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普朗克发表论文时间

发布时间:

普朗克发表论文时间

量子理论是普朗克提出来的。

1900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普朗克首先提出了“量子论”。 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柏林的物理学会上发表了题为《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普朗克公式,这一天被普遍地认为是量子物理学诞生的日子。

马克斯·普朗克(1858年-1947)在1900年首先形成了他的量子论。这一理论如同5年后爱因斯坦发表的相对论一样,对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量子力学要点

基本描述:波函数。系统的行为用薛定谔方程描述,方程的解称为波函数。系统的完整信息用它的波函数表述,通过波函数可以计算任意可观察量的可能值。在空间给定体积内找到一个电子的概率正比于波函数幅值的平方,因此,粒子的位置分布在波函数所在的体积内。

粒子的动量依赖于波函数的斜率,波函数越陡,动量越大。斜率是变化的,因此动量也是分布的。这样,有必要放弃位移和速度能确定到任意精度的经典图像,而采纳一种模糊的概率图像,这也是量子力学的核心。

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出生于德国荷尔施泰因,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 且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1874年,普朗克进入慕尼黑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后改读物理学专业。1877年转入柏林大学,曾聆听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教授的讲课,1879年获得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7年任德国威廉皇家学会的会长,该学会后为纪念普朗克而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 从博士论文开始,普朗克一直关注并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发表诸多论文。大约1894年起,开始研究黑体辐射问题,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并在论证过程中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数h(后称为普朗克常数),成为此后微观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极为重要的普适常量。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这一结果,成为量子论诞生和新物理学革命宣告开始的伟大时刻。由于这一发现,普朗克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54540.htm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4.23.―1947.10.3.姓名:马克斯·普朗克 职务:教授 德国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普朗克的伟大成就,就是创立了量子理论,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从此结束了经典物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1900年,普朗克抛弃了能量是连续的传统经典物理观念,汇出了与实验完全符合的黑体辐射经验公式。在理论上汇出这个公式,必须假设物质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某一个最小能量的整数倍。普朗克把这一最小能量单位称为“能量子”。普朗克的假设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普朗克还进一步提出了能量子与频率成正比的观点,并引入了普朗克常数h。量子理论现已成为现代理论和实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理论。普朗克由于创立了量子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生平简介 普朗克,M.(Max Planck 1858~1947)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1858年4月23日生于基尔。1867年,其父民法学教授J.W.von普朗克应慕尼黑大学的聘请任教,从而举家迁往慕尼黑。普朗克在慕尼黑度过了少年时期,1874年入慕尼黑大学。1877~1878年间,去柏林大学听过数学家K.外尔斯特拉斯和物理学家H.von亥姆霍兹和G.R.基尔霍夫的讲课。普朗克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两位物理学家的人品和治学态度对他有深刻影响,但他们的讲课却不能吸引他。在柏林期间,普朗克认真自学了R.克劳修斯的主要著作《力学的热理论》,使他立志去寻找象热力学定律那样具有普遍性的规律。1879年普朗克在慕尼黑大学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基尔大学任教。1888年基尔霍夫逝世后,柏林大学任命他为基尔霍夫的继任人(先任副教授,1892年后任教授)和理论物理学研究所主任。1900年,他在黑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由于这一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普朗克成了德国科学界的中心人物,与当时德国以及国外的知名物理学家都有着密切联络。191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37年他担任威廉皇帝协会会长。在那时期,柏林、哥廷根、慕尼黑、莱比锡等大学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是同普朗克、W.能斯脱、A.索末菲等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在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以一个科学家对科学、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纳粹分子展开了,为捍卫科学的尊严而斗争。1947年10月4日在哥廷根逝世。 二、科学成就 1.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此后,他从热力学的观点对物质的聚集态的变化、气体与溶液理论等进行了研究。 2.提出能量子概念 普朗克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创立能量子概念。 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虽然瑞利、金斯(1877—1946)和维恩(1864—1928)分别提出了两个公式,企图弄清黑体辐射的规律,但是和实验相比,瑞利-金斯公式只在低频范围符合,而维恩公式只在高频范围符合。普朗克从1896年开始对热辐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汇出了一个和实验相符的公式。他于1900年10月下旬在《德国物理学会通报》上发表一篇只有三页纸的论文,题目是《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第一次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现在叫做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常数,它标志著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现代蝴蝶”。1906年普朗克在《热辐射讲义》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工作,为开辟探索微观物质运动规律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趣闻轶事 1.启蒙老师 普朗克走上研究自然科学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一个名叫缪勒的中学老师。普朗克童年时期爱好音乐,又爱好文学。后来他听了缪勒讲的一个动人故事:一个建筑工匠花了很大的力气把砖搬到屋顶上,工匠做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能量贮存下来了;一旦砖块因为风化松动掉下来,砸在别人头上或者东西上面,能量又会被释放出来,……这个能量守恒定律的故事给普朗克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不但使他的爱好转向自然科学,而且成为他以后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一。 2.“普朗克行星” 普朗克进入科学殿堂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动摇过他献身于科学的决心。他的家庭相继发生过许多不幸:1909年妻子去世,1916年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1917年和1919年两个女儿先后都死于难产,1944年长子被希特勒处死。但是普朗克总是用奋发忘我的工作抑制自己的感情和悲痛,为科学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贡献。 他一生发表了215篇研究论文和7部著作,其中包括1959年所著的《物理学中的哲学》一书。 在普朗克诞辰80周年的庆祝会上,人们“赠给”他一个小行星,并命名为“普朗克行星”。1946年他虽然体弱,但却非常高兴地出席了皇家学会的纪念牛顿的集会。 3.墓碑号刻着他的名和h的值 普朗克为人谦虚,作风严谨。在1918年4月德国物理学会庆贺他60寿辰的纪念会上,普朗克致答词说:“试想有一位矿工,他竭尽全力地进行贵重矿石的勘探,有一次他找到了天然金矿脉,而且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它是无价之宝,比先前可能设想的还要贵重无数倍。假如不是他自己碰上这个宝藏,那么无疑地,他的同事也会很快地、幸运地碰上它的。”这当然是普朗克的谦虚。洛仑兹在评论普朗克关于能量子这个大胆假设的时候所说的话,才道出了问题的本质。他说:“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这样灵感观念的好运气,只有那些刻苦工作和深入思考的人才能得到。” 1947年10月3日,普朗克在哥廷根病逝,终年89岁。德国 ***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把威廉皇家研究所改名叫普朗克研究所。 普朗克的墓在哥庭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 h=6.62×10-27尔格·秒。 有几点不明确或者欠妥 1 Planck在客观上也是事实上最早引入了量子的概念,但其主观初衷正好相反,他是在维护经典物理,只是用量子在调和实验与理论的矛盾,这点他自己都不否认,也许这才是他值得尊敬的地方,真正在主观上刻意引入量子的是老爱,用途?解释光电效应 2 说道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常数,只说h未免少了一个c?这样才能4分物理 3 说道对抗纳粹,有2类人,1类,老爱,费米,伦敦兄弟(London,Fritz; Heinz),Born,Max,他们直接离开了当时的纳粹德国或者义大利,第2类,Sommerfeld,Planck,Hahn,von Laue,Heisenberg都反对当时Stark提出的所谓亚利安物理学,(Stark是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纳粹,赶跑了老爱,当上了威廉皇家研究所的头,二战后还被关了10个月),其实若不是Hahn和Heisenberg是反对纳粹,而消极怠工,最先造出原子弹的很可能是德国,历史恐怕也不会有现在这么简单,战后,Goettingen18著名科学家联名反对联邦德国发展核武器,所以德国至今没有核武,不得不与法国走到一起。

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出生于德国荷尔施泰因,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 从1894年起,开始研究黑体辐射问题,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并在论证过程中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数h(后称为普朗克常数),成为此后微观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极为重要的普适常量。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这一结果,成为量子论诞生和新物理学革命宣告开始的伟大时刻。由于这一发现,普朗克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和普朗特不是同一个人。

中国早在先秦时的墨子把几何学光学力学讲的超出西方几百年中国的科学在明末还是先进水平清才落后你敢说贡献少吗?

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此后,他从热力学的观点对物质的聚集态的变化、气体与溶液理论等进行了研究。普朗克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创立能量子概念。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虽然瑞利、金斯(1877-1946)和维恩(1864-1928)分别提出了两个公式,企图弄清黑体辐射的规律,但是和实验相比,瑞利-金斯公式只在低频范围符合,而维恩公式只在高频范围符合。普朗克从1896年开始对热辐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导出了一个和实验相符的公式。他于1900年10月下旬在《德国物理学会通报》上发表一篇只有三页纸的论文,题目是《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第一次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物理常数,它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现代蝴蝶”。1906年普朗克在《热辐射讲义》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工作,为开辟探索微观物质运动规律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1918年,普朗克得到了物理学的最高荣誉奖--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普朗克被推举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最高级名誉会员,美国选他为物理学会的名誉会长。1930年,普朗克被德国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威廉皇家促进科学协会选为会长。普朗克的墓在哥庭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尔格·秒。 他的墓志铭就是一行字:h=6.63×10^-34J·S,这也是对他毕生最大贡献:提出量子假说的肯定。 量子化在宏观领域中,一切物理量的变化都可看作连续的。例如,一个物体所带的电荷是e的极大倍数。所以一个一个电子的跳跃式增减可视为是连续的变化。但在微观领域中的离子,所带电荷只有一个或几个e,那么,一个一个电子的变化就不能看作是连续的了。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了“量子化”的概念。像这样以某种最小单位作跳跃式增减的,就成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 普朗克最大贡献是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其主要内容:黑体是由以不同频率作简谐振动的振子组成的,其中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种最小的能量单位ε=hν,为最基本单位而变化着的,理论计算结果才能跟实验事实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ε,叫作能量子。其中v是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6.62559*10^-34Js,即普朗克常数。也就是说,振子的每一个可能的状态以及各个可能状态之间的能量差必定是hv的整数倍。受他的启发,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跟光的频率v成正比,即E=hv。这个学说以后就叫光量子假说。光子说还认为每一个光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光子的频率,例如蓝光的频率比红光高,所以蓝光的光子的能量比红光子的能量大,同样颜色的光,强弱的不同则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射到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的多少。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大约是在1894年,普朗克开始把心力全部放在研究黑体辐射的问题上,他曾经委托过电力公司制造能消耗最少能量,但能产生最多光能的灯泡,这一问题也曾在1859年被基尔霍夫所提出:黑体在热力学平衡下的电磁辐射功率与辐射频率和黑体温度的关系。帝国物理技术学院(Physikalisch-Technischer Reichsanstalt)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但是经典物理学的瑞利-金斯定律无法解释高频率下的测量结果,但这定律却也创造了日后的紫外灾难,威廉·维恩给出了维恩位移定律,可以正确反映高频率下的结果,但却又无法符合低频率下的结果。这些定律之所以能发起有一小部分是普朗克的贡献,但大多数的教科书却都没有提到他。 普朗克在1899年就率先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叫做“基础无序原理”(principle of elementary disorder),并把瑞利-金斯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这两条定律使用一种熵列式进行内插,由此发现了普朗克辐射定律,可以很好地描述测量结果,不久后,人们发现他的这项新理论是没有实验证据的,这也让普朗克他在当时感到稍稍的无奈。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修正了自己的方式,最后成功的推衍出著名的第一版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此定律是在描述由实验观察来的黑体辐射光谱呈现良好的状态,这一定律于1900年10月19日在德国物理学会上首次提出。也因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是第一个不包括能源量化以及统计力学的推论,因为他本人不喜欢这个理论。不久后的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得出了辐射定律的理论推论,其中他使用了此前曾被他所否定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的统计力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个纯统计学观点都让普朗克感到厌恶。普朗克于会议上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说: 其中E是能量,是频率,并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h——普朗克常数,能量只能以不可分的能量元素(即量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这样的假说调和了经典物理学理论研究热辐射规律时遇到的矛盾。基于这样的假设,他并给出了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这个成就揭开旧量子论与量子力学的序幕,因此12月14日成为了量子日,以作纪念。普朗克也因此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在后来的时间里,普朗克一直试图将自己的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之下,但他仍被视为近代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不过在当时,这一假说与玻尔兹曼的理论相比,可谓无足轻重。 “一个纯公式的假说,我其实并没有为此思考很多。(德语原文:eine rein formale Annahme, ich dachte mir eigentlich nicht viel dabei.)” 如今这个与经典物理学相悖的假说被作为是量子物理学诞生的标志,和普朗克最大的科学成就。但是需要提及的是,玻尔兹曼于先前的大约1877年已经将一个物理学系统的能量级可以是不连续的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普朗克试图找到能量子的意义,但是毫无结果,他曾写道: “我的那些试图将普朗克常数归入经典理论的尝试是徒劳的,却花费了我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德语原文:Meine vergeblichen Versuche, das Wirkungsquantum irgendwie der klassischen Theorie einzugliedern, erstreckten sich auf eine Reihe von Jahren und kosteten mich viel Arbeit.)” 其他物理学家如瑞利、James Jeans(1877年—1946年)和亨德里克·洛伦兹在几年后仍将普朗克常数设为零,以便其不与经典物理学相悖,但是普朗克十分清楚,普朗克常数是一个不等于零的确切的数值。“Jeans的固执令我很费解,他就像是理论学界里的黑格尔,他本不该是这样的,观点与事实不相符时却越是要坚持。”(德语原文:Jeans' Hartnäckigkeit ist mir unverständlich – er ist das Beispiel eines Theoretikers, wie er nicht sein soll, dasselbe, was Hegel in der Philosophie war. Um so schlimmer für die Tatsachen, wenn sie nicht stimmen.)

900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普朗克首先提出了“量子论”。1906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柏林的物理学会上发表了题为《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普朗克公式,这一天被普遍地认为是量子物理学诞生的日子。早在1895年,普朗克就在世界许多物理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对“能量是否均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1900年10月19日,普朗克发表了研究论文。又经过6年时间的研究,他终于提出了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假设:每一个自然频率为V的线性谐振子,只能够不连续地取得或释放能量,其能量值必须是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普朗克把这每一小份能量叫做量子。这就是著名的普朗克量子假说。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使各门科学均以崭新的面貌在世界上出现。1858年,普朗克生于德国基尔一个法学家家庭。1874年进慕尼黑大学读数学,后转入柏林大学学物理。187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88O-1885年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基尔大学任教。1888年在柏林大学任教,兼任物理研究所所长。1892年升为教授。由于在量子论学说方面的卓越成就,1918年普朗克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奖。1926年先后被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物理学会名誉会员。1930年任柏林凯泽-威廉物理化学研究院院长。947年10月3日殁于格丁根。

普朗克发表的论文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1858.4.23.-1947.10.3。姓名:Max Planke职位:Professor

​ 老年普朗克

马克斯·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出生于德国基尔城,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奠基人,二十世纪俩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少年普朗克

普朗克出生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传统家庭。他的曾祖父戈特利布·雅各布·普朗克和祖父海因里希·路德维希·普朗克都是哥根廷的神学教授。他的父亲是威廉·约翰·尤利乌斯·普朗克,是基尔和慕尼黑的大学教授。他的叔叔戈特利布普朗克是哥根廷的法学家,是德国国民法典的重要创立者之一。

母亲艾玛·帕齐希(1821年-1914年)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夫妻俩养育有四个孩子: 老大赫尔曼、老二希尔德加德、老三阿达尔贝特、老四奥托,第一任妻子留下俩个孩子,胡戈和艾玛。

1867年普朗克全家搬往慕尼黑居住。普朗克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立安文理中学读书,他的同学奥斯卡·冯·米勒,后来成为德意志博物馆的创始人。

1874年普朗克中学毕业后,开始学习物理学专业。老师是 慕尼黑的物理学教授菲利普·冯·约利(1809年-1884年),他劝说普朗克不要学习物理,他认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这也是当时许多物理学家所坚持的观点,但是普朗克却回答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普朗克开始在约利教授手下做了他一生中仅有的几次物理实验,研究氢气在加热后的铂中的扩散。但很快普朗克把研究转向了理论物理学。

1876年具有音乐天赋的普朗克加入慕尼黑学生学者歌唱协会,他不但会弹钢琴,还会拉大提琴和演奏管风琴。并且还为多首歌和一部轻歌剧作曲。

1877年至1788年普朗克转学到柏林,在赫尔曼·冯·亥姆霍兹教授和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教授以及数学家卡尔·魏尔斯特拉斯手下学习。

关于亥姆霍兹教授,普朗克这样写道:“他上课前从不好好准备,讲课时断时续,经常出现计算错误,让学生觉得上课很无聊。”而关于基尔霍夫教授,普朗克写道:“他讲课仔细,但是单调乏味。”即便如此,普朗克很快就和亥姆霍兹教授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他主要从鲁道夫·克劳休斯的讲义中自学,并受到这位热力学奠基人的重要影响,热力学理论成为了普朗克的工作领域。

1878年10月曾朗克在慕尼黑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

1879年2月普朗克递交了博士论文《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获得博士学位。

1880年6月以论文《各项同性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获得大学任教资格,在慕尼黑热理论领域工作,提出了热动力学公式,却没有发现这一公式在此前已由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提出来。鲁道夫·克劳休斯所提出的熵的概念在普朗克的工作处于中心位置。

1885年4月基尔大学聘请普朗克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马克斯·普朗克简介,研究“熵”及其应用,解决物理及化学的问题,为阿累尼乌斯的电解质电力理论提供热力学解释,但有矛盾存在,研究无法继续进行。

1887年3月普朗克和玛丽·梅尔克(1861年到1909年)结婚,他们在基尔生活,共养育了四个子女。大儿子卡尔(1888年-1909年),卡尔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凡尔登战役中不幸战死。双包胎姐妹艾玛(1889年-1919年)死于难产,格雷特(1889年到1917年)产下女儿后去世,姐妹俩个先后嫁给同一个男人。爱尔温(1893年-1945年)爱尔温于1914年被法军俘虏,参与了1945年1月23日暗杀希特勒的行动,由于暗杀未遂,被被德国纳粹残忍杀害。

1889年4月普朗克前往柏林接手基尔霍夫工作。

1892年普朗克在柏林从事教师职业。

1894年普朗克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在此期间他开始深入研究原子假说。

1897年普朗克因《能量守恒原理》受到哥廷根大学奖励。

青年普朗克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常数---普朗克常数,以调和经典物理学理论研究热辐射规律时遇到的矛盾。基于普朗克常数的假设,推导出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这个成就开始揭开揭开了量子力学的神密面纱。

1900年10月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通报》发表《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论文,第一次提出黑体辐射公式。

在同年的12月14日他在德国物理学会例会上做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的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进行的,只能去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V的能量的最小数值E=hv,h当时普朗克叫它基本作用量子。即H=6.63*10^-34J·s,现在叫普朗克常数。E=hv这个就是光量子假说,它认为每一个光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光子的频率,例如蓝光的频率比红光高,所以蓝光的光子的能量比红光子的能量大,同颜色的光,强弱的不同则反映了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的多少。

普朗克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常数,它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了“现代蝴蝶”。

中年普朗克

1906年普朗克在《热辐射讲义》一书中系统的总结了他的工作,为开辟探索微观物质运动规律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909年10月17日普朗克妻子因肺结核去世。1911年3月与第二任妻子玛格丽特·冯赫斯林(1882年-1948年)结婚,1911年12月儿子赫尔曼出生 。

1905年爱因斯坦用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

1913年尼尔斯·波尔在原子结构学说使用量子力学概念。

1918年普朗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普朗克入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担任柏林威廉研究所所长,美国选他做物理学会的名誉会长。同年10月1日普朗克的68岁退休,接任者是薛定谔。

1930年担任德国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马克斯·普朗克简介,威廉皇家促近科学会会长。

​​​哥根廷大学

1947年10月马克斯·普朗克逝世,终年89岁。普朗克的墓地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哥庭根市的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尔格·秒。 他的墓志铭就是一行字:h=6.63×10^-34J·S,这也是对他毕生最大贡献:提出光量子假说的肯定。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附录一、普朗克常数:

h=6.62606957(29)×10-34 J·s

其中能量单位为J(焦)。

若以eV·s(电子伏特·秒)为能量单位则为h=4.13566743(35)×10-15 eV·s

普朗克常数的物理单位为能量×时间,也可视为动量×位移量。

附录二、荣誉记录

1915年获Pour le Mérite科学和艺术勋章;

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8年获德意志帝国雄鹰勋章(Adlerschild des Deutschen Reiches);

1929年与爱因斯坦共同获马克斯·普朗克奖章,该奖项由德国物理学会于该年创设;获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罗斯托克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格拉茨大学、雅典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38年,第1069号小行星(1927年1月28日由德国天文学家马克斯·沃夫在海德堡发现)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为Planckia,时年普朗克80岁;

1957年至1971年德国官方2马克硬币使用普朗克的肖像;

1983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行一枚5马克纪念硬币,纪念普朗克诞辰125周年;有很多学校和大学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

附录三、爱因斯坦1918年4月在柏林物理学学会举办的马克斯·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

在科学的庙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实在也各不相同。有许多人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 *** ,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那末聚集在那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我很明白,我们刚才在想象中随便驱逐了许多卓越的人物,他们对建设科学庙堂有过很大的也许是主要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天使也会觉得难以做出决定。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庙堂里只有我们刚才驱逐了的那两类人,那末这座庙堂就决不会存在,正如只有蔓草就不成其为森林一样。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有机会,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他们都会去干:他们究竟成为工程师,官吏,商人,还是科学家,完全取决于环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为天使所宠爱的人吧。

他们大多数是相当怪僻、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但尽管有这些共同特点,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很不一样,不象被赶走的那许多人那样彼此相似。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引到这座庙堂里来的呢?这是一个难题,不能笼统地用一句话来回答。首先我同意叔本华(Schopenhauer)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享受幽寂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co *** os)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各人都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理论物理学家的世界图像在所有这些可能的图像中占有什么地位呢?它在描述各种关系时要求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这样的标准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另一方面,物理学家对于他的主题必须极其严格地加以限制,他必须满足于描述我们的经验领域里的最简单事件;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逻辑完备性来重现一切比较复杂的事件,这不是人类智力所能及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要以完整性为代价。但是当人们畏缩而胆怯地不去管一切不可捉摸和比较复杂的东西时,那末能吸引我们去认识自然界的这一渺小部分的究竟又是什么呢?难道这种谨小慎微的努力结果也够得上宇宙理论的美名吗?

我认为,是够得上的;因为,作为理论物理学结构基础的普遍定律,应当对任何自然现象都有效。有了它们,就有可能借助于单纯的演绎得出一切自然过程(包括生命)的描述,也就是说得出关于这些过程的理论,只要这种演绎过程并不太多地超出人类理智能力。因此,物理学家放弃他的世界体系的完整性,倒不是一个什么根本原则性的问题。

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由于有这种方法论上的不确定性,人们可以假定,会有许多个同样站得住脚的理论物理体系,这个看法在理论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物理学的发展表明,在某一时期里,在所有可想到的解释中,总有一个显得比别的都要高明得多。凡是真正深入研究过这问题的人,都不会否认唯一决定理论体系的,实际上是现象世界,尽管在现象和他们的理论原理之间并没有逻辑的桥梁;这就是莱布尼兹(Leibnitz)非常中肯地表述过的“先定的和谐”。物理学家往往责备认识论者对这个事实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我认为,几年前马赫同普朗克之间所进行的论战的根源就在于此。

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我们看到,普朗克就是因此而专心致志于这门科学中的最普遍的问题,而不使自己分心于比较愉快的和容易达到的目标上去。我常常听到同事们试图把他的这种态度归因于非凡的意志力和修养,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 *** 。我们敬爱的普朗克就坐在这里,内心在笑我像孩子一样提着第欧根尼的灯闹着玩。我们对他的爱戴不需要作老生常谈的说明,祝愿他对科学的热爱继续照亮他未来的道路,并引导他去解决今天物理学的最重要的问题,这问题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并且为了解决这问题他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祝他成功地把量子论同电动力学和力学统一于一个单一的逻辑体系里。

普朗克不算数学家,而是一位物理学家,因为普朗克的研究方向和成就都在物理学方面,在数学上虽然有能力,但还是没有成为数学家。

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此后,他从热力学的观点对物质的聚集态的变化、气体与溶液理论等进行了研究。普朗克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创立能量子概念。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虽然瑞利、金斯(1877-1946)和维恩(1864-1928)分别提出了两个公式,企图弄清黑体辐射的规律,但是和实验相比,瑞利-金斯公式只在低频范围符合,而维恩公式只在高频范围符合。普朗克从1896年开始对热辐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导出了一个和实验相符的公式。他于1900年10月下旬在《德国物理学会通报》上发表一篇只有三页纸的论文,题目是《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第一次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物理常数,它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现代蝴蝶”。1906年普朗克在《热辐射讲义》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工作,为开辟探索微观物质运动规律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1918年,普朗克得到了物理学的最高荣誉奖--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普朗克被推举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最高级名誉会员,美国选他为物理学会的名誉会长。1930年,普朗克被德国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威廉皇家促进科学协会选为会长。普朗克的墓在哥庭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尔格·秒。 他的墓志铭就是一行字:h=6.63×10^-34J·S,这也是对他毕生最大贡献:提出量子假说的肯定。 量子化在宏观领域中,一切物理量的变化都可看作连续的。例如,一个物体所带的电荷是e的极大倍数。所以一个一个电子的跳跃式增减可视为是连续的变化。但在微观领域中的离子,所带电荷只有一个或几个e,那么,一个一个电子的变化就不能看作是连续的了。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了“量子化”的概念。像这样以某种最小单位作跳跃式增减的,就成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 普朗克最大贡献是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其主要内容:黑体是由以不同频率作简谐振动的振子组成的,其中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种最小的能量单位ε=hν,为最基本单位而变化着的,理论计算结果才能跟实验事实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ε,叫作能量子。其中v是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6.62559*10^-34Js,即普朗克常数。也就是说,振子的每一个可能的状态以及各个可能状态之间的能量差必定是hv的整数倍。受他的启发,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跟光的频率v成正比,即E=hv。这个学说以后就叫光量子假说。光子说还认为每一个光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光子的频率,例如蓝光的频率比红光高,所以蓝光的光子的能量比红光子的能量大,同样颜色的光,强弱的不同则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射到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的多少。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大约是在1894年,普朗克开始把心力全部放在研究黑体辐射的问题上,他曾经委托过电力公司制造能消耗最少能量,但能产生最多光能的灯泡,这一问题也曾在1859年被基尔霍夫所提出:黑体在热力学平衡下的电磁辐射功率与辐射频率和黑体温度的关系。帝国物理技术学院(Physikalisch-Technischer Reichsanstalt)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但是经典物理学的瑞利-金斯定律无法解释高频率下的测量结果,但这定律却也创造了日后的紫外灾难,威廉·维恩给出了维恩位移定律,可以正确反映高频率下的结果,但却又无法符合低频率下的结果。这些定律之所以能发起有一小部分是普朗克的贡献,但大多数的教科书却都没有提到他。 普朗克在1899年就率先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叫做“基础无序原理”(principle of elementary disorder),并把瑞利-金斯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这两条定律使用一种熵列式进行内插,由此发现了普朗克辐射定律,可以很好地描述测量结果,不久后,人们发现他的这项新理论是没有实验证据的,这也让普朗克他在当时感到稍稍的无奈。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修正了自己的方式,最后成功的推衍出著名的第一版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此定律是在描述由实验观察来的黑体辐射光谱呈现良好的状态,这一定律于1900年10月19日在德国物理学会上首次提出。也因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是第一个不包括能源量化以及统计力学的推论,因为他本人不喜欢这个理论。不久后的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得出了辐射定律的理论推论,其中他使用了此前曾被他所否定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的统计力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个纯统计学观点都让普朗克感到厌恶。普朗克于会议上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说: 其中E是能量,是频率,并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h——普朗克常数,能量只能以不可分的能量元素(即量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这样的假说调和了经典物理学理论研究热辐射规律时遇到的矛盾。基于这样的假设,他并给出了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这个成就揭开旧量子论与量子力学的序幕,因此12月14日成为了量子日,以作纪念。普朗克也因此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在后来的时间里,普朗克一直试图将自己的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之下,但他仍被视为近代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不过在当时,这一假说与玻尔兹曼的理论相比,可谓无足轻重。 “一个纯公式的假说,我其实并没有为此思考很多。(德语原文:eine rein formale Annahme, ich dachte mir eigentlich nicht viel dabei.)” 如今这个与经典物理学相悖的假说被作为是量子物理学诞生的标志,和普朗克最大的科学成就。但是需要提及的是,玻尔兹曼于先前的大约1877年已经将一个物理学系统的能量级可以是不连续的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普朗克试图找到能量子的意义,但是毫无结果,他曾写道: “我的那些试图将普朗克常数归入经典理论的尝试是徒劳的,却花费了我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德语原文:Meine vergeblichen Versuche, das Wirkungsquantum irgendwie der klassischen Theorie einzugliedern, erstreckten sich auf eine Reihe von Jahren und kosteten mich viel Arbeit.)” 其他物理学家如瑞利、James Jeans(1877年—1946年)和亨德里克·洛伦兹在几年后仍将普朗克常数设为零,以便其不与经典物理学相悖,但是普朗克十分清楚,普朗克常数是一个不等于零的确切的数值。“Jeans的固执令我很费解,他就像是理论学界里的黑格尔,他本不该是这样的,观点与事实不相符时却越是要坚持。”(德语原文:Jeans' Hartnäckigkeit ist mir unverständlich – er ist das Beispiel eines Theoretikers, wie er nicht sein soll, dasselbe, was Hegel in der Philosophie war. Um so schlimmer für die Tatsachen, wenn sie nicht stimmen.)

普朗克发表过的论文

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出生于德国荷尔施泰因,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且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他因发现能量量子化而对物理学的又一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874年,普朗克进入慕尼黑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后改读物理学专业。1877年转入柏林大学,曾聆听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教授的讲课,1879年获得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7年任德国威廉皇家学会的会长,该学会后为纪念普朗克而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从博士论文开始,普朗克一直关注并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发表诸多论文。大约1894年起,开始研究黑体辐射问题,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并在论证过程中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数h(后称为普朗克常数),成为此后微观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极为重要的普适常量。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这一结果,成为量子论诞生和新物理学革命宣告开始的伟大时刻。由于这一发现,普朗克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

能量量子化:

普朗克最大贡献是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其主要内容是:

黑体是由以不同频率作简谐振动的振子组成的,其中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种最小的能量单位ε=hν,为最基本单位而变化着的。

理论计算结果才能跟实验事实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ε,叫作能量子。其中v是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6.62559*10^-34Js,即普朗克常数。也就是说,振子的每一个可能的状态以及各个可能状态之间的能量差必定是hv的整数倍。

玻尔提出了原子辐射理论。

1922年,玻尔因对研究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的辐射所做得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此,整个丹麦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举国上下都为之庆贺,玻尔成了最著名的丹麦公民。

为了支持正义与和平,玻尔将自己的诺贝尔金质奖章捐给了芬兰战争。后来,人们又为他募集黄金重铸了一枚,永远陈列在丹麦博物馆里。

1924年6月,玻尔被英国剑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名誉学位,剑桥哲学学会接受他为正式会员,12月又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的外国通讯院士。

扩展资料

1874年,普朗克进入慕尼黑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后改为物理专业。然而慕尼黑的物理学教授菲利普·冯·约利曾劝说普朗克不要学习物理。

他认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普朗克却选择了拒绝,坚定的选择了物理。

终于踏入物理学的大门。早年的普朗克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热力学。1879年,年仅21岁的普朗克就凭论文《论热力学第二定律》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博士学位, 论文中贯穿了他对“熵”深刻和独特的见解。

可是不久,他了解到美国物理学家吉布斯早已做过这方面工作。于是,从1894年开始,他便将注意力转向黑体辐射问题。

普朗克定律,是他对物理学重要的贡献。

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

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物理常数。

1900年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

然而,人们对之一伟大的发现却是抱有怀疑态度,那本该属于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再与其失之交臂。

作为最先支持相对论的物理学家之一,1906年,他导出了相对论动力学方程,得出电子能量和动量的表达式,从而完成了经典力学的相对论化。

1906年他引入了“相对论”这个术语。1907年在狭义相对论的框架内推广了热力学。

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此后,他从热力学的观点对物质的聚集态的变化、气体与溶液理论等进行了研究。普朗克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创立能量子概念。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虽然瑞利、金斯(1877-1946)和维恩(1864-1928)分别提出了两个公式,企图弄清黑体辐射的规律,但是和实验相比,瑞利-金斯公式只在低频范围符合,而维恩公式只在高频范围符合。普朗克从1896年开始对热辐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导出了一个和实验相符的公式。他于1900年10月下旬在《德国物理学会通报》上发表一篇只有三页纸的论文,题目是《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第一次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物理常数,它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现代蝴蝶”。1906年普朗克在《热辐射讲义》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工作,为开辟探索微观物质运动规律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1918年,普朗克得到了物理学的最高荣誉奖--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普朗克被推举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最高级名誉会员,美国选他为物理学会的名誉会长。1930年,普朗克被德国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威廉皇家促进科学协会选为会长。普朗克的墓在哥庭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尔格·秒。 他的墓志铭就是一行字:h=6.63×10^-34J·S,这也是对他毕生最大贡献:提出量子假说的肯定。 量子化在宏观领域中,一切物理量的变化都可看作连续的。例如,一个物体所带的电荷是e的极大倍数。所以一个一个电子的跳跃式增减可视为是连续的变化。但在微观领域中的离子,所带电荷只有一个或几个e,那么,一个一个电子的变化就不能看作是连续的了。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了“量子化”的概念。像这样以某种最小单位作跳跃式增减的,就成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 普朗克最大贡献是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其主要内容:黑体是由以不同频率作简谐振动的振子组成的,其中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种最小的能量单位ε=hν,为最基本单位而变化着的,理论计算结果才能跟实验事实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ε,叫作能量子。其中v是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6.62559*10^-34Js,即普朗克常数。也就是说,振子的每一个可能的状态以及各个可能状态之间的能量差必定是hv的整数倍。受他的启发,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跟光的频率v成正比,即E=hv。这个学说以后就叫光量子假说。光子说还认为每一个光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光子的频率,例如蓝光的频率比红光高,所以蓝光的光子的能量比红光子的能量大,同样颜色的光,强弱的不同则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射到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的多少。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大约是在1894年,普朗克开始把心力全部放在研究黑体辐射的问题上,他曾经委托过电力公司制造能消耗最少能量,但能产生最多光能的灯泡,这一问题也曾在1859年被基尔霍夫所提出:黑体在热力学平衡下的电磁辐射功率与辐射频率和黑体温度的关系。帝国物理技术学院(Physikalisch-Technischer Reichsanstalt)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但是经典物理学的瑞利-金斯定律无法解释高频率下的测量结果,但这定律却也创造了日后的紫外灾难,威廉·维恩给出了维恩位移定律,可以正确反映高频率下的结果,但却又无法符合低频率下的结果。这些定律之所以能发起有一小部分是普朗克的贡献,但大多数的教科书却都没有提到他。 普朗克在1899年就率先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叫做“基础无序原理”(principle of elementary disorder),并把瑞利-金斯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这两条定律使用一种熵列式进行内插,由此发现了普朗克辐射定律,可以很好地描述测量结果,不久后,人们发现他的这项新理论是没有实验证据的,这也让普朗克他在当时感到稍稍的无奈。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修正了自己的方式,最后成功的推衍出著名的第一版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此定律是在描述由实验观察来的黑体辐射光谱呈现良好的状态,这一定律于1900年10月19日在德国物理学会上首次提出。也因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是第一个不包括能源量化以及统计力学的推论,因为他本人不喜欢这个理论。不久后的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得出了辐射定律的理论推论,其中他使用了此前曾被他所否定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的统计力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个纯统计学观点都让普朗克感到厌恶。普朗克于会议上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说: 其中E是能量,是频率,并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h——普朗克常数,能量只能以不可分的能量元素(即量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这样的假说调和了经典物理学理论研究热辐射规律时遇到的矛盾。基于这样的假设,他并给出了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这个成就揭开旧量子论与量子力学的序幕,因此12月14日成为了量子日,以作纪念。普朗克也因此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在后来的时间里,普朗克一直试图将自己的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之下,但他仍被视为近代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不过在当时,这一假说与玻尔兹曼的理论相比,可谓无足轻重。 “一个纯公式的假说,我其实并没有为此思考很多。(德语原文:eine rein formale Annahme, ich dachte mir eigentlich nicht viel dabei.)” 如今这个与经典物理学相悖的假说被作为是量子物理学诞生的标志,和普朗克最大的科学成就。但是需要提及的是,玻尔兹曼于先前的大约1877年已经将一个物理学系统的能量级可以是不连续的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普朗克试图找到能量子的意义,但是毫无结果,他曾写道: “我的那些试图将普朗克常数归入经典理论的尝试是徒劳的,却花费了我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德语原文:Meine vergeblichen Versuche, das Wirkungsquantum irgendwie der klassischen Theorie einzugliedern, erstreckten sich auf eine Reihe von Jahren und kosteten mich viel Arbeit.)” 其他物理学家如瑞利、James Jeans(1877年—1946年)和亨德里克·洛伦兹在几年后仍将普朗克常数设为零,以便其不与经典物理学相悖,但是普朗克十分清楚,普朗克常数是一个不等于零的确切的数值。“Jeans的固执令我很费解,他就像是理论学界里的黑格尔,他本不该是这样的,观点与事实不相符时却越是要坚持。”(德语原文:Jeans' Hartnäckigkeit ist mir unverständlich – er ist das Beispiel eines Theoretikers, wie er nicht sein soll, dasselbe, was Hegel in der Philosophie war. Um so schlimmer für die Tatsachen, wenn sie nicht stimmen.)

特朗普发表论文时间

9月19日至25日,第72届联合国大会将在美国纽约举行一般性辩论,期间还将举行一系列高级别会议。目前,多个国家领导人已陆续启程前往纽约。

这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他的表现引起了各方关注。

此前据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15日在白宫记者会上介绍说,特朗普此行为期4天,首场活动是18日举行的有关联合国机构改革的会议。次日,特朗普将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并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以及本届联大主席莱恰克。

在双多边层面,特朗普将分别会见英国、法国、以色列、韩国、日本等国家领导人,还将与土耳其、阿富汗、乌克兰等国领导人举行会谈。麦克马斯特表示,特朗普预计将与上述国家领导人分别讨论朝鲜问题、叙利亚问题、打击恐怖主义以及乌克兰问题等。此外,特朗普还将分别与拉美国家领导人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表示,美国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蒂勒森也将出席联大。她表示,美国支持古特雷斯秘书长的改革设想,联合国应该变得更加高效。

据17日报道,特朗普此前经常批评联合国为“精英主义俱乐部”,并称美国可能会大幅削减交给联合国的会费。

特朗普在许多议题上的立场也与联合国不同。他会对联合国提出哪些要求,会如何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互动,会如何在大会发言中谈及气候变化,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据15日报道,美国国务院此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代表团约有140人,较去年少了一半。此前,美国务院曾考虑仅派80人出席,但内部抗议和外界质疑使国务院临时增加了数十人。

美国国务院8月23日的名单显示,出席会议的非洲事务官员从30人缩减到3人,南亚和中亚事务官员从30人降至7人,负责人权事务、人口贩卖、海洋与环境、网络安全、军事事务和对外援助事务的官员则无一人出席。

报道称,减少代表团人数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精简国务院结构的行动之一,但不少原本就对蒂勒森不满的美国外交官质疑他不理解美国外交。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7日报道称,以往美国国务卿都会成为联合国大会的主角,但这次主角变成了特朗普本人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蒂勒森的行程与特朗普重合,团队也被大幅削减。

美国副总统彭斯、经济顾问科恩、特朗普的大女婿库什纳和大女儿伊万卡也将出席此次联合国大会。

希拉里特朗普辩论北京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当地时间2016年9月26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和特朗普于霍夫斯特拉大学展开首场辩论。。。。。。

01. 熟鸡蛋孵出小鸡,居然还能发论文?

4月26日,一篇刊登在《写真地理》杂志上、主题为 熟鸡蛋能变回生鸡蛋并孵出小鸡 的科研论文刷爆全网。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难道 科技 进步到蛋白质变性都可逆了?难道煮熟的鸡子真能飞了?这还不马上把诺贝尔返生了给作者颁奖!

论文一作是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郭平,我当即开扒,发现她一共用了 两篇论文 共计两张A4纸来讲述这一诺奖级成果。上面那篇是2020年6月发表,主要讲 熟鸡蛋如何变成生鸡蛋的 。第二篇是2021年3月发表,主要 讲小鸡是怎么孵出来的(???)

后台回复“鸡蛋”可获得两篇论文原版

我推测成果的核心技术点应该在第一篇,就仔细研读了一下。论文前一半都在讲实验,流程大概是把 生鸡蛋煮熟 — 打碎发现真熟了 — 施法返生 — 打碎发现真变成生鸡蛋了!

其中,大家最为关心的 施法返生 环节,论文仅用了一句话“ 学生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 ”就概括完毕。你这学校里的学生都是X战警吗!有没有可能是蛋没煮熟啊!溏心蛋的可能性更大吧!你15个字就返生了,这返生速度比我反悔速度都快啊!

作为一名在量子波动速读上小有所成的人,我一个没忍住展开了实验验证...

实验宣告失败。而在原论文中,作者验证实验真实性的方式竟然是人证...给科研圈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倍感离谱的我又回溯了一遍论文,离谱地发现第一篇论文发表时间是2020年6月,但是文中写的实验时间却是2020年8月!难道! 郭平老师才是真正的返生之人?!

在最新的采访中,作者本人表示熟鸡蛋返生是使用了一种时间倒流技术。啊,这么解释的话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作者原声大碟:时光倒流 来自毕导 00:0000:06

这我们成立一个郭平研究院,把郭平的技术研究透彻,全体学会返生之术,岂不是又能踏平美利坚,活捉特朗普了!可能有读者会说,毕导,现在应该活捉乔拜登了啊?错!我们已经学会了时间倒流了,当然是回到过去活捉特朗普更刺激啊!

02.细扒论文作者,越来越离谱

能编出熟鸡蛋返生这么天才的论文,我不禁对一作郭老师本人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郭平 ,原名郭花平,aka郭平、郭萍。发论文的时候署名郭平,当校长的时候叫郭萍,上次看到有这么多重掩护的人还是利路修

郭老师长期从事人体潜意识唤醒开发运用研究,著作颇丰。有 《煮熟绿豆返生发芽的实验与思考》 《物体穿瓶越壁的实验与思考》《意念照相与录相》等等让我 光看标题拳头就硬了的著作。

鸡蛋能返生,熟绿豆尼玛也能返生??我直接50米冲刺搜索到了这篇文章,发现这个实验果然比鸡蛋还要离谱。鸡蛋返生只是孵出了小鸡,但绿豆返生是变成花生了啊!

实验是这样的:郭老师找来8名培训班学生来返生绿豆。绿豆由一名家长提供。学生需要将生绿豆含在嘴里, 运用脑屏与绿豆对话让绿豆返生 ,过程中能听出绿豆的性别

听说过兔分雌雄,但没听说绿豆也分雌雄,是有什么口感上的不同吗?平时喝绿豆汤的时候还是太粗心了。实验共有7人11次返生了绿豆,返生后的生绿豆又恢复了生意!

看到这里我觉得平平无奇,只能证明郭老师的论文是自己写的。不过接着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返生过程中,有一个同学的绿豆竟然返生成了花生!还是带皮的那种!面对这种奇迹, 谁能相信这不是事前把花生含在嘴里再吐出来呢?

但郭老师认为这一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她认为是多维空间的作用。在多维空间里物体可以变化成任何形态,人也可能变成动物植物无机物…

看完这段我忽然顿悟了,原来多维空间竟在我嘴里。下面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下我是如何运用多维空间来变幻物体的

《吃坚果吐高粱饴》

了解完一作的学术水平,我又对二作三作产生了好奇。

我惊喜地发现,二作郭大安是小学老师兼孵化场老板。郭老板担心自己被人质疑养鸡不端,连忙表示这个实验我不懂

三作名叫印大民。不像鸡场老板不懂科学,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人体科学,并与郭老师密切地合作过另一篇名著《 宏观物体隐形传输现象再 探索 ——抖药片 》。撇开抖药片这三个字,这篇光从摘要看理论素养就深不可测

有费曼内味了

实验具体内容就是召集一波孩子一起来抖药片,随着实验的进行,他们发现封闭药瓶里的药片争先恐后地被抖出来,认为这是宏观物体隐形传输现象的重要证据,也是现代科学的致命漏洞

怕不是脑子漏洞了

这种隔空传送让我联想到了我国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的研究。目前潘建伟只能实现几十个光子的量子隐形传态,而印大民等人却已经能实现上百个药片的传输。 真是南有潘建伟,北有印大民啊!

我还上了印老师的视频课。我发现印老师是一个理论实践两手抓的科学强人。他还熟练掌握宏观物体隐形传输中的水遁、气遁、土遁、火遁等技术,不知道他是来自哪个忍者村。

曾用水遁摸出过黄鳝、摄像头、酒瓶、菩萨以及人民币几十万元

话说钱在水里不会湿吗

他还把这些开成了课,虽然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但这不比博人传燃?

03.屡禁不止的教育

这些能人异士兴风作浪的最终目的,往往就是开班卖课学生。果然,很快我就扒出了郭平等人的智慧结晶—— 春霖教育,一个专注青少年全脑开发的专业机构

点进专栏页面可以发现,该机构基于“全脑开发”这一核心目的,开设了 “快速作文创作” 、 “原子能量波动速读” 、 “超感知潜能全脑” 等多层次教学课程。非常丰富全面,堪称我多年来打假对象的集大成者,我们历来吐槽过的伪科学他们全都搞了一遍

官网还放了一些学员成果展示,比如暗视、蒙眼穿针、蒙眼写作业等。其中这个蒙眼写作业我刷了1个小时都没刷出来,可能我的眼睛被蒙住了吧

春霖教育首创于河南郑州市,但并不局限本土,还辗转全国各地搞开发。比如郭平、印大民等领军人物,就曾助力过 新疆全智星学习力潜能成长应用中心 的发展

在向外扩张之余,春霖教育也并没有忘本。就本次 “利用时光倒流实现熟鸡蛋孵小鸡” 的新型课程,校长郭萍给出了 “外地学生一年十几万,郑州当地孩子只要6万” 的特大优惠!回馈家乡父老的力度之大,感觉当地人不上这课会倒亏10万(不是

看着这些所谓课程和创新技术,我真的很难想象如此离谱的东西居然会成为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写真地理》工作人员也表示, “该论文正常审核是不会通过的”。 我估计是仔细审核了才通过的

我估计这就是辣鸡教育机构和辣鸡杂志共同打造的产业闭环,两者互帮互助共同进退,把一众家长得团团转:

这些机构为了钱毫无底线,真的可恶!

但居然有那么多家长会斥巨资送孩子去学,也真的可悲...

为啥看上去这么明显的,会真的到家长呢?

因为这一套组合拳确实能混淆视听:商业集团发表“学术论文”,大肆宣传所谓优秀学员的成果,屡屡刺激着家长的神经。而本该承担科普义务、求真务实的学术期刊,也跟着同流合污,颠倒黑白...

那孩子们返生鸡蛋、绿豆的时候,自己难道不会觉得荒诞吗?

有可能不觉得。也有可能他们的确觉得荒诞,却只能硬着头皮欺自己,毕竟身边的小伙伴们都返生成功了,我失败了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

自身知识的匮乏+商业集团的洗脑+科普机构的误导,就这样让望子成龙的家长一念之差上当。

可见科普之路真是任重道远啊! 希望每位懂科学知识的读者朋友们,勇敢地向你们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做做科普,也向家族群里的奇怪谣言说不!别让这些再把纯良之人引向歧途!

也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擦亮眼睛,不要在教育压力的挑拨下蒙蔽了双眼,不要让孩子在虚假的环境中被伪科学毒害,逐渐丧失辨别真相的能力。

真正的科学,应该是引人思考的真理,而不是令人失望的。

普朗克最早发表的论文

普朗克一、生平简介普朗克,M.(Max Planck 1858~1947)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1858年4月23日生于基尔。1867年,其父民法学教授J.W.von普朗克应慕尼黑大学的聘请任教,从而举家迁往慕尼黑。普朗克在慕尼黑度过了少年时期,1874年入慕尼黑大学。1877~1878年间,去柏林大学听过数学家K.外尔斯特拉斯和物理学家H.von亥姆霍兹和G.R.基尔霍夫的讲课。普朗克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两位物理学家的人品和治学态度对他有深刻影响,但他们的讲课却不能吸引他。在柏林期间,普朗克认真自学了R.克劳修斯的主要著作《力学的热理论》,使他立志去寻找象热力学定律那样具有普遍性的规律。1879年普朗克在慕尼黑大学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基尔大学任教。1888年基尔霍夫逝世后,柏林大学任命他为基尔霍夫的继任人(先任副教授,1892年后任教授)和理论物理学研究所主任。1900年,他在黑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由于这一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普朗克成了德国科学界的中心人物,与当时德国以及国外的知名物理学家都有着密切联系。191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37年他担任威廉皇帝协会会长。在那时期,柏林、哥廷根、慕尼黑、莱比锡等大学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是同普朗克、W.能斯脱、A.索末菲等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在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以一个科学家对科学、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纳粹分子展开了,为捍卫科学的尊严而斗争。1947年10月4日在哥廷根逝世。二、科学成就1.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此后,他从热力学的观点对物质的聚集态的变化、气体与溶液理论等进行了研究。2.提出能量子概念普朗克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创立能量子概念。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虽然瑞利、金斯(1877—1946)和维恩(1864—1928)分别提出了两个公式,企图弄清黑体辐射的规律,但是和实验相比,瑞利-金斯公式只在低频范围符合,而维恩公式只在高频范围符合。普朗克从1896年开始对热辐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导出了一个和实验相符的公式。他于1900年10月下旬在《德国物理学会通报》上发表一篇只有三页纸的论文,题目是《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第一次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现在叫做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常数,它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现代蝴蝶”。1906年普朗克在《热辐射讲义》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工作,为开辟探索微观物质运动规律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三、趣闻轶事1.启蒙老师普朗克走上研究自然科学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一个名叫缪勒的中学老师。普朗克童年时期爱好音乐,又爱好文学。后来他听了缪勒讲的一个动人故事:一个建筑工匠花了很大的力气把砖搬到屋顶上,工匠做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能量贮存下来了;一旦砖块因为风化松动掉下来,砸在别人头上或者东西上面,能量又会被释放出来,……这个能量守恒定律的故事给普朗克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不但使他的爱好转向自然科学,而且成为他以后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一。2.“普朗克行星”普朗克进入科学殿堂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动摇过他献身于科学的决心。他的家庭相继发生过许多不幸:1909年妻子去世,1916年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1917年和1919年两个女儿先后都死于难产,1944年长子被希特勒处死。但是普朗克总是用奋发忘我的工作抑制自己的感情和悲痛,为科学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贡献。他一生发表了215篇研究论文和7部著作,其中包括1959年所著的《物理学中的哲学》一书。在普朗克诞辰80周年的庆祝会上,人们“赠给”他一个小行星,并命名为“普朗克行星”。1946年他虽然体弱,但却非常高兴地出席了皇家学会的纪念牛顿的集会。3.墓碑号刻着他的名和h的值普朗克为人谦虚,作风严谨。在1918年4月德国物理学会庆贺他60寿辰的纪念会上,普朗克致答词说:“试想有一位矿工,他竭尽全力地进行贵重矿石的勘探,有一次他找到了天然金矿脉,而且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它是无价之宝,比先前可能设想的还要贵重无数倍。假如不是他自己碰上这个宝藏,那么无疑地,他的同事也会很快地、幸运地碰上它的。”这当然是普朗克的谦虚。洛仑兹在评论普朗克关于能量子这个大胆假设的时候所说的话,才道出了问题的本质。他说:“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这样灵感观念的好运气,只有那些刻苦工作和深入思考的人才能得到。”1947年10月3日,普朗克在哥廷根病逝,终年89岁。德国政府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把威廉皇家研究所改名叫普朗克研究所。普朗克的墓在哥庭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尔格·秒。

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此后,他从热力学的观点对物质的聚集态的变化、气体与溶液理论等进行了研究。普朗克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创立能量子概念。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虽然瑞利、金斯(1877-1946)和维恩(1864-1928)分别提出了两个公式,企图弄清黑体辐射的规律,但是和实验相比,瑞利-金斯公式只在低频范围符合,而维恩公式只在高频范围符合。普朗克从1896年开始对热辐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导出了一个和实验相符的公式。他于1900年10月下旬在《德国物理学会通报》上发表一篇只有三页纸的论文,题目是《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第一次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物理常数,它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现代蝴蝶”。1906年普朗克在《热辐射讲义》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工作,为开辟探索微观物质运动规律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1918年,普朗克得到了物理学的最高荣誉奖--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普朗克被推举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最高级名誉会员,美国选他为物理学会的名誉会长。1930年,普朗克被德国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威廉皇家促进科学协会选为会长。普朗克的墓在哥庭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尔格·秒。 他的墓志铭就是一行字:h=6.63×10^-34J·S,这也是对他毕生最大贡献:提出量子假说的肯定。 量子化在宏观领域中,一切物理量的变化都可看作连续的。例如,一个物体所带的电荷是e的极大倍数。所以一个一个电子的跳跃式增减可视为是连续的变化。但在微观领域中的离子,所带电荷只有一个或几个e,那么,一个一个电子的变化就不能看作是连续的了。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了“量子化”的概念。像这样以某种最小单位作跳跃式增减的,就成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 普朗克最大贡献是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其主要内容:黑体是由以不同频率作简谐振动的振子组成的,其中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种最小的能量单位ε=hν,为最基本单位而变化着的,理论计算结果才能跟实验事实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ε,叫作能量子。其中v是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6.62559*10^-34Js,即普朗克常数。也就是说,振子的每一个可能的状态以及各个可能状态之间的能量差必定是hv的整数倍。受他的启发,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跟光的频率v成正比,即E=hv。这个学说以后就叫光量子假说。光子说还认为每一个光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光子的频率,例如蓝光的频率比红光高,所以蓝光的光子的能量比红光子的能量大,同样颜色的光,强弱的不同则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射到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的多少。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大约是在1894年,普朗克开始把心力全部放在研究黑体辐射的问题上,他曾经委托过电力公司制造能消耗最少能量,但能产生最多光能的灯泡,这一问题也曾在1859年被基尔霍夫所提出:黑体在热力学平衡下的电磁辐射功率与辐射频率和黑体温度的关系。帝国物理技术学院(Physikalisch-Technischer Reichsanstalt)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但是经典物理学的瑞利-金斯定律无法解释高频率下的测量结果,但这定律却也创造了日后的紫外灾难,威廉·维恩给出了维恩位移定律,可以正确反映高频率下的结果,但却又无法符合低频率下的结果。这些定律之所以能发起有一小部分是普朗克的贡献,但大多数的教科书却都没有提到他。 普朗克在1899年就率先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叫做“基础无序原理”(principle of elementary disorder),并把瑞利-金斯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这两条定律使用一种熵列式进行内插,由此发现了普朗克辐射定律,可以很好地描述测量结果,不久后,人们发现他的这项新理论是没有实验证据的,这也让普朗克他在当时感到稍稍的无奈。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修正了自己的方式,最后成功的推衍出著名的第一版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此定律是在描述由实验观察来的黑体辐射光谱呈现良好的状态,这一定律于1900年10月19日在德国物理学会上首次提出。也因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是第一个不包括能源量化以及统计力学的推论,因为他本人不喜欢这个理论。不久后的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得出了辐射定律的理论推论,其中他使用了此前曾被他所否定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的统计力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个纯统计学观点都让普朗克感到厌恶。普朗克于会议上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假说: 其中E是能量,是频率,并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h——普朗克常数,能量只能以不可分的能量元素(即量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这样的假说调和了经典物理学理论研究热辐射规律时遇到的矛盾。基于这样的假设,他并给出了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这个成就揭开旧量子论与量子力学的序幕,因此12月14日成为了量子日,以作纪念。普朗克也因此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在后来的时间里,普朗克一直试图将自己的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之下,但他仍被视为近代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不过在当时,这一假说与玻尔兹曼的理论相比,可谓无足轻重。 “一个纯公式的假说,我其实并没有为此思考很多。(德语原文:eine rein formale Annahme, ich dachte mir eigentlich nicht viel dabei.)” 如今这个与经典物理学相悖的假说被作为是量子物理学诞生的标志,和普朗克最大的科学成就。但是需要提及的是,玻尔兹曼于先前的大约1877年已经将一个物理学系统的能量级可以是不连续的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普朗克试图找到能量子的意义,但是毫无结果,他曾写道: “我的那些试图将普朗克常数归入经典理论的尝试是徒劳的,却花费了我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德语原文:Meine vergeblichen Versuche, das Wirkungsquantum irgendwie der klassischen Theorie einzugliedern, erstreckten sich auf eine Reihe von Jahren und kosteten mich viel Arbeit.)” 其他物理学家如瑞利、James Jeans(1877年—1946年)和亨德里克·洛伦兹在几年后仍将普朗克常数设为零,以便其不与经典物理学相悖,但是普朗克十分清楚,普朗克常数是一个不等于零的确切的数值。“Jeans的固执令我很费解,他就像是理论学界里的黑格尔,他本不该是这样的,观点与事实不相符时却越是要坚持。”(德语原文:Jeans' Hartnäckigkeit ist mir unverständlich – er ist das Beispiel eines Theoretikers, wie er nicht sein soll, dasselbe, was Hegel in der Philosophie war. Um so schlimmer für die Tatsachen, wenn sie nicht stimmen.)

​ 老年普朗克

马克斯·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出生于德国基尔城,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奠基人,二十世纪俩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

​少年普朗克

普朗克出生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传统家庭。他的曾祖父戈特利布·雅各布·普朗克和祖父海因里希·路德维希·普朗克都是哥根廷的神学教授。他的父亲是威廉·约翰·尤利乌斯·普朗克,是基尔和慕尼黑的大学教授。他的叔叔戈特利布普朗克是哥根廷的法学家,是德国国民法典的重要创立者之一。

母亲艾玛·帕齐希(1821年-1914年)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夫妻俩养育有四个孩子: 老大赫尔曼、老二希尔德加德、老三阿达尔贝特、老四奥托,第一任妻子留下俩个孩子,胡戈和艾玛。

1867年普朗克全家搬往慕尼黑居住。普朗克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立安文理中学读书,他的同学奥斯卡·冯·米勒,后来成为德意志博物馆的创始人。

1874年普朗克中学毕业后,开始学习物理学专业。老师是 慕尼黑的物理学教授菲利普·冯·约利(1809年-1884年),他劝说普朗克不要学习物理,他认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这也是当时许多物理学家所坚持的观点,但是普朗克却回答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普朗克开始在约利教授手下做了他一生中仅有的几次物理实验,研究氢气在加热后的铂中的扩散。但很快普朗克把研究转向了理论物理学。

1876年具有音乐天赋的普朗克加入慕尼黑学生学者歌唱协会,他不但会弹钢琴,还会拉大提琴和演奏管风琴。并且还为多首歌和一部轻歌剧作曲。

1877年至1788年普朗克转学到柏林,在赫尔曼·冯·亥姆霍兹教授和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教授以及数学家卡尔·魏尔斯特拉斯手下学习。

关于亥姆霍兹教授,普朗克这样写道:“他上课前从不好好准备,讲课时断时续,经常出现计算错误,让学生觉得上课很无聊。”而关于基尔霍夫教授,普朗克写道:“他讲课仔细,但是单调乏味。”即便如此,普朗克很快就和亥姆霍兹教授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他主要从鲁道夫·克劳休斯的讲义中自学,并受到这位热力学奠基人的重要影响,热力学理论成为了普朗克的工作领域。

1878年10月曾朗克在慕尼黑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

1879年2月普朗克递交了博士论文《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获得博士学位。

1880年6月以论文《各项同性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获得大学任教资格,在慕尼黑热理论领域工作,提出了热动力学公式,却没有发现这一公式在此前已由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提出来。鲁道夫·克劳休斯所提出的熵的概念在普朗克的工作处于中心位置。

1885年4月基尔大学聘请普朗克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马克斯·普朗克简介,研究“熵”及其应用,解决物理及化学的问题,为阿累尼乌斯的电解质电力理论提供热力学解释,但有矛盾存在,研究无法继续进行。

1887年3月普朗克和玛丽·梅尔克(1861年到1909年)结婚,他们在基尔生活,共养育了四个子女。大儿子卡尔(1888年-1909年),卡尔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凡尔登战役中不幸战死。双包胎姐妹艾玛(1889年-1919年)死于难产,格雷特(1889年到1917年)产下女儿后去世,姐妹俩个先后嫁给同一个男人。爱尔温(1893年-1945年)爱尔温于1914年被法军俘虏,参与了1945年1月23日暗杀希特勒的行动,由于暗杀未遂,被被德国纳粹残忍杀害。

1889年4月普朗克前往柏林接手基尔霍夫工作。

1892年普朗克在柏林从事教师职业。

1894年普朗克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在此期间他开始深入研究原子假说。

1897年普朗克因《能量守恒原理》受到哥廷根大学奖励。

青年普朗克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常数---普朗克常数,以调和经典物理学理论研究热辐射规律时遇到的矛盾。基于普朗克常数的假设,推导出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这个成就开始揭开揭开了量子力学的神密面纱。

1900年10月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通报》发表《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论文,第一次提出黑体辐射公式。

在同年的12月14日他在德国物理学会例会上做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的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进行的,只能去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V的能量的最小数值E=hv,h当时普朗克叫它基本作用量子。即H=6.63*10^-34J·s,现在叫普朗克常数。E=hv这个就是光量子假说,它认为每一个光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光子的频率,例如蓝光的频率比红光高,所以蓝光的光子的能量比红光子的能量大,同颜色的光,强弱的不同则反映了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的多少。

普朗克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常数,它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了“现代蝴蝶”。

中年普朗克

1906年普朗克在《热辐射讲义》一书中系统的总结了他的工作,为开辟探索微观物质运动规律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909年10月17日普朗克妻子因肺结核去世。1911年3月与第二任妻子玛格丽特·冯赫斯林(1882年-1948年)结婚,1911年12月儿子赫尔曼出生 。

1905年爱因斯坦用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

1913年尼尔斯·波尔在原子结构学说使用量子力学概念。

1918年普朗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普朗克入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担任柏林威廉研究所所长,美国选他做物理学会的名誉会长。同年10月1日普朗克的68岁退休,接任者是薛定谔。

1930年担任德国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马克斯·普朗克简介,威廉皇家促近科学会会长。

​​​哥根廷大学

1947年10月马克斯·普朗克逝世,终年89岁。普朗克的墓地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哥庭根市的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尔格·秒。 他的墓志铭就是一行字:h=6.63×10^-34J·S,这也是对他毕生最大贡献:提出光量子假说的肯定。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附录一、普朗克常数:

h=6.62606957(29)×10-34 J·s

其中能量单位为J(焦)。

若以eV·s(电子伏特·秒)为能量单位则为h=4.13566743(35)×10-15 eV·s

普朗克常数的物理单位为能量×时间,也可视为动量×位移量。

附录二、荣誉记录

1915年获Pour le Mérite科学和艺术勋章;

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8年获德意志帝国雄鹰勋章(Adlerschild des Deutschen Reiches);

1929年与爱因斯坦共同获马克斯·普朗克奖章,该奖项由德国物理学会于该年创设;获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罗斯托克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格拉茨大学、雅典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38年,第1069号小行星(1927年1月28日由德国天文学家马克斯·沃夫在海德堡发现)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为Planckia,时年普朗克80岁;

1957年至1971年德国官方2马克硬币使用普朗克的肖像;

1983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行一枚5马克纪念硬币,纪念普朗克诞辰125周年;有很多学校和大学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

附录三、爱因斯坦1918年4月在柏林物理学学会举办的马克斯·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

在科学的庙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实在也各不相同。有许多人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 *** ,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那末聚集在那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我很明白,我们刚才在想象中随便驱逐了许多卓越的人物,他们对建设科学庙堂有过很大的也许是主要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天使也会觉得难以做出决定。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庙堂里只有我们刚才驱逐了的那两类人,那末这座庙堂就决不会存在,正如只有蔓草就不成其为森林一样。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有机会,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他们都会去干:他们究竟成为工程师,官吏,商人,还是科学家,完全取决于环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为天使所宠爱的人吧。

他们大多数是相当怪僻、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但尽管有这些共同特点,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很不一样,不象被赶走的那许多人那样彼此相似。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引到这座庙堂里来的呢?这是一个难题,不能笼统地用一句话来回答。首先我同意叔本华(Schopenhauer)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享受幽寂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co *** os)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各人都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理论物理学家的世界图像在所有这些可能的图像中占有什么地位呢?它在描述各种关系时要求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这样的标准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另一方面,物理学家对于他的主题必须极其严格地加以限制,他必须满足于描述我们的经验领域里的最简单事件;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逻辑完备性来重现一切比较复杂的事件,这不是人类智力所能及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要以完整性为代价。但是当人们畏缩而胆怯地不去管一切不可捉摸和比较复杂的东西时,那末能吸引我们去认识自然界的这一渺小部分的究竟又是什么呢?难道这种谨小慎微的努力结果也够得上宇宙理论的美名吗?

我认为,是够得上的;因为,作为理论物理学结构基础的普遍定律,应当对任何自然现象都有效。有了它们,就有可能借助于单纯的演绎得出一切自然过程(包括生命)的描述,也就是说得出关于这些过程的理论,只要这种演绎过程并不太多地超出人类理智能力。因此,物理学家放弃他的世界体系的完整性,倒不是一个什么根本原则性的问题。

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由于有这种方法论上的不确定性,人们可以假定,会有许多个同样站得住脚的理论物理体系,这个看法在理论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物理学的发展表明,在某一时期里,在所有可想到的解释中,总有一个显得比别的都要高明得多。凡是真正深入研究过这问题的人,都不会否认唯一决定理论体系的,实际上是现象世界,尽管在现象和他们的理论原理之间并没有逻辑的桥梁;这就是莱布尼兹(Leibnitz)非常中肯地表述过的“先定的和谐”。物理学家往往责备认识论者对这个事实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我认为,几年前马赫同普朗克之间所进行的论战的根源就在于此。

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我们看到,普朗克就是因此而专心致志于这门科学中的最普遍的问题,而不使自己分心于比较愉快的和容易达到的目标上去。我常常听到同事们试图把他的这种态度归因于非凡的意志力和修养,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 *** 。我们敬爱的普朗克就坐在这里,内心在笑我像孩子一样提着第欧根尼的灯闹着玩。我们对他的爱戴不需要作老生常谈的说明,祝愿他对科学的热爱继续照亮他未来的道路,并引导他去解决今天物理学的最重要的问题,这问题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并且为了解决这问题他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祝他成功地把量子论同电动力学和力学统一于一个单一的逻辑体系里。

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

能量量子化:

普朗克最大贡献是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其主要内容是:

黑体是由以不同频率作简谐振动的振子组成的,其中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种最小的能量单位ε=hν,为最基本单位而变化着的。

理论计算结果才能跟实验事实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ε,叫作能量子。其中v是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6.62559*10^-34Js,即普朗克常数。也就是说,振子的每一个可能的状态以及各个可能状态之间的能量差必定是hv的整数倍。

玻尔提出了原子辐射理论。

1922年,玻尔因对研究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的辐射所做得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此,整个丹麦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举国上下都为之庆贺,玻尔成了最著名的丹麦公民。

为了支持正义与和平,玻尔将自己的诺贝尔金质奖章捐给了芬兰战争。后来,人们又为他募集黄金重铸了一枚,永远陈列在丹麦博物馆里。

1924年6月,玻尔被英国剑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名誉学位,剑桥哲学学会接受他为正式会员,12月又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的外国通讯院士。

扩展资料

1874年,普朗克进入慕尼黑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后改为物理专业。然而慕尼黑的物理学教授菲利普·冯·约利曾劝说普朗克不要学习物理。

他认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普朗克却选择了拒绝,坚定的选择了物理。

终于踏入物理学的大门。早年的普朗克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热力学。1879年,年仅21岁的普朗克就凭论文《论热力学第二定律》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博士学位, 论文中贯穿了他对“熵”深刻和独特的见解。

可是不久,他了解到美国物理学家吉布斯早已做过这方面工作。于是,从1894年开始,他便将注意力转向黑体辐射问题。

普朗克定律,是他对物理学重要的贡献。

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

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物理常数。

1900年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

然而,人们对之一伟大的发现却是抱有怀疑态度,那本该属于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再与其失之交臂。

作为最先支持相对论的物理学家之一,1906年,他导出了相对论动力学方程,得出电子能量和动量的表达式,从而完成了经典力学的相对论化。

1906年他引入了“相对论”这个术语。1907年在狭义相对论的框架内推广了热力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