国度,未必真实存在,一如中国的桃花源一样。不过其原型在中国西南的横段山脉中,因此现今人们普遍认为: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的藏区为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概因当年的洛克就在这一地区活动了数十年。此川滇藏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云南迪庆中甸)、梅里雪山、虎跳峡、最后的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亚丁)、四川泸沽湖、贡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阳谷(四川得荣)、乡城、西藏芒康、昌都、波密、墨脱、雅鲁藏布江这一大片域。这一带的风景与《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总体一致,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很有特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如;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等。但是不是具体提到某个地点。 现在真正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是迪庆藏族自治州 说起这个香格里拉还有个趣闻:早在七八是年代,就有消息不断传出,香格里拉已经被找到了,在印度在尼泊尔等等,但是后来都被认为是旅游经济上的需要而进行的炒作,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认证得来的。 现今的云南香格里拉的美丽风景已经深入到每个到过该地区的人的心中,在这片雪域高原之中,有举世闻名的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一望无际的高原草甸、风格各异的民族歌舞、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艺术、神秘的多宗教文化,众多独特民族、多彩的民俗等等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寻找自己的香格里拉—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中的! 参考资料: 消费血贵!
去中国国家地理的官网,查找他们的联系方式,多留意官网上面的信息。
中国国家地理其实是不接受投稿的,他们都是找作者和摄影师约稿。
先登录国家地理网,然后按提示一一进行就可以了。
以我的名字投稿,成功率会增加2万
当然是 香格里拉国际饭店 具体请看下面 Shangri-la 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00-1954)于1933年在其小说 《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gin) 中描写的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当时,《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 《失去的地平线》一书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书并获得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 1944年,好莱坞投资250万美元将小说搬上银幕,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 1971年,世界华人超级富豪、原籍福建的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了第一家五星级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从而揭开了一个辉煌如梦的酒店王国的序幕。郭氏自幼喜读《失去的地平线》一书,在他创办的酒店中,只有最高档次的五星级宾馆才能命名为“香格里拉”。20年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已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酒店集团,总资产达470亿港元。令人感兴趣的是,香格里拉集团的每一家酒店都向来宾赠送《失去的地平线》这部小说。 以香港为大本营,今日香格里拉已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无数公众和业内的投选中,均获得一致的美誉。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深知对卓越不凡的热忱追求必须从酒店高层人员作起,因此每位高层人员均经过精挑细选。 香格里拉领导层由酒店业界最出色的专业人才组成,他们大部分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业界经验,幷且效力香格里拉酒店长达10年,才晋升至现有的职位。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云集不同国籍的专业人士,在国际酒店业积累了丰富经验,每位高级人员均拥有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对管理和营运事务了如指掌,而这些正是集团在环球迅速扩展的重要资产。 下面是香格里拉的一些情况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事实上长期以来,这条"地之肚脐"的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而成为寻找香格里拉的关键。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 ,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其实香格里拉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当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时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全球,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消失的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就这点在东西方上认识是大致一样的,"世外桃源"、"乌托邦"在中国也同样是如此,那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对一种宁静和谐的向往。香格里拉最先兴起是在西方,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消失的地平线》是在一战过后,二战待发的时候 ,此时的西方经济不是很繁荣,人民普遍处在一种心灵迷漫的状态中,这点可以从希特勒的上台得到社会背景方面的佐证。人们普遍希望富强、繁荣,只是现实中 却还不能够得到这种的满足,这是一种心灵的渴求。也正是《消失的地平线》出现并引起轰动的深层次社会背景。一如当今现实的社会中反腐巨片及清宫秘史的热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渴望与无奈的心情。话题撤远了。回归正题,这当中首先要说的是:A、宁静和谐是香格里拉的主题,这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想象中,渴望中。但是不一定需要很真实。因为詹姆斯·希尔顿是个作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史官。B、詹姆斯·希尔顿本人没到过这地方,他的小说的素材来自美国人奥地利血统的洛克的探险照片、日记、记录。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洛克,他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应《国家地理》杂志的稿约而来到中国的西南边陲地方进行植物学的研究的,在中国的二十年代就深藏中国的丽江古城里,只是被当地的淳朴人文、厚重历史、多样民俗所深深吸引,一呆呆了近三十年,直到解放前才恋恋不舍的离开。C、还值得一提的是,此篇小说的结尾与中国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秒,同样是那四个西方人士离开后,想要再次返回的时候,已经无法返回了,无法找到旧时的道路了。D、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小说中提到了道家和儒教、基督教。佛教不足为其,因为藏传佛教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广为流传。其中的道家和儒教可以说是中国所特有的人文静观。基督教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中 同样存在,西方的传教士在19世纪的时候已经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从事此项活动,现今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基督教堂,著名的如:茨中教堂。E、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是藏语中的香巴拉的音译,文中也提到他的含义是宁静美好、心中的日月的意思,与藏语香巴拉的意思完全吻合。 综合以上几点,现今的学者普遍认为,香格里拉是一种向往的地方,是心灵中的理想国度,未必真实存在,一如中国的桃花源一样。不过其原型在中国西南的横段山脉中,因此现今人们普遍认为: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的藏区为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概因当年的洛克就在这一地区活动了数十年。此川滇藏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云南迪庆中甸)、梅里雪山、虎跳峡、最后的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亚丁)、四川泸沽湖、贡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阳谷(四川得荣)、乡城、西藏芒康、昌都、波密、墨脱、雅鲁藏布江这一大片域。这一带的风景与《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总体一致,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很有特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如;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等。但是不是具体提到某个地点。 现在真正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是迪庆藏族自治州 说起这个香格里拉还有个趣闻:早在七八是年代,就有消息不断传出,香格里拉已经被找到了,在印度在尼泊尔等等,但是后来都被认为是旅游经济上的需要而进行的炒作,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认证得来的。 现今的云南香格里拉的美丽风景已经深入到每个到过该地区的人的心中,在这片雪域高原之中,有举世闻名的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一望无际的高原草甸、风格各异的民族歌舞、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艺术、神秘的多宗教文化,众多独特民族、多彩的民俗等等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寻找自己的香格里拉—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中的! 参考资料: 消费血贵!
先登录国家地理网,然后按提示一一进行就可以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科学传媒,是一本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的杂志。她用精准、精彩、精炼的图文语言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背后的地理科学故事、首先,到中国国家地理官网: ,进行用户注册。然后在首页点击“投稿”注意事项:1投在这里的稿件,是向中国国家地理网投稿!我们审核通过并录用后,将呈现在您的个人专栏里,也可能将推荐到中国国家地理网的相关页面及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各平台上(微信、微博、手机报等),会注明来源和作者,但不支付稿费。2对于投稿,我们若要对标题、内容、说明等进行编辑和修改,将会与您取得联系,并且征得您的同意和认可。所以请在下面留下姓名、电话、QQ等联系方式,便于中国国家地理网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您,和您沟通稿件情况。投稿稿件一般会在10天内完成收录,并通知且认证该稿件作者。对于没有被中国国家地理网收录的稿件,我们不一一通知作者。3如果中国国家地理旗下三本纸刊《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和《博物》对您的选题感兴趣,相关编辑人员会主动联系您。4我们会定期对部分优秀稿件予以奖励(分500元、300元、200元/篇三档),并会不时对优秀作者提供各种赞助奖品。需要说明的是,能获得奖励的投稿毕竟是少部分。5没有体裁限制,但要求原创,抄袭、转载、软文一律绕道。我们不排斥一稿多投,但更欢迎独家首发稿件。6如果需要就文章、图片等被忽略、被编删事宜需要与中国国家地理网编辑直接交流,邮件: 或致电:-209/230。
以我的名字投稿,成功率会增加2万
CNG第十期正在征集图片,直接投稿
的前雾灯请问
投稿指南:目前只能邮箱投稿:E-mail:《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科院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它的任务是:坚持面向经济建设,面向科研开发,重点反映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刊载内容涵盖理论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两大部分,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3S研究与应用、数字国土、环境与生态、区域经济、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研究、地理学进展等。热忱欢迎该领域研究者为本刊赐稿。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文稿要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文字精炼,用语准确,数据可靠,引用资料需标注出处。文稿内容切勿涉及国家机密,文责由作者自负。全文篇幅 (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参考文献)以8000字为宜。 2.来稿请附电子文件(含附图文件)、中英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单位、邮编及关键词)、英文图表题名。 3.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写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其编号。 4.来稿要求文内各级标题及题号一律顶格写,题号分级采用1,1.1,1.1.1标准形式。 5.来稿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撰写。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公顷用hm2。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发的最新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一致。 6.文中的图表务求精炼、必要。1)表格格式为三线表,中英文题名置于表的上方;2)插图采用微机制图,尽可能提供矢量图,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请按地图出版社的最新标准地图绘制;3)制图要求:图内文字为6号宋体,变量符号为斜体,常量符号、化学符号、单位用正体,图中注记要清楚,图例置于图内,中英文图名置于图的下方;4)图件尺寸:半栏图横行尺寸小于7.8cm,通栏图横行尺寸小于16.8cm。图表放在文中第一次提到该图表的自然段结束处。 7.文中的数学公式另起行居中写,注意转行规定;公式中的外文字母注意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等写法。 8.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参考文献只列公开出版物的文献(非正式出版物的文献用脚注标在相应页码),参考文献和脚注文献在文中相应位置分别以上脚注[1]和①标出。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姓全部大写),名在后,姓和名间空一字距。其名可缩写为首字母,但不加缩写点,如J.C.Cowan文献著录为COWAN J C。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注意标示符号及标准起止页码): a. 期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名(列前三位,以后加“,等”或“,et a1.”).文题[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例:[1]姜文来,王华东.我国水资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12(1):1-5.b.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 [序号]作者名.书名[文献类型标识].版次(第一版不写,下同).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出版年.页码.(注:[文献类型标识]项,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例:[2]刘国钧,陈绍兴,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名.析出文献名[A].编著者.文集名[C] .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例:[3]黄盛璋.中国港市之发展[A].黄盛璋.历史地理论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8-100.d.报纸文章:[序号]作者名.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电子文献:[序号]作者名.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5]万锦堃.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I].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9.来稿首页脚注写明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成果,E-mail。文末请附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作者联系地址变动请随时通知编辑部。10.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11.切勿一稿多投,投稿3个月后如未接到录用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来稿请寄:石家庄市西大街94号《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辑部(邮编:050011;电话:);或发送电子稿至编辑部E-mail:。
1、首先百度中国摄影报,进入中国摄影报官网。
2、官网进去你就可以看到一个"版面征稿",鼠标移到"版面征稿"旁边就会显示"报纸版面投稿",但是旁边那个是点不开的,点“版面征稿就可以了”。
3、进入版面投稿后,网页上面的一排是投稿话题,下面的那些照片是展示的投稿照片。选择你想投稿的主题进入。然后点击“嘚瑟一下”进行投稿。
4、接着就是信息填写,照片上传操作。注意这里上传的照片需要小于1M。如果没有注册,你需要先进行注册,注册填写的信息需要准确真实。
1、在投稿前,要保证自己的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品质。
2、可以通过中国摄影报的官网投稿。中国摄影报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它的联系方式,有官方网站比较可靠。按照上面的要求进行操作。
1)、首先百度中国摄影报,进入中国摄影报官网。
2)、官网进去就可以看到一个"版面征稿",鼠标移到"版面征稿"旁边就会显示"报纸版面投稿",但是旁边那个是点不开的,点“版面征稿就可以了”。
3)、进入版面投稿后,网页上面的一排是投稿话题,下面的那些照片是展示的投稿照片。选择你想投稿的主题进入。
4)、然后点击“嘚瑟一下”进行投稿。
扩展资料:
摄影的技巧:
1、使用三角架:拍摄时必须将相机安装在一个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机的晃动。尽量的将相机靠近被摄物体,并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阴影。
2、调焦轨:虽然它不是拍摄时的必备品,但是调焦轨却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装置可以帮助你拍摄出好的特写镜头。
调焦轨能够使相机以非常小的增距沿着X和Y轴线移动,能够精确的控制相机的位置和画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动三角支架来达到理想的位置则是非常麻烦的。
3、使用快门线:即使你已经将相机安装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你在按快门的时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机产生晃动,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建议你最好还是使用快门线。
4、使用黑色或有色背景:在拍摄时,当被摄物体的背景为黑色,那么就能够使拍摄出来的图象看起来最清楚。你也可以使用模糊的背景,特别是当被摄物体的色彩很浓的时候。
5、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反光卡:使用一个白色的卡片或是用一张铝箔包在卡片上,将光线反射在被摄物体上,以照亮物体上的阴影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这张卡片出现在被拍摄范围内。
6、一定要有耐性:有时候,即使是一阵微风也会使拍摄到的特写镜头出现模糊的情景。在这个时候,你就一定要有耐性了,最好是等到风过了之后再进行拍摄。
同样的,在户外拍摄时,当天上的云将太阳遮住了,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后再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会比多云时拍摄的照片的色彩更鲜艳
摄影作品投稿可分为:各类影赛、影展投稿和摄影报纸、杂志投稿两种
投稿形式为二种:一是投电子版的,一般都要压缩到300KB,长边800,报社杂志一般对投稿都会有具体的要求,说明是电子版投稿或是一定要寄图片【一般都要求寄10寸】;二是投寄图片,一般都要求寄10寸放大的作品,
自己可先制一个参赛表【有些影赛有专门的参赛表】,内容: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地址、电子信箱、QQ、参赛类别【有的就填,分为纪实类、艺术类、体育类、创意类、新闻类等等】、作品标题,不要太大,一般长:12CM,高:8CM左右,以贴在作品背面适中即可。见附件。
作品一般要经过后期处理,这样片子会更通透、更亮,更容易打动评委,纪实类、新闻类作品可做简单的调整处理,但不能改变原来的元素。有些片子还可以用黑白来表现,现在各类影展影赛黑白片子的比例仅为5%,故命中率较高,当然不是所有片子都适合做成黑白片的,要视片子本身而定。
现在加入省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都有一定的硬件要求。各省的要求不一,国协的要求是:入选四张以上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组办的全国性影赛影展,包括月赛作品。
中国第xx届摄影展为每二年一次【双为数,即2010年、2012年】,上海第XX届国际影展也是每二年一次【单为数,即2009年、2011年、】,也就是说中摄协每年都有一次全国性的大影展。此外还有一些国际性的影赛影展,如:香港摄影节、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平遥国际摄影展等等。
扩展资料:
拍摄好照片三大经典技巧
一 控制虚实,利用景深突出主体
画面中主体的强化有许多种方法,其中通过景深强化主体是利用了虚实变化的手法。对初学者来说,这种手法运用起来并不困难,只要通过调整拍摄距离、镜头光圈以及镜头焦距,就可以合理地将画面中唯一清晰的焦点汇聚在摄影师想要重点表现的画面主体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通过景深强化主体的方法在构图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让主体与其他元素所在的平面不与数码相机的焦平面平行,以创造画面虚实变化的可能性,同时景深的控制也要特别细心,防止由于景深过而浅弱化了主体,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 妙用曝光补偿,决定明暗细节
曝光补偿和包围曝光在摄影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已经十分智能和完备,但当初学者遇到一些复杂的拍摄场景时,如画面中光比过大,或夜景、冰雪这样的场景,数码相机的测光系统难以提供100%准确的曝光控制。此时,曝光补偿和包围曝光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曝光补偿是指在数码相机测光得出曝光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判断,对曝光值进行调节,可以在正负两档间以1/3 档或1/2档为调节间隔进行选择。本例中,为了使雪景获得正确的明亮曝光,增加了一档曝光量。
三 活用测光模式,表达画面主题和拍摄意图
测光模式的正确选择是影响一张照片曝光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数码相机的测光功能经常被影友们忽视。虽然在各种拍摄模式下,数码相机都可以进行自动测光操作,但拍摄场景的光线条件千差万别,默认的测光模式并不能胜任其中的全部情况。当主体的光照情况和背景又很大差别时,可以选用点测光模式。
在点测光模式下,相机对图像中某一对焦点周围约占画面3%的区域进行测光,保证此区域曝光正确,忽略画面其他部分的测光。使用点测光对照片主体测光,可以使照片主体曝光正确。
向中国摄影报投稿的方法如下:
1、首先在百度浏览器搜索框里输入“中国摄影报”,如下图所示,点击进入中国摄影报官网;
2、如下图所示,找到页面右上角的“登陆”并点击进去;
3、如下图所示,按要求填写手机号或者邮箱,输入密码,或者点击下边的“免费注册”进行注册、登录。
4、登陆成功后,如下图所示,把鼠标移动到页面的“版面征稿”字样并点击进去;
5、如下图所示,网页上面的一排是投稿话题,下面的那些照片是展示的投稿照片,选择所想投稿的主题进入,然后点击进入“嘚瑟一下”进行投稿。(注意:上传的照片需要小于1M)
网上查下各杂志社的投搞要求,投稿方式(一般用电子邮件发过去)
上他的官网看看
投稿就行,国家地理那边有投稿的入口。
去中国国家地理的官网,查找他们的联系方式,多留意官网上面的信息。
中国国家地理其实是不接受投稿的,他们都是找作者和摄影师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