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⒈《长江中下游山地丘陵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林学概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4.《岩质海岸防护林?理论与实践》,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5.《天山北坡山地森林水土保持功能效益研究》,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⒍《森林生态学》,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⒎《林业生态环境评价》,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年来发表的有:1.许岳香,黄丹,胡海波(通讯作者).美国桂花种子休眠原因的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⑹:65~68⒉梁淑英,胡海波(通讯作者)等.枫杨、悬铃木和女贞光合特性的比较.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⑵:135~1383.朱晓勇,胡海波(通讯作者)等.太湖西区公路两侧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⑶:85~884.丁菡,胡海波(通讯作者).城市大气污染与植物修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⑵:84~885. 邱志军,胡海波(通讯作者).徐淮平原杨树农田防护林的成熟龄与更新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⑴:46~506.胡海波,薛建辉.冰雪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减灾对策.林业科学,2008,44⑷:1~27.胡海波,张金池.平原粉沙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渗透特性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1,15⑴:39~428.胡海波,康立新等.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土壤学报,1998,35⑴:112~1189.胡海波,陈金林等.苏北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水分的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⑷:24~2710.胡海波,张金池等.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带(网)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21⑷:1~511.胡海波,张金池等.岩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2002,15⑴:88~9512.胡海波,魏勇等.苏北沿海防护林土壤可蚀性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1,8⑴:150~15413.胡海波,梁珍海.淤泥质海岸防护林的降盐改土功能.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⑸;34~37 14.胡海波,张金池等.亚热带基岩海岸防护林土壤的酶活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⑷:21~2515.胡海波,王汉杰等.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气候效应的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⑶:77~8216.胡海波,张金池等.中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环境效应的分析.世界林业研究,2001,14⑸:37~4317.胡海波,项卫东.长江中下游环境特征与洪灾的关系.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⑵:37~4118.胡海波,张金池等.98长江洪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19⑷:303~30619.胡海波,康立新.国外沿海防护林生态及其效益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1998,11⑵:18~2520.胡海波,姜志林等.农田防护林采伐年龄的探讨.江苏林业科技,1999,26⑴:57~6121.沈波, 胡海波等.通南高沙土区农田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2,16⑶:129~13122.鲁小珍,胡海波等.宁夏沙湖风景区的旅游市场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⑷:61~63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16.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64.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

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1.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网址:

国内:

国外:

《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

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1.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74.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56.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

网址:

《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1.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

《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

网址: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

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1.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

网址:

《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

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0.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0.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

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0.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

网址:

《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

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0.570。

网址:

《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0.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

网址: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网址:。

(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

1.《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2.《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五四’时期一个角度的回溯与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4年10月出版)3.《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出版)4.《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09出版)5.《后新时期文化与文学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05出版)6.《文化的震撼和心灵的冲突:新时期文学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05出版)7.《旷野的呼声:中国作家与基督教》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01出版)8.《论语派的文化情致与小品文创作》 杨剑龙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08出版) 1.《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中篇小说卷》王铁仙、杨剑龙、刘挺生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1出版)2.《都市帝国与先知》孙逊、杨剑龙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6-08出版)3.《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杨剑龙、钱虹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9出版)4.《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孙逊、杨剑龙编上海三联书店(2007-03出版)5.《全球化中的上海与东京》孙逊、杨剑龙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7-10出版)6.《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孙逊、杨剑龙编上海三联书店(2008-10出版)7.《都市文化研究·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孙逊、杨剑龙编上海三联书店(2010-07出版)8.《双城记: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孙福庆、杨剑龙编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6出版) 1. 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建构和发展路径——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访谈[J]. 社会科学家,2011,(6).2.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对基督教的复杂态度[J]. 社会科学家,2011,(6).3.韩国抗日“义兵运动”的生动写照——评无名氏的《红魔》、《龙窟》[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4. 移动电视与市民文化权益[J]. 秘书,2011,(7).5. 国家、群体与个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0,(6).6. 民族国家视角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2).7. 灵魂拯救的文学——论灵性文学小说集《新城路100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8. 上海世博会效应与上海的转型及发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 物欲世界中的温情——评徐则臣的短篇小说《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J]. 名作欣赏,2011,(10).10. 杨剑龙,满建,李彦姝. 直面苦痛与生命追求——关于史铁生的价值与意义的讨论[J]. 理论与创作,2011,(3).11. 新世纪城市文学的缺憾——以上海文学为例[J]. 探索与争鸣,2011,(4).12. 论新世纪上海城市书写的长篇小说创作[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J]. 世界宗教研究,2011,(3).14. 现代长篇小说的先声——关于《冲积期化石》的讨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5.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社会(三篇)[J].甘肃社会科学,2010,(1).16. 论非基督教思潮与中国教会本色化运动[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17. 上海世博会主题公众论坛的文化阐释[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8. 科学技术与人文内涵的融会——从巴黎世博会到上海世博会[J]. 社会科学,2010,(4).19. 意象建构中的浓墨重彩——重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J]. 理论与创作,2010,(2).20. “文章或有山林意”——论汪曾祺的游记创作[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 探究现代派文学的文化语境与文化精神——评李洪华著《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2. 世博会与上海文化建设[J]. 秘书,2010,(5).23. 对“崇高”的反叛与颠覆——重读王朔的《顽主》[J]. 阅江学刊,2010,(3).24. 论新时期至新世纪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潮流[J]. 江汉论坛,2010,(6).25. 论鲁迅《野草》的词语悖反、母题悖论及其艺术张力[J]. 学术月刊,2010,(4).26. 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评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5).27. 姚克与电影《清宫秘史》[J]. 博览群书,2010,(7).28.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 中国名城,2010,(10).29. 上海世博会与城市文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0,(8).30. “把它打碎之后进行重新组合”——马原《冈底斯的诱惑》重读[J]. 理论与创作,2010,(6).31. 取消文理分科之我见[J]. 检察风云,2009,(5).32. 《论写作》:牢骚里的真感悟[J]. 名作欣赏,2009,(7).33. 前言:张爱玲与她的散文创作[J]. 名作欣赏,2009,(7).34. 论20世纪乡土文学的创作心态与叙事方式[J]. 社会科学,2009,(4).35.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新世纪朱自清研究的观照[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6. 《谈音乐》:以纤敏的感受描摹音乐之美[J]. 名作欣赏,2009,(9).37. 陶晶孙的《给日本的遗书》[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8. 在人学与审美中探究文学精神——读王铁仙的《中国现代文学精神》[J]. 文学评论,2009,(3).39. 论基督教文化与冰心、许地山小说的叙事模式[J]. 中国比较文学,2009,(3).40. 论新世纪初的文化语境与文学现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1. 一幅清新淡雅的风俗画——重读汪曾祺的《受戒》[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6).42. 论西方文艺中心论与中国文学批评传统[J]. 文艺理论研究,2010,(1).43. 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2009,(7).44. 论《新青年》的封面与插图的文化韵味[J]. 江汉论坛,2006,(1).45. 论先锋的上海与先锋的诗歌[J]. 学习与探索,2006,(1).46. 论尹玲诗歌创作的主题意象[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7. 底层生存与纯文学:面对时代的问题[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48. 揭示华夏民族双重的精神悲剧——重读鲁迅的《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49. 宗教信仰与当代伦理社会——重读《田野上的教堂》[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2).50. 论上海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2006,(6).近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

近年来部分正式发表的论文:1.Hailong Wang, Chang-An Wang,Rui Zhang, Carbothermal reduction synthesis of zirconium diboride powders assisted by microwav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105-106(2010)203-2062.Hailong Wang, Deliang Chen, Chang-An W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toughness ZrB2/Mo composites by a hot-pressed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27(2009)1024-10263.Hailong Wang, Chang-An Wang, 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minated zirconium diboride/molybdenum composites sinte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in China,3(2009)273-2804.Hailong Wang, Rui Zhang,Characterization of a powder metallurgy SiC/Cu-Al composite.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97 (2008) 43–485.Hailong Wang, Chang-An Wang, et al., Process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Zirconium Diboride-Based Ceramics Prepar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90[7](2007)1992-19976. Hailong Wang, Chang-An Wang, Xing Hu,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ZrB2-based ceramics reinforced by nano-SiC whisker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353-358(2007)1564-15677. Hailong Wang, Chang-An Wang,Xing Hu, et al., 二硼化锆基超高温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硅酸盐学报(英文), 35[12](2007) 1590-15948.王海龙,汪长安,张锐等,纳米SiC晶须和SiC颗粒混合增韧ZrB2陶瓷的性能.复合材料学报, 26(2009)96-1019.王海龙, 汪长安,张锐等, ZrB2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36(2007)841-84310. Hailong Wang, Rui Zhang, Xing Hu, 微波烧结 SiC–Cu/Al 复合材料的工艺及机理 , ?硅酸盐学报(英文), 34(12)(2006) 1431-1436

近年来主持完成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1)上海市科委课题:大城市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水环境界面过程与毒性效应研究,20112)广东教育厅课题:印染废水典型有机生物取出特性及改良AAO工业应用可行性研究,20103)青浦区环保局课题:青浦生命科学产业园区构建生态型园区的研究,20124)青浦区环保局课题:青浦区生态安全与监测预警体系研究,2014近年来公开发表部分学术论文有:1) Effect of light irradiation on the photo-electricity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 with a copper oxide nanowire photocathode.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2015,300,38-43.2) Carbon dioxide deliming in leather produc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87,26-383)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SBRs under aerobic and anoxic conditions with trace tetracycline pressur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A, 2014, 49(8): 940-947.4) Novel photocatalysts of fly ash cenospheres supported BiOBr hierarchical microspheres 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4,615: 929-9325) 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BiOBr/BiOI photocatalyst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40:11493-115016) Removal of sulfamethazine antibiotics by aerobic sludge and an isolated Achromobacter sp. S-3.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 24(9): 1594-15997) Removal mechanism of trace oxytetracycline by aerobic sludge.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2, 90, 141-146.8) Characteristics and aluminum reuse of textile sludge incineration residues after acidifi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 23(12), 1999-2004.9) A batch decolorization and kinetic study of Reactive Black 5 by a bacterial strain Enterobacter sp. GY-1,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1, 65( 6),790-796.10)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mazol Black B on anoxic sludge.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2009,26(2):159-16311) 1 Assessment on rainwater use and grey water reuse in high-rise buildings in a brownfield site.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3):575-581.12) Estim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rainwater use for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Australian cities. 2009 ISEST. Vol (Ⅱ): 2399-2402.13) Sorption and pH effect on Selected Antibiotics in soil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356-360: 35-38.14) 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氨嘧啶在土壤中的好氧降解及对微生物呼吸的影响研究. 环境化学 (2012年第1期)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研究论文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1、Dong-chen, Zhang、Ming-xu, Zhang、Qing-ru, Chen, Study on Coal Bio-Magnetizing Desulphurization[J], 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ng Science & Technology, 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v 1, n 1, p 673-678, September 2009(EI检索收录)2、张东晨、张明旭、吴学凤、葛家君、吴金鑫,煤炭生物絮凝工艺条件的优化试验,中国煤炭,2009.35(1)3、张东晨、吴学凤、刘志勇、孙培林,煤炭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3)4、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煤炭微生物浸出脱硫效果的灰色预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6)(EI检索收录)5、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等,脱硫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遗传特性的分子生物学试验,煤炭学报,2006年(1)(EI检索收录)6、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煤中黄铁矿表面细菌氧化的XRD及SEM/TEM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6) (EI检索收录)7、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等,脱硫菌磁化培育及生物浸出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的研究,洁净煤技术,2005(6)8、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煤炭脱硫菌磁化培育及磁生物效应机理的研究,煤炭学报,2005(4) (EI检索收录)9、张东晨,煤炭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洁净煤技术,2005(2)10、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等,草分枝杆菌选择性絮凝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的研究,煤炭学报,2004(5) (EI检索收录)11、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煤泥水处理中絮凝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选煤技术,2004(2)12、张东晨,新型床面摇床分选机理及试验研究,煤炭学报,2003(5)13、张东晨,关于摇床差动特性评定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 (EI检索收录)14、张东晨,关于选煤厂降耗增效的探讨,选煤技术,2003(4)15、张东晨,绿色化学与煤炭生物脱硫,中国煤炭,2003(3)16、张东晨,等厚筛分原理实质的探讨,矿山机械,2003(1)17、Dongchen zhang, Study on Essence of Equal Material-layer Screening Principle,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ry Coal Cleaning ,Clean Coal Technology,2002.618、Dongchen zhang, Research of Screening Efficiency of the Moving Tracks of Various Vibrating Screen Surface,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ry Coal Cleaning ,Clean Coal Technology,2002.6(EI检索收录)19、张东晨,旋流筛的研究与发展,矿山机械,2000(4)20、张东晨,XZY-73型摇床差动特性的研究,矿山机械,2000(1)

近年来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要如下:·会计背景独立董事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王怀明 张惠 《财会研究》 2008(22)·用公共部门内部控制理论解读“交通厅长现象” 程晓陵 王怀明 《生产力研究》 2008(15)·生猪疫病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汤颖梅 白云峰 王怀明 卞琳琳 《安徽农业科学》 2008.9·依托城市型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卞琳琳 汤颖梅 王怀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08(6)·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绩效评价维度分析 宋涛 王怀明 《财会通讯》(综合) 2008(6)·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结构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汤颖梅 王怀明 卞琳琳 《中国农学通报》 2008(4)·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程晓陵 王怀明 《审计研究》 2008(4)·股权、董事结构、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卞琳琳 王怀明 《改革》 2008(4)·中国地区农业TFP差距趋势研究 石 慧 王怀明 孟令杰 《农业技术经济》 2008(3)·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的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 石 慧 孟令杰 王怀明 《经济科学》 2008(3)·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竞争力关系研究 卞琳琳 王怀明 汤颖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8(1)·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绩效评价 王怀明 宋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 树友林 王怀明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8(1)·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适用性——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的检验 翟羽 王怀明 《当代财经》(增刊) 2007(1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 树友林 王怀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07(11)·地区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内生性关系研究 树友林 王怀明 《情报杂志》 2007(10)·流动资产营运与盈利性、成长性关系分析——对中国农业上司公司的实证研究 王怀明 卞琳琳 刘爱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07(9)·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王怀明 吴佩远 《价值工程》 2007(8)·论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 程晓陵 王怀明 《生产力研究》 2007(6)·产品市场竞争对董事独立性作用的影响 王怀明 吴春燕 《产业经济研究》 2007(3)·董事会特征与企业自愿信息披露 王怀明 宿金香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3)·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王怀明 宋涛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2007(2)·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及收敛性分析 赵蕾 王怀明 《农业技术经济》 2007(2)·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王怀明 刘晔 《经济论坛》 2007(2)

[1] 刘永贵, 李义, 王玥, 等. 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疫苗对中华绒螯蟹免疫机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09, (已录用)[2] 陈文典, 李义, 郝向举, 等. 枯草芽孢杆菌微胶囊制剂对中华绒螯蟹免疫机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09, (5):39~42[3] 李义. 竹笋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8, 28(1):99~102[4] 李红霞, 李义, 俞菊华, 等. CpG寡脱氧核苷酸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15(5):801~807[5] 黄辉, 李义, 郝向举. 左旋咪唑对罗氏沼虾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08, 38(4):36~39[6] 谭夕东, 李义, 张红英, 等. 海藻酸钠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08, 29(6):24~27[7] 陈美华, 李义. 二维码技术在出境水生动物监管上的应用及前景探讨. 中国动物检疫, 2008, 25(3):41[8] 李义, 吴婷婷, 谭夕东. 左旋咪唑对河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07, 31(6):785~791[9] 陈星, 李义, 陈文典, 等. 米糠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中国饲料, 2007, (3):39~42[10] 李红霞, 李义, 刘永贵, 等. CpG寡脱氧核苷酸对中华绒螯蟹3种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07, 28(2): 42~45[11] 李义, 陈星, 李红霞, 等. 马兰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1):161~163 (EI收录)[12] 李义, 吴婷婷, 李红霞, 等. 甲壳动物抗微生物肽研究进展.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30(4):477~481[13] 黄鹤忠, 李义, 宋学宏, 等. 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 海洋与湖沼, 2006, 37(3):198~205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专业论文

1.《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2.《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五四’时期一个角度的回溯与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4年10月出版)3.《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出版)4.《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09出版)5.《后新时期文化与文学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05出版)6.《文化的震撼和心灵的冲突:新时期文学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05出版)7.《旷野的呼声:中国作家与基督教》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01出版)8.《论语派的文化情致与小品文创作》 杨剑龙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08出版) 1.《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中篇小说卷》王铁仙、杨剑龙、刘挺生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1出版)2.《都市帝国与先知》孙逊、杨剑龙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6-08出版)3.《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杨剑龙、钱虹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9出版)4.《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孙逊、杨剑龙编上海三联书店(2007-03出版)5.《全球化中的上海与东京》孙逊、杨剑龙编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7-10出版)6.《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孙逊、杨剑龙编上海三联书店(2008-10出版)7.《都市文化研究·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孙逊、杨剑龙编上海三联书店(2010-07出版)8.《双城记: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孙福庆、杨剑龙编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6出版) 1. 都市文化研究的学科建构和发展路径——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访谈[J]. 社会科学家,2011,(6).2.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对基督教的复杂态度[J]. 社会科学家,2011,(6).3.韩国抗日“义兵运动”的生动写照——评无名氏的《红魔》、《龙窟》[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4. 移动电视与市民文化权益[J]. 秘书,2011,(7).5. 国家、群体与个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0,(6).6. 民族国家视角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2).7. 灵魂拯救的文学——论灵性文学小说集《新城路100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8. 上海世博会效应与上海的转型及发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 物欲世界中的温情——评徐则臣的短篇小说《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J]. 名作欣赏,2011,(10).10. 杨剑龙,满建,李彦姝. 直面苦痛与生命追求——关于史铁生的价值与意义的讨论[J]. 理论与创作,2011,(3).11. 新世纪城市文学的缺憾——以上海文学为例[J]. 探索与争鸣,2011,(4).12. 论新世纪上海城市书写的长篇小说创作[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J]. 世界宗教研究,2011,(3).14. 现代长篇小说的先声——关于《冲积期化石》的讨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5.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社会(三篇)[J].甘肃社会科学,2010,(1).16. 论非基督教思潮与中国教会本色化运动[J]. 甘肃社会科学,2010,(1).17. 上海世博会主题公众论坛的文化阐释[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8. 科学技术与人文内涵的融会——从巴黎世博会到上海世博会[J]. 社会科学,2010,(4).19. 意象建构中的浓墨重彩——重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J]. 理论与创作,2010,(2).20. “文章或有山林意”——论汪曾祺的游记创作[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 探究现代派文学的文化语境与文化精神——评李洪华著《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2. 世博会与上海文化建设[J]. 秘书,2010,(5).23. 对“崇高”的反叛与颠覆——重读王朔的《顽主》[J]. 阅江学刊,2010,(3).24. 论新时期至新世纪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潮流[J]. 江汉论坛,2010,(6).25. 论鲁迅《野草》的词语悖反、母题悖论及其艺术张力[J]. 学术月刊,2010,(4).26. 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评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5).27. 姚克与电影《清宫秘史》[J]. 博览群书,2010,(7).28.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 中国名城,2010,(10).29. 上海世博会与城市文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0,(8).30. “把它打碎之后进行重新组合”——马原《冈底斯的诱惑》重读[J]. 理论与创作,2010,(6).31. 取消文理分科之我见[J]. 检察风云,2009,(5).32. 《论写作》:牢骚里的真感悟[J]. 名作欣赏,2009,(7).33. 前言:张爱玲与她的散文创作[J]. 名作欣赏,2009,(7).34. 论20世纪乡土文学的创作心态与叙事方式[J]. 社会科学,2009,(4).35.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新世纪朱自清研究的观照[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6. 《谈音乐》:以纤敏的感受描摹音乐之美[J]. 名作欣赏,2009,(9).37. 陶晶孙的《给日本的遗书》[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8. 在人学与审美中探究文学精神——读王铁仙的《中国现代文学精神》[J]. 文学评论,2009,(3).39. 论基督教文化与冰心、许地山小说的叙事模式[J]. 中国比较文学,2009,(3).40. 论新世纪初的文化语境与文学现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1. 一幅清新淡雅的风俗画——重读汪曾祺的《受戒》[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6).42. 论西方文艺中心论与中国文学批评传统[J]. 文艺理论研究,2010,(1).43. 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J].科学发展,2009,(7).44. 论《新青年》的封面与插图的文化韵味[J]. 江汉论坛,2006,(1).45. 论先锋的上海与先锋的诗歌[J]. 学习与探索,2006,(1).46. 论尹玲诗歌创作的主题意象[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7. 底层生存与纯文学:面对时代的问题[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48. 揭示华夏民族双重的精神悲剧——重读鲁迅的《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49. 宗教信仰与当代伦理社会——重读《田野上的教堂》[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2).50. 论上海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2006,(6).近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

近年来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要如下:·会计背景独立董事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王怀明 张惠 《财会研究》 2008(22)·用公共部门内部控制理论解读“交通厅长现象” 程晓陵 王怀明 《生产力研究》 2008(15)·生猪疫病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汤颖梅 白云峰 王怀明 卞琳琳 《安徽农业科学》 2008.9·依托城市型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卞琳琳 汤颖梅 王怀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08(6)·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绩效评价维度分析 宋涛 王怀明 《财会通讯》(综合) 2008(6)·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结构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汤颖梅 王怀明 卞琳琳 《中国农学通报》 2008(4)·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程晓陵 王怀明 《审计研究》 2008(4)·股权、董事结构、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卞琳琳 王怀明 《改革》 2008(4)·中国地区农业TFP差距趋势研究 石 慧 王怀明 孟令杰 《农业技术经济》 2008(3)·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的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 石 慧 孟令杰 王怀明 《经济科学》 2008(3)·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竞争力关系研究 卞琳琳 王怀明 汤颖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8(1)·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绩效评价 王怀明 宋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 树友林 王怀明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8(1)·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适用性——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的检验 翟羽 王怀明 《当代财经》(增刊) 2007(1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 树友林 王怀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07(11)·地区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内生性关系研究 树友林 王怀明 《情报杂志》 2007(10)·流动资产营运与盈利性、成长性关系分析——对中国农业上司公司的实证研究 王怀明 卞琳琳 刘爱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07(9)·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王怀明 吴佩远 《价值工程》 2007(8)·论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 程晓陵 王怀明 《生产力研究》 2007(6)·产品市场竞争对董事独立性作用的影响 王怀明 吴春燕 《产业经济研究》 2007(3)·董事会特征与企业自愿信息披露 王怀明 宿金香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3)·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王怀明 宋涛 《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2007(2)·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及收敛性分析 赵蕾 王怀明 《农业技术经济》 2007(2)·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王怀明 刘晔 《经济论坛》 2007(2)

近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

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范文 ,希望你们喜欢。

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阵地

1、先秦 哲学 研究

首先,通过出土 文献 的研究,对先秦思想史上的许多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探讨。

“性与天道”的 问题 。此问题属儒家的“形而上”思想,传世的先秦儒家文献虽有之,但为孔子所“罕言”,一般认为至宋明 理学 才把这一问题突出出来。但郭店楚简中的《五行》、《性自命出》等篇,集中论述的就是“性与天道”。因此,学界对此问题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性与情”的关系。郭店楚简中的“性与天道”思想重视“情”,《上博简(一)》将《性自命出》改名为《性情论》。对“情”以及对“乐”之作用的重视,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与 社会 生活和人的情感的密切关系,这与宋明理学的重“性”贬“情”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因此,“理性与情感”遂成为先秦儒学以及宋明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儒学与经学的关系。儒家的“六经”体系以前一般认为至汉代才形成,但郭店楚简中的《六德》和《语丛一》已将《诗》、《书》、《礼》、《乐》、《易》、《春秋》并列。郭店简文中频繁地引《诗》、《书》,有的是引所谓“《古文尚书》”的 内容 ,几篇文献与《礼记》(包括《大学》与《中庸》)有密切关系,《上博简(一)》中有前所未见的《孔子诗论》,这些都使学界更为重视对先秦儒学与经学关系的重新认识。

儒学与治道的问题。郭店简《唐虞之道》篇集中论述“禅而不传”的思想,认为君位的继承若不是“禅让”而是“传子”,则不能“化民”。《上博简(二)》中的《子羔》和《容成氏》也是主张“禅而不传”,大意是说“至于禹而德衰”,这与孟子所说禅让与传子“其义一也”以及荀子否认“禅让”说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对于儒学的民本主义与君主制“家天下”的关系问题,学界已有新的认识。另外,郭店儒家文献强调君主自身要率先做到“忠信”,君对臣应该“忠敬”,父子关系高于君臣关系,这对于重新认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和君臣关系 理论 也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

其次,近年来一些出土文献的发现有可能改写先秦哲学的学术谱系。

在郭店楚简中,道家文献有竹简本《老子》和《太一生水》,前者的字数只占传世本《老子》的2/5,后者为前所未见。儒家文献有《缁衣》、《五行》,以及前所未见的《性自命出》、《唐虞之道》、《穷达以时》、《六德》、《忠信之道》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已出四册,第一册有前所未见的《孔子诗论》和见于郭店楚简的《缁衣》、《性自命出》等,第二册有内容见于《礼记·孔子闲居》的《民之父母》和前所未见的《从政》、《子羔》、《容成氏》等,第三册有迄今发现最早的古本《周易》和前所未见的《中弓》、《恒先》、《彭祖》等,第四册有前所未见的《采风曲目》、《逸诗》、《昭王毁室》、《相邦之道》、《曹沫之陈》等。这些文献的成书年代及其与传世本的关系等问题,学术界的认识不一,而不同的认识便涉及先秦哲学的学术谱系。

如竹简本《老子》与帛书本、传世本《老子》的关系问题,学界形成几种不同的认识,这就把一直有争论的“孔老先后”问题 发展 到一个新的阶段。关于儒、道关系问题的新探讨,也必然涉及如何判定竹简本《老子》的性质。这些问题 目前 还不可能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但近期已有多篇关于如何认识竹简本《老子》的学术综述,这反映了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可望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能有所进展。《上博简(二)》中的《民之父母》有“无声之乐,

无体之礼,无服之丧”的表述,其内容见于《礼记》的《孔子闲居》,以前认为这是儒家受到道家“无”之本体论 影响 的结果,但《民之父母》的出现,使学者们重新考虑儒家自身的“形而上”思想。郭店楚简的几篇儒家文献,学界一般认为其成书年代在“孔孟之间”,但也有不同观点。因这些文献与孔门七十二子、子思、孟子、《礼记》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先秦儒家的学术谱系也是学界需要解决而正在深入探讨的问题。

2、秦汉思想史研究

秦汉 时代 的思想、制度、 文化 转型奠定了此后两千年 中国 历史 的格局,因此探讨秦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颇具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 现代 新儒家的“三期发展说”略过了秦汉,遂使秦汉思想的研究处于相对比较沉寂的状态。不过,即使在新儒家内部对于秦汉思想的历史地位也有不同看法,如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便给予了两汉思想以极高的历史评价。此外,钱穆先生的西汉今古文经学的研究,特别是《刘向歆父子年谱》一书,基本上澄清了清代以来关于汉代经学的误解。近年来,在 台湾 关于历代经学文献的研究逐渐盛行,林庆彰曾主持编集了经学的研究资料,同时 组织了多次经学讨论会。另外,近年来关于汉代思想整体的研究,台湾的龚鹏程曾撰有《汉代思潮》一书。

在大陆,关于汉代经学的研究近年来也被一些学者所重视。如陈苏镇曾就汉代春秋学与汉代 政治 的关系,撰有《汉代春秋学与政治》一书,着重于探讨汉代经学特别是春秋学与汉代政治格局的关系。在汉代经学系统的研究上,王葆玹成果突出,他曾出版了《西汉经学源流》一书,对西汉经学的系统和文献源流进行细密的考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又扩展为《今古文经学新论》一书,成为近年来经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汉代思想的显著特色是对先秦时期诸家思想的整理和综合,经学便是儒家采纳道、法、墨、阴阳等家思想,而融贯成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同样,在汉代同时还发生着从其他思想立场出发的综合融会 工作,《淮南子》一书便是这种工作的代表,即所谓杂家。对于杂家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先秦思想的集成,而从中爬梳追溯先秦思想的材料及其在秦汉时期的变化,而另一方面则可以为我们理解汉代对先秦思想的 总结 和综合的整体面貌及其气度,提供经学之外的另一条路径。陈静的《淮南子》研究是汉代杂家研究的最新进展,她的新著《自由与秩序的困惑》一书填补了汉代杂家特别是《淮南子》研究的空白。

3、魏晋思想研究

魏晋玄学研究自汤用彤先生开辟以来,一直是中国哲学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与佛学之传入和中国化之关系,其与宋明道学之兴起的内在思想史逻辑,都曾是前辈学者反复致思之所在。90年代以来,魏晋玄学研究曾经出现了一次不小的研究高峰。王葆玹在90年代出版了《玄学通论》一书,将此前他对正始玄学的研究扩充到整个玄学系统的研究。最近他又 计划在以前的玄学研究基础上继续扩展,完成《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与玄学》一书。2004年底,余敦康先生出版了总结其多年玄学研究成果的精心之作《魏晋玄学史》,该书兼重玄学的思想系统和历史发展,是近年来玄学研究的代表作。

4、宋元明清思想研究

宋元明清时期,据日本学者的历史分期,称之为中国的近世,或中国的前近代。唐宋文化转型后的中国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基础,因此,其在思想史和社会政治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以往这一时期的思想史研究,习惯上宋、明连续,这主要是出于将宋明理学作为一个完整而连续的系统来对待,清代思想史则被视为对宋明理学的反动。

近年来,由于对宋明思想史的研究已经大致打破了仅以宋明理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范式,因此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北宋思想史的地位日益重要,这意味着宋学而非仅宋明理学成为了研究宋代思想史的出发点。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理学或道学的重要性降低,而是更关注于道学兴起的历史动因及其政治文化功能。近年,余敦康著《内圣外王的贯通》、卢国龙著《宋儒微言》等,都是对宋学中几种不同话语与北宋政治的关系加以研究,基本上将宋学作为不同政治论纲的思想来看待。李存山关于范仲淹与宋代儒学复兴的研究,也是着眼于对宋学兴起的动因及对宋学整体和道学之精神实质的理解。在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在大陆出版以后,李存山 发表《宋学与〈宋论〉》一文,除了对余英时把道学与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相 联系的主要观点给予肯定之外,还对王夫之和余英时有关宋学的某些论说进行了商榷。

二是明清思想史的连续性得到了重视,钱穆和余英时的清代思想史研究着眼于清代思想与道学的内在关联,把清代的考证学取向作为道学逻辑中对“道问学”的强调来看待,以有别于明代王学的“尊德性”。鉴于宋元明清时期思想史的重要性,大陆已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的思想史称之为近世思想史,如陈来即把其专论此一时期思想史的论著命名为《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

在宋元明清思想史研究的复杂变换之中,坚持道学研究的传统仍然是主流。陈来最近出版了研究王船山道学思想的大著《诠释与重建———王船山哲学的精神》,重新将王船山放置在宋明道学思想的谱系中来加以定位,是王船山研究的重要新成果。彭国翔的《良知学的展开》勾画了晚明心学的整体图景,是近年来晚明心学研究的重要著作。马晓英的颜钧和泰州学派研究,也填补了晚明思想史研究的空白。

5、道家和道教研究

90年代以来的道家、道教研究,具有道家与道教合流的趋势,出现了“道学”的提法。这方面的代表有胡孚琛、吴光、宫哲兵等学者。同时在道家哲学研究中出现了两种趋向:一是西方学者对道家的生态哲学关注很多,试图从道家思想中发展出一种一般的生态哲学;二是在道家、道教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新道学”,将其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普世性的思想系统,胡孚琛在《道学通论》等著述中对此有多种论述。关于运用“道学”或“新道学”来描述在现代社会中展开道家思想的努力是否恰当,学界仍有争论。董光璧、陈鼓应、冯达文等都主张运用“新道家”的提法。

在道教研究方面,养生学日渐受到重视。在美国的波士顿成立了养生学中心,德国慕尼黑正在筹办养生学的国际研讨会。与此相联系,内丹学研究也渐成为国际道教研究的 热点 ,内丹学中的身心哲学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同时也出现了“身体哲学”的提法,“可思维的身体”观取消了身心之间的二元对立,而将身体视作是物质与精神的中间层次。在这些方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的研究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近年来,道家道教研究的一个基础工程是编修了《中华道藏》。该项目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国社科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和华夏出版社共同发起,随后又得到了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正式批复,得到了国家古籍整理小组的鼓励,被列为“十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03年,煌煌49册的《中华道藏》终于完成。

6、佛教思想史 研究

中国 的佛学研究从民国时期 现代 学术建立以来即从属于中国 哲学 史或思想史研究,当然在佛教内部也一仍旧贯,始终延续了其教义教理的研究。值得 反思 的是,在民国佛教复兴运动中兴起的支那内学院的佛学研究(吕澄先生特称之为“院学”),却不是以上两种研究框架所能容纳涵盖的,而这种研究却由于1952年支那内学院的解体而不复存在。无论是支那内学院的所谓“院学”,还是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的佛学研究,以及佛教内部的教理教义研究,严格说来都与近代欧洲兴起而 影响 至日本的佛教学不同。在检讨近期以来的佛学研究时,我们发现随着佛教研究的逐步恢复和 发展 ,学界关于佛教研究 方法 及旨趣的思考也在逐步展开。其中的一个主要潮流是集中思考如何在中国建立真正意义上与欧美日本佛教学研究接轨的佛教学研究。当然,在此潮流当中也发生了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即为确定中国自己的佛教研究的特色,我们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研究方法。与这种反思意识配合,中国佛学研究界的一些青年学者开始关注日本佛教学界80年代以来出现的“批判佛教”思潮,借用日本佛教学内部对于自身研究局限的思考来重新为我们自身的佛学研究定位。

汤用彤先生的佛教史研究一直是典范之作,在这一典范的影响下,佛教学界形成以史学意识为主的佛教史学研究。这一史学意识在建国后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方法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佛教研究,并形成了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佛教史》一书。90年代以后,参与该书撰写的专家都纷纷转入更为精深的 历史 研究,开展出众多佛教宗派研究的新局面。其中,禅宗史研究是重中之重,杜继文和杨曾文分别撰写了两部禅宗史。此外,洪修平和魏道儒的禅宗史和华严宗史研究也颇具代表性。最近,龚隽和徐文明的禅宗史研究是这方面的新成果。近年来,唯识宗和天台宗研究逐渐兴盛,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专著。在唯识学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徐绍强、程恭让、张志强、魏德东、周贵华等学者。天台学方面则以张风雷、李四龙为代表。值得关注的是,方广锠的藏外 文献 和佛教经录研究,是佛教教史和教理研究的基础,且为编撰新的佛藏准备了前提。方立天近年出版的几部佛教研究专著,系统阐述了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史范式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近年来,对近代佛教的研究也成为 热点,在这方面有筚路蓝缕之功的是楼宇烈,他的近代佛教人物研究将学界的注意力引向了近现代佛教,太虚、欧阳竟无以及章太炎、梁启超等人的佛教思想都成为近代佛教研究的重心。在这方面,麻天祥、李向平的近代佛教思潮研究,程恭让的欧阳竟无研究也具有代表性。

在诸多研究当中,还出现了一种强调佛教与中国思想史脉络之间有机关联的研究倾向,这一倾向力图将佛教研究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结合起来,使佛教研究成为透视中国思想史的一个视角。张志强 目前 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二十世纪佛学思潮与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便是这一方向上的努力,并且已完成和 发表了《哲学、史学与量论》一文。

7、近现代思想史研究

在近十多年的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中,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成果颇为显著。方克立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开创了使现代新儒家研究成为显学的新局面。在这方面,郑家栋出版了《现代新儒学概论》等多种专著,其他如黄克剑的《挣扎中的儒学:论海峡彼岸的新儒学思想》、方克立的《现代新儒家与中国现代化》、陈来的《人文主义的视界》、颜炳罡的《当代新儒学引论》等都很有研究深度,力图对新儒家思想作出反省和超越。在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中,人物研究系列的郭齐勇著《熊十力思想研究》、曹耀明著《梁漱溟思想研究》、张祥浩著《唐君毅思想研究》、宋志明著《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吕希晨和陈莹著《张君劢思想研究》等,以及 专题研究系列的陈少明著《儒学的现代转折》、韩强著《现代新儒学心性思想研究》、武东生著《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李毅著《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赵德志著《现代新儒家与西方哲学》、施忠连著《现代新儒学在美国》、卢升法著《佛学与现代新儒家》等,都是研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成果。2005年在武汉大学召开了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研讨会,与会的一百多位中外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儒学、当代

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此次会议标志着当代新儒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对以新儒家为代表的 文化保守主义研究之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研究也是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重心所在。如徐素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西、马”互动中的主导地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张利民在自由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研究方面开始较早,积累深厚,在国内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李存山对于儒家思想的近现代转型,特别是对于张岱年在三四十年代的新唯物论思想,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2005年在吉林大学召开第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会议主题之一是“中西马”对话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张岱年、冯契的哲学思想在马哲论坛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他们的思想在京沪两地也曾举行专题会议进行研讨。

8、中国哲学学科发展趋势

中国哲学(史)学科是一个以基础研究为主的、作为哲学 理论 研究一个分支的学科。因此,它除了遵循其自身的即所谓“内在理路”的发展 规律 之外,它还要面对 时代 的现实 问题 而进行反思,不断地与时俱进。随着我国 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 经济 实力的日益提升,“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科学 发展观”、“以邻为善”和“和谐世界”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面对全球化给人类造成的一些全球问题,如何使中国哲学研究更多地 联系现实问题,弘扬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应对时代现实问题的挑战,使中国不仅成为一个经济大国,更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即“德力俱足”、“硬实力”与“软实力”俱足的国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共同进步与天人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此为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关于文明对话中儒家传统的作用和地位问题,以及由此展开的关于儒家的“和谐”“民本”思想、儒家与宗教、儒家与生态、儒家与全球伦理等问题的讨论,以及2005年学术界举办的“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朱子学与和谐社会”、“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自然 ·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等学术研讨会,都昭示了中国哲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民族复兴、文明对话和人类共同进步的现实价值。(2005年郭沂发表的《儒学当代发展的回顾和展望》、张利民发表的《不断丰富、发展传统美德内涵》、李存山发表的《“人本”与“民本”》《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及 环境保护》,都注重阐发了儒学的现实意义。)

时代问题的解答对中国哲学(史)学科可能有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严格说来,中国哲学是在世界历史的“轴心时期”发生在中国的“哲学突破”的一种类型,其后果是产生了与西方和印度不同的中国文明类型。这种“哲学突破”而形成的文明类型主导了以后中国历史演化的方向和性格。因此,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实际上便是对中国文明类型的因素、原理和观念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我们不仅要知道中国文明的独特价值,更要知道这种独特价值是如何塑造着中国的历史、安顿着中国人的生命、 组织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因此,通过对中国哲学的精神、结构和原理及其历史形成的研究,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及其历史逻辑,以应对今天中国的文化处境,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哲学研究需要不断地回溯到轴心时代。因此,先秦、秦汉的哲学研究一直是显学,其重要性由于近年出土文献的发现和整理而更加突出,在今后仍然会继续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

其次,中国文化从先秦诸子到汉初的“独尊儒术”,此后形成儒道互补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基本结构。这种基本结构不仅贯穿中国的历史,而且影响中国的现在与未来。因此,对于汉代的儒道互补,两汉经学与魏晋玄学,儒、释、道三教哲学的研究,以前是、今后也将是中国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方面。对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根源的研究,以及对于儒、释、道三教与____、伊斯兰教的比较,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在意蕴,而且有助于探讨今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多元互补”“和而不同”的发展途径。

第三,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儒门淡薄”之后,北宋时期儒学呈现复兴之势,道学或 理学 兴起,历史学家谓之“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语),现代新儒家称此为“儒学的第二期发展”。宋元明清哲学作为中国前近代的“近世”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中国近代哲学所由以出发的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而实现近现代转型的思想观念的前提。对于宋代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宋明理学与佛道二教的关系,宋明理学的“内圣”与“外王”、道义与功利、道统与政统的关系,宋明理学的理本论、气本论和心本论等派系的关系,宋元明哲学与清代考据之学(或宋学与汉学)的关系,宋明理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宋明理学与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将可能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热点。

第四,在经历了“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讨论之后,对于中国哲学理论的宏观研究有可能继续。关于中国哲学的世界普遍性和民族特殊性,中、西、印哲学的比较,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哲学的“实质系统”与“形式系统”,以及这一系统内部的本体论与宇宙论、天人关系、人性论与价值观、“尊德性”与“道问学”、 政治 哲学、历史哲学和生态哲学等等,都可能在今后有更深入的研讨。

第五,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在近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社会、文化和哲学都处于近现代的转型之中。中华民族在经历了近一百多年的挫折、屈辱和奋斗之后,终于衰而不亡、衰而复起,在本世纪之初呈现民族复兴之势。于此形势下,反思中国 传统文化 与现代性的关系,回顾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检讨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三大思潮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在“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与良性互动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地位,探讨弘扬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进一步中国化的关系,探讨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这些都将使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呈现新的局面,其学术地位和现实意义也更加重要。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

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60篇(第一作者34篇、第二作者18篇), 其中SCI 收录37篇(第一作者19篇、第二作者12篇),EI收录23篇(第一作者15篇、第二作者6篇)。第一作者19篇SCI期刊论文主要发表于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5 篇一作 IEEE JSAC)、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权威国际期刊,第一作者15篇EI论文主要发表于IEEE ICC、IEEE GLOBECOM等权威国际会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 主要论文:[1]Xinyu Gao, Linglong Dai, Bichai Wang, Yu Zhang, and Zhaocheng Wang, “A Low-Complexity Signal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Large-Scale MIMO in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o appear in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015.[2]Jiayi Zhang, Linglong Dai, Yanjun Han, Yu Zhang, and Zhaocheng Wang, “On the Ergodic Capacity of MIMO Free-Space Optical Systems over Turbulence Channels,” to appear in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015.[3]Linglong Dai, Xinyu Gao, Xin Su, Shuangfeng Han, Chih-Lin I, and Zhaocheng Wang, “Low-Complexity Soft-Output Signal Detection Based on Gauss-Seidel Method for Uplink Multi-User Large-Scale MIMO Systems,” to appear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5.[4]Wenqian Shen, Linglong Dai, Zhen Gao, and Zhaocheng Wang, “Spatially Correlated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Block Iterative Support Detection for Massive MIMO,” to appear in Electronics Letters, 2015.[5]Jiayi Zhang, Linglong Dai, Yu Zhang, and Zhaocheng Wang, “Unifie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ixed Radio Frequency/Free-Space Optical Dual-Hop Transmission Systems,” to appear in 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15.[6]Xudong Zhu, Zhaocheng Wang, Linglong Dai, “Smart Pilot Assignment for Massive MIMO,” to appear in 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 2015.[7]Xudong Zhu, Jintao Wang, Linglong Dai, and Zhaocheng Wang, “Sparsity-Aware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SNR Det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 vol. 61, no. 1, pp. 119-126, Mar. 2015.[8]Xinyu Gao, Linglong Dai, Yongkui Ma, and Zhaocheng Wang, “Low-Complexity Near-Optimal Signal Detection for Uplink Large-Scale MIMO Systems,” Electronics Letters, vol. 50, no. 18, pp. 1326-1328, Aug. 2014.[9]Zhen Gao, Linglong Dai, Zhaohua Lu, Chau Yuen, and Zhaocheng Wang, “Super-Resolution Sparse MIMO-OFDM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Correlations,” 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 vol. 18, no. 7, pp. 1266-1269, Jul. 2014.[10]Zhen Gao, Linglong Dai, and Zhaocheng Wang, “Structured Compressive Sensing Based Superimposed Pilot Design in Downlink Large-Scale MIMO Systems,” Electronics Letters, vol. 50, no. 12, pp. 896-898, Jun. 2014.[11]Linglong Dai, Zhengyuan Xu, and Zhaocheng Wang, “Flexible Multi-Block OFDM Transmission for High-Speed Fiber-Wireless Network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 31, no. 12, pp. 788-796, Dec. 2013.[12]Linglong Dai, Jintao Wang, Zhaocheng Wang, Paschalis Tsiaflakis, and Marc Moonen, “Spectrum- and Energy-Efficient OFDM Based on Simultaneous Multi-Channel Reconstru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vol. 61, no. 23, pp. 6047-6059, Dec. 2013.[13]Linglong Dai, Zhaocheng Wang, and Zhixing Yang, “Compressive Sensing Based Time Domain Synchronous OFDM Transmission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 31, no. 9, pp. no. 460-469, Sep. 2013.[14]Linglong Dai, Zhaocheng Wang, and Zhixing Yang, “Spectrally Efficient Time-Frequency Training OFDM for Mobile Large-Scale MIMO System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 31, no. 2, pp. 251-263, Feb. 2013.[15]Linglong Dai, Chao Zhang, Zhengyuan Xu, and Zhaocheng Wang, “Spectrum-Efficient Coherent Optical OFDM for Transport Network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 31, no. 1, pp. 62-74, Jan. 2013.[16]Linglong Dai, Zhaocheng Wang, and Zhixing Yang, “Time-Frequency Training OFDM with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in High Speed Environment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vol. 30, no. 4, pp. 695-707, May 2012.[17]Linglong Dai, Zhaocheng Wang, Changyong Pan, and Sheng Chen, “Wireless Positioning Using TDS-OFDM Signals in Single-Frequency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 vol. 58, no. 2, pp. 236-246, Jun. 2012.[18]Linglong Dai, Zhaocheng Wang, and Zhixing Yang, “Next-Generation 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Systems: Key Technologies and Research Trend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ol. 50, no. 6, pp. 150-158, Jun. 2012.[19]Linglong Dai and Zhaocheng Wang, “Time-Frequency Training OFDM,” Electronics Letters, vol. 47, no. 20, pp. 1128-1129, Sep. 2011.[20]Linglong Dai, Zhaocheng Wang, and Cheng Shen, “A Novel Uplink Multiple Access Scheme Based on TDS-FDMA,”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ol. 10, no. 3, pp. 757-761, Mar. 201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