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燃料处理技术期刊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燃料处理技术期刊投稿经验

作为AI语言模型,我无法确定Fuelcell到底审稿速度快不快,因为审稿速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投稿量、专家的工作量和质量控制等等。一般来说,期刊的审稿过程需要经过专家评审、修改、再审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如果您想了解Fuelcell的审稿速度,建议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1. 在Fuelcell杂志官网上查看审稿政策和过程介绍,了解整个流程。2. 与已经在Fuel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作者进行交流,向他们了解经验和建议。3. 通过第三方评估工具或评估机构,获取Fuelcell杂志审稿速度的数据报告。最终,您的论文审稿速度不仅取决于期刊的审稿速度,也会取决于您文章的质量和投稿时间等因素。因此,对于提高审稿速度,不仅需要关注期刊的审稿政策和流程,还需要在撰写论文和投稿时间上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fuelcell审稿比较快。燃料电池(Fuel Cells)在中科院分区中位于4区,JCR分区位于Q3。审稿速度一般为约3.8个月,且近两年没有被列入国际预警名单,您可以放心投稿。

状态方面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就是一些时间的程序不一样。

fuelcell审稿速度因刊物而异。一般而言,一流期刊的审稿流程较为严格和复杂,需要经过多轮审稿和修改,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但是,一些较为简单和容易通过的期刊审稿速度可能会更快,只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即可完成。此外,是否需要进行补充材料、作者的回复和修改等因素也会影响审稿速度。总的来说,fuelcell的审稿速度因刊物和具体情况而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燃料处理技术期刊投稿

建议去找一些地区性的地方的化工类期刊,那些发表文章比较快~下面是中国化学化工的核心期刊,这些肯定会很慢~中国的核心期刊属于化学的有:催化学报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子催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物理学报 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理化检验·化学分册色谱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有机化学中国科学·B辑: 化学中国稀土学报属于化工的有:催化学报分析化学感光科学与光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工程塑料应用硅酸盐学报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化工进展化工学报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世界化学通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离子交换与吸附煤炭转化膜科学与技术农药燃料化学学报石油化工塑料工业无机材料学报现代化工橡胶工业应用化学中国塑料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液态铅/铅铋冷却反应堆结构材料的环液态铅/铅铋冷却快中子核反应堆(简称“铅基快堆”,下同)具有能量密度高、本征安全性好、核燃料利用效率高等优点,被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列为最有希望首先实现商用的第四代堆型,也是近20年来核能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核技术之一。该堆型在陆地、深海和深空等多种场景下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最早应用可追溯至上个世纪前苏联成功研制的阿尔法级铅铋核动力潜艇。但是,铅和铅铋介质对不锈钢的性能具有较强的环境退化作用,严重制约了该堆型的大规模工程化应用。近日,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核技术系先进核能团队的龚星博士(副研究员)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顶尖综述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最新IF=39.58,中科院一区)上发表题为《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of structural materials in liquid lead- and lead-bismuth eutectic-cooled reactors》的综述文章,全文约8.5万字,含6大章节(约60个小节),111个图。该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均为深圳大学的龚星副研究员,第二作者是美国麻省理工(MIT)的Michael P Short教授,第三作者是法国HESAM Université的Thierry Auger教授,第四作者是比利时核能研究中心(SCK CEN)的Evangelia Charalampopoulou博士,第五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是在比利时核能研究中心(SCK CEN)和英国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同时任职的Konstantina Lambrinou教授。《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是国际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顶尖综述性学术期刊,该期刊不接受自由投稿,主要由期刊编辑邀请在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对热点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进行综述和展望。该期刊在材料学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每年仅出版6至8期,每期仅刊登3至6篇文章,2020年影响因子为39.58,5年影响因子39.026。该论文首先介绍了液态铅和铅铋共晶合金作为核反应堆冷却剂的优点以及应用前景、概括了结构材料(主要包括商用不锈钢)在液态铅和铅铋介质中面临的主要性能环境退化效应和相关抑制技术手段,然后详细综述了316L、15-15Ti和T91等三种结构钢在液态铅铋(和铅)环境中的液态金属腐蚀和液态金属脆化这两种最重要的性能退化现象的基本特点、关键影响因素和微观机理,并综述了抑制这两种性能退化效应的技术手段的优缺点,包括系统设计优化(优化堆内构件几何形状降低紊流等)、主动氧控(结合大量腐蚀数据绘制了详细的316L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和9Cr/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氧控边界图)、材料改进(合金化、表面涂层、新材料开发如高熵合金、MAX相等),论文最后总结了不锈钢的液态金属腐蚀和液态金属脆化性能的基本结论以及相关抑制技术措施、展望了铅基快堆材料近期和中长期发展方向。该综述论文对铅基快堆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燃料处理技术期刊官网投稿

汗 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吧

一样。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在期刊所属总官网投稿和期刊官网投稿最终都会投到同一个地方。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媒体、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燃料化学学报》投稿须知 《燃料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主要刊载国内外燃料化学基础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内容涵盖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应用催化等方面。本刊自2007年起与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合作,从每期出版的论文中选出4~8篇较好论文,出版到本刊英文电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8725813)上。英文电子版期刊与印刷版期刊同步出版,英文电子版的版权归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有,由爱思唯尔负责其全球出版发行,通过爱思唯尔的ScienceDirect在线全文出版平台,向全世界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学、图书馆、公司及个人用户提供浏览和订阅。 1 投稿1.1 本刊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中、英文稿均可。内容主要涵盖以下研究领域:能源转化和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化学基础研究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新能源和替代燃料合成的应用催化基础研究氢能、燃料电池、合成燃料、C1化学能源转化、利用中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化学基础研究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学报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报道学术价值显著、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快报迅速报道学术价值显著的重要研究工作最新进展; 研究简报主要报道研究工作中的部分或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综合评述一般为预约稿。系统介绍作者所从事的某一研究领域的工作及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规律性概述,并能提出新的观点。1.2 来稿请邮寄单位推荐信原件,请注明文稿无泄密、无一稿多投和署名争议等内容,并加盖公章。参考格式可从学报网站下载()。第一作者(或投稿作者)为研究生的,请在推荐信上加注导师(通讯联系人)签名。投稿论文内容为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的主要工作,目前第一作者已到新的工作单位,且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新的工作单位的稿件,除需要第一单位的推荐信外,请附带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单位的署名认可信,并加注导师的签名。 本刊将以收到推荐信原件的日期作为正式的投稿日期,并开始进行稿件的初审。若在收到作者电子稿后两周内编辑部仍未收到该篇稿件的单位推荐信,本刊将认为是作者自动撤稿。1.3 单位推荐信邮寄地址:山西 太原 桃园南路27号 太原市 165信箱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燃料化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030001 2 稿件及出版2.1 从收到推荐信之日起开始审理,一般在2~3个月内会有结果。对不宜采用的稿件我们将尽快通知作者。不刊用的稿件恕不退还。对于超过3个月未收到消息的稿件,可向编辑部查询。2.2 接收稿件的出版日期,将根据文章的质量和修改稿返回日期,由编辑部决定。任何其他希望提前出版的理由本刊恕不考虑。2.3 即将刊出的稿件,编辑部会提前1个月左右通过E-mail给作者发校对稿和版权转让协议(由于页码所限,每期会有3~4篇版面调整机动稿,被调整下的稿件将顺延至下期发表)。请作者在收到校对稿后7日内将校对意见通过E-mail返回编辑部,逾期未收到作者校对意见将视为对默认校对稿。经全体作者同意并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请在7日内将原件扫描后E-mail、或传真发送至编辑部,未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的稿件本刊将不予发表。2.4 作者投稿时不需要交任何费用。校对稿发出后将通知作者交论文发表费,论文发表费包括版面费(100元/页)和审稿费(150 元/篇)。论文发表费将给作者出具正式税务发票,发票单位为通讯联系人所在单位,所以务必请作者投稿时提供准确的通讯联系人及其单位。由于需要统一去我所财务处开发票,作者收到发票可能要耽搁1个月左右,请作者谅解。2.5 经审查推荐录用为在印刷版和英文电子版同时发表的文章,编辑部将E-mail通知作者进行中文文章的翻译(英文文章亦通知作者),接到通知后,作者如在规定时间(3周)内完成文章的翻译并返回编辑部,将免收相应的印刷版文章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酬亦无。英文电子版无版面费、审稿费和稿酬),并酌致与稿酬相当的翻译费。2.6 期刊印出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期刊2本和分装本10份。稿酬和赠送期刊将邮寄给通讯联系人(导师、付论文发表费单位)。对于其他额外刊物、分装本、正式稿件电子文本等要求,编辑部恕不回复。 3 稿件格式及要求3.1 文章题目应明确简洁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实质和特点,长短适宜,不使用不规范的缩略语、符号和代号,不常见的外文名语和化合物应写全称。3.2 作者的工作单位应写标准全称;外国作者的姓名请写全称,名字部分不要缩写,单位请用中文写出单位名称、城市、国家和邮政编号。3.3 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以下信息:(1) 基金资助项目的基金名称和项目批准号;(2) 通讯联系人及其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3) 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3.4 中文摘要包括文章主要结论,要具体到数据,中文摘要不多于350个汉字。3.5 英文摘要应比较具体(1) 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2) 英文摘要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3.6 关键词应在摘要后面给出,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一般选取3~6个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中英文词。3.7 前言应简要说明下列问题(1) 在前言中简要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引出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特别是近2年的最新进展;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拟解决的问题及采用的方法和手段;(2) 介绍背景时不应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请引用本领域国内核心期刊上的优秀文献;(3) 对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应引出前面已发表过的文献,以便保持信息的完整性;(4) 前言的篇幅不宜过长或过短,不应描述实验结果;(5) 文章中提到文献的作者时,只须写出第一作者的姓氏,多于一位作者时后加“等”或“et al”,文献编号紧接其后,如“Munroe等[3]”。3.8 正文可以包括: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的观测结果、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实验部分”和“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分清层次,并加上适当的小标题。“实验部分”应较详细地描述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以使他人能够进行重复实验为准。试剂和仪器用中文标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及名称。催化剂应给出具体的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请先申请专利,待专利批准后再发表文章。3.9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例如:(1) 物理量(斜体):浓度用小写c,压力用小写p,摄氏温度用小写t,热力学温度用大写T,产率w,选择性s,转化率x,化学位移δ,质量比m/m,摩尔比n/n,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 Ф;(2) 单位(正体):秒s(不用sec),分钟min,小时h,天d,浓度mol/L,压力Pa,长度nm,转速r/min,化学位移的单位是1(可不写,用ppm者应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质的含量是不确切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改为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Ф,摩尔分数x或质量浓度(g/mL)等;(3)特别注意“ppm”不能使用。3.10 图表要避免重复,数目尽量精简,同一来源的数据只需用图或用表表达一次,能合并的图尽量合并,能用文字叙述时(如只有3~5个数据时)尽量不使用图表。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仅从图表及其标题和注释等内容就可获知有关实验对象、方法、条件及结果等信息。注意事项如下:(1) 图表中的图题和表题需中英文对照,其它文字均采用英文;(2)图表的标题应详细完整;(3)在图注和表注中给出主要的实验条件;(4)图表中若有缩写词或代号,就在第一次出现时在图注或表注中给出全称或解释;(5)图片与图中说明文字尽量分开。曲线分别用“a、b、c等”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曲线说明和符号说明等列于中英文图题下方。(6)文中各插图均为黑白图,尽可能采用origin绘图软件生成的文件。 具体参数如下:字体(Time New Roman)、字号(21); Format →Page →Graph1(Width: 20 cm; Height: 13.5 cm) →Layer1(Left: 2.8 cm; Top: 0.5 cm; Width: 16.7 cm; Height: 11 cm)→Line(Width: 1; Color: Black) →Symbol(Size: 6)(7)如有照片,请提供层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最好提供单独的JPEG图形文件);(8) 对于那些没有数据而且虽经作者处理但图的质量仍较差的谱图(即由谱学仪器绘制的图),请作者提供其原始谱图或质量好的复印件。 参考文献的著录请参照下列格式:1) 总体规范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可参见表1按下面格式著录:[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 [J]—纸张期刊 [J/OL]—网上期刊 [M]—纸张图书 [M/CD]—光盘图书[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CP/DK]—磁盘软件[EB/OL]—网上电子公告表 1 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专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报纸文章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J M C D R S P N Z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载体类型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磁带 磁盘 光盘 联机网络 纸张 数据库DB CP EB MT DK CD OL 不注明 DB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各类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 (列出全部作者). 章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例: 郭小汾, 杨雪莲, 陈勇, 谢克昌. 垃圾中可燃物的燃烧动力学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 1999, 27(1): 62-67.(GUO Xiao-fen, YANG Xue-lian, CHEN Yong, XIE Ke-chang. Combustion kinetics of combustible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J].J Fuel Chem Technol, 1999, 27(1): 62-67.)(2) 专著(书籍)、论文集[序号]作者. 书或文集名[M或C]. 版本(第1版不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例: 刘振海. 分析化学手册(第八分册)热分析[M]. 2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LIU Zheng-hai. Handbook of analytical chemistry-thermal analysis (Vol.8) [M]. 2nd ed.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1.)(3) 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 论文或报告题名[D或R].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例: 李春义. 同位素瞬变实验方法的建立及Ni/Al2O3催化剂上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研究[D]. 北京: 石油大学, 1999.(LI Chun-yi. Mechanistic study on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over Ni/Al2O3 catalys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1999.)(4)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C]// 主编. 专著或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 赵增立, 唐兰, 马晓茜. 生物质的氮气等离子体热解研究[C]//第十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全国青年等离子体讨论会论文集.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156-159.(ZHAO Zeng-li, TANG Lan, MA Xiao-qian. Biomass pyrolysis in an argon/hydrogen plasma reactor[C]//Processings of 10th China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nference and youth forum on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National 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6-159.)(5) 专利[序号]发明人.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号[P]. 出版日期(年-月-日).例: 刘冠华, 左丽华, 舒兴田. 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 中国,1084101A[P]. 1994-01-01.(LIU Guan-hua, ZUO Li-hua, XHU Xing-tian.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plex catalytic material containing zeolite beta and silicon gel: CN, 1084101A[P]. 1994-01-01.)(6)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例: GB/T52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S].(GB/T528, Vulcanized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determination of elongation[S].)(7)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 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 html, 1998-08-16/1998-10-04.(8)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一、关于科技期刊(科技核心期刊、源刊):科技核心期刊可登陆中信所(全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上面有相关目录,可了解那些期刊为科技核心期刊。(百度搜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即可)二、投稿方式:可登陆万方数据库查看联系方式(百度搜索: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媒体输入你要投稿的刊名,进入后里面有详细信息,包括各刊负责人姓名、编辑部电话、投稿信箱等信息。 另,个人建议:投稿前请尽量电话联系编辑部详细咨询(审稿时间、发表周期、投稿要求、收稿范畴等),这样有助于你的论文发表成功率。 如有疑问请继续追问。

燃料处理技术期刊投稿要求

EI检索数据库选择收录刊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刊物涉及的专业范围、读者对象、出版国家、使用的语言及刊物的质量。(1)收录的专业①首选专业化学工程:生物技术、燃料技术、塑料及聚合物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结构工程、水源及处理;电工电子:声学、通讯、计算机、数据处理、照明工程、信息技术、仪表设备及控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技术、自动化工程、低温技术、水利学及流体力学、制造技术、海洋工程、核技术、电厂、铁路工程、热工和真空技术;冶金和材料工程:陶瓷、复合材料、腐蚀、焊接、采矿和石油工程。②除了以上专业以外,一些新兴的学科也是Ei数据库收录的重点。③有选择地收录农业工程、生物工程、能源、工程地质、食品工程、工业工程、水下工程、纺织、运输。④还选择收录一些与工程和应用科学有关的专业,这些专业是: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统计学、大气科学、地球科学、人类工程学和工程管理学。⑤在基础科学领域,Ei只收录与工程和应用有关的文献,纯粹理论,如生物学理论、化学理论、地质理论、纯数学的物理学都不在其内。(2)读者对象是:工程师、科学家、技术管理人员以及大学生。(3)优先收录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出版的期刊,其次是西欧、日本和俄罗斯出版的期刊,最后是其它国家出版的一些重要期刊。(4)优先收录原文为英文的期刊。对于原文为非英文的期刊,Ei要看英文题目和文摘是否通畅,是否能表达原文的主题概念。

1、 CHEMISTRY, APPLIED 应用化学:1区;

2、 ENERGY & FUELS 能源与燃料:1区;

3、 ENGINEERING, CHEMICAL 工程化工 :1区;

4、 CHEMISTRY, PHYSICAL 物理化学: 2区。

《能源化学杂志》是一份主要报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电化学能和氢能的化学转化以及与化学问题相关的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转化的创造性研究和创新应用的刊物,以促进学术研究。加强能源化学领域的交流,加快能源科学技术的探索、研究和发展。

该杂志作为报告涉及能源化学领域主题的原始研究论文的媒介。致力于全球以下领域的最新进展:

1、 化石能源的优化利用;

2、 氢能;

3、 电化学能量的转化和储存;

4、 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和化学转化;

5、 与能量转化和储存相关的材料和纳米技术;

6、 生物质转化中的化学;

7、 太阳能利用中的化学。

投稿

High Energy Chemistry是同行评审期刊。我们使用单一的盲审同行评审格式。从提交到第一次决定的平均时间为 7 天。提交稿件的平均拒绝率为 15%。接受发表文章的最终决定由主编做出。

受邀审稿人如因利益冲突而感觉不合格或无法审稿,应及时通知编辑并谢绝邀约。审稿人应以合理和合理的方式清晰地表述他们的陈述,以便作者可以利用审稿人的论点来改进手稿。

审稿人应在评论中指出,任何未被作者引用的相关已发表著作,先前出版物中报道过但未给予适当参考或引用的任何内容,任何实质性相似或重叠他们个人了解的任何其他手稿(已发表或未发表)。

燃料电池的演化及发展探析摘要:对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简述;对其最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国内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关键词: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型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固体高分子膜燃料电池随着工业化过程的进一步加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污染程度加剧,导致了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因此环保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为此,绿色能源技术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并且正在逐步成为一种趋势。经过了各方的互相协作和努力,燃料电池技术正日趋成熟。作为一项重要技术,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必经过热机过程,不受卡诺循环限制,因而能量转化效率高,且无噪音,无污染,因此正在成为理想的替代能源。1 燃料电池的演化过程1.1 燃料电池的演化过程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无污染、高效率汽车、游艇动力和发电设备,在本质上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1839年,格罗夫发表了第一篇有关燃料电池研究的报告。1889年,蒙德和朗格尔采用了浸有电解质的多孔非传导材料为电池隔膜,一铂黑为电催化剂,以钻孔的铂或金片为电流收集器组装出燃料电池。但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奥斯卡尔德等人在探索燃料电池发电过程的实验都因为反映速度太慢而使实验没有成功。与此同时,热机研究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功运用而迅速发展。因此燃料电池技术在数十年内没能取得大的进展。直到1923年,由施密特提出了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培根提出了双孔结构电池概念,并成功开发出中温度培根型碱性燃料电池。以此为基础,经过一系列发展,这项燃料电池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由普拉特一惠特尼公司研制出的燃料电池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宇航飞行,使得燃料电池进入了应用阶段。1.2 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它就是按电化学原理,即原电池工作原理,等温地把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因而实际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从本质上说是水电解的一个“逆”装置。电解水过程中,通过外加电源将水电解,产生氢和氧;而在燃料电池中,则是氢和氧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出电能。因此,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与电解水装置是相类似的,它主要由4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电解质和外部电路。其阳极为氢电极,阴极为氧电极。通常,阳极和阴极上都含有一定量的催化剂,目的是用来加速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两极之间是电解质,电解质可分为碱性型、磷酸型、固体氧化物型、熔融碳酸盐型和质子交换膜型等类型。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以磷酸型或质子交换膜型为例):(1)氢气通过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阳极;(2)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1个氢分子解离为2个氢离子,即质子,并释放出2个电子;(3)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阴极,同时,氢离子穿过电解质到达阴极,电子通过外电路也到达阴极;(4)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氧与氢离子和电子发生反应生成水;与此同时,电子在外电路的连接下形成电流,通过适当连接可以向负载输出电能。1.3 燃料电池的特点由上所述可知,燃料电池在本质上是电化学转化装置,它能够通过电化学过程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因而具有如下优点:1)干净清洁。利于环保,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无噪音,并自给供水;2)高效。由于其转化过程没有经过热机过程,因此效率高。3)适用性。由于污染小,无噪音,可靠,可使用于终端用户,因而可减少各种损失,并节省设备投资。4)可调制性。由于它是组合的结构,因而可以调节,以满足需求。5)燃料多样性。由于燃料可以是氢气、天然气、煤气、沼气的功能碳氢化合物燃料。基于以上特点。燃料电池成为绿色能源技术发展的重点。成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之一。2 国内外燃料电池的最新进展2.1 碱性燃料电池(AFC)AFC技术是第一代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功地应用于航天飞行领域。它是最早开发的燃料电池技术。目前德国一家公司开发的AFC在潜艇动力实验上获得了成功。国内对AFC的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集中在中科院的下属研究机构。武汉大学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即开始对AFC进行基础研究。上世纪70年代,由于航天工业的需求,天津电源研究所研制出lkW AFX2系统。与此同时,A型号(即以纯氢、纯氧为燃料和氧化剂)、B型号(即以N2H4分解气、空气氧为燃料和氧化剂)燃料电池系统也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成功。此外,其它的研究机构也都展开了对AFC的研究。2.2 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PAFC也是第一代燃料电池技术,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应用技术。已经进入了商业化应用和批量生产。目前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已有100多台200KW 发电机组投入使用或在安装中,最长的已经运行了37000小时。因此已经证实了PAFC是高度可靠的电源。只是由于其成本太高,目前只能作为区域性电站来现场供电、供热。国内对PAFC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尽管如此,在对PAFC的研究过程中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如国内学者魏子栋等人在对氧化还原发应的电催化剂研究过程中发现了Fe、Co对Pt的锚定效应。2.3 熔融碳酸型燃料电池(MCF℃)MCFC是属于第二代燃料电池技术。目前对MCF℃ 的研究国家有美国、日本和西欧,主要是应用于设备发电,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美国对MCFC的研究单位有国际燃料电池公司和能源研究公司及M—C动力公司。而日本对MCFC的主要是NEIX)公司、电力公司、煤气公司和机电设备厂商组成的MCFC研究开发组。大坂工业技术研究所从1991年开始10kW的MCFC单电池的长期运行试验,到1995年l1月止,累计运行了4万小时,确证了MCFC实用化的可能。德国MTU宣布在MCFC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由该公司开发出来的世界上最大的280kW 的单电池还在运行。国内对MCFC的研究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从1993年开始的。现在正处于组合电池的研究阶段。而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与创新突破,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人员率先在国内成功进行了1~1.5l 的熔融碳酸型燃料电池(M ℃)发电实验,取得了在国外一些国家至少需要6年甚至10年左右时间才能获得的成果。参加项目评审的专家认为,它整体水平达到了当前国内领先水平、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2.4 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系统(PEMF℃)PEMFC是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将PEMFC应用于宇航飞行,但由于技术问题,使得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Ballad公司才展开对PEMFC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开发出来的电池组合功率达到了1000W/L、700W/kg的指标,因此这一技术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Ballad公司在这一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对PEMFC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天津电源研究所展开一聚苯乙烯蟥酸膜为电解质的PEM—FC基础研究。但进展缓慢。而国外在这一领域发展较快。因此在90年代开展了PEMFC的跟踪研究。目前,在PEM 方面,国内技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北京富原新技术开发总公司已出现了50W、75W、150W、5KW 等样机。而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已研制出5KW,10KW 的大功率型质子交换墨燃料电池系统,这大大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楼主急着发表的话,建议楼主到投稿到《广东化工》,一般三天内就会回复作者,如果作者稿件急需处理,当天审阅完毕就可以回复作者发表时间,稿件可以加急处理。可到百度搜索 广东化工 第一个链接,选择在线投稿。也可以通过邮箱投稿:

燃料处理技术期刊投稿方式

如何发表论文?论文投稿流程有哪些? 学术论文投稿流程一般为:选择期刊、投稿、审稿、录用(返修、退稿)、见刊。而投稿一旦进入审稿阶段后,都有被拒稿的可能性。 下面就仔细谈谈各环节的具体情况! 1.选择期刊 不同期刊对于稿件的要求不同、不同期刊偏好的专业方向也不同,因此在投稿之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期刊,并根据期刊的格式要求调整论文的格式。不然论文质量再好,投错了期刊,最终肯定还是会被拒稿。所以在投稿前可以在知网上通过关键词搜索来选择合适的期刊。 注:找期刊的投稿方式挺麻烦的,一不小心就进广告网站了,所以要保证找到正规的投稿渠道! 2.投稿 确定好期刊之后就是投稿了,投稿的方式一般有四种:官网投稿、邮箱投稿、邮寄投稿和机构代投。随着科技的发展,邮件投稿的方式比较少见了,官网的方式比较普及。所以如果你知道相应期刊的官网或者邮箱,按照流程进行投稿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到期刊的官网或者邮箱,也可以找机构进行代投,该方式比较方便直接。至于相关期刊的投稿方式,建议通过知网里点击相关期刊直接投稿即可。如果真的想省事省时,可以点击下面的卡片进行咨询! 【点击这里】即可获得:免费论文资料包+名师一对一辅导+专业期刊匹配 3.审稿 审稿过程一般遵行“三校三审”的基本制度。以一般的核心期刊审稿流程为例,首先是编辑收稿,也称初审,初审主要由期刊的编辑部对文章进行快速筛选,所以初审只是对文章的大致浏览,重点考核论文的基本写作格式以及论文的选题、研究方向,当然,还会关注文章是否涉及敏感话题和重复率等。 二审,也称复审或者外审,是论文审核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针对论文内容的丰富性、科学性以及创新性进行全面审核。外审主要是专家审稿,是编辑部之外的相关领域比较权威的专家,因此该环节耗时一般较多,且通过率也相对较低。 三审,也称终审,是论文审稿的最后一个环节。进入终审环节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发表,作者不能过于松懈,终审是对文章的最后审核,一般由杂志社资深编辑或者主编来完成,主要审核论文是否符合期刊最近用稿要求。相对于初审和外审,终审的通过率相对较高。 4.返修 返修一般出现在外审之后,终审之前,是外审专家认为文章总体上符合发表要求,但论文存在一些需要修改的问题,然后将相关问题反馈给作者,让作者进行修改。作者在规定时间内就修改的稿件再次提交,然后论文会再次进入审稿环节。可能会出现多次返修的情况,也会出现返修之后被拒稿的情况。 5.录用 论文审稿流程通过后,编辑部就会给作者发录用通知,通知形式有:图片、PDF、邮件、手写通知。当然,在收到录用通知之后也有需要作者做的事情。第一,校对。作者根据期刊的具体格式要求进行校对修改文章,如排版方式、确认挂名作者、添加基金项目,甚至压缩论文版面等;第二,版面费。很多期刊发表论文是需要版面费的,因此在论文录用之后,发表之前,作者需要缴纳相应的版面费。当然,有些期刊不收版面费,也有些期刊有稿费,这都要视情况而定。 6.见刊 在所有的流程走完之后,我们只要默默等待论文见刊就可以了。论文见刊一般有两种方式:网站首发和样刊。前者一般快于后者,即录用的论文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站(知网)进行查阅;而样刊一般是编辑部将作者论文所在的那一期样刊邮寄给作者,邮寄样刊一般是到付的哦! 7.写在最后 发表论文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耐力活。首先在期刊的选择上一定要挑选合适的期刊,这点很重要,没有匹配合适的期刊,论文再好也是南辕北辙;其次,论文的审稿是有过程的,并且随着期刊质量的提升,审稿周期也会相应增加,像核心期刊的审稿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上不设限。这也从侧面说明选对期刊的重要性。

论文投稿期刊要经过准备稿件、投稿、审核、答复通过(不通过)、办理版面费、安排版面、出刊、邮递样刊这个流程。

投稿之后,要在第一时间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记录下投稿论文的题目、目标期刊的名称和投稿时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给自己提供一个“备忘”,方便我们在一个月、两个月和三个月之后知道已经投稿一个月、两个月和三个月了。

无论是何种方式收到的修改意见,第一时间表示感谢,同时表明一定会认真修改的态度和立场。然后,在修改截止日期到来之前的一天之内返回修改稿,不必过早也不要太晚。太早了给人的感觉是敷衍了事,不重视、不认真;拖延给人的感觉是缺乏诚信,不守时、不靠谱。

收到期刊用稿通知,先去核实一下用稿通知来源的真实性。越是收费期刊,越要核实;收费越高,核实力度越大。在确信用稿通知真实之后,请再次确认一下目标期刊的级别、学科方向以及印刷质量是否符合你的发表预期。

论文的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禁祖便。

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

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照颂匪的柜灶主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Journal of Mines,Metals and Fuels矿山,金属和燃料 Journal of Mines,Metals and Fuels矿山,金属和燃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