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chem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chem发表论文

近日,电子 科技 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夏川教授以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hemistry (《自然–化学》)上发表题为“General synthesis of single-atom catalysts with high metal loading using graphene quantum do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套高载量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的普适性合成策略,实现了高达 40 wt.% 或 3.8 at.% 的高过渡金属原子负载,比目前报道的单原子负载量提升了几倍甚至数十倍。 该工作由电子 科技 大学、加拿大光源和美国莱斯大学三个单位共同合作完成。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夏川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美国莱斯大学的汪淏田教授和加拿大光源的胡永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合作团队在电催化材料研究和电化学反应器设计领域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具有极高的原子利用率、独特的电子结构以及明晰且可调的配位结构,在各种电催化过程中展现出优异的活性。但常规单原子材料中金属原子密度较低(通常小于5 wt.%或1 at.%),大大限制了其整体催化性能及工业应用前景,因此发展出高载量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普适性合成策略至关重要。现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工艺对提高合成单原子材料的金属负载量有很大的局限(图1, a-b)。以碳材料负载的单原子为例,现有的“自上而下”方法通过在碳材料载体表面制造缺陷,然后通过缺陷稳定单原子。然而,无法精确调控缺陷尺寸导致缺陷位点的数目极大地受到限制,而且当金属负载量提高时,容易在大尺寸的缺陷位处形成团簇。“自下而上”方法则使用金属和有机物前驱体(如金属有机框架、金属-卟啉分子、金属-有机小分子)热解碳化的方式获得负载金属单原子的碳材料。在金属负载量过大时,金属原子之间将因为没有足够的隔离空间而导致热解过程中团簇或者颗粒的产生。 鉴于此,该团队发展了区别于现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工艺的单原子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图1c),以突破单原子负载量的限制。该团队创新性地使用比表面大、热稳定性高的石墨烯量子点作为碳基底,对其进行-NH2基团修饰,使其对金属离子具有高配位活性。引入金属离子后可得到以金属离子作为节点、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作为结构单元的交联网络,最后热解即可得到高载量的金属单原子材料。相较于传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该研究报道的方法既保证了高含量金属离子初始锚定时的高分散性又能有效抑制后续热解过程基底烧结重构引起的金属原子团聚。 XAFS、HADDF-STEM等多种表征手段证明,由该法制得的负载型金属单原子催化材料在保证金属原子单分散的同时还能实现远超现有文献报道水平的金属载量。借助该方法,该团队成功制备出质量分数高达41.6%(原子分数为3.84%)的Ir单原子催化材料(图2),该负载量相较于文献报道的Ir单原子最高载量提升了数倍。 另外,该合成策略还具有普适性,能够用于制备其他贵金属或非贵金属的高载量金属单原子催化材料。例如,在碳基底材料上,Pt单原子的负载量最高可达32.3 wt.%,Ni单原子负载量可达15 wt.%(图3)。 夏川,电子 科技 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国家青年人才。研究方向为基于新能源的电催化、电合成、电化学生物合成,致力于实现碳平衡的能量与物质循环。在“液体燃料与基础化学品现场合成”这一特色方向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反应器与催化剂设计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美国专利3项,H因子34,引用5200余次。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 Energy、Nat. Catal.、Nat. Chem.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9篇,热点论文2篇。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贾义霞课题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手性合成与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在J.Am.Chem.Soc.、Angew.Chem.Int.Ed.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设有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艺、材料学、农药学、化学等7个学科,其中工业催化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新材料及加工工程为浙江在职研究生重中之重学科,化学工程、材料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最近,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贾义霞课题组在不对称傅克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以“Dual Catalysis for the Redox Annulation of Nitroalkynes with Indoles: Enanti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Indolin-3-ones Bearing Quaternary Stereocenters”为题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以硝酮为烷基化试剂的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并利用三氯化金/手性磷酸组合催化剂,实现了邻硝基苯乙炔与吲哚的环化/烷基化反应的高效串联,高选择性地构筑含有2-位季碳手性中心的吲哚酮类化合物,为含有该类结构的重要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该研究主要由浙江工业大学刘人荣老师和叶仕春硕士完成,二年级本科生陈净标同学参与了最优催化剂¬——五氟苯基手性磷酸的合成。这一工作是该课题组在不对称傅克反应领域继J. Am. Chem. Soc. 2013, 135, 2983后报道的第二个重要研究结果。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在职研究生项目的大力支持。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chem杂志投稿

邮件。在一作投稿完成后会发邮件,告诉已经投稿完成对方已经收到,后续一经采用也会发邮件告诉一作。所以chem投稿一作是要收到邮件的。

1. Submitted to Journal当上传结束后,显示的状态是Submitted to Journal,这个状态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处理。2. With editor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里,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① Editor assigned编辑分派②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编辑拒绝邀请,这时主编不得不将投稿文章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3. Reviewer(s) invited说明编辑已接手处理,正在邀请审稿人中。有时该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其中原因是编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审稿人,这时投稿者可以向编辑推荐审稿人。4. Under review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说明审稿人已接受审稿,正在审稿中,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刊通常会限定审稿人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5. 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审稿结束,等编辑处理,该过程短则几天,长则无期,科学堂有一篇文章出现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状态已近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消息。6. Decision in Process到了这一步就快要有结果了,编辑开始考虑是给修改还是直接拒,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接受的,但可能性很小,呵呵。7.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小修/大修,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因为修改后一般会再发给审稿人看,所以一定要细心的回答每一个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态度要谦逊,要让审稿人觉得他提的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的,然后针对他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做出答复,能修改的就修改,不能修改的给出理由,而且都要列出来,文章的哪一段哪一行修改了最好都说出来,记住:给审稿人减少麻烦就是给你自己减少麻烦!另注:有时,审稿人会在修改意见里隐讳里说出要你仔细阅读某几篇文献,这时可要注意了,其中某些文章可能就是评审者自己发表的,这时你最好在你的修改稿中加以引用),修改后被拒绝的例子也多不胜数的。8.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修改后重新提交,等待编辑审理。9. Accepted如果不要再审,只是小修改,编辑看后会马上显示这个状态,但如果要再审也会有上面的部分状态。一步会比较快,但也有慢的。看杂志的。10. Rejected相信大家见了Rejected,都会很郁闷。但也不要太灰心,耐心将评审意见看完,一般评审者会给出有益的建议,相信看后你会有所收获

chem期刊投稿

chemcommun要4500字。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可知,chemcommun是一家化学论文期刊,化学学者和作者可自行投稿,投稿的要求包括对于commun类的文章中英文单词的数量不超过4500字,包含参考文献,因此chemcommun要4500字。

可以的。Cell旗下的几个新刊:CHEM、Joule、Matter还有iScience是可以同时投稿的,叫做Co-Submission。只需要给编辑注明即可。虽然著作权法在特定期限内是禁止一稿多投,但法律并未赋予期刊社对投稿作品享有专有出版权或刊登权,也就是说一稿多发并不违反著作权法。同时著作权法对于一稿多投行为没有后续的惩罚性规定,就更加使得这一规定流于形式,很难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chem发表论文重要吗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奋斗,我国化学研究已从十分落后的境地崛起,成为化学大国。这是我们化学界同仁们引以自豪的巨变。其标志之一是,我国学者在 SCI 化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从 2009 年起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在论文被引用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等方面也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此期间,我国自己的 SCI 化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很有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多年来进步很小。据 2012 年的数据,SCI 收录的我国十余种化学期刊中,仅 Sci Chin Chem和Chin Chem Let 两种化学综合性刊物和Chin J Cat, Chin J Polym Sci, J Rare Earth 和 J Energy Chem等几种专科刊物的影响因子超过 1.0。我国化学的快速进步和我国化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滞步不前形成了巨大反差,这是十分发人深省的。我们认为,作为化学工作者,我们都有责任为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尽一分力量。事实上,我国化学期刊近年来已有很大进步。通过我们化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期刊的发文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许多知名化学家都有很好的评述和论文发表。刊物的印刷版和电子版的质量、网站的内容和便捷程度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现在提出大力关注国内化学期刊并提高其影响力,是有基础的,也是可行的。大家都明白,吸收优秀稿源,发表一流水平的研究工作是提高我国化学期刊的根本,也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但是,根据我国的现状,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有了好文章,如果大家不去引用,期刊的影响力落后的状况仍难改观。让我们看一下几组数据:2010年,我国学者共在SCI化学期刊上发表论文26641 篇,其中在Chem Commun、J Mat Chem 和 Polymer 等知名期刊上我国学者的论文已超过全部论文的1/4,而在JACS和Angew Chem这样的顶级化学期刊上也分别达到了9.4%和 11.5%。然而同年,我们国内 SCI 化学期刊发表论文总数仅4600篇。这也就是说,约83%的论文发表于国外期刊,17%的论文发表于国内期刊。这组数据突显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如果我们在投稿时(无论是向国内和国外期刊投稿)都能关注国内期刊,并引用一篇国内期刊的文章(“一文一引”),这将会给国内化学期刊的影响力带来怎样的变化?因此,只要我们大家能够对国内化学期刊多一些关注,改变引用习惯,快速提升我国化学期刊的影响力,使期刊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是完全可能的。

还不错,良好的开端。1、至少说明你做实验勤奋;2、如果期间遇到了瓶颈,而你自己查文献解决了问题,说明你已经具备最基础的科研能力了;3、如果文章也全是自己写的(没有被老板几乎重写般地改动),说明你对一个领域有基本理解了;4、如果你自己已经能够合理规划这个课题的后续工作,说明你科研开始入门了;5、如果你已经对这个领域有了深刻了解,能够基于此课题,提出高一层次idea和建议,恭喜你,你科研上路了,超过大部分硕士水平了。以上几点和文章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关系不大,你可以根据你的情况想想你现在到哪一步了。不过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到了下一步,但当你达到更高层次回过头来考虑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当时其实没有到位。华大基因有不少本科生发Science、nature的,见多不怪。

化学系在chem发表论文

近日,电子 科技 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夏川教授以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hemistry (《自然–化学》)上发表题为“General synthesis of single-atom catalysts with high metal loading using graphene quantum do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套高载量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的普适性合成策略,实现了高达 40 wt.% 或 3.8 at.% 的高过渡金属原子负载,比目前报道的单原子负载量提升了几倍甚至数十倍。 该工作由电子 科技 大学、加拿大光源和美国莱斯大学三个单位共同合作完成。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夏川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美国莱斯大学的汪淏田教授和加拿大光源的胡永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合作团队在电催化材料研究和电化学反应器设计领域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具有极高的原子利用率、独特的电子结构以及明晰且可调的配位结构,在各种电催化过程中展现出优异的活性。但常规单原子材料中金属原子密度较低(通常小于5 wt.%或1 at.%),大大限制了其整体催化性能及工业应用前景,因此发展出高载量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普适性合成策略至关重要。现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工艺对提高合成单原子材料的金属负载量有很大的局限(图1, a-b)。以碳材料负载的单原子为例,现有的“自上而下”方法通过在碳材料载体表面制造缺陷,然后通过缺陷稳定单原子。然而,无法精确调控缺陷尺寸导致缺陷位点的数目极大地受到限制,而且当金属负载量提高时,容易在大尺寸的缺陷位处形成团簇。“自下而上”方法则使用金属和有机物前驱体(如金属有机框架、金属-卟啉分子、金属-有机小分子)热解碳化的方式获得负载金属单原子的碳材料。在金属负载量过大时,金属原子之间将因为没有足够的隔离空间而导致热解过程中团簇或者颗粒的产生。 鉴于此,该团队发展了区别于现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工艺的单原子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图1c),以突破单原子负载量的限制。该团队创新性地使用比表面大、热稳定性高的石墨烯量子点作为碳基底,对其进行-NH2基团修饰,使其对金属离子具有高配位活性。引入金属离子后可得到以金属离子作为节点、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作为结构单元的交联网络,最后热解即可得到高载量的金属单原子材料。相较于传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该研究报道的方法既保证了高含量金属离子初始锚定时的高分散性又能有效抑制后续热解过程基底烧结重构引起的金属原子团聚。 XAFS、HADDF-STEM等多种表征手段证明,由该法制得的负载型金属单原子催化材料在保证金属原子单分散的同时还能实现远超现有文献报道水平的金属载量。借助该方法,该团队成功制备出质量分数高达41.6%(原子分数为3.84%)的Ir单原子催化材料(图2),该负载量相较于文献报道的Ir单原子最高载量提升了数倍。 另外,该合成策略还具有普适性,能够用于制备其他贵金属或非贵金属的高载量金属单原子催化材料。例如,在碳基底材料上,Pt单原子的负载量最高可达32.3 wt.%,Ni单原子负载量可达15 wt.%(图3)。 夏川,电子 科技 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国家青年人才。研究方向为基于新能源的电催化、电合成、电化学生物合成,致力于实现碳平衡的能量与物质循环。在“液体燃料与基础化学品现场合成”这一特色方向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反应器与催化剂设计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美国专利3项,H因子34,引用5200余次。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 Energy、Nat. Catal.、Nat. Chem.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9篇,热点论文2篇。

首次提出了金属-氧簇的缺位位点可以作为结构导向剂诱导第二金属在缺位位点处聚集成簇的思想,构筑了多系列新型高核稀土或过渡金属-氧簇、簇聚物及空旷骨架材料,并研究了它们的光学、热学和磁学性质,探讨了部分化合物的催化性能,在Chem. Eur. J., Chem. Commun., Inorg. Chem., Cryst. Growth Des., Dalton Trans., Eur. J. Inorg. Chem., New J. Chem., J.Solid State Chem., Inorg. Chem. Commun., Chem. Lett., J. Mole. Struct., J. Coord. Chem., 中国科学等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0余篇,影响因子3.0以上的论文7篇, 其中发表在Chem. Eur. J.上的论文被选为内封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